威武勇猛的关羽、张飞武功是如何得来的?天生的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1收藏

威武勇猛的关羽、张飞武功是如何得来的?天生的吗?,第1张

没有谁天生就武艺绝伦,关羽和张飞也不例外。

很多朋友不知道三国诸位猛将的师承渊源,是因为没有读过《前传》。下面我就把书中关于关羽和张飞的武艺师承给大家说一说。

关羽的武艺学自于冀州蔡家,而张飞的武艺则是宛城凤茹夫人所授。

在汉末时期,并州雁门一带,有张家大族,族中有一支武术世家,有兄弟三人。

长兄张傀,字孟礼。身怀绝世武功,十八般武艺尽皆精通。张傀不但武艺高强,祖传戟术出神入化,他教授徒弟也有自己的绝招。他能够根据各个徒弟不同的身体条件和性格,因材施教,将其自身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

张傀授业,有教无类,所以投到他门下的弟子众多,而且各个都能有所成就。

比如说,张傀的开山大弟子典韦,天生神力,张傀根据他力大无穷的特点,传授给他一套“恶来十三双魔戟”的绝技,但典韦箭术不精,张傀又教给他“夜摩飞戟”的暗器功夫,弥补他中远程功击力的不足。

而张傀的六弟子太史慈,双臂如猿,身体矫健,善于纵跃,但力量却是他的弱项,使用短兵器肯定会吃亏。张傀就传授给他一套夹戟枪,背后两柄小戟随时都能抽出来近砍远甩,出敌不意。太史慈臂长,张傀就教给他“八面神射”的箭术,使太史慈在远、中、近三个距离上都具备强悍的杀伤力。

所以说,张傀是个伟大的武术大师,魏吴两国的第一猛将都出自于他的门下。

再说一下张家老三,张俭,字叔朴。他的的性格比较孤僻倔强。他也有自己的优点:执着专一。和长兄不同,张俭收授徒弟的要求十分严格,精挑细选。经过百般筛选和考察,他终于选中一个名叫吕布吕奉先的少年做为弟子。

吕布身躯高大,膂力超群。张俭选材严格,教授武艺更是精益求精,将一身祖传“霸王神戟”的绝学授给了吕布,还教会他一百五十步“羿王射”的箭术。师傅用心,徒儿也给力,吕布最后成为了三国时代的天下第一勇将,所向无敌。

张家老二,名叫张偃,字仲伏。是个文士,他爱好读书,满腹经纶,性情温雅,心地善良,但不会一点武艺。

张偃虽然不习武,但他的妻子可非常厉害,人称凤茹夫人。凤茹夫人手中一杆大枪,天下无敌,当世无人能在她面前走过十个回合。

张偃最初入仕为官时,结识了一个好友,这位好友后来在白马做县令。但这位先生见朝政腐败不堪,文恬武嬉,阉宦弄权。就上书朝廷,直指时弊,因此得罪了权宦,受到诬告,朝廷降罪,满门抄斩。

张偃夫妻得知,星夜驰往白马,利用各种关系,上下打点,终于进入狱中,与好友相见,好友将一名幼子托附于张偃夫妻,偷偷带出狱去,携回宛城,好友则慨然走上刑场。

张偃夫妻将这个救出的孩子视若已出,随张偃姓,取名叫张飞,弱冠后取字为翼德。凤茹夫人对小张飞颇为爱护,将一套“狮吼凤鸣枪法”传授于他。这套枪术,如奔雷闪电,气势雄强。

张飞渐渐长大,出落得虎背熊腰。他一向侠肝义胆,豪爽正直,又喜欢饮酒,好打抱不平。有一日在宛城街上,路遇豪强子弟欺凌百姓,张飞大怒,出手教训那个纨绔子弟,却不料下手太重,竟然将那个混账打死了。

被人告到官府,官府派人捉拿,而恰恰审案之官是当年在白马负责辑拿好友全家的旧敌。张偃夫妻无奈,只能将张飞连夜送出城去逃离。那夜,城外桃林边,张飞跪地三拜,泪别双亲,只身远走,从此就再也没有见过张偃夫妻。

为了防止江湖上高人通过枪法辨认出自己武艺的出处,连累了双亲。张飞将随身的大枪枪尖拧成九曲盘蛇状,以掩饰自已的师承。张飞流落江湖,后来落脚到了涿郡,用张偃夫妻给他的银两置办房产,开了个肉店。张飞在后院中种下一片桃林,以记念当年在宛城与双亲离别之情,永念恩义。

张飞走后,凤茹夫人仍然继续教授弟子。她名义上的开山弟子名叫张绣,学到的是“百鸟朝凤枪”,但张绣这个人出身贵族,虽然聪明,但缺少吃苦精神,他的枪法没有得到精髓。但凭着师傅的大名,他在西域无人敢战,被称为“西域枪王”。

凤茹夫人的第四个弟子名叫张辽。他学习的是刀法,凤茹夫人各般武艺皆精,张辽后来也成为一代名将。凤茹夫人的九弟子是马超,学习的是“丹凤朝阳枪”。学成以后横行西凉,从无对手。

凤茹夫人的关门弟子名叫曲阿小,是一个孤儿,他就是后来相助太史慈的那个小将。他投奔刘繇后恰好与太史慈分在同一个军营,从太史慈的武艺认出了算是半个同门,因此相助。后人传是“曲阿小将”,是误听了,实际上就叫曲阿小。

曲阿小后来辗转到凉州天水定居,在那里教授当地的一些年轻人习武。其中一个少年名叫姜维,字伯约,曾从于他。

再来和大家说说关羽。关羽原来不姓关,他是并州雁门张家的族人。名叫张羽,张辽是他的族弟。张羽的父亲是官府中的一名小吏,因病早亡。留下母子二人相依为命。

雁门张氏一族,族人众多,一向对年轻后辈的教育十分重视。随着年龄渐渐长大,族中的长老就将张羽和族弟张辽推荐给武术大师张俭学习武艺。

当时张俭已经收了吕布为徒,不愿意再心有旁鹜。但他看到两位年轻人体格优异,天姿过人,不忍心他们就此荒废,埋没了天赋。于是,张俭修书,把张辽推荐给在宛城的嫂子凤茹夫人,而将张羽推荐给了冀州的蔡家。介绍一下冀州蔡家。这是当时江湖中另外一个武术流派,以刀术见长,人称为“天下刀祖”。

此时蔡家的掌门人正是蔡隽,字文永。祖传刀法,威震江湖。他曾经有个师弟,名叫黄忠。师兄弟同时学艺,蔡隽长于骑马,黄忠善于射箭。

蔡隽接过掌门之位后,前来慕名学艺者络绎不绝,简直要把门槛都要踩烂了。张羽携书信来投门求艺,蔡隽见他仪表不俗,相貌堂堂,高大威武,力大无穷,真是练武的奇才,心下非常喜爱,从此悉心教诲,将一身绝学倾囊相授。

张羽天资聪慧,悟性极高,又能举一反三,又肯吃苦,勤奋练习,学业进步飞速,隐隐间竟有青出于蓝而更胜一筹之势。

张羽这个人,自负而矜高,为人正直,嫉恶如仇。有一年上元节之夜,张羽上街游玩赏看花灯,路遇当地豪门弟子袁绪带着家仆强抢民女。张羽路见不平,与袁绪等人打斗起来。张羽失手就将袁绪杀死于当场。

这下捅出了塌天大祸。袁家在冀州是豪强大户,朝廷中也势力庞大。袁绪这一死,袁家上下齐动,报到官府,严密追拿,定要报复。官府差役向蔡家要人。

蔡隽与儿子蔡阳商议,为保住蔡家,必须将张羽擒下,交给官府。于是,他们派弟子们去找张羽,准备将他诈入府中,父子二人下药将其灌倒,合力擒住,交给官府判罪。

但蔡家父子商议之时,却被路过的府中养马的老仆蔡福听到了。蔡福一向敬重张羽的品行气节,听到这个阴谋,就悄悄跑去告诉了躲在马厩中的张羽。

此地不能久留。蔡福去书房偷出了蔡家的出关文牒,与张羽两人盗马出府,凭蔡家的文牒诈开城门,飞奔而去。

城门附近有人看见,认出蔡福,就告知了蔡隽,蔡家父子才意识到消息走漏,连忙带人分路追赶。张羽和蔡福连夜奔逃,但蔡福年老力衰,怕拖累了张羽,坚持要与张羽分路而逃。蔡福后来逃到了玉泉山,剃发为僧,法名普净。

一天一夜,终于在青龙关外,蔡隽追上了张羽。他劝说张羽归还向官府自投认罪,但张羽断然拒之。师徒俩谈崩了,举刀相向,战在一处。张羽当时的武艺已不在蔡隽之下,又年轻力盛,力大招沉,两人大战八十余合不分胜负,张羽使一招“拖刀计”,用刀背将蔡隽拍落马下。

大刀架在蔡隽颈上,因念一师之恩,张羽最终没有下手,留了蔡隽一命。师徒俩以刀划地,割袍断义。张羽指关为姓,指云为字,从此改名关羽,字云长。师徒二人情断义绝。

蔡隽垂头丧气回到冀州。因没能拿住关羽,又被盗出关文牒,官府怪罪,蔡府上下打点,终逃过死罪,却被杖责四十,被打得奄奄一息。儿子蔡阳对关羽深恨,誓报此仇。

蔡隽的开山弟子就成了颜良,蔡隽传授给他一套“十八寒焰刀”,后来投效于袁家公子袁绍门下。西凉武士庞德也曾拜师于蔡家门下。但“十八寒焰刀”只学到十五式就被马遂带走从军了。

后来,蔡隽将掌门之位让给了儿子蔡阳,让他继承了“天下刀祖”的名号,在江湖上声名远播。关羽逃走后,回到并州雁门,接上老母亲,流落江湖,辗转到解州一带隐居起来,以贩卖干枣为生。

人口:约2765万人

人口密度:113人/km2

陕西省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处于33°21′32″至33°57′4″、东经110°7′49″至110°49′33″之间,东西长621公里,南北宽655公里,总面积2438平方公里,因县城南临丹江、北依凤冠山而得名丹凤。县城所在地龙驹寨镇距省会西安170公里,西合铁路和“312”国道东西横贯全境。丹凤县是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故乡。

全县辖21个乡镇,208个村,1823个村民小组,75653户,301582人,其中:农业人口276518人。总耕地面积23万亩,人均08亩, 2004年粮食总产量796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418元。

丹凤县地连秦楚,物兼南北,山高清明,水流秀长,资源富盈,人文蔚起。丹凤县属亚热带半湿润与东部季风暖温带过渡性气候区,年日照时间2056小时,平均气温138℃,降雨量6874毫米,无霜期217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各类作物生长。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县。

历史人文

丹凤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物旅游资源丰富。六千年前就有先民聚落,古为殷契所封之国,为商国;战国为卫鞅封地,即商邑。全县共有各类文物231处,尤以汉 “四皓墓”、金“二郎庙”、清“船邦会馆”、“武关要塞”、"龙台观"等人文景观驰名。“丹江漂流”被誉为“西北第一漂”。丹凤是革命老区,刘志丹、徐向前、程子华、徐海东、郑位三、李先念、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在丹凤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战斗事迹。丹凤曾是陕南革命根据地中心。

经济发展

近年来,丹凤县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主线,以扶贫综合开发总揽农村工作全局,一手抓农村经济和工商经济发展,一手抓基础设施和对外开放,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税、城镇增容”三大目标,突出“调整产业、兴办工业、发展旅游、扩城建镇”四个重点,实施“兴产富民、兴工富县、旅游活商、城镇带动、开放开发” 五大战略,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建设,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产业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推进城镇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外开放,县域经济和社会公益事业得到持续发展。2004年,全县生产总值82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94亿元,第二产业258亿元,第三产业275亿元。

行政区划

丹凤县辖11个镇、10个乡:龙驹寨镇、庾岭镇、蔡川镇、峦庄镇、铁峪铺镇、武关镇、竹林关镇、土门镇、寺坪镇、商镇镇、棣花镇、月日乡、双槽乡、资峪乡、桃坪乡、花瓶乡、北赵川乡、东岭乡、毛里岗乡、花园乡、留仙坪乡。

丹凤县 - 历史沿革 

丹凤县辖:龙朐寨镇、铁峪铺镇、商镇、茶房乡、棣花乡、大峪乡、留仙坪乡、庵底乡、寺坪乡、牌楼河乡、毛里岗乡、花园乡、竹林关乡、张家塬乡、东岭乡、西岭乡、古路河乡、土门乡、石槽沟乡、龙王庙河乡、桃花铺乡、苏沟乡、花瓶子乡、白阳关乡、东毛坪乡、武关乡、梨园岔乡、北赵川乡、炉道乡、蔡川乡、南石门乡、庾家河乡、峦庄乡、马家坪乡、黄柏岔乡、桃坪乡、峡河乡、西河乡、河南乡、月日乡、资峪乡、双槽乡、涌峪乡。

2000年,丹凤县辖11个镇、15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95833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龙驹寨镇 51413 竹林关镇 16755 土门镇 13410 寺坪镇 9131 棣花镇 21228 商镇 18605 铁峪铺镇 17390 武关镇 10505 峦庄镇 10893 庾岭镇 12223 蔡川镇 9237 东岭乡 4415 石槽沟乡 4548 毛里岗乡 4395 花园乡 5134 大峪乡 9027 留仙坪乡 6448 月日乡 8582 涌峪乡 6535 双槽乡 7923 资峪乡 9748 花瓶子乡 10311 白阳关乡 4179 北赵川乡 7692 桃坪乡 7028 马家坪乡 9078 

丹凤县教育居于全市前列,有省级标准化高中一所

丹凤名人

贾平凹 , 一九五二年古历二月二十一日出生于陕西南部的丹凤县棣花村,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文化大革命中,家庭遭受毁灭性摧残,沦为“可教子女”。一九七二年以偶然的机遇,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

出版的主要作品:《商州初录》、《浮躁》、《废都》、《白夜》、《土门》、《高老庄》、《天狗》、《黑氏》、《美穴地》、《五魁》、《妊娠》、《怀念狼》、《病相报告》等,曾获得全国文学奖三次,及美国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那文学奖和法兰西文学艺术荣誉奖,以英、法、德、俄、日、韩、越等文字翻译出版了二十种版本。

叶炳喜

叶炳喜,1940年11月生,陕西丹凤人。咸阳市博物馆副研究员。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德艺双馨)会员、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艺术委员会委员,咸阳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咸阳市政协常委。2001年12月被聘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1963年从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后,自愿报名赴黑龙江省林区工作。先在伊春林业师范任教,1967年调入伊春市文化馆工作,担任美术组长、团支部书记。1978年底调至陕西省咸阳市博物馆工作至2001年退休。他长期从事陈列设计和书画艺术创作。其书法以唐碑为根基,上溯魏晋秦汉,博涉历代名家墨迹,主张碑帖并重,不可偏废,以碑强其骨,以帖养其气。对楷、隶、行、草、篆诸体都有较深的造诣,曾得到启功、刘自椟、陈泽秦老一辈书法家的指点。作品“拙中寓巧、平中见奇”,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明显的艺术个性。作品入选全国第一届正书大展、首届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展、全国首届大字书法艺术展、全国首届自撰楹联书法艺术展等,获各种奖项50余次。《书法导报》、《西安晚报》、《陕西日报》、《中国书画报》等多家报刊对他均作过专题介绍。多幅作品被省、市政府作为礼品赠送国际友人或被毛主席纪念堂、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央文史馆等单位收藏。

1996年12月叶炳喜任咸阳市书协主席后,为发展咸阳书法艺术事业作了大量工作,成功地举办了“全国六省市书画联展”及两届书法理论研讨会和数十次书法篆刻展,多次赴外省市或邀请全国名家来咸阳进行书画交流和考察活动,使咸阳市的书法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2001年先后被陕西省文联和中国书协评为“德艺双馨”会员。1993年获“世界铜奖艺术家称号”。出版有《叶炳喜书法集》、《叶炳喜书法艺术》。发表了如《重修咸阳县城碑记研究》、《意象书法欣赏》等多篇学术性论文。其艺术成就及作品已入录《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中国当代文艺家人名辞典》、《中国历代书法家大辞典》中。

旅游景点

凤冠山自然风景区 凤冠山自然风景区,位于丹凤县城北。景区范围西至龙驹寨镇傅家塬,东至丹庾路,南至铁路线,北至凤冠主峰,面积13km2。

景区内冠山似雄鸡昂首欲鸣,海拔近千米,山势千峦嵯峨、参差嶙峋、危岩凌空、峭削耸拔、伟岸挺秀,遇雨烟岚幻化,尤见神韵。山体正中“冠山睡美人”惟妙惟肖,西侧犹有“真人会群仙”、“神龟挺立”,冠山口更有“啸天雄狮”、“猪豹赶奔”、“人头怪兽”,给冠山增添了神秘色彩。 《商志》 “八景十观”中“鸡冠插汉”就指此处。冠山奇洞隽秀,在千仞岩壁上十二洞分层排列:分别是陈半仙洞、百神洞、佛爷洞、三官洞、玉皇洞、阎王洞、菩萨洞、关公洞、紫阳洞、娘娘洞、赵老爷洞、山寨主洞。诸洞大小型制各异,或单室或前后两室。其最大者深二丈,高宽各一丈。洞顶有线刻“八卦”或“十二生肖”藻井,洞内有神台、供桌、壁画。洞口原有砖式门额,花脊飞檐,凤冠山自然及人文景观,虽经岁月剥蚀,但仍保留着雄奇挺秀的自然风貌。冠山自然风景区开发建设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拟以冠山原有的优美险峻自然景观、独特的石窟群等历史人文景观重点进行,并拟迁建恢复道教遗迹紫阳宫、修建古军事山寨、攀岩健身、开慧泉、悟真池、种植园等项目,建成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宗教祭祀、观光种植、休闲娱乐七大功能区的综合性旅游项目。

丹凤县 - 秦商鞅封邑(古城)

商鞅封邑在今丹凤县城西25公里处的古城村,建于秦孝公十一年(公元前351年),为商於古道之中心。

秦孝公二十二年(前340年),卫鞅计擒魏公子卯,大破魏军,遂封于商城,号商君。由于卫鞅封于商,遂使当地成为变法之首善地区,“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后商县、商洛县治亦均在古城。

古城遗址历年来曾出土刻有篆书“商字”、云纹、凤鸟纹空心砖以及各种陶器等文物,对研究秦汉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证据。

现商鞅封邑(古城)被列为陕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本段 回目录 丹凤县 - 紫阳宫 在陕西省丹凤县县城中有一座遐迩闻名的道观——紫阳宫。

据清乾隆《直隶商州志 建置》记载,紫阳宫是北宋道教南派创始人紫阳真人修炼之地。

紫阳真人,其名张伯端(987——1082),字平叔,台州(今浙江临海市)人。幼年慕道,通三教经典及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地理、吉凶生死之术。年长为府吏,因焚毁所署案卷,遣戍岭南。熙宁二年(1069),在成都天回寺遇异人刘海蟾(五代道士,全真道北五祖之一) ,被授以金丹药物火候之秘,乃改名用成,号紫阳。世人尊称为“紫阳真人”。

紫阳真人得真谛后,云游四方传道。因他久闻商山乃人杰地灵之地,商鞅封邑,四皓隐居,葛洪修炼,陶渊明以商山为模特创作了世外桃源的桃花源之故,前来商州,当到龙驹寨时,就被美丽的风光吸引住了,便在鸡冠山一洞中住下修炼传道。他盛赞鸡冠山“融四大名山之精华于一炉。(有华山之雄险,兼青城山之幽静,俱峨眉山之秀俊,纳天台山之奇特。)

紫阳真人在鸡冠山洞中撰写了论述内丹修炼和道教、禅宗、儒教,“三教一理“思想的著作——《悟真篇》。该书用诗词百篇演说道教的炼丹法术,总结了北宋以前的内丹方术,为北宋以来道教南宗的重要著述。

据传,紫阳真人得道后,曾度化薛道光、白玉蟾等修道,二人后来皆成道教南宗教旨的得力传人。据龙驹寨民间传说,紫阳真人有神仪八极之表,道貌堂堂,威仪凛凛,道法高超,世人莫及。宋时广东雄沙角镇巡检司陈辛赴任时,紫阳真人曾预言陈妻途中有难,并派一道童同行相助,陈辛不信,将道童撵走。行至南岭时,果有妖人申公用妖法将陈妻抢走。陈辛方信紫阳真人预言不谬,便竭力抢救,怎奈申公妖法广大,神通莫测,不能如愿。陈辛想紫阳真人既能预测,必有解救之法,便四处寻访,三年后才找到紫阳真人。紫阳真人只派一道童陪陈辛同去,道童只将“紫阳真人”大名一说,申公便乖乖交出陈妻。原来申公妖人谁也

不惧,独怕紫阳真人。此故事后被冯梦龙先生编撰成古今小说第二十卷。

后人将紫阳真人修炼过的洞称作“紫阳洞”。有在鸡冠山麓修起道观名曰“紫阳宫”。紫阳宫所在地龙驹寨,乃是“北通秦晋,南接吴楚”、“水趋襄汉,陆入关辅”,连接鄂、豫、陕三省的水旱码头。人们奉紫阳真人为神仙,在“十二时辰有可觅之市,通宵有不眠之人”的鼎盛时期,紫阳宫昼夜香火不绝。

紫阳宫北依冠山,南临丹江,古柏森森,烟岚袅袅,环境优雅。周围道观连片(武关龙台观,桃坪松树尖,古城老君殿)。该观为宋初始建,清道光九年(1829),咸丰七年(1857),光绪二十年(1894),屡经修葺。主要建筑为钟楼、鼓楼、献殿、大殿、厢房,围成口字形。献殿(过殿)三间,面阔中间为通道。两边跨钟楼、鼓楼,晨钟暮鼓,声传数十里远;山墙南端略呈八字形,顶有砖刻鸟兽,砖刻楹联为隶书阳刻,其联为:

三尺剑犹鸣,其容忍幽水藏身,蓬头斩妖;

十万灵最著,如共见丹心救世,赤足降魔。

献殿南四十米有乐楼一座,乐楼后题额:“响遏行云”。墨饱笔酣,苍劲有力,可惜在文革中被炸毁。院内有古柏三株,粗约两人合抱。大殿三间,明檐明柱,硬山花脊,雕梁画栋,风格古朴;基址稍高,有长台阶四级。殿内正中塑有紫阳真人座像,墙壁彩绘有道教故事连环画。紫阳宫南曾有一戏楼,逢年过节,特别是道教重大节日,好戏连台,方圆百里乡民争相看戏进香,龙驹古寨非常热闹。

丹凤县各级领导和群众,对紫阳宫爱护备至,将紫阳宫西侧的通衢大道命名为“紫阳路”;将临路市场命名为“紫阳宫市场”,二者皆树碑昭示。1987年7月15日,丹凤县人民政府发文件,公布紫阳宫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立碑警示。日本国道士曾致函,要求进拜该宫;东南亚道教团体曾多次致电,要求来此进香。可见紫阳宫在海内外影响之大。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312国道、宁西铁路从鸡冠山下横越,火车站距名观2公里。丹江漂流,游人不断;冠山公园,粗具规模;天主教堂,标志醒目;基督教堂,修葺一新;金山寺修复,指日可待。每逢礼拜、圣诞节等节日,教头纷纷到各自的场所聚会,经声朗朗,磬声绵绵,形成龙驹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丹凤县 - 商山四皓碑林园

商山四皓碑林园,位于丹凤县城西75公里的商镇新街西段,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园内巨冢罗列、古柏环绕、碑石林立。

四皓碑林园内埋葬着两千多年前秦朝的四位博士:即周术、

吴实、崔广、唐秉。四老人皆因品行高洁,银须皓首,避秦焚书坑儒而隐居商山,世称“商山四皓”。

他们过着采食商芝,栖身洞穴的清贫生活,曾赋有著名的《采芝操》,流传于后世。至今在商镇龙驹一带,民间在春节扮“故事”、“社火”中仍保留着歌唱四皓的“四魔女”(四皓的四个女儿)灯舞。

历代过往文人骚客在商山留有诗文百余篇(首),盛赞四先生淡泊名利,坚持道德操守的高风亮节。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过四皓墓》、白居易的《谒四皓庙》等赞四皓名篇,更是脍炙人口,千古流传。为了将四皓先生的高风亮节昭示启迪后人,已将这些古诗词文与历史文物、书法雕刻艺术融通一体,于2003年11月建成四皓碑林园。

总投资1600万元的四皓碑林园二期开发工程,占地面积20亩,将开发建设的80米长、30米宽四皓古建文化区,向南直达312国道,将从根本上改善四皓景区的面貌,扩大“商山四皓”规模,增添新的历史文化内涵,打造“商山四皓”文物旅游品牌。

丹凤县 - 商山森林公园商山森林公园,位于丹凤县城西南9公里、商镇南(312国道)15公里的商山,地处流岭中段,丹江河南畔。森林公园范围包括:商山村、保定村和万湾村,北临丹江,南至八里石,东自西淹岭,西达万坪。东西长约84公里,南北宽约435公里,森林公园总面积1415公顷。

森林公园属华力西褶皱带流岭槽断裂带,中山地貌,山势雍容,峰姿雄壮,商山海拔860米,虎山海拔910米。公园内植物苍翠、森林茂密,峰峦争奇、群岭竞秀,商山远眺形如“商”字而闻名,虎山似猛虎而流传,天桥山直插云霄,有美丽神奇传说,“商山雪霁”为“商州八景之一”。园内植物种类达1200余种,被列入国家ⅠⅡ级保护的植物有贯众,商芝、银杏、榧类、鹅掌楸、红棒等,商芝、商山参为商山特有。园内有野生动物200余种,被列为国家ⅠⅡ级的保护动物有:豹、白鹳、金雕、水獭、大天鹅、狍、豪猪、红腹锦鸡、灰喜鹊、白鹭等。

丹江漂流

丹江,相传因产“得者多寿”之“丹鱼”而得名,亦称丹水,商州市城到丹凤龙驹寨河段俗称“州河”,龙驹寨至河南省荆紫关河段俗称“寨河”,发源于商州市西北部的凤凰山南麓,经商州市、丹风县,于商南县汪家店乡月亮湾出陕境,又流经河南、湖北于丹江口注入汉江,全长443公里,为汉江最长一支流,为长江二级支流。《煎茶记》称丹江为“天下名水”。《陕西通志》卷8载,李秀卿排列天下名水20种,丹江为第15。《续文献通考》称:大禹曾到商山治水(治理丹江),并得真行子所18《九畴书》、《灵宝五符治水真文》方取得九州治水之成功。而且将佐禹治水有功的契封于商山,即历史上有名的古商国。翻检《禹贡》得知,丹江始航时间当在春秋战国之前。《唐书》载丹江为唐“贡道”,是丹江航运之鼎盛时期。然丹江自古多险滩,龙驹寨到竹林关,名“流岭峡”或“月日峡”,谷底狭窄,乱山夹峙,奔流若沸,系丹江著名的险段。寨河船工,有《没奈何,走寨河》之歌吟传世:没奈何,走寨河,手把舵,腿哆嗦。四百水路三百滩,龙王争来阎王夺。没奈何,走寨河,纤锯身,石割脚。 厘局船霸催命鬼,捐税更比石头多。没奈何,走寨河,眼流泪,口唱歌。水贼绑票抛深潭,要寻尸首鱼腹剥。 寨河故险,然险境自有历险之情趣,正是弄潮儿大显身手之所,恰系探险旅游之好去处。何况如今有诸多水库,以调节水位,绝无大险之虞。可谓:艰而夷,危而安,有惊无险。自古漂流于丹江者,不乏名人。唐代李白荡舟丹江上游仙娥溪后吟道“横天耸翠壁,喷堑鸣红泉。寻幽殊未歇,爱此春光发。溪旁饶名花,石上有好月,明发首东路,此欢焉可忘”。白居易泛舟丹江之后有“我为东南行,始登商山道。商山无数峰,最爱仙娥好,渴望寒玉泉,香闻紫芝草。”杜牧漂流丹江后所写《丹水》:何事苦萦迥,离胸不自裁。恨身随梦去,春态逐云来。沉定蓝光彻,喧盘粉浪开。 翠岩三百尺,谁作子陵台。 宋代,贬官商州550日的大诗人王禹称泛舟丹江后亦写有一首《丹水》:瑟瑟复潺潺,朝宗去不还。和云归汉浦,喷雪下商山。影浸仙娥面,波涵织女鬟,饮猿清满掏,渡鹿冷侵斑。北润深通洛,东奔险叩关。灌园萦似带,漕皑曲如环。夜枕惊幽梦,秋汀照病颜,玉膏分地脉,银汉落人寰。漱石藏青鲤,崩沙聚白鹇。村桥微雨后,岸树夕阳间。翠涨新萍绿,红浮败叶殷。贰车时濯足,来伴钓翁闲。 明代著名旅游家徐霞客,北谒太华之后,南朝武当。即由洛南县经老君峪,自龙驹寨起航,漂流了龙驹寨以下丹江全程。《徐霞客日游记》是这样记载丹江漂流的:“时浮云已尽,丽日乘空,山岚重叠竞秀,怒流送舟,两岸浓桃艳李,泛光欲舞。出坐船头,不觉仙也!”其情其景,与通往“世外桃源”的武陵古溪别无二致。著名学人陈寅恪教授,在《桃花源记旁证》中指出:商山即“陶渊明写作《桃花源记》的主要根据”。 为适应随着改革大潮而兴起的旅游热,商洛外事旅游办公室及丹风、 商南两县旅游公司,于1991年6月1日,首开西北漂流之先河。漂流现分三段,在丹凤县境内两段:上段自棣花二郎神庙下水,至船帮会馆登岸,全长15公里,江阔流舒,古人曾有“森森清江下急流”“帆通汉水潮偏绿”的描述,沿江有岩险东_、县花胜地、商山雪霁、四皓古冢、两岭石窟、商鞅封邑等。下段由船帮会馆前徐霞客登舟处入水,至月日滩,全长7.5公里约1小时半。山狭流急,素有“没奈何,走寨河,手把舵,腿哆嗦”,“四百水路三百滩,龙王争来阎王夺”之谣谚。沿江有鸡冠插汉、金鸡锁关,镇江巨石、乌龟白驼、赧王斩山、月日险滩诸景,并遍布各种书体之摩崖题刻。犹有好事者,从这里漂流百里达竹林关;在商南县境内一段,湘河镇庙沟至月亮湾,全长17公里,水深流急,漩转浪高,惊而无险,饶多情趣。沿江有红鱼口;梳洗楼、月亮湾等。倘未尽兴,可继而漂流到白浪街,观尝三省石景点。游客所乘航具,包括竹筏、皮筏。每筏坐4至6人,有训练有素之年轻船工撑篙。在“高山流水”、“小小竹排”等古今乐曲声中起航。登筏漂流,如踏云驾雾,可尽情领略沿途之自然风光及人文景观。细细品尝野山野味以回归大自然,野情野趣以扑捉新感觉。放情嗷啸“云驻云飞随尔便,潮起潮落奈我何。”“一路缘溪花复水”、“森森清江下急流”的观光漂流线,使古今多少游客“明日欲别不忍去”。著名作家姚雪垠为之题词:“秦楚雄关, 漂流胜景”。商州作家贾平凹题词:“昔日水旱码头,今日漂流胜景”。1993年以来,16个不同国籍的外国友人来商漂流,无不为之陶醉。盛赞“既有北方之粗犷,又江南之抚媚,是理想的天然消暑度假胜地。”

2021年2月,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名单出炉,丹凤县上榜。

2020年9月,2020中国综合生活质量百佳县市榜单发布,丹凤县排位第77名。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丹凤县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6月,丹凤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长征片区(红二十五军))。

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推介丹凤县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2019年3月,丹凤县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川陕片区)。

2019年,农业农村部推介丹凤县为第二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2018年9月,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丹凤县在列。

2018年8月,丹凤县获得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建议参考“中华何氏网”

http://www10000xingcn/x021/wjxhtml

各地的族谱辈份排序不同,如下,供参考

1、垫江界枫石堰口支系

本支系为黄帝一百三十一代入川始祖德明公第十代即黄帝一百四十代绍虞、振虞、揖虞之后。

现行字派:如守家训,忠孝为本,仁义纲常,奉道尊经。

2、垫江汪家乡水口村仙宝寨支系

本支系为黄帝一百三十一代入川始祖德明公第五代即黄帝一百三十五代仲山之后,开业始祖成福为黄帝一百四十二代,落业垫江县汪家乡仙宝寨何家湾。

现行字派:正成旭其道,国应兴家光,大中立志向,太平永吉昌。

3、垫江永平乡双堡村许家湾支系

本支系为黄帝一百三十一代入川始祖德明公第八代即黄帝一百三十八代以义之后,以义生宗谏,宗谏生启禄,启禄生可斯,可斯生文亮、文彩。

现行字派:宗启可文万,大兴其宗元,孝友家声振,文章报国恩,诗书世泽长,永为克昌明。

4、垫江箐口乡龙洞坝支系

本支系为黄帝一百三十一代入川始祖德明公第九代即黄帝一百三十九代仕珍之后。

现行字派:义文俸安,正其一玉,世德崇隆,家国荣继。

5、垫江三溪青龙村门口坝支系

本支系为黄帝一百三十一代入川始祖德明公第十代即黄帝一百四十代诜虞之后,为石堰口祠堂分支。

现行字派:基启单文,士国丹金,成显朝庭,友睦笃敦。

6、垫江三溪乡何家沟支系

本支系为黄帝一百三十一代入川始祖德明公第十代即黄帝一百四十代绍虞之后,开业始祖为黄帝一百四十二代举公昆弟四人。

现行字派:举文大正宗,国永天星顺,世继万代福,金玉满堂红。

→(编者提示:你现在阅读的是《中华何氏网》何氏家谱文章系列)

7、垫江绿柏乡永平寨桂香阁支系

本支系为黄帝一百三十一代入川始祖德明公第十代即黄帝一百四十代凤虞之后,凤虞生福元、坤元、佑元。

现行字派:忠孝传家,光照世泽,于以永继,克广先业。

佑元之后居玉河沟,

字派为:大有永世正,登应仕朝庭,国治文兴顺,清海燕成群。

8、垫江跳石乡农和村支系

本支系入川始祖大富公为黄帝一百四十代,先世庐江,后迁湖北麻城孝感乡高干堰。清代初年,大富公携弟大贵一同入川落业垫江跳石乡农和村,子孙分布永安、武安等地。大贵后裔无考。

现行字派:朝其文若和,志绍仕廷中,国以民为本,人书邦乃丰,居人家富贵,守正福长洪,世代敦伦纪,永远庆隆兴。

9、垫江高峰乡海星滩支系本支系

入川始祖为启贤(黄帝一百四十一代),启贤生忠诚,子孙除世居本地外,尚散居界尺、福安、董家、五洞、黄沙乡、巴县土竹乡、攀枝花盐边县惠明乡三元村。

现行字派:启忠应柱纬,维政天心顺,文光国世清,尚志中朝大,永开万家兴。

10、垫江沙坪乡双牌坊支系

考核本支系源于轩黄,始姓姬,帝造之后肇姓毕。入川始祖毕天爵于明洪武二年自湖北绥阳迁蜀,历数十传。祖居沙坪乡祖屋坝石滚滩。天爵公第八代孙毕孟英于明崇祯年间适何丹凤之胞妹为室,丹凤无子,遂抱外侄毕清为后,并更名何清(黄帝一百四十一代),清公生其仁、其义、其礼。

现行字派:启发永良德,诗书奂祖宗,传家能正大,万代子昌隆。

11、垫江沙坪乡何家老湾支系

查该支系先祖何开基原籍庐江世系。生继宗、继祖。继宗生元岂、元真。继祖生廷瓒、廷选。一为刑部总宰,一为礼部侍郎。廷瓒生人龙,擢解无后,司马及第。何害之、何亲之为武备大将军。遗留经、纶。经公来四川,纶公居湖广。经公之子承祥公因王莽返后经江西迁湖广永州府祁阳县山塘脚居住。

现行字派:天星一廷显,维高思成良,继开腾万福,时正太平章。

→(编者提示:你现在阅读的是《中华何氏网》何氏家谱文章系列)

12、垫江沙坪乡火烧屋基支系

经考该支系始祖国定公先世庐江籍,后迁广东韶州府汝阳县臣忠乡龙浦者市坑村。相传第十代世亨公于大清顺治初年入川落业于此。

现行字派:国景紫金友,家铭希孔仲,世传显祖宗,安邦定太平,万代朝廷相,忠良本孝承,文武昌发远,德积福自深。

13、垫江城西乡猫鼻梁支系

该支系始祖应龙公为黄帝一百四十三代。先世自庐山迁湖北麻城孝感乡,后于清代康熙末年壬寅岁即公元一七二二年由湖北黄州府移籍四川垫江猫鼻梁落业。生子其星,现有族人代表正清为黄帝一百五十代。

现行字派:应其可中大,有朝正家邦,本源于与立,荣华亿万年。

14、垫江界尺乡蛇皮街支系

本支系为黄帝一百三十一代入川始祖德明公第十代孙榕中之后,榕中生甲林为黄帝一百四十一代。

现行字派:仕大政自世,文玉光承显,星明原本业,立代昌永远。

15、垫江高峰乡木头滩支系

本支系为黄帝一百三十一代入川始祖德明公第七代即黄帝一百三十七代燕之后,开业始祖以唯,由涪陵沙溪迁垫江高峰木头滩世居。

现行字派:信义和平,志远其维,广文国儒,洪位元登,仁伦大治,世海长存,富贵一春。

16、垫江新民乡曹家支系

本支系入川始祖号良臣,为黄帝一百四十一代。于清雍正元年癸卯即公元一七二三年由湖南永州府宁里县矮子渡何家村,迁四川垫江北三甲闵家山,即今杨河树何家坪。良臣次子子美于清乾隆年间迁渠县静边寺。子美第五子一先,于清乾隆年间迁万县汤家大湾,界忠县石宝寨。子美第八子一林之子朝相、朝举、朝先。朝相之子廷魁、廷才、廷玉迁万县。朝举之子廷龙、廷贵二人贸易建南。朝先公之子廷芳、廷万、廷顺、廷富。

现行字派:天子一朝廷,光裕显文章,孝友传家永,忠良继世长,延年龙德泽,万代享荣昌,富贵皆由命,科名必志扬。

17、垫江武安乡支系

本支系先世庐江分系迁至福建、江西。天公生念字,共九郎。念九郎裔孙落业湖广楚南长沙府郴州桂阳县归善乡三都永丰堡下车坳凹头新村。入川始祖于大清雍正元年癸卯岁即公元1723年由维宝(黄帝140代)妻李氏婆携次子德义、四子德智徙至四川绥定府大竹县仙门乡昭明里芭蕉滩团堡湾落业。维宝与长子德仁、三字德礼仍留居原籍。

现行字派:文正季从玉,大宪维德胜,世代必荣昌,万邦永宗意,嗣孙茂任康。

18、垫江龙凤乡团岭堡支系

本支系为黄帝一百三十一代入川始祖德明公第七代即黄帝一百三十七代穆之后,开业始祖孟国为黄帝一百四十一代,由界枫石堰口迁老鹰岩再迁龙凤团岭堡,生义南。

现行字派:孟义仕国河,学文成广忠,传家多盛德,继载永兴隆。

19、涪陵中峰乡滴水村石堰场支系

本支系为黄帝一百三十一代入川始祖德明公第八代即黄帝一百三十八代以义之后,以义生万明,万明生正宗、正荣、正华、正表,正宗生膺通、膺连、膺选,正华生膺达。

现行字派:凤水中真正文德,永安明世光家园,守成之子长兴隆,志强克金大发达。

20、涪陵中峰乡滴水村何家嘴支系

本支系为黄帝一百三十一代入川始祖德明公第七代即黄帝一百三十七代桓之后,后人还分布在大胜、土地坡等地。

现行字派:凤惠其正朝,廷乾源本厚,济世智光先,品立名垂政,重儒学少贤。

21、涪陵中峰乡河口村何家岩支系

本支系始祖良高为黄帝一百四十一代。下传四代孙其模、其怀、其行,为黄帝一百四十四代。

现行字派:应凤在其正,国文德盛仕,廷相金玉秀,永曾方作治。

22、涪陵中峰乡河口村何家嘴支系

本支系始祖应通下传先圣,荣秀,其才、其惠、其敏、其让三代。其才为本支系房份祖,为黄帝一百四十五代。

现行字派:其仕文永兴,国正德家强,忠泽光明远,郭民四季昌,贤才华贵燕,福寿庆春长。

23、涪陵中峰乡河口村蒋家湾支系

本支系尊祀己始祖德明公。血统始祖良万为黄帝一百三十一代。房份祖尚贵为黄帝一百四十一代。

现行字派:良图忠其正,文德永长春,朝廷兴隆在,世泽万邦清。

→(编者提示:你现在阅读的是《中华何氏网》何氏家谱文章系列)

24、涪陵中峰乡莲花村萘叶湾支系

本支系始祖仕富、仕贵为黄帝一百四十一代。仕富生芳流,芳流生流柱、国祥、舜。后人多分布仁义乡、立石镇等地。

现行字派:贵朝子学正,瑶启德光同,本国文武兴,永世安太平。

25、涪陵杉树湾乡百兴村芹菜田支系

本支系为黄帝一百三十一代入川始祖德明公第十一代即黄帝一百四十一代凤荣之后,凤荣生沛,沛生文礼、文光等兄弟八人,文礼生其义,其义生正容、正洪、正远、正学,后人还主要分布在彭水、武隆麻溪等地。

现行字派:凤单文其正,朝廷德治光,忠孝传家国,诗书欲后昆。

26、涪陵仁义乡(义和场)支系

本支系为黄帝一百三十一代入川始祖德明公第十一代即黄帝一百四十一代成裔之后,成裔生铨、铭、镇、珍、铉、鉴、谦、昴,其中一子名子南,子南生文彬、文彩,文彬生其道、其德、其建,文彩生其宣。

现行字派:天子文其可,忠孝传家永,光明前在先,诗书济世长。

27、涪陵大胜乡新湾村何家沟支系

本支系为黄帝一百三十一代入川始祖德明公第九代即黄帝一百三十九代仕珍之后。

现行字派:其世文永学,国正天下平。

28、涪陵永义乡万安寨支系

本支系为黄帝一百三十一代入川始祖德明公第十代即黄帝一百四十代仕义之后,仕义生文惠、文早、文燧,文早生俸圆,俸圆生正山、正海,后人散居在涪陵大胜、中峰、南坨及垫江三溪、界枫等地。

现行字派:义文俸安,正其应玉,世德崇隆,家国元继,忠孝成立,久定纲纪,共同根本,永守方彰。

29、涪陵百汇乡莲花村滥田坝支系

本支系始祖万禾公为黄帝一百四十一代。下传寅芳、登辉、召、世明、正宗、明亮、心喜七代后孙,递传至今已十三代人。散居丰都永兴乡龙门村、百汇乡大林村、中峰乡桂花村及珍溪等地。

现行字派:寅登景世正,乾心桂炳芳,中永玉光在,锡汝相均堂。

30、涪陵致韩乡石庙场支系

本支系为黄帝一百三十一代入川始祖德明公第十代孙即黄帝一百四十代有虞、显虞、承虞、继虞、耀虞之后。现行字派:德舜清友仲,山襄以仕虞,先金一木克,王然汝培孝,成畴国正昌,显模宗锡庆,先明炳祖烈,继绍恒丰盛。

31、涪陵南坨乡马家庙支系

本支系为黄帝一百三十一代入川始祖德明公第十代孙即黄帝一百四十代之善公之后,后人多分布在清溪、南坨、焦石、土地坡等地。

现行字派:培镇源本,光远鉴清,休辉增锡,永乐熙尧。

32、涪陵仁义乡刘家村何家嘴支系

本支系为黄帝一百三十一代入川始祖德明公第十代孙即黄帝一百四十代之善公之后,后人多分布在焦石、南坨等地。

现行字派:汉文德正仕,国金荣昌宗,福禄兴隆永,光明再长春。

33、涪陵永义乡中乐村何家场支系

本支系为黄帝一百三十一代入川始祖德明公第十代孙即黄帝一百四十代瑞所之后。

现行字派:寅登景世正,乾心桂炳芳,中永玉光在,锡汝相均堂。

34、涪陵丛林乡何家湾支系

本支系为黄帝一百三十一代入川始祖德明公第十代孙即黄帝一百四十代元爵之后,元爵于大清甲申年携子应乾、应坤、应芳(字彩兰)落业中兴场新楼门,后人主要分布在小河老敞坪,涪陵丛林,长寿云集及垫江等地。

现行字派:元应瑞守朝,文武开政治,大启永明宗,继承先代泽,百事必兴荣,家发克昌久,长体祖德恩。

35、涪陵蔺市镇五马石支系

本支系为黄帝一百三十一代入川始祖德明公第九代孙即黄帝一百三十九代仕美公(字凤轩)之后,仕美生雨龙(字应奉)、之龙(字天长),雨龙生长春、长渊、长熙,长春生琇(字美捷)、(字美现)、琏(字美亮),琇生占元(字文榜)、荫国(字文达),之龙生奇德,奇德生旬,后人多分布在涪陵五马、惠明、兴隆、酒店、北拱、蔺市等地。德明字派:德舜兴友仲,山文以仕龙,……。

曾用字派:毓元承宗泰,世守积善云;体心宜正大,志学务精勤;习尊师重道,怀佐国敬君;传家敦孝友,继述启人文。

现行字派:立品效贤圣,敦本重纪伦,积善有余庆,造福永康宁,体心贵廉正,勤学宜精诚,济世应文武,佐治颂升平,九州光禹绩,承先启后人。(“立”为黄帝151代)

36、涪陵大胜乡平水村水漫滩支系

本支系为黄帝一百三十一代入川始祖德明公兴公房之后,分支始祖九泰公为德明公第十一代孙即黄帝一百四十一代,后人多居永义大星村、珍溪乡景家村及峨嵋县等地。

现行字派:九清可奉志,今朝文启德,永登大学士,家庭国洪恩。

37、涪陵金银乡灵宝村黄草山何家老湾支系

本支系为黄帝一百三十一代入川始祖德明公第十代孙即黄帝一百四十代佑虞、驺虞之后。

曾用字派:德舜清友仲,山襄以仕虞,先应于联登,金有大荣庆。

38、涪陵新村乡涪南村大竹林支系

本支系为黄帝一百三十一代入川始祖德明公之后,一百三十六代岱公由蔺市迁往江西临江府新喻县,一百三十七代文志公于眀万历年间由新喻县十字街迁居贵州正安三江里四甲黄桑村大岩头茶芎窝生启富、启贵、启荣、启华,启华生应友、应学,应友生思文,思文迁四川南川石溪乡盐井沟生国英,国英于康熙年间落业涪州长里上二甲地名大竹林。

现行字派:启应思国一,登贵世荣华,朝廷多学士,福寿永天长。俊杰佐明主,仁政民安祥,道德齐修进,隆志显家邦。(“启”为黄帝138代)

39、涪陵新村崇兴场中嘴支系

本支系分支始祖为黄帝一百三十七代。龙携室自江西临江府新喻县迁黔之遵义府正安州小溪里一甲地名滴水壁,生朝文、朝武、朝禄、朝德、朝亮,朝文生天恩、天泰,天恩生永盛,永盛生应龙、应凤,应龙插照南川县何家山石坝屋基,后置业涪陵崇兴场中嘴屋基。

现行字派:朝天永应,其多光德,正现先廷,克昌世泽,锡汝厚福,代钟明哲。(“朝”为黄帝138代)

→(编者提示:你现在阅读的是《中华何氏网》何氏家谱文章系列)

40、南川石溪何家山支系

本支系为黄帝一百三十一代入川始祖德明公第六代孙即黄帝一百三十六代岱公之后,岱生文志、文璧,文志生启富、启贵、启荣、启华。启富为明万历时贡生,任贵州黄平州教谕,生在孝、在学、在礼。在学于清初由贵州遵义军民府正安州移归于四川东道重庆府南川县福禄里四甲地名小躏溪蔡家坡落业,生应奇、应明、应祥、应祯。清康熙间弟兄四人微嫌蔡家坡山凶水恶,厌闻八仙桥一带河水之声,遂复迁丰里下六甲地名谢家岩、杜家沟、曾家坝、石坝、吴家沟、石岗屋基、麻纱磏、核桃树屋基、画眉园、竹林坝等处,讨照落业九台单何家山,即今南川区石溪乡南涪村何家山。

现行字派:启在应龙,其如德行,朝清邦固,国正天顺,富贵荣华,福禄永升,光宗显祖,世裔鸿兴。(“启”为黄帝138代)

41、长寿海棠乡土桥支系

本支系始祖何念四郎,名全,字罕明,号元美,为黄帝一百二十九代孙,后人多分布在垫江澄溪,长寿海棠等地。

现行字派:连国南其兴,家园万代春,诗书承先德,四化永崇升。

42、长寿飞龙乡五里箐玉趾溪支系

本支系为黄帝一百三十一代德明公第九代孙即黄帝一百三十九代仕桂公之后,仕桂生让能、多能、美能。

现行字派:文凤能昭,鸿国扬世,永昌绍元,明正光忠。

43、丰都社坛保和乡何家场支系

本支系始祖琬一公为黄帝一百三十一代。先世庐江籍湖北麻城孝感乡。于明洪武二年入蜀权篆忠州花木驿致仕,后世卜居虎须滩。琬一生楚荣,楚荣生仕通,仕通生原富、原贵、原聪、原纪、原儒、原庆。原贵生斌字流芳,流芳生彦淮、彦汇、彦清、彦济,彦清字胜海生志联,志联生经才、念初等五子,经才生唐政、唐虞,唐虞生其元,其元生长缙、长绪,长缙生璋、理、瑜、琼,长绪生琇、瓒、瑰。

现行字派:德长裕正文,永思其光宗,朝廷际明盛,学道守大中,家修先立本,仕国建鸿功,克培万世泽,福寿尔昌隆。

44、角邦寨、风背岩、大河嘴、李家山支系

本支系始祖有亮、有庆兄弟俩,为黄帝一百三十七代。自江西临江府新淦县入川,落业富顺县自流井红河乡,辗转黔江县正帮岩、酉阳州容坪里等地。后人主要分布在涪陵白涛角邦寨、风背岩,武隆兴顺大河嘴、李家山等地。

现行字派:天子朝大顺,有士显龙廷,先贤明德远,荣华万代兴,富贵正永久,光耀发洪文,承启本源志,乾坤镇安宁。

45、角邦寨、石夹沟、老山崖、双河乡、周家山支系

本支系入川的时候老祖何登衢已经去世,是吴氏老祖带着承道、承阳、承先老祖从贵州的思南县入川的。后人主要分布在涪陵白涛角邦寨、石夹沟,武隆羊角老山崖,武隆双河乡,武隆兴顺周家山、双坟等地。

现行字派:天开立定胜,眀伯应绍帮,世守承大裔,永凤在朝廷;洪胡宝贵重,元亨利贞宋,兴旺正国顺,世代享荣华。

46、武隆江口、文复、浩口支系

本支系为贵州八大房分支,后人主要分布在武隆江口、文复、浩口等地。

现行字派:开天立地正,明白应帮肇,文瑞腾萧碧,世守伴君王;文明汝臣应,守大瑞万德,永世开国正,芝兰桂腾芳。

→(编者提示:你现在阅读的是《中华何氏网》何氏家谱文章系列)

47、武隆火炉、桐梓支系

本支系为黄帝一百三十一代德明公第十一代孙即黄帝一百四十一代钶公之后。钶字登贵迁武隆火炉铺,钶为黄帝一百四十一代,子孙多居武隆火炉、桐梓。

现行字派:德舜清友仲,山襄以仕虞,先金一木克,王然汝培孝,成畴国正昌,显模宗锡庆,先明炳祖烈,继绍恒丰盛。

  凤凰自古就是人们的图腾崇拜物,后来 传说 其幻化成神鸟不胫而走。凤凰从品性到形状,高度地综合了鸟类的特征,是鸟类之王。关于凤凰的传说 故事 在民间盛行,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凤凰鸟传说的故事,希望对你有用!

  凤凰鸟传说的故事一

 听老人们讲,古代有凤凰鸟,那是既美丽又聪明的鸟,可有谁见过呢

 还真的有人见过,而且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史书记载。《前汉书、昭帝纪): “三年……冬十月,凤凰集东海,遣使者祀其处。”。这是说,昭帝始元三年,也就是公元前84年的冬天十月里,有许多凤凰聚集在东海岸边的山上,皇帝认为这是了不起的祥瑞征兆,专门派使臣到海边祭祀。

 传说凤凰老家就在东海岸边连云港云台山脉的凰窝山上。而有史以来,这里的地名、山名就叫做凰窝、凰窝山,民间还—直流传着许许多多龙凤呈样的 爱情故事 ,亦真亦幻,神奇曼妙,动人心弦。这更加印证了连云港凰窝山就是凤凰栖息的地方。

 凤凰自古就是人们的图腾崇拜物,后来传说其幻化成神鸟不胫而走。凤凰从品性到形状,高度地综合了鸟类的特征,是鸟类之王。鸟类像人们对自己的兄长那样,尊敬、拥护,爱戴、敬畏凤凰。人们还赋于她聪颖的智慧、崇高的思想和优良的品质。她是中华民族 传统 文化 中的重要—支,在中国民间文化中扮演着一个集德、义、礼、仁、信于一体的圣物的角色,承载了相当深厚的文化寄托,是天下太平、百姓幸福的标志,是纯洁爱情、美满姻缘的像征,是世间美好的吉祥物。连云港人为有凰窝而自豪,为有凤凰而骄傲。连云港也因凰窝而传扬四海,也因凤凰而闻名遐迩。

 我久闻凰窝山之名,读了民初张学瀚,“凰窝仿佛桃源境,赏月看花且诵经。”的诗句后,常神往到凰窝山—游,领略它的山海风貌,特别是那一个个美丽动人的龙凤传说,更添了寻秘探幽的情趣。今年“ 端午节 ”,我应邀参加中国华文作家协会古典文学创作研讨会,和海内外作家齐聚高公岛风景游览区采风。

 游凰窝山不是作家们的初衷,他们最有兴致的是要寻觅龙凤传说,更想—睹凤凰仙女蔚云的娇容。我们登上108级“拜风梯”,在气喘吁吁中终于看到了“栖凤亭”,是传说中凤凰栖息的地方。在此不远处立有一尊青铜凤凰像,这就是人们仰慕的凤凰仙女蔚云。这地方叫“丹凤朝阳台”,是凤凰仙女蔚云眺望情郎妙臣的地方。相传玉龙太子妙臣回到大海后,蔚云思君心切, 飞来这里,面对大海,望眼欲穿,日出也等,星夜也等,希望有一天,希望下一个雨季能与心上人欢聚。

 研究古典文学的作家们为了探究龙凤的爱情故事,还特别绕有情趣地游览了凰窝山之胜景“三潭飞雪”,龙凤的爱情故事就是由此而来。它在龙潭涧中游,是传说中玉龙太子妙臣顺着龙潭洞从东海来到凰窝山与凤凰仙女蔚云相会的地方。相传东海龙王敖广的儿子妙臣气宇轩昂,智慧超群,他在—次海边游玩时,恰巧看到山崖上姿容温雅的凤凰仙女蔚云,那天然的风韵和美貌深深吸引了他,她也脉脉含情地凝视。然而天上海中无法相聚,蔚云执着地飞遍千山万水衔来树枝草木,在高高的山谷中筑起一道大坝,蓄水积流。有志者事竟成。在又—个雨季来临时,天水浩荡,冲出的水流在山谷中形成一条弯弯的

 河流汇人大海。妙臣望着澎湃的涧水,万分激动,顺流而上。 初次上山的妙臣在大涧的第一潭“蛤蟆塘”急切地想见蔚云可怎么也见不着。身后只传来几声蛙鸣,正所谓“鸟飞林愈静蝉呜山更幽”。妙臣赶紧来到第二潭“小花鞋”他看到一少女在哭泣,听说洗衣不小心冲走了“小花鞋”,就游到海边为她找回了“小花鞋”。姑娘深表爱意,可妙臣想着蔚云,毅然回绝。就在这时,姑娘变成了蔚云,妙臣欣喜若狂。原来姑娘在考验妙臣哩。后来这地方就叫“小花鞋”了。在此喜结良缘的妙臣与蔚云幸福欢乐,便携 手相 拥上了第三潭“玉龙潭”。这里飞花溅雪,薄雾浸衣,景色尤佳,成为龙凤经常嬉戏游乐的地方。“三潭飞雪”是一处胜景。山石奇状异形涧水奔流湍涌,激溅的浪花如漱玉喷珠飞雪漫天。民初乡土诗人在此留下了摩崖石刻,张学瀚诗云:“山势崔巍列画屏,龙潭飞雪遍珑玲……”张恩沛诗云:“为爱仙源水—方,龙潭幽曲午风凉……泉声遥接潮声壮,添助波澜稳助航。”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凰窝山是凤凰栖息过的地方,是龙凤呈样的乐园。清代诗人王士任诗云:“应是蓬莱原不远,探幽何必到三峰。”我觉得揽胜蓬莱,只能使人望洋兴叹,而凰窝山那迷人的仙境,神奇的传说,以至于静穆、幽雅和秀美,真正地堪比蓬莱、方丈和瀛州三神山。

凤凰鸟传说的故事二

 明洪武三年,朱元璋下令:异地移民,移民垦荒,官兵帮助政府移民。

 有刘氏叔侄从山西洪洞带一对凤凰鸟,鸡鸣启程,日暮投宿,到河北内丘凤凰村落户垦荒。路上有2名士兵抬鸟护驾,临行时当地知县吩咐说:“此乃稀世神鸟,价值连城,理应高抬高敬!”士兵每经一地令村官屯长派民工遇山开路,遇水架桥。凤凰大悦,开屏示好。一天只开一次,展开时达360度,像十五的月亮圆而亮,颜色五彩缤纷,形态奇特整齐,使人赏心悦目,好运连连。路上士兵借机对民工宣传:“谁看凤凰开开屏,谁家庄稼不生虫。”当年,果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无虫害。

 又走一段,士兵又喊:“看看凤凰开开屏,瞎子也能见光明,拐子不拐路也平。”有人在旁边不信说:“那是绝对不可能!”结果瞎子拐子竟然实现梦想,一传十,十传百,消息像插上了翅膀飞快传开。

 又走了一程,士兵又喊:“谁见凤凰开开屏,儿女双全保证行!”善男信女们天生迷信,兵爷一说,更加相信了,一路上大家边走边唱:

 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缘不成婚。

 看看凤凰开开屏,一双儿女进家中。

 金山银山有虽好,儿女亲情最可靠。

 天也灵,地也灵,心悦诚服还愿情。

 凤凰鸟到了河北内丘凤凰村以后,如愿以偿的人家,送全猪供,放鞭炮,烧花红。有钱人家还愿时,抛金如土,最大金额善款者被刻在石碑上居头名,凤凰鸟声威更大了。后来渐渐形成内丘凤凰台每年正月初九凤凰会,连唱三天大戏,为凤凰鸟庆功。

 事越大,士气越高涨,有人敲着锣喊:“谁见凤凰开开屏,谁做买卖谁兴隆,当官断案有远见、无冤情。”当时来凤凰村赶会的人山人海。人多需求多,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干买卖公买公卖就发财。凤凰村开设旅店、饭店、车马店,百货店,热心迎来三江客,笑颜送走四海宾,财源滚滚,日进斗金。

 民声传入官府,知县也来查民情,此时一张氏来到此处,见自己庄稼被众人踩烂,要求刘氏叔侄赔偿。刘氏说,要多少赔多少。张氏借机要鸟,双方争执吵闹。

 知县查明事因后,就地开庭“跪下,大胆刁民,给钱不要,要神鸟,岂有此理!重打五十,押入大牢。”

 张氏连连求饶申辩:“我们是附近村民,不是歹人,这么好的鸟担心刘氏过于繁忙,照顾不周,恐有失误。愿与他们共结同心,轮流养护,祈福为民!”

 知县转怒为喜:“免刑、赐坐!”接着问:“什么村的”“沙坨村。”“沙坨村就是沙堆村,不好听!你姓什么”“姓张。”“村名就叫张夺吧。”村民说:“沙陀变张夺,可喜又可贺。”从此凤凰村南多了一个张夺村,明朝更名至今,有资可查。

 一看凤凰鸟的威力这么大,知县都替它说话,于是有歹心人想夜间偷袭去掏凤凰鸟蛋。心里想着“掏到凤凰蛋,天上下雪变白面,三妻四妾围着转。”不料,凤凰鸟早有准备,让歹人未掏到,那歹人美梦破灭心里恨凤凰鸟,就点火去烧凤凰。凤凰是神鸟,自知与此地缘分已尽,不能不离开。凤凰浴火,涅槃重生,飞走了。从此,内丘徒有凤凰台,不见凤凰鸟。

凤凰鸟传说的故事三

 传说中有一种永生不死的鸟,它们的名字叫凤凰。凤凰之所以不死,是因为它们在烈火中燃烧自己获得重生。

 相传在盘古开天地以后,女娲便开始造人。她把黄泥仿照自已的模样,造出了一对男女,把剩下的泥土捏成了雌鸟和雄鸟,叫凤和凰,让它们把吉祥传递给人间。

 依照女娲的旨意,凤凰变沧海为桑田,化荒芜为绿洲,每到一处,都把人间装点得七彩斑斓。不但有威武雄壮的大山,也有安然流淌的河流,有炊烟袅袅的村庄。它们最后来到了西双版纳。

 凤凰见这里还是一片苍茫,于把它们翅膀一挥,一座座高山拔地而起,海洋消失后留下了长长的澜沧江。与此同时,各种炽烈岩浆与巨石把周边的村庄层层淹没。凤凰看见这惨状后,默默地流下了眼泪,它们站在最高的玉龙山上,祈求天神解救人间。不料被玉帝发现,责备凤凰处事不力,造成了人间疾苦,惩罚它们务必扑灭熊熊的火焰。

 于是凤凰用娇小的身躯扑向了火山之中。大火无情地燃烧着,凤凰奋力地扑打着翅膀,它们试着用泪水浇灭燃烧的火团。火焰掠过它们憔悴的双眼,炽烤着美丽而娇嫩的翅膀。大火燃烧了七七四十九天后,凤凰的哀鸣唤来了风神与雨神的相助,火山最终熄灭了。

 风雨连续地下了九九八十一天。天晴后,相继赶来的人们没有找到凤凰的踪影。只见凤凰倒下的地方,化作了茸茸的玉龙雪山,天空里多出了一朵朵洁白的云彩,一条七色的彩虹在挂在了温暖的阳光下,一颗颗翠绿的茶树正在盎然地生长着。

 后来人们才知道,凤凰已升天而去,它们把美好和吉祥留给了人间。为了人间不再有疾苦,留下了茶树。人们把茶树细心地呵护着,在每年的春天摘下最脆嫩的叶芽放在水里煮开而饮,以治疗各种虫伤和疾病。芬芳的茶香引来了远方的孔雀,它们知道凤凰的故事后,每年的春天都来这里朝拜凤凰,都会停留下来帮助这里的人们。

 于是每当风雨过后,美丽的西双版纳的天空都会挂

威武勇猛的关羽、张飞武功是如何得来的?天生的吗?

没有谁天生就武艺绝伦,关羽和张飞也不例外。很多朋友不知道三国诸位猛将的师承渊源,是因为没有读过《前传》。下面我就把书中关于关羽和张...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