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姓吕的是不是都是从一个地方起源的,都是一家,一个大家族?那起源地在哪里?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1收藏

在中国姓吕的是不是都是从一个地方起源的,都是一家,一个大家族?那起源地在哪里?,第1张

吕姓分布概况

吕姓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五十个姓之一,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7%,居第四十位,尤以山东、河南二省多此姓。

少数民族吕姓

随着历史的发展,本是汉姓的吕姓,在蒙古、朝鲜、瑶、土家、黎、仫佬、纳西等少数民族中也有分布。吕姓在国内分布以安徽、河南、山西、山东、浙江、福建为最,其中洞南、山东两省人口占汉族吕姓人口的 3l%,其次为河北、陕西、甘肃、广西、江西、台湾等省。

介绍文件

吕姓起源

吕姓来源有三:

一、是出自姜姓

以国为氏,始祖为伯夷。出自姜姓,是由古部族名和古国名、古邑名等而得姓。炎帝的后裔,共工氏从(堂)孙伯夷,是帝颛顼之师,帝尧时辅政,掌管礼仪,帝舜时正式任命他为秩宗。禹代行天子之政时,伯夷尽心辅弼,成为禹的心腹之臣。为嘉奖伯夷,帝舜晚年赐伯夷姓姜,赐氏为吕,并封他为吕侯,形成吕氏部族。伯夷的后代,早年活动于甘青山岳地区,由于崇拜山岳之神,形成了四岳部落。在尧、舜、夏禹时代,四岳成为部落联盟的山岳祭司。吕与申,皆为四岳部落之后,属羌人的一支,是姜姓的重要分支。

原始社会末期,吕部族由羌人分出,与亲族申部族由甘肃东部又向东迁。迁至上申川之北的吕川(今志丹县东北的杏子河)。杏子河发源于靖边县的白于山,东流注入延河,后流入黄河。吕人顺着延河河谷,东渡黄河,与申同时迁至今山西中部的吕梁山的。今山西乡宁县东南4公里地有吕乡废城是吕姓进入山西的落脚点。吕人在夏、商时世有其国,后又东迁至汾水中游肥沃的平原,今存古吕城遗址。

在商朝末年已有了吕姓,吕尚为吕侯的支系子孙,曾辅佐周文王;武王。这时期是吕姓的发端。吕尚,在当时又称姜尚,人们仍以其祖姓姜称呼他。

商朝末年,吕国成为周人的同盟,吕国的首领吕他帮助周武王打败商王纣的同盟军越戏方。周武王为奖赏吕人的功劳,建立周朝后封吕他为吕侯。周穆王时,吕侯为相,受命为周王朝制订了有关刑罚的文告《吕刑》,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刑法条文之一,用以对付被征服的苗民。其刑法为五刑(墨、劓、(非阝)、宫、大辟),共三千条。

周宣王立志复兴周朝,大力经营南蛮、百濮、荆楚和淮夷,改封吕侯为甫侯,将吕国和申国从山·西南迁到河南的南阳一带,镇守南方。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地理志》云:“申在南阳宛县,申伯国也,吕亦在宛县之西也。”《括地志》确切指出在吕在“南阳县西三十里”。唐时,南阳县治设在今南阳市卧龙区潦河镇,其西“三十里”即今镇平县境。这一地带即春秋以前的古吕国、战国时期的吕邑、秦汉时的涅阳、吕城遗址。

吕国南迁之后,到周幽王时,申、吕的国势渐衰,春秋初年,楚国强盛,向北吞并汉水流域诸国。公元前688年,吕与申、缯等被楚文王所灭。楚灵王时,吕部分遗民被迁至湖北蕲春。

南阳吕国被楚灭亡后,楚王将其遗族的一支东迁至今河南新蔡县西南,建立了一个小国,为楚国附庸,史称东吕,以区别于南阳之吕。后东吕被宋国所并,继而又沦为陈的属地,陈被楚灭,其地则归了楚。楚平王时,令蔡平侯复国(蔡国曾为楚灵王所灭)。蔡平侯将蔡国从上蔡迁至东吕故地,该地遂改名新蔡。

西吕、东吕灭亡后,吕国子孙均以国为氏,形成吕姓的主脉。吕侯支系孙吕尚所建的齐国灭亡后,其裔孙分别以吕、齐为姓。

二、是出自魏氏

据《姓源》及《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吕氏,系从魏氏分化而来。山西的吕人故地,被晋国所并,晋侯将此地作为封邑,赏给姬姓公族大夫魏氏。魏氏后裔虽系晋之公族,姬姓,但因封于吕人的故地,因而仍袭用吕的故号。晋惠公时有大臣吕甥。《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一霍州吕城条:“州西三里,故吕乡,晋吕甥邑也,今有吕陂,在州西南十里,亦以吕甥名,隋因置吕州。”吕邑后被晋并吞,吕甥后代以邑为氏,形成吕姓。是为山西吕氏。

三、是出自少数民族改姓

郑樵《通志·氏族略》载,鲜卑族原有叱吕氏、俟吕陵氏等复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复姓改为单字汉姓,叱吕氏改为吕姓。后周时,又将俟吕陵氏,改为吕姓。《通志·氏族略》中所列比邱氏、副吕氏后均改为吕姓。

介绍文件

吕姓迁徙史

吕姓迁徙史

吕姓发源地应在今河南南阳西一带,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吕姓繁衍应在今陕西西安、河南南阳及山东东平、寿张,安徽寿县、凤台县等地。

秦朝时期

秦时向北及西再度播迁,其中以山西西南部的繁衍最为旺盛,后成为当地一大望族。至汉代吕姓已主要分布于今河南、山西、山东等地,并散居于我国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其中,繁衍于山东东平及安徽淮南一带的吕氏,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也成为当地的一大望族。吕姓南迁始于汉代,或迁浙江,或迁江苏,还有迁湖北、云南、四川一带的。吕姓大举南迁始于魏晋南北朝之时,其后在我国南方形成了两大望族,一是金华吕氏,奉吕谦为始祖;另一是晋江吕氏。

两汉时期

西汉末年,吕尚的后裔中有一支居住中琅砑郡海曲县(今山东日照西)。东汉后期,政治黑暗,宦官专权,为政酷烈,民不聊生。东汉时,吕氏有一支已迁居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西)。东汉末年,五原吕氏以吕布为代表。

两宋时期

两宋时期是吕姓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此期间,涌现出许多的吕姓政治家思想家,从而大大提高了吕姓的影响力。也确立了其在全国的大姓地位。宋初,钱塘的一位老儒编著的《百家姓》中,吕姓名列22位。

台湾吕姓

吕姓在台湾及海外的情况:台湾吕姓芝从大陆迁居而来,始于康熙二十三年 (1684年),有福建泉州人吕阿四和吕阿南珂兄弟最初开垦于台北县莺歌镇。现在莺歇镇的阿四坑和阿南坑,就是他们当时定苦之地。这支吕姓据称是南宋大学者吕相兼后裔。吕祖谦之后,由浙江金华移居贵十,再由贵州迁居福建漳州,后又从漳州分汀至泉州,并有一部分移居广东。自吕阿兄弟入台之后,从福建和广东迁台开垦的吕无源源不断,以台北县为最多,其次为嘉义县。1895年日本占据台湾时,曾强迫吕姓旨民改姓宫本等日本姓,直到1945年台弯光复后,台湾吕姓才恢复祖姓。1949年,国民党政权退守台湾时,部分吕姓人士随之从大陆移居至此,扩大了吕姓人数。

海外吕姓

从明末起,东南沿海地区民众为生计所迫,冒险闯“南洋”,这中间就有吕姓。19世纪末期,贫苦百姓前往美国、加拿大者甚多,吕姓随之到了美洲。20世纪是开放的世纪,吕姓人士到海外寻求发展者更多。海外吕姓以东南亚最为集中。

家谱

家谱文件

家谱文件

吕姓家谱介绍

吕姓家谱介绍

周朝时,吕姓就有谱牒存在并流传后世。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曾利用这些资料,在著《齐太公世家》时将齐国自始祖太公吕尚到康公吕贷的世系一一列明。

北宋仁宗时,吕尚后裔吕大防弟兄六人,其中有五人登科。大防先辈为汲郡(今河南卫辉)人,后迁居京兆蓝田(今陕西蓝田),官居左光禄大夫,宋哲宗时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号称贤相。后大防遭弹劾被贬,死于江西信丰县,迁葬于广东潮州海阳县(今澄海县)上华镇吕厝村,广东吕氏宗亲会在修族谱时尊吕大防为始祖。

台湾吕氏宗亲会所制族谱,尊吕尚为吕氏远祖,常有吕氏后裔来卫辉拜祭。

家谱文件

吕姓家谱文献目录

吕姓家谱文献目录

现在吕氏族谱,大多是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纂修的,以南方省份居多:

毗陵(今江苏常州市)《吕氏宗谱》 吕贽庭光绪四年(1878年)纂修 共二十二卷,外加首末各一卷;

余姚(今属浙江)《吕氏宗谱》 吕铭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纂修,共八卷,卷首一卷;旌德(今属安徽)《吕氏续印宗谱》 吕贤铭纂修,共十四卷,民国六年(1917年)铅印。

北方吕氏家谱:

新安(今属河南)《吕氏宗谱》 吕锡祥、吕凤歧纂修,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刻本复印。

此外,还有:

《吕氏宗谱》 吕秋泉、吕培成等纂修,民国十九年(1930年)铅印;

《吕氏族谱》 纂刻者姓名不详,民国初年刻本;

《吕氏重修宗谱》六卷,卷首一卷,吕光琦纂修,民国十年(1921年)铅印。

吕氏的字辈排行:

山东武城吕氏字辈:“连元岭一宝春化福云昭”。

山东莱州吕氏字辈:“诜希宝臣峰启泽永康长绍堂志兴润桂占金清绪世再延香”。

山东青岛吕氏字辈:“维贤可继世”。

山东沂水、莱芜吕氏字辈:“纪文全志兴”。

山东曹县吕氏字辈:“法付太亦”。

山东烟台吕氏字辈:“应瑞永道贻序兆”。

山东日照吕氏字辈:

一支派:“咸鸿福益友全成乃作之相传怀纪广存德庆吉祥”。

二支派:“贤世立永昌全成乃作之相传怀纪广存德庆吉祥”。

三支派:“京东海青秀家邦定吉祥忠能传延世宣布绪刚强”。

其他源流说:

源于任姓,属于任氏分封之国,据《左传》:任姓,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言此十国皆任姓也。

任姓,黄帝最小儿子之姓,分封在任国,任氏势力扩张,建立起来十个小国,毕为其中之一。

西周初期,有谢氏、章氏、薛氏、舒氏、吕氏、祝氏、终氏、泉氏、毕氏、过氏这十个姓氏,都是任氏后裔的封国,是由任氏分支出来的。又据《左传》上有一句话说:“不敢与诸任齿”,其中所谓的“诸任”,指的就是这十个姓氏,为西周贵族大姓,因此不甘与其争辩,可见当时任氏氏族的显赫。

得姓始祖:

吕姓始祖为伯夷的裔孙,为姜姓,是四岳的始祖。他因助夏禹治水有功,被封为吕侯,建立姜姓诸侯国吕国(国都在今河南南阳)。春秋时,吕国被楚国所并,其后裔子孙以国为氏,称吕氏,史称吕姓正宗。尊伯夷为开国始祖。

以上内容参考  吕氏

鲁姓来源于姜姓,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是鲁商,即姜子牙。陆氏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贵族姓氏,但却是中国数百个姓氏中非常尊贵的姓氏。但频繁迁地的分布也比较广泛,陆氏族谱在不同地区的排名也有所不同。让我们和一起了解更多的鲁姓知识吧!

姓氏作为华夏子孙血族的象征,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独特的渊源和文化内涵。陆姓在生活中很常见,但也有很长的历史。多了解一些姓氏文化,既可以丰富自己的见识,也可以帮助鲁身边的朋友追根溯源,有好运气。

吕姓的起源

鲁氏是一个多民族的姓氏。其姓氏有三个来源。一个是姜姓。相传上古部落的首领神农氏炎帝,因居住在流域,故称姜氏。后来发展了四个胞族,即“四山”,鲁部落就是其中之一。第二,出自姬姓魏。根据《姓源》和《通志氏族略》,春秋时期晋国有鲁姓,是从魏姓分化出来的。第三,少数民族改姓。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被汉化。原鲜卑人的北府姓、丘迟姓改为汉字单姓卢氏。陆氏异姓变化频繁,现在主要分布在河南南部和安徽北部,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家族。

:

全国各地吕姓字辈是什么

1鲁代山东莱州:“于冯其泽永康长韶邢润桂又项”。

2山东龙口鲁代:“出自炳光镇太清、明安白云-金圣东项海盛春秋郭恩德美声”。

3鲁代四川县:“盛绍祖,继民国,正显大食代之盛”。

4四川宣汉陆代:“有君子,大官,云长,应能开,吉祥,旷达”。

5湖北卢氏三香堂字代:“此超大志承先志,惟学诗礼,启迪天下子孙。季长明、柯、雍昭山集”。

6湖北卢氏尹清堂字代:《镌刻瑞之文,敦崇实永寿,举人游之纲,其成之道》。

7、湖北应城陆之辈:“道统秉正德,忠厚老实,乐常忠,始常千胜,仁义礼义盛”。

8福建淳安陆氏一代:“金华发祥方川邵英俊贾,先养其繁华数百万年”。

9广东阳春鲁一代:“建英雄之志可得天赞,荣发达之业可得长隆,建千年盛世。”

10广东阳江卢氏的一句话代:“圣人顺应顺运,调干部,加以下光,用国代永盘昌”。

1广东阳江陆氏家族的一句词代:“只望朝廷扬名,永传阳时”。

12安徽聚德鲁之辈:“谱书已告,宗师永引宝,雨后无争。如果没有人才,或者卖族宗贤可以再攻之”。

13辽宁庄河鲁辈:“文兴德恩明吉利云翔长春经传学道人”。

14浙江绍兴、海宁陆氏辈:“神农生于周勋业,高祖德本孙之法路漫漫,垂诗拜穆贤浩,却立志于任丕、成嘉、科宝大伦、尤其昌等读书。他可以永远遵守它”。

15浙江缙云鲁氏一代:“道统秉正德,温存,忠义,诚,忠,忠,忠,忠,忠,忠,财,寿,旺,荣,康泰元,亨利于己,孝,尊一切平安,婚姻,幸福,昌盛”。

16湖南零陵鲁辈:“贞元开淦作儒鲍丁

1360山西临晋吕氏家谱不分卷

(清)吕一纶 吕 常等修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木活字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1361江苏武进毘陵吕氏谱十八卷

(清)吕子珊 吕佶孙等重修

清道光二十年(1840)活字本

北图 辽宁图

注:吕克敬首修於清顺治十年。

1362江苏武进昆陵吕氏族谱二十二卷首一卷末

一卷

(清)吕贽庭 吕继午纂修

清光绪四年(1878)活字本 十三册

历史所 苏州大学 日本 美国

注:吕克敬首修於清顺治十年。

1363江苏武进昆陵吕氏族谱二十四卷首一卷末

一卷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3、4)日本 美国

1364江苏武进塘洋吕氏族谱十卷

(民国)吕荣桂修

民国十五年(1926)文献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南开大学

注:谱始修於清康熙三十二年。

1365江苏江都甘泉吕氏宗谱六卷

(民国)吕 国三修

民国二十一年(1932)木刻本

江苏江都县双沟乡吕庄村

注:吕卉池始修於清道光二十八年。

1366江苏无锡白沙圩吕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

末一卷

(清)吕洪裕 吕正兴等重修

清同治九年(1870)木活宇本

日本 美国

注:一名《吕氏续修宗谱》。

1367江苏江阴暨阳开化吕氏宗谱二十二卷

(民国)吕挹清总纂

民国十七年(1928)维则堂活字本 四十二册

北图

1368江苏宜兴吕氏宗谱三十卷首一卷

(清)吕精法等重修

清宣统二年(1910)活字本 二十四册

吉林大学

1369安徽旌德吕氏宗谱不分卷

钞本 一册

安徽博

注:记事至明万历间。

1370浙江杭州栖溪吕氏家谱不分卷

(清)吕文华 吕学贤重修

清乾隆五十年(1785)修 吕学贤钞本 二册

浙江图

1371浙江宁波宁城木栏桥吕氏宗谱二十二卷首一

(清)吕蜚雯编辑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扶雅堂活字本 六册

吉林大学 天一阁

1372浙江馀姚新河吕氏家乘十二卷附录一卷

(明)吕本撰

明刻本

北图(存卷4-9,12)

1373浙江*姚吕氏宗谱不分卷

(清)吕治平纂修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家刻本 四册

北图

1374浙江馀姚吕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清)吕铭纂修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敬和堂活字本 八册

历史所

注:吕伯真始修於元至正二年。

1375浙江鄞县木阜吕氏宗谱四卷

(清)光绪元年(1876)木刻本

浙江鄞县鄞江镇蓉峰村

1376浙江鄞县木阜吕氏宗谱□□卷

民国间文献堂木活字本

天一阁(存卷2、4)

1377浙江鄞县上本阜吕氏宗谱三卷首一卷

(民国)吕元宾 吕承烈等纂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慎德堂木活字本 二册

天一阁

1378浙江平湖吕氏世系不分卷

(民国)吕懋荣修

民国七年(1918)铅印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注:一名《吕氏族谱》、《东平家乘》。

1379浙江奉化登溪吕氏宗谱五卷首一卷

(民国)毛宝清修

民国十六年(1927)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

注:谱创修於清乾隆六年。

1380浙江奉化狮山吕氏家谱不分卷

(民国)庄崧甫纂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钞本 一册

浙江奉化县文管

注:毛润右始修於清乾隆四十四年。

1381浙江绍兴山阴新和里吕氏宗谱不分卷

(清)吕德森修

清道光三年(1823)钞本 五册

美国

1382浙江新昌吕氏宗谱十八卷

(清)吕邦树等原修 佚名续修

清嘉庆二年(1797)刻本 十八册

人民大学

1383浙江新昌吕氏宗谱二十四卷

(清)吕氏合族修

清同治间木活字本

浙江新昌县文管(存卷1一4、9、10、13、

16-20、22)

注:吕冲之初纂於宋嘉定间。

1384浙江新昌吕氏友睦宗谱□□卷

清明 堂刊本

南开大学(存卷11一15)

1385浙江新昌吕氏宗谱三十卷首一卷

(民国)吕庆荣 吕闻杨等续

民国十九年(1930)明 堂活字本 三十册

北图南开大学

1386浙江新昌吕氏宗谱□□卷

明 堂修活字本

浙江新昌县文管(存卷7、23)

1387浙江新昌吕氏宗谱□□卷

民国二十年(1931)明 堂木活字本

浙江新昌县文管(存卷7、12一14)

1388浙江上虞虞邑西乡吕氏宗谱不分卷

(清)吕相道等修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斯佑堂木活字本

北图 美国

1389浙江上虞虞邑西乡吕氏宗谱十卷

(清)吕开荣等修

清光绪十一年(1885)斯佑堂活字本 八册

北图

1390浙江嵊县贵门吕氏宗谱十卷

(清)吕载赓等重修

清咸丰八年(1858)明 堂活字本十册

北图

1391浙江嵊县贵门吕氏宗谱十卷

(清)吕岳孙等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明 堂活字本 十册

历史所

注:吕春谷始修於元至正间。

1392浙江嵊县吕氏宗谱□□卷

清同治八年(1869)木活字本

浙江嵊县图(存卷18)

1393浙江嵊县吕氏宗谱二十八卷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木活字本

浙江嵊县图(存卷4、7、8、10、12、13、16、

17、21、22)

1394浙江东阳象冈吕氏宗谱二十二卷

(清)卢正衍纂

清同治十三年(1874)木活字本

浙江东阳县档(存世传一册)浙江东阳象

冈乡上湾(存卷1)

注:谱始修於元泰定元年。

1395浙江东阳齐光东平吕氏宗谱

(民国)卜文纂

民国七年(1918)木活字本 三册

浙江东阳象冈乡前冈

1396浙江东阳东平瑞山吕氏宗谱十九卷

(民国)吕甲初纂

民国三十年(1941)重修木活字本

浙江东阳徐宅乡水丰村

1397浙江常山吕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狮于口乡塘底村上张(存卷首、

卷1一7,9)

1398浙江常山吕氏宗谱二十卷

民国二十七年(1938)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狮子口乡塘底村上张

1399浙江临海台临吕氏宗谱一卷

清嘉庆三年(1798)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

注:谱初修於明隆庆五年。

1400浙江缙云壶溪吕氏务本公派已谱不分卷

清光绪十年(1884)木活宇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注(一名《务本公派已谱》。

1401浙江缙云壶溪吕氏三才公房谱三卷

(民国)吕钜仁缵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6)木活字本

浙江缙云县档

1402浙江缙云壶溪道福公房谱四卷

(民国)吕显西总经理 吕仲信纂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6)木活字本

浙江缙云县档

1403浙江缙云壶溪吕氏家乘二十一卷

民国二十五年(1936)木活字本

浙江缙云县档(缺卷1、6、9、13一15)

注:吕琥、吕赐首修於明正统间。

1404浙江缙云壶溪吕氏文球公房谱五卷

(民国)吕正帆编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木活字本

浙江缙云县档

1405浙江缙云壶溪吕氏仁化公派己谱十卷

(民国)吕椿年总纂

民国三十五年(1946)木活字本

浙江缙云县档

1406浙江缙云壹溪吕氏起操公派房谱七卷

(民国)吕立循总理 吕访君等编修

民国三十七年(1948)木活字本

浙江缙云县壶镇镇高潮村

1407浙江缙云谷前吕氏宗谱三卷

(清)吕志道 吕国盛纂

清光绪十二年(1886)木活字本

浙江缙云县档

注:谱首纂於清乾隆三十年。

1408安徽旌德吕氏续印宗谱十四卷首一卷

(民国)吕朝熙编订

民国六年(1917)铅印本 十四册

北图 历史所 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河

北大学 吉林大学 四川图

1409江西婺源沣溪吕氏续修学要世谱四卷

明刻本 二册

北图

1410山东诸城东武吕氏家乘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刻本 十二册

山东日照市图

1411山东邹平吕氏宗谱四卷

(民国)吕际庚 吕鹏等续修

民国五年(1916)刊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往:一名《吕氏族谱》。

1412河南固始吕家族谱

清咸丰五年(1855)写本 一册

台湾

1413湖北武汉吕氏族谱□□卷

民国初吕氏三相堂木活字本

武汉图(存卷1-5、7、8、11、卷末)

1414湖北 州吕氏重修宗谱六卷首一卷

(民国)吕光琦主修

民国十年(1921)铅印本 六册

历史所

注:吕秀岩始修於清同治元年。

1415湖南湘乡白龙吕氏支谱十卷首二卷末一卷

(清)白鸿福等修 白家齐等纂

清同治三年(1864)河东堂活字本

湖南圆(存卷首上、下)

1416湖南常宁吕氏宗谱□□卷

(民国)吕声清纂

民国十一年(1921)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上)

1417湖南零陵吕氏宗谱四卷

民国初年守正堂刻本

广西图(存五册)

注:记事至民国三年。

1418湖南零陵吕氏族谱□□卷

(民国)吕尚彬纂。

民国十年(1921)钞本

广西图(存卷首、卷1)

1419湖南武冈吕氏续修族谱□□卷

(民国)吕惟寅 吕锡銮等纂修

民国五年(1916)文献堂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

1420湖南武冈吕氏创修族谱□□卷

(清)吕典錞 吕典谐等纂

清同治二年(1863)光裕堂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卷1)

1421广东广州岭南吕氏家谱一卷

(清)吕绰宽纂修

清咸丰九年(1859)刊本 一册

美国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钞本

广东中山图

1422广东潮州吕氏族谱一卷

(清)吕钟锈撰

清乾隆九年(1744)写本 一册

台湾

1423四川隆昌吕氏世谱

(民国)吕忍太等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隆昌文宝斋石印本 二

北图

1424四川隆昌吕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吕奉轩纂

民国石印本 三册

四川图

1425四川宜宾吕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吕平原 吕平林等纂

民国石印本 一册

四川图

1426四川仪陇吕氏宗谱一卷

(民国)吕献忠录

民国十七年(1928)钞本

四川仪陇县档

1427四川宣汉吕氏族谱一卷

清同治五年(1866)钞本

四川宣汉县档

1428陕西泾阳船头村吕氏族谱六卷

(民国)吕日知编辑

民国三十七年(1948)石印本 一册

北图

1429 河东吕氏谱□□卷

(清)吕呜恭 吕懿历等纂

清康熙刻本

北图(存卷1 、3一27)

1430 南渡吕氏族谱十二卷

(清)吕志曾等纂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刻本

北京大学

1431 吕氏重修宗谱二卷

(清)吕楷等重修

清嘉庆十四年(1809)刻本 二册

北图

1432 河东吕氏支谱二卷

(清)吕克淳辑

清嘉庆十六年(181l)吕修模钞本 二册

江苏吴江县图

1433 吕氏重修族谱四卷

(清)吕光修

清道光十七年(1837)三居堂刊本 八册

美国

1434 吕氏族谱

(清)吕学让等辑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辑 钞本

山东日照市图

1435 吕氏族谱

(民国)吕德坤编辑

民国十六年(1927)石印本 一册

北图

二、家乘谱牒

江苏:塘洋吕氏族谱十卷、白沙圩吕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末一 卷、毗陵吕氏族谱二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浙江:余姚新河吕氏家乘十二卷附录一卷、余姚吕氏宗谱八卷首 一卷、贵门吕氏宗谱十卷、东阳象冈吕氏宗谱二十二卷 广东:岭南吕氏家谱一卷、潮州吕氏族谱一卷 四川:吕氏世谱、吕氏族谱不分卷、吕氏宗谱一卷 南渡吕氏族谱十二卷、河东吕氏谱、吕氏族谱、河东吕氏支谱二 卷、吕氏重修族谱二卷

帮你查找了很久也没见到您家家谱的那些字,你自己看看吧,目前我看到最全的啦。

家谱文献:

1简介:

周王朝时期,吕氏就有谱牒存在并流传后世。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曾利用这些资料,在著作《齐太公世家》时将齐国自始祖太公吕尚到康公吕贷的世系一一列明。

北宋仁宗时,吕尚后裔吕大防弟兄六人,其中有五人登科。吕大防的先辈为汲郡人(今河南卫辉),后迁居京兆蓝田(今陕西蓝田),官居左光禄大夫,宋哲宗时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号称贤相。后来吕大防遭弹劾被贬,逝世于江西信丰县,迁葬于广东潮州海阳县(今广东澄海)上华镇吕厝村,广东吕氏宗亲会在修族谱时尊吕大防为始祖。

台湾吕氏宗亲会所制族谱,尊吕尚为吕氏远祖,常有吕氏后裔来卫辉拜祭。

2家谱:

河南吕氏重修宗谱六卷,卷首一卷,(民国)吕光琦纂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福建上杭溪南吕江氏族谱,(清)江永昌续修,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山西临晋吕氏家谱,(清)吕一纶、吕常等修,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武进毘陵吕氏谱十八卷,(清)吕子珊、吕佶孙等重修,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

江苏武进昆陵吕氏族谱二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吕贽庭、吕继午纂修,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苏州大学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武进昆陵吕氏族谱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仅存第三~四卷)、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武进塘洋吕氏族谱十卷,(民国)吕荣桂修,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文献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南开大学图书馆。

江苏江都甘泉吕氏宗谱六卷,(民国)吕国三修,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江都县双沟乡吕庄村。

江苏无锡白沙圩吕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吕洪裕、吕正兴等重修,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馀姚吕氏宗谱八卷首一卷,(清)吕铭纂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敬和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浙江鄞县木阜吕氏宗谱四卷,著者待考,清光绪元年(公元187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鄞县鄞江镇蓉峰村。

浙江鄞县木阜吕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文献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卷、第四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县上本阜吕氏宗谱三卷,首一卷,(民国)吕元宾吕、承烈等纂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慎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平湖吕氏世系,(民国)吕懋荣修,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奉化登溪吕氏宗谱五卷,首一卷,(民国)毛宝清修,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奉化县文物管理局。

浙江奉化狮山吕氏家谱,(民国)庄崧甫纂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奉化县文物管理局。

浙江绍兴山阴新和里吕氏宗谱,(清)吕德森修,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新昌吕氏宗谱十八卷,(清)吕邦树等原修,佚名续修,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现被收藏在人民大学图书馆。

浙江新昌吕氏宗谱二十四卷,(清)吕氏合族修,清同治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四卷、第九~十卷、第十三卷、第十六~二十卷、第二十二卷。现被收藏在浙江新昌县文物管理局。

浙江上虞虞邑西乡吕氏宗谱十卷,(清)吕开荣等修,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斯佑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嵊县贵门吕氏宗谱十卷,(清)吕载赓等重修,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明烟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嵊县贵门吕氏宗谱十卷,(清)吕岳孙等修,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明烟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浙江嵊县吕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十八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嵊县图书馆。

浙江嵊县吕氏宗谱二十八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四卷、第七~八卷、第十卷、第十二~十三卷、第十六~十七卷、第二十一~二十二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嵊县图书馆。

浙江东阳象冈吕氏宗谱二十二卷,(清)卢正衍纂,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东阳县档案馆(存世传一册)浙江东阳象冈乡上湾。

浙江东阳齐光东平吕氏宗谱,(民国)卜文纂,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东阳象冈乡前冈。

浙江东阳东平瑞山吕氏宗谱十九卷,(民国)吕甲初纂,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东阳徐宅乡水丰村。

浙江常山吕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一~七卷,第九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狮于口乡塘底村上张村。

浙江常山吕氏宗谱二十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狮子口乡塘底村上张村。

浙江临海台临吕氏宗谱一卷,著者待考,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临海县博物馆。

浙江缙云壶溪吕氏务本公派已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木刻活字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缙云壶溪吕氏三才公房谱三卷,(民国)吕钜仁缵修,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缙云县档案馆。

浙江缙云壶溪吕氏仁化公派己谱十卷,(民国)吕椿年总纂,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缙云县档案馆。

浙江缙云壹溪吕氏起操公派房谱七卷,(民国)吕立循总理,吕访君等编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缙云县壶镇镇高潮村。

浙江缙云谷前吕氏宗谱三卷,(清)吕志道、吕国盛纂,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缙云县档案馆。

宁海演道山吕氏宗谱四卷,始修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民国)吕有容主修,严企周编纂,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

宁海大水坑吕氏六修宗谱三卷,(清)吕秉钧主修,章黼华编纂,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安徽旌德吕氏续印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民国)吕朝熙编订,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铅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人民大学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

江西婺源沣溪吕氏续修学要世谱四卷,著者待考,明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山东诸城东武吕氏家乘,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山东省日照市图书馆。

山东邹平吕氏宗谱四卷,(民国)吕际庚、吕鹏等续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河南固始吕家族谱,著者待考,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台湾。

湖北武汉吕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初期三相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五卷、第七~八卷、第十一卷、卷末。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武汉市图书馆。

湖北州吕氏重修宗谱六卷,首一卷,(民国)吕光琦主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铅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湖南湘乡白龙吕氏支谱十卷,首二卷、末一卷,(清)白鸿福等修,白家齐等纂,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河东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今仅存第卷首上、下。

湖南常宁吕氏宗谱,(民国)吕声清纂,民国十一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上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武冈吕氏创修族谱,(清)吕典錞、吕典谐等纂,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光裕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一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广东广州岭南吕氏家谱一卷,(清)吕绰宽纂修,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广东潮州吕氏族谱一卷,(清)吕钟锈撰,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台湾省。

缙云双龙吕氏宗谱四卷,始修于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现代)吕马昌续修,吕子勋编纂,1996年计算机打印本四册。

嵊州贵门吕氏宗谱十卷,(清)吕岳孙等修-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明禋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嵊州贵门吕氏六修宗谱九卷,(清)吕至主修,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明禋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浙江贵门吕氏宗谱十卷,(清)吕岳孙纂修,清光绪丁亥年(公元1887年)明禋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四川隆昌吕氏世谱,(民国)吕忍太等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隆昌文宝斋石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四川隆昌吕氏族谱,(民国)吕奉轩纂,民国年间石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四川宜宾吕氏宗谱,(民国)吕平原、吕平林等纂,民国石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四川仪陇吕氏宗谱一卷,(民国)吕献忠录,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仪陇县档案馆。

四川宣汉吕氏族谱一卷,著者待考,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宣汉县档案馆。

陕西泾阳船头村吕氏族谱六卷,(民国)吕日知编辑,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石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河东吕氏族谱,(清)吕呜恭、吕懿历等纂,清康熙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第三~二十七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南渡吕氏族谱十二卷,(清)吕志曾等纂,清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北京大学图书馆。

吕氏重修宗谱二卷,(清)吕楷等重修,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河东吕氏支谱二卷,(清)吕克淳辑,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l)吕修模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吴江县图。

吕氏重修族谱四卷,(清)吕光修,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三居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吕氏族谱,(民国)吕德坤编辑,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石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安徽绩溪绩溪仁吕程继序堂专绩世系谱二十三卷,首三卷、末三卷,(清)程秉耀等纂修,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

浙江永康桥下村志(主要是朱氏,另外还有梅、吕、夏、潘、李、胡等姓),(现代)朱士岳等修,1992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浙江永康河头村志(吕氏等五十二个姓),(现代)吕镜湖等修,1994年修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江西万载吕氏三修族谱(万载严坑吕氏宗谱),(清)吕辉元等修,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河东堂修刻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浙江永康前山杨村志(主要是杨氏,还有其他姓氏如吕、桑、胡),(现代)杨庆生主编,1999年计算机排版胶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浙江永康下徐让村志(主要是徐氏,另有杜、陈、吕、骆、金等姓),(现代)徐起龙等修,1995年计算机排版胶印本一册。

吕城坝口陈氏宗谱,(民国)陈俊礼纂修,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笃庆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祥符吕氏四修宗谱十六卷,卷首上中下三册,著者待考,民国壬戍年(公元1922年)铅印本十八册,缺第一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万载严坑吕氏宗谱四卷,(清)吕辉元、绿辉荣纂修,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河东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吕氏三修族谱)。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河南新安吕氏宗谱,(民国)吕锡祥重修,洛阳新中华印刷所印本七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湖北吕氏族谱,著者待考,三相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册,今仅存第一~五卷、第七~八卷、第十一卷、卷末。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安徽旌德吕氏续印宗谱十四卷,(民国)吕炳垣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湖北吕氏重修宗谱六卷,首一卷,(民国)吕光琦重修,民国年间寅清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七字辈排行:

山东武城吕氏字辈:“连元岭一宝春化福云昭”。

山东莱州吕氏字辈:“诜希宝臣峰启泽永康长绍堂志兴润桂占金清绪世再延香”。

山东青岛吕氏字辈:“维贤可继世”。

山东沂水、莱芜吕氏字辈:“纪文全志兴”。

山东曹县吕氏字辈:“法付太亦”。

山东烟台吕氏字辈:“应瑞永道贻序兆”。

山东日照吕氏字辈:

一支派:“咸鸿福益友全成乃作之相传怀纪广存德庆吉祥”;

二支派:“贤世立永昌全成乃作之相传怀纪广存德庆吉祥”;

三支派:“京东海青秀家邦定吉祥忠能传延世宣布绪刚强”;

田家窑、南湖支派:“贤世立永昌全成乃作之相传怀纪广存德庆吉祥”;

横排支派:“咸鸿福益友全成乃作之相传怀纪广存德庆吉祥”;

土山、京东、海青秀支派:“家邦定吉祥忠能传延世宣布绪刚强”;

照五、七村、田家窑、南胡镇、庄头、许家庵、两城镇、臧家窑、日照街道、店子村、土山支派:“培(继洪年文丰)祖(芳)清(宝秉维)象(江文守)贤(咸京)世(鸿东)立(福海)永(益青)昌(友秀)全(家)保(成)邦乃(定)作(吉)之(祥)相(忠)传(能)怀(传)纪(延)广(世)存(慎)宣德(布)庆(绪)吉祥刚强”。

山东龙口吕氏字辈:“从梦建良廷秉广振太清和明安尚道百运一金声东凤吉祥福天海岳云盛春秋仙乐果恩德美景生”。

山东莱阳吕氏字辈:“廉兆广文庆天德柏福荣”。

山东吕氏一支字辈:“巩丰仕贤树桂诒玖怀国安邦”。

四川达县吕氏字辈:“盛绍祖继中民国正显达仕代荣昌发”。

四川宣汉吕氏字辈:“有俊庚大仕云昌应开能贞吉祥广太”。

四川吕氏一支字辈:“孔道德兴才述仁伦昭志”。

四川吕氏一支字辈:“光国荣宗泽家心德善良”。

四川永川吕氏字辈:“贞元开乾泰周佐如金玉麟凤自鸣来国家万年仕”。

四川营山吕氏字辈:“正之文章贵福自天伸顺堂儒尧舜祖广积圣闲书”。

湖北吕氏三相堂字辈:“本超远大承先志惟学诗礼启世裔永传家业纪昌明克绍贤永昭善继”。

湖北吕氏寅清堂字辈:“刻承瑞兆华国文章敦崇士习永守纲常居仁由义其道大光”。

湖北武穴吕氏字辈:“中承永志”。

湖北洪湖吕氏字辈:“大恢中志得道承章学宜传授世代忠良”。

湖北应城吕氏字辈:“道统秉正德纯良忠厚传乐崇始永千胜仁维礼觉兴”。

湖北吕氏一支字辈:“玉发祥陈伟列贤能绍美袭厦康”。

福建福清吕氏字辈:“世朝国家永庆圣贤齐美”。

福建南安吕氏字辈:

名派:“肇启原悠裕承基尚振荣联辉培吉士济美树芳声惠泽仁为质因心义以衡礼真谦则益智远静斯清广业宜修德光前在显名嗣徽余庆集永序自观成”;

字派:“尔甫希贤哲于兹毓俊良子孙敦本实伯仲炳文章若汝忠惟允如余孝友常立廉存素志秉节植宏纲登仕才犹着经邦体扬彰云礽循祖法奕世锡嘉祥”。

福建莆田、广东海丰吕氏字辈:“开如本淑义君以诚慎振馨香”。

福建诏安吕氏字辈:“金华发祥蕃衍潮漳传芳理学绍美文章英俊蔚起甲第赓扬百千万世永际其昌”。

广东阳春吕氏字辈:“立英雄壮志可通天赞光辉发达业昌隆建千秋丰功扬祖威启仁义道德泽万家”。

广东阳江吕氏一支字辈:“圣顺应舜云调乾添继光鸣时宜用国世代永潘昌”。

广东阳江吕氏一支字辈:“惟盼功雄业朝廷宠泽光发时宜用广世得永传杨”。

河南南阳吕氏字辈:“中永桂勤浩”。

河南开封吕氏字辈:“三好邦德法振文传世维存厚齐家在复心”。

河南长垣吕氏字辈:“增广承恩泽炳新世恒昌疏繁芝蓝茂嗣续传家邦”。

安徽旌德吕氏字辈:“谱书既成告我宗氏领永宝藏贻雨后嗣绵绵瓜瓞竞竞无虞若有不才或售族宗贤能重攻其咎”。

安徽郎溪吕氏字辈:“时美克绍徐”。

安徽灵璧吕氏字辈:“兴振允常”。

安徽淮南吕氏字辈:“全世如成凤克冠文茂”。

辽宁庄河吕氏字辈:“文兴振世德国恩明吉利云祥长春景传家学道仁”。

辽宁锦州吕氏字辈:“林久凤佳”。

辽宁长海吕氏字辈:“延士广传可昌其志永寿万年”。

辽宁吕氏一支字辈:“永庆广富立业久长家兴培振治国安邦”。

辽宁吕氏一支字辈:“正希永培显章继”。

浙江余姚吕氏字辈:

行派:“忠孝开基诗书继用前业以裕后昆”;

字派:“忠孝开基诗书继世用光祖德永振家声”。

浙江绍兴、海宁吕氏字辈:“炎帝神农裔兴周勋业高祖德培深本孙枝发远条簪缨垂奕诗礼慕贤豪治心惟道立志在仁丕承家学克保大伦佑启昌祚可以永遵”。

浙江宁海演道山吕氏字辈:“朝有学人聚家开贤达兴为邦佐廷治尚去悦知音”。

浙江宁海大水坑吕氏字辈:“亮善思先哲茂字必成章”。

浙江缙云吕氏字辈:“道统秉正德纯良忠厚传乐崇始永千胜仁维礼智信富贵福寿荣康泰元亨利贞吉孝友恭敬全和平睦姻恤雍熙恺悌昌”。

浙江嵊州吕氏字辈:“映显明升旺鼎晴皓曜晖晁昀昌昞晃”。

广西桂林吕氏字辈:“开邦世泰和光生保定孔厚日升月恒吉占利用载兆咸亭”。

广西武鸣吕氏字辈:“廷茂贵岑云芳音奇秀韶声振新挺继荣瑞承”。

广西河池吕氏字辈:“正大荣昌忠良显达”。

湖南零陵吕氏字辈:“贞元开乾鼎周佐如金玉保定孔厚日升月恒吉占利用载兆咸享”。

川滇黔吕氏字辈:“尚伋德慈毋山辰寿无忌赤脱购禄甫小白元无野环杵臼阳生螯积祁光敏不伐雍威霸鸽微陵隆微凝泽远德肇虔鹄行钧招时瑞应麟雄崇嗣延之渭温镇宁信江学圣菽良福顼韬萝奇龟祥蒙享夷简公绰希杰求嗣恭呈应申德秀启瑞天德福荫骞佛养太德怀仁愿元乐安珍”。

江西赣州吕氏字辈:“尚伋德慈毋山辰寿无忌赤脱购禄甫小白元无野环杵臼阳生螯积祁光敏不伐雍威霸鸽微陵隆微凝泽远德肇虔鹄行钧招时瑞应麟雄崇嗣延之渭温镇宁信江学圣菽良福顼韬萝奇龟祥蒙享夷简公绰希杰求嗣恭呈应申德秀启瑞天德福荫骞佛养太德怀仁愿元伯万十百迁通公恒丙丰法寿宣振秋腾宇以琳贤周吕富朝湖添有祖柯德林明宝贵堂宗明”。

江苏沛县吕氏字辈:“其复高后尊先志”。

黑龙江吕氏一支字辈:“永恩文远延世广传克昌”。

云南镇雄吕氏字辈:“德发向天堂光昭先世良”。

山西姜家咀吕氏字辈:“宗加作相监叙义远”。

吕氏一支字辈:“贞元开乾鼎周佐如金玉麟凤自天来国家万年士世德承先志芳名绍平章中道敦行远纯诚永吉昌”。

资料有待补充。

现在吕氏族谱,大多是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纂修的,以南方省份居多:

毗陵(今江苏省常州市)《吕氏宗谱》吕贽庭光绪四年(1878年)纂修共二十二卷,外加首末各一卷

余姚(今属浙江)《吕氏宗谱》吕铭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纂修,共八卷,卷首一卷

旌德(今属安徽)《吕氏续印宗谱》吕贤铭纂修,共十四卷,民国六年(1917年)铅印

北方吕氏家谱:

新安(今属河南)《吕氏宗谱》吕锡祥、吕凤歧纂修,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刻本复印

此外,还有:

《吕氏宗谱》吕秋泉、吕培成等纂修,民国十九年(1930年)铅印

《吕氏族谱》纂刻者姓名不详,民国初年刻本

《吕氏重修宗谱》六卷,卷首一卷,吕光琦纂修,民国十年(1921年)铅印

在中国姓吕的是不是都是从一个地方起源的,都是一家,一个大家族?那起源地在哪里?

吕吕姓分布概况 吕姓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五十个姓之一,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7%,居第四十位,尤以山东、河南二省多此姓。 少...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