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家有哪些皇帝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3收藏

宇文家有哪些皇帝,第1张

  宇文家的皇帝有:周文帝宇文泰,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北周明帝宇文毓,周武帝宇文扈,周宣帝宇文赟,周静帝宇文阐等。宇文家族因影视剧《独孤天下》而被观众所熟知。《独孤天下》以我国古代北周末年朝野动荡的局势为背景,讲述了重臣独孤信的三个女儿般若、伽罗和曼陀因“独孤天下”的占卜预言,一步步从名门闺秀历练蜕变成王者女人的故事。

  北周是我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又称后周,宇文周。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后由其子宇文觉在其侄子宇文护的拥立下正式建立。历五帝,共二十四年。

 西魏恭帝三年,实际掌握西魏政权的宇文泰死后,第三子宇文觉正式即位称天王、周公。次年初,宇文氏废西魏恭帝建国,国号周,建都于长安,史称北周。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年幼,大权掌握在堂兄宇文护手中。九月,宇文护杀孝闵帝,立宇文毓为帝。

 武成二年,宇文护又毒死宇文毓,立宇文邕为帝,史称北周武帝。建德元年,周武帝宇文邕智诛权臣宇文护,亲掌朝政,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577年,北周武帝灭北齐,统一北方。581年,杨坚受禅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北周亡。

隋朝最后一位太子是隋炀帝长子元德太子杨昭。

唐朝第一位皇帝是唐高祖李渊。

宇文家族始于北周,在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在取得帝位之前,是北周的丞相,而北周的皇帝就姓宇文,所以宇文氏在朝廷中的地位很高。

罗士信原本是隋朝齐郡通守张须陀的一名部将,随着他征讨农民起义军,后归降于瓦岗军,被授以总管之职,之后在与王世充交战的时候重伤被俘。

后来因为不耻与王世充为伍,率领部下千余人降唐,被拜为陕州道行军总管,枪刺王玄应,智取千金堡,随李世民平定洛阳,进封绛州总管、剡国公。

武德五年(622年),罗士信在洺水之战中城破被俘,被刘黑闼杀害,谥号勇,葬于北邙山(在今河南洛阳)。

扩展资料

杨昭,隋文帝杨坚之孙,隋炀帝杨广的长子,生母为炀帝的皇后萧氏。公元584年,杨昭出生于大兴宫,杨坚将他养在宫中,感叹他有至性,非常钟爱他。

杨昭生活节俭,生性谦和,言色平静,几乎不会生气,就算遇到有人惹怒他,他最多也只是说太不该这样了。且他有武力,能够拉动强弓。

公元606年,杨昭去洛阳朝见杨广,想要在洛阳多留些时日,可杨广不同意,他曾跪拜请求无数次,加上身体比较胖,因此得病。同年七月,杨昭去世,年仅二十三岁。后其子杨侗即位,追谥其为孝成皇帝,庙号世宗。

参考资料

——杨昭

——罗士信

早在公元4世纪,生活在中国东北的宇文部落就被慕容部落吞并,经历了前燕、前秦、后燕、北魏四个朝代。宇文家族在外族的手下夹着尾巴做人,跟着东征西讨,充当炮灰。这种日子持续了整整200年。

乱世出英雄,公元523年,北魏爆发了六镇起义,驻守内蒙古的鲜卑军人发生暴乱,年仅16岁的宇文泰随父兄参加了起义,虽然起义被镇压下去了,他却被大牛人尔朱荣收入麾下。

公元530年,宇文泰随尔朱荣的部将贺拔岳前往陕西平定叛乱,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故乡内蒙古武川镇。就在同一年,尔朱荣被魏帝元攸诱杀,老大死了,手下相互火并,最后胜出的大佬是高欢,宇文泰的领导贺拔岳在内斗中被杀,宇文泰顺利升级为关中地区的一方诸侯。

人多势大的高欢自然不服,自己也从北魏皇室里面抓了一个小孩立为皇帝,至此北魏被一分为二,东面是高欢控制的东魏,西面是宇文泰控制的西魏。再加上南方的梁朝,中国形成了新的三足鼎立的局势。此后高欢的儿子高洋废黜东魏皇帝建立北齐,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则废黜西魏皇帝建立北周。于此宇文家族兴盛至极致。

鲜卑贵族,但西魏建立前并不算是太强大的家族。

南北朝末期,一统北方的北魏乱象更迭,军阀当道,宇文家族最关键的一个人物宇文泰也在乱世中开始展露自己的头角。

宇文泰原本是北魏大军阀贺拔岳手下将领,当时最大的势力拥有者高欢忌惮贺拔岳,用计让侯莫陈悦谋杀了贺拔岳。

贺拔岳死,宇文泰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率先接手了贺拔岳麾下群龙无首的军队,而朝廷派去接收的独孤信又是宇文泰的发小,见状后反而回到洛阳为宇文泰请命,让他掌管这支部队,驻守关中。

从此,宇文泰拥有了发家的资本,站上了群雄逐鹿的舞台。

就在那之后不久,北魏最后一个皇帝魏孝武帝不满权臣高欢把持朝政,因此带着独孤信等部分文武西去投靠盘踞关中的宇文泰。

宇文泰接收孝武帝,高欢另立新君,北魏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魏。

接纳皇帝的宇文泰已然不甘心做一个大魏的臣子,他为了自己的野心,很快毒死了孝武帝,另立元宝炬为帝,自己成为实际上的朝廷掌控者。

整个西魏一朝,其实就是宇文泰的国家,元宝炬死后,继位的元钦还想除掉宇文泰,结果反而被废杀。

元钦死后,宇文泰立元廓(拓跋廓)为帝,其后宇文泰死,他的侄儿宇文护拥立其子宇文觉篡位,建立北周,西魏灭亡。

西魏所有的皇帝都是宇文泰的傀儡,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凄惨的皇家之一,四个皇帝只有一人得以善终,其他都被宇文家之人毒杀。

北周建立之后,宇文护为大权独揽,先后毒死他所拥立的宇文觉和其后继位的宇文毓,最后被北周第三任皇帝宇文邕设计杀死。

宇文邕将权力收归己手之后,励精图治,国力日盛,灭掉了北齐,统一北方。

宇文邕死后,他的儿子宇文赟昏庸残暴,没两年就把自己玩死了。

宇文赟死后,继位的宇文阐年幼,大权落入太后的老爹杨坚之手,杨坚很快篡位,建立隋朝,北周灭亡。

但宇文家并没有就此消失,其后为杨坚修筑大兴城(既后来的唐长安城)的建筑大师宇文恺就是宇文泰家族中人。

不过后来杀死隋炀帝杨广的宇文化及并不是这个家族之人。

宇文化及家族原本不姓宇文,祖上只不过是宇文家的家奴,后被赐姓的宇文,因此和宇文泰家族其实关系不大。

  宇文(Yǔ wén)姓源流单纯

  [编辑本段]姓氏起源

  宇文姓起源于辽东,为南单于之后。魏晋时,北方鲜卑族有宇文氏部落,自称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从祖先葛乌菟起世袭为鲜卑东部大人(十二部落首领)。据《周书》记载:(宇文氏)其先为鲜卑君长,有名普回者,“因狩得玉玺三纽,有文曰:皇帝玺。普回心异之,以为天授。其俗谓天子曰‘宇’,谓君曰‘文’,因号宇文国,并以为氏”。这段文字是说,后来有普回袭任大人,他在打猎时拾到一颗玉玺,上刻“皇帝玺”三字,自以为是天授神权,于是号称宇文氏(当地人呼天为“宇”,呼君为“文”,意即“天子”)。东晋时,宇文氏进据中原,号称宇文国,以宇文为姓,称宇文氏。

  得姓始祖:魏晋时北方鲜卑族有宇文氏部落,自称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传至普回大人时,他在出猎时拾得一枚玉玺,上刻“皇帝玺”三字,自以为是天授神权,其族人呼天为“宇”,称君为“文”,于是号称宇文氏,意为“天子”。东晋时,字文氏进据中原,逐渐成为汉族人的姓氏。故宇文氏后人奉普回为宇文姓的得姓始祖。

  [编辑本段]迁徙分布

  (缺)宇文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从《周书·文帝纪》和《通志·氏族略》两书上考究,可知“宇文”两个字,都是从当时鲜卑语翻译过来的,“宇”是天的意思,“文”是君的意思。南北朝时的中原地区,兵荒马乱,许多外族都想来中原打天下,而原居辽东的宇文氏的始祖,由于无意间获得一块玉玺于河,认为寓意要他们当皇帝,所以,不但把国号改为宇文,甚至连其酋长一家人,也都改姓了宇文。也许真的是“天意”,鲜卑族的这一支族人以宇文为氏之后,果然打出了天下,当上了皇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的北周王朝。宇文氏的得姓,大约大1500以前。发祥地点应该是现在绥远的武川一带。宇文复姓在历史上称帝者共6人,创立北周王朝,立国25年。望族居赵郡(今河北省赵县);后来居太原郡(今山西省太原县)。

  [编辑本段]历史名人

  宇文泰:仕魏为关西大都督。北魏孝武帝为高欢所逼,西奔长安依附泰,旧史称西魏,封宇文泰为丞相,专军国大政。后来宇文泰杀孝武帝改立南阳王元宝炬为帝,即文帝。后又废文帝,立太子元廓为恭帝,自任太师,总揽朝政。至其子觉自称天王,废魏,建立北周王朝,追尊宇文泰为太祖文皇帝。

  宇文觉(542年-557年),即北周孝闵帝。一名陀罗尼。代郡武川(今属内蒙古)人。鲜卑族。北周文帝宇文泰的三子,母亲为北魏冯翊公主。七岁(《周书》记为九岁)时,被封为略阳郡公。当时有善于面相者史元华为他面相,私下告诉他的亲人:“这位公子有至贵之相,但可恨的是他不长命。”

  556年三月,西魏恭帝拓跋廓命宇文觉为安定公世子;四月,拜为大将军。到了十月,宇文泰过世,由宇文觉继承他太师等官位。十二月,拓跋廓又下诏给他岐阳之地,封为周公。次年在其堂兄宇文护的支持下,受禅位,正式即位称天王,国号周,史称北周,是为北周的开始。

  宇文述:字伯通,代郡武川(今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南)人,出身鲜卑贵族。北周末以军功拜上柱国,封褒国公。隋开皇初,拜右卫大将军,平陈之役,任行军总管,率兵三万从六合渡江。时晋王杨广镇扬州,欲拉拢述附己,遂奏请文帝任述为寿州刺史总管。杨广与述计谋夺太子位,述建议广收买朝中宰相杨素等。于是述、素二人共谋立杨广为太子。及后炀帝即位,宇文述参预朝政,与苏威并重。帝后以述为左卫大将军,封许国公,总领军事。后从炀帝幸榆林,西击吐谷浑。第二年又随炀帝西幸,登燕支山,西域诸国来朝。宇文述善于供奉,深得炀帝欢心,言无不从,势倾朝廷,宠遇莫与为比。但性贪鄙,接受各方馈赠无数,金宝山积,僮仆千人,骄奢无度。大业八年(612年),炀帝出征高丽,以宇文述率军渡鸭绿江,述自恃小胜而骄,中高丽军诱兵之计,军至平壤,被高丽军掩击,大溃不止,三十万五千隋军惟余二千七百人逃归辽东。炀帝大怒,除述为民。次年又复起用,从征高丽。适杨玄感起兵反隋,炀帝回师命述讨玄感,大破之。十二年,宇文述劝炀帝幸江都。不久,述在江都病重。述子化及、智及曾因获罪被谴,故述在临死前,乞请炀帝照顾二子。炀帝于是以化及为右屯卫将军,智及为将作少监。

  宇文护:宇文邕堂兄。从宇文泰征讨有功,为泰所信任。泰死后,辅佐泰之子觉建立北周王朝,任大冢宰,掌握军政大权。后毒死觉,立泰之子毓为帝(明帝)。继又杀毓,立毓之弟邕为帝(武帝)。建德元年,宇文邕与群侍密谋,乘宇文护入宫见太后时击杀于宫内。

  宇文邕:南北朝时北周皇帝。560年即位在位18年。小字袻罗突。武川(今内蒙自治区古武川)人。宇文泰第四子。武成二年(560年),权臣宇文护毒死明帝宇文毓,立宇文邕为帝。建德元年(572年)宇文邕杀宇文护,始亲政。宇文邕生活俭朴,对下严酷少恩,果断明决,耐劳刻苦,征伐时常躬亲行阵。四年他决定伐齐并亲自统军围攻金墉城(今河南省洛阳),但因病还师。次年又率大军伐齐,几路并进,攻克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围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时因军事失利,自己仅得免。其后听从宇文忻“死中求生,败中取胜”之议,终攻克晋阳。六年,入邺,灭北齐。后豁免境内杂户、奴婢等为良人。建德二年,宇文邕确决三教先后,以儒为先,道次之,佛教最后。次年禁佛、道二教,沙门、道士被令还俗,为历史上“三武灭佛”之一。后突厥强盛,视北齐、北周为在南两儿。宇文邕不得不娶突厥公主为后,灭齐之后,于宣政元年(578年)率军分五道伐突厥,惜未成行而病死。

  宇文虬:北周人。少从征讨,累以功封南安侯。擒宝泰、收复弘农,及沙苑、河桥之战,皆有功。又从独孤信讨伐梁企定破之。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虬每经行阵,必身先士卒,故上下同心,战无不克,后除全州刺史,大将军卒。

  宇文恺:隋代有名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大师。字安乐(555-612),祖上是鲜卑人。出生于长安城(今西安市西北部)。他的父亲宇文贵从小就喜欢武艺、厌倦诗文,史书记载宇文贵年少时曾跟随老师学习,一天他却扔下书本对老师说道;“男儿应当骑马提剑以取功名,怎么能象老师一样做博士呢?”后来就从军作战,多次荣立战功,受到皇上的封赏,逐渐成为一个显赫家族。宇文恺的大哥、二哥也和其父一样因军功显赫而被册封要职。宇文恺因是功臣之后,2岁被赠爵双泉县伯,6岁进封为安平郡公,随后又累获许多荣誉。但宇文恺并没有追随父兄骑马打仗,他从小就不喜欢弓马、刀枪之类的武事,而喜欢博览群书、学习知识,尤其喜爱建筑方面的知识,年轻时就以博学多才而闻名。20多岁时曾被任用为上开府、工部匠师中大夫,成为北周政权主管建筑的管员。主持建造许多大型建筑,尤其是主持建造隋朝新都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为以后各代都城建设树立了样板,展示了宇扒岂高超的建筑技艺和卓越的设计才华。

  宇文忻:字仲乐,宇文恺之兄,本朔方人,徙京兆。祖莫豆于,魏安平公。父贵,周大司马、许国公。忻幼而敏慧,为儿童时,与群辈游戏,辄为部伍,进止行列,无不用命,有识者见而异之。年十二,能左右驰射,骁捷若飞。恒谓所亲曰:“自古名将,唯以韩、白、卫、霍为美谈,吾察其行事,未足多尚。若使与仆并时,不令竖子独擅高名也。”其少小慷慨如此。年十八,从周齐王宪讨突厥有功,拜仪同三司,赐爵兴固县公。韦孝宽之镇玉壁也,以忻骁勇,请与同行。屡有战功,加位开府、骠骑将军,进爵化政郡公,邑二千户。

  宇文庆:字神庆,隋代河南省洛阳人,沉深有器局,少以聪敏见知。周初,受业东观,颇涉经史。既而谓人曰:“书足记姓名而已,安能久事笔砚,为腐儒之业!”于时文州民夷相聚为乱,庆应募从征。贼据保岩谷,径路悬绝,庆束马而进,袭破之,以功授都督。卫王直之镇山南也,引为左右。庆善射,有胆气,好格猛兽,直甚壮之。稍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柱国府掾。及诛宇文护,庆有谋焉,进授骠骑大将军,加开府。后从武帝攻河阴,先登攀堞,与贼短兵接战,良久,中石乃坠,绝而后苏。帝劳之曰:“卿之馀勇,可以贾人也。”复从武帝拔晋州。其后齐师大至,庆与宇文宪轻骑而觇,卒与贼相遇,为贼所窘。宪挺身而遁,庆退据汾桥,众贼争进,庆引弓射之,所中人马必倒,贼乃稍却。及破高纬,拔高壁,克并州,下信都,禽高湝,功并居最。周武帝诏曰:“庆勋庸早著,英望华远,出内之绩,简在朕心。戎车自西,俱总行阵,东夏荡定,实有茂功。高位缛礼,宜崇荣册。”于是进位大将军,封汝南郡公,

  宇文融:唐代京兆万年人,明辨有吏干。开元初,拜监察御史,充使搜括户口,奏置劝农判官十人,分行天下,颇扰人不便。进御史中丞,出为魏州刺史。请复九河旧道,开稻田以利人,回易陆运。入为鸿胪卿,兼户部侍郎,转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荐宋璟为右丞相,裴耀卿、许景先为侍郎,甚允朝廷之望。未几罢相,坐事贬严州卒。

  宇文化及:隋代叛臣。代郡武川(今属内蒙古自治区)人。炀帝时为右屯卫将军。大业十四年(618年) 于江都(今江苏省扬州)与司马德堪发动兵变,杀炀帝,立秦王杨浩,任大丞相。旋被李密击破,率众走魏县(今河北省大名东),杀死杨浩,自立为帝。次年为窦建德擒杀。

  宇文虚中:金代诗人。字叔通(1079-1146),别号龙溪。成都华阳(今成都市)人。北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进士,官至资政殿大学士。南渡后任黄门侍郎。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使金,被软禁。获释后仕金为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封河内郡开国公,并被尊为“国师”。皇统二年(1142年)金移文南宋、索其家属北迁。皇统六年(1146年),上京会宁府的一部分宋朝俘虏密谋奉虚中为帅,夺兵仗南奔,事觉,诏系狱,鞫治无状,仍被杀。宇文虚中的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写于两宋时的作品存留不多,诗较平谈,主要抒发个人的羁旅闲愁。入金被囚期间诗风一变,每多感愤之辞,如《在金日作三首》其一:“满腹诗书漫古今,频年流落易伤心。南冠终日囚军府,北雁何时到上林?开口摧颓空抱朴,胁肩奔走尚腰金。莫邪利剑今安在,不斩□邪恨最深!”其他一些诗,如《上乌林天使》、《春日》、《己酉岁书怀》、《过居庸关》、《安定道中》等,或批评金人背盟,或写出塞、思乡之情,都较有内容和感情,与逃禅之类写消沉之思的作品形成鲜明的对照。

  宇文成都:《说唐》、《兴唐传》等书中人物。宇文化及之子,称为隋朝第二条好汉,使一条400斤重凤翅镏金镋,传说为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转世。曾与天下第一好汉李元霸比武,手提三百斤金狮上金殿,面不改色。宇文化及篡位,命宇文成都入宫杀死隋炀帝,封武安王子。后十八家反王讨宇文化及,宇文成都被李元霸所杀。

  [编辑本段]郡望堂号

  1、郡望

  宇文复姓望族居太原(今山西省太原)、赵郡(今河北省赵县)。

  赵 郡:汉赵国在今河北邯郸一带。魏赵郡在今赵县一带,不包括邯郸等地。以后北魏赵郡、隋栾州赵郡、唐赵州赵郡均同。

  太原郡:秦汉太原郡治所在晋阳,在今太原市西南。隋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太原市)。以后宋、金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以来省会都在此地。

  2、堂号(缺)

  [编辑本段]宇文姓宗祠通用对联

  〖宇文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巧思博学;

  善战多谋。

  ——佚名撰宇文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隋代朔方人宇文恺,字安乐,喜读书,多技艺,有巧思。文帝时任营新都副监,兴建大兴城,又开凿广通渠,决渭水达黄河,以便利漕运;炀帝时历官营东都副监、将作大匠、工部尚书,所规划的东都建筑极为奢华。著有《东都图记》、《明堂图议》等。下联典指宇文恺之兄宇文忻,字仲乐,善战多谋,曾击败北周大将尉迟迥,封英国公。杨坚建隋朝,非常器重他。

  折草累石;

  正色立朝。

  ——佚名撰宇文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周·宇文深,幼时折草为旗,累石为营,作军阵之势以嬉,日后果为名将。下联典指隋·宇文弼,开皇初为尚书左丞,当官正色,为百僚所惮。

  〖宇文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望出太原郡;

  源自宇文国。

  ——佚名撰宇文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宇文姓的郡望和得姓源流(见上题头《四、郡望堂号》和《一、姓氏源流》介绍)。

  〖宇文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宇宙寥阔万里;

  文明昌盛千秋。

  ——佚名撰宇文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宇文复姓之“宇文”二字的嵌字联。

  〖宇文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观儿戏料为良将;

  立战功得沐侯封。

  ——佚名撰宇文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周武川人宇文深,字奴千,幼时曾用草、石摆军阵,父亲宇文永遇见了大喜,料定他日后必为良将。后随孝武帝西迁,以都督领宿卫兵。大统年间官东雍州刺史,封长乐侯,后官至司会中大夫。下联典指北周武川人宇文虬,字乐仁,少年时从军,因战功封南安侯,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在战场上,他总是身先士卒,所以能上下同心,战无不胜。

  六人称王传名远;

  五州总管播惠长。

  ——佚名撰宇文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宇文复姓在历史上称帝者共有6人。创立北周王朝。下联典指北周孝闵帝子宇文康,字乾定,封纪王,总督利、始等五州大小剑二防诸军事。

  南冠终日囚军府;

  北雁何时到上林。

  ——金·宇文虚中撰宇文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金代大臣宇文虚中《在金日作三首》诗句联。“囚军府”,指宇文虚中奉使金国,被留不放还。“上林”,代指南宋王朝。

  〖宇文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幼岁攻书,不从笔砚为迂腐;

  少年受学,惟凭剑马取公侯。

  ——佚名撰宇文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隋代大将军宇文庆事典。下联典指北周夏州名人宇文贵,字永贵,少受学,辍书叹曰:“男儿当提剑汗马以取公侯,何能为博士?”后仕魏为大将军。屡著战功,封许国公。

因为隋炀帝的种种行径,隋朝大臣最终决定联合起来除掉皇帝,除此以外,还有上百名王室、外戚人员成了隋朝灭亡的陪葬品。

隋炀帝死后,秦王杨浩在宇文化及等人的支持下登基为帝,但杨浩只是朝臣们用来掌权的傀儡,再加上宇文化及无才无德不懂朝政,隋朝基业早就名存实亡。在朝代更替的关键时刻,朝中大臣皆心思各异。

在宇文化及发动叛乱之前,隋朝的灭亡已经初见端倪,很多人心中都明白,江都乱势不可避免,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

为了保住性命与荣华富贵,隋炀帝身边的佞臣纷纷心思活络见风使舵,其中以裴矩、苏威等人最甚,隋朝的溃败便是自内部开始。

裴虔通是皇帝身边的近臣,他不但没有忠心耿耿地保护皇帝,还充当叛军内应,将内宫信息传至宫外。叛乱发生当晚,裴虔通假借皇帝之意命宫门不许上钥,为叛军提供了很多便利。为了蒙蔽隋炀帝,他还对皇帝撒谎说:"外面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可能只是失火而已。"

苏威曾经是隋炀帝最宠信的臣子,但后期却因为不受重视而赋闲在家,所以早就对皇帝失去了忠心。

宇文化及发动兵变以后,苏威立马就选择投诚,从而保住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当时的苏威已是暮年,宇文化及也不好太过苛责,给了他足够的尊重。

不过事实证明,苏威并不是一名忠心耿耿的臣子,宇文化及失败以后,他先后归附李密、王世充等人,虽说乱世之中保全自己很重要,但也未免太过凉薄。

裴矩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自从预感到江都叛乱以后,便一直给别人营造"与皇帝疏远"的假象,在这样的敏感时刻,离皇帝越远越容易顺利逃脱。裴矩行事素来蛮横无理,但后期却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不管是身边的奴仆还是军中将士,裴矩都能以礼相待,种种行为使他得到了将士们的拥护。除此以外,他还对隋炀帝提建议说帮隋军将士娶亲成家,宽和有礼的良好形象深入人心。宇文化及等人攻入江都后,裴矩照常去上早朝,而那些叛军看到他不但没有阻拦,还说:"裴矩是无罪的。"这样一来,宇文化及便不好再追究他的过错。

隋炀帝性格暴虐善猜疑,为了保住隋朝江山杀了太多无辜之人,但他万万没有想到,最值得防备的应该是身边人,实在是可悲又可笑。当然,除了这些"墙头草"以外,隋炀帝身边还有很多忠臣,他们既不愿意归附叛臣,更不愿意隋朝亡国,所以便坚定地加入隋炀帝阵营。

面对来势汹汹的叛军人马,燕王与萧钜等人都想率兵进入皇宫救驾,只可惜中途便遭到了杀害。

张惠绍等人急切之余想假造圣旨调遣军队,但虞世基却表示没有这样的胆量,以至于错过了保护隋炀帝的最佳时机。除了这些人以外,宇文皛、独孤盛等人皆死于叛军之手,隋朝势力渐渐土崩瓦解。

说起那些誓死保卫隋炀帝的忠臣,不得不提的便是大将军赵才,他性格直爽忠心为国,很多人都遭到过他的训斥。他曾经对隋炀帝进言说:"现在隋朝国库空虚百姓生活困难,陛下最应该做的是尽快回京加以安抚,而不是出巡江都。"因为赵才屡次进谏违背皇帝的心意,所以渐渐被隋炀帝疏远,但无论如何,他的忠心都不会发生改变。

兵变发生以后,宇文化及曾经假借圣意欺骗赵才,毕竟他的军事才能有目共睹,宇文化及不想失去这么厉害的盟友。

在明知己方形势不利的时候,赵才依旧没有对宇文化及虚与委蛇,反而是对方迫于他的威望不敢轻举妄动。

在江都兵变的过程中,宇文化及不但除掉了隋炀帝,还杀害了很多忠于隋朝不愿归附的大臣,只有这样他才能将朝政牢牢地抓在手中。但是,宇文化及并没有为君的能力,很多事情都要交给幕僚去做,这样一来势力发展便受到了制衡。

因为对宇文化及的强烈不满,司马德戡携众将士企图杀死宇文化及自立为主,只可惜中途遭到了部下的背叛,司马德戡被宇文化及所杀。只是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宇文化及确实不适合上位,如果让他顺利执政的话,只会比杨广还要暴虐。

 《楚乔传》开播以来,收视率一直高居不下,剧中林更新饰演的宇文,是一位训练谍者的宇文家族的大房少主,深受大魏皇帝的信任。可以看出来,宇文所在的家族是当朝的一个豪门世族,在朝中势力极大,地位极高,还拥有皇帝最信赖的“谍纸天眼”基地。

 但是,《楚乔传》是根据架空穿越小说《特工皇妃》改编而成的,剧中的国家和事迹都是架空虚构的。那么,在我国古代历史中,宇文家族的宇文姓氏是如何得来的呢?这个家族后来发展成了什么样子?宇文家族有出过什么比较出名的历史人物吗?

 历史记载,宇文这个复姓来源于匈奴,宇文家族的后人,其实都是辽东匈奴南单于的后裔。在古代史中,鲜卑这个少数民族曾一度统治中原,宇文家族就是鲜卑族中的一个氏族。大约在三国时期,这个氏族正式形成,而且规模还挺大。宇文家族的人声称自己是炎帝神农氏的后代。

 当然,仅凭他们说的话,还不足为信。历史上,最早对宇文族进行记载的是《周书》。书中记载了宇文家族的创始人,叫做葛乌菟。书中有一个故事,讲的是葛乌菟的后代普回袭任了大人之职。有一次,他外出打猎,因为太累了,就到河边找水喝。这一喝不要紧,关键是他发现了一个不得了的东西,就是一个玉玺,上面还刻着“皇帝玺”三个字。

 这可是天降神物,是老天爷要让他当皇帝的征兆。他们那个时候对天和地的称呼与现在有所不同,他们将“天”称为“宇”,将统治者称为“文”,所以从此以后,他便让人以“宇文”称呼自己,意思就是上天注定的国君。普回大人回去以后,建立了“宇文部”,他的后代都以“宇文”为氏。

 这个故事很神奇,虽然是史书典籍上明确记载下来的,但是现代的史学家们并不认为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所以不认同宇文氏是这样来的。

 不管怎样,宇文家族是出自匈奴,这是没有错的。大家也都知道,古代的时候,匈奴和我们中原那叫一个不对盘。可以说有史以来,匈奴和中原常年发生战争,关系紧张的时候,那更是年年征战,民众苦不堪言。

 秦始皇嬴政为了对付匈奴,专门派心腹蒙恬将军带五万精兵驻扎在北边,还征召无数劳役修建长城。汉高祖刘邦差点在白登山死在匈奴人手上。为了中原和匈奴的和平,从汉朝起,总有汉公主和亲到匈奴,无数像王昭君这样的女子被送往匈奴。

 宇文家族是古代匈奴和鲜卑两个部落的血统融合而成的新的部落,宇文家族的祖先“葛乌菟雄武多算略,鲜卑慕之,奉以为主,遂为十二部落,世为大人。”葛乌菟有个后代交普回,普回的儿子叫做宇文莫那,被后来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政权尊为献侯,并奉为北周皇室的始祖。

 在宇文莫那之后,很多代的首领都没能在历史上留下他们的事迹。大约在西晋时期,宇文一族重新出现在历史中。《魏书》里记录了很多关于宇文一族的各种风俗和穿衣打扮之类的。比如,书里说宇文族人“皆剪发而留其顶上,以为首饰,长过数寸则截短之。妇女披长襦及足,而无裳焉。”秋天的季节,宇文一族会到山上去寻找一种叫做“乌头”的东西,这是一种植物,含有剧毒,他们一般将这种草制作成毒药,用来捕射猎物。

 宇文家族在历史上,出了很多名人。北周时期的皇室就是宇文家族,要不是隋文帝,北周的政权可能还会延续下去呢!宇文这个角色虽然是架空虚构,但是观众们很喜欢宇文和女主楚乔大大的互动,希望两个人最后都有好结局啊!

  不密切,杨坚登基前就把宇文家族的人几乎杀了个一干二净杨广时的大臣宇文述,宇文化及父子本姓破野头,役属鲜卑俟豆归因为做了宇文氏的奴仆,才改为宇文姓

  宇文述(—6161120),字伯通,鲜卑族,本姓破野头,代郡武川人,隋朝名将。

  宇文述本姓破野头,其先因在鲜卑族俟豆归当仆人,便随主人改姓为宇文氏。其父宇文盛,北周时因有战功而位至上柱国。因北周时期尚武,所以宇文述“少骁锐,便弓马”(《隋书·宇文述列传》)。十一岁时,有个相面的人对他说:“公子善自爱,后当位极人臣”(《隋书·宇文述列传》)。周武帝时,其父因军功,起家拜开府。宇文述性格“恭谨沈密”(《隋书·宇文述列传》),掌握北周实权大冢宰宇文护对其甚是喜爱,宇文述因此以本官领宇文护的亲信。周武帝除掉宇文护,自己掌握政权后,召宇文述为左宫伯,累迁英果中大夫,赐爵博陵郡公,寻改封濮阳郡公。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十一日,周宣帝宇文赞病死。周静帝宇文衍年幼,左丞相杨坚专政。杨坚为预防北周宗室生变,稳固其统治权力,以千金公主将嫁于突厥为辞,诏赵、陈、越、代、滕五王入朝;因尉迟迥(北周文帝宇文恭外甥)位望素重,恐有异图,遂以会葬宣帝为名,诏使其子尉迟敦召尉迟迥入朝;并以韦孝宽为相州总管赴邺取代尉迟迥。

  六月,尉迟迥恐杨坚专权对北周不利,公开起兵反对杨坚。时杨坚挟幼帝以号令中外。结好并州李穆,送千金公主与突厥和亲,以消除北方之患;加强洛阳守御,作为进讨尉迟迥的战略基地;并令计部中大夫杨尚希先发精兵3000人镇守潼关,防其偷袭。七月十日,杨坚调发关中兵,令韦孝宽为行军元帅,率军讨伐尉迟迥。宇文述以行军总管率步骑3000,从韦孝宽击之。

  七月末,大军自洛阳进驻河阳(今河南孟县南)。尉迟迥部将李俊正围攻怀州(治野王,今河南沁阳),宇文述奉韦孝宽之命将其击破,遂率军东进至永桥镇(今河南武陟西南)东南。随即宇文述又与诸将在武涉之战中击败尉迟敦,宇文述在作战中冲锋陷阵,俘敌甚众,每战有功。平乱之后,宇文述被破格拜上柱国,进爵褒国公,赐缣三千匹。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总揽北周大权的大丞相杨坚废周立隋,是为隋文帝,并改元开皇。开皇初,宇文述拜右卫大将军。

  为击灭陈朝,统一南北,隋文帝于开皇八年(588年)十月集中水陆军518万,东至大海,西到巴、蜀,旌旗舟楫,横亘数千里,自长江上游至下游分为8路攻陈。宇文述任行军总管,领兵3万准备南渡。

  十二月,隋军发起进攻。开皇九年(589年)正月十七日,宇文述率所部3万人渡江,当时韩擒虎、贺若弼两军夹攻丹阳,宇文述进占石头(今南京城西清凉山),以为声援。二十日,隋军攻入建康(今南京),俘陈后主,陈朝灭亡。

  隋军攻占陈都建康、灭掉陈朝后,陈吴州刺史萧瓛拒不降隋,拥兵自立,吴地人共推他为主。东扬州刺史萧岩也据州拒降。二月初,隋文帝杨坚派字文述统行军总管元契、张默言等率军讨伐,水陆并进。隋青州刺史落丛公燕荣率水军从东海赶来,亦归宇文述指挥。隋文帝下诏说:“公鸿勋大业,名高望重,奉国之诚,久所知悉。金陵之寇,既已清荡,而吴会之地,东路为遥,萧岩、萧瓛,并在其处。公率将戎旅,抚慰彼方,振扬国威,宣布朝化。以公明略,乘胜而往,风行电扫,自当稽服。若使干戈不用,黎庶获安,方副朕怀,公之力也”(《隋书·宇文述列传》)。

  时陈永新侯陈君范自晋陵(今江苏常州)投奔萧瓛,与其合军共拒宇文述军。见宇文述军至,萧瓛惧,遂在晋陵城东立栅设营,又绝塘道,并派部将王褒守御吴州(治今江苏吴县),自率大军进入太湖,欲从背后袭击宇文述军。

  宇文述率军击破晋陵城东敌军营栅,随即回兵攻打萧瓛,大败萧瓛所部,斩萧瓛司马曹勒叉。另派兵一部袭陷吴州,王褒弃城逃走。萧瓛收拾余部退保包山(今太湖中洞庭西山),又被燕荣率水军击破。萧瓛带领左右数人藏于民家,被人抓获。随后,宇文述率军进至奉公埭(今浙江绍兴附近),萧岩、陈君范以会稽(今浙江绍兴)降隋。萧瓛、萧岩被送往长安斩首。宇文述平定三吴(今江苏太湖以东以南和浙江绍兴等地)之地,为日后统一岭南奠定了基础。宇文述因功拜一子开府,赐物三千段,拜安州总管。

  杨坚称帝之后,按惯例将其长子杨勇立为皇太子,同时将其余四子封为藩王:次子杨广为晋王,三子杨俊为秦王,四子杨秀为蜀王,五子杨谅为汉王。时晋王杨广镇扬州,与宇文述交往密切,为进一步拉拢宇文述,便奏请其为寿州刺史总管。杨广此时已有夺太子之位想法,便请请宇文述为他出谋划策。宇文述说:“皇太子失爱已久,令德不闻于天下。大王仁孝著称,才能盖世,数经将领,深有大功。主上之与内宫,咸所钟爱,四海之望,实归于大王。然废立者,国家之大事,处人父子骨肉之间,诚非易谋也。然能移主上者,唯杨素耳。素之谋者,唯其弟约。述雅知约,请朝京师,与约相见,共图废立”(《隋书·宇文述列传》)。杨广闻后大喜,当即让宇文述带了大量财宝进京。时为开皇二十年(600年)。

  杨约当时为大理少卿,杨素凡有所为,都先与他商量,然后再去做。宇文述回京后,多次宴请杨约,酒酣之际,宇文述拿出所带珍奇宝玩,让杨约观赏。杨约为人贪财,见如此多的珍宝,爱不释手。宇文述提出与杨约赌博,乘机将珍宝输与杨约。杨约所得既多,便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于是回请宇文述吃饭。席间提起诸多珍宝来,宇文述说:“此晋王之赐,令述与公为欢乐耳。”杨约大惊道:“何为者”(《隋书·宇文述列传》)?宇文述说:“夫守正履道,固人臣之常致,反经合义,亦达者之令图。自古贤人君子,莫不与时消息,以避祸患。公之兄弟,功名盖世,当途用事,有年岁矣。朝臣为足下家所屈辱者,可胜数哉!又储宫以所欲不行,每切齿于执政。公虽自结于人主,而欲危公者固亦多矣。主上一旦弃群臣,公亦何以取庇?今皇太子失爱于皇后,主上素有废黜之心,此公所知也。今若请立晋王,在贤兄之口耳。诚能因此时建大功,王必镌铭于骨髓,斯则去累卵之危,成太山之安也”(《隋书·杨约列传》)。杨约然其说,随即找到杨素,杨素也有此意,闻后大喜。从此,杨素常与宇文述密谋策划此事。

  宇文述的京都之行,为杨广夺取太子铺平了道路。从此杨广与宇文述的交情远胜于他人,并将长女南阳公主许配给宇文述的次子宇文士及,前后的赏赐给宇文述的财物不可胜数。在宇文述与杨素兄弟的划下,终于同年(600年)十一月,隋文帝下诏册立晋王杨广为皇太子。杨广随即以宇文述为左卫率。按规定,率官在当时为四品,文帝因宇文述已有高位,遂将率官提升为三品,足见文帝对宇文述的重视。

  仁寿四年(504年)七月,杨广杀隋文帝自立,是为隋炀帝。大业元年(505年)正月,隋炀帝拜宇文述为左卫大将军,改封许国公。大业三年(507年),又加开府仪同三司,每冬正朝会,辄给鼓吹一部。

  大业四年(508年)七月,黄门侍郎裴矩游说铁勒进攻吐谷浑。吐谷浑战败,可汗伏允率部退入西平郡(治湟水,今青海乐都)境内,遣使向隋王朝请降求救。隋炀帝令宇文述兵屯西平临羌城(今青海湟源东南),观德王杨雄出浇河(郡治河津,今青海贵德),以接应吐谷浑降众。伏允可汗见隋军强盛,惧不敢降,又率众西逃。宇文述遂引鹰扬郎将梁元礼、张峻、崔师等追之,在曼头城(今青海兴海北)大败吐谷浑,杀其众3000余人,乘胜又攻占了赤水城(兴海东南)。吐谷浑残部再次退守丘尼川,隋军继续追击,在丘尼川再次大败吐谷浑,俘虏其王公、尚书、将军共200人,部落前来归降者有10余万口,伏允可汗南奔雪山(今青海鄂陵湖南)。吐谷浑东西4000里,南北2000里的疆域,皆为隋朝所有,隋在此设鄯善、且末、西海、河源四郡。

  大业五年(509年),宇文述又随隋炀帝西巡至金山(今托赖山),登燕支山。由于地处戈壁,为防止发生意外,宇文述每次都亲自率侦察兵出巡。时吐谷浑攻张掖,宇文述又率军将其击退。

  回到江都宫后,隋炀帝敕宇文述与左光禄大夫苏威常典选举,参预朝政。宇文述当时飞黄腾达,地位与苏威平等,而且更受隋炀帝的亲爱。隋炀帝每收到各国的贡品或美食,便立即派人送往宇文述府中与之分享,以致往返送礼的人常常在路上相遇。同时宇文述也善于迎逢,“俯仰折旋,容止便辟,宿卫者咸取则焉”(《隋书·宇文述列传》)。宇文述还善于精巧的构思,“凡有所装饰,皆出人意表。数以奇服异物进献宫掖,由是帝弥悦焉”(《隋书·宇文述列传》)。传说长安城的格局,其最初的构想亦始于宇文述。

  此后,宇文述更得隋炀帝的宠爱,一时权倾朝野,隋炀帝对他的话也是言听即从。时任左卫将军张瑾与宇文述官职相同,曾评论宇文述,偶然说出他不中听的话时,宇文述便张目叱之,使张瑾惶惧而走,文武百官也莫敢与之相违忤。宇文述为人还贪婪卑鄙,以至“知人有珍异之物,必求取之”(《隋书·宇文述列传》)。一些富商大贾和陇右诸胡人的子弟争相送金银宝物,宇文述皆将其封官进级,并呼之为儿。从此这些人更争相贿赂宇文述,以至金银财宝堆积如山,数不胜数。宇文述自家后庭的宠妾美女也有数百人,家僮更达千余人,同时还养着许多良马。宇文述荣华富贵之盛,在当时无人能比。

  大业七年(612年)二月十九日,隋炀帝巡幸至涿郡(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二十六日以高丽不遵臣礼为由,下诏征讨高丽,命天下兵卒,不论远近,都于明年春天到涿郡集中。

  大业八年(613年)正月,应征士兵全部集中于涿郡,共113.38万人,号称2百万,运输粮饷的民夫加倍。初二,炀帝下诏命左12军出镂方、长岑、溟海、盖马、建安、南苏、辽东、玄菟、扶余、朝鲜、沃沮、乐浪等道,右12军出粘蝉、含资、浑弥、临屯、侯城、提奚、蹋顿、肃慎、碣石、带方、襄平等道,分水、陆两路向高丽发起进攻。宇文述被任命为扶馀道军将。临行前,隋炀帝对宇文述说:“礼,七十者行役以妇人从,公宜以家累自随。古称妇人不入军,谓临战时耳。至于营垒之间,无所伤也。项籍虞姬,即其故事”(《隋书·宇文述列传》)。宇文述遂携带家眷出征。

  三月,隋军强渡辽水,在辽水(今辽河)东岸大败高丽军,死者万计,并乘胜进围辽东城(今辽宁辽阳市)。五月,高丽军几次出战受挫,乃婴城固守。每当情况危急、城池将陷时,守军便声言请降。因炀帝在出征前曾下令:“凡军事进止,皆须奏闻待报,毋得专擅”,“高丽若降,即宜抚纳,不得纵兵”(《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一)。是故诸将只得停止进攻,派人驰报隋炀帝。待炀帝旨令传回军中,高丽守军已将城池加固,防御调整完毕,即拒降,隋军不得不重新开始攻城,如是者再三,炀帝仍不醒悟,致使辽东城久攻不破。隋军长期顿兵坚城之下,人困马乏,士气和战斗力大减。

  六月十一日,隋炀帝亲至辽东城南观战,斥责诸将不肯效命,亲督诸军继续攻城,同时命宇文述、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左骁卫大将军荆元恒、右翊卫将军薛世雄、左屯卫将军辛世雄、右御卫将军张瑾、右武侯将军赵孝才、涿郡太守检校左武卫将军崔弘升、检校右御卫虎贲郎将卫文升等率9军共305万人,自怀远镇(在今辽宁辽中附近)渡辽水,越过高丽诸城,向鸭绿水挺进,与水军配合攻打平壤。

  宇文述等9军自怀远、泸河二镇出发时,令全军士卒携带百日粮秣,加上排甲以及衣资、戎具、火幕等器具,每人负担3石以上,无法承受。军卒们不敢违背“遗弃米粟者斩”的命令,在晚上宿营时,于幕帐中挖坑掩埋。待9路军马行至半路时,粮草已所剩无几了。宇文述欲还师,诸将多异同,宇文述又拿不准隋炀帝的心思,犹豫不决。

  时高丽大臣乙支文德来诈降。出征前,宇文述与于仲文曾领受密旨捉拿乙支文德,二人准备将其扣压。但于仲文等听了尚书右丞刘士龙的话,放跑了乙支文德,既而又反悔,害怕炀帝怪罪,便决定以精锐追乙支文德,可以立功。宇文述坚决不同意。于仲文怒道:“将军仗十万之众,不能破小贼,何颜以见帝!且仲文此行也,固无功矣。”宇文述也厉声说:“何以知无功?”于仲文又说:“昔周亚夫之为将也,见天子军容不变。此决在一人,所以功成名遂。今者人各其心,何以赴敌”(《隋书·于仲文列传》)!当初隋炀帝因于仲文长于谋略,便派其为诸军咨禀节度,所以才有此言。宇文述闻后,内不自安,不得已而从之,隋军乃渡过鸭绿水。

  乙支文德见隋军将士面带饥色,遂继续采取疲敌战术。每与隋军交战,一触即退,使隋军一日之内连获7次小胜。隋军为暂时的胜利所迷惑,被高丽军诱渡过萨水(今朝鲜清川江),深入到距平壤只有30里的地方,依山为营。

  乙支文德又遣使诈降,声称:“若旋师者,当奉高元朝行在所”(《隋书·宇文述列传》)。宇文述鉴于将士疲劳已极,不可再战,平壤城又险固难攻,便顺其诈,答应还师。后撤的隋军编成方阵行进,沿途不断遭到高丽军的四面袭击,只得且战且退。七月二十四日行至萨水,高丽军乘隋军半渡时,即向后军发起猛攻,担任后卫的辛世雄战死,其余诸军皆溃,仓皇逃窜。高丽军乘胜追击,宇文述等退到辽东城,仅剩2700余人,物资器械损失殆尽。隋炀帝见大势已去,乃于七月二十五日率军撤退。在平壤附近海域待机的来护儿水军,亦急忙从海路退回。

  因此次攻作战惨败而归,隋炀帝大怒,遂将宇文述下狱。宇文述因平时得宠于隋炀帝,并且其子宇文士及娶隋炀帝之女南阳公主,所以隋炀帝不忍诛杀宇文述。十一月,隋炀帝将宇文述与于仲文等皆除名为民,并斩刘士龙以谢天下。

  隋炀帝不甘心第一次征高丽的惨败,于大业九年(613年)正月,下诏再征天下兵集于涿郡,并募民为骁果,置折冲、果毅、武能、雄武等郎将率领之。并命刑部尚书卫玄等辅佐代王杨侑留守西京长安。

  隋炀帝为派得力的将领出征高丽,遂于二月下诏,将宇文述官复原职,待之如初。诏曰:“宇文述以兵粮不继,遂陷王师;乃军吏失于支料,非述之罪,宜复其官爵”(《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二)。不久又加开府仪同三司。

  三月初四,隋炀帝从洛阳出发,再次御驾亲征高丽。行至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留礼部尚书杨玄感于此督运粮草。四月二十七日,隋炀帝的车驾渡过辽水。二十九日,隋炀帝命宇文述和上大将军杨义臣率军由北路疾趋平壤。炀帝亲率主力进围辽东城(今辽宁辽阳),并派左光禄大夫王仁恭领兵出扶余道进攻新城(今辽宁抚顺北)。由于隋军兵强马壮,计划周密,准备充分,所以作战非常顺利。正当辽东城指日可下之际,杨玄感忽然在黎阳起兵反隋,隋炀帝大惊,乃于六月二十八日夜二更密令诸将撤军,并令宇文述率军急赴河阳,发诸郡兵讨杨玄感。

  杨玄感是杨素之子,好读书,善骑射,为官严正,甚得时人尊敬。杨玄感目睹隋炀帝的暴政激起全国人民的不满,农民起义蜂起云涌。而隋炀帝又率隋军主力远在辽东前线,后方兵力空虚。于是,便抓住取隋代之的这一良机,于六月起兵反隋。

  由于杨玄感采取了长期屯兵坚城之下的失策战略,使隋军得以及时回军。宇文述和右侯卫将军屈突通驰援东都。在东莱的来护儿也停止进攻高丽,还师西进,对包围洛阳的杨玄感形成反包围态势。杨玄感军处于四面受敌的不利局面。杨玄感知隋军援军将至,心惧。七月,屈突通引兵屯河阳,宇文述继之。二十日,杨玄感接受李子雄、李密的建议,解除了对东都的包围,率军西进,准备夺取关中。至弘农宫(在今河南陕县),被弘谷太守杨智积用计牵制,耽误了宝贵的三天时间。及杨玄感军到达阌乡(今河南灵宝西北文乡)时,宇文述与刑部尚书卫文升、左御卫将军来护儿、右侯卫将军屈突通等各路隋军将其追上,杨玄感且战且退,一日内三败。

  八月初一,隋军与杨玄感在皇天原(即董杜原,在今河南灵宝县西北)列阵决战,宇文述与来护儿列阵当其前,遣屈突通以奇兵击其后,大破之,杨玄感仅率10余骑逃往上洛(今陕西洛南东南)。杨玄感自知大势已去,乃命杨积善将其杀死,杨玄感起兵遂被镇压。宇文述因功被赐物数千段。

  隋炀帝镇压杨玄感叛乱后,不顾内外危机四伏,于大业十年(614年)二月二十日,炀帝下诏再次征召全国军队,百道俱进,三征高丽。宇文述又奉命东征,但军至怀远而还。

  大业十一年(615年)八月,隋炀帝出塞北巡,于雁门为突厥始毕可汗(咄吉)几十万骑兵所围,时隋雁门守军仅17万人,隋炀帝大惧。宇文述劝隋炀帝率数千精锐轻骑突围,但此举遭到了众人的反对。纳言苏威说:“城守则我有馀力,轻骑乃彼之所长,陛下万乘之主,岂宜轻动!”民部尚书樊子盖说:“陛下乘危徼幸,一朝狼狈,悔之何及!不若据坚城以挫其锐,坐征四方兵使入援。陛下亲抚循士卒,谕以不复征辽,厚为勋格,必人人自奋,何忧不济!”内史侍郎萧瑀认以:“突厥之俗,可贺敦预知军谋;且义成公主以帝女嫁外夷,必恃大国之援。若使一介告之,借使无益,庸有何损。又,将士之意,恐陛下既免突厥之患,还事高丽,若发明诏,谕以赦高丽、专讨突厥,则众心皆安,人自为战矣”(《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二)。由于众人的一至反对,隋炀帝没有听宇文述之言,最终得以解围。

  九月,隋炀帝车驾至太原,大臣们多劝隋炀帝回京师,隋炀帝面有难色。唯独宇文述善于察颜观色,便说:“从官妻子多在东都,便道向洛阳,自潼关而入可也。”隋炀帝从之。十月,隋炀帝至东都。

  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江都新作龙舟成,送至东都,宇文述看出隋炀帝还想巡游,便提议去江都游玩,隋炀帝闻后大悦。是月,隋炀帝至江都,在此尽情玩乐。

  不久,宇文述一病不起,隋炀帝不断派人探问病情,并打算亲自去看望,后被大臣苦劝乃止。隋炀帝遂遣司宫魏氏问宇文述:“必有不讳,欲何所言?”时宇文述二子宇文化及、宇文智及都因罪被削职为民,闲在家中。宇文述此时对魏氏说:“化及臣之长子,早预籓邸,愿陛下哀怜之。”隋炀帝闻后潸然泪下,道:“吾不忘也”(《隋书·宇文述列传》)。

  十月初六(公元616年11月20日),宇文述去世,隋炀帝为之罢朝,并赠司徒、尚书令、十郡太守,班剑四十人,辒京车,前后部鼓吹,谥曰恭,隋炀帝令黄门侍郎裴矩祭以太牢,鸿胪监护丧事。

  点评:“宇文述以水济水,如脂如韦,便辟足恭,柔颜取悦。君所谓可,亦曰可焉,君所谓不,亦曰不焉。无所是非,不能轻重,默默苟容,偷安高位,甘素餐之责,受彼己之讥。此固君子所不为,亦丘明之深耻也”(《隋书·宇文述列传》)。

宇文家有哪些皇帝

  宇文家的皇帝有:周文帝宇文泰,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北周明帝宇文毓,周武帝宇文扈,周宣帝宇文赟,周静帝宇文阐等。宇文家族因影视剧《...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