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是东汉时期的史学家,他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班固,虽然他是史学家,但是也在对付匈奴的斗争中立下大功,千古流芳。说的就是班超。班超的儿子班勇虽然没有继承定远侯爵位,但也担任西域长史府长史多年,一度重新恢复汉王朝对西域的统治。
班超最著名的就是三十六人灭匈奴使节,定西域。是汉朝继陈汤之后又一伟大的使节、军事家。
张骞出使西域,军事目的大于其他目的,那么班超出使西域则是带有强烈的经济行为,东汉时期匈奴已经衰落,相当一部分已经归属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随之畅通,贸易往来开始频繁,班氏在西域合纵连横经营西域数十年,从战国开始直到秦汉,匈奴和中原王朝对峙了400年时间。无数中原军民,惨死在匈奴人的屠刀下。好在,文明终将战胜野蛮,匈奴最终被我大汉彻底消灭。最终打垮匈奴帝国的大汉英雄,
其中说道:关于边塞纪功碑,我们现在可以找到的最早的源头,是燕然刻石。现在蒙古高原上的杭爱山,史书上称燕然山。东汉时期发生在汉与匈奴之间的无数次战争中,会南单于请兵北伐,乃拜宪车骑将军,以执金吾耿秉为副,大破单于。遂登燕然山,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
时过境迁,这些记功刻石不仅见证了中华民族昔日的彪炳功绩,如今对于提振民族自信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它们也是中国文化正朔传承的特殊见证,有点代表国脉的意思。遗憾的是霍去病在20岁上下,立下的战功记录,后世的将军们在20岁上下无人能破,成了后世将军们无法逾越高山。同时,霍去病也是从古至今,汉人将军中,对外战争时,就请命出击匈奴,打算以死殉国。
1、班彪
班彪(公元3年―54年),字叔皮,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出身于汉代显贵和儒学之家,受家学影响很大。从小好古敏求,与其兄班嗣游学不辍,才名渐显。班彪从小接受儒家思想,他的史学观点与司马迁有所不同。
他认为司马迁在《史记》中“崇黄老而薄五经”、“轻仁义而羞贫穷”、“贱守节而贵俗功”,是一个大弊端。然而他也称赞司马迁“善述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他的这些观点完全被班固继承,对于《汉书》的编撰影响颇深。
2、班固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一生著述颇丰。作为史学家,《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班固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把小说家列于诸子略十家的最后,诸子略共4324篇,小说就占了1380篇,是篇数最多的一家,这是小说见于史家著录的开始。
班固认为“小说本是街谈巷语,由小说家采集记录,成为一家之言”明确地指出小说起自民间传说,这是史家和目录学家对小说所作的具有权威性的解释和评价,规范和影响着后世对小说的认知和写作,两千年来发挥着难以估量的功能价值。
3、班超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
班超居家常亲事勤苦之役,不耻劳辱。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能够权衡轻重,审察事理。他为人有大志,不修小节,但内心孝敬恭谨。
他以非凡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在西域的三十一年中,正确地执行了汉王朝“断匈奴右臂”的政策,自始至终立足于争取多数,分化、瓦解和驱逐匈奴势力,因而战必胜,攻必取。不仅维护了东汉的安全,而且加强了与西域各属国的联系,为西域回归做出了卓越贡献。
4、班昭
班昭(约45年-约117年),又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女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十四岁嫁同郡曹世叔为妻,故后世亦称“曹大家”。
班昭认为女人首先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处于卑微的地位,清醒自己的性别角色,由此出发,主张妇女应承担在家辛勤劳作,操持家务,侍奉丈夫等由性别角色而决定的社会责任。并对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等作了具体解释。
班昭强调男尊女卑的思想,由此认为女人的天地在于家庭,不必有才,如有也是“治内之才”,把妇女纳入儒家设计的有助于维系家庭人伦关系的体系。班昭又由男尊女卑思想衍生出女子对于男子绝对顺从的思想,并强调妻子除了要对丈夫顺从外,还要对婆婆顺从。
5、班婕妤
班婕妤(公元前48年―公元2年),名不详,汉成帝刘骜妃子,西汉女作家,古代著名才女,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善诗赋,有美德。初为少使,立为婕妤。
班婕妤相貌秀美,文才颇高,尤其熟悉史事,常常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她经常开导汉成帝;班婕妤还擅长音律,既写词又谱曲,她的词曲有感而发,使汉成帝在丝竹声中受益匪浅。
对汉成帝而言,班婕妤不只是她的侍妾,也是他的良师益友。班婕妤的贤德在后宫中也是有口皆碑。因她不干预朝政,谨守礼教,深受时人敬慕,有“古有樊姬,今有婕妤”之称。
-班彪
-班固
-班超
-班昭
-班婕妤
班彪、班固、班超是班氏三父子,他们建功立业,青史载殊勋,炎黄子孙铭记于心。
班彪,字叔皮,东汉史学家。东汉初任徐令,因病免官。他专力从事史学,以《史记》所记史实,止于汉武帝太初年间,乃收集史料,作《后传》60余篇,为其子班固修《汉书》,奠定了基础
班彪写赋、论、书、记、奏,也颇有成就,功名传千秋。班固,字孟坚,东汉史学家和文学家。初继续完成其父所著《史记后传》,后私撰汉史,汉明帝阅其稿,赞许有加,授予典校秘书。奉诏完成其父所著,历20余年,修成《汉书》。《汉书》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断代史,无论在史学上还是文学上都有很高的价值。班固善作赋,其《两都赋》,文辞渊雅,脍炙人口,古今传诵。
班超塑像
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很多一门三杰的现象。比如我们最熟悉不过的一门三苏,苏轼、苏辙、苏洵。他们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可以说是难得一见的奇观。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还有哪些家族可以和一门三苏相提并论呢?
第一,班氏三杰。班氏三杰分别是班固、班昭和班彪。班氏家族一门英豪,就连女子也毫不逊色,父子兄妹全都名留青史。除了这些班氏族人外,还有班婕妤、班固和班勇也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在父亲班彪的影响下,女儿班昭继承父亲遗志,在文史方面很有天赋,后来班昭成为东汉的史学家。儿子班固,受父亲的熏陶,博览群书,成为东汉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汉书》是继《史记》后的另一部重要的著作。
第二、汉魏时期的三曹。生活在汉魏时期的曹操、曹丕和曹植。因为他们不仅在政治上成就突出,在文学成就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后人把他们父子三人被合称为“三曹”。在他们父子三人中,尤以曹操的成就最为突出。曹操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也是杰出的文学家。他们对当时的文坛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
第三,宋朝的柳氏三兄弟。宋朝是文人的天堂,所以,涌现出了一大批出色的文学家。在宋朝比较出名的一门三柳。他们分别是柳三复、柳三接和柳三变。在这三人当中,最出名的便是柳三变。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词人柳永。柳永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雨霖铃》。
班氏三杰没有班超,可能跟跟他投笔从戎有关系。
班氏三杰指的是东汉时期的父亲班彪、哥哥班固和妹妹班昭。班超,也属于班氏父子中人,但为什么不算在“三班”之列,因为他没有参加《汉书》的写作。班超在历史上的贡献是“投笔从戎,建功西域”。
班超的成就:
军事上,班超在西域三十一年间,先后平定了鄯善、于阗、疏勒、姑墨、莎车、月氏等五十多个西域国家;政治上,在西域诸国尚未安定时,班超采用“恩威并施”的手段,威震西域诸国,为日后征服西域诸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班超还主张加强西域各国与汉朝之间的联系,和鄯善、莎车、疏勒等国修好,进而控制住与匈奴相亲的龟兹国,达到在西域各国威慑的影响力。在西域初步平定后,班超又根据西域人的性格和国情,采取“宽小过,总大纲”的办法治理西域。班超在军事和政治上的谋略,影响了东汉的民族政策,促进汉与西方国家经济的和平发展,又稳定了汉朝的边境安全。
班姓字辈排行
广西钦州班氏字辈:“文廷名克正定作品忠臣汝世荣华□尚其义复仁”。
广西靖西班氏字辈:“儒文奇士福庆尚大武兴仁国恩康”。
广西河池班氏字辈:“文运天开世朝庭尚述统国(荣)华承祖德耀显振家兴”。
广西南宁班氏字辈:“济元以道光文廷名克正定作品忠臣汝世荣华永尚其义复仁”。
河南夏邑、永城班氏字辈:“述(续佛)德俊兴懿(宜)孝念高曾(增)恪慎知崇业庆祥福禄升建勋继汉远传贤振华东爱国先安民连贵世昌荣”。
河南杞县班氏字辈:“诗书绵世泽忠孝振家风道德传继远礼让兴玉龙”。
贵州上司班氏字辈:“文运天开世朝庭尚述统荣华富贵昌□武家宗展科名万世光吉求永汉字德泽举金邦人寿开学典龙江造世堂”。
安徽舒城班氏字辈:“德高世大代有文英”。
辽宁沈阳、大石桥班氏字辈:“启世公圣守国德兴显耀允兆吉树永成开功玉师熙福扬明浩学尚礼康泰易生”
班固是东汉时期的史学家,他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本文2023-10-05 04:33:1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78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