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蓝的人为什么大多是壮族的?祖先是谁?为什么百家姓里只有姓兰、而没有蓝、姓蓝的人为何少之又少?
在壮语里,将姓称作“栏”,即房屋的意思。表明壮族“姓”的本义是指生活在同一间大房屋里同一血缘人群的共同称号。
壮族早期的先民没有姓氏,是古代“百越”的一个分支。秦末自立为“南越武王”的赵陀,虽然已有赵姓,但他是由河北真定迁入壮区的中原人士。另据多种姓氏辞典对“韦姓”的解释,有一支韦姓出自韩姓,是汉代功臣韩信被杀后,萧何暗中将其子孙送往南粤(今广西、广东一带),韩信子孙为避祸,以韩字半边“韦”字为姓。这是秦汉时期中原人士迁居壮区的又一例证,说明壮族与汉族交往由来已久。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壮族姓氏是《新唐书》中的“列传·南蛮”:“西原蛮(即壮族古代称谓),居广容之南,邕桂广西。有宁氏者,相承为豪。又有黄氏,居黄橙洞……天宝初,黄氏疆(强),与韦氏、周氏、侬氏相唇齿,为寇害,据十余州。”可见当时已有了黄氏、宁氏、韦氏、周氏、侬氏等大姓。习惯上把这些大姓聚族而居的区域,以“洞”命名,分别称作“黄洞”、“侬洞”、“吴洞”等等。反映了这些姓氏与氏族部落组织的密切关系。
关于壮族姓氏的来源,有以下几种:
①集会赐姓
据壮族民间传说,其先民原来没有姓氏,各部落首领在一个叫江岩的地方集会,商定姓氏。因主持人势力强大,被推为首领,以“黄”(皇帝)为姓。其余养黄牛的,就以“莫”(黄牛)为姓;会猎鸟的以“陆”(鸟)为姓。大家都因有了姓而高兴。但当时为大家杀牛做饭之人,却因未得姓而发怒,以刀拍击砧板愤愤不平。主持人见状,灵机一动,就以“岑”(砧板)给他为姓。
②以居地为姓
壮族部分姓氏与居住的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如:农姓,汉语是指农耕种植,而壮语却是森林或树木浓密的意思,即指住在森林里的人;甘姓,汉语是甜的意思,壮语却是岩洞的意思;谭姓,汉语中是谈的意思,壮语却是指水塘,意指住在水边的人们。
③以职业技艺为姓
前述“莫”。汉语中是“无”、“不”的语思,而壮语中却指黄牛,意为养牛人。蓝姓,汉语中指颜色,壮语中却指用竹或藤编织的篮子,可知其祖先擅长于篮筐编织。巫姓,可能是与为人驱邪祈祷的巫术有关。
④以原始的图腾崇拜为姓
壮族先民与其它民族一样,也曾经历过原始的氏族社会,故而部分姓氏由原始的图腾崇拜发展而来。如龙姓,即源于对古代蛟龙(鳄鱼)的崇拜;麻姓,在壮语中是狗的意思,源于对狗图腾的敬仰。狗在古代壮族中有很崇高的地位,可能与西南各族传说中的神犬盘瓠有关。此外如陆姓,壮语中为鸟,与鸟的崇拜相关。
⑤受外族特别是吴越和汉族影响
据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战国之际,壮族统属于“百越”,秦汉时期,就有汉族移民迁居壮族地区。如前述南越王赵佗,即因战乱入居壮族地区,必然会对壮族姓氏文化产生一定影响。现今壮族中的部分汉姓,即是汉族文化影响的结果。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从表面上看,有些壮族姓氏与汉姓相同,但从读音和词义上考察,却有很大差别。如前述“莫姓”(黄牛)、“陆姓”(鸟)、“麻姓”(狗)、“黄姓”(皇帝)等,即是成例。
当今壮族,以黄、韦、侬、莫、岑为大姓,多为历代部落首领土官世家。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免遭世人对“蛮夷”的歧视,在其所修族谱、家谱或其它传记中,多攀附内地迁来的汉族或功臣名将为自己的祖先。将祖籍说成是来自中原内地。如泗城岑氏,称其先祖岑仲淑是浙江余杭人,宋时随狄青平定侬智高,以功封镇其地。再如南丹州莫氏土官,在唐开宝七年(974年)即自称节度使。遣牙 校陈绍
三月三歌节 壮族传统节日。亦称三月歌圩。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以农历三月初三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制作五色糯饭,染红彩蛋,欢度节日,有的持续二三天。各地歌节有特定的聚会场地。一般为峒场坡地。有的以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参加者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老人小孩亦来游乐助兴。在歌圩场四周,摊贩云集,民间贸易活跃。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著名的歌圩有巴马的盘阳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阳的乔业、田东的仰岩、宜山的下涧、柳州的鱼峰山等处。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对歌交情,情投意合者便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演壮戏等娱乐活动。歌节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盛会,亦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为弘扬民族文化,198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了“三月三”歌节活动,全广西各地歌手云集南宁,全国各兄弟民族和港澳同胞、外国友人也前来观光,盛况空前。198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把“三月三”定为文化艺术节。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535924htmlsi=1
壮族作为一个民族,它重要的基本特征就是有本民族的共通语言——壮语。壮语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优美语言,它是壮族人民千百年来在共同的生活、生产和斗争中创造的。由于长期与汉人相处,壮语不断地吸收汉语的用语来丰富自己。但壮族人民非常懂得珍惜保护自己的语言,所以壮语在基本语汇和基本语法方面都有自己的特征。壮族后来分布到西南不少地方,语言都是大同小异,语根词汇变化很少。
按国内一般的观点认为,壮语属于汉藏语系中的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不过壮语系属问题仍旧有争论,国外的观点大都认为属于台-加岱语系,鉴于同源词是亲属语言的唯一证据,属于台-加岱语系的观点是比属于汉藏语系要有根据的。壮语大致可分南北两大方言,十二个土语区,但从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看其内容的一致性还比较大。其内部分支如表:
邕北土语
红水河土语
柳江土语
桂北土语
右江土语
桂边土语
邱北土语
连山土语
邕南土语
左江土语
德靖土语
砚广土语
文麻土语
壮族文字由来
壮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中,为了便于记事和进行交流,在商周时期就创造了刻划文字符号。这种文字在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中称为sawgoek,意为本源书,即最古老的文字。从广西出土的战国至汉代的文物中看到,这种刻划符号开始出现对物象轮廓的勾勒,有向象形文字发展的趋势,它比结绳记事前进了一步。后来,随着汉文化在壮族地区的广泛传揪播,壮族先民又吸取并仿造汉字六书的构字方格,创造出sawndip,意即生造字。这就是史籍所称的"土俗字",又叫"方块土俗字"或"方块壮字"。这种文字有的是借用汉字的偏旁部首重新组合而成,有的是借用汉字注壮语音义,有些是创造的类象形字。
本源书和土俗字是壮族文字发展史上两个阶段的表现形式。学术界一般认为,壮族的土俗字始于唐,兴于宋而盛于明清,既有碑刻,且有大量的师公唱本和民歌抄本传世。壮族的许多传统长诗、神话故事等藉此得以保存。由于历史的原因,这种文字没有得到规范和统一,至今亦只在民间的一定范围里应用。现经初步搜集整理,已将流传的土俗字集注成《古壮字字典》出版。"古壮字"这一概念的确认,既反映了其作为一种民族文字的历史存在及作用,又能把传统壮字与今新创的拼音壮文区别开来。它表明壮族的文字历史悠久,并随着时代的前进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拼音壮文是在本世纪5O年代创造的。建国后,人民政府为了提高壮族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帮助壮族人民创造了拼音壮文。这套拼音壮文以拉丁字母为字母,以壮族北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武鸣县的壮语语音为标准音。1957年11月29日,国务院通过了壮文方案,井批准在壮族地区试点推行。至此,壮族人民有了合法的、统一的文字。
古壮字 壮语称sawndip,意即生僻字或生造字,又称土俗书、土俗字、方块壮字,现定名为古壮字。它主要是借助汉字六书的构字方法进行再创造,是壮族古文字发展史上突飞阶段的产物。土俗字产生的年代,目前学术界大多认为是从唐代开始。唐永淳元年(682年)澄洲(治所在今广西上林县)刺史韦敬办撰写的《澄洲无虞县六合坚固大宅颂》碑文中,就有□(夕+一)、□(林+田)等字,这些已成为形、声、义统一的、结构固定的文字。到了宋代,土俗字的运用更加广泛,据范成大于淳熙二年(1175年)所著的《桂海虞衡志》载:"边远俗陋,牒诉券约专用土俗书,桂林诸邑皆然。今姑记临桂数字。虽甚鄙野,而偏傍亦有依附。□(音矮),不长也。□同(音稳),坐于门中,稳也。□(大+坐)(亦音稳),大坐亦稳也。□(亻+小)(音袅),小儿也,□(不+大)(音动),人瘦弱也。□(不+生)(音终),人亡绝也。(石+打)(音腊),不能举足也。(女+大)(音大),女大及娣也。□(石+山)(音磡),山石之岩窟也。闩月(音撺),门横关也。他不能悉纪。余阅讼牒二年,习见之。"关于土俗字的字形及其应用,宋代庄禅的《鸡肋篇》和周去非的《岭外代答》等书也有所记载。到了明代,土俗字已成为壮族民间的书面文学用字。清初浔州(治所在今广西桂平县)推官吴淇的《粤风续九》中,采录有俍、壮的"扇歌"、"担歌"和"巾歌",即壮族男女把情歌写在扇面,刻在扁担和织(绣)在花巾上以此为信物,相赠定情。并称其"文如鼎彝,歌与花鸟相间,字亦如蝇头"。有的地方用土俗字编写的歌本数以箱计。清人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卷8《刘三蛆》条中说:"凡作歌者,毋论齐民与、瑶、壮人、山子等类,歌成,必先供一本祝者藏之。求歌者就而录焉,不得携出,渐积遂至数箧。"产生于明代,流传于右江河谷的二万行《嘹歌》,就是以土俗字抄本传世的。道光十一年(1831年),广西宜山县安马乡古育村廖士宽墓的诗碑,全用土俗字写成。碑上刻有一首五言勒脚体壮歌共120行,生动而详尽地表白了作者的身世和晚年悲凉的情景。壮族民间的神话、故事、传说、歌谣、谚语、剧本、寓言、楹联、碑刻、药方、家谱、契约等,多用土俗字记录并流传。在壮族的文化发展史上,土俗字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拼音壮文 壮族拼音文字。以拉丁字母为字母,用以拼写壮语标准音的-套书写符号系统,是法定的壮文。1955年,在南宁召开的壮文工作会议上决定:以北部方言为基础,以武鸣县的语言为标准音,创制壮文。根据决决定,1955年12月制订了壮文方案,经过2年的试行、修改后于1957年由政务院批准公布推行。 198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对这套文字系统作了修改,把非拉丁字母符号全部改成拉丁字母,以词为书写单位,移行时必须保持完整的音节。拼音壮文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力推行。 1981年后,壮文进入学校,用壮文翻译了小学、中学、中师和高等学校教材。广西民族报以壮文为主,《三月三》文学杂志也出壮文版。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各类壮文图书数百种,部分马列著作、国家文献也翻译成壮文出版。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086892htmlsi=1
壮 族
壮族(原作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已有人口1550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33%,是我国唯一的1000万人口以上的少数民族。[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在壮语里,将姓称作“栏”,即房屋的意思。表明壮族“姓”的本义是指生活在同一间大房屋里同一血缘人群的共同称号。
壮族早期的先民没有姓氏,是古代“百越”的一个分支。秦末自立为“南越武王”的赵陀,虽然已有赵姓,但他是由河北真定迁入壮区的中原人士。另据多种姓氏辞典对“韦姓”的解释,有一支韦姓出自韩姓,是汉代功臣韩信被杀后,萧何暗中将其子孙送往南粤(今广西、广东一带),韩信子孙为避祸,以韩字半边“韦”字为姓。这是秦汉时期中原人士迁居壮区的又一例证,说明壮族与汉族交往由来已久。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壮族姓氏是《新唐书》中的“列传·南蛮”:“西原蛮(即壮族古代称谓),居广容之南,邕桂广西。有宁氏者,相承为豪。又有黄氏,居黄橙洞……天宝初,黄氏疆(强),与韦氏、周氏、侬氏相唇齿,为寇害,据十余州。”可见当时已有了黄氏、宁氏、韦氏、周氏、侬氏等大姓。习惯上把这些大姓聚族而居的区域,以“洞”命名,分别称作“黄洞”、“侬洞”、“吴洞”等等。反映了这些姓氏与氏族部落组织的密切关系。
关于壮族姓氏的来源,有以下几种:
①集会赐姓
据壮族民间传说,其先民原来没有姓氏,各部落首领在一个叫江岩的地方集会,商定姓氏。因主持人势力强大,被推为首领,以“黄”(皇帝)为姓。其余养黄牛的,就以“莫”(黄牛)为姓;会猎鸟的以“陆”(鸟)为姓。大家都因有了姓而高兴。但当时为大家杀牛做饭之人,却因未得姓而发怒,以刀拍击砧板愤愤不平。主持人见状,灵机一动,就以“岑”(砧板)给他为姓。
②以居地为姓[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壮族部分姓氏与居住的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如:农姓,汉语是指农耕种植,而壮语却是森林或树木浓密的意思,即指住在森林里的人;甘姓,汉语是甜的意思,壮语却是岩洞的意思;谭姓,汉语中是谈的意思,壮语却是指水塘,意指住在水边的人们。
③以职业技艺为姓
前述“莫”。汉语中是“无”、“不”的语思,而壮语中却指黄牛,意为养牛人。蓝姓,汉语中指颜色,壮语中却指用竹或藤编织的篮子,可知其祖先擅长于篮筐编织。巫姓,可能是与为人驱邪祈祷的巫术有关。
④以原始的图腾崇拜为姓
壮族先民与其它民族一样,也曾经历过原始的氏族社会,故而部分姓氏由原始的图腾崇拜发展而来。如龙姓,即源于对古代蛟龙(鳄鱼)的崇拜;麻姓,在壮语中是狗的意思,源于对狗图腾的敬仰。狗在古代壮族中有很崇高的地位,可能与西南各族传说中的神犬盘瓠有关。此外如陆姓,壮语中为鸟,与鸟的崇拜相关。
⑤受外族特别是吴越和汉族影响[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据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战国之际,壮族统属于“百越”,秦汉时期,就有汉族移民迁居壮族地区。如前述南越王赵佗,即因战乱入居壮族地区,必然会对壮族姓氏文化产生一定影响。现今壮族中的部分汉姓,即是汉族文化影响的结果。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从表面上看,有些壮族姓氏与汉姓相同,但从读音和词义上考察,却有很大差别。如前述“莫姓”(黄牛)、“陆姓”(鸟)、“麻姓”(狗)、“黄姓”(皇帝)等,即是成例。
当今壮族,以黄、韦、侬、莫、岑为大姓,多为历代部落首领土官世家。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免遭世人对“蛮夷”的歧视,在其所修族谱、家谱或其它传记中,多攀附内地迁来的汉族或功臣名将为自己的祖先。将祖籍说成是来自中原内地。如泗城岑氏,称其先祖岑仲淑是浙江余杭人,宋时随狄青平定侬智高,以功封镇其地。再如南丹州莫氏土官,在唐开宝七年(974年)即自称节度使。遣牙校陈绍现奉表修贡,请求内附。《宋史》、《明史》、《舆地胜纪》中,均有明确记载,但南丹莫氏土官家谱、碑刻与传说中,却称自己的始祖是莫伟勋,为宋代狄青部将,随来广西。
http://bbstiexuenet/post_1687578_1html
-什么是壮民族?[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他们是百越人的直系后裔,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1700多万),壮侗语族里的一个典型代表;形象地说,壮族是粤人(广府人)的表亲,泰族人、老族人、傣族人、掸族人的堂兄弟。
-什么是僚人?
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及越南北方的壮族、布依族和岱-侬族,从历史渊源、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分布状况来看,是共性大于个性的同一人群,本站遵循其普遍自称“布僚”Bouxraeuz(我们的人),将之统称为——僚人。
壮族史基本脉络
原始时代
今壮族聚居的右江河谷地带,已发现多处六七十万年前古人类活动留下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其中有不少文化遗物。五万至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在桂中、桂南、桂西的广大地区,已发现人类化石13处,文化遗址、遗物分布点100多处。如桂中的“柳江人”、“麒麟山人”、“白莲洞人”、“九头山人”、“都乐人”、“甘前人”,桂北的“宝积山人”、“荔浦人”,桂南的“灵山人”,桂西的“干淹人”、“九楞山人”、“隆林人”、“定模洞人”等,都以发现地点名称来命名。这些古人类的体质特征,大体是头部颧骨较大而且前突,鼻骨低而宽,鼻梁稍凹,上门齿呈铲形等,属南方蒙古人种,与现代壮族人的体质特征相似,而与其他民族相距甚远,说明了他们就是现代壮族的原始祖先,壮族的先民是广西乃至整个岭南地区最早的土著,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的主体很少迁徙的民族之一。[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百越时代(公元前16世纪之前)
相当于汉族的商、周时期,包括壮族先民在内的百粤民族集团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广袤地区。战国时代越族集团的吴、越就建立了与华夏集团各个国家并驾齐驱的政权。在秦始皇统一江南以后,吴、虞越、闽越等族群一部分汉化成为现在的江南、华南汉族,一部分则南迁到岭南,与同属百越集团的壮族先民一起融合,成为现代壮侗语族各个民族的祖先。最近在两广地区出土的文物发现岭南百粤集团与江南百粤集团的文化特征相似,说明了这一点。基本上可以说这个时代的壮族先民经历的是自由发展阶段,属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度时期。
西瓯骆越时期(公元前16世纪--23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派尉屠骓率领50万大军,兵分五路,浩浩荡荡地向岭南进发。与东路进军一直很顺利的情况相反,从西路的进军途中,遇到了壮族直系先民西瓯人的坚决抵抗。在一次战斗中西瓯军译吁宋阵亡了。但刚强的西瓯人“皆入从薄中,……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继续坚持战斗,击毙了秦军主将尉屠骓,秦军几乎全军覆没。(《淮南子》卷十八《人间训》)
为了扭转惨败局面,秦始皇下令开凿著名的灵渠,保证了秦军后备力量和粮草的源源不断供应,经过几年的激烈战斗,到公元前214年,秦军最后打败了西瓯的武装力量,终于统一了岭南,设置桂林、南海、象三郡,派官吏进行统治。接着从中原派来一些华夏族的劳动人民到岭南地区“与越杂处”,壮族先民地区进入了短暂的郡县时代。
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驻守南海郡的秦将赵佗开始剪除异己,并击桂林、象郡,建立南越国,自称为南越武王。赵佗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推行一系列“和绥百越”的政策,自称“蛮夷大长”,尊重越族的风俗习惯,团结了越人的上层人物与各部首领,百越局面得以安定,社会经济得到新的发展。赵佗是北方的华夏族将领,但是,创造了南越国文明的人民,却毫无疑问是壮族先民各个部族的民众,南越国5代共传93年,古代壮族创造了灿烂的南越国文化。如今广州出土的南越王墓,越式墓葬的特色、绚丽辉煌的随葬品,是古代壮族文化的精华。南越国的首都“番禺”(今广州),其实是古越语[ba:n3 ηjoi5]的译音,是“大村”的意思,这和现代壮语是有对应关系的。[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汉武帝时期,南越国内部相互倾轧,公元前112年西汉王朝重新出兵岭南,次年(前111年)打败南越国,将岭南重新划归到中原王朝的直接统治之下,分为苍梧、郁林、合浦、南海、珠崖、詹耳等九郡,郡之下分若干县,实行严密的统治,壮族历史上漫长的郡县时代真正开始了。
不过,毕竟岭南越族是一个骁勇不羁然而又十分分散的各个部落组成的,所以汉王朝吸取了赵佗“和绥百越”的经验,采用了“以其故俗治,毋赋税”的政策(《通鉴》卷二十一),因此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西瓯、骆越民族社会内部原来的政治经济制度依然保存了下来。即使这样,壮族先民们仍不断地起兵反抗汉王朝的统治,导致了东汉时期光武帝建武18年(公元42年)马援的南征。
俚僚时期(公元23年--1127年)
东汉末年中原大乱,全国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岭南地区分别属于吴国的荆、交二州管辖,当时苍梧越族人士变兄弟几个人分据南海、合浦等郡,称雄一时。两晋到南北朝时期,岭南地区的郡县设置日益增加,封建统治者在桂东北局部地区设吏奉贡,加强了统治。封建主义的因子逐渐在桂东北壮族地区产生。
俚人最早见于《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列武十二年(36年),九真徼外蛮里张游,率种人慕化内属,封为归汉里君。”这里所称的“蛮里”,以后改称为俚。三国时期也有许多岭南俚人的记载。僚人的称呼在岭南的出现是在随唐时期,以后则是多俚僚连用。
公元589年,隋统一中原,进军岭南。岭南各郡共奉高凉郡越族冼氏夫人为大首领,“保境拒守”。隋将韦桄由江西率军南下,在南康(今江西赣南地)与陈太守徐镫发生遭遇战,不能前进,派人至书冼夫人,告知陈亡,相劝归隋。冼夫人与属下头目商量,派孙子冯魂率兵击败徐镫,迎接韦桄到广州,岭南诸郡相继平安。隋在壮族先民地区驻重兵,采取“以夷制夷”办法进行统治。汉文化继续得到传播。[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隋末唐初,岭南地区又一次为越族人肖铣所割据,号称梁帝,先后统一了岭南及长江以南很多地方。(《通鉴》卷一八五)唐武德4年(621年),唐将李靖于两湖击败肖铣,直抵桂州(今桂林),派人招抚岭南壮族先民各部首领冯盎、李光度、宁长真等,并授予官职。“凡所怀辑九十六州,户六十余万”,岭南复归统一。
●“壮泰走廊”的开始形成
从秦始皇统一全国到唐初的一千年左右里,随着中原王朝对壮族地区统治的日益加强,汉人到岭南参与开发的日渐增多,先进文化的传播更加广泛,这样使得壮族东部各个部族逐渐汉化,到了唐朝末年的时候,壮族东部地区汉化进程基本定局,有着大量越族语底层词汇的粤语作为汉语的一个方言开始形成,岭南东部地区只留下了大量的壮语地名,不服汉化与不羁汉法的壮族先民退居岭南西部,与壮族西部地区的壮族直系先民融合。结合历史语言学的研究,可以推断出泰族与壮族的分化也是在这个漫长的郡县时代开始的。
中原王朝势力的南下,迫使一部分壮族先民纷纷南迁,通过广西的左江流域进入了越南的红河流域,然后又受到了早已经定居于此的越南京族先民的排挤,又不得不越过红河流域向西进入中南半岛中西部地区,左江流域-红河流域-老挝高原-泰国中部平原等一条长线,本站称之为“壮泰走廊”。在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之后,这些壮人先民的南迁部分以及以后由于汉族在南方的开拓疆土而不断迁徙来的壮族先民一起征服了当地的孟人和其他大大小小原始森林部落,在相当于中国宋朝的时候,首次建立起属于这个民族的统一政权——素可泰,其后在周边地区建立起了其他大大小小的泰族政权,形成现在的泰族和老族先民的政权。这些政权大都受到了这片土地的土著——孟人的影响,在宗教文化上也受到了孟人长久信仰的小乘佛教的洗礼,泰-老民族开始形成了全民信仰小乘佛教的局面。
在“壮泰走廊”形成并发展的漫长岁月当中,由于云贵高原北部的藏缅语族民族(彝语支民族为主)的南下,以及越南京族政权的兴起并脱离中国的中央王朝政权取得独立后不断地向其北面的壮族地区和其西面的泰族地区扩张,两者开始形成了对壮-泰族先民的钳状制约力量,壮泰民族从漫长的壮泰走廊分布变化为逐渐分离局面,也导致了现在壮族先民与现代泰族先民失去了紧密联系,终于产生了壮泰民族的最终分化。从现在民族的分布图来看,壮族分布与泰族(包括老族、傣族、掸族等)分布呈一个葫芦状,壮族的分布区和泰族的分布区为葫芦的两大瓢,而两者之间唯一的连续点就是越西北泰族地区和云南文山州的壮族地区,可以窥视出壮泰迁徙历史的一些脉络。
在泰-老族政权的形成之后,随着人口的繁衍和农业的发展,一些泰-老族开始沿着河流往上游追寻适合耕作的土地,进入了现在缅甸的掸邦和中国云南的南部地区,开始繁衍生息起来,并一直保持着与原来的泰-老民族的紧密联系,这些泰-老人就是现代缅甸掸族和中国傣族的先民。到了近代,壮泰分化模式基本固定下来,两者的区别就是,西部是信仰小乘佛教的泰-老族,东部则是仍然保留着传统信仰和祖先崇拜的的壮族-布依族。许多外国的学者都喜欢把壮族、布依族等称呼为“不信奉小乘佛教的泰族”,就是这个原因。[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与泰族分化后的壮族独立发展史
1 羁縻州制度
壮族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开始形成的时代是唐朝后期开始的。唐王朝对待已经汉化的岭南东部和仍坚持自己独立个性的岭南西部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东部地区,实行划州县、置官吏、征贡赋的制度,进行直接统治;而在西部山区则设置了50多个羁縻州县,按唐初的惯例,利用原来的壮族首领为都督、刺史,“虽贡赋,版笈多不上吏部”,进行间接统治。(《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西部壮族地区政治经济上相对有独立性。至于所谓的“蛮洞”地区,唐王朝根本不加管辖。因此,依然存在“无城郭,依山险,各治生业,急则屯聚”的状况。因此,壮族的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羁縻州县的设置,给予了壮族先民较大的自治权利,壮族作为单一民族的形成,与这个政治经济制度是有关系的。
2 西原州蛮的兴起
西原州是当时壮族羁縻州当中最出名的一个。因为在唐朝中末期,壮族领袖在那里发动了几次大规模的反抗唐王朝统治的战争。公元756年,西原州黄峒(今广西左江流域)壮族领袖黄乾耀、真崇郁领导属下壮族民众,联合了陆州(今广西钦州)、武阳(今广西罗城县北)、朱兰(今广西东兰)黄橙(今广西扶绥)等一百余峒人民,“合众二十万”进行对唐王朝的武装反抗。“占地数千里”,设置国家政权,号称“中越王”,下设各级官吏,声势十分浩大。唐王朝因此惶恐不安,采取“剿抚”结合的策略,一面对起义部队进行分化瓦解,一面调兵谴将横加征讨。结果,起义队伍受挫,黄乾耀等牺牲。(《新唐书·西原蛮传》)大历12年(777年),西原州的壮族人又在首领潘长安的率领下,掀起更大规模的反抗斗争。武装部队占地“南距雕题交趾,西控昆明夜郎,北泊黔巫衡湘”,建号称王,威镇中原。(唐·韩云卿《大历平蛮颂》)唐贞元十年(794年),西原州黄峒壮族人民又在首领黄少卿的领导下举行大规模武装反抗,相继攻陷横、钦、浔、贵四州,围攻经略史驻地容州。黄少卿的儿子黄昌钙率领的一支起义军,先后攻陷了十三州的地方,动摇了唐王朝在岭南的统治。唐王朝为了挽救败局,在桂东地区设置容管招讨经略使,率军与起义军大战,每日交锋达6、7次之多,起义军终于不支受挫。唐元和元年(806年),起义军将领黄承庆在邕州被俘,黄少卿诈降受封为归顺州(今广西靖西县地)刺史。不久,黄少卿复与其弟黄少高举起义旗,联合黄少度、黄昌獾两支壮族起义军队伍,攻陷宾州(今广西宾阳)、峦州(今广西横县地),并据达11年之久。随后挥军南下钦、横两州,与邕管经略使韦悦激战,再陷严州(今广西来宾县地),锐不可挡。唐军主帅阳玟、裴行立相继身亡。唐王朝在损兵折将之后,又从湖南、湖北、江西等地调兵前来征讨,但因长途羁旅,人疲马乏,加之环境生疏,水土不服,伤亡极大。唐长庆三年(823年),黄少卿回师功邕州,陷左江镇,下钦州,破千金镇,占领了今广东西部和桂南的十八州。最后,唐王朝几乎倾尽国力,动用了全国的军力,采取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办法来打败了壮族先民的起义军。这样一来,唐王朝国势逐渐衰落,最终在自身矛盾的激化与各地藩镇割据的相互作用下土崩瓦解,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唐王朝的衰落的直接原因,可以说是壮族先民持续了一百多年的反抗斗争造成的。
3 羁縻与反羁縻[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在长达100多年的反抗唐朝统治的斗争里,壮族先民各个部族得以相互交流,民族实体开始真正形成,不过唐朝在崩溃之前倾尽了国力来镇压了壮族起义军,所以各个部族又被分化瓦解,唐朝灭亡后壮族各个部族又开始了统一进程,北宋前期,壮族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开始踏上华南政治的历史舞台。公元960年,北宋建立,结束唐后五代十国的分据局面,为了加强统一局面,北宋王朝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进行强化中央集权的政策,北宋初期国库空虚,在开国的时候,就采取了“必先取巴蜀、次及广南、江南,即国用饶矣”的决策([宋]王冉《东都事略》卷二三《传论》),把吸血管插入岭南壮族地区。加上北宋王朝残酷的民族压迫,把壮族人一律蔑称为“蛮”、“峒獠”、“蛮獠”等等,动辄杀戮,“夷其种党”,所以民族矛盾严重激化。在这样的历史背景里,长久以来各个部落都是一盘散沙的壮族内部产生了政治、经济上进行统一以抵抗北宋王朝的要求,所以在当时,壮族人掀起了一系列的武装反抗运动,如:
咸平二年(999年)的扶水州(今广西环江)蒙会国为首的反抗斗争(《宋史》卷六《真宗纪》);
景德四年(1007年)陈进、卢成均的联合壮族起义(《宋史》卷七《真宗纪》);
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扶水州壮族民众曾进攻宜州,打击宋王朝在壮族地区的统治(《宋史》卷八《
赐姓亦是姓氏的一个重要来源。帝王将某个新的或现成的姓氏赐给某个族群作为它的成员的姓氏,就是赐姓。
赐姓制度可以秦代为界分为前后两种类型。秦代是中国姓氏制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分界线,秦代之前姓是姓,氏是氏,两者泾渭分明,秦代之后姓、氏合一,姓与氏已无区别,源自先秦时代的氏已被等同地视为姓。
我们在前文曾指出,姓源于原始氏族的图腾,是随人类社会的进化而历史地形成的,姓是氏族成员内部约成俗定的产物,并不是由氏族之外的某个人物赐予或恩惠的,它是氏族血缘同一性的标志。既然姓是氏族血缘这种"自然关系"的标志,因此,就不存在所谓"赐姓",姓是无待于赐予的,而是一个氏族"与生俱来"的。
但史籍中却多有关于"赐姓"的标志。如《尚书•禹贡》说:"锡(赐)土姓。"《左传•隐公八年》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左传•昭公八年》说周王使帝舜的后代胡公主祀帝舜,并赐之姓曰陈。《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说帝舜赐予为之驯龙的飂叔安之子姓董,氏豢龙,《国语•周语下》说帝虞"命姓授氏"之事,赐禹姓"姒",氏曰"有夏",赐四岳姓"姜",氏曰"有吕",《国语•楚语下》说:"民之彻百官,王公之子弟之质能言能听,彻其官者,而物赐之姓,以监其官,是为百姓。"如果说从来不存在什么"赐姓"制度,古人的这些说法莫非全是空话了吗?
对上述记载应具体分析。细绎诸段文字,叮知其中所谈包括"赐性"和"命氏"两种情况。《尚书•禹贡》的"锡土姓"、《左传•隐公八年》的"因生以赐姓"、《国语•周语》的"命姓"及赐禹姓姒、赐四岳姓姜是"赐姓",但姓非由赐而得,禹之姓姒、四岳之姓姜并非由赐而得,而是源于图腾,姒、姜诸姓与图腾之间的渊源关系前文已述。但"赐氏"或"命氏"制度却是实实在在存在过的。《左传•隐公八年》的"胙之土命之氏",《昭公八年》的周土封虞舜后代胡公于陈地并赐之姓曰陈氏,《昭公二十九年》之舜赐为之驯龙的飂叔安之子姓曰"董"、氏回"豢龙",《国语•周语》之舜命禹氏曰"有夏"、命四岳氏曰"有吕",《周语》之"彻其官者,物赐之姓,以监其官"等,都不是赐姓,而是赐氏,姓不可赐。而氏却可赐。我们在上文曾经说过,只有贵族才有氏,氏是权力、地位等的象征,因此上述所列举的命氏事件均与赋予土地、官职、权力等活动同时进行,《左传》所谓"胙之土命之氏"、周封胡公于陈地而赐之姓曰陈、舜命禹氏曰有夏、四岳曰有吕(夏、吕均为地名或国名),都是因封地而赐氏,而舜赐驯龙的飂叔安之子姓曰"董"、氏曰"豢龙",《周语》所谓"物赐其姓,以监其官"等则是因任命官职赋予权力而赐氏。《左传》说舜赐飂叔安之子姓曰"董"、氏曰"豢龙",实际上,"董"亦当为氏,而非姓,因为"董"原本有董理、料理、管理之义,现代汉语中的"董事会"、"董理"等词取"董"字的这个意思,而"豢"也无非是"管理、料理"之义,因此,此族以"董"为姓当源于其以"豢龙"为氏,或许董氏是豢龙氏的一个支族。
综上所述,先秦之所谓"赐姓",实际上是指"赐氏",或者说,先秦只有赐氏而天赐姓,赐氏是在一个新的族群从其母体族群分化出来之时,由官方赋予它一个正式的与其地位、财富、权力相当的名号,因此,赐氏活动总是伴随着新的"氏族"的形成,伴随着这个新形成的族群对权力、财富的占有。赐氏是一种具有实际的政治、经济后果的行为。
秦代之后,由于封建制为郡县制所代替,经济、政治权力由天子一人所独揽,已不再存在受天子册封、拥有独立的政治、权力的诸侯国(汉代曾一度出现封建制的反动,但很快就被荡除,封建制在秦代之后只是昙花一现),权力不再是靠世家大族独断专行,而是由国家官僚行政系统实施,也就是说,权力与家族分离了,因此,原本作为权力之象征的氏到这时已丧失了意义,它除了仅仅作为家族血统的标志之外,已不具备象征权力的作用了,也就是说,氏蜕变成了姓,或者说,姓氏不分、姓氏合一了。秦代之后,仍常有皇帝赐姓的事情发生,但这时的赐姓已大大不同于先秦的赐氏,赐姓不像赐氏那样伴随着土地、权力等的赋予,而仅仅是赐予一个家族某个名号,即准许它用某个字为姓而已。因此,秦代以后的赋姓主要是具有一种象征的、荣誉的意义,而不再具有如先秦赐氏那样的实际价值了,只是一种精神鼓励,而非物质奖赏。
秦代之后赋姓与先秦赐氏的另一个区别是,先秦赐氏导致一个前所未有的氏号的产生,如舜赐其驯龙之官为豢龙氏,就标志着豢龙氏族和豢龙氏号的产生;而秦代以后的赋姓则只是将一个现成的姓赋予一个人及其后代,而这个人原来亦有姓,例如,天子可能把他的姓赐予他的亲信,特准后者随他的姓。由此可见,秦代之后的赋姓并不导致新的姓氏的产生,而只是导致某些家族姓氏的改变而已。
秦代之后的赋姓活动最常见的是皇帝将自家的姓赏赐给臣下,作为对后者的奖赏,而臣子能随皇帝的姓,虽不得不抛弃祖先的姓氏,有改宗忘本之嫌,但与皇族攀上本家,却仍是光宗耀祖、造福后人的幸事。
秦末楚、汉之争时,跟随刘邦打天下的有一个齐人娄敬,此人能言善辩。刘邦取得江山之后,商议建都大事,由于刘邦手下都是东方人,众人皆议提建都洛阳,只有娄敬力排众议,说服刘邦建都长安,以得天下形势之要,从而奠定了汉家数百年基业。刘邦建都长安后,心中高兴,于是特许娄敬姓刘,改名刘敬。
唐代皇族姓李,唐开国后,许多追随李氏家族打天下的有功之臣、开国元勋也得以赐姓李氏。如燕郡王罗艺、吴王杜伏威、曹国公徐世(责力),以及邴元紘、胡大恩、祁子和、董忠臣等,均因赐姓而改姓李氏,于是,这几支的罗、吴、杜、曹诸姓从此之后就改姓李了。
又如天宝年间的功臣安重璋,因安禄山反叛,遂上书玄宗说"耻与逆臣同姓",玄宗嘉其忠心和气节,特批其"徙籍京兆,举族以李为氏"。安重璋家族因此得以改姓为李,可谓"弃暗(安)投明"。
盛唐之世,中外文化交流盛极一时,不乏异族人仰慕中华文明大唐繁华,一心归顺唐王朝,由于其异族色彩的姓氏与汉族姓氏格格不入,他们往往改为汉姓,而唐天子也大开方便之门,为一些投诚归顺的异族首领等赐姓李氏。如唐太宗时,鲜卑拓拔赤辟率部归唐,太宗赐姓李氏;太宗时还以契丹首领库克为松漠都督府都督,并赐姓李氏;唐玄宗时,沙陀族首领朱邪赤心归唐,玄宗亦赐其姓为李氏。现在李姓成为中国屈指可数的几个大姓之一,或许与唐代许多异姓改为李姓不无关系。
宋代皇帝在赐姓方面也十分慷慨。宋神宗时,西藩木征率河、洮二州投靠宋朝,神宗赐其本人及其诸弟皆姓赵,并分别赐名为思忠、继忠、济忠、绍忠、醇忠、存忠等,可见其赐姓不过是为了获得被赐姓者的忠心。另外,西羌的降赞归附宋朝,宋王朝亦赐姓赵氏,后来建立西夏国的赵元是即是其后人,西夏的历代皇帝均以赵为姓。
明代皇帝姓朱,他们也把朱姓作为"无形资产"到处"收买人心",如蒙古人就一度得赐朱姓。皇姓确实具有很好的"品牌效应",但也不能滥用,否则会贬值,因为物以稀为贵,如果普天下人都姓了皇姓,则皇姓也就不足为贵了,因此,历代皇帝还常拿别的姓氏赏赐给臣民,而并不总把皇姓随便予人。如汉代的扶嘉,原不姓扶,汉祖刘邦为嘉奖他扶翼汉室的功劳,因赐姓扶氏。西汉名将李陵的后裔后来归顺魏朝,因是在丙殿被魏帝召见的,故赐姓曰丙。历事唐朝五代皇帝的员半山之祖,本来姓刘,自梁人魏,由于其德操颇像战国时的伍员,遂赐姓为员,其后人即以员为姓。唐时回鹘国的宰相原叫爱邪勿,唐朝皇帝赐其姓为爱,名弘顺。后唐时契丹耶律阿保的长子耶律突欲投靠后唐,唐明宗赐姓东丹,后来又赐姓李。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航海家、探险家郑和,本不姓郑,而姓马,是阿拉伯血统的元代功臣赡思丁的后裔,郑和是被明军掳入皇宫作太监之后才赐姓为郑的。蒙古人脱欢之父在明太祖朱元璋时归附明朝,朱元璋赐其姓为薛,脱欢后来嗣父为官,得赐名为斌,薛斌之子在其父死后又得明成祖朱棣赐名为绶。蒙古人都帖木儿,于永乐年间率部归降,明成祖赐其姓为吴,赐名允诚。蒙古王子也于永乐年间归降,明成祖赐其姓为金,赐名为忠。
由于赐姓,导致不少家族的姓氏发生改变,使后人的姓不同于先人的姓,这是在根据姓氏寻根问祖时必须注意的,因为现在同姓李氏的人在唐代之前可能并非都姓李,他们在一千多年之前并非本家,有的还可能源于西域少数民族血统。总之,赐姓、改姓的现象提示我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历程中,姓氏经历了错综复杂的变化,或异姓交融,或同姓分化,姓氏的历史并非如人们通常所相信的那样是一脉相传的历史,人们在与同姓的陌生人初次相见时,常情不自禁地说"五百年前是一家",事情或并不尽然。
(来源:姓氏名号面面观)
壮 族
壮族(原作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已有人口1550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33%,是我国唯一的1000万人口以上的少数民族。
在壮语里,将姓称作“栏”,即房屋的意思。表明壮族“姓”的本义是指生活在同一间大房屋里同一血缘人群的共同称号。
壮族早期的先民没有姓氏,是古代“百越”的一个分支。秦末自立为“南越武王”的赵陀,虽然已有赵姓,但他是由河北真定迁入壮区的中原人士。另据多种姓氏辞典对“韦姓”的解释,有一支韦姓出自韩姓,是汉代功臣韩信被杀后,萧何暗中将其子孙送往南粤(今广西、广东一带),韩信子孙为避祸,以韩字半边“韦”字为姓。这是秦汉时期中原人士迁居壮区的又一例证,说明壮族与汉族交往由来已久。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壮族姓氏是《新唐书》中的“列传·南蛮”:“西原蛮(即壮族古代称谓),居广容之南,邕桂广西。有宁氏者,相承为豪。又有黄氏,居黄橙洞……天宝初,黄氏疆(强),与韦氏、周氏、侬氏相唇齿,为寇害,据十余州。”可见当时已有了黄氏、宁氏、韦氏、周氏、侬氏等大姓。习惯上把这些大姓聚族而居的区域,以“洞”命名,分别称作“黄洞”、“侬洞”、“吴洞”等等。反映了这些姓氏与氏族部落组织的密切关系。
关于壮族姓氏的来源,有以下几种:
①集会赐姓
据壮族民间传说,其先民原来没有姓氏,各部落首领在一个叫江岩的地方集会,商定姓氏。因主持人势力强大,被推为首领,以“黄”(皇帝)为姓。其余养黄牛的,就以“莫”(黄牛)为姓;会猎鸟的以“陆”(鸟)为姓。大家都因有了姓而高兴。但当时为大家杀牛做饭之人,却因未得姓而发怒,以刀拍击砧板愤愤不平。主持人见状,灵机一动,就以“岑”(砧板)给他为姓。
②以居地为姓
壮族部分姓氏与居住的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如:农姓,汉语是指农耕种植,而壮语却是森林或树木浓密的意思,即指住在森林里的人;甘姓,汉语是甜的意思,壮语却是岩洞的意思;谭姓,汉语中是谈的意思,壮语却是指水塘,意指住在水边的人们。
③以职业技艺为姓
前述“莫”。汉语中是“无”、“不”的语思,而壮语中却指黄牛,意为养牛人。蓝姓,汉语中指颜色,壮语中却指用竹或藤编织的篮子,可知其祖先擅长于篮筐编织。巫姓,可能是与为人驱邪祈祷的巫术有关。
④以原始的图腾崇拜为姓
壮族先民与其它民族一样,也曾经历过原始的氏族社会,故而部分姓氏由原始的图腾崇拜发展而来。如龙姓,即源于对古代蛟龙(鳄鱼)的崇拜;麻姓,在壮语中是狗的意思,源于对狗图腾的敬仰。狗在古代壮族中有很崇高的地位,可能与西南各族传说中的神犬盘瓠有关。此外如陆姓,壮语中为鸟,与鸟的崇拜相关。
⑤受外族特别是吴越和汉族影响
据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战国之际,壮族统属于“百越”,秦汉时期,就有汉族移民迁居壮族地区。如前述南越王赵佗,即因战乱入居壮族地区,必然会对壮族姓氏文化产生一定影响。现今壮族中的部分汉姓,即是汉族文化影响的结果。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从表面上看,有些壮族姓氏与汉姓相同,但从读音和词义上考察,却有很大差别。如前述“莫姓”(黄牛)、“陆姓”(鸟)、“麻姓”(狗)、“黄姓”(皇帝)等,即是成例。
当今壮族,以黄、韦、侬、莫、岑为大姓,多为历代部落首领土官世家。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免遭世人对“蛮夷”的歧视,在其所修族谱、家谱或其它传记中,多攀附内地迁来的汉族或功臣名将为自己的祖先。将祖籍说成是来自中原内地。如泗城岑氏,称其先祖岑仲淑是浙江余杭人,宋时随狄青平定侬智高,以功封镇其地。再如南丹州莫氏土官,在唐开宝七年(974年)即自称节度使。遣牙校陈绍现奉表修贡,请求内附。《宋史》、《明史》、《舆地胜纪》中,均有明确记载,但南丹莫氏土官家谱、碑刻与传说中,却称自己的始祖是莫伟勋,为宋代狄青部将,随来广西。
壮 族
壮族(原作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已有人口1550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33%,是我国唯一的1000万人口以上的少数民族。
在壮语里,将姓称作“栏”,即房屋的意思。表明壮族“姓”的本义是指生活在同一间大房屋里同一血缘人群的共同称号。
壮族早期的先民没有姓氏,是古代“百越”的一个分支。秦末自立为“南越武王”的赵陀,虽然已有赵姓,但他是由河北真定迁入壮区的中原人士。另据多种姓氏辞典对“韦姓”的解释,有一支韦姓出自韩姓,是汉代功臣韩信被杀后,萧何暗中将其子孙送往南粤(今广西、广东一带),韩信子孙为避祸,以韩字半边“韦”字为姓。这是秦汉时期中原人士迁居壮区的又一例证,说明壮族与汉族交往由来已久。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壮族姓氏是《新唐书》中的“列传·南蛮”:“西原蛮(即壮族古代称谓),居广容之南,邕桂广西。有宁氏者,相承为豪。又有黄氏,居黄橙洞……天宝初,黄氏疆(强),与韦氏、周氏、侬氏相唇齿,为寇害,据十余州。”可见当时已有了黄氏、宁氏、韦氏、周氏、侬氏等大姓。习惯上把这些大姓聚族而居的区域,以“洞”命名,分别称作“黄洞”、“侬洞”、“吴洞”等等。反映了这些姓氏与氏族部落组织的密切关系。
关于壮族姓氏的来源,有以下几种:
①集会赐姓
据壮族民间传说,其先民原来没有姓氏,各部落首领在一个叫江岩的地方集会,商定姓氏。因主持人势力强大,被推为首领,以“黄”(皇帝)为姓。其余养黄牛的,就以“莫”(黄牛)为姓;会猎鸟的以“陆”(鸟)为姓。大家都因有了姓而高兴。但当时为大家杀牛做饭之人,却因未得姓而发怒,以刀拍击砧板愤愤不平。主持人见状,灵机一动,就以“岑”(砧板)给他为姓。
②以居地为姓
壮族部分姓氏与居住的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如:农姓,汉语是指农耕种植,而壮语却是森林或树木浓密的意思,即指住在森林里的人;甘姓,汉语是甜的意思,壮语却是岩洞的意思;谭姓,汉语中是谈的意思,壮语却是指水塘,意指住在水边的人们。
③以职业技艺为姓
前述“莫”。汉语中是“无”、“不”的语思,而壮语中却指黄牛,意为养牛人。蓝姓,汉语中指颜色,壮语中却指用竹或藤编织的篮子,可知其祖先擅长于篮筐编织。巫姓,可能是与为人驱邪祈祷的巫术有关。
④以原始的图腾崇拜为姓
壮族先民与其它民族一样,也曾经历过原始的氏族社会,故而部分姓氏由原始的图腾崇拜发展而来。如龙姓,即源于对古代蛟龙(鳄鱼)的崇拜;麻姓,在壮语中是狗的意思,源于对狗图腾的敬仰。狗在古代壮族中有很崇高的地位,可能与西南各族传说中的神犬盘瓠有关。此外如陆姓,壮语中为鸟,与鸟的崇拜相关。
⑤受外族特别是吴越和汉族影响
据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战国之际,壮族统属于“百越”,秦汉时期,就有汉族移民迁居壮族地区。如前述南越王赵佗,即因战乱入居壮族地区,必然会对壮族姓氏文化产生一定影响。现今壮族中的部分汉姓,即是汉族文化影响的结果。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从表面上看,有些壮族姓氏与汉姓相同,但从读音和词义上考察,却有很大差别。如前述“莫姓”(黄牛)、“陆姓”(鸟)、“麻姓”(狗)、“黄姓”(皇帝)等,即是成例。
当今壮族,以黄、韦、侬、莫、岑为大姓,多为历代部落首领土官世家。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免遭世人对“蛮夷”的歧视,在其所修族谱、家谱或其它传记中,多攀附内地迁来的汉族或功臣名将为自己的祖先。将祖籍说成是来自中原内地。如泗城岑氏,称其先祖岑仲淑是浙江余杭人,宋时随狄青平定侬智高,以功封镇其地。再如南丹州莫氏土官,在唐开宝七年(974年)即自称节度使。遣牙校陈绍现奉表修贡,请求内附。《宋史》、《明史》、《舆地胜纪》中,均有明确记载,但南丹莫氏土官家谱、碑刻与传说中,却称自己的始祖是莫伟勋,为宋代狄青部将,随来广西。
荣耀……比如你现在的姓氏,最初就有可能是赐姓的,因为在先秦,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姓,相对于而言,有姓的都是贵族,所以,很多姓作为赏赐被赐姓,因为没有,所以赐姓是一种赏赐……这种行为作为一种礼仪上的赏赐被各代王朝延续继承。就如同清朝的入籍和抬籍类似。
在我国古代,姓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符号,还是血缘、家族乃至社会地位的象征,有着特殊的社会和政治意义。赐姓是姓氏的主要来源之一,早在氏族社会的神话传说时代就己经出现了。自秦汉以来,赐姓现象越来越普遍,唐五代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是比较罕见的。这一历史时期的赐姓制度,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赐姓即皇帝赐给臣民姓氏,是古代统治者用来维持和加强统治的手段之一。唐五代时期皇帝对异姓臣民赐以皇族姓氏,或者赐予他姓,用以褒奖功劳,勉励勤能,笼络人心,具有重要的政治内涵。但其与先秦赐姓制度中封建性质不同,只是属于精神奖励的范畴。唐代在直接继承北朝赐姓传统的同时,又有所发展。不仅赐姓范围广,规模大,而且形式更加复杂,与前代相比,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五代时期延续了唐代的这一制度,其规模有过之而无不及。今根据这一历史时期赐姓的方式、目的和范围,论述如下:
(一)、赐国姓
在封建等级社会里,姓氏也有高低贵贱之分,而最尊贵的姓当然是皇帝的姓了,被尊为国姓。赐国姓是帝王对臣民的最高精神奖励,只有对国家作出重大贡献者才能获此殊荣,获赐者将被附入皇室属籍,成为宗室亲贵,属籍有宗正寺管理,这是天子对臣下的一种莫大礼遇。由于唐代武则天时期是一段特殊的时期,历来被史家视为唐代的延续和发展,是唐代的一部分,故当时所赐的武氏也被本文视为国姓。
1、安抚降将
赐姓盛于乱世,尤其是王朝勃兴之初,前代重要的政治首领、军事将领归附,帝王常以赐姓以示安抚。唐初武德年间是赐姓的一个小高潮,这是由当时的形势决定的。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唐政权草创,急于统一天下,李唐王室对归附的各路“烟尘”首领或赐以国姓,或许以高官厚禄。如瓦岗旧将李世绩、幽州“总管”罗艺、石州“贼帅”刘孝真、江淮杜伏威、河北高开道、窦建德部大将胡大恩、榆林郭子和等人皆被赐姓李氏。赐姓对唐初政权的迅速稳定巩固和收揽人心是功不可没。
安史之乱爆发后,为了平定叛乱,唐朝皇帝又再次采用了这一办法,尤其是平叛战争后期,更是频频使用。如安史部将张忠志举其地归国,“赐姓名曰李宝臣”[1](《旧唐书》卷142李宝臣传)。乾元二年,董秦斫贼营,归李光弼,“赐姓李氏,名忠臣”[1](《旧唐书》卷145李忠臣传)等。向这些投诚立功的叛将赐姓,对战乱的迅速结束,尽快恢复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代时期,以后唐最有代表性,后唐庄宗就曾多次给后梁旧将赐以姓名。如赐朱友谦为李继麟,张从楚为李绍文,温韬为李绍冲,段凝为李绍钦,康延孝为李绍琛,袁象先为李绍安,霍彦威为李绍真,房知温为李绍英,杜晏球为李绍虔等。不仅赐以国姓,还将其中一些人收为假子,虽然说是“以利合而相资”,但却起到了兵不血刃之功效。
2、笼络羁摩外蕃。
民族问题始终是唐五代的突出问题。李唐出于开拓疆上、安抚蕃邦的政治需要,常向内附的少数民族权贵赐姓,从而使赐姓成为唐朝实行的民族羁縻政策的一种重要手段。唐朝赐姓于蕃族权贵始于武德年间。根据马驰先生的考证,武德七年八月,东突厥可汗颉利遣夹毕特勤阿史那思摩入见高祖,得以赐姓李氏,当是唐代赐国姓于蕃族权贵的最早记载。[2](P89)此后,赐姓于少数民族酋长的风气便愈来愈炽。唐初有契丹酋长窟哥、奚族酋长可度者、靺鞨酋长突地稽、黑水靺鞨酋长倪属利稽等率其所部内附,皆赐姓李氏。此后党项羌酋长拓拔赤辞率众内属,“拜赤辞西戎州都督,赐氏李”[1](《旧唐书》卷198《西戎》)。宪宗元和四年,奚王没辱孤归附,“赐以李氏”[3](《册府元龟》卷976《外臣部·褒异三》)。对率众归附的蕃族权贵赐以国姓,表示不仅没有把他们当异类看待,还引为宗室,这无疑给刚刚内附、尚心存狐疑的部众,吃了一颗定心丸。同时这一做法还对那些持观望态度的少数民族起到了很好的招抚作用。这正是唐朝民族政策的高明和正确之处,也是唐帝国辖区内及与周边各民族保持长期共存共荣的重要条件。如唐懿宗时,“(西川近边六姓蛮之)卑笼部独尽心于唐……朝廷赐姓李,除为刺史。”真腊副王婆弥远来朝贡,被赐姓名为李宾汉[5]等例,便是明证。
中唐以后,赐姓常伴以赐名,如李献忠(本阿布思,铁勒同罗部首领)、李崇信(本护密国王纥设伊皋施)、李奉国(本东突厥舍利部大人,舍利葛旃)、李忠信(本名悉诺逻,为吐蕃苏毗王子)、李遮甸(本吐蕃阿史那都支可汗部别帅)等。再如唐武宗会昌二年,赐(回鹘)温没斯与其弟阿历支、习勿啜、乌罗思皆姓李氏,名思忠、思贞、思义、思礼”[4](《资治通鉴》卷246)皆是赐姓名于蕃部权贵。除了赐姓于少数民族酋长外,其家眷往往也蒙受“恩宠”,如高昌王鞠文泰之妻宇文氏“请入宗亲,诏赐姓李氏,封常乐公主”。[6](《唐会要》卷95《高昌》)武则天时,贺兰州都督契苾明之妻凉国夫人及母临洮县主都被赐姓武氏。[7](《全唐文》卷187《镇军大将军行左鹰卫大将军兼贺兰州都督上柱国凉国公契苾府君碑志序》)
五代时处乱世,与盛唐不可同日而语,对外蕃更多是疲于应付,赐姓笼络的作用更加明显。如后唐庄宗“赐(奚王)扫剌姓李名绍威”[4](《资治通鉴》卷281)。明宗赐契丹东丹王突欲姓李,名赞华等例。
3、褒奖有功。
褒奖有功是赐姓的主要功能之一,往往能起到高官厚禄等物质奖励所不及的效果。因功赐姓则是赐姓的主要部分。如唐代协助临淄王李隆基(即玄宗)发动宫廷政变的太平公主子薛崇简、助昭宗反正的孙德昭等皆因有拥立大功而被赐姓。李茂贞,“本姓宋,名文通……朱玫之乱,唐僖宗再幸兴元,文通扈跸山南,论功第一……赐姓,名茂贞。”[8](《旧五代史》卷132),是立有护驾之功而被赐姓。而以战功赐姓的将领则更多了,如李怀光(渤海靺鞨人,本姓茹)、李元忠(原名曹令忠)、李元谅(原名骆元光)、李茂勋(出自回鹘阿布思之族)、李全略(原名王日简)、李国臣(河西人,本姓安)、李光颜(本铁勒部酋长)、李国昌(沙陀酋长,原名朱邪赤心)、李思恭(党项族人,原名拓拔思恭)等,皆是在征伐、平叛等重要的军事战争中立过大功的军将,以战功卓著而被赐姓。
五代时期,天下之争夺更是惨烈,“今世天子,兵强马壮则为之耳”。以军功赐姓的例子也很多。如后唐庄宗时,元行钦、夏鲁奇俱以骁勇善战而被赐姓名为李绍荣、李绍奇。这方而的例子还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因功赐姓是赐姓功能的最好体现。
4、以示恩宠
是否赐姓完全由皇帝的意志决定,故格外受帝王宠信的臣下,也常被赐以国姓。如唐初邴粲,与高祖李渊交厚,得以赐姓李氏;张元悊因“与太宗有故,赐姓李氏。”[7](《全唐文》卷232)同时一些谄媚、投机的小人,因为能博得皇帝的欢心,往往也能享受到赐姓的殊荣,从而使赐姓的神圣和权威性大打折扣。武则天时,“嵩山人韦什方等以妖言惑众……太后甚信重之,赐什方姓武氏。”[4](《资治通鉴》卷205)傅游艺与岑长倩、右玉钤卫大将军张虔勖、左金吾大将军丘神绩、侍御史来子珣等一干阿谀得进的小人、酷吏也并被武则天赐姓武氏。这一时期甚至连李唐皇室中的一些人也被改为武姓,所谓宗室蒙乱,“(惟)千金公主以巧媚得全,自请为太后女,仍改姓武氏。”[4](《资治通鉴》卷204)五代更是荒唐,“晋卫州刺史李存儒,本姓杨,名婆儿,以俳优得幸于晋王,……晋王赐姓名”[4](《资治通鉴》卷271)。马绍宏,本一宦官,因得宠于庄宗,也得以赐姓李氏。
(二)、赐他姓
唐五代赐姓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形式多样,除赐国姓外,还有赐予他姓的情况,这是赐姓制度的一个重大发展,与其他历史时代颇不相同。如武德中,“(史大奈)从平长安,以(功)多,……赐姓史”。贞观时,“阿史那忠以功擢左屯卫将军,尚宗室女定襄县主,始诏姓独著史”,遂自称万年史氏。[5](《新唐书》卷110)武宗会昌二年,“赐回鹘国相爱邪勿姓爱,名弘顺”。[4](《资治通鉴》卷246)赐以汉字单姓以代替少数民族复姓,是古代姓氏变化的形式之一。天宝年间,玄宗以外家姓赐宁远国王阿悉烂达干曰窦。[5](《新唐书》卷221)“天授中,诏改纥骨氏十七代孙绍,左司员外,姓元氏。”[9]神龙初,桓彦范“赐姓韦氏,令与皇后同属籍”。[1](《旧唐书》卷91)“(太后)乃度(怀义)为僧,又以怀义非士族,乃改姓薛,令与太平公主子薛绍合族。”[1](《旧唐书》卷183)以上所赐窦、韦两姓是唐朝外戚之姓,一旦受赐,就与外戚同族;而元姓、薛姓为当时的高门显姓,社会地位很高,俱为世人所重。故赐予这些姓,也是十分荣耀的事情,与赐国姓的意义和效果并无什么不同。
后梁时期,成汭因犯后梁祖讳,梁太祖赐其姓周氏,这是因避讳而赐他姓。后唐明宗曾赐“蕃将惕隐姓名为狄怀惠,则骨姓名为列知恩,舍利则剌姓名为原知感,骨姓名为服怀造,奚王副使竭失讫宜姓名为乙怀宥。”[8](《旧五代史》卷42)则是取感恩、怀顺等实际意义。
(三)、赐恶姓
帝王赐姓并不都是褒扬,还有出自贬损,那就是赐恶姓,即用恶字赐为姓。这种赐姓常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人身攻击意味。赐恶姓是动用政治力量强制他人改姓,就如同“赐死”一样,是一种极其严厉的处罚,往往与危及统治利益的人和事有关,或是出自帝王感情好恶。
赐恶姓在唐代主要出现在武则天时代。武则天夺得皇后之位后,遂将高宗的原皇后王氏和宠妃萧良娣分别改姓为蟒和枭,蟒意为大毒蛇,枭意为枭首。垂拱年间,李唐宗室琅琊王李冲、越王李贞等起兵反对武氏专权,后被镇压。武则
姓蓝的人为什么大多是壮族的?祖先是谁?为什么百家姓里只有姓兰、而没有蓝、姓蓝的人为何少之又少?
本文2023-10-05 03:30:0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78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