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行宫的传说故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3收藏

李自成行宫的传说故事,第1张

盘龙山原名马鞍山,位于米脂城北门外,是一座独立的土石山包,因其形似马鞍状而得名。山南麓原有明嘉靖年间建造的真武祖师庙,1643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次年派他的侄子李过返回家乡,将原马鞍山扩建为行宫,是年11月,闯王李自成率大军回故里祭祖,见行宫地势雄伟,虎踞龙盘,遂赐名“盘龙山”。

该山东傍饮马河,南眺文屏山,西临无定河,北依印台山。山上建筑自上而下依形就势,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整个建筑由乐楼、梅花亭、捧圣楼、二天门、玉皇阁、启祥殿、兆庆宫等7部组成。楼台叠峙,亭殿交错,依山据险,构思奇巧,规模恢弘。

盘龙山上的建筑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先有李自成行宫,后有真武祖师庙。传说李自成兵败后,女真族入主中原,清廷下令铲除大顺朝全部遗迹,闯王故里的父老十分怀念这位家乡的英雄,不忍毁坏行宫,便抢先在启祥殿内塑了真武祖师泥像,将行宫改为真武庙,保存了行宫原有的规模。先有祖师庙还是先有行宫,成为后世又一个争论的话题。

行宫建好后,李自成准备回乡祭祖,可是走到绥德四十里铺时却突然接到西安军情吃紧的消息,于是便星夜返回西安。第二年(元1644年)起义军就失败了。“闯王”兵败后,清兵来到米脂,企图把大顺遗物全部销毁。为了把这座行宫保存下来,米脂的父老乡亲在行宫的正殿、起祥殿内重塑了真武祖师像,把行宫伪装成真武庙,才幸免一炬。李自成自此以后,再没回到故乡米脂县。

据光绪《米脂县志·建置志·寺观》记载:“米脂柔远门(北门)外出蟠(盘)龙山下”修建的这处建筑,是一所“真武庙”,它创建于明成化年间。崇祯十六年(1573年),已在西安建大顺政权的李自成率军返回故乡,在此驻跸。因此,被人们又称其为“李白成行宫”。目前能找到最早记载“李自成行宫”的书籍是米脂文人李健侯写的《永昌演义》(1926—1930年创作,1984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中365—370页写到,崇祯十六年(1643年)冬,李自成命李过率兵攻打延绥,并回米脂修复祖坟、改造马鞍山营房。李过回县后申饬知县征调民夫14000名、工匠2000名分头兴工,用45天时间完成祖坟、马鞍山营房两处工程。“马鞍山行营大殿五间,后殿五间,左右配殿前后共二十间,宫门二座……”不久李自成回到米脂,后来“……传令改马鞍山为盘龙山,正殿曰启祥殿,后殿曰兆庆宫……”,“李自成失败之后,清廷命令叫把大顺遗迹完全铲除,地方上人士觉得不忍将它毁坏,遂想出一种变通方法,在那大堂上塑一座真武祖师像,把这座行宫改为真武庙”。

揭竿与败退

李自成是陕西米脂人。有关研究者认为,陕西长期以来是社会矛盾的焦点。这儿土地贫瘠,生产落后,赋税和徭役严重,加之连年发生灾荒,农民生活比其他地区更为困苦,阶级矛盾尖锐。这一地区又是蒙、汉、回民杂居地区,是激烈的民族斗争场所,各族人民与明朝统治者矛盾很深。因此,陕西地区成为最早酝酿和爆发农民起义的地区。

天启七年(1627年)三月,陕西大旱,庄稼颗粒无收。澄城知县张斗耀不顾饥民死活,仍然催逼赋税,敲骨吸髓地榨取农民。白水县农民王二聚集了数百个无法活命的农民,他高声问大家:“谁敢杀死知县?”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我敢杀。”于是王二率饥民冲进县城,杀死张斗耀,揭开了明末农民军起义的序幕。

1644年4月13日,率二十万军亲征驻守山海关的明朝将领吴三桂,进行一片石战役,22日,吴军战败。吴三桂乃降于清朝摄政王多尔衮,两军联手击溃李自成。4月29日李自成在北京称帝,次日逃往西安。行前火烧紫禁城和北京的部分建筑。由于南明弘光帝朝廷的建立和大顺军的节节败退,很多投降大顺的原明朝将领复投南明或清朝,李自成于是疑心日盛,终于妄杀李岩等人,致使人心离散。

归宿之谜

对于李自成的历史悲剧,早在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之时,毛泽东就向全党推荐郭沫若写的《甲申三百年祭》,告诫全党“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

李自成殉难于何地?300多年来史学界虽有一些不同的争议,但殉难于通城九宫山的说法一直占着主导地位,这种说法被清初的公私著述如《明史》、《乾隆御批纲鉴》、《绥寇纪略》、《见闻随笔》、《罪惟录》、《怀陵流寇始终录·甲申剩事》、《所知录》、《甲申传信录》、《明末纪事补遗》、《明亡述略》、《永历实录》等诸多史籍所记载。

1926年,郭沫若同志随北伐大军途经通城时,曾上九宫山凭吊李自成,其后在《甲申三百年祭》中亦指出李自成死于通城九宫山。

1928年,驻扎通城的国民革命军14军49师师长岳森至九宫山凭吊,以高六尺、宽二尺、厚四寸,上镌楷书“李自成之墓”石碑更换原“李自成坟”石碑和封建文人立在两旁的“罗公丹灶,闯贼荒茔”石柱。

1955年,通城县人民委员会根据政务院和省政府的指示,在离县城二华里的九宫山北麓原李自成墓址上培修了李自成之墓,当时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郭沐若同志和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同志亲自为墓碑题了词。墓成后,有位通山县高湖乡的民办小学教师向《历史教学》编辑部提出了质疑。该刊在请专家作问题解答时,认为在通山县高湖牛迹岭被程九伯打死的李延就是李自成。次年,郭沐若同志根据《历史教学》编辑部的初步论证发了一个声明,宣布注销他的题词并将《甲申三百年祭》中的“通城”更正为“通山”。1964年,《历史教学》又发表了专文进一步论证李自成死于通山九宫山,三人成市虎,一犬吠形,百犬吠声,从此在国内,李自成殉难于通山说取代了通城说,编进了教科书。 李自成失败后,他的归宿问题,300年来并非是个未解之谜,而是人为制造的谜团。解放以来,官僚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缺少客观、公正、严谨的科学态度,闭门造车、牵强附会、信口开河、道听途说、人云我云、以讹传讹,把李自成殉难地从通城九宫山错误地订正到通山九宫山,误导了一代国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术研究领域并非一方净土圣地,受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影响,湖南石门与湖北通山方面为了争夺旅游文化资源,各拉拢部分专家、学者,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李自成殉难地争夺战,造成在这个史学问题上前所未有混乱。有人认为,李自成用金蝉脱壳之计,来到了湖南省石门夹山寺隐居为僧,直到69岁时圆寂。这种观点是依据1981年该寺发掘奉天玉和尚墓出土的许多文物,与当地流传李自成出家为僧的一些故事极为吻合,专家们又根据出土的碑石、墓砖上有关文字、图案等,推断出与陕北的风俗习惯有关,认为这个和尚极有可能是李自成。其实这个奉天玉和尚与李自成毫不相干,把他附会成李自成相当荒谬;有人说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攻破潼关,李自成经襄阳入湖北,试图与武昌的明朝总兵左良玉联合抗清,左良玉东进南京去南明朝廷“清君侧”征讨马士英病死途中。4月李自成入武昌,但被清军一击即溃。5月在江西再败,后在湖北通山县南九宫山被忠于明朝的地方武装杀死。其实在这里被程九伯打死的是李自成的族侄李延,根本不是李自成,而且时间、地点与李自成死的时间、地点完全不同;另有一种说法是李自成兵败后隐居到甘肃兰州青城一带。其实这个手抄家谱中记载的李自成与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根本不是同一人,只是同姓同名。

300年来,根据有关官私文乘、文录、谱牒、方志及野史记载,李自成兵败后,其死于何时、何地?归纳起来却有十几种说法:一说死于通城九宫山;二说死于通山九宫山;三说死于黔阳罗公山;四说死于辰州九宫山;五说死于广西峡山;六说死于平阳;七说死于宜嶂莽山;八说禅隐湖南石门夹山寺寿终正寝;九说死于江西;十说死于湖北黄州等等。李自成只有一个,现在出现了他十几处殉难地,而接近实际的殉难地只可能有一处。好在近年来通城县民间历史爱好者在湖南平江县李自成侄子李过后裔发现大顺档案1500多件,内有缴获清军的文告20多件,其中有30多件记载李自成死于通城县九宫山,与《明史》的记载完全一致,但李自成故乡的米脂县李自成行宫纪念馆中,仍采用人云我云、以讹传讹的通山九宫山遇害和石门夹山寺禅隐两说并存建档展出,不能说不是遗憾。

因为刘宗敏觉得不应该要杀李岩,李岩对国家对江山都是非常重要,是一个重要的人物来的,杀了他,上哪里找一个这么厉害,又有计谋又会打仗的李岩呢?所以手下第一猛将刘宗敏大怒了,换做谁应该都会生气的,毕竟不可多得的助力就这样白白的给杀了。可气。

李自成有李岩和刘宗敏两个大将

我们都知道李自成的成功离不开两位大将的功劳,就是李岩和刘宗敏,要是没有他们,估计李自成没有那么容易取得成功了。就简单说李自成想要攻打北京,是李岩出的计谋,叫李自成先把民心搞定,让百姓都相信李自成,从而为攻打北京奠定了基础了。

但是李自成最后失败了,也是因为他杀了李岩,没有人给他出谋划策了,自然就搞不定了,可以说李自成成也是李岩败也李岩,因为李自成杀了李岩,一个是失去了军心,军队变成一盘散沙了,更重要是李自成自断手臂了。

军队管理不当

李岩就这样给李自成错杀了,可以说最生气就是大将刘宗敏,李岩一死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就是军队的军心大乱,大家都觉得自己是不是跟错人了,李岩这么有头脑,还有远见的人,对李自成还忠心,还是给冤杀了。

军队的人就纷纷有想法了,大家也不用心打仗了,李自成还没有发现问题,没有过多久,就因为军队管理不当,导致李自成最后的失败了。

高淳县淳溪镇有一个村落,这里聚居了一部分唐太宗的后人,因为家家都姓李,久而久之形成“李家村”。从第一代李氏家族成员定居在此开始,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村民中许多人都知道自己是皇室后裔,唐朝的故事和唐太宗李世民的丰功伟绩,让他们津津乐道。 李建峰,身高一米八左右,瘦削的脸庞棱角分明。由于老家面临拆迁,他把家谱保存在了办公室的柜子里。据称,李建峰保存的这部家谱,极有可能是李家村这一家族分支最后一套家谱。见到记者到来,李建峰拿钥匙打开密封的柜门,一摞陈旧的线装书出现在眼前,一本又一本,20本家谱封面上都写着:“莲溪李氏宗谱”。 书长约40厘米、宽20厘米左右,淡棕色,书从左向右翻页,里面的纸张酷似现在的油画纸,感觉很古老。其中有3本家谱已破烂不堪,还有十多本保存比较完整,只是纸张上有明显水渍。家谱里面是从上至下工整的字,对李氏每一代都有详细的记载和划分。 家谱是由李建峰的祖上传下来的。“我爷爷和我父亲都是农民,不识什么字,只知道这些祖宗留下的家谱很重要,一直作为传家之宝相传。”李建峰告诉记者,他父亲去世的时候郑重地对他说,其他的可以不管,但是这些家谱一定要保存好。“文革”“破四旧”期间,家谱面临被毁,李建峰的爷爷李维化冒着危险,千方百计把这部家谱保存了下来。 李世民后裔避难到高淳 李姓的来源有颇多典故,传说是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根据宗谱的记载,汉景帝时李家就出了个骠骑都尉李广,李广一生戍守边关,与匈奴七十余战,因为李广行动快,箭法精,忽来忽去,叫人摸不准他的路子,匈奴人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飞将军”。 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也是这套家谱中记录的李家第24世子孙。宗谱中记载:“讳渊,字叔德,袭封唐公,隋末起兵,受恭帝禅国号大唐,庙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唐高祖在位9年后,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得以立为太子,而后继帝位。 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他励精图治,出现了天下升平的景象,史称贞观之治。这套族谱对李世民的情况也进行了详细记录,宗谱记载:“讳世民,高祖次子,初封秦王。唐得天下,勘定祸乱,削平偕伪,皆其功也。高祖因传位焉,庙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唐懿宗去世后,太子李俨即位,是为僖宗,在位15年,后唐昭宗李晔即位。李晔也是懿宗的儿子,僖宗排行老三,昭宗第七。唐昭宗是一个悲剧性的皇帝,此时的唐朝已经积重难返,回天无力。昭宗所做的,只能是勉强使大唐多存在了几年而已。 而高淳李家村人就是唐昭宗的子孙。 想把这些家谱传下去 从家谱记录来看,唐昭宗的重孙就是李德鹏。而现在高淳李家村人是以李茂学为始祖的,李茂学的祖先从家谱中可以清楚地查阅到,李茂学的祖宗是唐昭宗的重孙李德鹏。李茂学是李氏家族的第54代子孙,也是高淳李家的第一代,属李世民一脉相传的正统后代分支。 宗谱记载中有这样的文字:“茂学,行区入迁溧水俞家滩,即今分隶高淳县老莘圩莲溪村。”据李建峰解释,唐灭亡后,李氏家族许多子孙被迫分散,到处都有李家后人。其中李茂学这一支流落到溧水俞家滩,当时高淳和溧水还没有分开,俞家滩也就是后来的高淳县老莘圩莲溪村,因此他们这一支被称为“莲溪李氏”,修的宗谱也被命名为“莲溪李氏宗谱”。他还解释,莲溪村也就是现在的高淳李家村。 李建峰的爷爷李维化在家谱中亦有记载,是作为最终的辈分名单出现的。李维化是第71世,由此算来,李建峰应当为李氏家族第73世。若是以唐太宗李世民算起,李建峰就是李世民的第48代子孙。 从家谱上的记录看,这套家谱在清朝和民国都曾经重修过。但从民国以后,家谱就没有重修过,时间长了,由于纸质问题,已经损毁不少。李建峰觉得,他还想把这些家谱传下去,但怕这些破旧的家谱保存不了,因此他打算尽快修复这些家谱,并重新复印一份,让这套家谱一直保存下去。 谢谢采纳

李自成行宫的传说故事

盘龙山原名马鞍山,位于米脂城北门外,是一座独立的土石山包,因其形似马鞍状而得名。山南麓原有明嘉靖年间建造的真武祖师庙,1643年,李自...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