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芷江受降的诗句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5收藏

关于芷江受降的诗句,第1张

1 有庆祝日本投降日的诗句对联吗

八年烽火起卢沟

一纸降书落芷江

(注:①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者炮轰宛平城,我驻卢沟桥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②1945年8月21日,日方在正式向中国投降之前,派出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在湖南省芷江县与中国方面商定日军向中国军民投降的所有事宜,并在日本投降时注意事项备忘录上签字。“芷江受降”标志着日本全面结束侵华战争。随后的9月9日,中国战区范围内的侵华日军在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正式无条件投降。)

2 芷江受降纪念馆导游词

芷江受降纪念坊位于芷江县城35公里的七里桥村,原是国民党空军司令部群力礼堂,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21日至23日国民党政府在此举行受降仪式。

芷江受降纪念坊为中国惟一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建筑物,建于1946年2月。它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历史见证,是全球六座凯旋门(罗马、柏林、米兰、巴黎、芷江、平壤)之一。

纪念坊正南北向,西柱三拱门,青砖砌就,水泥粉刷,嵌沅州石。坊面刻有国民党军政要人蒋中正、李宗仁、于右任、孙科、何应钦、白崇禧等人的题词、对联。

纪念坊背中有“芷江受降纪念坊记”206字铭文。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接受《菠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21日,代表百万侵华日军的今井武夫副总参谋长一行,奉侵华派遣军司令风村宁茨之命令,由南京飞抵芷江进行乞降会谈,交出了在华兵力部署图,接受了令其陆、海、空三军缴械投降命令备忘录。“芷江受降”宣告了侵华日军的彻底失败,写下了我国近代史上抵御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光辉一页。

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史实,1947年2月,国民政府在受降地建“受降纪念坊”一座,1985年,芷江县人民政府报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修复开放。1995年扩建、新建纪念抗战胜利展览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1997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湖南省最佳旅游景点”,蜚名海内外。主要景点有: 受降纪念坊:建于1946年2月,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中华民族伟大不朽的历史丰碑,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历史见证,是全球六座凯旋门(罗马、柏林、米兰、巴黎、芷江、平壤)之一。

坊上嵌刻有蒋中正、李宗仁、何应钦、白崇禧、于右任、孙科、王东原、居正、王云五等军政要人的题词额和《芷江受降坊记》206字铭文。坊上铭文的文采、对仗、用典有着耐人寻味的赏析价值。

受降旧址:建于1938年,由受降会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何应钦办公室三栋鱼鳞板双层木结构平房组成。1945年8月21日至9月8日,何应钦在这里举行了震惊中外的日本投降典礼,签发了载有投降详细规定命令备忘录24份,部署了全国十六受降区102处缴械点的受降工作;收受处理了与蒋介石、冈村宁茨、冷欣等人来往电函40余份;确定了日本投降各项具体条款,受降签字时间、地点,完成了接收日军投降全部实质性工作。

室内陈列的桌、椅、沙发等均属原物。 纪念抗战胜利展览馆: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而建于1995年。

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馆内设“八年抗战”、“中国受降”、“毋忘历史”三展厅。展出二战文物214件,照片、图表、电文291幅,中、美、英、苏、德、捷、法、日等八国二战时期的兵器一批。

陈列文物这珍贵,资料之齐全,内函之独特,堪称国内“抗日历史博览馆”。 资料展览室:共陈列98幅,它展示了半个世纪来庆典、瞻仰、建设、评价芷江受降等活动内容,融纪实性、史料性、观赏性为一体,观后催人奋进。

题词、书法作品展室:室内陈列作品系先辈名将题词之瑰宝,撷中外名流翰墨之精华,集抗战诗词楹联之大成,使纪念馆熠熠生辉,值得一赏。 受降纪念馆内草木葱郁,鸟语花香,独一无二的文物资源和特殊魅力,吸引着全球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友人前来参观瞻仰。

被国内外报刊载雀为“中国凯旋门”、“八年抗战的伟大名号”、“抗日民族战争的历史丰碑”,成为纪念历史,昭示后人,激励炎黄,弘扬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联系海峡两岸精谊的纽带,架通中美友谊的桥梁和旅游观光的胜地。

3 谁给我一篇大约一千至两千字的概括芷江抗日战争的文章

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馆,位于湖南省芷江县七里桥境内。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接受《菠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21日,代表百万侵华日军的今井武夫副总参谋长一行,奉侵华派遣军司令风村宁茨之命令,由南京飞抵芷江进行乞降会谈,交出了在华兵力部署图,接受了令其陆、海、空三军缴械投降命令备忘录。

“芷江受降”宣告了侵华日军的彻底失败,写下了我国近代史上抵御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光辉一页。 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史实,1947年2月,国民政府在受降地建“受降纪念坊”一座,1985年,芷江县人民政府报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修复开放。

1995年扩建、新建纪念抗战胜利展览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1997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湖南省最佳旅游景点”,蜚名海内外。

主要景点有: 受降纪念坊:建于1946年2月,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中华民族伟大不朽的历史丰碑,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历史见证,是全球六座凯旋门(罗马、柏林、米兰、巴黎、芷江、平壤)之一。坊上嵌刻有蒋中正、李宗仁、何应钦、白崇禧、于右任、孙科、王东原、居正、王云五等军政要人的题词额和《芷江受降坊记》206字铭文。

坊上铭文的文采、对仗、用典有着耐人寻味的赏析价值。 受降旧址:建于1938年,由受降会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何应钦办公室三栋鱼鳞板双层木结构平房组成。

1945年8月21日至9月8日,何应钦在这里举行了震惊中外的日本投降典礼,签发了载有投降详细规定命令备忘录24份,部署了全国十六受降区102处缴械点的受降工作;收受处理了与蒋介石、冈村宁茨、冷欣等人来往电函40余份;确定了日本投降各项具体条款,受降签字时间、地点,完成了接收日军投降全部实质性工作。室内陈列的桌、椅、沙发等均属原物。

纪念抗战胜利展览馆: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而建于1995年。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馆内设“八年抗战”、“中国受降”、“毋忘历史”三展厅。

展出二战文物214件,照片、图表、电文291幅,中、美、英、苏、德、捷、法、日等八国二战时期的兵器一批。陈列文物这珍贵,资料之齐全,内函之独特,堪称国内“抗日历史博览馆”。

资料展览室:共陈列98幅,它展示了半个世纪来庆典、瞻仰、建设、评价芷江受降等活动内容,融纪实性、史料性、观赏性为一体,观后催人奋进。 题词、书法作品展室:室内陈列作品系先辈名将题词之瑰宝,撷中外名流翰墨之精华,集抗战诗词楹联之大成,使纪念馆熠熠生辉,值得一赏。

受降纪念馆内草木葱郁,鸟语花香,独一无二的文物资源和特殊魅力,吸引着全球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友人前来参观瞻仰。被国内外报刊载雀为“中国凯旋门”、“八年抗战的伟大名号”、“抗日民族战争的历史丰碑”,成为纪念历史,昭示后人,激励炎黄,弘扬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联系海峡两岸精谊的纽带,架通中美友谊的桥梁和旅游观光的胜地。

2001年收藏,票价10元,图案为受降纪念坊等,摄影版。(收藏编号:1910040200-1) 芷江,古属“五溪蛮地”,处湘西,“据楚上游,滇南贵州之往来其途,若门户之必由”。

抗战爆发后,因特殊的地理位置,芷江成了西南大后方的前沿军事基地,是中国军民抗战后方的前方,前方的后方。芷江机场和芷江受降,使芷江一时为世人所瞩目。

县城城东七里桥,有“芷江受降城”。走进受降城,迎面就见“芷江受降纪念坊”,纪念坊建成于1947年8月,样式为凯旋门,门上有象征胜利的V字。

芷江受降城旧址,原为中美空军兵营、俱乐部,也是美军援华飞行大队的驻地,陈纳德将军带领的飞虎队曾驻守在这里。陈香梅女士亦曾来过这里,并题有“芷江本是英烈地,中美情谊五十冬”。

抗战爆发,芷江机场投入使用后,中、美、苏空军相继进驻芷江机场,国民政府部分军政机关、军工企业陆续迁来。驻芷空军除在芷江上空阻截和击毁入侵日机外,还先后主动出击并配合从重庆、昆明起飞的战略轰炸机,袭击日军湘北兵站及白螺矶、汉口、九江、南京等地的日军机场、军火库,有效地摧毁日军飞机、车辆、船只、弹药,破坏日军在华中、华南的水陆运输补给。

1945年8月,中美日三国政府决定在芷江举行受降仪式,地点就选在美军援华飞行大队的驻地。 受降城由受降堂、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部、何应钦办公旧址等三栋鱼鳞板双层木结构平房组成,现存的房屋及室内陈设均为当时的原物。

在受降堂,大家似乎也想体味一下当时那种胜利的喜悦和兴奋,争着照相。在经历了八年抗战的苦难之后,最终能够在这里以战胜国的姿态接受日军的投降,举国欢庆,在当时是一定的,即使是现在来参观,也仍然让人感到欣慰和振奋。

受降纪念坊位于芷江县城东35公里的七里桥村,这里原是国民党空军司令部群力礼堂,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受降仪式就在这里举行。 纪念坊是为四柱三拱门,高85米,宽1064米,厚116米,青砖砌就,水泥粉刷,嵌沅州石,刻有国民党的军政要人蒋介石、李宗。

4 抗日战争受降地在中国芷江

1945年8月21日至23日在芷江举行的抗日战争胜利洽降是中华民族胜利的象征,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象征。

抗日战争胜利洽降使芷江蜚声海内外,并成为怀化、湖南乃至全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品牌。位于芷江的血字型“受降纪念坊”、“受降堂”是华夏大地乃至全世界纪念二战胜利的惟一标志性建筑。

此外,芷江的二战遗迹有占地4000余亩的当时盟军在华的第二大军用机场、中美空军联队俱乐部、盟军指挥塔及受降园。受降园会场内的陈设、题词等,记录了当年那个伟大而复杂的历史瞬间,是研究和平文化的珍贵资料。

5 芷江历代名人知多少

你好,我觉得芷江县比较适合发展旅游业,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从芷江历史沿革看。

芷江自西汉高祖五年建县已有2000多年历史,曾多次为州府所在地,历为湘黔边境的重镇和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张学济、熊希龄、沈从文等名人都曾在芷江读书生活,千年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庙、奎文阁、风雨桥、天后宫等大量古迹文物保存完好,“秀水拖蓝”等民间故事广为流传。及至近代,芷江又因“抗日胜利受降”声名远播,成为中国结束百年倍受欺凌历史的见证地,在世界华人中有着深远影响。

近年来,通过挖掘、整理、提升和平文化,成功举了三届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芷江再次吸引了世界关注的目光,成为国际上弘扬和平文化的重要基地。芷江既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又是一座文化深厚的名城,具备了旅游城市的特有潜质和相关条件。

从芷江旅游基础看。通过多年的打造,我县已经形成了以和平文化为主体,侗族文化、宗教文化、生态文化为补充的丰富文化形态,其中尤以和平文化影响深远,具有难以比拟的旅游竞争优势。

同时,代表各种文化的景点景区品位较高,如受降园、芷江机场、飞虎队纪念馆等都是全国唯一的景点,风雨桥、万和楼等都堪称世界之最,三道坑、明山、蟒湖等景观完全可以与张家界等自然生态景区相媲美。随着芷江机场和沪昆高速的开通,以及县内交通条件的完善,旅游可进入条件在全市优势明显,我县顺承基础、整合优势、做大旅游的战略机遇期已经到来。

虽然现在还没有真正步入正轨,我相信总有一天这个县会富裕起来的,而其旅游业将更加生机勃发。朋友,衷心祝福你。

1 关于芷江受降坊的诗句

关于芷江受降坊的诗句 1芷江受降纪念馆导游词

芷江受降纪念坊位于芷江县城35公里的七里桥村,原是国民党空军司令部群力礼堂,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21日至23日国民党政府在此举行受降仪式。

芷江受降纪念坊为中国惟一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建筑物,建于1946年2月。它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历史见证,是全球六座凯旋门(罗马、柏林、米兰、巴黎、芷江、平壤)之一。

纪念坊正南北向,西柱三拱门,青砖砌就,水泥粉刷,嵌沅州石。坊面刻有国民党军政要人蒋中正、李宗仁、于右任、孙科、何应钦、白崇禧等人的题词、对联。

纪念坊背中有“芷江受降纪念坊记”206字铭文。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接受《菠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21日,代表百万侵华日军的今井武夫副总参谋长一行,奉侵华派遣军司令风村宁茨之命令,由南京飞抵芷江进行乞降会谈,交出了在华兵力部署图,接受了令其陆、海、空三军缴械投降命令备忘录。“芷江受降”宣告了侵华日军的彻底失败,写下了我国近代史上抵御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光辉一页。

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史实,1947年2月,国民政府在受降地建“受降纪念坊”一座,1985年,芷江县人民政府报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修复开放。1995年扩建、新建纪念抗战胜利展览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1997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湖南省最佳旅游景点”,蜚名海内外。主要景点有: 受降纪念坊:建于1946年2月,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中华民族伟大不朽的历史丰碑,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历史见证,是全球六座凯旋门(罗马、柏林、米兰、巴黎、芷江、平壤)之一。

坊上嵌刻有蒋中正、李宗仁、何应钦、白崇禧、于右任、孙科、王东原、居正、王云五等军政要人的题词额和《芷江受降坊记》206字铭文。坊上铭文的文采、对仗、用典有着耐人寻味的赏析价值。

受降旧址:建于1938年,由受降会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何应钦办公室三栋鱼鳞板双层木结构平房组成。1945年8月21日至9月8日,何应钦在这里举行了震惊中外的日本投降典礼,签发了载有投降详细规定命令备忘录24份,部署了全国十六受降区102处缴械点的受降工作;收受处理了与蒋介石、冈村宁茨、冷欣等人来往电函40余份;确定了日本投降各项具体条款,受降签字时间、地点,完成了接收日军投降全部实质性工作。

室内陈列的桌、椅、沙发等均属原物。 纪念抗战胜利展览馆: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而建于1995年。

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馆内设“八年抗战”、“中国受降”、“毋忘历史”三展厅。展出二战文物214件,照片、图表、电文291幅,中、美、英、苏、德、捷、法、日等八国二战时期的兵器一批。

陈列文物这珍贵,资料之齐全,内函之独特,堪称国内“抗日历史博览馆”。 资料展览室:共陈列98幅,它展示了半个世纪来庆典、瞻仰、建设、评价芷江受降等活动内容,融纪实性、史料性、观赏性为一体,观后催人奋进。

题词、书法作品展室:室内陈列作品系先辈名将题词之瑰宝,撷中外名流翰墨之精华,集抗战诗词楹联之大成,使纪念馆熠熠生辉,值得一赏。 受降纪念馆内草木葱郁,鸟语花香,独一无二的文物资源和特殊魅力,吸引着全球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友人前来参观瞻仰。

被国内外报刊载雀为“中国凯旋门”、“八年抗战的伟大名号”、“抗日民族战争的历史丰碑”,成为纪念历史,昭示后人,激励炎黄,弘扬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联系海峡两岸精谊的纽带,架通中美友谊的桥梁和旅游观光的胜地。

2芷江“受降纪念坊”是谁提的字

纪念坊正面中间领额是蒋介石题书的“震古铄今”,其下为“受降纪念坊”五字,系当时芷江县县长杨化育所题写。东拱额“布昭神武”为于佑任题,西拱额“武德长昭”出自孙科之手。坊柱上有两幅楹联,中联为蒋中正(蒋介石)题:(上联)克敌受降威加万里(下联)名城览胜地重千秋 侧联为李宗仁题:得道胜强权百万敌军齐解甲 受降行大典千秋战史记名城

1966年10月文革开始,受降坊损毁,1983年5月复建时百求不得,只好缺位,实乃遗憾啊!还有一说是1946年的芷江县长杨化育题,后经考证不是杨所提写,故今留白未署提写者名

3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 芷江受降记念坊为什么将题字杨化育名抹掉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 芷江受降记念坊将题字杨化育名抹掉;

当时的县长杨化育按照国府的要求亲自规划和重建了芷江县城及芷江受降记念坊那是旧的。而现在的芷江抗日战争胜利受降坊,是经过了一些重新的整修。题字的人变了。原来的人名字就应该抹掉。

受降纪念坊:建于1946年2月,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中华民族伟大不朽的历史丰碑,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历史见证,是全球六座凯旋门(罗马、柏林、米兰、巴黎、芷江、平壤)之一。坊上嵌刻有蒋中正、李宗仁、何应钦、白崇禧、于右任、孙科、王东原、居正、王云五等军政要人的题词额和《芷江受降坊记》206字铭文。

“受降纪念坊”正、背面题联

正 面 中门上端横额: 震古铄今 (蒋中正题)

中门下端横额: 受降纪念坊 (杨化育题,时任芷江县长)

东拱横额: 布昭神武

西拱横额: 武德长昭

中柱题联: 克敌受降威加万里

名城揽胜地重千秋 (蒋中正题)

侧柱题联: 得道胜强权百万敌军齐解甲

受降行大典千秋战史纪名城 背 面 中门上端横额:蔚为国光

中门下端坊记: 芷江受降纪念坊记 东拱横额: 光昭史迹

西拱横额: 丕振天声

中柱题联: 舞水明山祥启中兴永志受降三楚地

国家民族奋平外患还期耀德五洲畔

4芷江受降经过简要

1945年8月15日,蒋介石以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名义,电令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投降

8月18日,冈村宁次派侵华日本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办理投降事宜,地点选为湖南芷江

8月21日,冈村宁次派遣副参谋长今井武夫一行8人,乘日本飞机自汉口起飞,在盟军飞机监护下由汉口飞抵湖南芷江。

8月21日11时,日本乞降使节今井武夫等一行8人乘机到达芷江。下午,中国战区日军洽降会议正式举行。至23日,中国谈判代表将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部备忘录第1至第5号交今井武夫转冈村宁次,详细规定了中国受降的事项。23日下午,洽降会议结束后,何应钦召见了日本乞降代表今井武夫,并告之日本投降书签字地点定为南京。

芷江作为中国第一个洽降地而名扬于世。

5请问怀化芷江什么最出名

怀化芷江的抗日受降纪念馆旧址( 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潇湘百景”之一。位于芷江县城区东35公里七里桥村境内。320国道和舞水河从旁穿过。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政府即电令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茨速到湖南芷江办理侵华日军投降事宜。8月21日至23日,中国政府在受降会场举行了震惊中外的中国战区受降典礼,日军在此交出了侵华兵力分布图,并接受了载有关于日军投降详细规定的备忘录。芷江受降终结了中华民族八年屈辱的历史,宣告了日本帝国方义妄图亡我中华的美梦彻底破灭。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1947年,国民政府在原受降地修建了“受降纪念坊”,该坊为华夏大地纪念抗战胜利的唯一建筑1985年扩建成受降园,2004年改为和平园。和平园是中国抗战史学研究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的和平圣地。

)、龙津风雨桥(芷江风雨桥暨“芷江龙津桥”经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考察组实地评估肯定,将该桥定为了2000年度世界上最长的风雨桥),吃的有芷江鸭(全国有名,是芷江的一张王牌,名牌,品牌),还有天后宫等。。。。

从1939年夏天开始,日本侵略军在我南海地区调动频繁,正集结兵力,准备开辟华南战场,企图截断我西南国际交通线。同年11月15日,日本侵略军在防城、北海登陆,进占钦州。19日由钦州进击南宁。由蒋介石的宠将杜聿明率领的第五军奉桂林行营电令向南宁附近集中,准备进击由钦州、防城登陆北进之敌。

  杜聿明奉命后,即令第200师戴安澜部以步兵两团为先遣部队,向南宁前进。该师第600团首先出发。11月23日桂南日军过郁江,24日南宁失陷。我第600团23日始抵二塘附近。24日该团即与敌人遭遇,激战二日。此时,第200师主力,亦用汽车输送逐次到达。为防敌北犯,乃于七、八塘间占领阵地,协助友军作战,该师第598团在八塘附近与北犯之敌激战一周,毙敌甚重,迄12月3日晚,第200师血战旬日,伤亡颇大,急待整编补充,遂奉命向宾阳以北地区转移阵地。12月4日,日军进占桂南战略要地昆仑关。此时,军主力荣誉第1师,新编第22师、军直属团均到达迁江附近地区,奉令在宾阳、樟木圩间及其以北地区占领阵地,拒敌北上。

  军长杜聿明一方面作战斗部署,同时向重庆最高统帅部建议:“目前侵占南宁之敌,其兵力尚不及两师,此次乘我兵力分散,虽侥幸成功,但以交通阻塞,除少数山炮外,其他重兵器及机械化部队均无法使用,而补充尤为困难。现我军所处情况则适与相反,故此时我军正宜乘敌孤军深入后援未济之时,集结优势兵力,配合地方民众,迅速反攻,以击破侵敌而恢复国际之重要交通……”

  12月16日,杜聿明接到率第五军先行击破昆仑关及八塘附近之敌,再攻南宁的命令。他于当日召集团长以上会议。杜聿明介绍,这次侵占南宁之日军是坂垣征四郎所部,号称“钢军”的第5师团第12旅团,旅团长是中村正雄,直辖第21、42两个联队,每联队有官兵三千余人。第五师团在侵华战争中,参加过南口、忻口、太原、台儿庄、广州等战役,官兵多系日本山口县人,秉性剽悍,长期受武士道侵染,参加侵华战争两年多,战斗经验丰富,是这次进犯部队的主力。接着,杜聿明谈到昆仑关是个险要关口,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我最高统帅部集中4个集团军的兵力来同日军决战。其中,第5军所在的徐庭瑶第38集团军担任对昆仑关攻坚战的主攻部队。

  最后杜聿明讲作战部署。鉴于敌军孤军深入,暂时无后续部队增援,兵力有限,凭险困守,我方尽可采取主动作战,放胆出击。他决定以郑洞国荣誉第一师担任正面主攻;戴安澜第200师为总预备队,随时准备支援荣誉第一师正面战斗;邱清泉新编第22师迂回敌后进出南宁以北,以截断昆仑关之敌,使郑、戴两师放胆围攻。

  12月17日,杜聿明搬进南天村高大岭战斗指挥所。虽然敌人的炮弹纷纷落在指挥所附近,在杜的身边爆炸,但他极为镇定,从容指挥战斗。

  12月18日拂晓,正面主攻部队荣誉第一师郑洞国部,在战车、炮火的掩护下,对昆仑关敌阵地进行猛烈的攻击。敌我两军相接,进行激烈的白刃战,刺刀见红,手榴弹响成一片。当晚各部乘势进行夜袭,战斗彻夜未停,最终占领昆仑关。

  19日午后,敌军在大批飞机的掩护下,进行反攻,昆仑关又被夺去。此后,双方反复争夺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伤亡甚众。

  敌我两军就昆仑关要隘反复争夺。杜聿明运用灵活战术,机动作战,随时调整作战部署。他派郑洞国荣誉一师一部袭攻敌后侧,22日,该部一度突入敌阵。邕宾路上的敌军已被截成数段,仍然殊死战斗,固守阵地,并不断增援。荣一师加强右翼攻势,再度进入昆仑关内敌军纵深阵地,将敌指挥部及炮兵阵地摧毁,敌军开始呈现动摇之态。这时,杜聿明抓紧战机,转移兵力于昆仑关以南方向,彻底捶击昆仑关残敌。

  昆仑关残敌被我四面包围,成为瓮中之鳖。但他们仍然凭着“钢军”武士道精神,顽强抵抗。

  杜聿明在此期间,每天随身携带电话机和望远镜,冒着敌军炮火和敌机的轰炸,不计个人安危,来到前沿阵地,观测敌情战况,适时指挥各部行动。经过细密的研究比较,他决定采取要塞式攻击法,稳扎稳打,逐步缩小包围圈,一口一口地吃掉敌人。从12月23日起,敌虽增援两个大队兵力,中村正雄旅团长亲自到九塘督战,也不能挽回败局,反而被荣一师第三团当场击毙。12月28日至30日,邱清泉新22师一部,以凌厉的攻势,三度突入关口,占领了全关和敌军的最后一个堡垒。31日昆仑关战场所有零星抗拒之敌全部肃清。

  这一场激战,日军损失空前巨大。据日本战后公布的材料,昆仑关一战,日军第5师团第22旅团长中村正雄被我击毙,该旅团班长以上的军官死亡达85%以上,士兵死亡4000余人,被我俘虏的100余人。

  昆仑关战役中国军队获得重大胜利,捷报传出,举国欢腾。杜聿明在胜利之后,对于伤亡官兵的处理,有功官兵的奖励,都特为关心。部队经过休整以后,他在巍峨的昆仑关上,建立了一座“陆军第5军抗日阵亡将领纪念碑”,含着热泪亲笔书写了400多字的悼念碑文。蒋介石,何应钦也题词纪念。全国各地的记者纷纷前来采访,杜聿明对记者说:“这次抗战的胜利,各位在战场上都亲眼看到了,请如实宣传,用不着格外夸大。但有一点是需要着重宣传的,那就是要强调本军是民众的武力,民众是本军的父老。所以诸位要是记载这一此胜利,千万要带一笔:本军的胜利,其实也就是民众的胜利。”

摘自http://autosinacomcn/z/krzzjd/

柏辉章,贵州遵义人,1935年5月在贵州威宁接受中央政府改编为第102师。改编后的建制为两旅四团,首任师长柏辉章。贵州讲武堂第二期毕业。后跟随周西成累升至旅长,王家烈主政贵州时任25军第2师师长,是逼王家烈下台的高级将领之一。第2师改编为102师后,柏辉章被国民政府委任为第102师中将师长,在当时的几个中将级师长里,可算是资历较深的一个。后曾任该师师长的还有贵州六枝人的陈伟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该师调往淞沪,参加了淞沪会战,将士英勇抗击日寇,部队伤亡惨重。1938年5月,102师又参加了徐州会战。战况同样惨烈,师长柏辉章之胞弟、师部兵站站长柏宪章因运送弹药赴前线时在开封阵亡;304团在苇楼铁路附近与敌发生激战,团长陈蕴瑜阵亡。后国民政府予以表彰,柏宪章追赠上校;陈蕴瑜追赠少将。陈团长阵亡后蒋介石送挽词“忠烈可风”、挽联“裹革痛无尸,一夕苇楼埋碧血;报功原有典,千秋青史表丹心”。李宗仁题词“不以履险而却,不以临危而避,杀身成仁,舍身取义,壮烈牺牲,足以泣鬼神动天地”。冯玉祥题词“成功成仁”。何应钦题词“毅魄英姿”。此后,102师又参加了南昌保卫战、长沙会战等。抗战结束前,该师归入粤军薛岳部,真正结束了其身为黔军的历史。柏辉章被任为赣南师管区司令、江西军管区当参议、第88军副军长等职,未几辞职闲居于上海。1946年通过何应钦的关系被授予国防部中将部员的虚职。1950年1月在第2绥靖区副司令官任内率部起义。1952年因镇反丧命。

戴红山先生之不亦快哉三十三则

余,鹅湖一村夫也。

平居无所好,唯喜仿作《不亦快哉》以自娱。乖背时俗,无可投谒,虽欲一快于心,亦殊觉索然。今集其数三十有三,进呈诸君,倘搏一笑,乐不可支也!诸君若有意,起而和之,吾自如沐春风,乐亦无穷矣!是为序。

一:于书法吧读刘继庄先生奇文《欧阳中石——一位不懂书法的书法大师》,戏跟一帖:“当今谁的字都算不上书法,书法的时代已经结束了。鲁迅先生说过,诗在唐朝就已经写完了,鄙人亦说过,词在宋朝就已经写完了,今人作诗词,东施效颦而已。当今社会所谓的书法,不过是一帮子人瞎胡闹而已。”不意竟惹恼一位先生,以“《沁园春•雪》为古人不可媲美的巅峰之作”相质询。余无可遁逃,遂点评《沁园春•雪》:

没有猜错的话,你是指主席的《沁园春•雪》。这首词在今天算是写的比较好的,但也有毛病。像“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两句,与全诗就很不协调。我在乡间是抓蛇的,蛇在我手中玩物而已,把山比作蛇,一点气势都没有,不如改作“龙”字为好。“蜡象”喻“丘陵”,生硬,黄土高原上的朋友可为我作证,吾言不虚也。“山舞银蛇”是俯视,“原驰蜡象”是平视,突然接一句“欲与天公试比高”,令人哑然失笑。趴在地上的蛇象之类竟要与天公比高,主席的想象无人能及。为表凌云壮志,生造情境,这不是另类的“为赋新词强说愁”吗?词的下阙大喊大叫,亦动人心魄,仿佛书法之剑拔弩张,虽难入上品,可为中上。请先生不要用“巅峰”一词造神。

虽为情急之词,亦自有道理。此先生一时语塞,又不甘沉默,遂酸讽道:“可惜先生晚生了65年,否则当年蒋先生御用文人与《沁园春•雪》‘斗’诗时,先生可能派得上用场,讨点赏钱!”

余碌碌之才,不蒙嘉许,受此谬赏,不亦快哉!

二:闲居无聊,戏作《书法家,请停止书写“沁园春•雪”》一文,分寄包括唐国强先生在内的三十位书法名家。想此一干人等,欲赞同又无开口的胆量,欲反对又乏雄辩的口才,欲回复又虑及身份地位,欲不回复又恐遭我耻笑,人人露一副左右为难、莫可若何之伪知识分子嘴脸,不亦快哉!

三:闲居无聊,戏作一剧本,名曰《考察》,其文为:“官:有发票吗?妓:有!官:走!”此铁定为中国戏剧之最短小精悍者,他日秋雨先生《中国戏剧史》再版,自当补缀其中,我亦将因此而留名于青史,不亦快哉!

四:神州文化之旅中,李敖先生题词“休戚与共”,并解释“共”指“***”。若有神通之人,将那“戚”字改为“妻”字,再寄往老李之阳明山庄,不亦快哉!

五:神州文化之旅中,李敖先生先以台一青年因组党而锒铛入狱事,斥台湾宪法为虚妄;旋又以“只要认真,一切皆真”之偈语,赞大陆宪法为“货真价实”。堂堂学者,会耍“二皮脸”,多才多艺,不亦快哉!

六:艺术人生节目中,范曾先生言“我国言论非常自由”。观范公白着眼睛说瞎话,大有乃师文怀老之风,不亦快哉!

七:艺术人生节目中,范曾先生当众背诵《离骚》全文。哼哼唧唧若和尚念经,全无一字能听清。听众不辨真假,只好报以热烈掌声,观此滑稽一幕,不亦快哉!

八:闻孔庆东先生自称为孔子第73代直系后裔,不亦快哉!

孔庆东先生为文化名人,许又有家谱作证,此言当不虚也!

余有窥人隐私之癖,日积月累,略有小成:如知某人虽姓某,实则为其母红杏出墙之产物;又知某人虽姓某,实则为其母不育而由外姓过继之养子;又知某人虽姓某,实则为其母携其改嫁,为建和谐家庭,改其姓继父之姓使然。凡此种种,于寻常百姓家则可,圣人之家不至于此,故孔庆东先生确系孔子直系后裔无疑。

所谓直系,当从父系来说。孔子生伯鱼,伯鱼便有孔子一半之基因,伯鱼生子思,子思便有孔子四分之一之基因,至子上为八分之一,子家为十六分之一,如此直至第七十三代之孔庆东先生,其身上孔子基因当以亿亿分之一做计算单位。此非我臆猜,乃一遗传学家所授。亦既是孔子身心一丝一缕皆不遗传于庆东先生,孔子只其人文祖先而已。

堂堂北大教授,竟玩攀附名人之伎俩,由是可窥北大人文精神衰竭之一斑。何三坡先生云:“未名湖畔,一片神鸦社鼓”,信然。

九:接《华夏散文》杂志社信函,言我为业界杰出人士,已获准加入中国散文家协会,然须付入会费若干。想吾自述作以来,从未有只言片语见诸报刊杂志,今竟享入会“殊荣”,宛若深宫怨妇,忽得御驾临幸,不亦快哉!

十:翻某散文杂志,每看一篇,则追问:值得一写否?一册翻完,无一入吾法眼。忽忆古人言“读其书,慨然慕之,想其为人”,便思聚此一干人等于一室,令论文学创作,定有人思接千载作深沉状,又有人情系苍生作悲悯状,有人搔首弄姿作妩媚状,有人无病呻吟作痛苦状•••••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我则偏坐一隅,作冷眼旁观状,不亦快哉!

十一:百度“不亦快哉”四字。 梁实秋之装腔作势,贾平凹之恶俗到底,三毛之矫揉造作,孔庆东之自鸣得意,皆不足一哂;林语堂略有境界,惜又良莠不齐;李熬,政客也,更羞言之。看神州文苑,尽皆庸碌之辈,吾何其孤零也,不亦快哉!

十二:与光明、德林、老黄游鹅湖。时书院已需门票,而四人皆吝,无一肯出钱。窥门者位虚,余拉老黄趋而入,光明、德林亦随其后。二人道貌岸然,气宇不凡,纵作逃票勾当,亦绝无畏葸仓皇之色,悠然信步,有所指划。忽一女由厢房出,阻二人索票,二人遂作窘态,支吾而退。余与老黄遍游书院各屋而出,故以所见添油加醋陈说一番,观二人懊恼欣羡之色,不亦快哉!

十三:孩童时,与伙伴裸戏江中。时大义桥上有瓜摊,每有瓜皮抛掷而下,众皆蜂拥争抢。若尚有残红,便捧之大嚼,若无,辄指桥上垢詈之。想当年,落拓不羁,竟有魏晋名士之风,不亦快哉!

十四:戏水河中,逢一女裙裾飞扬,绰约板桥上。吾仰面而视,得尽览无边春色。彼浑然无知,吾亦不担偷窥之名,不亦快哉!

十五:大年三十,阖家团聚,共享盛宴。我坦然去夹盘中之卤鸡腿,手却遽为母所按,并斥曰:“独为孙儿辈所设耳!”众目睽睽之下,我遂面红耳赤将手抽回。想我已年过不惑,犹能被母斥若孩童,不亦快哉!

十六:余虽冰雪聪明,然于烹饪一事,终不得入门。平日皆贤妻掌勺,余则侍立听差。周三妻要当班,余无可遁逃,遂披挂上阵。正手忙脚乱之际,忽闻车铃声,妻提早归来矣。急将大勺奉上,甘居下手,不亦快哉!

十七:看尼姑骑电动车招摇过市,笑傲红尘,不亦快哉!

十八:看路边精神病患者暗自发笑,似大彻大悟,不亦快哉!

十九:看假洋鬼子(指加入外籍的名演员)出演主旋律片,不亦快哉!

二十:看庆东先生大谈“反三俗”,上演“贼喊捉贼”之滑稽剧,不亦快哉!

二十一:看李熬撒娇(向中共),不亦快哉!

二十二:看秋雨作古文,不亦快哉!

二十三:看鲁迅先生骂过的御用文人获鲁迅文学奖,不亦快哉!

二十四:看政协里坐着的和尚尼姑如看马戏团的小丑,不亦快哉!

二十五:看选票上候选人名单,无一人认识,遂胡乱画了几个圈,不亦快哉!

二十六:看《国家》一歌歌词,一半竟是病句,不亦快哉!

二十七:看《小学生守则》第一条有“热爱中国***”之句,想堂堂执政党,竟至向小学生“求爱”,不亦快哉!

二十八:梦中常有高来高去、陆地飞腾之功,不亦快哉!

二十九:梦中摔下悬崖,自以必死无疑,突然惊醒,方知在床上,不亦快哉!

三十:情怀已更改,再不熬夜看世界杯,不亦快哉!

三十一:所种兰花全部死光,到也省心,不亦快哉!

三十二:将年轻时买的诗集一把火烧光,不亦快哉!

三十三:大雨倾盆,无事须出门,不亦快哉!

2010年10月

张学良骨肉姊妹弟兄众多,加他共有14位,目前有的在国外,有的在台湾,有的在大陆。家族庞大,缘由为张作霖共有妻妾6房。

元配夫人赵氏,生长女张冠英,长子张学良,次子张学铭。早年逝世。

二太太卢夫人生了两个女儿,二女儿怀英、四女儿怀卿。1974年5月卒于天津。

三太太宪夫人,西城人,性情暴躁,思想激进,夫妻感情不合,婚后不久,即离家遁入佛门。

四太太许夫人,生三子学曾、四子学思、三女怀瞳、五女怀曦。“七七”事变后移居美国多年,解放后,只身回国,1976年卒于北京。

五太太寿夫人,生五子学森、六子学俊、七子学英、八子学铨。在几位夫人中,寿夫人最得宠,精明能干,颇有见识,府中事无巨细都由她掌管,较长时间随张左右,直至张作霖逝世。“九·一八”事变后居天津,直到1948年冬离津赴沪转道台湾,1966年病故于台湾。

六太太姓王,未生育,不得宠。死后张又续了个六太太马姨娘,原为寿夫人身边丫鬟,生六女怀敏。一直追随寿夫人左右,直到1948年同去台湾,在1975年病逝于台湾。

张学良的大姐冠英,出过天花,脸上有些白麻子,后嫁给吉林督军鲍贵卿之子鲍育才为妻,全国解放前夕迁回北京,1954年病逝。生三女二子。

二妹怀英,父亲包办,嫁与蒙古达尔汉王之子为妻。因该公爷先天呆傻,无力生活,因此婚后不久即回娘家居住。直到张作霖被炸身亡,才得离婚,嫁陈友涛,寓居上海,解放前返回天津,孤独一人(无子女),与妹怀卿同住。1989年病逝。

三妹怀瞳,许给许尔巽(西度督军)的儿子赵天赐,婚后夫妻感情融洽,“七七”事变后迁居美国至今。

四妹怀卿,被张作霖许给张勋(民初搞过复辟的督军)之子张梦潮。因张梦潮患精神病,“九·一八”后依法离婚。一直居住天津,现为天津市政协委员。

五妹怀曦,父亲包办许给靳云鹏(曾任北洋军阀政府的总理)之子,未结婚。张作霖死后退婚。“七七”事变后,随母侨居美国,现于华盛顿工作。

六妹怀敏,1947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与翟文选(曾任辽宁省省长)之孙翟元坤结婚。1948年随母去台湾至今,在某大学家政系任教。

张学良二弟学铭,元配姚夫人生一女,名闾娥,学铭出国后,长期母女为伴,现居天津。闾娥原在天津第二中心医院工作(图书馆管理员),现已退休。爱人何炳焕为天津医疗器械公司工程师,生二男二女。

学铭后与北洋军阀内政部长朱启钤六女朱洛筠结合,一起周游西欧及美国。太平洋战争以后,学铭在香港被劫而回国,住北京,生二子。长子允仲在香港经商;次子鹏举在天津市政工程局工作。

三弟学曾,曾留学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转赴美国,在联合国工作。有二子一女,长子闾璜攻化学,现任美国石油研究发展公司研究人员;次子学美术。

四弟学思,性格直爽,有正义感。早年在东北军任职,经国民党中央军干团训练后,送往内战前线,几经周折,投身革命。东北光复后,曾出任辽宁省长,后致力于人民海军工作,被授予少将军衔。曾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的多次接见、鼓励。不幸的是,十年浩劫期间受迫害而逝。其妻谢雪萍(中共党员)在延安与其相识结婚,生有二男四女,男孩名先毅、仲群;女孩名晓晓、啸啸、乐然、子京。

五弟学森,曾留美学飞行,光复后回国任天津警备司令部少校秘书。1948年去台湾,后去夏威夷等地。有二女,闾衡在港经商,芳芳居台湾。

六弟学俊,光复后曾在国民党军统有关单位工作,1948年去台湾。

七弟学英,一生无正式工作,1948年去台湾又转香港。1983年病逝于台湾,没有子女。

八弟学铨,1943年到东北解放区,曾在营口税务局工作,天津解放后退职回津。1960年由周总理过问,始安排工作,在55中任教。退休后任区政协委员。爱人马蕴兰,有一女,名闾琪。

中华民国13年(1924年) 12月,何世桢辞去上海大学学长职务, 继承他们祖父何芷舠的遗志,启用何芷舠留存的资金,与其弟何世枚在上海体育会西路兴办“私立持志大学”。校名源自何园主人何芷舠的别字“汝持”。但推其始,当出于南宋理学大家朱熹提出的“六大读书法”,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所谓“居敬持志”,就是说读书时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何世桢、何世枚郑重地将何芷舠尊为创办人,何声焕(字仲吕)为继志创办人,何世桢担任第一任校长职务。何世枚任副校长兼教务长。因校长世桢忙于政务,校务则多由他承担。持志大学就是今天上海外国语学院的前身,可以说何氏一家为中国近现代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当时的政界要人和社会文化名流如居正、于右任、孙科、蔡元培、何应钦、刘海粟等人都曾为持志大学写过题词。何应钦的题词:“与年俱进”。蔡元培书写“进德修业”,于右任亲题“成德达才”。

关于芷江受降的诗句

1 有庆祝日本投降日的诗句对联吗 八年烽火起卢沟 一纸降书落芷江 (注:①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者炮轰宛...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