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圣王羲之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10收藏

书圣王羲之简介,第1张

  王羲之的人物简介

 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身长七尺有余约为(183米),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集序》等。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其中,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为书家所敬仰,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对真书、草、行主体书法造诣都很深。今人刘铎对王羲之的书法曾称赞道:“好字唯之(之,即王羲之)”。

王羲之生平简介

 王羲之出身于名门望族,曾祖父王览与《二十四孝图》中的王祥为同父异母异兄弟,王览官至大中大夫,王祥官至太保。王羲之14岁时,王氏家族助晋室南渡建立东晋于江南建康(今江苏南京市),与陈郡谢同为东晋著名家族,唐代诗人刘禹锡《乌衣巷》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有描写。

 王羲之早在16岁时就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东床快婿”。初为秘书郎,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辞官不再出任。

 王羲之任江州刺史时(公元345年-公元347年),曾置宅于临川郡城东高坡,名曰“新城”(今抚州市临川区文昌学校内),宅内挖有生活用井和练习书法用的洗墨池,对此南朝刘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临川内史荀伯子的《临川记》和宋朝文学大家曾巩的《墨池记》均有记述。墨池在““””期间遭毁。2002年6月,抚州市政府引进外资500万元,重建洗墨池,恢复旧貌,供游人观赏。

 王羲之自幼酷爱练习书法,由父王旷、叔父王廙启蒙。七岁善书,十二岁从父亲枕中窃读前代《笔论》。王旷善行、隶书;王廙擅长书画,王僧虔《论书》曾评:“自过江东,右军之前,惟廙为最,画为晋明帝师,书为右军法。”王羲之从小就受到王氏世家深厚的书学熏陶。当代留美书法新秀刘铎曾赞叹:“好字唯之(之,王羲之)”。

王羲之的书法魅力

 后世子孙

 王羲之的书法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其子献之,善草书;凝之,工草隶;徽之,善正草书;操之,善正行书;焕之,善行草书;献之,则称“小圣”。黄伯思《东观徐论》云:“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与子敬书俱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焕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其后子孙绵延,王氏一门书法传递不息。武则天尝求王羲之书,王羲之的九世重孙王方庆将家藏十一代祖至曾祖二十八人书迹十卷进呈,编为《万岁通天帖》。南朝齐王僧虔、王慈、王志都是王门之后,有法书录入。释智永为羲之七世孙,妙传家法,为隋唐书学名家。后战乱中,其后世走乱,家谱遗失,后世分布在沈阳,海伦等地。现知其后世有王庆凯、王潇丹等人。

 书苑

 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王羲之书圣地位的确立,有其演变过程。南朝宋泰始年间的书家虞和在《论书表》中说:“洎乎汉、魏,钟(繇)、张(芝)擅美,晋末二王称英。”右军书名盖世于当时,而宋齐之间书学地位最高者则推王献之。献之从父学书,天资极高,敏于革新,转师张芝,而创上下相连的草书,媚妍甚至超过其父,穷微入圣,与其父同称“二王”。南朝梁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云:“比世皆尚子敬书”,“海内非惟不复知有元常,于逸少亦然”。改变这种状况的是由于梁武帝萧衍推崇王羲之。他把当时的书学位次由“王献之——王羲之——钟繇”转变为“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在《观钟繇书法十二意》中,萧衍云:“子敬之不迨逸少,犹逸少之不迨元常。”“不迨”,或作“不逮”,不及之意。萧衍的地位使他的品评有特殊的感召力,因而舆论遂定。

 学习高潮

 历史上第一次学王羲之高潮在南朝梁,第二次则在唐。唐太宗极度推尊王羲之,不仅广为收罗王书,且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传》撰赞辞,评钟繇则“论其尽善,或有所疑”,论献之则贬其“翰墨之病”,论其他书家如子云、王蒙、徐偃辈皆谓“誉过其实”。通过比较,唐太宗认为右军“尽善尽美”,“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从此王羲之在书学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被确立并巩固下来。宋、元、明、清诸朝学书人,无不尊晋宗“二王”。唐代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历代书学名家无不皈依王羲之。清代虽以碑学打破帖学的范围,但王羲之的书圣地位仍未动摇。“书圣”、“墨皇”虽有“圣化”之嫌,但世代名家、巨子,通过比较、揣摩,无不心悦诚服,推崇备至。

  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作品对我国的影响力是最大的,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人物。那么,关于王羲之这个人,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王羲之的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王羲之的人物简介

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身长七尺有余约为183米,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集序》等。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其中,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为书家所敬仰,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对真书、草、行主体书法造诣都很深。今人刘铎对王羲之的书法曾称赞道:“好字唯之之,即王羲之”。

王羲之生平简介

王羲之出身于名门望族,曾祖父王览与《二十四孝图》中的王祥为同父异母异兄弟,王览官至大中大夫,王祥官至太保。王羲之14岁时,王氏家族助晋室南渡建立东晋于江南建康今江苏南京市,与陈郡谢同为东晋著名家族,唐代诗人刘禹锡《乌衣巷》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有描写。

王羲之早在16岁时就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东床快婿”。初为秘书郎,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辞官不再出任。

  王羲之任江州刺史时公元345年-公元347年,曾置宅于临川郡城东高坡,名曰“新城”今抚州市临川区文昌学校内,宅内挖有生活用井和练习书法用的洗墨池,对此南朝刘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临川内史荀伯子的《临川记》和宋朝文学大家曾巩的《墨池记》均有记述。墨池在“”期间遭毁。2002年6月,抚州市 引进外资500万元,重建洗墨池,恢复旧貌,供游人观赏。

王羲之自幼酷爱练习书法,由父王旷、叔父王廙启蒙。七岁善书,十二岁从父亲枕中窃读前代《笔论》。王旷善行、隶书;王廙擅长书画,王僧虔《论书》曾评:“自过江东,右军之前,惟廙为最,画为晋明帝师,书为右军法。”王羲之从小就受到王氏世家深厚的书学薰陶。当代留美书法新秀刘铎曾赞叹:“好字唯之之,王羲之”。

王羲之的书法魅力

后世子孙

王羲之的书法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其子献之,善草书;凝之,工草隶;徽之,善正草书;操之,善正行书;焕之,善行草书;献之,则称“小圣”。黄伯思《东观徐论》云:“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与子敬书俱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焕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其后子孙绵延,王氏一门书法传递不息。武则天尝求王羲之书,王羲之的九世重孙王方庆将家藏十一代祖至曾祖二十八人书迹十卷进呈,编为《万岁通天帖》。南朝齐王僧虔、王慈、王志都是王门之后,有法书录入。释智永为羲之七世孙,妙传家法,为隋唐书学名家。后战乱中,其后世走乱,家谱遗失,后世分布在沈阳,海伦等地。现知其后世有王庆凯、王潇丹等人。

书苑

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王羲之书圣地位的确立,有其演变过程。南朝宋泰始年间的书家虞和在《论书表》中说:“洎乎汉、魏,钟繇、张芝擅美,晋末二王称英。”右军书名盖世于当时,而宋齐之间书学地位最高者则推王献之。献之从父学书,天资极高,敏于革新,转师张芝,而创上下相连的草书,媚妍甚至超过其父,穷微入圣,与其父同称“二王”。南朝梁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云:“比世皆尚子敬书”,“海内非惟不复知有元常,于逸少亦然”。改变这种状况的是由于梁武帝萧衍推崇王羲之。他把当时的书学位次由“王献之——王羲之——钟繇”转变为“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在《观钟繇书法十二意》中,萧衍云:“子敬之不迨逸少,犹逸少之不迨元常。”“不迨”,或作“不逮”,不及之意。萧衍的地位使他的品评有特殊的感召力,因而舆论遂定。

学习

历史上第一次学王羲之 在南朝梁,第二次则在唐。唐太宗极度推尊王羲之,不仅广为收罗王书,且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传》撰赞辞,评钟繇则“论其尽善,或有所疑”,论献之则贬其“翰墨之病”,论其他书家如子云、王蒙、徐偃辈皆谓“誉过其实”。通过比较,唐太宗认为右军“尽善尽美”,“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从此王羲之在书学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被确立并巩固下来。宋、元、明、清诸朝学书人,无不尊晋宗“二王”。唐代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历代书学名家无不皈依王羲之。清代虽以碑学打破帖学的范围,但王羲之的书圣地位仍未动摇。“书圣”、“墨皇”虽有“圣化”之嫌,但世代名家、钜子,通过比较、揣摩,无不心悦诚服,推崇备至。

中国书史上虽推崇王羲之为“书圣”,但并不把他看作一尊凝固的圣像,而只是看作中华文化中书艺创造的“尽善尽美”的象征。事物永远是发展的、前进的,王羲之在他那一时代到达“尽善尽美”的顶峰,这一“圣像”必将召唤后来者在各自的时代去登攀新的书艺顶峰。

一、褚姓起源有二:

1、是以地名命姓氏。据《通志·氏族略》等载,褚姓出自子姓,本为殷商王族后裔。春秋时宋国恭公之子名段,字子石,食采于褚邑(今河南洛阳市),因“其德可师”,故时称之为褚师。其后代子孙遂以为姓,成褚师氏,后去师字为褚姓。参见《万姓统谱》、《通志》。

2、是以职官为姓。春秋时,宋、卫、郑等国都设有褚师之官,了称作市令,主管集市贸易。那时有以官为姓的做法,褚师官的子孙,往往就姓褚师。且人省师字改为姓褚。

二、郡望堂号

褚姓望族居河南郡(今河南洛阳东北30里)。

三、历史典故

经学博士补史记;书法名家序雁塔。

注释:1、西汉经学家褚少孙,沛人,官至博士,鲁诗有褚氏之学。他曾增补过司马迁的《史记》。

2、唐初大臣、书法家褚遂良(596-658或659),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作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博涉文史,尤工书法。太宗时,官至中书令。高宗即位,封河南郡公,任尚书右仆射。也称“褚河南”。其书法继二王(羲之,献之)、欧(阳询)、虞(世南)以后,别开生面。晚年正书丰艳流畅,变化多姿,对后代书风影响很大。后人把他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书家。碑刻有《雁塔圣教序》等。

洋洋百卷垂寰宇;寥寥数笔动人心。

注释:1、隋太学博士褚晖,字高明,吴郡人。以三礼学称于江南。大业中征天下儒术之士,集内史省,相次讲论,晖博辩无所屈。有礼疏一百卷传世(按褚晖,随书作褚辉,此从北史)。

2、清代书画家褚逢椿,长洲人。字仙根。善录书,工画。尝为朱酉生写何山归棹图,寥寥数笔,辄动人丘壑间想(见《墨林今话》)。

筠心广志西域;彦回功封南康。

注释:1、清代乾隆进士褚廷璋,字左莪,号筠心。长洲人。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工诗及书,通声音字母之学。谙悉回部山川风土。有《西域图志》、《西域同文志》等。

2、南朝南齐尚书令褚渊,字彦回,河南阳翟人。宋文帝之婿,为明帝信任,受遗命。南齐时,封为南康郡公,任尚书。武帝时,改授司空、骠骑将军,卒谥文简。

宝重东南,不让凤鸣龙跃;仪惟端丽,争夸目秀眉清。

注释:1、晋代中尉褚陶,十三岁作赋,见者奇之。有“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的评价。

2、梁代长史褚向,风仪端丽,眉目如画,每公庭聚列,为众所瞻望。

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

注释:唐代诗人褚亮《临高台》诗联句。

良朋比兰惠;雕藻迈琼琚。

注释:唐初大臣褚遂良《安德山池宴集》诗联句。

四、历史名人

褚廷璋:清江苏长洲人,字左莪,号筠心。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以事降主事,乞归。精通等音字母之学。有《西域图志》、《西域同文志》、《筠心书屋诗钞》。

褚遂良:(596-658,或597-659)唐杭州钱塘人,一作阳翟人,字登善。褚亮子。高宗时,封河南郡公,任尚书右仆射,世称“褚河南”。因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后,屡贬爱州刺史,以忧卒。工书法,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法家。有集及墨迹传世。

褚民谊:(1884-1946)浙江吴兴人。原名明遗,字重行。早年留学日本大学,习政治经济。后赴法国,专攻医学。参加同盟会。1932年任汪精卫行政院秘书长。1935年随汪精卫辞职。抗日战争随汪投敌。抗日胜利后逮捕,判处死刑,在苏州监狱执行。著有《欧游回忆录》、《国术源流考》等。

 《兰亭集序/兰亭序》

 魏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礼这件事。诸多贤士能人都汇聚到这里,年长、年少者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高密的树林和竹丛;又有清澈激荡的水流,在亭子的左右辉映环绕,我们把水引来作为飘传酒杯的环形渠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但喝着酒作着诗,也足够来畅快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习习,抬头纵观广阔的天空,俯看观察大地上繁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了。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我看到前人兴怀感慨的原因,与我所感叹的好像符契一样相合,没有不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的,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说明。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注释

 永和:东晋皇帝司马聃(晋穆帝)的年号,从公元345—356年共12年。永和九年上巳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举行禊礼,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

 暮春:阴历三月。暮,晚。

 会:集会。

 会稽(kuàijī):郡名,今浙江绍兴。

 山阴:今绍兴越城区。

 修禊(xì)事也:(为了做)禊礼这件事。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群贤:诸多贤士能人。指谢安等三十二位社会的名流。贤:形容词做名词。

 毕至:全到。毕,全、都。

 少长:如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谢安、王羲之等是长。

 咸:都。

 崇山峻岭:高峻的山岭。

 修竹:高高的竹子。修,高高的样子。

 激湍:流势很急的水。

 映带左右:辉映点缀在亭子的周围。映带,映衬、围绕。

 流觞(shāng)曲(qū)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流,使动用法。曲水,引水环曲为渠,以流酒杯。

 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列坐,排列而坐。次,旁边,水边。

 丝竹管弦之盛:演奏音乐的盛况。盛,盛大。

 一觞一咏:喝着酒作着诗。

 幽情:幽深内藏的感情。

 是日也:这一天。

 惠风:和风。

 和畅,缓和。

 品类之盛:万物的繁多。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所以:用来。

 骋:使······奔驰。

 极:穷尽。

 信:实在。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夫,句首发语词,不译。相与,相处、相交往。俯仰,表示时间的短暂。

 取诸:取之于,从······中取得。

 悟言:面对面的交谈。悟,通“晤”,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因,依、随着。寄,寄托。所托,所爱好的事物。放浪,放纵、无拘束。形骸,身体、形体。

 趣(qǔ)舍万殊:各有各的爱好。趣舍,即取舍,爱好。趣,通“取”。万殊,千差万别。

 静躁:安静与躁动。

 暂:短暂,一时。

 快然自足:感到高兴和满足。然,······的样子。

 不知老之将至:(竟)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一本有“曾”在句前。

 所之既倦:(对于)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之,往、到达。

 情随事迁: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迁,变化。

 感慨系之:感慨随着产生。系,附着。

 向:过去、以前。

 陈迹:旧迹。

 以之兴怀: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触。以,因。之,指“向之所欣……以为陈迹”。兴,发生、引起。

 修短随化:寿命长短听凭造化。化,自然。

 期:至,及。

 死生亦大矣:死生是一件大事啊。语出《庄子·德充符》。

 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

 临文嗟(jiē)悼:读古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临,面对。

 喻:明白。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固,本来、当然。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都用作动词。虚诞,虚妄荒诞的话。殇,未成年死去的人。妄作,妄造、胡说。一生死,齐彭殇,都是庄子的看法。出自《齐物论》。

 列叙时人: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

 录其所述:录下他们作的诗。

 其致一也: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后之览者:后世的读者。

 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

 赏析

 《兰亭集序》,又题为《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会聚兰亭,赋诗饮酒。王羲之将诸人名爵及所赋诗作编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此序受石崇《金谷诗序》影响很大,其成就又远在《金谷诗序》之上。

 文章首先记述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与会人物,言简意赅。接着描绘兰亭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周围景物,语言简洁而层次井然。描写景物,从大处落笔,由远及近,转而由近及远,推向无限。先写崇山峻岭,渐写清流激湍,再顺流而下转写人物活动及其情态,动静结合。然后再补写自然物色,由晴朗的碧空和轻扬的春风,自然地推向寥廓的宇宙及大千世界中的万物。意境清丽淡雅,情调欢快畅达。兰亭宴集,真可谓“四美俱,二难并”。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聚合必有别离,所谓“兴尽悲来”当是人们常有的心绪,尽管人们取舍不同,性情各异。刚刚对自己所向往且终于获致的东西感到无比欢欣时,但刹那之间,已为陈迹。人的生命也无例外,所谓“不知老之将至”(孔子语)、“老冉冉其将至兮”(屈原语)、“人生天地间,奄忽若飙尘”(《古诗十九首》),这不能不引起人的感慨。每当想到人的寿命不论长短,最终归于寂灭时,更加使人感到无比凄凉和悲哀。如果说前一段是叙事写景,那么这一段就是议论和抒情。作者在表现人生苦短、生命不居的感叹中,流露着一腔对生命的向往和执着的热情。

 魏晋时期,玄学清谈盛行一时,士族文人多以庄子的“齐物论”为口实,故作放旷而不屑事功。王羲之也是一个颇具辩才的清谈文人,但在政治思想和人生理想上,王羲之与一般谈玄文人不同。他曾说过:“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世说新语·言语篇》)在这篇序中,王羲之也明确地指斥“一死生”、“齐彭殇”是一种虚妄的人生观,这就明确地肯定了生命的价值。

 这篇文章具有清新朴实、不事雕饰的风格。语言流畅,清丽动人,与魏晋时期模山范水之作“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文心雕龙·明诗篇》)迥然不同。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以短句为主,在散句中参以偶句,韵律和谐,乐耳动听。

 总之,这篇文章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和老庄学说主张的无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后人以启迪、思考。

 扩展阅读:王羲之对后世影响

 王羲之的书法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其子献之,善草书;凝之,工草隶;徽之,善正草书;操之,善正行书;焕之,善行草书;献之,则称“小圣”。黄伯思《东观徐论》云:“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与子敬书俱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焕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其后子孙绵延,王氏一门书法传递不息。武则天尝求王羲之书,王羲之的九世重孙王方庆将家藏十一代祖至曾祖二十八人书迹十卷进呈,编为《万岁通天帖》。南朝齐王僧虔、王慈、王志都是王门之后,有法书录入。释智永为羲之七世孙,妙传家法,为隋唐书学名家。后战乱中,其后世走乱,家谱遗失,后世分布在沈阳,海伦等地。现知其后世有王庆凯、王潇丹等人。

 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王羲之书圣地位的确立,有其演变过程。南朝宋泰始年间的书家虞和在《论书表》中说:“洎乎汉、魏,钟(繇)、张(芝)擅美,晋末二王称英。”右军书名盖世于当时,而宋齐之间书学地位者则推王献之。献之从父学书,天资极高,敏于革新,转师张芝,而创上下相连的草书,媚妍甚至超过其父,穷微入圣,与其父同称“二王”。南朝梁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云:“比世皆尚子敬书”,“海内非惟不复知有元常,于逸少亦然”。改变这种状况的是由于梁武帝萧衍推崇王羲之。他把当时的书学位次由“王献之——王羲之——钟繇”转变为“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在《观钟繇书法十二意》中,萧衍云:“子敬之不迨逸少,犹逸少之不迨元常。”“不迨”,或作“不逮”,不及之意。萧衍的地位使他的品评有特殊的感召力,因而舆论遂定。

 历第一次学王羲之高潮在南朝梁,第二次则在唐。唐太宗极度推尊王羲之,不仅广为收罗王书,且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传》撰赞辞,评钟繇则“论其尽善,或有所疑”,论献之则贬其“翰墨之病”,论其他书家如子云、王蒙、徐偃辈皆谓“誉过其实”。通过比较,唐太宗认为右军“尽善尽美”,“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从此王羲之在书学至高无上的地位被确立并巩固下来。宋、元、明、清诸朝学书人,无不尊晋宗“二王”。唐代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历代书学名家无不皈依王羲之。清代虽以碑学打破帖学的范围,但王羲之的书圣地位仍未动摇。“书圣”、“墨皇”虽有“圣化”之嫌,但世代名家、巨子,通过比较、揣摩,无不心悦诚服,推崇备至。

颜真卿(709-785年),字清臣,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一说京兆长安人。唐代名臣,杰出的书法家。祖籍琅邪临沂孝悌里(今山东省费县方城镇诸满村)。十三世祖颜含随琅邪王司马睿南迁建邺(今江苏省南京市),历七世,至五世祖颜之推,随周武帝入雍州万年,传四世而至颜真卿。颜真卿幼年失怙,随母殷氏寄居舅家。颜氏世代儒雅传家,家学渊远,名重当世。殷氏亦系陈郡名门望族。颜、殷两大家族五世联姻,世代交好,家学家风互染。少年颜真卿在双方长辈的悉心呵护与严格教育下,学业精勤,尤工书法。26岁进士及第,28岁通过吏部铨选,擢拔萃科,授朝散郎、秘书省著作局校书郎,由此踏上仕途。在此后近五十年的仕宦生涯里,颜真卿恪守儒家忠孝之道,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为官勤谨,忠贞刚烈,并为维护李唐王朝的统一献出了生命,成为忠臣义士的一代典范。 颜真卿生活的时代,正值李唐王朝经“贞观之治”而至“开元盛世”,李唐王朝的统治达到顶峰。唐玄宗统治后期安于已有的文治武功,纵欲享乐,沉湎酒色,重用奸臣、外戚,朝廷内部政治,朋党相争。加之玄宗好边功,广置辑度使,边疆各辑度使拥兵自重,形成割据势力,为安禄山、史思明觊觎中原大开方便之门。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唐王朝承平日久,民不知兵,疏于防范,安史叛军势如破竹,十二月即攻陷东都洛阳,第二年便掠取京城长安。其时,颜真卿正在平原太守任上。他以敏锐的政治嗅觉,早已觉察到安禄山的阴谋,上任伊始,便积极布防、加固城池。在“安史之乱”乍起、河北诸郡纷纷陷落的情况下,他独举义旗抵抗叛军,并被附近各郡推为盟主。颜真卿率部在堂邑大败叛军,取得“安史之乱”以来唐军的第一次胜利。此战极大地鼓舞了军民抗击叛军的信心。颜真卿部的积极抵抗,牵制了叛军西进的速度,但由于朝廷的,统治者内部的矛盾,致使唐军坐失战机,唐玄宗不得已出逃成都。颜真卿孤守平原,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被迫弃城 至德二载(757年),颜真卿因其在平原的忠贞表现,被肃宗封为宪部尚书。 他恪尽职守,举察不分亲疏,不畏权臣,满朝文武为之震摄。颜真卿的刚正、耿介为奸佞之辈所不容,一生多次被贬外任。永泰二年(766年)竟由刑部尚书任上被贬为吉州别驾,自正三品降到从五品下阶。虽屡遭贬谪,颜真卿忠君爱民之心不改。无论是身居庙堂还是远处江湖,均不忘为君守政,为民解忧。所到之处,政绩斐然,佳誉载道。饶州地方,宋以后往往将他与范仲淹并提,称“颜范遗风”。 建中三年(782年),淮宁辑度使李希烈与淄青辑度使李纳勾结,占据许州, 自称天下都元帅、太尉、建兴王。第二年正月攻陷汝州,包围郑州,威胁洛阳。唐德宗受卢杞挑唆,竟派年已74岁的四朝元老、德高望重的颜真卿赴李希烈部劝谕。颜真卿明知此行凶多吉少,仍以“君命也,焉避之”的崇高使命感自励,大义凛然,仅携侄子、家僮数人前往许州。在李希烈以宰相一职劝诱不成,又以活埋、火焚相威胁的情况下,颜真卿痛斥李希烈背叛朝廷的不忠不义、大逆不道,最终被缢杀身亡,享年77岁。诏赠司徒,谥“文忠”。 颜真卿一生,忠君爱国,鞠躬尽瘁。其忠烈之辑,凛然正气,为后世所称道。史赞颜真卿“英烈言言,如严霜烈日”,“秋霜喷空,长虹贯日”。《新唐书》本传称颜真卿“博学,工词类”。颜真卿秉承家学,自幼研习音韵、文字训诂。自28岁始纂《韵海镜源》,至平原太守任上初成二百卷,在抚州任上增补至五百卷,后又删繁就简,成书三百六十卷,堪称巨制。可惜此书至宋时即佚三百四十四卷,现已无法窥其全貌。颜真卿以词学登科,早年即有诗名,尤其五言古诗,历来为论诗者所重。他主张在文以载道的基础上,重视文采,文质相适。此论较之唐代古文运动先驱萧颖士、李华等人强调的“简易”、“简质”更为合理,与古文运动的发展趋势相符。他的诗文创作先后辑成《庐陵集》、《临川集》、《吴兴集》各十卷,但均亡佚。后人集遗而成《颜鲁公文集》,收有大量的奏、表、状疏、记、诗、赋等。其诗蕴藉深刻、古雅端整,其文因事而发、气势豪放,《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典雅庄重,称其为人”的评价。只因书名太盛而文名不显。 唐朝自太宗至玄宗前期,国力强盛,疆域拓展,四方来朝,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文学艺术进入雄强博大、汪洋恣肆的新境界,定法度、立标格,渲泻,烂漫多姿,名家、大家迭出。其中,书法艺术正式确立了唐法,与王羲之、王献之的“二王”法度共同构建了中国书法艺术两种不同的风格基调。而唐法的最后定型,即是颜真卿所创立的“颜体”。颜真卿以前,书法艺术承袭东晋以来的传统,书宗王羲之、王献之,书风秀媚。唐初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等人,虽有创新,但始终未脱“二王”风格。随着李唐王朝的繁荣、鼎盛,这种书风已不符合盛唐的审美需求。颜真卿自幼习书,终生不废。其书法艺术早年得自家传,自称“上祖多以草隶篆籀为当代所称”。及长,师从张旭,并广泛借鉴秦篆、汉隶、北朝碑版与“二王”、褚遂良等人的书风,奠定了深厚的艺术功底。颜真卿凭借其对文字法度的深究明鉴,对书法艺术的深刻领悟,上追秦汉,承绪魏晋,取法民间书韵而终成一格,创立“颜体”。其书一改[BR]“二王”书风的飘逸秀美,以雍容伟壮、雄浑朴厚、气势磅礴的盛唐气象而开一代新风,最终确立了唐楷的法度。影响所及,由整个晚唐而至宋、元、明、清,直至现代。颜真卿作为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开宗立派的一代宗师,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史评颜真卿的行草书“尤为奇特”,用笔“有篆籀气”,布局楷、行、草相杂,与“二王”秀逸的行书迥别,在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代表作《祭侄文稿》、《争座位帖》、《刘中使帖》等,均是性情之作,气势充沛,随情而发,一泻千里,无意于书而尤佳。其精湛的书法技巧与完美的艺术表达相融合,达到极高的艺术境界,历来为世人所珍视。颜真卿身为一代忠臣而在书法艺术领域革故鼎新,创立“颜体”,完成了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楷书法度的变革与最后定型。历代重其人品,宝其墨迹,仅宋徽宗朝宣和内府即藏有颜真卿书迹200余件,至今尚存70余件,均为艺术珍品, 具有极高的艺术、文物价值 颜真卿一生仕宦大江南北,闲暇之时,常寄情山水,与友唱和,在青山绿水间留下了大量的书迹。这些书迹,或为摩崖巨制,或为碑碣匾额;或长卷大作磅礴伟岸,或斗字二三惊世拔俗。悠悠千载,万世流芳。 后人感其忠辑、敬其伟烈,纷纷题咏作赋,称颂颜真卿的功业、为人,赞叹颜真卿的艺术成就,并在颜真卿所到之地,建祠筑堂、修坊立碑,以示纪念与敬仰。人们徜徉于墓园,流连于碑版,深深地为颜真卿雄浑博大的书法艺术和严如烈日的忠贞品辑所震撼。一代宗师,英名永存。

颜氏家族源远流长,自颜回第二十四世孙颜盛又鲁迁至琅琊临沂定居。嗣后琅琊临沂颜氏家族人才辈出,彪炳于史册者代不乏人,在家训、哲学、文学、史学、文字学、书法、绘画等领域成就卓著,丰富和发展了中华传统文化。

1、颜世家训

中国人有著述家训的传统,在颜之推撰写《颜氏家训》以前,三国魏嵇康、西晋杜预各有《家诫》,东晋陶渊明有《责子》,南朝梁徐勉有《戒子书》,属家训一类,卷帙都很小。《颜氏家训》共7卷20篇,是颜之推一生关于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总结。主要内容有:(1)以儒家思想为家庭教育的基础。颜之推说:“圣贤之书,教人诚孝”(《颜氏家训·序致》),“礼为教本,敬者身基”,“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道也。”(《颜氏家训·勉学》)。他要求子孙们从小就要研习儒家经典,“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至不失《诗》、《论》”(《颜氏家训·勉学》)。他把父子、夫妇、兄弟关系视为人伦之重,认为“不可不笃”(《颜氏家训·兄弟》);又把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视为风化之要,加以大力倡导。按照儒家的道德规范来教育后代,是颜之推写此家训的基本旨意。(2)培养“德艺周厚”的人才。《颜氏家训》开篇即把教育子孙“立身扬名”视为家教的主题。在《名实》篇中,他又指出:“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他主张士大夫应该按照儒家的道德规范“修身慎行”,从而达到“体道合德”的“上士”境界。颜之推在强调“德”的同时,十分重视“艺”对人的重要性。颜之推所谓“艺”,主要指真才实学。真才实学首先来自勤学苦读,“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内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颜氏家训·勉学》)。另外,颜之推还教育他的子女,不仅要学习经史百家等书本知识,还要学习士大夫生活所需要的杂艺,如书、数、医、画、琴、棋、射等,即使是农工商贾也应该有所了解。在重道轻艺的封建社会,颜之推重视技艺的学习,是非常难能可贵的。(3)提出了全面切实的治家之法。《颜氏家训》中的大多数篇章对于治家之法都有所涉及。颜之推认为,在家中长辈必须以身作则,为子孙树立良好的榜样。“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颜氏家训·治家》)。同时要做到爱子与教子相结合,父母对子女要爱得其所,爱得其法,严格要求,勤于督导,决不能一味溺爱和放任,寓教于爱、寓教于生活之中。他还主张治家应宽严相济,持家应“施而不奢,俭而不吝”(《颜氏家训·勉学》)。他晓谕子弟要慎于交友,“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颜氏家训·慕贤》)。这些观点,在今天看来仍不失其积极意义。(4)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颜之推主张家庭教育应及早进行,甚至要从胎教开始。他推崇“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孕妇的言谈举止、饮食起居,都要以儒家的礼节加以约束。对儿童应从小就进行仁、义、礼、孝等儒家道德教育,“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颜氏家训·勉学》)。如果从小不进行严格的教育,一味地溺爱孩子,那么等孩子长大以后,形成的恶习就难以更治,终将要败德破家。第五,对儒学、佛学、道学、玄学、史学、文学以至文字学、音韵学、卜筮、医学、算术、历法、琴棋书画等也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琅琊颜氏家训嗣后颜氏子孙也有新作,但卷帙极小,且皆为《颜氏家训》的阐释和补充。如颜真卿作《守政帖》(又称《告戒子孙书》)。

2、颜世儒学

汉代,颜安乐与严彭祖师从眭孟学习《春秋公羊传》,而后创立了春秋学“颜氏学”,成为一代儒学大师。汉末颜盛至临沂后,仍以儒学传家,以弘扬儒学为己任。其长子颜钦,精《韩诗》、《礼》、《易》、《尚书》,学者宗之。颜钦之子颜含,“少有操行,以孝闻”(《晋书》卷八十八《孝友·颜含传》),他笃行儒家孝悌,善事寡嫂,并以孝道育子,对儒家重视实际和重民思想亦有所弘扬。颜含率族南迁后,金陵颜氏家族在儒学领域多有建树,世传《周礼》、《春秋》、《左传》等。

南北朝时期,颜延之“好读书,无所不览,文章之美,冠绝当时”。颜协博涉群书,以儒家思想教育子弟,其子颜之仪、颜之推皆善儒学,其中尤以颜之推影响较大。颜之推幼承庭训,对《周官》、《左传》、《礼》,皆有较深造诣。他所作的《颜氏家训》,虽在一定程度上受佛家思想的影响,但其主旨还是儒家。他以儒家的传统观点对立身处世、求学、修养、治家等问题提出了较有价值的认识。

隋唐时期,颜游秦曾撰《汉书决疑》为学者所称,其侄颜师古注《汉书》时多资取其义。颜师古是唐代著名儒学大师,因精于训诂,曾奉唐太宗之命撰修《五经定本》,在文字上统一儒学,为儒学的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弟颜勤礼、颜相时皆传儒学、精训诂,兄弟三人同为弘文崇贤学士,一时传为佳话。颜昭甫更被称为“硕儒”,尤明训诂,以儒学教育子女。其子颜元孙、颜惟贞俱为一时名儒,其孙颜杲卿、颜真卿自幼传习儒学,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儒家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对他们影响至深。在平定安史之乱时,颜杲卿、颜真卿兄弟坚持民族大义,反对分裂,反对篡夺中央权力的阴谋,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成为实践儒家重视群体利益、重视社会责任思想的光辉典范。

五代时,颜诩为后唐光宗时江西永新令,与颜翊、颜翔兄弟几人事继母以孝闻,笃志儒学,尤精词翰,严于礼法,而颜衎,以孝悌为时人所推。宋代,福建龙溪颜慥、颜师鲁、颜耆仲、颜颐仲等,均为儒学传家的著名人物。

3、颜世哲学

颜氏后裔有突出贡献的有“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颜钧和“颜李学派”的开创者颜元。他们创立的“大中哲学”和“实学”体现了平民化的哲学思想。明代思想家颜钧是“泰州学派”的重要传人,他自称对王阳明的“良知学”和王艮的“大成学”“会而通之”,而衍化成他自己的“大中学”。所谓“大中学”,即颜钧自己所说的“大学中庸”之学。在颜钧看来,“大学中庸”体现了儒学的精神命脉,所以他称之为“仁神正学”(《颜山农先生遗集》卷三《大学中庸大易》序言),说“大学中庸”四字是他的“一生行功”(《颜山农先生遗集》卷六《耕樵答问·晰大学中庸》)。颜钧从《大学》、《中庸》阐述儒学的基本精神,并未超越前人,而将“大学中庸”四字各自作为独立哲学范畴,并使之错综变化,则是他超越前人的理论创新之处。他认为,天地间最可宝贵的是人,人最可贵的是心,故人是“天地之心”,心是“人身之主”,且此“心”无所不包,无所不至,神工莫测(见《颜山农先生遗集》卷一《急救心火榜文》)。从贵心论出发,他强调人的主体精神与其能动作用,故以“自我”诠解“大学中庸”:“自我广远无外者,名为大”;“自我凝聚园神者,名为学”;“自我主宰无倚者,名为中”;“自我妙应无穷者,名为庸”。此所谓“自我”即“心”,即认识主体。颜钧以此来界定“大”、“学”、“中”、“庸”诸范畴,使之均从属于“自我”,从而显示“心”的至大至广、至园至神、至上至中、千变万化、妙应无穷。然而,此“心”并非无所依归,而是“人人身有之”者。他又说:“吾心精神只是一片”,“亦惟在此片中融性命道德尔”,“是故指一片之变化莫测曰神,聪明睿智曰精,生生无已曰性,分定不易曰命,一心直形曰德,曲畅旁通曰道。”他把精神、性命、道德融入大学中庸之中,也就赋予其“大中学”以哲学与伦理的双重意义,而且要使“大学”、“中庸”发挥其“自能”,具备各种功用。在他看来,“大学中庸”四字之中,“大以为学,庸乎其中”,“大”与“中”是占主导地位的,“学”与“庸”则为辅翼(以上均见《颜山农先生遗集》卷六《耕樵答问·晰大学中庸》)。可见,颜钧的“大中学”有体有用,自成体系。同时,他认为“心”作为哲学范畴,可以一分为二:一曰性情,二曰神莫。所谓“神莫”,即“精神与莫能”的复合词。他说:“心之精神是谓圣,莫能载大,莫能载小为中庸。无非立己达人,人人好仁无尚,心心知秉莫能,以遂精神,为时时、生生、化化、循环无始终也。”(《颜山农先生遗集·辨精神莫能之义》)这样,颜钧又把精神莫能与大学中庸结合起来,赋予其“大中学”以精神力量和神秘主义色彩。以此为基础,他不重教人如何“做官”“治世”,而重教人如何“做人”“救世”,宣传“急救人心”的道德救世思想,乃至宗教救世精神。他希望人们放落名利心,尤其劝告青年士子不要“谜痼”科场,追逐功名利禄,要有勇气从传统思想的禁锢中解脱出来。他深切地同情受苦受难的人民,在其《耕樵问答·急求溺世方》中,他大胆地揭露了统治阶级对于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认为民生凋敝、满目疮痍之“责在君臣”。还为此提出了一个充满激情和幻想的“急急拯救”的方案,要求朝廷救民于水火,免除人民所受的压迫和痛苦。

颜元是中国十七世纪杰出的哲学家和反理学思想家。他主张经世致用、躬行践履,强调“习行”与直接经验,反对理学之“理在事先”、“心外无理”说,认为“气外无理”。他经历了从尊信理学到批判理学的过程,他从“事物之教”的立场出发,认为汉儒训诂、晋人清谈、佛道虚无、宋明理学等一切无关实际的学问都是虚学,应置于摒绝之列;他从“习行经济”的“实学”立场出发,对宋儒“全不以习行经济为事”、理学尚虚主静进行激烈批判。他把矛头主要指向程朱理学的同时,对陆王心学也进行了批判。他对陆王事功表示了相当的敬意,但认为程朱、陆王两派学术本质不二,都是“镜花水月幻学”,同属“杀人”理论。在批判虚学的同时,他主张振兴“实学”,强调应用“学问”,通过实践验证学问。他继承陈亮“义利双行,王霸并用”的观点,提出“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四书正误》卷一)的著名论点。他还作《宋相辨》、《宋史评》,明确表示推崇王安石之学行,认为“德”、“行”要通过“艺”体现。以“实文、实行、实体、实用,卒为天地造实绩,而民以安,物以阜”(《上太仓陆桴先生书》,《习斋记余》卷三)为职志,力斥空谈,创造、振兴了实学。他非常重视经世致用人才的培养,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经世致用人才、担荷圣道、转移风气。他主持漳南书院时,对书院教育进行改革,注意以实学育人,设文事、武备、经史、艺能等科。他和学生一起“讨论兵农,辨商古今”,“习礼、歌诗、学书计、举石、超距、击拳”(《漳南书院记》,《习斋记余》卷二),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的全面教育。他的尚实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中国实学思潮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4、颜世文学

颜延之是著名南朝诗人,与谢灵运齐名,世称“颜谢”;又与谢灵运、鲍照一起被誉为南朝宋“元嘉三大家”。钟荣《诗品》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采缕金。”谓谢诗自然天成,颜诗却雕章琢句,是一种人工美。颜延之诗今存29首,为后人称道的主要有《北使洛》、《还至梁城作》、《五君咏》及《秋胡行》等。他的散文和骈文也有相当的成就,是刘宋前期的大手笔。其作品选入《文选》的有《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阳给事诔》、《陶征士诔》、《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和《祭屈原文》。但影响较大且在写法上又有特色的是《庭诰》和《赭白马赋》。

颜之推的传世之作除《颜氏家训》外,还有《观我生赋》。《观我生赋》是自传性的大赋,是以颜之推的一生经历为主要描写对象,兼述社会动荡及与国家丧亡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把人生浮沉与社会变迁自觉地结合起来,以赋的形式加以表现。这种写法属首创,显示了作者驾驭丰富素材、擅长叙事和思考的能力。作者始终以比较理性的学者目光回顾历史、反观人生,这也是《观我生赋》的独特之处。《观我生赋》讲究对仗、句式骈偶、运用典故等带有明显的南朝赋的特征,但作品的创作精神和语言风格明显受到北朝文学的影响。可以说,《观我生赋》是南北文风交融的产物,是将南朝文学优秀的艺术手法与北朝文学的写实精神相结合的尝试。

颜真卿以词学登科,早年即有诗名,他的五言古诗,历来为论诗者所重。他在文以载道的基础上,重视文采,主张文质相适。他喜与文士接游,公务之暇,每以主持诗文酒会为乐,网罗了济济名士,被时人视为一代文宗。与他有文字往还的有李白、岑参、元结、卢纶、戎昱、诗僧皎然、道士吴筠、处士陆羽、隐士张志和等。颜真卿能诗善文,笔耕不辍,志存不朽。文集有《又庐集》(又作《庐陵集》)、《临川集》、《湖州集》、《礼乐集》各十卷,此外尚有《颜氏家谱》一卷、《历古创制仪》五卷等,合《元陵仪注》及《镜海韵源》三百六十卷,可谓洋洋大观。惜至宋代已散佚大半。他的诗蕴藉深刻,古雅端整,文因事而发,气势豪放,独具特色,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典雅庄重,称其为人”的评价。只因书名太盛而文名不显。其诗作存留甚少,较有名的有《咏陶渊明》、《赠裴将军》、《刻清远道士虎丘诗因而继作》、《题杼山癸亭得暮字》、《谢陆处士杼山折青桂花见寄之作》等。颜真卿行文,体制大略有:赋、表、奏、议、疏、记、序、书、帖、判、碑铭、墓志、仪注等,多属于实用性的,又多系时人、时事、时文,加之颜真卿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和风格,就使得其中很多作品的价值,于文之外更偏重于史。不仅是研究他本人的珍贵资料,也是研究唐代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颜仁郁幼承庭训,饱学多才,胸有大志,是唐代有名的大诗人。他的诗篇,分为农桑、朱门、客路、边庭、城市、贫女、负薪、空门、山居、渔父等十门,每门各十首。百首诗篇,具有强烈的人民性,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人民的疾苦和欢乐,所以很快在民间广为流传,并流入京师,被尊称为“颜长官诗”。

颜光敏聪明好学,工诗善书,一生手不释卷,博览群书,旁通律历勾股之学,对《大学》章句尤得奥旨。他曾与王士祯、施润章等交游,互相唱和赠答,共同讨论汉、魏、六朝、唐、宋、元、明诗家的得失;又与宋荦、田雯、曹禾、林尧英、王又旦、曹贞吉、谢重辉、汪懋麟、叶封十人,结为“十子诗社”,众推颜光敏为盟主,刻有《十子诗略》。而与颜光敏最为知己者,莫过于顾炎武和孔尚任了。颜光敏所著《乐圃集》是顾氏校订完稿的;而顾炎武所著《音学五书》,颜光敏为其题写书签。颜光敏与孔尚任是故土至交,情同手足。颜光敏著有《乐圃集》四卷,《朱信堂时艺》一卷,《训蒙日纂》二卷,已付梓。《未信集》一卷,《颜氏家诫》四卷,《旧雨草堂》二卷,《南行日记》一卷,未刊。其诗成就较显著,他的《太华》、《伊阙》被世人称为佳品;《思悲翁》、《战南城》亦有白居易讽喻诗之遗风。

6、颜世史学

颜师古曾参与《隋书》的编修。据刘知几考证:“隋史当开皇仁寿时,王邵为书八十卷,以类相从,定其篇目,至于编年纪传,并阙其体。炀帝时,唯有王胄得所修《大也起居注》,及江都之祸,仍所散逸。皇家贞观初,敕中书侍郎颜师古,给事中孔颖达,共撰《隋书》,五十五卷,与新撰《周书》并行于世。”《隋书》叙事简练,文笔严谨,品评人物基本上能据实直书,为后人研究隋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及有关制度、人物,提供了真实史料。此外,颜师古还奉诏与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撰定《五礼》,书成,晋为子爵。《五礼》的修订,为研究古代特别是先秦时代的礼仪制度保存了大量材料。

7、“颜体” 书法

琅琊临沂颜氏后裔中研习、擅长书法的人很多,如颜延之善书翰,颜峻得其笔法,工行书;颜腾之善草隶,书有风格,其子颜炳之,亦“以能书称”;颜协工草、隶、飞白,“荆楚碑碣,皆协所书”(《南史》卷七十二《颜协传》);颜之推尤工书,精字学,曾著《急就章注》、《笔墨法》各一卷。清阮元《南北书派论》称:“北朝笔法劲正遒秀,往往画石出锋,犹为汉隶,惟破体太多,宜为颜之推、江式等所纠正。”颜师古,与兄弟颜勤礼、颜相时都以文学入选为崇贤、宏文两馆学士。颜师古工书,颜勤礼“工于篆籀,尤精训诂”;(《颜氏家庙碑》)颜昭甫擅长篆、隶、草书,对金文、古鼎籀文有较深造诣;颜元孙、颜惟贞善书翰,特以草、隶擅名。贞观中,刊正经籍,颜元孙录字体数纸,以示雠校楷书,时号颜氏字样;颜旭卿善草隶;颜茂曾颇工篆籀;颜曜卿善草隶;颜頵善正、草书,工文翰,书画端庄;颜颇工隶书、小楷;颜顒工正书;颜防“有文辞,博古,工书”;(《颜氏家庙碑》)颜稷之书《段柯古靖居寺碑》“殊有楷法”;(宋黄伯思《东观余论》)颜诩雅辞翰;颜褒邃于经学,词藻丰赡,书法尤精;颜直之工小篆,得秦《诅楚文》笔意,尝为参政楼钥书《攻愧斋》榜,楼钥赋诗美之,著《集古篆韵》二十卷;颜汝勋工篆;颜耕道“博古工诗,尤善草书”;颜悫“真、草、篆、隶俱工”;颜可久“作钟、王书,尽得其髓”;(明皇甫汸《司勋集》)颜廷榘工书法;颜标工楷书;颜锐善楷书;颜光敏工书翰,人得其片札,犹珍如珠玉。他的文稿脱手,常常被人拿去,或摹勒,或珍藏;颜懋龄工诗善隶书;颜懋企性嗜书,喜好金石,工书法;颜鸣皋书法冠绝一时;颜崇椝喜考订金石,兼有墨癖,工书法;颜崇沩书法东坡,尤工分隶;颜明远以诗画草篆名噪一时,壮年游历台湾,趋求其墨迹者不远千里而来;颜樾精书法,当时他与同邑练廷黄书法同负盛名,曾风行于京华一带,达官显贵中多有人求索,收藏其书写的对联条幅。等等,不胜枚举。而颜氏书家中名位最高、贡献最大的当首推书法大师颜真卿。他秉承家学,小学功夫深厚,所写字体,全合字样,其书法又能吸取北朝雄浑气质,融合唐初的秀逸风雅、中唐的肥劲宏博,转益多师,博取众长,几乎概括魏晋以下诸家,终成“颜体”。有唐三百年,能做到文字、书法并臻雅正的书法家实仅其一人。

颜真卿是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一代宗师。“颜体”以其雄浑朴厚、气势磅礴的盛唐气象而开一代新风,最终确立了唐楷的法度,在中国书法艺术历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他的行草书从魏晋时代清玄超迈的“韵”,转变到“止乎礼”的“情”,充分体现了“诗言其志,歌咏其声,舞动其容,书迹其情”的文学艺术表现规律。颜真卿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忠臣义士,一生爱国爱民,鞠躬尽瘁,其忠烈之节、凛然正气,真正实现了人品与艺品的高度统一,令后世高山仰止,与“二王”同为千古书圣。

一、姓氏源流

褚(Chǔ)姓起源有二:

第一种说法:

1、出自春秋时褚师之后,以官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官为氏》云:“本自殷(商)后人宋恭公的公子段食采于褚,其德可师,号曰褚师,因而命氏。”在3000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是褚候各自为政的局面。那时候,许多诸侯的辖下都设有一种叫做“褚师”的官职,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县市长。其中,当时为诸侯之一的宋共公,任命自己的儿子右当褚师,于是右的后代就以褚为氏了。褚姓的出处,

2、出自周代有褚地,居民以地名为氏。褚姓还有另一种比较简单的说法,那就是以居地之地名为姓。据《姓氏寻源》载,古代有一个叫褚的地方,当地居民就以褚为姓。又据《左传》里面,曾经提到过洛阳县的南方有一处褚氏亭;又《后汉·郡国志》上也记载着洛阳有褚氏渠,两书并且同时认为这都是“周有褚地,居之者以为氏”的证明。这么一来,《姓氏考略》上所说的“古有褚地,居者以为氏”,倒不失为有根有据了。褚姓不管是因官得姓也好,以地命氏也好,褚姓的姓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的河南地方,倒是人所共认的。

第二种说法:

1、出自子姓,为春秋时宋国恭公之子段之后,以地名命姓氏。据《万姓统谱》、《通志·氏族略》等载,褚姓出自子姓,本为殷商王族后裔。春秋时宋国恭公之子名段,字子石,食采于褚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因“其德可师”,故时称之为褚师。其后代子孙遂以为姓,成褚师氏,后去师字为褚姓。

2、出自以职官为姓。春秋时,宋、卫、郑等国都设有褚师之官,称作市令,主管集市贸易。那时有以官为姓的做法,褚师官的子孙后代,往往就姓褚师。后省师字改为姓褚,称为褚氏。

得姓始祖:子段。据据《通志·氏族略·以官为氏》载,春秋时,宋国恭公之子名段,字子石,受封于褚地(今河南省洛阳市),由于品德高尚,被人尊称为“褚师”。“褚师”本为掌管市场的官员,又叫“市令”。春秋时期,宋国,卫国,郑国都设置褚师之官。子段的后代子孙以“褚师”称号为荣,于是,有的就以“褚”为姓,称为褚氏。故褚氏后人多奉子段为褚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褚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列入前一百大姓。褚氏位列宋版《百家姓》第11席,褚姓的来源有两种说法。其一说是出自河南。春秋时宋国恭公的儿子子石由于德行可嘉,被恭公任命为“褚师”,相当于现在的市长的职位,其子孙就以此作为自己的姓氏。关于褚姓之源的另一种说法是,在《左传》中曾提到洛阳的南方有褚氏亭;《后汉书·郡国志》里又记载有褚氏渠,褚姓是因地名而得姓的。不过,不管是哪种说法正确,总之,褚姓的发源地在河南是可以肯定的。另外,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有褚被赐姓、、冒姓的文字记载,褚姓的中国人在血统上是很单纯的。褚姓的中国人,还有最值得自夸耀,就是血缘上的单纯。别的大姓,也许由于树高影长的缘故,发展到后来都无可避免地混入了他族的血统,或被赐姓、被冒姓,以致增加了子孙的混淆不清,甚至无法确实追溯到自己的真正来处。而褚姓的后代就不会有这种困扰,因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过褚姓被冒用的记录。褚姓虽然人不多族不繁,显得有点单薄,但至少有这一点是足以自喜的——姓褚的人,都是纯粹的汉族。另外一个值得褚姓中国人自傲的,就是他们的族人虽然不多,在历史上有名气的人却着实不少,象鼎鼎大名的唐朝有镇四长史褚秀之,“十八学士”之一褚亮,唐朝名臣褚遂良,就是中国民间家喻户晓的人物。褚遂良是唐太宗的谏议大夫,博学多才,直言敢谏,非常受到朝廷的器重。

书圣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的人物简介  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身长七尺有余约为(183米),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