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族人称谓知多少?下附祖宗18代称谓(修家谱必读)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11收藏

亲戚族人称谓知多少?下附祖宗18代称谓(修家谱必读),第1张

上九代

鼻祖(始祖):九世祖

远祖:八世祖

太祖:七世祖

烈祖:六世祖

天祖:五世祖

高祖:四世祖

曾祖:三世祖

祖父(爷爷):简称“祖”,二世祖

父亲(爸爸):简称“父”,一世祖

自己

自己,简称“己”。“自己”是上九代与下九代的分水岭,不包含在“祖宗十八代”之内。下九代

儿子:简称“子”,一世孙

孙子:简称“孙”,二世孙

曾孙(重孙):三世孙

玄孙(元孙) :四世孙

来孙:五世孙

晜孙:六世孙

礽孙:七世孙

云孙:八世孙

耳孙:九世孙

所谓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员:

上序称谓:生己者为父母,父之父为祖,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即: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书中说:因人怀胎,鼻先受形,故鼻祖为始祖。

下序称谓:父之子为子,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读kun)孙,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云孙之子为耳孙。即:子、孙、曾、玄、来、晜(kūn)、仍、云、耳。书中说:耳孙者,谓祖甚远,仅耳目闻之也。“远祖者,几世乎,九世矣。”为证也!

远祖:远祖、太高、太尊、先、祖先、先君、先人、祖考等,皆可称远祖。

始祖:始祖、鼻祖,皆可称始祖。

高祖:曾祖的父亲。高祖、高祖王父、显考、长祖、高门等,皆可称高祖。

高祖母:曾祖之母,亦可称高祖王母。

曾祖:祖父的父亲。曾祖、曾祖王父、曾祖父、皇考、府君、太翁、次长祖、曾翁、曾门、曾大父、曾父、曾太公、大王父、王大父等,皆可称曾祖。

曾祖母:祖父之母,亦可称曾祖王母。

(曾祖的兄弟及兄弟之妻,称“族曾王父”“族曾祖父”,“族曾王母”“族曾祖母”)

祖父:父亲的父亲。祖父、王父、大王父、祖王父、大父、祖君、祖翁、公、太公等,皆可称祖父。对人称其祖父曰“家公”。称人之祖曰“尊祖父”。称已故祖父曰“亡祖”“亡考”“皇祖考”“府君”“先祖”“先子”“先亡丈人”等。称人之已故祖父曰“大门中”。

(祖父的兄弟称“从祖祖父”“从祖世父”“从祖叔父”“从祖王父”“伯翁”“叔翁”)

祖母:父亲的母亲。祖母、王母、大母、太母、祖婆等,皆可称祖母。称人祖母曰“尊祖母”。称已故祖母曰“皇祖妣”。祖父之妾称“季祖母”“妾祖姑”。从祖祖父之妻称“从祖祖母”“从祖世母”“从祖叔母”“从祖王母”“从祖母”“季祖母”“伯祖妣”等。

中国人“三姑六舅”,对本祖一脉上下或亲戚关系称谓有严格的规定,在现实中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个难题,一个上下差7代的晚辈不知道如何称呼比自己大8辈的长辈,出现令人难堪的场面。现在依据中国《汉语大辞典》、东汉的《尔雅·释亲》和《春秋公羊传·庄公四年》等史书考证,才确定了中国人本族内“上下九辈”的称呼。

附:《尔雅·释亲》:

01 父为考,母为妣。

02 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为王母。

03 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王父之妣为曾祖王母。

04 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曾祖王父之妣为高祖王母。

05 父之世父、叔父为从祖祖父,父之世母、叔母为从祖祖母。

06 父之晜弟,先生为世父,后生为叔父。

07 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

08 谓女子,先生为姊,后生为妹。

09 父之姊妹为姑。

10 父之从父晜弟为从祖父,父之从祖晜弟为族父。

11族父之子相谓为族晜弟。

12 族晜弟之子相谓为亲同姓。

13 兄之子、弟之子,相谓为从父晜弟。

男人的宗族称谓(拟)14 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

15 王父之姊妹为王姑。

16 曾祖王父之姊妹为曾祖王姑。

17高祖王父之姊妹为高祖王姑。

18 父之从父姊妹为从祖姑。

19 父之从祖姊妹为族祖姑。

20 父之从父晜弟之母为从祖王母。

21 父之从祖晜弟之母为族祖王母。

22 父之兄妻为世母,父之弟妻为叔母。

现代版亲属称谓表(请斧正)

23 父之从父晜弟之妻为从祖母,父之从祖晜弟之妻为族祖母。

24 父之从祖祖父为族曾王父,父之从祖祖母为族曾王母。

25 父之妾为庶母。

26 祖,王父也。

27 晜,兄也。──宗族

28 母之考为外王父,母之妣为外王母。

29 母之王考为外曾王父,母之王妣为外曾王母。

30 母之晜弟为舅,母之从父晜弟为从舅。

31 母之姊妹为从母。

32 从母之男子为从母晜弟,其女子子为从母姊妹。──母党

33 妻之父为外舅,妻之母为外姑。

34 姑之子为甥,舅之子为甥,妻之晜弟为甥,姊妹之夫为甥。

35 妻之姊妹同出为姨。

36 女子谓姊妹之夫为私。

37 男子谓姊妹之子为出。

38 女子谓晜弟之子为侄,谓出之子为离孙,谓侄之子为归孙。

39 女子子之子为外孙。

40 女子同出,谓先生为姒,后生为娣。

41 女子谓兄之妻为嫂,弟之妻为妇。

42 长妇谓稚妇为娣妇,娣妇谓长妇为姒妇。──妻党

43 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

44姑舅在则曰君舅、君姑;没则曰先舅、先姑。

45 谓夫之庶母为少姑,夫之兄为兄公,夫之弟为叔,夫之姊为女公,夫之妹为女妹。

46 子之妻为妇,长妇为嫡妇,众妇为庶妇。

47 女子子之夫为壻,壻之父为姻,妇之父为婚。

48 父之党为宗族,母与妻之党为兄弟。

49 妇之父母、壻之父母,相谓为婚姻。

50 两壻相谓为亚。

51 妇之党为婚兄弟,壻之党为姻兄弟。

52 嫔,妇也。

53 谓我舅者,吾谓之甥也。──婚姻

家族

吴澄家族,作为枝繁叶茂的崇仁昊氏的一个支脉,在宋元时期理学兴盛的年代,专治理学,崇尚教育,以授徒为荣,成就了吴澄、吴当两位理学大师,从而成为与元朝政权相始终的绵延百年的名门望族。

(一)家族渊源

据《江西通志稿·氏族略》记载,宋明以来,江西吴姓空前发展,到近代在大部分县市中吴姓都是当地的大姓巨族。其中最著名的宗族有鄱阳吴氏、贵溪吴氏、临川吴氏、南丰吴氏、乐平吴氏、分宁吴氏、永丰吴氏、南昌吴氏、崇仁吴氏、高安吴氏等。在崇仁吴姓中,北宋吴山甫家族最为兴盛,吴山甫进士及第,官居龙岩县令,至南宋其后裔中有吴尚、吴曾、吴镒、吴从龙、吴坚、吴泰等十五人同中进士。但吴澄家族在崇仁吴氏中属于哪一支派,其家族的渊源如何,都缺少记载。不过,在《元史》中吴澄、吴当祖孙都有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他们的生平事迹,说明吴澄家族不失为崇仁吴姓中的名门。

(二)理学大师吴澄

吴澄(1249~1333)字幼清,抚州崇仁人,元代著名理学家,学者称其为"草庐先生"。

1.少年才俊

吴澄三岁时就以超人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在当地小有名气,五岁时他一天能学会一千多字。吴澄不仅聪明,而且又异常刻苦勤奋,他常常不知疲倦地彻夜读书,其母担心他太刻苦用功会影响身体正常发育,便限量给他夜里读书用的油灯,以迫使他在油尽灯灭后早点睡觉。吴澄理解母亲的用心,为舒解母亲的担忧,就早一点睡下,等到母亲睡熟后,再悄悄地起床,继续点灯诵读。他一遍又一遍地将白天所学内容反复复习背诵,直到背得滚瓜烂熟为止。吴澄九岁时,就参加了乡学里的考试,成绩经常名列前茅。. 吴澄十几岁时,就已经十分精通儒家经传,特别用力研究前代圣贤大师的学问。二十岁时,他便以继承弘扬儒学为己任。他认为,上古以伏羲黄帝为始,尧舜弘扬之,禹汤利用之,周文王、武王、周公传承之;中古之道统,以孔子为始,颜回、曾参弘扬之,子思利用之,孟子传承之;近古的道统,以周敦颐为始,程颐、张载弘扬光大之,朱熹集成之。而当今传承道统的人正应是我吴澄。吴澄以他的聪睿和勤奋刻苦实践了自己的志向,他的学问博大精深,已自成一家。但是,他的学说却不为垂危没落的南宋当权者所赏识。近三十岁时,他曾参加过会试,可惜名落孙山。此后,蒙古军即开始了全面的灭宋战争,战火烧遍了江南。吴澄躲避战火,潜心于他的学问,其学说更加完善和成熟,其声名也远近传播开来。

2.淡泊名利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元军攻陷临安,掳走恭帝和谢、全二太后,但张世杰、陆秀夫在福州拥立益王赵罡即帝位,是为端宗,继续抗元斗争,各地小股的农民反元起义此起彼伏,江南社会还没有安定下来。这时,元政府派到江南的官员、乐安(今山东广饶县)人郑松就把吴澄安置在一个叫布水谷的地方,让他安心著书立说。吴澄在布水谷著书颇丰,除《孝经章句》外,还认真校订了《易》、《书》、《诗》、《春秋》、《仪礼》以及《大戴礼》、《小戴礼》等书。

至元二十四年(1288),元朝廷派南人出身的侍御史程颐夫带着皇帝的诏令到江南访求贤才。程颐夫十分推崇吴澄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功底,就把他推荐到大都,朝廷给了他相应的官职。但是元政府推行民族分化政策,把国民分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汉人";四等"南人"。南人地位最低,不受政府信任。吴澄作为南人在政府任职,委屈不平之事司空见惯,故没过多久,他就不愿忍受屈辱而以母亲年高有病需要自己留在身边照顾为由辞职回去了。这时元政府在京城设立了国子监学校,为了让学生掌握理学,根据程颐夫的建议,又派官员到吴澄家抄录了他的著作作为国子监学生的教材,这是十分荣耀之事,极大地提高了吴澄的知名度和其家族的威望。

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吴澄离开家门外出游学。他到了龙兴府(今江西南昌市),该府的按察司经历郝文久闻吴澄大名,听说吴澄到来,亲自到其寓所拜访,邀请他到郡学里讲学。吴澄在郡学讲学时,郝文天天都去听课,并把吴澄与学生们的问答都记录下来,将其整理成几千言的本子,雌

后来这个本子就成了郡学学生诵读的经典。

大名府清河县(河北今县)名士、元江西行省掾元明善天资聪睿,过目成诵,受过系统教育,诸经都有师法,尤其擅长写文章,他个人也以能著述自豪,对于《春秋》经的研究有独到之处,是知名的学者。因未曾与吴澄有过交往接触,所以对社会上所传吴澄的学问,颇不以为然。吴澄到了龙兴府,给两位学者提供了当面探讨学问的机会。两人会见时,元明善向吴澄探问有关易经、诗经、春秋经的本旨要义,吴澄都一一给以阐述,元明善听后觉得眼界大开,对诸经的认识思路更加开阔了,理解更加深刻了,他十分感叹地说:"同吴先生谈论学问,就像到了大海深处探宝一样,奥妙无穷,收益无穷"。从此他自认学问不及吴澄,心甘情愿地拜吴澄为师,恭恭敬敬地行弟子之礼,以为吴澄的学生而自豪。元朝开国功臣董文炳之子董士选也是一位有名的学者,元世祖北征时,董士选曾受命与太子一起监国,此时任江西行省左丞,他也早就听说过吴澄,吴澄到龙兴府后,他把吴澄请到自已家中,待以上宾之礼,宴请吴澄时,亲自为吴澄把盏敬酒,请吴澄教授自己的弟子,他对人说:"吴先生,天下士也。"后来,董士选调到朝廷任职,他竭力向朝廷推荐吴澄的德才,吴澄被朝廷授予应奉翰林之职,官府催促吴澄赶快赴任,但吴澄不欲为官,而董士选的一片深情又难以推却,故拖延了一段时间后才去赴任。由于其职位空缺已久,等到吴澄到大都上任之时,朝廷已另选他人,吴澄听说后,当天就折返南归。不久,朝廷又授吴澄江西儒学副提举之职,吴澄任职三个月后,又以身体有病不适宜为由辞职。

元代最重要的科技成就之一是著名科学家郭守敬主持修订的一部与现代公历相同,但比现代公历早三百年的历法《授时历》,参与协助、支持郭守敬完成这一巨大科技成就的国子祭酒的许衡十分重视教育,尊重知识,他主持国子监教学,力荐吴澄到国子监任职。元武宗至大元年(1803),吴澄被召到京城任国子监丞。吴澄对这份差使十分满意,天刚蒙蒙亮,他就在讲堂上点起蜡烛,开始了一天的讲学,学生们一个接一个的接受吴澄的面授。吴澄因人施教,释疑解难,耐心地指导学生们学习,一直到太阳西斜天黑下来时,吴澄才从讲堂回到寝室。晚上,吴澄也得不到一点清闲,不远千里带着经书来登门求教的人接踵而至,络绎不绝。吴澄依据他们每个人的学识和理解能力,反复地启发诱导他们,耐心地为他们解释疑难,务使他们真正懂得经文的深刻内涵,直到下半夜,吴澄才上床休息。这时期,吴澄不分寒暑秋冬,昼夜相接,精神振奋,诲人不倦地从事他心爱的教学工作。

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吴澄升任国子司业。他依照程颐的《学校奏疏》、胡安国的《六学教法》、朱熹的《学校贡举私议》制定了国子监教学的基本纲要四条:一是教授经学;二是教授行实,即用经学教导学生做人;三是教授文艺,让学生学会写文章;四是教授学生处理事务的能力,即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遗憾的是,这四条纲要没有能在国子监推行下去。吴澄曾对一些学者说"朱熹的学问主要是探求'道',即人与自然的关系,陆九渊的学问主要探求人的社会道德,求学问而不讲做人的道德,必然偏执于言语的推敲及表述文章枝节的问题,故做学问,必先做人,这样才算学到了真正的东西,真正有了学问"。吴澄的这番议$-2-,使一些人认为他是属于陆九渊学派的,这与许衡尊奉朱熹的初衷是不一致的。但是,这些人也说不清朱子、陆子的学问究竟有什么不同。由于学术上的分歧,吴澄当即辞职回乡,国子监中很多尊崇吴澄的学生,来不及向主管报告,就随同吴澄一起到南方去了。朝廷得知吴澄辞职后,又授予他集贤直学士,委任为奉议大夫,吴澄接到任命后,就乘驿马走驿道到京城赴任,走到真州(今江苏仪征市)时,旧病发作,只得就地休养,所以没有能到京城上任。元英宗即位后,特别破格提拔吴澄为翰林学士,进官太中大夫。英宗曾下令征集擅长书法的人,以黄金粉为泥汁抄写佛教的《藏经》,书成后元英宗在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石别苏木)派左丞速速携带诏书让吴澄为该书写序。吴澄不愿意为非自己尊奉的佛教经书写序,就委婉地推辞了。他说皇上写经为民乞福,是"盛举"之事,接着又指出让他写序若为了追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佛教的轮回报应说,佛教学者们都不宣扬,真正善行高尚之人,与日月同光,而道德低劣之辈,则与沙虫同类。对此,有的佛教徒附会为这是为佛追献所得到的灵验,这只能迷惑世人。我朝大元开国以来,已有多次写经追荐之事,若追荐能灵验,就不是佛的灵验,是无佛;若追荐不灵验,就是佛也没有灵验,是诬佛。所以,写序撰写追荐之辞,不能给后人留下什么,恕臣暂时不写,等皇上还驾大都后再汇报此事吧!由于元英宗重视儒学,起用蒙古儒者拜仁为相,推行了一些宽松的政治政策,引起蒙古贵族守旧势力的不满,因此让吴澄写序事不久,在元英宗返回大都途经南坡店时,遭遇被罢黜的权臣铁木迭儿的余党铁失、也先贴木儿等发动的叛乱,被刺杀身亡,故吴澄为金字《藏经》写序的事也就不了了之。这件事表现了吴澄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政治上坦率正直的可贵品质,值得后代知识分子学习和效法。

元泰定帝元年(1324),元朝廷开设讲授儒家经典的讲席,吴澄与开国功臣张弘范之子、平章政事张硅、国子祭酒原是首任官。吴澄的学问,取得了官认可的正统地位。

早在英宗至治末年,曾诏令大臣修建皇族的太庙,朝臣们只见到现实的庙堂大厅中分有不同的房间供奉相应的神主,于是就仿照这种庙制,修建了一个有十三个房间的大庙堂。由于还没有来得及将先祖皇帝的神位迎入庙中,英宗皇帝就被叛臣铁失等弑杀,朝廷主持皇陵太庙的官员,对太庙昭穆制度的排列顺序不明白,就召集大臣学者集体讨论,吴澄指出天子七庙,太祖居中,左三庙为昭,右三庙为穆,昭穆神主,各按规定次序排列,依照古制,以庙为宫,各神主之庙自为宫殿,其排列就像当今的中书六部衙门一样,国家的政府衙门仿照金、宋的旧制设置,皇族的太庙怎么能不按古制排列呢但是,朝廷主持太庙的官员,急于将各先帝神主迁入庙中,就未听吴澄所论的昭穆古制,而是按照简捷便利的传统习俗将各神主安置了。吴澄对此极为不满,终日心中不悦,隐然有归乡之意。此时,朝廷下令修撰《英宗实录》,让吴澄全面主持这4件事,吴澄不好推辞,暂时未提归乡之事。几个月后,《英宗实录》修成,还没有来得及书上报朝廷,吴澄就称病闭门不出了。中书左丞许师敬奉皇帝旨意,到国史院为修撰《英宗实录》的人赐宴庆功,吴澄身为首功之人,也不得不应邀出席,宴席上许师敬一再向吴澄表明朝廷挽留他在京为官的意思,但吴澄去意已决,所以宴席散后,吴澄就不辞而别,出城到了码头坐上运河南下的船只回家乡去了。中书省听说后,立即派使臣顺驿道追赶,但为时已晚,于是中书省奏明泰定帝说:"吴澄是国家著名的大儒,对朝廷的功劳丰厚,现在他以年老辞官回乡,我们不忍心-N-让他重新劳作了,朝廷应该对他有所褒奖。"泰定帝接受了中书省的建议,诏令吴澄为赞善大夫,赐给他金织文绮两件,钱钞五千贯。

吴澄身体瘦弱,其貌不扬,穿不起来宽大的衣服,但是当他拱手正坐讲课的时候,则精神饱满,气宇轩昂;回答弟子们的提问,则生动有趣,寓意深刻。吴澄知识渊博,德行高尚,所以无论是在朝为官,还是辞官回乡,所经州县士大夫们都成群结队地去欢迎他,热情邀请他到本郡县讲学。他在山中办学,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其中不少人学有所成,如明朝洪武四年(1371)首次开科考试,作为主考官之一的鲍恂即是吴澄的弟子。在教学之余,稍有空闲,吴澄就以著书为业,终其一生,他都手不释卷地探求着新的知识。

吴澄对于《易经》、《春秋经》、《礼记》都有专门的研究,并把研究心得写成专著。他的研究心得,破除了先儒们穿凿附会的痼疾,阐述了经书自身蕴藏的精深意旨,给人别有洞天之感。凡他所叙述的经传之义,都分门别类,立条记载,使其内容精当,寓意深远,自成一家之言,而且阅读简捷,叙述自然。同时吴澄还写了《学基》、《学通》两篇论文,告诉人们学习的根本是什么,以及怎样掌握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他的这些见解,大多来源于邵雍的学问。此外,吴澄还校订了《皇极经世书》、《老子》、《庄子》、《太玄经》、《乐律》以及《八阵图》和郭璞的《葬书》等。吴澄的著述是十分广阔丰厚的。

当初,吴澄居住在几间简陋的茅草房中,因此程钜夫给其居所题名为"草庐",所以,后学者都称吴澄为"草庐先生"。天历三(1330),朝廷认,为吴澄年事已高,特别任命他的次子吴京为抚州教授,以便在其身边侍奉他。

天历四年六月,吴澄得了重病,不久去世,终年八十五岁。吴澄死后,朝廷赠其官为江西行省左丞、上护军,追封其为临川郡公,谥号"文正"。吴澄作为一代理学大师,同当时著名的学者都有密切的交往,他不仅同在朝为官的程钜夫、元明善、董士选等人友善,还同一批不走仕途,终身执教做学问的学者关系密切,如同当时的教育家孙辙关系就特别好。孙辙对老子、庄子颇有研究,教诲"辞温气和,闻者莫不油然感悟。"吴澄为其文集作序说"所谓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可见他们相知之深。对另一位教育家杨开先,吴澄为其讲义所做的题后跋中高度评价了他不遗余力弘扬经学的精神,特别对他所创设的"讲义教学方法","明白谆後,无滞辞,无昧意",并说"说经不得已而用此法,若是者,余其可概也夫"。对长安经学家黄译(字楚望),吴澄更是推崇备至,认为自己平生所见明经士,未有能及黄译者,他对人说"能言杨、墨者,圣人之徒也,楚望真其人乎!"总之,吴澄作为一代受人敬仰的学者和学人表率,他博大精深的学问,高尚的德行,与朝廷内外学者的密切交往,为国人所共慕。崇仁吴氏由于出了一代理学大师吴澄,宗族地位大大提高,从而成为有元一代最显赫的名门望族之一。

(三)家学传人吴当

吴澄的博学多闻为家族带来了荣光,也为子孙的仕途开辟了道路,他有两个儿子:长子吴文,官至同知柳州路总管府事,次子吴京,官至翰林国史院典籍官,两个儿子步入仕途,巩固了崇仁吴氏家族的地位。但崇仁吴氏家族赖以立世的理学,却不是由吴澄的儿子而是由其孙子吴当继承的。吴当(1296~1361)字

伯尚,是吴文的儿子。吴当自幼接受家学的熏陶,又聪明敏锐,接受知识快,理解能力强,所以知识功底扎实。长大以后,在祖父的教诲下,吴当精通了诸子百家和经史学问。其后,吴当陪同祖父吴澄到京城,朝廷特补授他为国子生。在京城,吴当的学问又有了很大的进步,知识面更加广阔。吴澄开馆授业,在不远千里慕名而来向吴澄求学者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最终是师从吴当完成其学业的。

元帝至正五年(1345),吴当以父吴文的官阶门荫授职万亿四库照磨,尚未上任,就有朝臣推荐他改任国子助教。吴当教授学生,讲解的内容大大超过了一般学者,同时他又严格要求学生反复练习,国子监的学生们都喜欢跟他学习。吴当在任国子助教时,正赶上朝廷下令修撰辽、金、宋三国的国史,吴当亦被征调参加了三史的编纂工作,三史修成后,吴当被升任为翰林修撰。此后数十年间,他的仕途一帆顷:至正七年(1347)国子博士、八年监丞、十年司业、十一年翰林待制、十二年礼部员外郎、十三年监察御史、国子司业、十四年礼部郎中、十五年翰林直学士。

这时,南方反元的农民起义军已持续了五年的时间,元朝统治岌岌可危,因此有大臣推荐吴当,认为他世居江西,了解江西的民情,而且吴当的才能又完全可以担任政务官。于是元顺帝下诏授予吴当江西肃政廉访使,同江西行省参政:尔赤、兵部尚书黄昭共同招降搜捕江西诸郡县的起义农民。同时,朝廷还授权他们可根据情况便宜行事,给予吴当等极大的行动自主权。吴当到任后认为,元朝官军不足以镇压农民起义军,为此他招募了一批民兵,率领他们由浙江进入福建,再由福建转入江西,因为此时湖北、安徽、江苏等地都已被农民起义军占领,故吴当只能绕道福建转入江西。

吴当到了江西建昌(治所今江西南城县)地界,依赖其家祖孙三代的信誉和威望,招降了新城(今属衡阳)的农民起义军孙塔部,并利用孙塔部农民起义军消灭了另一支农民起义军李三部,打通了进入江西腹地的道路。在此情况下吴当下令三路元军攻打南丰县(江西今县),南丰农民起义军首领郑天瑞败走,另一名义军首领郑原兵败自杀,南丰城为吴当军占领。至正十六年(1356)吴当调集所部检校章迪的军队与兵部尚书黄昭的军队夹攻抚州,又乘胜收复了崇仁、宜黄二县。由此,建昌、抚州二郡基本上为元军重新控制。元朝廷派往江西总兵抚州、建昌军事的参知政事朵歹,率元官军与农民起义军对峙多年,不仅没有取得什么战功,反而不断丢城失地,连吃败仗。而吴当刚人江西就屡屡奏捷,本来就看不起南人的这位蒙古贵族朵歹吴当的功劳大生嫉恨。竞置濒临危亡的元政府于不顾,向吴当大泄私愤,他在吴当是南人,南人不宜掌兵权上大做文章,散步流言蜚语,造谣诬陷吴当、黄昭与农民起义军勾通。元顺帝不明真相,又从根本上不信任南人,于是就下诏解除了吴当、黄昭的兵权,任命吴当为抚州路总管,黄昭为临江路总管,负责供应亿平章火你赤军的军需。火你赤无故诛杀了吴当的属从官范谆和章迪,吴当的部属将士愤慨不平,欲讨回公道,渐成烈火之势,吴当赶紧劝谕大家说:"上边的命令是不可违抗的",让大家忍气吞声顺从火你赤算了,不料此时火你赤又上疏朝廷,诬陷吴当、黄昭,说他们二人"难任牧民",不久就有朝廷的圣旨下来,罢免了吴当和黄昭的总管之职,将二人贬为庶民。至正十八年(1359),火你赤军由瑞州(今江西高安县)回到龙兴,吴当、黄昭同时随军,他们二人惧怕有杀身之祸,不敢去见火你赤。正在为难之际,情况发生了转机,原来吴当、黄昭二人的立功状,是自广东由海路送往京城大都的,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很久没有送到。而朵歹、火你赤的公文却由陆路先送到了朝廷,所以朝廷先是下令责备吴当、黄昭,后又将二人贬官免职,等到朝廷见到了吴当、黄昭二人的立功状后,才知道是朵歹、火你赤有意诬陷,于是朝廷下诏,拜吴当为中奉大夫、江西行省参知政事,黄昭为湖广行省参知政事。朝廷的任命还没有送到二人手上,陈友谅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就已经攻陷了江西诸郡。火你赤的元军弃城不顾,望风而逃。吴当戴上黄帽子,穿上道士的服装,闭门不出,每天以写书为事。陈有谅派使臣征召吴当,吴当卧床不起,绝食不从,表示要以死效忠元朝。陈有谅的使臣无奈,只得让人连人带床抬到船上,强行把吴当送到了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吴当在江州被农民军拘留了一年,仍然不愿为农民军出力,终被释放。此后,吴当隐居在庐陵(今江西吉安市)、吉水(江西公县)之间的谷坪山中,著书立说。至正二十年,吴当因病重不治而亡,享年六十五岁。

吴当著有《周礼綦言》、《学言藁》。不过,吴当最重要的贡献,是他将其祖父吴澄的著述整理成书,使其流传于世,吴当整理吴澄的著述流传至今的有《吴文正公集》一百卷和《草庐精语》等。

吴澄家族与元朝政权相始终,是绵延一百多年的名门望族,吴澄在哲学上的贡献,更使其家族百世流芳。

吴澄家族的后裔史载阙如。

404-004孙[sun]代表人物:中国历史军事家孙武。

(1)出自姬姓。据《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所载,春秋时,周文王之子卫康叔的八世孙卫武公名和生子惠孙,惠孙生耳,担任卫国上卿,生武仲乙,以王父的字为氏,亦称孙仲乙。(2)出自芈姓。据《世本》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楚国令尹孙叔敖,字孙叔。其支孙以王父的字为氏。(3)出自妫姓。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春秋时齐国陈敬仲的四世孙无宇,字孙桓,生子书,为卿士;因“伐莒有功”齐景公赐姓孙氏,食邑于乐安。后来齐国发生内乱,孙书的后人出奔吴国。孙武为吴将,其后人也。(4)为西汉荀氏所改。据《汉书注》云:西汉宣帝刘询继位后,为避皇帝的嫌名,遂将荀氏改为孙氏。刘询于公元前3~前49年在位。去世后,一部分孙氏恢复祖姓荀氏,但有一部分末改回,遂为孙氏。

孙姓在当代中国为第12姓,占154%,在文登2007年底统计31190人,为第5姓。孙姓在文登为珍稀土著旧族,凡聚居村落繁衍生息人丁极其旺盛。唐朝孙姓土著族集居今乳山汤上,元朝初期武略将军孙琪为其后裔,孙琪子孙玉珪,孙琪孙孙斌及其后散居汤东疃、汤 后疃、汤南山等村及文登南桥、北桥等村。

田(陈)完五世孙田无宇有三个儿子:田开、田乞、田书。田开是乐师,一生主要活动在柏寝台,为齐景公及其相卿晏[yan]婴登台抚琴奏乐。田乞是齐国大夫,以大斗放贷、小斗收赋[fu]而深得民心。田书即孙书,齐景公二十五年(前523年)秋,齐王命高发帅师、孙书为主将去伐莒国。莒子庚舆[yu]吓得逃往纪鄣,就使孙书率师到纪鄣伐之。孙书侦察到,莒国有些妇女,其丈夫被莒子杀死而成为寡妇,年纪大了还逼迫她们到纪鄣去纺织布帛[bo],苦度残生。孙书就让这些孤寡妇人作内应,协助拔城。到了夜间,她们把纺织的布帛从城墙上垂放下来,让齐师“夜缒而登”。孙书用此法攻取了纪鄣城。孙书伐莒胜利,齐景公很高兴,就赐他将田氏改为孙氏,并食采于乐安。孙书的儿子孙凭亦为齐卿,他的孙子叫孙武,未仕。先秦制度规定:“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孙书、孙凭、孙武之祖孙三代在齐国乐安生活,聚族而居,成为乐安孙氏的始创宗族。(摘自《广饶县志》)。陈完奔齐119年后,由陈姓改为田姓,又由陈姓改为田姓30年后田姓改为孙姓。

福山孙氏(属乐安孙氏)八兄弟的族谱有这样的记载:三世祖孙广从八甲迁入不夜。而《杏林孙氏族谱》说杏林孙氏与不夜孙氏原系同宗,因此初步论定,杏林孙氏与不夜孙氏都属乐安孙氏的分支,从乐安孙氏始祖孙武开始,孙姓人才层出不穷: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善相马者孙阳(伯乐)、齐国兵家孙膑,东汉末年的长沙太守孙坚,三国孙权,北宋经济学家孙炎,年过百岁的唐朝大医学家孙思邈,书法家孙过庭,画家孙位、诗人孙原湘、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当代地质学家孙大中、哲学家孙叔平等。

在《中国孙氏世系源流》一书中记载:公元1224年时,福山孙氏八兄弟有一个先祖叫孙成(红袄军之人),孙成的儿子叫孙山,正好与杏林始祖的名字相吻合,年代也是在红袄军起义之后。他们可能就是同一个人,也可能只是巧合。

始祖孙山避乱来到荣成伟德山南的杏林沟一带(就是现在的俚岛镇杏北台、杏南台、燕泊、杏陈家、杏小桥、小泊、草岛寨等村),这里山清水秀,有一处山泉谓神龙眼(曾是荣成八大景之一,上世纪五十年代因采石炸毁)。此后又逐渐发展到文登市区及高村镇的孙家埠村、汤泊杨村、虎山村、脉田村、邢家村,泽库镇的前岛、尹家等村。蔄山镇的杨家卧龙、裴家埠村,大水泊镇的岭上孙家、陈家埠村,汪疃镇的西黄埠村,文登营镇的张皮村,侯家镇的吴家滩、二马村,荣成的荫子夼村,成山一村及埠柳镇的兰格庄,威海市区鲸园及环翠区草庙子镇打铁村、洪水岚、兴山等村,羊亭镇的埠前、西山口村等近百个村庄。

孙琪(1233~1291),元初著名将领。今冯家镇汤后疃村人。元灭金后,投军从戎。历经40余战,所得功赏尽散于部下。至元六年(1269年)至八年(1271年),率兵攻襄阳。至元九年(1272年),襄阳水战,擒南宋将领。至元十年(1273年),围攻樊城,带伤登城杀退守兵。历任忠显校尉管军把总、昭信校尉管军把总、承信校尉管军把总、武略将军管军千户,并赐以金符。卒后葬于汤后疃村南。

元武略将军孙琪墓 位于冯家镇汤后疃村南。墓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墓葬顶部呈圆形,高于地面4米,墓室四壁及顶部均为整体石板围砌,内有一石匣盛有孙琪尸骨。墓前立有石碑,碑前有一通道直通石门,通道两侧立有4个石人。石门高7米,宽5米,门楣横匾刻有“武略将军孙琪之墓”。墓地四周不均等地布有石马、石牛等。该墓地原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

孙姓1元初时由小云南山东即墨楼上村迁入小观坦埠;(祖籍山东即墨小云南楼子底下孙家庄 )2唐朝时小观北黄当地土著旧族;3宋末迁入汪疃孙家沟;4元中期由乳山汤泉迁入小观庙东;5元初迁入汪疃英武;6明天启时由即墨石臼夼迁入文城关北头;7明中后期由大水泊新立庄孙家茔迁入文城天福孙家卧龙;8明初迁入葛家林家庄井头床;9 明弘治时由文城关北头迁入高村孙家埠;10明中期由荣成斥山迁入大水泊山后孙家;16明嘉靖时由张家产北崖子迁入侯家(北)廒上孙家;11明中期由侯家北廒迁入张家产北崖子;12明中期由岛子前迁入界石新炉;13明中末期由高村孙家埠迁入大水泊新立庄;14明中期由小观迁入葛家松岚后;14明正德前迁入由界石桃花岘;14明正德时由界石桃花岘迁入米山撇惠山北后山后;15明正德时由荣成迁入侯家河杨家茅草地;15明嘉靖时由莱阳蚬子庄迁入高村沙柳村;16明嘉靖时由张家产北崖子迁入侯家(北)廒上孙家;17明初由莱阳县迁入羊亭,明万历时由环翠区羊亭迁入米山横口卧龙铺;19明洪武年间由云南迁入乳山孙家埠,明万历时由乳山孙家埠迁入张家产岚村菠萝岚子;20唐朝孙姓土著族居今乳山冯家汤上,明天启时(1621~1627)由乳山冯家汤上南山迁入泽头南桥牛七步;21明天启时由云南迁入侯家江山泊;21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由大水泊岭上孙家青石岭石岭村迁入蔄山小黄小黄庵;21明末清初由高村孙家埠迁入文城孙家西山西山孙家;21明末由牟平城迁入大水泊岭上孙家青石岭;22明(中)末由高村孙家埠迁入文登营东杜梨孙家疃;24明末由侯家江山泊迁入大水泊崖下;25明末由云南迁入昌阳县城东郊大营寨宋村大寨;27明末清初由小观坦埠迁入小观金花;28明末由牟平棘子园迁入界石旸哩店子,1960年分南、北店子两村;30明末迁入界石鞠家庄孙家庄;31明末由荣成上庄迁入张家产永福孙家;

33清初由乳山孙家埠迁入小观风口集;35清初中期由小观庙东迁入小观东炉;36清初由荣成神龙口迁入文登营中仓;38清初由高村孙家埠迁入文登营沟于家;39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由莱阳迁入泽头大洼; 40清乾隆时由泽头南桥迁入葛家祝家泊子; 42清乾隆时孙又书由小观金花小英迁入小观小芦头;43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由小观东浪暖迁入小观孙家寨;44清乾隆时由大水泊岭上孙家青石岭迁入高村中邢家;45清乾隆时由云南迁入汪疃孙家沟;46清中期由文登营大店迁入文登营刘马庄;47明正德年间孙继发、孙继祖由今莱阳市里迁入建乳山崖子,清道光时由乳山崖头(子)迁入葛家东孙疃;48明万历时由文登坦埠村迁入建乳山砦里、东吉子园,清康熙时迁入建上口村,清道光时由乳山西上口迁入葛家洛格庄;51清末由孙家台迁入文登营于家庵;52清末由乳山夏庄迁入汪疃曹家泊子;53清末由威海来海迁入蔄山中床;54清末由汪疃郝家屯迁入文登县西泊子(大支);55清末由张家产菠萝岚村迁入文登县西泊子(老支);5民国1913年由张家产岚村迁入大水泊南疃; 58由界石旸哩迁入蔄山西黄岚;59由环山孙家西山迁入蔄山西柳;60由界石蒋家疃迁入蔄山山马于;61由高村汤北阳迁入高村虎山;62迁入泽头孙家庵。《文登姓氏》

家神牌位是人们心目中最神圣的,所以书写是一件非常严肃、隆重的大事,且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和格式规范。不写则已,若写定不能草率、马虎,会书者若不德高望重,慎写家神牌位。

凡欲写香火的人家,必先看好吉日,购买好新毛笔、墨水、红纸,准备好香案,须请方圆几十里地书法最好且德高望重者到自己家里,盛情款待后,摆置香案,先生净手后方才提笔书写。根据约定俗成的习惯和规矩,先生可以无偿帮人书写春联、婚联等等,但书写香火必须是有酬的,由先生定多少,主家无须还价。

“堂号”的书写要求,必须是毛笔正楷体,不得用行书、草书。横排自右向左写读。“堂号”须依据主家的家族谱记载世传下来的堂号,不得随意取名。书写“堂号”须用红底黑字或黑底黄字,不得用白、蓝、绿等色的底、字。纸或牌匾的规格为宽二尺四寸,长四尺五寸。

“神位”的书写要求更加具体、规范、严格,有五大禁忌和五要五不得。五大禁忌是:

写“天”,要求“一不压大”,禁忌撇连二横;写“地”,要求“土不离也”,禁忌土也分开;写“君”,要求“君不闭口”禁忌尹下的口字封严和随意改写为“主”或“国”字,以防产生歧义;写“亲”,须写繁体“亲”,要求“亲不闭目”;写“师”,要师不离位,就是写师字的一竖要拉长挨上“位”字。这五禁忌一方面是忌讳和计较,一方面是从书法角度上审美的要求。

五要五不得是:要写正楷体,不得用行、草、及其它字体;毛笔掭墨要适度,不得滴、溅、流、洇,保证书面干净整洁;笔划要润圆饱满,不得起毛分叉;神位写好后,要小心谨慎地平放在僻背、干净的地方自然阴干,不得用它物粘吸、擦抹字上余墨或用火烘烤,以防弄坏字纸;干后贴墙时,要将胶水或浆糊抹在纸的周边一指宽即可,不得满抹,以防胶水或浆糊干后字纸起皱和变色。

“神位”的规格与堂号的规格一样,即用一张半红纸竖接起来为长,一张纸的宽度,从上往下竖写,须是红纸黑字。

“堂联”的书写,基本要求是红底黑字或红底黄字,字体要小于“神位”六个字,字体可楷可行可草可隶可篆可宋可魏,但不能用童体和其它变形异体,以防不严肃不庄重。堂联的内容前面已作介绍,不得写成春联及其它内容;堂联的张贴以神位两侧相对应,面右为上联、面左为下联,与神位上端对齐。如若要张贴两幅或多幅堂联的,仍以神位两侧相对应,以联文内容和字体相区别,禁忌将一幅联文贴在一边。

“报条”也用红纸从上往下书写,纸宽为一张红纸竖折的1/4、1/5、1/6均可,一年一新,讲究的是一年要比一年长。设置香火的第一年,报条不宜书写的太长,要为以后留有余地,直到最后一个报条将墙面贴满、长至地面。贴报条上端不得超过堂号牌匾的上沿。待香火右边墙面贴满报条后,视“香火”字纸破损情况来确定更新与否,若完好无损,只是将过去已贴满的旧报条撕掉又重新开始写贴报条即可。

1“族脉家谱”是一款免费的个人单机版家谱编辑软件。它将使我们的用户朋友们在无需联网状态下编辑、浏览、和管理自己的家谱内容。而后,家谱还可以通过上传“导入”到网上,以方便家谱成员间分享内容、以及相互联系交流。注意您在使用这套软件之前,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下载安装。如果安装过程因为微软的 Framework 40 而导致失败,用户需要下载并手工安装 微软Framework 40。

  第二,软件注册。请登录本网站,然后回到您当前浏览的这个页面,把这里展示的 注册信息 拷贝并输入到“族脉家谱”的“注册”输入框里。

  第三,导入家谱。请在网上“我的家谱”下“创建家谱”,经过“备份”以及把备份文件导入“族脉家谱”,您就可以在自己电脑上编辑管理家谱了。

  第四,您可以阅读“族脉家谱”中的“帮助”文档,以获得更多使用上的说明。

  2“族脉网网络服务平台的用户应用手册”较详细地向用户说明了我们网上服务的主要功能。

  3“Alexa工具栏”这款软件能够直接帮助提升我们网站的知名度,从而对我们能长期为您提供一个稳定的修谱平台带来保障。我们的网站服务和“族脉家谱”软件都是免费的,我们衷心希望每一位用户朋友能够安装这款工具栏软件,以对我们的工作予以最大支持。

  4“TeamViewer”是一款支持个人电脑远程操作的专业软件。它可以让我们在用户使用“族脉家谱”遇到困难时,进行必要的远程诊断和技术支持。使用这款软件时,因为登录与否以及登录密码可以临时设定,您完全不必担心机器的安全性。此外,下列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这款软件无需安装,只要把下载文件解压缩到一个自选文件夹内,然后运行其中的“汉化注册。cmd”即可运行。

  第二,首次运行后,您要通过下述方式确认选择“简体中文”界面,即,

  “(菜单) Extra -> (下拉) Options -> (左下方) Advanced -> (点击) Show advanced options -> Display language”

  第三,您设定语言后,必须是通过“(菜单) Connection -> (下拉) Exit”关闭软件,以使得设定的语言生效。

  第四,在我们的工程师登录您的机器之前,您只需把“等待连接”栏目下自己机器的 ID 和密码告诉我们就可以了。

  第五,使用QQ下的“远程协助”也可以实现让我们为用户提供诊断和技术支持的工作。

叶姓起源

一、为出自芈姓沈氏,为帝颛顼的后裔。

传说,帝颛顼的后裔陆终娶方氏女为妻,生下六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叫季连,赐姓芈。

季连的后裔鬻能做过周文王的老师。

后来周成王封鬻熊的曾孙熊绎在荆州山(今湖北西部)一带建立荆国,定都丹阳(今湖北秭归),后迁都子郢(今湖北江陵),改国号为楚。

春秋时,楚庄王的曾孙戌,在楚平王时任沈县(今安徽临泉县)尹,又称沈尹戌。

他的后代中有人以沈为姓。

楚昭王封沈尹戌的儿子沈诸梁(字子高)于叶(今河南叶县南旧城),称为叶公。

叶公曾平定白云胜的叛乱以复惠王,有功于楚,得封南阳,获赐爵为公,后退休于叶。

其后人便以邑为姓,称叶氏。

其得姓始祖为叶公叶诸梁。

二、据《姓氏考略》记载,我国古代的所谓南蛮(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之中,也有以叶为姓的。

春秋时吴国的叶雄就是南蛮叶姓的后代。

三、少数民族叶姓

清满洲叶姓 《清朝通志·氏族略》说满族有叶氏,世居沈阳。

又,清满洲八旗姓纳喇氏、叶赫氏、叶赫勒氏中均有改姓叶氏者。

清初将领叶臣、叶克书均为满族。

彝族叶姓 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

彝族支系繁多,多数自称“诺苏”、“纳苏”、“聂苏”等。

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彝族。

彝族有自己的姓氏,《巍山彝族姓氏分布调查》中显示,所查云南巍山彝族83771人中,共有149个姓氏,其中有叶姓,但人数不是很多。

德昂族叶姓 德昂族是西南边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渊源于古代的“濮人”。

史书中记载的“茫蛮部落”即为德昂族的先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称崩龙族。

1985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改名为德昂族。

主要散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县和临沧地区的镇康县,与傣、景颇、僳僳、佤、汉等民族交错而居。

崩龙族原有自己的姓氏,但进入20世纪以后,即采用汉姓,据《德昂族社会历史调查》一书称,云南潞西县三台山德昂族民族乡邦外村有“海”氏改称叶姓者。

另外,蒙古、土家族、锡伯族、保安、回、苗等民族均有叶姓。

介绍文件叶姓迁徒史 叶姓迁徙史

元代以前

得姓之后的叶姓人,最初发展很缓慢,见于史籍的叶姓名人也不是很多,臧励禾《中国人名大辞典》中收录的叶姓名人仅有叶子韶一人;《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收录的唐代以前名人也只有叶万椿、三国吴人叶雄、晋人叶谭、叶子韶4人,而叶万椿还是为淮南王刘安所遇群仙“八公”之一的“自号”,并非一定姓叶;叶雄是叶调国叶氏后裔。

因此,关于叶氏的迁徙情况只能从现存的一些谱牒资料中窥知端倪。

据清光绪六年(1880年)南阳堂《叶氏族谱》记载,自叶公起,叶姓族人多代出河南。

叶姓始祖沈诸梁,居于春秋时楚国叶地《今河南叶县南),直至终老。

叶公生有二子:长子名重,为周楚邑令,配樊氏,生凝,为楚大夫;次子名才,袭父爵,字芈骝 (一凸),号璧英,一子名盼,后为司马。

其十一世叶淑和为秦代长沙(今属湖南)太守;二十世叶崇,为西汉颍川(今河南禹州市)太守;二十五世叶颁,为长沙(今属湖南)太守;四十七世叶尤,字茂永,东汉时为太尉,居南阳(今属河南),分为六族。

叶姓族人的南迁始自东汉末年,始迁祖叶望。

清光绪六年(1880年)的南阳堂《叶氏族谱》、安徽歙县《新州叶氏家乘》、浙江松阳《卯峰广远叶氏宗谱》均视叶望为叶氏南迁之始祖。

叶望 字世贤,雁门太守,汉末时为光禄大夫,灵帝时弃官归隐,人称“楼舟先生”。

建安二年(197年)由青州渡江而南下,侨居丹阳之句容(今江苏句容),为叶氏南迁之始祖。

叶望之后裔不断向外发展,分别迁到了浙江、安徽等地。

浙江松阳《卯峰广远叶氏宗谱》及《玉岩叶氏宗谱》都说叶望四世传至琚(ju),仕钱塘(今浙江杭州)令,爱民如子,号之曰“叶父”,在当地百姓的一再挽留下,安家钱塘,并成为当地望族。

琚次子俭,字亚父,晋太康二年(281年)为括苍太守,授折冲将军,宦居括苍(今浙江丽水)。

俭之后世居松阳卯山之右。

安徽歙县《新州叶氏家乘》说:叶望五世孙硕,迁新安歙县。

另据晋永嘉之乱带来的大批移民潮推测,期间叶氏族人南迁的当不在少数。

晋永嘉年间,皇室内讧,由争权演变为八王之乱,战火遍及中原。

永嘉五年(311年),匈奴刘渊乘机起兵反晋,其族弟刘曜(yao)攻入洛阳,西晋灭亡。

晋室遗族仓皇南逃,最后在建康(今南京)重建政权,史称东晋。

在永嘉之乱中,中原士族纷纷南奔,并有大量百姓逃难过江,先后有近百万人之多,在这次南迁浪潮中,中原叶姓族人当有不少移居到了福建、江西等地。

唐宋时期

叶姓族人的大举南迁在唐代有两次,第一次在唐初。

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福建泉漳之间,蛮獠(liao)啸乱,朝廷派以陈政为朝议大夫、岭南行军总参,率府兵 3600名,战将123名入闽征讨(史称58姓入闽)。

其中众多叶姓士卒,战后在福建各地定居繁衍。

第二次在唐末。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光州固始王潮、王审知兄弟率众起义,举兵南下,中州地区的叶姓兵众跟随二王南下,在福建转战8年,王氏兄弟在福建建立“八闽王国”,叶氏将士也在福建各地定居开族。

当时以北方为主要聚居地的叶姓当不在少数,由于资料匮乏,其具体迁徙情况已无法得知。

宋末是中原叶姓南迁的又一 。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大举南侵,战祸遍及几乎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造成惨重破坏:“几千里无复鸡犬,井皆积尸,莫可饮”,“菽粟梨枣,亦无人采刈(yi,割)”;

“民多流亡,土多旷闲,遗黎惴惴,何求不获”。

靖康二年春,北宋灭亡。

五月,康王赵构建立南宋政权,后定都临安。

靖康之难后,直至南宋灭亡,宋金对峙,战乱不断,大批北方人民为避战乱,被迫不断向南迁徙,持续近一个半世纪,其中不乏中原叶姓族人。

由于年代久远,记载叶姓族人在上述几次大的移民过程中的迁徙情况并不是很多,一些叶姓族谱的记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一时期叶姓迁徙到了江苏、浙江、福建、江西等地。

如安徽《休宁陪郭叶氏世谱》称其始迁祖叶尚或,南唐时自湖州苕溪迁休宁陪郭。

《叶氏族谱》记载,后唐清泰年间 (934—936)叶一琅任朝奉大夫,随官迁至江西赣州府信奉县。

叶一琅之孙延庆再迁至福建兴化府仙游县。

根据族谱记载,唐宋南迁的叶姓族人中,主要来自河南,来自河南的叶氏分别迁居到了福建、江苏、浙江、广东、四川等地。

福建仙游《古濑叶氏族谱》说:“始祖叶湛,世居雍州,五季之乱,举族流徙莫定;至宋,卜居光州固始,若祖有叶炎会者,随宋南渡,卜家仙游之古濑。”《佛岭叶氏谱序》称:“吾稽叶氏,居雍州,徙居光州囱始县。”《思实公重修族谱序》也说:“吾祖河南固始人也。”《明元公谱序》谓:“吾宗自光州入闽。”

江苏吴县《纪革叶氏支谱》称:始迁祖叶寿三,宋室建炎南渡,自汴迁东洞庭纪革。

浙江淳安、遂安、开化《叶氏宗谱》记载:一世祖为叶翥(2hu),先世为河南人,因官迁居歙之黄墩。

历五世曰豪,不满王安石新法,避地遂安承凤,后名叶村。

四川成都《蓉城叶氏宗族全谱》记载:是族先世汴梁人,有大经者,南宋末官闽,时兵戈四起,南北道梗,遂流寓梅州程乡县。

所有这些都说明,叶姓祖根在河南。

因此,直到今天,福建省叶氏各宗各系,追述其宗,十有八九称其祖上原籍为河南光州、中州。

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繁衍,到宋朝叶姓已成为大姓望族。

《通志·氏族略》说“叶氏,宋朝为著姓”,《宋史》中立传的叶姓人物有12人,而《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的:宋代叶姓人物有47人。

从这些名人的籍贯:看,《宋史》中立传的名人全部为江南人,其中浙江籍8人,福建籍3人,江苏籍1人。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的47宋代叶姓人物中,除两名籍贯不详,1名为河南人外,其余44人全是江南人,其中浙江籍20人,福建籍19人,仅两省就占八成以上,其余为安徽、江苏、江西等省人,由此可见此时的叶姓已鼎盛于江南了。

明清以来

明清时期叶姓已遍布全国各地,成为我国的大姓之一。

见于史载的各类叶姓名人较以往大大增加。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有明清叶姓人物117人,从这些名人的居住区域分布来看,明清时期叶姓族人已经繁衍到了大江南北,但仍以浙江、江苏、广东等地为多。

《中国人名大辞典》中收录的明清叶姓117位名人中,在有明确籍贯的100人中,浙江45人、江苏19人、上海 16人、安徽7人、广东6人、福建6人、湖北6人、江西3人、河南、山东各1人,这说明此时叶姓发展的中心仍然在今浙江、广东、福建、江苏、上海、安徽等东部沿海一带。

浙江叶氏 明清时期浙江叶姓的迁徙大都是在本省境内进行。

如:余姚的叶姓就是南宋大臣叶梦得的后裔由湖州迁入的。

《余姚梅川叶氏宗谱》说:叶梦得孙叶篑 (ku),理宗端平间(1234—1236)自湖州迁余姚熨斗山。

《叶氏再续谱》称:叶篑孙叶

文达,元代又从熨斗山迁邑之梅川三山,为海川始迁祖。

叶(竹贵)孙叶文远,迁邑之东门,步得十五世孙叶伯兴又迁邑之通德乡西旺隶,是为迁西旺始祖。

《叶氏续修宗谱》梦得十六世孙叶永初,由余姚叶家埭迁邑之奉山,永初孙叶渊铠,由叶家埭再迁邵家渡。

松江叶氏是在元朝由杭州迁入的,松工《叶氏家谱》称:始迁祖叶廷玉,元自杭州丰乐桥迁松江,先筑室钟贾山阳,后又迁居籽城西门内丰乐桥。

淳安叶姓为南宋大臣叶义问的后裔,由寿昌迁入。

《南阳叶氏宗谱》称:南宋大臣叶义问玄孙叶椿,始自寿昌迁淳安梓桐;十三世传至叶继善,元明之际因商自梓桐崇疚再迁遂邑七侏溪西桃源,为迁遂一世祖。

金华叶姓是在明初由松阳迁入的。

《双溪叶氏宗谱》称:始迁祖叶显,明初携子叶彦由松阳迁婺州金华县西之菱塘。

以业鹾(cuo,盐的别名)为生,家益饶裕,至曾孙叶仕瑛,复由菱塘徙附廓双溪。

东阳象山叶氏是从松阳迁入的。

《象山叶氏重修宗谱》称:始祖叶质,先世括苍松阳人,南宋时自松阳芝田都铺迁来东阳茜畴里。

传九世至叶雅,元末再迁本邑象山大坞,是为始迁祖。

东阳龙溪叶姓是淳安县迁入的。

《龙溪叶氏重修宗谱》记载:始祖叶恩,北宋初自睦州清溪迁义乌永宁乡。

五世孙叶桐,再迁广口叶堂。

十一世叶由幸,南宋后期复迁十三都演溪。

十九世叶良玉,明中叶又自演溪迁东阳斯孝乡鹤岩龙溪玉印塘,是为本始迁之祖。

浦江叶氏是在明朝从金华迁入的。

《浦阳叶氏宗谱》称:先祖叶辞,由临海迁金华永康柳山;越五世有叶必秀、叶必香、叶必和三兄弟,于明万历间(1573—1619)自永康再迁浦阳人峰山下,是为始迁祖。

镇海叶氏是在明朝由慈溪迁入的。

《镇海东管乡沈郎桥叶氏宗谱》称:始迁祖叶茂春、叶茂二,约于明季由慈溪石步迁来镇海东管乡沈郎桥。

龙游叶姓《西山叶氏宗谱》:始祖叶玖,南宋时自新安迁龙游八石,清顺治间 (1644—1661)始迁祖善贵再迁邑之(钅惠)北湖都山里。

但也有少数叶姓是从外省迁来的,如余姚叶姓就有一支是北宋大臣叶祖洽的后裔,是由福建迁入浙江奉化,再入余姚的。

叶祖洽,字敦礼,邵武(今属福建)人。

熙宁进士。

历任职方、兵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左司郎中、起居郎、中书舍人、给事中等职。

《余姚孝义虹桥叶氏宗谱》称:叶祖洽之子叶广,因官迁浙江明州奉化县剡源乡。

叶广曾孙叶爽之,入赘余姚孝义乡虹桥周氏,遂家虹桥。

爽之玄孙叶纯,元末明初人,生四子,长幼无考,次子守义支分西宅。

三子守礼亦生四子,长子曰礼一,其后居邑之东门;次子祥一,居田屋;三子齐山,居西虹桥;四子曰亨四,居东虹桥。

浙江的叶姓也有向省外发展的,如乌裎的叶姓就迁徙到了无锡、安徽、江苏等地,《圻里叶氏宗谱》说,叶清臣,生二子,长子叶均徙苏州,次子叶坦迁常州广化门下塘。

镇江《润东严庄叶氏重修族谱》称梦得十数传至叶子良,明季由徽州迁扬州。

子良子槟,复由扬州、1再迁润州城东之西严庄。

福建叶氏 唐宋时期迁徙到福建的叶姓族人,不断向周围迁徙繁衍,仙游古濑叶姓徙居南安、德化境内,《社坛叶氏族谱》称: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即南唐中兴元年自仙游古濑徙居南安高田,传至叶碧崖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定居南安诗山社坛。

《国宝叶氏族谱》记载:宋末景炎二年(1277年),仙游叶氏誓不降元,挈眷遁迹德邑,结庐国宝,迨明朝建立,叶氏子孙始设籍德化。

同安叶姓继续向外迁徙,元末迁到了晋江。

《东石世美叶氏家谱》说:开基始祖叶以寅于元至顺元年(1330年)从同安县分居东石西尾。

广东叶氏 广东叶氏遵叶大经为始祖。

《梅州叶氏源流世系说》记载,叶大经为叶诸梁八十五世孙,字伯常,号封川,汴梁 (今河南开封)人,宋宝庆二年(1226年)进士,历官20余载,咸淳间升闽制置使。

德佑二年(1276年),元兵大举南下,战乱不已,辞去了官职,在梅州曾井(今梅城西区)住了下来,遂为梅州叶氏一世祖。

自从叶大经定居梅州之后,梅州叶氏便迅速地发展开来,成为当地大族,子孙繁盛,不断地向本省境内的其他地区以及周围的江西、福建等省,乃至四川迁徙。

《梅州叶氏源流世系说》称闽粤交界的清流、龙川、博罗、河源、长乐、归善,兴宁、龙川、平海、平远、镇平、永安等地,以及江西的瑞金、雩都、会昌、兴国,湖北、四川、浙江、湖广等处的叶氏子孙,皆“其一脉贯通之所发也”。

广东叶氏另外一支来自福建,为宋朝宰相叶颐(yong)后裔。

台山叶氏称叶颐居南海大圃而不归闽,遂为广东叶姓之始祖。

广州市永汉北路(即今之北京北路)曾有“清介书院”,就是叶颐后人为纪念叶颐而修建的。

其后裔主要分布在南海、新会、 花县、鹤山、番禺、惠阳、东莞、龙岗等地。

江苏叶氏 江苏无锡叶氏为叶清臣后裔,自浙江迁入。

无锡《圻里叶氏宗谱》称:始祖叶参,世居乌程,仕宋为兵部郎中。

子叶清臣,生二子,长子叶均徙苏州,次子叶坦迁常州广化门下塘。

叶坦越五传而至叶盛,叶盛长子叶朝极居云泽之滨,次子叶朝楹之子叶旭彩退隐阳湖虞桥。

叶旭彩子叶志仁号春山,由虞桥再徙邑之新塘乡庄巷里。

叶志仁三子:长子叶道,徙宜兴;仲子叶通,仍居新塘;季子叶达,徙无锡梁溪。

叶通亦三子:长子叶德成,号谦山,其子叶芬徙黄公山;次子叶德英,号仁山,其子叶蓁迁丁堰镇;三子叶德华,号学山,孙叶云。

七世孙叶敷春,明代由新塘先后迁无锡青城乡圻里。

扬州、镇江叶氏为叶梦得后裔,是由安徽徽州迁扬州,再迁镇江的。

镇江《润东严庄叶氏重修族谱》称其始祖为叶梦得。

十数传至叶子良,明季由徽州迁扬州。

叶子良子叶槟,又由扬州迁至润州城东之西严庄。

武进、江阴叶氏为叶颐后裔,自福建迁入。

《江阴东叶家桥叶氏宗谱》说,明初,有名叶礼者,宋高宗相颐9世孙,先居武进北孝西乡夏墅,旋又迁安东乡辉龙地村。

其五世叶祥,自辉龙村再迁江阴东叶家桥。

宜春叶氏是从江西萍乡迁入的。

萍乡《叶氏族谱》说,一世祖叶辉儒,明末避乱挈眷来萍乡。

生三子,……季子叶纲芳,雍正间 (1723—1735)迁宜春县北冷水江婆塘。

上海叶氏 青浦叶氏是由江苏吴江迁来的。

《(青浦)叶氏家谱》说,始迁祖佚名,字华南,或云为宋石林先生叶梦得二十二世孙,明崇祯时(1628—1644)自吴江县迁至青浦县蒸里芟稼村。

湖南叶氏 叶大经之后,有迁至湖南的长沙、宁化、善化、益阳等地的。

有一支湖南叶氏,据《叶氏四修族谱》是南宋人大经开派,大经晚年居广东梅州程乡县,八传到叶德茂、叶德成、叶文保、叶德真,分别为四大派。

叶德茂子叶仲华、叶仲彰,叶德成子叶仲显、叶仲盛,叶文保子叶仲仁、叶仲义、叶仲礼,叶德真子叶仲胜、叶仲腾、叶仲明,共成10大房。

10房后裔或居长沙、或居宁乡、或居善化、或居益阳。

浏阳叶氏有的是从江西迁入的。

萍乡《叶氏族谱》说,其一世祖叶辉儒,明末避乱挈眷来萍乡。

生三子,长子叶继芳于清康熙间 (1662—1722)徙浏阳东乡君家湾……

平江叶氏是自蒲圻(今湖北嘉鱼)迁入的。

《平江玉山族谱》说:始迁祖叶永寿,明洪武二十五年由蒲圻迁平江燕额岭下。

宁乡、湘潭、浏阳叶氏多是由长沙迁入的。

《楚南叶氏族谱》称其一世祖叶淋泗,宋元之际人,世居长沙,传至七世,有孙四人:叶斌、叶赋、叶缃、叶(纟圭)(gua)。

叶斌后无考,余三人分别开派宁乡、湘潭和浏阳。

安徽叶氏 太平(治所在今当涂县)、歙县叶氏为叶梦得后裔。

太平《叶氏宗谱》说,始迁祖行名叶俭十,叶梦得五世孙,元末避兵乱自歙县蓝田迁太邑麻溪,后代转徙中潭、湘津。

亲戚族人称谓知多少?下附祖宗18代称谓(修家谱必读)

上九代 鼻祖(始祖):九世祖 远祖:八世祖 太祖:七世祖 烈祖:六世祖 天祖:五世祖 高祖:四世祖 曾祖:三世祖 祖父(爷爷):简称“...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