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印第安人比欧洲人更早发现世界?DNA和红薯证明他们的冒险
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是欧洲人发现了新世界——美洲,不过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很可能是美洲人比欧洲人更早发现世界,他们在1000年前就到过南太平洋。
我们知道,现在南太平洋地区的居民,比如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的土著居民,其实是亚洲人的一支。
他们属于南岛语系,数万年前乃至数千年前从亚洲东南部出发,一路漂洋过海,最终定居在南太平洋的各个岛屿上。
根据目前流行的看法,16世纪末,哥伦布发现了南美洲,随后两个世纪,欧洲探险家陆续发现南太平洋各个岛屿,将二者纳入世界文明。
不过,新的研究表明,美洲印第安人比欧洲人早800年到达波利尼西亚,换句话说,不是欧洲人发现了美洲和波利尼西亚,人家两个文明早就自己接触了,证据就是DNA和红薯。
美国和墨西哥的研究人员运用遗传学技术,在现代波利尼西亚人中发现了美洲原住民的DNA。
根据统计分析,美洲印第安人冒险家首次与波利尼西亚人交往的日期,大约在公元1150年。
这项最新研究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论文内容说,波利尼西亚人和美洲印第安人,大概在1000年前同时到达马克萨斯群岛。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学者亚历山大·约阿尼迪斯(Alexander Ioannidis)说,红薯是证明这项冒险的关键线索。
他说:“红薯原产于美洲,这谁都知道,但在数千英里以外的马克萨斯群岛上,我们也发现了它的古老样本,表明红薯在这里繁衍了很长时间。”
“最重要的是,波利尼西亚语言中红薯这个词,似乎与安第斯山脉的美洲印第安人语言中的词有关。”
有人对这个研究结果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认为不一定是美洲原住民出海冒险,把红薯带到了数千英里之外的海岛,也有可能是波利尼西亚人在南美洲登陆,带回了红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亚历山大博士的研究团队又研究了DNA。他们挑选了15个不同的美洲原住民群体以及17个太平洋岛屿作为抽样地点,分析了807位现代波利尼西亚人和美洲印第安人的DNA。
最终他们发现,波利尼西亚的身上确实有美洲印第安人的血统。这项DNA证据说明,波利尼西亚人和美国原住民发生了“共同接触事件”并互相通婚。
通过DNA溯源,他们之间的通婚发生在公元1150年,当时欧洲还处于中世纪。
亚历山大博士说:“公元12世纪,南太平洋岛屿最初是由波利尼西亚人定居的,一批勇敢的美洲印第安人乘风破浪,来到了波利尼西亚的海岛上。
“他们跟当地人关系处的不错,不仅留下了红薯,也留下了自己的DNA。”
“如果你想全面全面了解世界史,那就必须抛弃以欧洲为主视角的故事,那只是一面之词,我们不知道其他人的经历,那时因为他们从来没机会讲述自己的故事。”
第一个人类发现能够生孩子,是生物繁衍的本能,是自然生成的产物。
目前,主流观点普遍认同的一位,“人类之母”是一位非洲女性,她生活在20万年前,她被称作“线粒体夏娃”,因为通过DNA溯源,发现现代人类的DNA都和她有关。简单来说,就是这位“线粒体夏娃”也是最早的智人之一,她的后代也是不断繁衍,一直延续着她的线粒体DNA,才让我们有机会找到她的存在。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在20万年前,地球上就只有这位“线粒体夏娃”一位女性,只是她的后代一直都在延续,没有中断,所以才会被我们找到,而和她同期出现的“夏娃”们,有的可能因为一些原因,导致后代并没有一直延续至今,所以,才没有被作为“人类之母”。
生物繁衍来自基因启动
如果动物会思考的话,它也找不出任何繁衍的理由。这是因为对于个体来说,繁衍并不是由自我意识产生的,而是基因驱动的。我们知道,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我们的身体结构,乃至生殖系统,都是由基因控制的,而基因为了不消失,会尽可能地将自己传递下去。
比如:基因控制着生物的发情,在发情期,生物体内会释放出足够多的性激素,促使该生物寻找配偶,繁衍下一代。如果某一种基因,不能帮助生物传递下一代,该基因就会被淘汰,比如:某些基因变异会引起生物不孕不育,那么这种基因就不会被传递下去,当该个体死亡后,这种基因就会被自然选择所淘汰。
你的祖先是谁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告诉你。
现在搞什么寻根问祖的人很多,有家谱的人寻找的话相对来说简单些,但是如果没有家谱的人想寻根问祖的时候要怎么办呢其实也比较简单了,很多有智慧的网友都给大家找出了相关的方法,下面我也给大家来介绍介绍,有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看看,寻根问祖就是现在!
现在,很多城里人手中没有家谱,只听说自己几世祖爷爷是从某省某县某村出来的。也有好多农村的,家谱在破“四旧”的时候毁坏了,好多人也不知道自己祖籍传承,时常会向家里的长辈询问。
关于家谱跟祖籍,必须提到两个时代,一个是南北朝,一个是五代十国。这是两个乱世,由此,中国几乎所有的人都把家族谱系丢了,祖籍也没了。唐朝的皇族有鲜卑血统,但他们却把老子奉为先祖,而且还把汉朝“飞将军”李广也认作祖先。这方面朱元璋就客观的多,他当了皇帝,自然要光宗耀祖,编修皇族家谱,但是他没有认哪个名人做祖宗,因为实在联系不起来。
造成谱系断裂、祖籍不清的原因,除了战乱,还有一个原因是迁徙和人口流动。既有明朝洪洞大移民、湖广填川、晋宋南迁、山东人闯关东这样的大移民,也有人口的自然流动。
我家是个小姓,位列百家姓139位。老家在村里却独占唯一大姓,早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原本有家谱的,最后在某位村长手里在文革中失踪了。前些年村里的老人们打算重修家谱,这重修不是续修,没有原来的谱书,是很困难的。
首先是收集基本的资料,把各家各户过年供奉的家堂、祖先牌位进行抄录、整理,请老人们一起梳理宗系关系,从县志查找始迁祖建村记载,以及本村本姓事迹。整理家谱的一个基本轮廓。
然后是将所有近几十年在世者进行统计、汇总,与历代祖先汇总造册。对于部分家门世系记录缺少的,进行广泛查证、递补,进而形成家谱初稿。
之后对家谱初稿进行审定,包括名讳、长幼次序等。增加祖坟图示备注,为有功、有名、有事迹的祖先立传。最后付印分发。
2009年,河南安阳对外宣布发现曹操墓,此消息一出即引发轰动,亦引发争议。随后,复旦大学人类遗传学实验室宣布,拟用DNA技术开展对曹操家族DNA的研究。曹操本是生活在2000年前的历史人物,寻找他的DNA似乎遥不可及。
要把曹操后人与2000年前的曹操进行“亲子鉴定”,首先需要的是可靠的样本。课题组李辉教授告诉记者,从2009年起,专家组在全国各地采集了79个曹姓家族的280名男性和446个包括夏侯、操等姓氏男性志愿者的静脉血样本,最终样本总量超过1000例。
随后,课题组进一步梳理全国258个曹姓家谱,筛选出8支持有家谱、经过史料分析有一定可信性的曹氏族群,再对他们的DNA进行检测,最终发现其中6个家族的祖先交汇点在1800年至2000年前――这正是曹操生活的年代。
“这些家族共同检出了一个非常罕见的染色体类型,这个比例在全国人口只占到5%左右。”李辉说,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假冒的可能性只有千万分之三,“因此法医学上可认定他们是曹操的后代。”
课题组透露,在确认曹操后代的同时,他们还用同样方法验证了汉代丞相曹参的家族基因与曹操家族基因没有关系,从而证明曹操是曹参后人说法有误;同时对民间传说曹姓是曹操后代避祸改姓而来、曹操是夏侯氏抱养而来等说法,研究证明曹操家族与这两个姓基因没有明确遗传关系、家族基因不一致,因此说法也不准确。 通过成功反推出曹操家族DNA,课题组破解了曹操部分身世之迷;而曹操家族之迷,也随着研究的深入,慢慢揭开谜底:
2011年,复旦课题组来到曹氏宗族墓所在地――安徽亳州,并从上世纪70年代从曹氏宗族木“元宝坑一号墓”出土的文物中找到两颗牙齿,“经过现场挖掘人的口述和墓内中央位置的铭文等,最终确定两个牙齿均来源于曹操叔祖父――河间相曹鼎。”
有了数千年前曹操叔祖父的牙齿,通过古DNA测试,隐藏在这颗牙齿中的时空记忆也逐渐展现。
根据现代基因和古DNA的双重验证,课题组得出最终结论――100%确定曹操家族DNA。通过比对,安徽亳州的曹操祖辈墓葬元宝坑1号墓的遗骨与现代曹操后人紧密关联;夏侯氏、曹参后人都不是该类型。故此,课题组认为曹操之父来自家族内部过继,该家族并非曹参本族。
记者了解到,至今找到的曹操后人有9支,分别来自安徽绩溪、安徽舒城、安徽亳州、江苏海门、广东徐闻、江苏盐城、山东乳山、辽宁东港、辽宁铁岭,“这一课题研究第一次从基因层面验证了许多同姓人群在千百年前确实是一家。
我不是做这类工作的
但以我所知单靠DNA (即脱氧核糖核酸) 是无法验出种族的
因为天生像外国人的特征只是一种显性等位基因
在没有其他资料辅助下
就只能靠特征判断。但若是有其家谱
使得知那人的上一代或上几代是否曾与异族人通婚
再把天生像外国人但父母也不像的人与异族人及他的父母对比一下其基因顺序就可以知道那人是甚么种族。 父母不像外国人但子代像外国人
这可以是隔代
也可以是隔了几代的
会出现这个情况多数是父系的家族与母系的家族的上几代里的某一代都曾经各自与异族人通婚(或好几代都有)
刚好各自的异族人等位基因都是隐性而又一直被几代人携带着
在某一代两个隐性等位基因相偶
形成纯合子
异族人的特征便会呈现出来。(这当中涉及细胞减数分裂与染色单体的基因交换)
no because it is impossible
参考: me
唔可以,系人类DNA会相同,如有不同,佢一定唔系人。
cant because all people are different
参考: me
美洲印第安人比欧洲人更早发现世界?DNA和红薯证明他们的冒险
本文2023-10-04 22:06:1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76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