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姓陶的家谱?
分类: 生活 >> 起名
解析:
7805山西新绛古绛陶氏家谱五卷 (清)陶起盛等重修 清道光七年(1827)木活字本 五册 日本 美国 7806江苏江宁西阳陶氏宗谱十卷 (清)陶汝先等重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燕翼堂木活字本 十册 日本 美国 7807江苏溧水陶氏宗谱不分卷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五柳堂木活字本 十册 江苏溧水县云台乡下桥头村西垫里 注:此谱初修于清雍正。 7808江苏镇江润东顺江洲陶氏族谱四卷 (清)陶秀资等修 清道光元年(1820)木活字本 四册 北图 7809江苏镇江润东顺江洲陶氏重修族六卷 (清)陶荣等修 清同治六年(1867)木活字本 六册 北图 7810江苏镇江陶氏族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陶凤编辑 民国十九年(1930)五柳堂铅印本 六册 历史所 江苏镇江市博 注:民国二年陶恒等始修。 7811江苏句容陶氏宗谱不分卷 (清)熊飞纂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木活字本 二十册 江苏句容县档 注:谱始纂于清康熙三十七年。 7812江苏常州陶氏宗谱□□卷 (清)陶士谣纂修 清光绪八年(1882)常州陶氏五柳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2、卷末) 7813江苏常州溧阿陶氏迁常支谱四卷首一卷 (清)陶湘等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铅印本 北图 科图 人民大学 中央民院 辽宁图 日本 美国 7814江苏无锡陶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文苑阁排印本 一册 河北大学 7815江苏无锡金匮陶氏支谱四卷 (清)陶光济编辑 清宣统元年(1909)锦初堂木刻本 江苏档(存卷2) 7816江苏无锡陶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附录一卷 (民国)陶世凤修 民国二十一年(1932)活字本 吉林大学 江苏苏州市图 7817江苏苏州陶氏家谱六卷 (清)陶惟纶等修辑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刻本 北图 历史所 中央民院 南京大学 江苏苏州市图 苏州大学 日本 美国 注:清康熙三十二年陶超宗始修。 7818江苏苏州陶氏宗谱六卷 (民国)陶怀照 陶谋嘉等续修 民国九年(1920)刻本 北图(二部) 历史所 人民大学 辽宁图 吉林大学(二部) 江苏苏州市博 日本 美国 注:陶超宗首修于清康熙三十二年。 7819江苏常熟浔阳陶氏家谱四卷 (民国)陶文炯重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铅印本 四册 北图 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 江苏常熟市图 美国 注:陶贞一首修于清乾隆时。 7820浙江泰顺池村陶氏族谱一卷 (清)林鄂等撰 清道光间重修刊本 浙江泰顺县文博馆 7821浙江嘉兴陶氏家谱不分卷 忠孝堂 待修草稿本 一册 浙江嘉兴市图 注:内有陶葆廉修改批注。 7822浙江绍兴会稽陶氏族谱三十卷 (清)陶元藻重修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刻本 北图 吉林大学 上海图 日本 美国 7823浙江绍兴会稽陶氏族谱不分卷 (清)陶元藻纂修 清乾隆四年(1639)序留井草堂拙苍氏钞本 二册 浙江图 7824浙江韶兴会稽陶氏族谱三十二卷 (清)陶际尧增修 清道光十年(1830)刻本 北图(二部) 历史所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央民院 美国 注:明万历三十六年克斋翁始修。 7825浙江绍兴会稽陶氏族谱三十二卷 (清)陶柳溪纂修 清光绪五年(1879)修钞本 八册 河北大学 7826浙江绍兴会稽陶氏族谱三十二卷 (清)陶在铭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木刻本 二十四册 南开大学 河北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 滨师大 日本 美国 注:明万历间克斋翁怿长始修。 7827浙江绍兴会稽陶氏东长房分谱不分卷 清人纂钞本 四册 浙江图 7828浙江浦江浦阳陶氏宗谱□□卷 (清)陶成福等纂修 清嘉庆十二年(1807)活字本 十册 北图 7829浙江浦江浦阳陶氏宗谱 民国三十五年(1946)木刻本 十二册 浙江兰溪县白沙乡陶宅(七部) 7830浙江临海陶氏宗谱□□卷 清同治八年(1869)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3) 7831浙江缙云五云陶氏宗谱十一卷 (民国)陶汉龙总理 陶树子等协理 民国二十四年(1935)木活字本 浙江缙云县档 7832浙江松阳浔阳郡陶氏宗谱二卷 民国二十九年(1940)木刻本 浙江松阳县联溪乡徐山村 7833安徽南陵陶氏宗谱二卷 清光绪十一年(1885)纂修本 安徽南陵县档 7834安徽巢湖陶氏族谱四卷 (清)陶国良纂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刻本 安徽巢湖市图 7835江西南昌昌邑陶氏族谱一卷 清活字本光绪三十三年钞补 一册 江西档 7836湖北陶氏宗谱四十四卷 (民国)陶守珩 陶守照等编纂 民国三十六年(1947)陶氏五柳堂刻本 四十四册 武汉图 注:此书包括湖北各地陶氏宗派。首修于明万 历十一年。 7837湖北新洲六甲支谱陶氏八卷 (清)陶早棋 陶早茂续修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7)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桃花乡桃花寨村 7838湖北新洲陶氏宗谱三十卷 (民国)陶旭斋 陶凤笙合修 民国十八年(1929)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桃花乡桃花寨村 7839湖南宁乡陶氏支谱不分卷 (清)陶汝鼎等纂 清乾隆十五年(1889)刻本 一册 湖南图 7840湖南宁乡陶氏四修家谱九卷首三卷末一卷 (清)陶藻洲等纂修 清光绪十八年(1892)活字本 十六册 北图 日本 美国 7841湖南宁乡陶氏六修家谱十二卷 (民国)陶昭荃 陶文森等修 陶昭萼 陶瑞 班纂 民国三十六年(1947)活宇本 湖南图(存卷1) 7842湖南宁乡靳水双江陶氏五修家族谱二十二卷 (民国)陶美清 陶铸尧等修 陶美济 陶懋熙纂 民国十六年(1927)印本 湖南图(存卷15-22) 7843湖南湘潭陶氏四修支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陶世慈 陶成学纂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田紫荆堂木刻本 十册 河北大学 7844湖南湘阴陶氏七修族谱□□卷 (清)陶达烈总修 清道光八年(1828)刻本 湖南图(存卷1、首) 7845湖南安化资江陶氏族谱□□卷 清同治八年(1869)刻本 辽宁大连市图(存卷首之二、卷一之七) 7846湖南去化资江陶氏七修族谱提本九卷 (民国)陶叔惠修 陶东佛纂 民国二十八年(1939)活字本 九册 湖南图 7847湖南安化资江陶氏七修族谱□□卷 民国间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3、7) 7848广东新会松友祖家谱不分卷 (清)陶杰杨等辑 影清光绪九年(1883)序钞本 二册 美国 7849四川简阳陶氏族谱不分卷 (清)陶厚魁等修 清光绪七年(1881)刻本 二册 南京大学 7850四川陶氏族谱五卷 (民国)陶启金 陶宗钧等纂修 民国二十一年(1932)排印本 一册 四川图 7851 浔阳陶氏支谱十六卷 (清)陶宣炡辑 清咸丰七年(1857)录成钞本 五册 北图 注:道光二十二年初稿,二十七年再辑,咸丰六 年重定。
陶姓起源参考之一
历史来源:
一 ; 以地名为氏。据《姓苑》所载,上古有陶唐氏 ( 尧帝 ),居于陶邑 ( 山东定陶县 ) ,其后有陶氏。
二 ; 以官为氏,据《左传》所载,周初,武王弟康叔受封为卫侯,分到「殷民七族」,其中有「陶」氏,即掌管制作陶器的工匠。又据《元和姓纂》所载,周朝初年,虞阏之父虞思为陶正,即掌管陶器制作的官职。其后有陶氏。
家族名人
陶侃 (259~334)晋代名臣,浔阳(今湖北省黄梅县北)人,字士行,明帝时拜征西大将军,都督荆襄军事,平定苏峻之乱,初为广州刺史,每日搬运砖块以锻链体力,为人忠顺勤劳,时人比之诸葛亮。
陶弘景 (452~536)南朝秣陵人,字通明。工草隶,好道术;齐高帝时,为诸王侍读,梁时隐于句曲山,自号华阳隐居;武帝时,礼聘不出,然朝廷大事,无不谘询,时称为「山中宰相」;卒赠大中大夫,諡贞白先生。著述甚多,其本草集注一书,是将本草经依药性与种属重新整理而成。
陶潜 (365~427)东晋浔阳柴桑人,陶侃的曾孙,一名渊明,字元亮,安贫乐道,尝作五柳先生传以自比,世称靖节先生,诗名尤高,堪称古今隐逸诗人的宗师。
地望分布:河南济阳郡,安徽丹阳郡,江西浔阳郡。
陶姓起源参考之二:帝尧封陶、子孙为姓
陶姓的起源已有4300多年的历史了。说起陶姓的始祖,就要说到我国历史上远古时期的帝尧陶唐氏。
陶唐氏是帝尧的封号,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按当时的习惯,尧的后人有的就以陶为姓,有的就以唐作为自己的姓氏。
而80年代在山西省临汾市郊区发现的陶寺遗址。也和另一支源自舜帝的陶姓有着直接的联系。
中国谱牒研究会副会长张海瀛:“咱们现在站的这个遗址,叫陶寺遗址,这个遗址在咱们国家的考古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个遗址与陶姓的起源关系也非常大。传说帝尧开始被封于陶地(山东定陶),后来又改封到唐地(河北唐县),所以,帝尧的号就叫陶唐氏,帝尧的后代当中,有一支就是以他最初的封号以陶为姓的,这就是咱们中国陶姓的起源。另据记载:帝舜的后人当中,有一支是负责制造陶器的,给了他个官衔,叫做陶正,是以制陶为职业的,这支后代以职业为氏,也姓陶。”
也就是说,陶姓有一支是源自帝尧的后代,有一支是源自帝舜的后代,但不管是源自尧还是源自舜的陶姓,他们实际上是一脉相传的一家人。因为尧把娥皇和女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所以,舜帝后裔的体内也流着尧帝的血液。
有一句关于娥皇和女英的对联是这样说的:、父帝王夫帝王父夫帝王,姐皇后妹皇后姐妹皇后,由此,我们更可以看出这两支陶姓的血缘关系。
我国历史上的陶姓名人可谓数不胜数,晋代时期,陶姓人氏曾一连出现过好几位了不起的人物,如以珍惜光阴而著称的陶侃,他的格言是,人要珍惜每一分光阴,由于他办事认真、勤奋,曾先后出任晋朝八个州的都督,并统率军队四十年之久。而陶侃的曾孙陶渊明,更以不朽的诗歌作品而千古留名,一篇《桃花源记》已被历代学子视为必读之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也被人们传诵了千百年而不衰,而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更为后世志趣高洁的读书人奉为座右铭。陶渊明四十一岁时曾任江西彭泽县令,仅八十多天就弃官归隐,从他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诗句中,我们仍可看出他归隐后经常和邻居们一起争论并分析历史上的往事。
据《姓氏考略》记载,陶姓人氏很早就由最初的发祥地山东定陶、河北唐县及山西临汾等地向各地迁徙,陶姓繁衍到后来,就在江苏镇江及丹阳一带形成望族大户、而早在东汉时期,陶姓就已在江西九江县成为名门望族。
从隋唐时期开始至后来的历朝历代,陶姓族人就从中原陆续迁徙到福建安家落户。
台湾的陶氏族人,大部分是明清时期从福建迁移过去的。
台湾陶氏出版社董事长陶宗翰:“这次回来能够到我们陶氏的发源地来寻根,是一件令人很开心的事情,陶姓在台湾的分布还算是平均,根据现在的统计,大概有一万多人在台湾。”
如今,台湾的陶姓人氏,大部分都居住在台北、新竹和彰化等地。
陶姓起源参考之三
陶姓在台湾和大陆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陶姓最早的起源是,上古时代的帝王陶唐氏(即唐尧)在今天的山东定陶一带制陶,尧帝的后代子孙就有以“ 陶”为姓的。 发展和演变:有一支陶姓起源于子姓,是商朝后裔。左传上说,周文王第九子康叔受封为卫侯,负责管理商朝遗民,其中就有“陶”姓,据说是制造陶器的工匠。另外一支陶姓也起源于在周代,虞思担任周朝的陶正(管理制造陶器的官职),其子孙也以陶为姓。陶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丹阳,济阴,洵阳三大郡望,在当地发展成为望族,因此,陶姓世称丹阳望,济阴望,洵阳望。
具体参见中国家谱网china-stemmata/dir_searchphpxing=%CC%D5&location=&pu_name=&writer=&house=&tang=&imagex=37&imagey=6
宗族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大特征,家谱(又称族谱)则是宗族文化的重要体现。以下是我整理的马姓的起源与家谱,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布地区
扶风郡:汉太初元年置右扶风,为三辅之一。三国时改右扶风为扶风郡,治所在槐里(今陕西省光平东南)。京兆郡:今陕西省西安。郏县:秦置县,今河南省郏县。三国时期改为龙山县,隋文帝开皇初改龙山县为汝南郡,历经唐、宋、元,元末复置郏县归汝州郡。荏平县:今属山东省荏平县。临安郡:今属浙江省杭州市。西河郡:古代所指不一。春秋卫西境沿黄河,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取秦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汉有西河郡,有今内蒙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魏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有晋西,治兹氏,即今山西省汾阳。唐亦曾以汾州为西河郡。广陵郡:秦置广陵县,在今江苏扬州西北。华阴郡:古代县名。春秋时为晋国之地,汉代时置华阴县(因在华山之北故名华阴)。故城在现在陕西省华阴县东南。正平郡:即今山西省新绛。
历史来源
「马」源出
1、由“马服”氏改变而来。马服本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块土地,位於今天河北省邯郸市西北。战国时赵国大将赵奢於公元前270年率军在秦、赵瘀氏之战中大败秦军,赵惠文王因此把马服一地分封给赵奢,并赐其号为“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职位相等。赵奢的子孙后代便以“马服”为姓,后又改为单姓“马”。2、据《姓氏考略》记载,西域古有“马”姓,后西域有姓“马”者入内地,即以“马”为姓。3、又据《姓氏考略》载,元代礼部尚书月乃和,因祖父曾任金代的马步指挥使,而改姓“马”,名祖常。回族中的“马”姓是“马”姓来源的重要方面。人常说:“十个回回九姓马,另外还有沙、喇、哈”。用这句俗语概括回族的姓,虽不十分准确,但大体符合事实。4、5、出自清代,满族人中的马佳氏,改姓为马。5、出自他姓改马姓。如汉代有汉戚人马宫,本姓马矢,至马宫以仕学显,改姓马。
迁徙分布
马姓最初发祥于河北省邯郸市一带。在战国末期,马姓子孙就已有一些迁居陕西省咸阳,在此后的时期内,马姓不断得以发展,并且最终使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东北)成为马氏的发展繁衍中心。在西汉时,马姓中又增添了由马矢姓改姓马而来的一支,也逐渐得到壮大。两汉至南北朝时期,马姓除在扶风茂陵成为望族外,还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甘肃、江苏、浙江等省的一些地方,同时汉代时期,马姓宗族大举西迁到西北地区,后来再度东迁到黄淮地区。唐朝末年,王潮、王审知入闽,有河南马姓人随同前住,在福建省安家落户,后发展成为大族。许州鄢陵(今属河南省)人马殷从军作战,在唐末,五代十国时期被封为王,建立楚国,包括现今湖南全省,广西大部及广东、贵州部分地区,从而使马姓在广大的地区内得到巨大发展,分布于各地。宋代以后,闽、粤地区马姓逐渐增多,到了明代,马姓族人得以进一步发展,遍布于福建。至清代,马姓开始有些移居于台湾省,进而又远徙东南亚及欧美。当今,马姓为中国第十九位大姓,拥有人口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以上,并且主要生活在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马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九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是全国回族十三大姓之一。
堂号
铜柱堂:汉伏波将军马援征阯,胜利后,在交阯立铜柱表功。到了唐朝,马援的后裔马总做安南都护,在原汉立铜柱的地方又立了两根铜柱,铸上了唐朝的威、德,说明自己是伏波将军的后裔。到了五代时马希范也立了铜柱。绛纱堂:汉校书郎中马融,才高博洽,为世之通儒。弟子常千余人。他在教室里设绛纱帐,前授生徒,后设女乐。弟子都专心听讲,没有人顾盼女乐。此外,马姓的主要堂号有:“扶风堂”、“驷德堂”、“回升堂”、“孝后堂”、“睇眩堂”、“唏眩堂”、“宝善堂”、“体仁堂”、“志诚堂”、“聚未堂”、“忠孝堂”、“树德堂”、“裕本堂”、“诚忍堂”、“刻鹄堂”、“善述堂”、“书诚堂”、“惇远堂”、“存德堂”、“文英堂”、“监兹堂”、“公明堂”、“衍庆堂”、“乐真堂”、“敦悦堂”、“静业堂”、“藏拙堂”、“青云堂”、“绛帐堂”、“伏波堂”等。
宗族特征
1、马姓在少数民族中为大姓,且在汉族人口中也属前列之姓。据有关资料统计,马姓在全国回族中属十三大姓之一,在汉族人口中为排行第十九位的大姓。2、马姓多位于西北地区,历史上所出名人较多,遍布经济、政治、文化领域。3、各支马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河北青县马姓一支字行为:“有志名克立,维汝受国荣,之文允宝镇,世锡庆元宏。”虞东干渡马姓祖制排行字行为:“观德知仁孝,修身化世风,惟思豪杰士,冀冠圣贤中,经济治君国,诗书善厥躬,鹏飞由祖福,燕翼乃宗功,教守成名训,家传尚质衷,登瀛怀睿智,显达式英雄,宜法攀龙嗣,求多起凤冲,宽和端本道,庄敬令闻崇,恩泽深先代,荣封勉尔忠,品量钦景哲,光耀望元通。”
马姓宗祠通用对联
〖马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夫人卖饼;贤后含饴。——佚名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上联典出唐初大臣马周,字宾王,茌平人,少年好学,精通《诗经》、《春秋》。客居中郎将常何家,太宗下诏令百官评论朝政得失,马周代常何写二十余条陈,太宗召见马周,任他为监察御史,后历官中书侍郎、中书令。年轻的时候,马周曾听善相术的袁天纲说:“京城里有个卖饼的`女人,以后当有大富贵。”马周娶了她,后来果然成了夫人。下联典出东汉明帝皇后马后,大将马援之女,以贤德闻名后宫。
龙虎出谷;鸾凤冲霄。——佚名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上联典出唐代郏城人马燧,字洵美,少年时即有大志“以功济天下”,屡立战功,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封北平郡王,图形绘于凌烟阁,韩愈为他写碑铭,有句:“北平王像巨谷中的龙虎,变化不可测,真是魁杰啊!”。下联典指马周,唐太宗曾亲笔赐书:“鸾凤冲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
白眉继烈;青海重光。——佚名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上联典出三国时蜀国名士马良(187-222),字季常,襄阳宜城(I今湖北宜城南)人。兄弟五人并有才名,其中马良眉中有白毛,且才学最高,俗称“马氏五常,白毛最良”。下联典出东汉槐里侯马腾,字寿成,陇西人。矜救民命,三辅甚安爱之,官终卫尉。青海东与北皆界陇西(属甘肃省)。
白眉继烈;绛帐授徒。——佚名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上联同上(上联)。下联典指东汉·马融授徒时,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
绛帐设教;铜柱立功。——佚名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上联典指东汉·马融。下联典指东汉·马援。
追赠学士;御封真人。——佚名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上联典出明代礼部右侍郎马愉,字性和,临朐人。宣德进士。为官门无私谒,论事宽厚,卒赠尚书兼学士。赠官兼职自愉始。下联典出宋代进士马钰,字宜甫,扶风人。传说,大定间他遇重阳子王嘉,授以道术,与妻孙氏同时出家,孙先仙去。钰后游莱阳,入仙宫羽化,赐号丹阳顺化真人。
四家待诏;三代推官。——佚名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上联典出南宋画家马远,字遥父,号钦山,河中人。下联典出清代著名学者马潇,字宛斯,邹平人。顺治进士,曾任淮安推官,生平研究先秦历史著有《绎史》、《左传事纬》等,时称“马三代”。
铜柱世泽;绛帐家声。——佚名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上联典指汉·马援征交趾,立铜柱表功。下联典指东汉·马融设绛帐以授生徒。
云台列像;铜柱标功。——佚名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上联典指东汉·马武,佐光武帝中兴,卒后,其图形绘于云台阁。下联典指东汉·马援。
〖马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宜城五兄弟;元曲四大家。——佚名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上联典出三国时蜀国名士马良。下联典出元代戏曲家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人。其文词豪放有力,颇含讽喻。作戏十六种,现存《汉宫秋》、《岳阳楼》等七种,散,工有《东篱乐府》。他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师皇乘龙去;伏波裹尸还。——佚名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上联典出黄帝时代著名兽医马师皇,善治马,又喜医龙,据说“乘龙仙去”。他被后世尊为兽医始祖。下联典出东汉名将马援(公元前14-公元49)字文渊,茂陵人。年八十年余犹征虞沙场。尝谓宾客曰:“大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又言:“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后果卒于军。
金樽宜醉酒;绛帐自生春。——佚名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全联典指东汉·马融事。
〖马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少女素雄才辩;仙姑雅号清浮。——佚名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上联典指东汉马融之女马伦,少年时就有辩才,嫁给同郡袁隗为妻,刚结婚,二人就辩论起来,袁隗不能使她屈服。下联典指宋代扶风人马钰,字元宝,进士及第,后来遇到重阳子王嘉,得道术,与妻子孙氏同时出家修炼。孙氏仙去,人称孙仙姑,号清浮山人。
〖马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远浦帆归曲致远;长春留引经季长。——佚名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上联嵌入元代戏曲家马致远名字。下联典指东汉经学家马季长,在联尾嵌入季长之名。
骨气乃有老松格;神妙直到秋毫颠。——马曰璐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此联为清代诗人马曰璐(约康熙、乾隆时人)撰书联。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马寅初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此联为当代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1882-1982)自题联。
〖马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具王佐才,筑砦钓渭;步隐沦躅,授业著书。——佚名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上联典出唐代银青光禄大夫马周,字宾王,茌平人。嗜学,善《诗》、《春秋》。下联典出宋代承事郎马端临,字贵与,栾平人。咸淳中漕试第一,博极群书,以荫补承事郎。
乌威圣德,万古流芳英烈将;玉面神光,千秋垂泽崇仁军。——佚名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此联为清代乌面将军马信庙联。
设绛帐以授生徒,白眉继烈;铸铜标而载功绩,青海重光。——佚名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上联典指马融和马良。下联典指马援和马腾。
铜柱今犹未倒,愿吾宗后裔继承,再镇边疆传祖迹;绛帷长可宏开,喜尔辈生徒环立,重披古典讲儒经。——马季常撰马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安徽省肥西县程店马氏宗祠联。全联典出马援、马融事迹。以激励后人。
家族名人
马良:东汉文士,学问好,才气又高,文章动人。马良还有四个弟弟,也是当时的才子,他们兄弟五个中马良最才高,他眉毛花白,人们说:“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马钧:扶风(治今陕西省兴平东)人,魏时机械制造家,因改革绫机而闻名,曾制造翻车,指南车等,其所用机械原理比国外早七、八百年。
马道一:又名马祖道一,唐玄宗开元时期(713—741)高僧,佛教洪州宗的创始人。汉州什邡(今四川什邡县)人,俗姓马,后人尊为马祖。
马远:祖籍河中(今山西省永济县附近)人,南宋时著名画家。擅画山水。初师李唐,能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多作“一角”、“半边”之景,构图别具一格,有“马一角”之称。
马皇后:马援之女(39-79),明帝的皇后。建武二十八年(52年)入太子宫,永平三年(60年)被立为皇后。终明帝一朝,不以自家私事干预朝政,也不提拔自己家的亲戚。章帝即位后为太后,多次拒绝章帝赐封马氏兄弟。后马防平叛有功,章帝封马防、马廖、马光三兄弟为列侯,马太后认为即使他们因军功受封,也不合先帝制度,马氏兄弟只得“受封爵而退位归第”。
家族名人
马援 (前14~49)
字文渊,东汉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人。初依隗嚣,后归光武,拜伏波将军,平交趾。援曾有「大丈夫老当益壮」及「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等语。世称「马伏波」。
马超
字孟起,茂陵人。勇冠西凉,乃凉州太守马腾之子,后因其父被曹操杀死,遂起二十万兵伐洛阳报父仇。杀得曹操割须弃袍,事败后投靠张鲁。曾与张飞在葭萌关大战三日三夜,其后加入刘备军,成为五虎将之一。
马谡(190~228)
三国时蜀臣,马良之弟,才气过人,好论军计,尝谓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诸葛亮深加器重,后与魏将张合战于街亭,为合所败,下狱而死,亮为之流涕。
地望分布
甘肃扶风郡,山西平阳郡。
马姓家谱介绍
马氏家谱采用欧、苏两种谱法,但不是单的模仿、套用,而是结合马姓的家规、族等具体情况而有所变通,这就形成了独特马姓家谱编写凡例。如《暨阳扶风马氏宗凡例》有20条,其一说:“系图为谱之纲,传为谱之目。凡有官爵者,制诰敕论等文当备载于谱首,无官爵者,生配、死葬、序赞、传文亦宜附载于后,俾后之子孙得有所观法而兴起焉。”其四说:“总图五世一提者,仿苏老泉遗式;盖取五世,外亲尽之义也。”其五说:“各派复为旋图,以引其传者,盖取曾南丰式,为分别小宗之义,明亲疏也。”
对于哪些族人不能入谱,马氏家谱一般都有明确规定,这通常与其家规、家法密切相关。如《暨阳扶风马氏宗谱凡例》规定:“子孙为僧道者,不列行第,不登图叙,以其外宗族,而趋异端也。”“子孙有过恶、训诫不悛者,会众声罪,谱削其名,以其玷宗祖也;如能改进,则复之。”“同族结婚,即同族同谱者,风化攸关,应禁入谱。”“某子配合某氏,已经结婚者,倘某子亡故,某氏转配族人,则不论尊卑、适合与否,一概不得入谱。”不得入家谱,也就相当于赶出族门,这对于重根崇源的中国人来记,走臭大的耻辱与惩罚。马家家法之严,由此亦可见一斑。
我国有四大古都说,七大古都说,八大古都说。不过有一座城市被称为华夏第一都,却不在几大古都之列,这就是山西省临汾市。
临汾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以顺时针方向计,分别和吕梁市、太原市、长治市、晋城市、运城市,以及陕西省接壤。临汾的地形相对比较复杂,咱们来看地图。临汾的中北部有著名的吕梁山,东北部有著名的太岳山,作为山西母亲河之一的汾河在两座山脉之间由北向南流淌,形成了汾河谷地,或称临汾盆地。临汾的正西方向与陕西省隔黄河相望,著名的黄河壶口瀑布,就在临汾市吉县的黄河边上。
临汾的 历史 非常悠久。咱们说到远古的圣贤,肯定少不了“尧舜”这两位几近完美的帝王。尧帝的国都设在平阳,也就是现在的临汾,所以临汾有一个响当当的称号——华夏第一都。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的临汾市下辖14个县和2个县级市,但只有一个市辖区,就是尧都区。尧都区的地名由来,就不用解释了吧。
尧帝都于平阳可能过于遥远,那就个距现在时间近点的吧,不过距今也有2400多年了。咱们都知道韩国首都是首尔(曾称汉城),不过韩国最早的首都其实就在临汾。需要说清楚的是,前一句的韩国是亚洲东北朝 鲜半岛南部的国家,后一句的韩国是我国 历史 上的战国七雄之一。春秋时的晋国是超级大国之一,主要统治区就在山西省南部,晋国的国都绛就在临汾市以南的汾水之侧。到了晋国后期,六卿争权,范氏、中行氏、智氏掉队,赵氏、魏氏、韩氏三家分晋。韩国(以下皆指战国七雄的韩国)的国都定在平阳,在今临汾主城区西南的汾水西岸。之后,韩国不断迁都,最终把国都放在郑(今河南省郑州以南的新郑)。
在唐朝之前,我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再加上临汾的地理位置太突出,临汾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元朝之前,我国大一统王朝或北方大型王朝的国都一般或建立在关中地区的长安(咸阳),或建立河南的洛阳、开封。比如说:秦定都于咸阳,西汉、新朝、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定都于长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后期)、隋唐(曾以洛阳为都)、五代后唐定都于洛阳,五代梁晋汉周、北宋、金朝(后期)定都于开封。无论是定都于长安、洛阳或开封,临汾所在的平阳郡都在三大国都的“头上”,在地理上有居高临下的优势。在唐末五代时,时称晋州的临汾是一线重镇。
唐末五代,大乱之后的长安已经落寞,洛阳的地位不断上升,开封异军突起。此外还有一座大城,这就是山西省省会太原。在唐朝时,作为唐朝起家之地的太原封为北都,地位非同寻常。而从太原到洛阳之间,最方便的路径就是顺汾水谷地南下,然后过黄河就能很快到洛阳、开封。五代后晋灭亡后,契丹在中原胡作非为,被中原人给打跑了,中原无主。
割据于山西中部的河东节度使刘知远要抢先进入开封称帝。有人劝刘知远从河北就近入开封,也有人劝他出太原后走长治。这两条路在地理上都比较近,但大将郭威却提出走汾水谷地。郭威的理由是契丹在河北实力非常强,我们要与之决战,损失太大。长治一带地险难走,物资供应难度大。汾水谷地没有强敌,而且物资丰富,足供军用。刘知远采取了郭威的建议,走汾水出晋州,最终顺利控制中原,建立后汉。在刘知远的入汴路线中,作为一线重镇的晋州具有举足轻重的地步,一旦汉军在晋州卡了壳,刘知远也别想当什么皇帝了。
五代早期的后梁控制晋州,基本扼死了晋国(后唐前身,晋王为李克用)南下的通道。到了五代后期,郭威的后周控制晋州,又基本扼死了北汉(刘知远之弟刘崇所建,控制山西中部)南下的通道。后梁能对李克用时期的晋国,后周能对北汉取得战略上的优势,离开控制晋州这一条件,是很难想象的。
更多临汾 历史 地图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图帝
在我国,一直就有四大古都、八大古都、十大古都之说,但在山西却有那么一座城市,被称之为华夏第一都,却不在这些所谓的几大古都之列,它就是临汾市。
临汾地处山西省西南,东与长治、晋城相邻;西邻黄河,陕西延安、渭南隔河相望;北部跟晋中、吕梁毗邻;南部与运城市接壤,因地处汾河之滨,故而得名临汾。
临汾地形较为复杂,四周群山环绕,中间为平川,整体呈“凹”字型。汾河自北向南穿城而过,从而形成了汾河谷地,也称临汾盆地。素有“黄河奇观”之称的壶口瀑布,就在临汾境内。
临汾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这里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和黄河文明的摇篮。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尧的国都就是设在这里,被誉为华夏人祖籍地的洪洞大槐树也在其境内,故而临汾也有了个响当当的名号--华夏第一都。
如果说尧帝王都过于遥远,那咱再来说个近点的。战国时期,七雄之一的韩国最早的国都就是在临汾。春秋时期,超级大国之一晋国的国都绛也是处在临汾市以南的汾水之侧。
在唐代以前,中国的经济和政治文化重心一直都处在黄河流域,加之这里“东临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地理位置及其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汾河作为黄河的第二大支流,给临汾盆地留下了大片沃土。自古农业发达,盛产小麦和棉花,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素有“棉麦之乡”和“膏腴之地”美誉。
临汾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物古迹众多,除了前面提到的壶口瀑布和洪洞大槐树之外,还有朱家大院、尧庙、华门等。除此之外,这里的自然景观也十分秀丽,牡丹文化旅游区、云丘山风景区等,景色怡人,值得一游。
谁知道姓陶的家谱?
本文2023-10-04 22:02:5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76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