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后代分布在哪里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3收藏

李世民的后代分布在哪里,第1张

李世民有14个儿子。其中3个被杀,3个自杀,3个早夭。1个被“幽闭”,两个被废为“庶人”——这等于被开除出李家户籍——尔后又被流放。

第13子李福虽得善终,却平庸无能;第9子李治,就是后来的高宗,虽贵为天子,却把大权拱手交给武则天。

----------

皇太子李承乾(母长孙皇后)

楚王李宽(母不详,早薨)

吴王李恪(母隋炀帝女杨妃,文武兼备,唐太宗一度考虑立李恪为太子,但遭长孙无忌反对。唐高宗即位后,长孙无忌为专权,对李恪和其同母弟李愔展开迫害,两人被控谋逆,双双被害)

魏王李泰(母长孙皇后)

齐王李佑(母阴妃,后废为庶人)

蜀王李愔(母隋炀帝女杨妃)

蒋王李恽(母王氏)

越王李贞(母燕妃)

高宗李治(原为晋王,母长孙皇后)

纪王李慎(母韦妃)

江殇王李嚣(母燕妃,早薨)

代王李简(母不详,早薨)

赵王李福(母杨妃)

曹王李明(母李元吉妻巢剌王妃杨氏)

经过几千年的沧海桑田 李世民的后人和我们的先辈一样流散 我想他们应该已经广布全国各地了吧,偶尔能找到其中几只

据《珠堂李氏族谱》记载,唐朝有十四位皇帝,都是李氏老祖宗。从李氏受姓一世祖李利贞开始算起,唐朝第一位皇帝唐高祖李渊、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及至高宗李治、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肃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适、顺宗李诵、宪宗李纯、宣宗李忱、懿宗李漼、昭宗李晔、哀帝李拀,分别是李氏第五十七至七十世祖,而怀集冷坑开基始祖李什八则是第九十世祖。

“怀集县冷坑镇有唐朝皇帝李世民的后裔!”近日,有读者向本报记者报料,冷坑镇有4万多李氏后人,而他们很少提起自己是大唐皇帝后裔的身份。昨天,记者前往怀集冷坑镇一探究竟。

冷坑人祖先出了14位唐朝皇帝

 

 冷坑镇谭福村委会谭拱村民小组的李初爱老伯,是该镇李氏理事会推选出来的官伞保管人,记者来到他家,他先拿出一本《珠堂李氏族谱》,“祖先有谁,上面全有记载”,李初爱说,唐朝有14位皇帝,都是李氏老祖宗。“如果从冷坑开基始祖李什八算起来,我是第25世,如从李氏受姓一世祖李利贞算起来,则是第115世了”,李初爱说,如从唐太宗李世民算下来,他是李世民的第57代嫡孙。

冷坑李氏理事会会长李浩林带记者来到去年新修建起来的李氏大宗祠,记者见到,祠堂墙上有一大理石雕刻的序言榜,上面清清楚楚地介绍道:“始祖李什八,原籍福建上杭,乃陇西堂大唐皇帝世民三十二代嫡孙”。

李氏后人隐瞒显赫身份千余年

谈起怀集冷坑李氏的来龙去脉,李什八23代裔孙、谭福村87岁的李朝纲告诉记者,冷坑开基始祖李什八出生在南京与苏州之间的筋竹巷,乃元朝末年名将,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李什八多次与明军作殊死战斗,转战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1372年败退至怀集冷坑,偶遇一姓郭放鸭村民,危急中他在桥底先拴好马,然后卸甲换装,化装成当地放鸭村民得以避过追兵,后遂在此解甲归田,立户开籍,繁衍后代。

冷坑镇是怀集县人口最多的一个镇,而李氏后人有4万多,成为冷坑镇人口最多的姓氏。对于自己大唐皇帝后裔的身份,1000多年来,当地的李氏后人从没提起过,他们唐皇后裔的身份虽然值得骄傲,但如今更需要的是脚踏实地去做事。

祖先遗物·明帝赐官伞保存500年

采访中,李初爱老伯常常提起祖先留传下来的官伞,原来,这官伞是冷坑李氏一族的“传家宝”。“平时人们或许在戏剧或**中见过官伞,但真正的古代官伞现在已非常罕见。”李初爱说。李初爱小心翼翼地从房间里的一口木箱中取出折叠好的两顶官伞,我们见到,木箱底中垫放有鞭炮。“这鞭炮含有硫黄,可以驱虫防潮。”李初爱解释说。随后,他用两支竹架将两顶官伞撑开,举了起来,“村中遇有大喜事,才启用这两顶官伞,以缅怀祖先。”

记者见到,两顶官伞里衬均是纯麻布,外层分别用白、红、黄三种优质绸布缝制而成,外表绣有狮子、龙、凤和牡丹花等物;伞撑开时,高约12米,直径08米,伞面每隔一指头宽缀有一直径约1厘米的金属镜饰物,组成一圈,阳光下,闪闪发光甚为夺目。

记者从李氏族谱中发现官伞的记载,说李什八第七代裔孙李永通是明朝将领,从小聪颖,深谙孙子兵法,练就十八般武艺。明朝天顺六年(1462年)有边民叛乱,朝廷通过比武招将平叛,永通夺冠,因此朝廷降旨敕封永通为征叛主帅,并赐帅旗一面、大小凉伞(即官伞)、战袍、战马一批,这凉伞(即官伞)便是这次平叛战斗中由明朝皇帝赐给的。当年,李永通率众出征,他骑着高头骏马,大小凉伞左、右编排,众将士健步紧随,队伍旗鼓喧天,好不威风。

在平叛战斗中,李永通身先士卒率领精兵三千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阵,杀得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后来由于中了叛敌奸计被围困后战死沙场。从此,李永通后人便将凉伞保存起来,至今已500多年。

祖先遗迹·古碉楼尽显祖辈文韬武略

古碉楼是谭拱村李氏一族的先祖遗迹,古时候村人居住较集中,村里建了两座碉楼,但现仅存一座。现存的古碉楼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占地面积约100多平方米,砖木结构,青砖青瓦。

记者见到残存的围墙高2米,宽40厘米,是用黄泥和石灰混合筑成的。据当地老人说,围墙上还设有很多枪眼,四周设有东西南北出入口,晚上派人巡守。近几年因修村道和村民建屋,毁掉了大部分古围墙,只剩下100米左右。从该村当年布局看,整个村建筑物呈“回”字形格局,外人要攻打该村的,的确有一定难度。看得出,李氏前人的防卫措施很严密,这与他们的祖辈文韬武略、久战沙场的攻防意识分不开。

千百年来,钟灵毓秀的山川水土孕育了无数高贤名士,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名人辈出,彪炳史册。

我国古代著名理学大师朱熹的故里在婺源。由他倡导的在鹅湖书院举办的两次“鹅湖之会”,成了中国儒学发展史上的一大盛事。

波阳人氏吴芮,系吴王夫差的后裔。治政恤民,深得民心。后因助汉刘邦开国有功,被封为长沙王。

弋阳谢枋得,字叠山。与文天祥同科进士。素以忠义自任。多次组织义军抗击元军。兵败后流亡,被强制送往元大都后,绝食而死。

铅山蒋仕铨,被乾隆称为“江右两名士”中的一位。中国继关汉卿、汤显祖之后最伟大的戏曲家。为中国戏曲事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同是婺源人的詹天佑,被尊为中国铁路之父。在主持修建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时,创下非凡业绩。令世界瞩目,让国人自豪。

著名画家阎立本仕途失意,曾来上饶隐居。并将自己的宅第捐给寺院。

茶圣陆羽在上饶广教寺依山开舍,引泉种茶;写下了著名的《茶经》;好友孟郊为其赋诗纪事。

北宋名臣范仲淹曾谪知饶州,写下了许多赞美鄱湖风光的诗篇。

爱国词人辛弃疾退职后,在上饶度过了他的后半生。一生留下的六百余首词作,近一半都是在上饶写成。

现代上饶名人中,首推方志敏。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为了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在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上浴血奋战,创建了闽浙赣红色根据地。他在狱中写下的《可爱的中国》、《清贫》,至今令人迥肠荡气,振聋发聩还有和方志敏一同闹革命的,解放后任江西省省长的邵式平;我国“一二。九”运动***之一、解放后任重庆市委第二书记、化工部部长的澎涛;留美博士,在美国航空界享有盛誉的方俊鋆;学部委员、生物学家陈桢;我国著名昆虫学家杨惟义;等等。灿若星辰,光彩熠熠。

驾车路线:全程约17849公里(车程约21小时)

起点:余干县

1余干县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沿明珠路行驶330米,右转进入迎宾大道

2) 沿迎宾大道行驶710米,直行进入S208

3) 沿S208行驶90公里,右转

4) 行驶270米,朝南昌方向,稍向左转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51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德昌高速

3沿德昌高速行驶596公里,朝抚州/机场/长沙/九州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南昌东互通

4沿南昌东互通行驶16公里,直行进入南昌绕城高速

5沿南昌绕城高速行驶389公里,朝鹰潭/吉安/宜春/上海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昌东南枢纽

6沿昌东南枢纽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南昌绕城高速

7沿南昌绕城高速行驶377公里,直行进入厚田枢纽

8沿厚田枢纽行驶16公里,直行进入沪昆高速

9沿沪昆高速行驶727公里,朝广州/赣州/井冈山/吉安方向,稍向左转进入樟吉高速

10沿樟吉高速行驶640米,稍向右转进入樟树枢纽

11沿樟树枢纽行驶890米,直行进入沪昆高速

12沿沪昆高速行驶9072公里,朝贵阳/重庆/云南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3沿匝道行驶420米,直行进入兰海高速

14沿兰海高速行驶90米,直行进入沪昆高速

15沿沪昆高速行驶1030公里,直行上匝道

16沿匝道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贵阳绕城高速

17沿贵阳绕城高速行驶160米,朝孟关/二戈寨/花溪/青岩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8沿匝道行驶870米,直行进入沪昆高速

19沿沪昆高速行驶324公里,朝贵阳金关/安顺/昆明/贵黄公路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20沿匝道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沪昆高速

21沿沪昆高速行驶3611公里,直行进入杭瑞高速

22沿杭瑞高速行驶1142公里,朝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绕城高速/G78/G80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23沿匝道行驶790米,直行进入东绕城高速

24沿东绕城高速行驶204公里,朝楚雄/玉溪/G56S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南绕城高速

25沿南绕城高速行驶52公里,朝昆明/玉溪/G8511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杜家营特大桥

26昆明市内驾车方案

1) 沿杜家营特大桥行驶18公里,直行进入昆磨高速

2) 沿昆磨高速行驶37公里,在呈贡/七甸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3) 沿匝道行驶240米,朝昆明市级行政中心/呈贡新区管委会/呈贡大学城片区方向,右前方转弯

4) 行驶3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石龙路

5) 沿石龙路行驶690米,右转进入春融西路

6) 沿春融西路行驶21公里,左转进入锦绣大街

7) 沿锦绣大街行驶14公里,进入和谐路

8) 沿和谐路行驶320米,右转进入吉安街

9) 沿吉安街行驶170米,左转

10) 行驶20米,左转

11) 行驶70米,到达终点

终点:昆明市

徐(xú)姓起源有:

源流一

源于嬴姓,出自黄帝之后裔帝颛顼玄孙伯益之子若木,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宋朝郑樵的《通志》中有记载:“徐一族出于黄帝十四姓”,但到底是源于十四姓中的哪一姓,没有明确说出。史籍《左传》周僖公十五年条亦有:“舂,楚人伐徐,徐即诸夏故也。”即华夏黄帝之后。在某些徐氏家谱,如《鄞东徐氏宗谱》的“世迹前述”部分言:“徐氏之先出黄帝九世孙伯益之后。”《兴化徐氏宗谱》也有类似之语,“黄帝玄孙大业公,子大费,字伯益。”

早在远古时期,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主要生活着四个大的部落群体。即西部和中原的炎黄集团,也称华夏集团;东部的东夷集团;南部的苗蛮集团;东南沿海的百越集团。徐氏的远古始祖就是东夷集团中的重要首领少昊。少昊,嬴姓,在古代典籍中,也被写作“少皓”、“少嗥”、“少皋”,名挚(也作质),三皇五帝之一,又被称作“朱宣”、“白帝”、“西皇”、“金天氏”、“穷桑氏”。

徐国灭亡后,徐氏族人仍秉承以国号为氏,以氏为荣。虽遭灭国之祸,然此心不改,直到数百年后的秦、汉时期,又以氏为姓。灭国后的徐氏族人,一部分继续留在原地。一部分入吴,其中著名的如徐承还当上了吴国大夫,公元前485年曾率舟师从每上袭齐。一部分西迁和北迁,入今山东、河南、山西一带。其余相当部分南迁。开始时迁至余长,古名涂水,史籍《读史方舆纪要》言“涂水即滁河”,也就是今安徽滁县的滁河。之后,又有一部分入渡过长江,进入苏南、浙江、江西、湖北境内。这从当地的一些地名及出土的与徐氏有关的青铜器铭文即可看出。浙江地区的杭州附近有余杭山,秦置余杭县,古字余与徐相通。湖州北有余不溪,溪上有余不亭,附近长兴有余干山,绍兴市南有会稽山,古称嵞山。湖北咸宁县有涂水,入江之处叫涂口,均可以为证。此外,在江浙一带还出土过若干青铜器,其中有几件可以明确考定为俆器,即徐器。1979年4月江西靖安县也曾出土过三件青铜器,可以认定为俆器。

徐氏族人大多尊奉徐偃王、徐子章禹为得姓始祖[2]。

源流二

源于子姓,出自商朝徐氏部落之后,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商人,子姓,东夷集团的一支,以玄鸟为其图腾,玄鸟,即黑色的燕子。典籍《诗经》中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产产”之句,说的就是商族。至迟于商朝末年,商人子姓之中已经有徐氏了。

周王朝决定加强和巩固对广大东部地区的军事占领。其中一个重要措施是将周公之子分封于鲁地,建立鲁国,并将商人子姓中的各部族分拆开来,伯禽分到“殷民六族”,据史籍《左传》定公四年条记载,这殷民六族是“殷民禄父之余民三十族,六姓也”,其中就包括有徐氏一族。

源流三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舒穆尔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所冠汉姓为舒氏。后有锡伯族、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umur

Hala,后多冠汉姓为徐氏、舒氏、苏氏等。

⑵蒙古族苏密尔氏,亦称舒穆尔氏、苏默尔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黄山(今内蒙古赤峰大黄山),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umir

Hala,后多冠汉姓为徐氏。

⑶蒙古族兀苏德氏,源出成吉思汗之孙孛尔只斤·旭烈兀所建的蒙古旭烈兀部,后多冠汉姓为徐氏。

⑷明朝初期蒙古族人七十五,在明永乐初年归附明朝,他作战英勇,办事认真,被明成祖朱棣所喜爱,特赐其汉姓名为徐晟,其子孙后代世称徐氏至今。

源流四

源于朝鲜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⑴唐朝时期百济国(百济辰朝)义慈王的王子叫扶余隆,据收藏于河南省开封市博物馆的《扶余隆墓志》中记载,唐朝大将军苏定方灭百济后,唐高宗李治以扶余隆为熊津都督,封百济郡公,仍为熊津道总管兼马韩道安抚大使。接任后修好新罗国,俄沐鸿恩,陪觐东岳。勋庸累着,宠命日隆,迁祑太常卿,再晋封王带方郡。扶余隆事君竭力,徇节亡私,屡献勤诚,得留宿卫。扶余隆后改称徐余隆,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六十八岁时逝世于私邸。唐高宗赠其为辅国大将军,葬于河南的北芒山。徐余隆为扶余本贯(今韩国扶余郡)徐氏鼻祖。

⑵新罗国牙山人(今韩国忠清南道牙山市)徐信一,为利川本贯(今韩国京畿道利川,就是在2008年1月8日发生冷库爆炸的地方)徐氏鼻祖。

⑶高丽时期的叛徒判书徐进,官职相当于汉朝时期的吏曹判书,为达城本贯(今韩国大邱广域)徐氏鼻祖。

⑷高丽时期的徐得富住堂址以后,把南阳郡改为堂城郡,为堂城本贯(今朝鲜稳城)徐氏鼻祖。

⑸李氏朝鲜时期的军械所尹徐翰,为大丘本贯(今韩国庆尚道大丘)徐氏鼻祖。

⑹清朝时期居于噶山(今俄罗斯加斯西湖口)的高丽族人,皆改汉姓为徐氏,为今朝鲜族徐氏来源之一。

源流五

源于土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土族徐氏,出自辽、金时期土族阻卜部,后转音为徐卜,后世有徐胡氏、徐卜氏等分支氏族,在明、清两朝皆改单字汉姓为徐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六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清史稿·后妃传》记载:

⑴满族舒禄氏,源出辽国时期回鹘部述律氏族,满语为Sulu

Hala,汉义“白马”,世居长白山区,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徐氏、苏氏等。

⑵满族徐穆尔氏,亦称席穆理氏、锡墨埒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斜卯部,满语为Simolie

Hala,祖居库尔喀(今黑龙江省黑河江北俄罗斯境内)、呼兰(今黑龙江呼兰)、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二道村)、沈阳(今辽宁沈阳)、吉阳(今黑龙江萝北黑龙江支流集达河北岸)、长白山区等地,始迁祖徐穆尔·叶臣世居朱舍哩地区(今长白山区),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金政权开国初率族归附,清太祖佟·努尔哈赤大喜,将其妹嫁与,称额驸,归隶正白旗满洲,其后裔分居珲春(今吉林珲春)、库尔喀、三姓(今黑龙江依兰)等地,后于清康熙年间驻防丹东凤凰城,后改取汉字“徐”为氏。

⑶满族徐吉氏,满语为Siugi Hala,世居徐吉和罗(今辽宁抚顺),后多冠汉姓为徐氏。

⑷满族徐佳氏,满语为Siu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襄平(今辽宁辽阳),后多冠汉姓为徐氏。

⑸满族徐扎喇氏,亦称叙察氏,满语为Siuca Hala,世居盖州城鄂罗多(今辽宁盖州),所冠汉姓为徐氏。

李世民的后代分布在哪里

李世民有14个儿子。其中3个被杀,3个自杀,3个早夭。1个被“幽闭”,两个被废为“庶人”——这等于被开除出李家户籍——尔后又被流放。 第...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