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如何看自己是多少世?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4收藏

潮汕人如何看自己是多少世?,第1张

潮汕人是中国南方的一个族群,他们主要分布在广东潮州、汕头、揭阳等地区。在潮汕地区,人们通常会将自己的家族历史追溯到多少代以前,这种世代传承的方式被称为“世代传承”。

在潮汕地区,人们通常会将自己的家族历史追溯到多少代以前,这种方式被称为“世代传承”。潮汕人认为,通过追溯自己的家族历史,可以了解自己的家族文化、传统和家族价值观,并且还可以加强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和团结。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世代传承的方式并不是一个精确的方法,因为不同家族的世代传承可能存在不同的方式和标准,而且家族历史的记录也可能存在误差和遗漏。因此,潮汕人看待自己的多少世,应该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和认知,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以下这篇《澄海市莲下镇饶平王姓后裔兼谈潮汕王姓族谱的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然后再从你们上一代,渐渐往上找寻,祝好运!!

澄海古代大部分地方处於大海之中,是一个“海气昏昏水拍天”的海湾,后来才逐渐冲积浮聚成陆。明成化十三年(西元1477年)后,现澄地分属於潮州府辖下的海阳、揭阳和饶平3县。

明嘉靖四十二年(西元1563年),划海阳县的上外莆、中外莆、下外莆等三都,揭阳县的蓬州、跄江、鳄浦等三都,饶平县的苏湾都,共7个都置澄海县。县名取“澄靖海氛”之意,隶属潮州府,治所设於下外莆都之辟望村(今澄海市区)。尔后建制数变,至1994年4月18日又撤销澄海县,设立澄海市(县级),由汕头市代管。

澄海市莲下镇王姓祖先是由今饶平东官王姓分出一支的后裔,今莲下镇王姓大多聚族而居於槐东、槐泽两村及神洲村,有17000多人。有举人王隆,授官滁州学正,於明代中修王氏族谱,并撰辈序:“楠禧仕彦,斯方学禄,德泽有源,奕祀永绵,文人炳蔚,裕耀标扬。”至清乾隆间,又由进士、官顺义县知县王坪再续:“绍徽壮烈,衍庆发祥。新猷长焕,其道大光。”合共10句40字,成为澄海市莲下镇槐泽、槐东两村及神洲村王氏世系传承之辈序诗。

考其来源,据《槐东乡志》云:“南宋年间裔孙王敦厚始自饶平东官迁至南洋槐泽乡创乡,历传三十世。”则此南宋年间的“王敦厚”是“王淳质”也,又三十世约900年,按时间推算恐有误也。

饶平王姓按族谱谓:唐末黄巢起义,王氏避乱,长子王惟浩、次子王惟修因兵乱而失散。后王淳质避居福建宁化县石壁村。南宋淳佑四年(西元1244年)元兵南下王氏再度避乱,王淳质同妻秦氏携余五子由福建宁化县石壁村迁广东潮州府海阳县弦歌都下饶堡凤凰山下莲塘社东坑尾王屋斗(今新塘镇东山村南侧)。王淳质,为一世,葬饶平新丰墩上乡,派衍饶平县各地。

惟按谱记王氏为山西太原得姓,传六十四世王庚一,惟谱记其子、其孙名不详,后跳六十五世、六十六世二代后,则记王淳质为王庚一之曾孙,排六十七世。

是,有关饶平王姓血统与山西太原得姓没有必要关系,吾人从三饶《本府告示》中得到省思,实应从今饶平凤凰山之原住民观点思考方是。

王淳质三子王惟和居王屋斗,历经80多年后五代孙王安禄派居饶平县中片开创夏发(今饶平县浮山镇东官乡),此后经济发展,人口蕃衍,清代时,东官乡还出了3名武进士和16名武举人,成为有名的武术之乡。

王淳质四子王惟平派居新丰墩上乡;五子王惟亨派居上饶埔坪乡;六子王惟贞派居三饶添宁寨乡;七子王惟良派居诏安县官陂徙秀篆乡。

辈序:(自王淳质一世始起用,各派同)淳惟三崇原,光洪文心良。朝廷克仕天,启景万年兴。派别思源远,支分溯本深。宗祧荣祀曲,世代系相承。

后王氏由饶平东官分徒异地开基创业者达几百处,一支於明宣德间又从东官移居黄洞(今铁寮柯)后迁沟背(即旧楼)创业,传至第六世王孟宣,七世元春,八世毅叟,至九世王大六郎讳名庆公,为渔村王氏开基祖。王大六於景泰三年(西元1452年)寿终53岁,葬於铁寮柯,妣许氏十六娘生3男,长子师养,字宗盛,为石壁卢过继。据《王氏渔村族谱》云:“始祖来自福建省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移居来饶开基。始祖考大乙公,妣秦氏妈,住东山。迨安禄公移居东官。”后派居渔村,王氏繁衍至今人口 6000多人。

渔村王氏渊源及分迁详见饶平渔村姓氏渊源

http://wwwsr0768com/bbs/readphptid-6590-fpage-5html

王氏东官分出另一支,迁南洋槐泽乡创乡(今澄海市莲下镇,旧属湾头镇),裔孙分居槐泽、槐东两村及神洲村。“槐泽村”,相传宋代已有王姓居住,旧称“上王”。村人都有“王佑手植之槐於庭,其后代显贵”的传说,故取“槐庭遗泽”之义,於1938年改“上王”为“槐泽”。

但“上王”於1938年改为“槐泽”,可见南洋槐泽乡人受到宋˙苏轼所作的《三槐堂铭并叙》影响甚大,因此对於一些祖先渊源也很容易先入为主而失真。

《南洋王氏族谱》是南洋上王始迁后的第一部族谱,现无存,创编人王彰(西元1395—1446年),是南洋上王第7世、明宣德己卯(西元1435年)解元,正统己未(西元1439年)进士,刑部清吏司主事。这篇族谱《谱序》,是王彰请当时同朝为官的右转左都御史罗亨信所作,收入清康熙年间王岱修撰的《澄海县志》第五卷之二十《文部》和乾隆年间编纂的《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王氏部);西元1992年出版、河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达良编写的《中华姓氏通书˙王姓˙民族文化》予以选载。

按王彰为南洋上王第7世,以一世30年计算约200年开基,此时约西元1195年,已超出饶平一世王淳质於南宋淳佑四年(西元1244年)在广东潮州府海阳县弦歌都下饶堡凤凰山下莲塘社东坑尾王屋斗(今新塘镇东山村南侧)时间,况王淳质三子王惟和的五代孙王安禄才派居浮山东官乡。如何在浮山东官乡迁出到南洋槐泽乡创乡(今澄海市莲下镇,旧属湾头镇),又仍相传此地宋代已有王姓居住?此或许要从最早的起算,或浮山东官一世起算,仍待族谱记载世系推算判断为准才是。又前资料指有举人王隆,授官滁州学正,於明代中修王氏族谱,并撰辈序如上。此究竟系王彰还是王隆?待考。

又按今澄海市槐泽村王姓所提之:「我们搜集国内外各种王氏谱牒,对照应证:上王第10世祖、明弘治己酉科(西元1489年)举人、江西乐安、福建南靖两任知县王宁俭为饶平某支坦派王氏所作的谱序:《饶阳王氏世系识》,末段,作者自己表明:“予为蚧公派,皆忠懿王之后”。说明南洋王氏历代文献的说法一致。」

但,此《饶阳王氏世系识》为笔者在饶平浮山镇东官王姓收集到,如图。

饶阳王氏世系识(全影像)

饶阳指今饶南,明代这份古文书相当具有价值,本资料由东官村委等提供。欢迎下载参看。

此识从古代周宣王一路开始说明得姓的原因,尔后又一路说明各朝各代王氏名人及功绩官职。其实最重要的是最后入饶的渊源,重要内文识载「…庆积字景福,一子义及,义及字宣天。六子,用霖、用实、用时、用超、用光、用华,华子庚一复移饶之海山黄冈,下至五世孙惟诰、惟修、惟和、惟精、惟一、惟平、惟志。诰讳诂,登元季解元官国子监博士,和因胡乱奉母秦氏偕其弟兄,避於凤凰山之东坑尾名为王厝岛,子三,师成、师全、师第。师全号东轩移东山,三子,临寿、姐荫、敦德,姐荫生安禄。禄生六子,孟城、孟璥、孟玔、孟璿、孟瑄、孟玑,璥号端严,…,岁弘治十五年(西元1502年)五月望日己酉科举人愚侄孙宁俭与其氏谨识。」

至於饶平东官王姓族谱笔者於同时收集到,简述如下:

始祖太一昌胤秦氏→大二吕氏→惟和刘氏→师成、师全(生三子)、师第→临寿(生安福)、姐荫(生安禄)、敦德(生普祚等五子)→安福(生四子)、安禄(生六子)、普祚(失祀)、硕德(失祀)、松斋、端德、忠良(居内东山山后)→下略

按此谱始祖太一昌胤秦氏,即《王氏渔村族谱》之:“始祖考大乙公,妣秦氏妈”。

此《饶阳王氏世系识》和目前《王氏族谱》亦有差异,再记如下:

王氏族谱载:唐末黄巢起义,王氏避乱,长子王惟浩、次子王惟修因兵乱而失散。后王淳质避居福建宁化县石壁村。南宋淳佑四年(西元1244年)元兵南下王氏再度避乱,王淳质同妻秦氏携余五子由福建宁化县石壁村迁广东潮州府海阳县弦歌都下饶堡凤凰山下莲塘社东坑尾王屋斗(今新塘镇东山村南侧)。王淳质,为一世,葬饶平新丰墩上乡,派衍饶平县各地。

三子王惟和居王屋斗,五代孙王安禄开创夏发(即浮山镇东官乡),四子王惟平派居新丰墩上乡,五子王惟亨派居上饶埔坪乡,六子王惟贞派居三饶添宁寨乡,七子王惟良派居诏安县官陂徙秀篆乡。

若按此《饶阳王氏世系识》记载,则王氏族谱的「长子王惟浩、次子王惟修因兵乱而失散」之说是有问题的。

又该识谓「王惟浩子王师全号东轩移东山,王师全之次子名为王姐荫,姐荫生王安禄。王安禄生六子,孟城、孟璥、孟玔、孟璿、孟瑄、孟玑,次子王孟璥即为今东官开基祖。」

果如此,则王氏族谱的「三子王惟和居王屋斗,五代孙王安禄开创东官乡」,应是「三子王惟和居王屋斗,长子王惟浩裔孙王孟璥开创东官乡」。

此问题如何解读?

首先,《饶阳王氏世系识》谓「用华子庚一复移饶之海山黄冈,下至五世孙惟诰、惟修、惟和、惟精、惟一、惟平、惟志。」之说,有「惟诰、惟修、惟和等之父没有交代?且该识从庚一一跳就是五代再接惟诰、惟修、惟和等?」这在族谱上已经是属於严重断代,很难自圆其说。

因此这份弘治十五年(西元1502年)五月望日己酉科举人愚侄孙宁俭与其氏谨识的《饶阳王氏世系识》关於饶平浮山镇东官王姓渊源与沿革,比较王氏族谱的渊源与沿革来说,是有问题而不能全采信的。

我们从这份《饶阳王氏世系识》中证明「客家宁化图腾」和「潮汕莆田图腾」是后来族谱编造的产物。而这份《饶阳王氏世系识》中固然说明一些王氏迁徙渊源,但「得姓」和「血统」是两回事。《饶阳王氏世系识》中,「王庚一复移饶之海山黄冈,下至五世孙惟诰,…,」留下破绽,企图消灭自己原住民身分,它和潮州府《本府告示》冲突,是很清楚的。

至於今澄海市槐泽村王姓以「我们搜集国内外各种王氏谱牒,对照应证:上王第10世祖、明弘治己酉科(西元1489年)举人、江西乐安、福建南靖两任知县王宁俭为饶平某支坦派王氏所作的谱序:《饶阳王氏世系识》,末段,作者自己表明:“予为蚧公派,皆忠懿王之后”。说明南洋王氏历代文献的说法一致。」一方面饶平浮山镇东官王姓与「蚧公派」无关,更不能以断代有错误的谱识,做为澄海槐泽村王姓为「蚧公派」的理由。

我们不仿认真看《饶阳王氏世系识》内的内容:

《饶阳王氏世系识》载:「…避濮安王讳更名襄,三子坦、垏、圿,坦初居泉州,四子万宝、万玉、万金、万璧,宋初以事携幼子万璧窠居漳浦九都续移饶平黄冈,后移海阳县登瀛… 」

因此,有的话也是「坦公派」而非「圿公派」,何况渊源是写「蚧公派」,当然有重大错误,於情於理这就不存在了。

又今澄海市槐泽村王姓:「…指清末,南洋上王和下王共建蚧公祠,祠址在槐南村境,至今,祠宇和“王蚧公祠”石匾尚在。」我个人认为一是为族谱或谱识所误,另一个就是有一个「王蚧」,而此「王蚧」和宋代「王圿」无关,否则岂有清末才建祠之理?

最后,我们再重复《饶阳王氏世系识》的:「…避濮安王讳更名襄,三子坦、垏、圿」部份。但许多潮汕王氏族谱写「坦、埤(有的记为埭)、蚧三兄弟」,如《潮州归湖王氏族谱》一篇王思沂写的《埤公谱序》,又该《埤公谱序》也谈到蚧的后代淳流分迁澄海南洋。

我想,这些要从王氏族谱载:「王淳质,为一世,葬饶平新丰墩上乡,派衍饶平县各地。」纪录内中去研究,例如王淳质是否有兄弟王淳流?还是王淳质误写为王淳流?

而不管怎样,澄海古属饶平。《饶阳王氏世系识》也提供了我们何者取?何者舍?的重要参考。而饶平王氏族谱再怎麼写,一旦脱离三饶潮州府《本府告示》本质,族谱的可信度是很难令人相信的,又《槐东乡志》云:“南宋年间裔孙王敦厚始自饶平东官迁至南洋槐泽乡创乡,历传三十世。”则此南宋年间的“王敦厚”是“王淳质”也。

以上谨提供饶平王氏及东官王氏等各世系参考。

麦铁杖为中国麦氏一世祖,南雄为广东麦氏发祥地,宋末麦进成携眷南迁饶平创居,在汫洲蕃衍生息,部分移居潮汕及港台南洋等地。

战斗英雄麦贤得的名字,在潮汕地区几达家喻户晓。而饶平县汫洲镇是潮汕麦氏主要聚族而居之地。

据有关文献记载:在历史上麦氏为晚出的姓氏,自隋代麦铁杖始。

麦铁杖(556---612),名饶丰,铁杖乃其号,广东南雄百顺里人。据称:铁杖少时任侠尚义,每以渔猎为事,不治产业,晓勇有膂力,日行五百里,走及奔马。陈(国)时为盗,没(收)为官户,配执御伞,每夜至南徐州行劫,旦还执伞。陈亡归隋,屡立战功,曾任汝南太守,仕至右屯卫大将军。辽东之役(征伐高丽)负病请为前锋,遂战死,赠光禄大夫、宿国公,谥武烈。生子三,长孟才,授光禄大夫;次仲才、三季才俱拜正议大夫。

据麦氏族谱称:“铁杖仕隋,屡立战功,隋文帝问其欲任何职,”铁杖回答说:“我能日吃斗麦就足耳!”帝戏言:“赐你姓麦,并赐官仪同三司”。麦氏后代经以此作为麦姓之由来。但是,麦之前姓什么一说姓何,但无据可考。

究竟麦氏的“麦”从哪里来南宋进士,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陆九洲,于淳熙五年(1178),为江西《麦氏家谱》撰序说:“予观粤东始兴郡麦氏,相传麦本春秋时。梁四公——麴(麦戊)(黄专),乃殷汤之后也。历世绵远莫考其祥,自后有祖铁杖,受封宿国公,谥武烈,赐姓去戈为麦”。《奇姓通》:“梁四公(麦戊)(黄专),(麦戊)音麦”。《广韵》转作(麦戊)(黄专)(音湍赎)。根据上述推论:因(麦戊)与(麦戈),皆为古老生僻之子,其后人逐暂放弃使用,致失其姓,至铁杖时,已成显贵,既有名而应有姓,以(麦戈)去戈为麦,麦氏始出,当也在情理之中也。

麦铁杖成为中国麦氏共尊之一世祖,广东南雄成为麦氏之发祥地。至第12世有麦炽,字仁昌,因避五代之乱,徙居福建泉郡,麦氏又在福建开基繁衍,传至南宋,有麦进成,居福建莆田,淳祐七年(1247年)丁未科进士,官正奏 士郎左春坊内阁主簿。南宋末年,卸篆携眷南迁今饶平大埕上东村创居。因其子孙以渔猎为业,故传至裔孙麦枚基,旋于明成化间,复迁居于汫洲岛屿,自兹蕃衍生息,汫洲麦氏,今已达1.5万多人,还有部分外移饶平县境内仙洲、军埠、汕头埭头和陆丰碣石,以及港台南洋等地。

潮汕麦氏还有一支,据称来自阳江,创居澄海东蒲。有麦育,号充寰,明万历丙午(1606)科举人,崇祯间任湖北沔阳知州,有文学,习吏事,敏练著声,以直道忤时,辞官而归。

编者按:麦姓全国列第300之后,占0.01%以下,约13万人。

潮汕列第71位大姓,占潮汕人口0.17%,约23250人。其中汕头金平、龙湖、濠江区1000多人;潮阳棉城50多人;澄海区1800多人;潮州湘桥区400多人;饶平2万多人,聚居汫洲,分布黄冈、漳溪、钱东等镇。

潮汕人如何看自己是多少世?

潮汕人是中国南方的一个族群,他们主要分布在广东潮州、汕头、揭阳等地区。在潮汕地区,人们通常会将自己的家族历史追溯到多少代以前,这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