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声的主要阶段
张树声,字振轩,于道光四年(1824年)出生于肥西张老圩(今属紫蓬山管委会)。张氏家族是当地一个大家族,据家谱记载:张氏为清河郡,百忍堂。先世自江西迁合肥之南乡;明季有鏊公者,再由南乡迁西乡,世居周公山下。至张树声一代,已传衍十一世。张树声的父亲名张荫榖,是一位取得郡庠生 名号的读书人。张树声自幼生长于一个书香门第,其父治学以实行为先,沉潜经史,贯通大义,尤其侧重于经世济时之务,不屑于凡夫俗儒、记诵词藻的风气。
张荫榖学业勤勉,但科场却始终不顺,三应秋试皆未能中式。由于家口众多,食指浩繁,生计日渐蹙迫。无奈之下,他只得放弃举业,为生计衣食奔忙。每晚便教诸子读书,授解课文,剖析意旨,讲解不倦。同时还要他们临帖习字,众子在严父训导下,不敢懈怠,也能旦夕勉励,学识皆日渐精进,为以后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张树声兄弟九人,他排行居长,二弟树珊、三弟树槐、五弟树屏,后来皆为淮军将领。树声受到家学薰陶,志向高远。少年时期,他刻苦用功,绩学励行,除重点攻读“四书”“五经”外,于天文、历算,地理、兵法等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同时学友中甚为杰出,深得学界耆宿的赞赏,预言此子日后必成大器。不久,树声即以博学冠群,录取为县学廪膳生员(简称为廪生),就是可以获得朝廷钱粮资助的优秀生员。正常途径一般都是经过科举考试,考中者可以依次升为国子监学生(贡生)、举人、进士,取得功名,然后进入仕途,平步青云。
张树声平日凭窗苦读,但却无意于功名。每有客至,爱谈天下形势,“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深植在他的心中。离家不远就是周公山,传说为三国风云人物周瑜年轻时读书的地方,张树声幼时就特别崇拜周瑜,常和伙伴们登山游玩,来到山顶周公庙、周公洗砚池等处,凭吊这位古代文武兼备的英雄。他曾写有一首《过周公瑾墓》的诗中,就有“鼎足功收一炬红”,“半壁江山效死忠”之句,抒发了立志报国的情思。 清代咸丰年间,社会矛盾激烈,内忧外患,天下大乱。太平天国起义席卷大半个中国,捻军在淮河流域与之遥相相应,江淮地区到处土匪、盗贼猖獗横行。合肥西乡民众惶恐不安,父老乡亲经常聚集在士绅张荫榖家中,磋商应对之策。当时,各地有办理团练以自保之举,曾国藩就是在籍办理团练而创建湘军的。于是,张荫榖挺身而出,率先捐出家中存粮数百石,并动员富裕人家出资,贫穷之户合力,招募青年壮勇,亲率树声、树珊、树屏、树槐数子,在周公山下殷家畈筑堡垒寨(后扩建为今天的张老圩),创办团练,以图自保。团练初成,张荫榖便制定了条约纪律,定期集训,使得乡民同心,西乡局势得以基本稳定。他们还与周围不远处的大潜山刘铭传、紫蓬山周盛波、周盛传等部团练互相呼应,号为“三山”团练,声势较大。
当时西乡团练声势之盛,“百里之内,互为声援;贼来则战,去则耕;贼近则守,远则出击。” 不但地方官奉为上宾,时相招请出战;团练之间则是“寇至则相助,寇去则相攻,视为故常。” 据说,叶志超为谢先亮团练练勇时,途遇一女,强行抢夺过来。后来,却知此女竟是张氏兄弟的中表妹。其中有实力者如刘铭传,更思“乘时纠集团众,独树一帜,为异军之突起” 。据说,肥西几路团练一度准备加入太平军,会盟定议时,忽然大风刮断旗杆,刘铭传军师刘盛藻以为“天不助也”,遂未成行。
咸丰二年(1852年)十二月太平军攻克武汉后,沿江而下,很快席卷皖省。攻占安庆后,继续北进,所到之处,清军望风而逃,不战弃城。曾先后数围庐州,咸丰八年(1858年)还取得著名的“三河大捷”。在此期间,张家团练多次受清朝官府之命,受道员李元华指挥,在本县及六安、霍山、无为等地参与抵抗太平军的战斗。后来,又为李鸿章父刑部郎中李文安所招,在庐州一带围攻太平军。李文安去世后,张树声率部又回到李元华部下,曾外出至无为、巢县、潜山、太湖等地作战,累功被保荐为同知。由于他和李文安、李鸿章父子相互过从的关系,为以后随召集组建淮军打下基础。 同治元年(1862年),湘军统帅曾国藩由于“三河大捷”之役湘军大败,主力被歼七千余众,无力分兵援沪,命当时为其幕僚的李鸿章招募两淮营勇,组建“淮军”,以补湘军力量的不足。李鸿章受命后,正踯躅间接到曾虽其父办团练、抵御太平军的张树声派人送来的一道禀帖。帖中张树声洞陈安徽形势,表示了愿意投效的意图,还谈了合肥西乡团练的一些情况。于是,李鸿章即将此信转呈曾国藩,并附信写到:
张生血性忠义,历年办团带勇,现居庐六交界,结乡民筑数十寨以自卫。肥、舒贼不敢近,可谓疾风劲草矣。所陈皖事亦有体要,谨将原件附呈钧阅……
曾国藩阅信后,对张树声大加称赞:“独立江北,真祖生也!”于是,李鸿章给张树声复函,要其带刘铭传、周氏兄弟、潘鼎新、吴长庆等人来安庆建面。张树声接信后,立即奔走联络各家团练首领,凭籍李氏父子在乡办团练所建立起来的关系网,各团练头目踊跃响应,过程比较顺利。同治元年(1862年)新年一过,首批招募的树(张树声)、铭(刘铭传)、鼎(潘鼎新)、庆(吴长庆)四营陆续开到安庆集中。曾国藩对这批新招淮勇十分关注。各路团练来不久,曾国藩就在府中亲自召见张树声、刘铭传、潘鼎新、吴长庆等新任营官,以及准备充当营官的李鹤章、吴毓芬、吴毓兰、张树珊、周盛波、周盛传等十余名将领。以张树声领头,刘铭传等人排班而入:
靖达体修硕,而刘公短小精悍,文正迎至廊下。蹀躞往来,独步至两小时之久,未出一语相谘询。自靖达 以次,肃穆寅恪,鹤立鹄候,莫敢声咳。时壮肃 气最盛,以文正之侮已也,挥袖磨拳,势将用武。在此间不容发,文正遂笑迎之曰:“诸君均人杰也,今日之会,天其有意致中兴乎?已饬麾下列几筵,请与诸君聚饮,尽今日欢。”席次,畅谈用兵方略,规复计划,沆瀣相合,有如宿契。
曾国藩推重“相人术”,常常先凭对手下相面(即所谓第一印象)作出考评。观察下来,发现张树声最为沉着耐心,而刘铭传则性格暴烈,二人尤得曾国藩之赏识。未过几日,李鸿章正式移驻北门外新营盘,建立起独立的指挥部,标志“淮军”正式建立。曾国藩亲自“为定营伍之法。器械之用,薪粮之数,悉仿湘勇章程,亦用楚军营规训练之……” 。在淮军组建过程中,主帅李鸿章始终身在安庆,淮军初创时的主体部分——庐州团练,基本上都是由张树声联络邀约的;“树声为言刘铭传及周氏兄弟才武,左提右挚,各建旗鼓,淮军之兴实树声之倡也。” 由于李鸿章在庐州团练的各种关系和基础,也由于张树声的奔波劝说和积极倡导,淮军的组建、招募才得以比较顺利。因此,完全可以认为张树声是淮军的实际组建者或联络召集者。 淮军成军后不久,就在李鸿章带领下,自安庆乘轮沿江直赴上海。张树声带所部“树”字营,与刘铭传“铭”字营、潘鼎新“鼎”字营等13营,共约6500人一道前往攻打太平军。刚到上海时,当地官绅看到这些来自江淮乡间的士卒布巾裹头,衣衫褴缕,兵器形制杂陈、简陋不堪,“皆笑指为丐”。李鸿章则激励大家:“军贵能战,非徒饰观美,待吾破敌慑之,笑未晚也。”不久,淮军果然打了几场恶战,成功守沪,顿时令中外人士刮目相看。
在和太平军对垒中,张树声所率“树”字营,先后参加多次激战,虽多次损失惨重,但也立下不少军功,受到褒奖。其中如四江口之战、无锡荡口之战、攻克江阴之战、苏州之战,等等,或为主攻,或为伏援,或为突袭。其弟张树珊更是勇猛善战,屡立战功。其他如董凤高、王孝祺等都是树军猛将。在苏州之战中,李鸿章用招降之计,骗得太平军守军八王投降献城,得手后又背信弃义杀掉八王,导致牵线招降的洋人常胜军首领戈登与之翻脸。但城池已得,其奈我何!
随后,在李鸿章的率领下,张树声与刘铭传、周盛波等人率部又参加围攻常州之役,攻占常州,擒杀太平军护王陈坤书、佐王黄和锦等,刘铭传还在护王府中无意得到国宝“虢季子白盘”。同治三年(1864年)7月,湘军曾国荃攻破天京,太平天国终被镇压。此间,张树声前后数十战,因功从道员升至以按察使记名,获卓勇巴图鲁名号。
毋庸讳言,淮军在历次作战中,也是大肆杀戮、掠夺。初期,淮军本无军饷,全靠掠夺维持。据记载天京被曾国荃湘军攻破后,湘军入城多大肆抢掠,“各勇留营者皆去搜括,……担负相属于道。”湘军将领萧某“抢天王府金银,举火一焚以灭迹。”曾国藩向称治军严正,尚且这样,可知淮军也大体相似。淮军将领战后个个发财,家资巨万,难说与此无关。
不久,捻军又起,张树声再次率“树”军随从曾国藩剿捻。次年,受曾上奏保荐,实授直隶按察使,“树”军将交由其弟树珊统领。在湖北德安一次剿捻战斗中,张树珊因轻敌冒进,被大批捻军马队围困被杀。据说当时受伤倒地未死,捻军在查看时,发现他外着军服,内衬湖绸短袄,知非普通士兵,于是补上一刀身亡的。张树声得到弟弟死讯后,迅即赶来收拢残部,继续参加剿捻作战。后来,在李鸿章的指挥下,用刘铭传的“设围追剿”之策,终于同治七年(1868年)将捻军东、西两部先后镇压下去。捻军既灭,淮军各部处“铭”、“盛”等部外,其他大部裁革。树军也相应裁撤,后来,五弟张树屏就任太原镇总兵后,曾奉命招募6营,称为“树”字新军。 两江总督曾国藩对张树声的才干十分赏识,同治四年(1865年)五月即上奏任命他为徐海道,协助其处理地方事务,在本地几位同为团练出身、同时走出的淮军将领中,相对来说是较早的。吴汝纶后来评价:“树声以诸生值世乱,受知国藩,……在军、在官决事有程,暇辄不废记览,于淮军中最为儒将,其从行间入官及擢任疆吏,亦于淮军诸将最为先达。”
曾国藩调任直隶总督后,于同治八年(1869年)奏调张树声担任直隶按察使,这是一个专管司法、监察、刑名的职务,也简称“臬司”。张树声到任后,立即着手清理积案。由于连年战乱,直隶一省的诉讼案件积压万余件。各级官吏为之疲于奔命,民生之困均由于此。曾国藩与张树声首先筹划清理办法,形成《清讼事宜限期功过章程》。然后,张树声实力奉行,不长时间将积案全数处理完毕。由于政绩卓著,张树声于调补山西按察使、布政使,不久再升至护理山西巡抚。同治十年(1870年),张树声升为漕运总督,此后又担任过江苏巡抚、署两江总督等职。
张树声在淮军诸将中,是除李鸿章之外最早得任督抚一品大员要职的,一直官运亨通。清代官制以文制武,非文途出身者难至督抚,武途出身积功一般只至提镇,难以再往上升至节制一方的总督、巡抚之位。刘铭传军功卓著,但因武将出身,官至提督后一直未能上升,最后清廷因迫于其保卫台湾,且逢台湾建省,才得以授其台湾巡抚之职的,这已是光绪十年(1884年)了。淮军将领中进士出身的刘秉璋 、潘鼎新 后来均出任督抚。有清一代,武员而至督抚者寥寥无几。
张树声任官期间能够勤奋努力、廉洁奉公,也取得一些值得称道的政绩。例如:漕运总督时根据实际情况,上奏朝廷,提出改河运为海运。原先漕运经由运河,但由于年久失修,节节浅阻,加之“黄水日益泛滥,运河愈形淤塞,……水落砂停,几成平陆。”因此,他力请将长江以北河运改为海运,保证了漕运畅通;在担任江苏巡抚及署两江总督时,张树声积极组织进行太湖流域水利兴修。太湖流域历经战乱之后,水道淤塞,洪灾不断。上奏朝廷后,他组织人员疏浚河港、修建桥梁水窦(涵洞)等等,“使入湖之水分出各港,畅流达海,不致下壅上溢。”并以苏、沪二厘局厘捐银二十九万五千余两,用于开支,不加重地方负担,当地百姓得到受益。
张树声还针对吏治腐败加以整治。当时为了筹饷,允许人员捐资补缺,江苏一省“各班捐省人员,分发到省道、府以至未入流,现计不下二千余员”,实在无缺可补。这些捐资者大多是抱着“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想法,任职之后难保不贪腐。因此,需要加以改正。但是,捐资补缺的做法“事关筹饷全局,何敢率议更张”,只能奏请朝廷,暂停江苏分拨,对吏治加以整治。
光绪元年(1875年),张树声丁母忧去职回乡。在故乡期间,他曾联合刘铭传等人在离故居张老圩不远处,创办“聚星书院”,请李鸿章、左宗棠等人题写匾额、门联,培养故乡人才;还曾应主持修复巢湖姥山文峰塔的吴毓芬之请,题写 “势如涌出”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至今石刻塔匾仍高悬塔中。光绪四年(1878年)起复后,张树声历任贵州巡抚、广西巡抚。其间,着力剿平黔、桂等地李扬才、蒙老忿等匪乱。光绪四年(1878年)进京觐见,受到当政的慈禧太后召见。召见中,慈禧询问了一些办理洋务、国家自强之策及地方民情的问题,张树声一一作答,并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光绪五年(1879年),张树声升任两广总督,成为权倾朝野的重臣。任上,张树声重视办理南疆海防、陆防,也顺应洋务自强的时势,开办了一些造船、办学、架筑电线、修建炮台等洋务,收到一些成效。值得称道的还有“禁闱姓”、“洋药土烟税釐”等项。所谓“闱姓”,实为一种类似于今天**的赌博方式,当地虽然屡经申禁,仍是愈演愈烈,“赌日盛而民日贫”。因此,他坚决反对有人提出的“开禁抽捐”之议,从严加以禁止。洋药、土烟实即鸦片。鸦片战争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之后,吸食鸦片实已无法禁止,但鸦片毒害尤深。张树声上奏朝廷,采取加徵税釐的办法加以控制,以期逐步减少民众吸食,在当时不失为一种无奈之举。 光绪八年(1882年)四月,李鸿章因丁忧回藉,奏由张树声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张树声接任不久,就遇到朝鲜发生内乱。以朝鲜国王之父李罡应为首的保守派,因不满国王李熙、王妃闵氏推行新政,以克扣兵饷为由聚集乱兵生事,冲击王宫,烧毁日本使馆,杀死日本练兵教头崛本等7人。日本领事花房义质连忙逃回国内搬兵。朝鲜国王、闵妃亦不知所踪,国内乱作一团。日本早有侵略日本之心,趁此事件正欲借端发事。当年农历是壬午年,所以史称“壬午事变”。
数日后,在中国天津的领选使金允植、鱼允中,向清廷禀报事实真相,请求宗主国出兵靖难。朝鲜古有“箕子之国”称谓,明清以来,向为中国的宗藩国。张树声接到报告后,一面上报总理衙门请示办法,一面致电李鸿章磋商意见。由于担心日本借机介入,而军机不可延误,张树声立即派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持自己亲笔信函,去山东登州见到“庆”军主将、官任广东水师提督的吴长庆,并约吴长庆至天津面商对策。吴长庆接信后闻变即行,立即赶赴天津。刚住进事前安排好的公馆后,张树声即带着一名随员,“微行至该公馆,密商派兵东征”。因为知道当时“日本在北京、天津都有间谍”,非得如此才能保密。
张、吴商定对日采取强硬外交政策的方针后,吴长庆立即赶回军营,发出紧急命令,预备开拔。数日内,由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威远”军舰,及招商局“镇东”、“日新”、“拱北”等轮船,将吴长庆部五营近三千人马东渡朝鲜。登陆后,吴长庆、丁汝昌以及随行马建忠、袁世凯等人查明情况,采取迅速果断措施,缉拿主要凶手,设计扣押肇事主谋大院君李罡应并立即乘军舰解付中国,使事态迅速平息下来。日本领事花房义质搬兵来迟一步,刚到朝鲜港口,已见多艘中国军船停泊,“日本大将海军卿屯兵海口,相顾错愕,狡谋不敢发。” 最后被迫接受签约撤兵。这次军事行动运筹得非常成功,使中国在朝鲜问题上,与日本交涉中处于极其有利的位置,朝鲜转危为安,也使中国避免了唇亡齿寒的不利局面。
正是由于张树声能够及时果断、迅速调派淮军吴长庆部自山东渡海入朝,平息朝鲜内乱,杜绝日人觊觎,才较为顺利地使事件基本圆满解决。这次事件,是晚清时期中日三次纠葛 中,第二次取得胜利。事后,有人评价这一次如果还是李鸿章的话,以他一贯优柔寡断的作风,断不至如此迅速。张树声果断指挥成功处置事变后,清廷下旨:“此次朝鲜乱军生变,张树声相机调度,督率有方,著赏加太子少保衔”。 张树声前后两次任职两广总督。作为守护中国南疆的镇守大员,竭尽全力办理南疆海防、陆防,虽因时势所限、朝廷战和不定、官员相互掣肘,经历战败,饮恨终身。但其加强南疆海防、陆防思想的种种举措,还是取得重要作用,为后来中法越南战争“镇南关大捷”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
光绪五年(1879年)十一月,张树声就任两广总督不久,就对南疆海陆防问题作了实地察看和部署。两广东接福建,西连云南,有着千里海疆和越南边境。当时,法国已侵入越南南部,时时准备北侵。越南原为中国藩属之国,越南不保则中国边境不宁。对于法国蓄谋侵占越南、进谋两广的战略意图,张树声早有察觉和防备。当其还在广西巡抚任上,就命令统领左江防营的记名提督黄桂兰以出境剿匪名义,进入越南境内的谅山、高甲等地安插勇营,择要驻防,一边剿匪,一边加强防守准备。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南海边防日渐废弛。张树声看到原有虎门、长洲等处炮台或年久失修,或无人值守,一旦作战不堪一击;轮船一项更是空白。
光绪九年(1883)秋,法国开始侵略越南北方,越南国王请援,形势非常严峻。当时,张树声正在病休,闻讯立即奏请督师抗击,朝廷犹观望不决,来允。不久,战事转紧,清廷于是令其回任备战,张树声闻令即行,购带枪炮,奏调吴宏洛淮勇五营同往。同时,购带了部分当时较为先进的哈乞开司、毛瑟各兵枪和克虏伯过山炮。到粤后,立即派遣将领募兵训练,分布驻守各处要塞;并致电国外,订购克虏伯大炮二十余尊、毛瑟精枪数千杆,及水雷、电线、炸药、棉药等战备物资,刻期运到。
1884年(光绪十年)二月,中法越南战争正式爆发。驻越法军进攻越南北圻,清军陈得贵、徐延旭、黄桂兰等部不敌败退;不久,又失守重镇北宁。清军未能及时组织反攻,提督黄桂兰竟然因败感愤自杀。与此同时,驻扎越南的黑旗军刘永福率部英勇抗法,却数战皆捷。四月,朝廷以战败并应张树声自请,开其两广总督之缺,专门治军;不久又予革职留任处分,仍办理广东防务。五月初,清军潘鼎新、王德榜部在观音桥击败法军进攻,取得胜利。但此时朝廷却战和不定,忽而谈判,忽而开战,寄空想于外交调停。不久,法军转向进攻台湾,挑起第二阶段战争,突袭福建马尾船厂,南洋水师全军覆没。这时,清廷才被迫正式下诏对法宣战。
虽然张树声一心抗击法军入侵,但他此时已经重病缠身,“肝风旋动”,卧床不起了。只能依靠淮军旧将潘鼎新、吴宏洛,以及原属树字营的将领王孝祺、董履高等人在前线指挥作战了。后来,清军老将冯子材率苏元春、王孝祺、董履高等人,取得“镇南关大捷”,大败法军,收复凉山,终于打退了法军侵略的嚣张气焰。广西战场上的胜利,有力支持了刘铭传的抗法保台。 光绪十年(1884年)四月,张树声因病请开去总督缺后,专治军事。他亲驻黄埔行营,督率诸将备战。每日登山涉海相度形势,布置安排“拦河、阻船、安雷、发电、截击、援应”等各项军事准备措施。由于“炎暑郁蒸,海风尤厉,病体不支。……终以积劳过甚,受病已深,服药亦不效。”此时,张树声已经“萧然布被,伏枕支离,流涕呜咽……,昏瞀谵语,率皆部勒防劳,语或大呼开炮击贼。”最后,张树声因病势加剧,于九月初八日(10月26日)病逝于军中。
张树声是淮军将官中很有政治卓识的人。他临终前,冒着遭受谴责的风险,以“鸟死鸣哀,……垂死涕泣,不知所云,谨伏枕口授《遗折》”,委托继任两广总督张之洞、兵部尚书彭玉麟等人代为转呈清廷。他在《遗折》中痛陈国事,请及时变法以奠国家长治久安。他首先分析了当时大清王朝面临的国际形势:
泰西之人,负英鸷之性……挟其轮船枪炮之坚利,以与我中国从事。数十年来,俄罗斯侵轶于北方,日本窥伺于东海,英吉利由印度、缅甸以规滇、藏,法兰西据西贡、海防而谋滇、粤,雎盱怪状,日益难制。
当时,西方列强自北向南,有俄罗斯、日本、英、法各国环伺左右,但是,“中国蹈常习故,衣冠而救焚,揖让而拯溺,其何以济耶?”他希望皇上和朝廷能“断自宸衷,通筹全局,……中外臣工同心图治,勿以游移而误事,勿以浮议而隳功,尽穷变通久之宜,以奠国家灵长之业,则微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这是自己“终夜感愤,与世长辞,终难瞑目者也。”
这是一篇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献。张树声看清楚西洋立国具有本末,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为其体,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为其用。今中国遗其体面而求其用,必无功效。所以他奏请清帝宸衷立断,毅然采西人之体以行其用。换句话说,就是必须变法维新,方足以图自强。李鸿章等人所徘徊瞻顾不敢奏陈的意见,都由张树声以临死的哀鸣,披沥痛陈于清帝之前。其言虽未被采纳,而后来戊戌变法维新运动,张树声已树其先声了。
张树声病逝后,朝廷于十月二十三日下达谕旨:“张树声才识优长,勤能练达,战功卓著,由道员洊擢封圻,于吏治、营伍、驭远、筹防诸务,均能实心规画。……留办广东防务,正资倚畀。兹闻溘逝,悼惜殊深。加恩著照总督例赐恤。并将事迹宣付史馆立传。任内一切处分,悉予开复。”同时予谥“靖达”。
张树声病故后,灵柩运回故乡肥西县,安葬于周公山西麓。张树声的遗著有《张靖达公奏议》八卷,为其幕僚何嗣焜将其历年奏疏143篇,编为八卷,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刊印成书。此书记载张树声从政后的一些决策举措,及其自强维新思想的发展过程,具有较高史料价值。另外,还有收录张树声书信、奏对等篇的《张靖达公杂著》一卷传世。
据书载李鸿章生于清宣宗道光三年正月初五卯时。八字:癸未年甲寅月乙亥日己卯时。这八字为什么能做做官呢?这八字没官星呀!“何知其人贵,官星有理会。”没官怎么会贵呢,想不通!于是有人怀疑了,这真是李合肥八字?哪找到的?据书载?哪本书呀?家谱吗?上网搜下李鸿章家谱没有,人家后代没把家谱帖网上。又没见哪个站出来说,我翻过他家谱的确。所以有人就把他八字改成:癸未,甲寅,乙亥,庚辰。说合肥太阳时入辰时了,这样八字有官星一位贵,这官星就有理会咯!官坐魁罡,掌生杀大权,武库之真所以能当官,以后一切就照档案吹呗,但不要说在马关被人枪打脸的事,死者为大,死人也要脸的。按“书载”八字派反攻“串改”派了,亥卯未三合在寅月透甲,乙藤顺甲攀高,这就位高权重晓得“滕萝系甲,可春可秋”不?不懂呀上八字学前班整明白了,再改人家八字行吗?于是两派在文斗,埸面甚是可观。这自古文斗没第一的。都文章是我写的好,老婆是别人的漂亮。两派不分胜负,于是请盲派调停。可能是瞎子不会看李鸿章档案拿去对号入座八字,有啥说啥,看不见不瞎说,还是比较有公信力的。瞎子掐指一算,立马说书载八字能做大官,串改八字做不成官。两派都不明所以然。纷纷说请教详解。瞎子说“书载”八字,他命落奴仆宫,是个很大的奴才,所以能当大官,他脸很值钱,经打这对吧?于是两派跪地称服。
一、唐姓系承叔虞 源起山西翼城 关于唐姓家世渊源,《姓纂》一书上面记载得很清楚:“帝尧陶唐氏之后裔封唐侯,周成王灭唐,子孙以国为姓。”另外,《姓源》和《姓氏考略》等书,也都异口同声地指出了唐姓是“唐尧之后”。 帝尧,是帝喾高辛氏的次子,算起来是黄帝轩辕氏的玄孙。他最初被封于陶,后来徙于唐,所以被称为陶唐氏。在公元前2357年,由于其兄帝挚不贤,他就被诸侯拥立为天子,开始以“唐”为国号。 帝尧以唐为国号,那么他的子孙是什么时候开始以唐为姓的呢?对于这个问题,历来学者的考据结论是这样的:帝尧把天下禅让于虞舜之后,传到夏王孔甲的时候,帝尧的后裔御龙氏封为唐侯,经过殷商一代,到了3000多年前的周武王之时,唐侯起而作乱,而于公元前1106年被武王的儿子成王所灭,把唐国之地改封给其弟唐叔虞,原来帝尧的后裔,则被迁往杜国,并且被降了一级,从侯国变成了伯国。这时候,帝尧的后代也按照当时的习惯,开始有了以唐为姓。 不过,被周成王所灭的唐国,当时的位置并不在帝尧原来所居的河北省唐县,而已改在今山西省翼城县的南方,这个地方,后来又产生了另外一支唐氏。所以,山西翼城跟天下的唐姓是有着十分密切的渊源。 这另外的一支唐氏,根据《姓氏考略》和《世本》的记载,是周成王灭唐而将其他改封给唐叔虞之后,唐叔虞的子孙也“以国为氏”,有的就姓了唐。后来,传到唐叔虞的儿子樊父的时候,徙居到晋水之旁,改称为晋,现在山西翼城的唐国之地,也在晋国的掌理范围之内。换言之,当时唐国的名号虽然没有了,但那个地方,仍然是唐叔虞的后代在繁衍,实质上并无不同。 因此,天下的唐姓,是应该有两个主要来源的,一支是圣君帝尧的后代,一支则自周文王的姬姓。不过,如果再进一步推溯,则两支唐氏根本都是源自黄帝轩辕氏,仅仅是“同根异枝”而已。 唐姓的出现,不管是出自帝尧的一支,或是源自唐叔的一支,都是在3000年以前的西周初期,所以,从周代开始,这个姓氏就锋芒大露,杰出的人物不绝于史书。 u 二、唐姓何来 1、出自祁姓和姬姓,为黄帝轩辕氏之后。相传帝尧是黄帝轩辕氏的玄孙,姓伊祁,名放郧,尧是他的谥号。他最初被封于陶,后来迁于唐,所以被称为陶唐氏。成为天子后,开始以"唐"为国号,所以又称唐尧。尧做了100年天子后禅位给舜,尧死后,舜封他的儿子丹朱为唐(今河北省唐县)侯。到周武王时,唐侯作乱被成王所灭,唐国之地就被改封给成王之弟唐叔虞,原来帝尧的后裔则被迁往杜国,称唐杜氏。唐杜氏的后裔有以国为氏的,称唐氏。另外唐叔虞的子孙也以国为氏,后来就姓了唐。同时周昭王时,曾封丹朱之后在鲁县为唐侯,被楚灭后,其子孙也姓唐。春秋时,又有一支姬姓唐诸侯国,被楚昭王灭后,其后人也称为唐氏。以上这4支唐氏,均源自轩辕氏 2、东汉时唐姓始有他族加入。如南方白狼王中有唐姓;陇西(今属甘肃)羌亦有唐姓。 唐姓分布 早期的唐氏,主要分布于魏、楚、晋、秦,如战国时魏有唐雎;楚有唐昧。西汉时,唐雎之孙唐厉徙居沛国(今江苏沛县);东汉时唐翔在丹阳(今安徽当涂县东北)定居;晋代唐熙定居凉州(今甘肃武威),其子唐辉又徙居晋昌(今山西定襄县西北);南朝齐时有三吴地区农民起义首领唐寓之曾攻占钱塘(今浙江杭州),称帝,国号吴。由此可见,南北朝时期唐氏已相当广泛地分布于大江南北的许多地方。唐朝时有河南固始唐氏移居福建。宋代有晋昌唐氏随宋室南渡,定居江西宁都,后迁广东潮阳、大埔,又有迁梅州及广西者。清代,闽、粤唐氏有的移居台湾,进而又有人远徙海外,如当代有"航运业大王"之称的印尼华人唐裕。 唐姓家谱 上海:唐氏族谱八卷、云间唐氏支谱不分卷、唐氏本支谱不分卷 江苏:延令唐氏宗谱四卷、开沙唐氏族谱十卷、丹徒开沙唐氏宗谱十二卷、昆陵唐氏宗谱不分卷 浙江:姚江唐氏家谱八卷首一卷、晋昌唐氏世谱九卷、东鲁唐氏族谱兰江东鲁唐氏族谱二十卷剡东唐氏宗谱五卷首一卷 安徽:潜山崇本堂唐氏宗谱十九卷首三卷末一卷、皖桐唐氏七修宗谱 湖南:中湘唐氏朝支六修谱十四卷、衡山唐氏七修族谱二十六卷、湘潭唐氏敦本堂七修谱三十二卷、锦石唐氏四修族谱三十九卷 历史名人唐 寅:明朝文学家、书画家,字伯虎,号六如居士。自放名山大川,筑桃花坞以居,毕生致力于绘画,且能诗文,与祝允、徐祯卿、文征明并称"伍中四才子",与沈周、仇英、文征明合称"明四家"。有《六如居士全集》、《画谱》等。唐 蒙:西汉官吏。武帝时,他出使夜郎国(现在的贵州省),以厚礼,说服夜郎侯多同归属汉邦,设犍为郡,从此贵州不再是夷地了。 唐赛儿:明初农民起义军女首领,白莲教首领,自称"佛母"。 唐廷枢:清朝买办。1880年,主持修筑我国第一条铁路唐胥线(唐山至胥各庄)。并在英国支持下开办开平煤矿,为李鸿章办洋务的得力助手。 唐慎微:宋代著名医药学家,编有《经史证类备本草》,总结了宋以前的药物学成就,流传很广。 三、唐氏家族字辈大全 一、长房(仙女洞):历代,当代,字派 历代先祖字派:祥子友君政,朝廷成宗大,应世仕万德,嗣再科远昌 仙女洞入川先祖字派:三洪应正元,仁义礼智开,国昌宗保定 续增字派:清廉高尚志,声誉著海里。 入川居住新增字派:令绪中天启,心源道学传,文明隆代作,家国永昭宣, 精一如能绍,定可继先贤。 二、二房(郑家槽);历代、当代、字派 历代先祖字派:三洪应正希,仁义礼智必,定复荣心学。 续增字派:常存安国世,代永启文明 三、幺房(辜家槽):历代、当代字派 入川先祖字派:三洪应正元,仁义礼智开,国昌宗保定。 续增字派:清廉高尚志,声誉著海里。 入川居住新增字派:世昭泰度安,钢常锡荣隆。 四、六大房:历代、当代增补字派 唐如稳(偏岩场) 唐如胜(辜家槽) 唐如达(永兴场) 唐三阳(仙女洞) 唐三省(郑家槽) 唐三仲(辜家槽) 入川原遗字派:召登三如友,仍文世尚大,永远照富豪,光明恩天佑,万里遇金桥 唐永清号有渔(增补)字派:忠诚孝贤本 承先启后荣 英烈振家声 安邦定国策 历代先祖字派:祥子友君政 朝庭成宗大 应世仕万德 嗣再科远昌 入川原遗字派:三洪应正元 仁义礼智开 国昌宗保定 增补字派:清廉高尚志,声誉著海里 五、唐氏家族:各房、各地字派说明 六大房,一父亲,三个母,各生子,各照顾,时间久,有分歧,没统一,增字派,各自取。 三大房,亲兄弟,入川来,没同聚,清明会,各处吃,字派乱,各自取,新字派,没统一。 先祖字派:祥子友君政 朝庭成宗大 应世仕万德 嗣再科远昌 续增字派:清廉高尚志,声誉著海里, (仙女洞)字派:三洪应正元,仁义礼智开,国昌宗保定。 来川居住(仙女洞)新增:令绪中天启,心源道学传,文明隆代作, 家国永昭宣,精一如能绍,定可继先贤。 (郑家槽)字派:三洪应正希,仁义礼智必,定复荣心学。 来川居住(郑家槽)新增:常存安国世,代永启文明。 (辜家槽)字派:三洪应正元,仁义礼智开,国昌宗保定。 来川居住(辜家槽)新增:世昭泰度安,纲常锡荣隆。 长寿地区唐家岩入川字派:湘奉应国世,儒臣珍玉庆,荣华富贵显,永远座朝庭 洛碛班竹林南坪坝入川字派:字魁正伯一,元仁义礼志,令绪中天启,心源道学传, 文明隆代作,家国永昭宣,精一如能绍,定可继先贤 续增字派:清廉高尚志,声誉著海环 重庆井口地区入川字派:忠锡镒元正,安国定帮兴,清明开大德,世代永乾坤 重庆市木洞地区(五宝镇)入川字派:宜元:红化立家正,大忠德泽长,子孙克绍顺,世代定银昌 长寿葛兰地区(龙河镇)入川字派:昌正国顺元,世代兴宗本,荣隆广大德,永定保安康 以上字派:六大房、三大房、时间已久,各房世亲,字派都有错乱,各地增加,没有统一。 为了统一字派,不能错乱,各房世系,大家议定,重新制定(新字派)二十至四十个字,作为下一代统一字派,现在大家决定:在各房世系入川来起在十五代后,取统一合族字派,不能乱取,为了这个愿望,要请各房世系、主持人、族长、工作人员、联络人员,要大家齐心合力,共同遵守,共同努力,共同奋斗。 唐氏家族合族新编字派 (40字) 公民守法荣 团结建兴华 友爱家庭富 敬祖扶幼贵 万里磊成金 德贤忠良玉 显登群众满 太平享乐福 以上新字派,唐氏家族世系、支系,在先前取的不同字派完,下接新字派,不准乱取。唐氏家族,字派统一,就不乱宗乱族啦。 唐氏排辈 庆衍洪都 支分筠阳 先畴谨服 旧德宜光 忠孝克守 似续悠长 绍承宗列 佑启藩昌 簊欲比正 昭穆安康 仁慈督敬 义礼端详 文章华国 亲显名扬 福泽锦远 百世流芳 永翁之后 最高举赏 原湖南字辈 国时一昌 绍述永彰 斯定克振 其道大光 川中江字辈 乾刚能举 坤纪自扬 登仁敷教 治化生香 培补运会 太平贤良 各地唐氏家族辈分排列 湖南永州小江口唐氏后谱: 汝景兴朝一公,柞应声熙显承; 祖恩年久永耀,宗功代远如新; 忠孝光荣先泽,仁厚佑启嗣昆; 清白传家有道,万载乐安升平 广东清远唐氏后谱: 伯阳宏闰官,有树开裕宽 祖德昭光远,(缺失) 伯阳赤维宗, 富善尧盛丰 深知福礼厚, 永远秀灵钟 四川蓬安唐氏后谱: 祖宗任受付,锋荣仲廷尚 胜正三阳开,世登联科显 仙容金玉来,茂美达前俊 群英冠步台,树立名嘉会 时中诚攀才,(缺失) 安徽淮南唐氏后谱: (堂号为桐叶堂,祖籍山西) 荣家文有伯,元建广朝兴, 安国俊英贤,(缺失) 四川渠县唐氏后谱: 千万克讳永,志彦文世国 君学有奇仕,朝廷正联科 后来续谱: 祖德开维明,宗仁履清芳 依贤冠时盛,安帮定太长 湖北孝感唐氏后谱: 正文尚启善,大道开明贤 志学仕洪全,曾崇容思德 友忠玉合先,(缺失) 浏阳青山唐氏后谱: 始祖南浦,号来仪,洪都人(江西南昌) 朝文齐宏启,世运庆昌隆 忠孝昭先德,英才耀祖宗 大道传家国,贤能志向同 显扬徵学士,名望自钦崇 湖南永州零陵唐氏后谱: 思彦世文永,仕明国正开 继登朝廷上,修治定家帮 勋树怀风化,光天应赐昌 湖北黄石唐氏后谱: 齐记光义,美道永昌 相君臣士,帮家之方 安徽宿松唐氏后谱: 良士志应时,道正耀天光 学富功先裕,德崇名自彰 咸怀诒泽大,克念保宗长 继嗣能华国,家声世代昌 开江县长岭广西沟三百年简史 唐氏字辈: 世尚大有昌,本隆才鉴芳。 元清一巨海,龙泉起凤香。 江西九江新港镇唐家老屋唐氏字辈: 智性慎仁厚,崇德建申由 另有(不知何处): 恩泽承先世,荣华经万春, 绍文学武贵,福寿超群伦
分类: 社会/文化 >> 民族
问题描述:
呵呵
解析:
一、来源有二
1、出自祁姓和姬姓,为黄帝轩辕氏之后。相传帝尧是黄帝轩辕氏的玄孙,姓伊祁,名放郧,尧是他的谥号。他最初被封于陶,后来迁于唐,所以被称为陶唐氏。成为天子后,开始以"唐"为国号,所以又称唐尧。尧做了100年天子后禅位给舜,尧死后,舜封他的儿子丹朱为唐(今河北省唐县)侯。到周武王时,唐侯作乱被成王所灭,唐国之地就被改封给成王之弟唐叔虞,原来帝尧的后裔则被迁往杜国,称唐杜氏。唐杜氏的后裔有以国为氏的,称唐氏。另外唐叔虞的子孙也以国为氏,后来就姓了唐。同时周昭王时,曾封丹朱之后在鲁县为唐侯,被楚灭后,其子孙也姓唐。春秋时,又有一支姬姓唐诸侯国,被楚昭王灭后,其后人也称为唐氏。以上这4支唐氏,均源自轩辕氏。
2、东汉时唐姓始有他族加入。如南方白狼王中有唐姓;陇西(今属甘肃)羌亦有唐姓。
二、迁徙分布
早期的唐氏,主要分布于魏、楚、晋、秦,如战国时魏有唐雎;楚有唐昧。西汉时,唐雎之孙唐厉徙居沛国(今江苏沛县);东汉时唐翔在丹阳(今安徽当涂县东北)定居;晋代唐熙定居凉州(今甘肃武威),其子唐辉又徙居晋昌(今山西定襄县西北);南朝齐时有三吴地区农民起义首领唐寓之曾攻占钱塘(今浙江杭州),称帝,国号吴。由此可见,南北朝时期唐氏已相当广泛地分布于大江南北的许多地方。唐朝时有河南固始唐氏移居福建。宋代有晋昌唐氏随宋室南渡,定居江西宁都,后迁广东潮阳、大埔,又有迁梅州及广西者。清代,闽、粤唐氏有的移居台湾,进而又有人远徙海外,如当代有"航运业大王"之称的印尼华人唐裕。
三、郡望堂号
堂号
"移风堂":汉朝时候,费汛为萧县令,爱民如子,先教后罚,在官9年,连地方的坏风俗都转变了,全县3年都没有打官司的。邻县沛县发生蝗灾,蝗虫到了萧界,不入萧境。皇帝封费汛为梁相。 唐姓又有以"晋阳"、"晋昌"、"北海"为其堂号的。
郡望
晋昌郡:晋永和中置郡,治所在长乐(今陕西石泉县)。此支唐氏,其开基始祖为十六国前凉凌江将军唐郓。
北海郡:汉时分齐郡置郡,治所在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 鲁 国:西汉初改薛郡置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晋改为郡。 晋阳县:秦置,治故晋阳城。秦汉为太原郡治所,东汉后又为并州治所。
四、家乘谱牒
上海:唐氏族谱八卷、云间唐氏支谱不分卷、唐氏本支谱不分卷 江苏:延令唐氏宗谱四卷、开沙唐氏族谱十卷、丹徒开沙唐氏宗谱十二卷、昆陵唐氏宗谱不分卷 浙江:姚江唐氏家谱八卷首一卷、晋昌唐氏世谱九卷、东鲁唐氏族谱兰江东鲁唐氏族谱二十卷剡东唐氏宗谱五卷首一卷 安徽:潜山崇本堂唐氏宗谱十九卷首三卷末一卷、皖桐唐氏七修宗谱 湖南:中湘唐氏朝支六修谱十四卷、衡山唐氏七修族谱二十六卷、湘潭唐氏敦本堂七修谱三十二卷、锦石唐氏四修族谱三十九卷
五、历史名人
唐 寅:明朝文学家、书画家,字伯虎,号六如居士。自放名山大川,筑桃花坞以居,毕生致力于绘画,且能诗文,与祝允、徐祯卿、文征明并称"伍中四才子",与沈周、仇英、文征明合称"明四家"。有《六如居士全集》、《画谱》等。 唐 蒙:西汉官吏。武帝时,他出使夜郎国(现在的贵州省),以厚礼,说服夜郎侯多同归属汉邦,设犍为郡,从此贵州不再是夷地了。 唐赛儿:明初农民起义军女首领,白莲教首领,自称"佛母"。 唐廷枢:清朝买办。1880年,主持修筑我国第一条铁路唐胥线(唐山至胥各庄)。并在英国支持下开办开平煤矿,为李鸿章办洋务的得力助手。 唐慎微:宋代著名医药学家,编有《经史证类备本草》,总结了宋以前的药物学成就,流传很广。
一、内阁大学士名单
1、崇德年间
①、内国史院大学士:刚林;
②、内秘书院大学士:范文程、鲍承先;
③、内弘文院大学士:希福。
2、顺治年间①
①、内国史院大学士:刚林、宋权、宁完我、陈泰、雅泰、额色黑、张端、金之俊、蒋赫德、党崇雅、王永吉;
②、内秘书院大学士:范文程、洪承畴、陈名夏、成克巩、王永吉、傅以渐、胡世安、车克;
③、内弘文院大学士:希福、冯铨、宁完我、祁充格、李建泰、希福、陈名夏、陈之遴、高尔俨、刘正宗、图海、吕宫、巴哈纳、卫周祚、李霨。
④、建极殿大学士:谢升。
3、顺治年间②(年代/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无名号)
4、顺治年间③
①、内秘书院大学士:巴哈纳、金之俊、胡世安、车克;
②、内国史院大学士:额色黑、成克巩、卫周祚、苏纳海;
③、内弘文院大学士:蒋赫德、李霨、觉罗伊图。
5、康熙年间①
①、内秘书院大学士:巴哈纳、金之俊、车克、成克巩、车克、孙廷铨、魏裔介、班布尔善、巴泰;
②、内国史院大学士:成克巩、卫周祚、苏纳海、蒋赫德、巴泰、对喀纳、索额图、杜立德;
③、内弘文院大学士:伊图、蒋赫德、李霨、图海。
6、康熙年间②
①、中和殿大学士:图海、巴泰;
②、保和殿大学士:索额图、李霨、魏裔介、杜立德、王熙、梁清标、吴琠;
③、文华殿大学士:对喀纳、冯溥、黄机、宋德宜、李之芳、伊桑阿、徐元文、张玉书、张英、温达、萧永藻、嵩祝、白潢;
④、武英殿大学士:莫洛、熊赐履、明珠、勒德洪、吴正治、余国柱、阿兰泰、李天馥、马齐、王顼龄、富甯安;
⑤、文渊阁大学士:佛伦、席哈纳、陈廷敬、李光地、王掞;
⑥、东阁大学士:熊赐履。
7、雍正年间
①、中和殿大学士:无;
②、保和殿大学士:马齐、张廷玉、鄂尔泰;
③、文华殿大学士:嵩祝、萧永藻、白潢、张鹏翮、田从典、朱轼、嵇曾筠、查郎阿;
④、武英殿大学士:马齐、王顼龄、富甯安、马尔赛、迈柱;
⑤、文渊阁大学士:王掞、高其位、张廷玉、逊柱、蒋廷锡、陈元龙;
⑥、东阁大学士:尹泰;
⑦、协办大学士:徐元梦、田从典、张廷玉、逊柱、尹泰、陈元龙、福敏、彭维新、巴泰、三泰、徐本。
8、乾隆年间(年代/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协办大学士)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⑩①、
9、嘉庆年间
①、保和殿大学士:无;
②、文华殿大学士:和珅、董诰;
③、武英殿大学士:阿桂、福康安、保宁、勒保、松筠、明亮;
④、文渊阁大学士:孙士毅、庆桂、章煦、戴均元;
⑤、东阁大学士:王杰、董诰、苏凌阿、禄康、松筠、托津;
⑥、体仁阁大学士:刘墉、朱珪、费淳、戴衢亨、刘权之、曹振镛;
⑦、协办大学士:保宁、庆桂、书麟、吉庆、琳宁、朱珪、禄康、纪昀、刘权之、费淳、戴衢亨、明亮、松筠、托津、邹炳泰、曹振镛、百龄、章煦、伯麟、戴均元、吴璥。
10、道光年间
①、保和殿大学士:无;
②、文华殿大学士:长龄、穆彰阿;
③、武英殿大学士:明亮、曹振镛、穆彰阿、潘世恩、卓秉恬;
④、文渊阁大学士:戴均元、文孚、琦善、宝兴、耆英;
⑥、协办大学士:伯麟、长龄、吴璥、孙玉庭、英和、蒋攸铦、富俊、汪廷珍、卢荫溥、李鸿宾、文孚、穆彰阿、阮元、琦善、王鼎、伊里布、汤金钊、奕经、卓秉恬、敬征、陈官俊、祁寯藻、赛尚阿、杜受田;
⑦、体仁阁大学士:曹振镛、伯麟、孙玉庭、蒋攸铦、卢荫溥、潘世恩、阮元、卓秉恬、祁寯藻。
11、咸丰年间(年代/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协办大学士)
①、
②、
③、
12、同治年间
①、保和殿大学士:无;
②、文华殿大学士:桂良、官文、倭仁、瑞常、瑞麟、李鸿章;
③、武英殿大学士:贾桢、曾国藩、李鸿章、文祥;
④、文渊阁大学士:官文、倭仁、瑞常、瑞麟、单懋谦;
⑤、东阁大学士:左宗棠;
⑥、体仁阁大学士:周祖培、曾国藩、朱凤标、文祥、宝鋆;
⑦、协办大学士:麟魁、倭仁、瑞常、曾国藩、骆秉章、文祥、李鸿章、全庆、左宗棠、单懋谦。
13、光绪年间(年代/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协办大学士)
①、保和殿大学士:无;
②、文华殿大学士:李鸿章、荣禄;
③、武英殿大学士:文祥、宝鋆、文煜、灵桂、额勒和布、麟书、王文韶、孙家鼐;
④、文渊阁大学士:麟书、荣禄、王文韶、崇礼、昆冈、孙家鼐、世续;
⑤、东阁大学士:左宗棠、阎敬铭、恩承、张之万、昆冈、崇礼、孙家鼐、世续、那桐;
⑥、体仁阁大学士:宝鋆、英桂、载龄、全庆、灵桂、额勒和布、恩承、张之万、福锟、昆冈、徐桐、王文韶、孙家鼐、敬信、裕德、世续、那桐、张之洞;
⑦、协办大学士:英桂、沈桂芬、载龄、全庆、灵桂、文煜、李鸿藻、额勒和布、恩承、阎敬铭、张之万、福锟、麟书、徐桐、荣禄、刚毅、翁同龢、王文韶、崇礼、孙家鼐、徐郙、世续、敬信、裕德、那桐、瞿鸿禨、张之洞、鹿传霖。
14、宣统年间
①、中和殿大学士:无;
②、保和殿大学士:无;
③、文华殿大学士:世续;
④、武英殿大学士:孙家鼐;
⑤、文渊阁大学士:世续、那桐;
⑥、东阁大学士:那桐、鹿传霖、陆润庠;
⑦、体仁阁大学士:张之洞、鹿传霖、陆润庠、徐世昌;
⑧、协办大学士:荣庆、鹿传霖、陆润庠、戴鸿慈、徐世昌、李殿林。
二、军机大臣名单
1、雍正年间
爱新觉罗·胤祥;张廷玉;马尔赛;蒋廷锡;鄂尔泰;哈元生;马兰泰;福彭;钮祜禄·讷亲;博尔济吉特·班第。
2、乾隆年间
鄂尔泰;张廷玉;钮祜禄·讷亲;博尔济吉特·班第;索柱;丰盛额;乌雅·海望;莽鹄立;萨尔图克·纳延泰;徐本;富察·傅恒;汪由敦;高斌;蒋溥;陈大受;舒赫德;来保;尹继善;刘纶;
兆惠;刘统勋;雅尔哈善;阿兰泰;钮祜禄·阿里衮;裘曰修;梦麟;三泰;富德;于敏中;阿桂;富察·福隆安;索琳;温福;丰升额;桂林;章佳·庆桂;
福康安;袁守侗;梁国治;阿思哈;和珅;明亮;李侍尧;董诰;福长安;王杰;孙士毅;松筠;台布。
3、嘉庆年间
阿桂;和珅;王杰;福长安;董诰;台布;沈初;傅森;戴衢亨;吴熊光;那彦成;爱新觉罗·永瑆;章佳·庆桂;成德;刘权之;德瑛;英和;托津;方维甸;卢荫溥;松筠;勒保;桂芳;章煦;戴均元;和瑛;文孚。
4、道光年间
曹振镛;黄钺;英和;卢荫溥;文孚;松筠;长龄;玉麟;王鼎;蒋攸铦;穆彰阿;潘世恩;赵盛奎;赛尚阿;奎照;文庆;隆文;何汝霖;祁隽藻;陈孚恩;季芝昌。
5、咸丰年间
祁隽藻;赛尚阿;何汝霖;季芝昌;穆荫;舒兴阿;彭蕴章;邵灿;麟魁;爱新觉罗·奕䜣;瑞麟;杜翰;文庆;柏葰;匡源;文祥;焦祐瀛。
6、同治年间
爱新觉罗·奕䜣;文祥;桂良;沈兆霖;宝鋆;曹毓瑛;李棠阶;李鸿藻;胡家玉;汪元方;沈桂芬。
7、光绪年间
爱新觉罗·奕䜣;文祥;宝鋆;沈桂芬;李鸿藻;景廉;王文韶;左宗棠;翁同龢;潘祖荫;礼亲王世铎;额勒和布;阎敬铭;张之万;孙毓汶;许庚身;徐用仪;他塔拉·刚毅;钱应溥;
廖寿恒;裕禄;荣禄;启秀;赵舒翘;端郡王载漪;鹿传霖;瞿鸿禨;爱新觉罗·奕劻;荣庆;徐世昌;铁良;世续;林绍年;爱新觉罗·载沣;张之洞;袁世凯。
8、宣统年间
奕劻;世续;张之洞;那桐;鹿传霖;戴鸿慈;吴郁生、毓朗、徐世昌。
——军机大臣
——清朝大学士列表
张树声的主要阶段
本文2023-10-04 21:13:2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75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