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仲淹”二字是什么意思?范仲淹名字含义揭秘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2收藏

范仲淹的“仲淹”二字是什么意思?范仲淹名字含义揭秘,第1张

范仲淹是北宋名臣,也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范仲淹少年时经历坎坷,父亲在他幼年时去世,母亲改嫁长山朱氏。此后范仲淹苦读诗书,成为参军才接回母亲,并且改回本名。应该大部分的朋友都不太清楚范仲淹的“仲淹”是什么意思,古人取名字都会赋予各种含义,范仲淹也不例外。那这次就为大家讲讲有关范仲淹名字的秘密,还有他一生的经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范仲淹是我们熟知的宋朝名臣,不仅仅是他写出闻名天下的《岳阳楼记》,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更因为他文能写红一座楼,武能镇住一个国,范仲淹成为文臣武将效仿的典范,他的谥号是文正,能够担得起这个谥号的大臣,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数的过来的。

范仲淹年幼的时候生活条件并不好,但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中进士,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参政的过程中,范仲淹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在他的方针政策下,流亡百姓和羌族回归,镇住了一直不安分的西夏,元昊不得不向宋称臣,不敢侵犯大宋的边境,1043年,范仲淹出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发起“庆历新政”,意在限制冗官,提高效率,并藉以达到节省钱财的目的,不过新政触犯守旧贵族官僚的利益,于是他们纷纷阻扰,不久后,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最后在上任颍州的路上去世,终年64岁。

范仲淹一生的成就想必很多读者都或多或少了解,但是在范仲淹成长的过程中有一段不太为人知的冷历史,就算史书中也是记录寥寥,那就是范仲淹曾经有个名字叫朱说(yue),他中进士的时候也是用的这个名字,直到他成为朝廷大臣才认祖归宗的,该名为范仲淹的。

汉唐名臣后代,家道破落,生活困苦

范仲淹也是名臣的后代,只不过到了他这一代,因为遭遇到变故,所以才没落了,范仲淹的亲生父亲是范墉,他历仕武德武信武宁三军节度、掌书记、赐绯,初赠尚书、刑部郎中、太子少师,加赠太子太师、累赠太师、周国公,不过他服务的不是唐朝,而是五代十国中的吴越国,跟随钱俶归入北宋,官至武宁军节度使。而其先祖更是唐朝宰相范履冰,在追溯远一点的话,他的祖先是范滂,东汉时,举孝廉,历任清诏使、光禄勋主事,江夏八俊之一,可见范仲淹也是名门之后。

在范仲淹只有两岁的时候,范墉突发疾病身亡,范仲淹的母亲不是正室,这点在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但是在《范氏家乘》特别是苏州范氏总谱可知,范仲淹有两位母亲:嫡母陈氏,庶母谢氏,而范仲淹实为庶出。范仲淹的父亲死后,其嫡母陈氏带着自己所生的仲温兄弟回了苏州老家。

而范仲淹母子作为侧室庶子,在范家其实已无立足之地,同时谢氏的家境不像陈氏那么好,因此就变的很无助,于是谢氏被迫改嫁,除了穷以外,还在于她的侧室身份。

谢氏改嫁的是山东长山(现在山东邹平)朱文翰,由于是改嫁过来的,因此范仲淹的名字也就改了,改成了朱说,朱文瀚是长山县令,谢氏改嫁过来之后依然不是正室,而是侧室,因为朱文瀚已经有初氏,并且生有儿子,这也是在家谱中有记载的,只不过家谱中并没有记载初氏是不是活着,但根据范仲淹的遭遇来看,初氏是活着的。

偶然得知身世,范仲淹发誓要认祖归宗

史书并没有记载朱文瀚对待范仲淹的态度,但是从记载来推断,朱文瀚对范仲淹应该是不差的,如果对范仲淹很差的话,史书肯定会记上一笔的,谢氏改嫁的时候范仲淹还小,并不知道自己原来姓范,但是朱文瀚的儿子却暴露了范仲淹的身世。

事情是这样的,从小过惯了节俭生活的范仲淹,看不惯朱家兄弟的奢侈浪费,忍不住多次规劝,朱家兄弟不但不听,还冷冷地回敬他:“我们花的是朱家的钱,关你何事”这时范仲淹才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不甘心再居人篱下,下决心脱离朱家独立生存,不过这个时候的范仲淹是没有能力的,因为他和母亲是嫁入了朱家,所以范仲淹也只能暗暗发誓,等考取了功名,一定要认祖归宗。

于是范仲淹毅然辞别母亲,前往南都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学,投师戚同文门下,范仲淹刻苦读书,五年都没有脱衣服睡觉,为了节省开支,他坚持每天只煮一碗粥,冷却后划为四块,然后撒一点盐和菜末,每天早晚各吃两块,这就是文坛上流传甚广的“划粥断齑”的故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1015年),范仲淹以“朱说”之名,登蔡齐榜,中乙科第九十七名,由“寒儒”成为进士,就当时的情况来,范仲淹名义上不是寒士,但过的是寒士的生活。

不过范仲淹并不能马上认祖归宗,他的级别还不够,知道他当上节度推官才推动这一事情,宋史本传称:范仲淹“举进士第,为广德军(今安徽广德)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改集庆军(今安徽亳州)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

另外范仲淹的墓志铭也记载了此事,他的墓志铭为富弼所做《范文正公墓志铭》:“公既长,未欲与朱氏子异姓,惧伤吴国(按,其母谢氏赠吴国夫人)之心,姑姓朱;后从事于亳,吴国命,始奏而复焉。”,这事兹事体大,范仲淹也是奏明皇上,得到宗族的认可才真正认祖归宗。

范仲淹取名仲淹的含义

那么,当年的“朱说”究竟为什么更名“范仲淹”而不是范说呢其实留给范仲淹的选择很小,首先姓氏是不能改的,其次就是仲字也不能改,因为是范家既定的辈分,留给范仲淹的只有最后一个字。

最后一个字留给范仲淹发挥的空间也很小,因为宋人取名有一习惯:亲兄弟小排行常从汉字同一部首中选取。既然范家兄长仲温等取名从“氵”,那么他也只能从“氵”。“氵”部可选字甚多,让他最为满意的,应该就是这个“淹”。为什么因为范仲淹选择了这个字,这个字义兼褒贬,一方面,淹迟、淹泊、淹没、淹留、淹滞、淹塞、淹蹇等等,最能反映他的坎坷不幸;另一方面,淹贯、淹通、淹识、淹博、淹该、淹雅、淹穆、淹华等等,最能代表他的志向追求。

通过这个字,既能反映范仲淹苦难的过去,又能表明范仲淹的志向,可谓一语双关,范仲淹也是用心良苦啊。

图 | 视觉中国

从“乌台诗案”到“车盖亭诗案”,再到“同文馆狱案”,北宋的政治恶斗、朋党倾轧愈演愈烈。吴处厚不惜以“语言文字之间,暧昧不明之过”构陷蔡确,借此来报“二十年深仇”,试图拔掉“眼中钉”“肉中刺”。吴处厚的儿子都看不下去了,批评他爹“此非人所为”。后来,吴处厚“疽发于脑,自嚼其舌断而死”。满朝大员都在弹劾蔡确,范仲淹之子范纯仁站出来说:“今日举动宜与将来为法式,此事甚不可开端也。”真不负其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高太皇太后下令:“蔡确可英州别驾,新州安置!”新州乃岭南瘴疠之地,贬黜此地的人几乎都是有去无回。臣子们求情,太皇太后声色俱厉起来:“山可移,州不可移也!”蔡确的老母亲拦住太皇太后的銮驾求情,太皇太后更是铁了心:不仅要贬,而且永不得放回。当然,为蔡确说话的范纯仁也受到牵连,被贬知颍昌府。

元祐八年(1093)正月初六,蔡确客死新州,享年五十六岁。同年九月二十三日,高太皇太后驾崩,死前交代大臣们“早求退位”,以方便“官家”(哲宗)另用一批人。令人不寒而栗的是,五年后,弹劾蔡确甚为凶猛的刘挚,也客死新州这个流放之地,且在同一寺庙同一间房,史称一室死“二相”。

哲宗终于从高太皇太后的“臀背”后坐到龙椅上,开始独立执政。他继承的是父亲神宗的政治理想,走的是“熙丰”之路。作为“元祐党人”的苏轼苏辙兄弟自然不受待见了。苏轼被贬海南儋州,全靠着惊人的毅力和悟性(苏轼曾得高僧指点),才得以活着离开瘴疠之地,但在回程的路上仍没能逃过死神之手,命丧常州。而苏辙被罢贬,理由是他“引喻失当”——把先帝神宗比喻成汉武帝。此时,为苏辙说公道话的还是范纯仁。“史称武帝雄才大略,为汉七制之主,辙以比先帝,非谤也。”范纯仁不仅为被皇帝怒斥的苏辙辩白,而且还劝谏盛怒的年轻帝王,“陛下进退大臣,当以礼,不宜如此急暴。”

陈歆耕老师《蔡京沉浮》一书,具有叙事的张力、语言的质感,富有严谨的史实、独立的见解。他跳出曲折隐蔽的 历史 语境,告诉你蔡京蔡卞(王安石女婿)兄弟是否“奸臣”;他跳脱人们对巨公英雄的崇拜,思考苏轼苏辙兄弟是否“君子”。他坚持从“圆形人物”入手进行文学研究,考察福建蔡氏家族的“官场人格”;他秉持对“心灵科学”的浓厚兴趣,考量范氏父子的“人格高标”。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陈歆耕老师直抒胸臆,给予范氏父子这样的评价:“虽然范仲淹、范纯仁父子的从政理念不尽相同,一个着力于变革,一个趋向于逐步改良,但做人的品格是处在一个巅峰上的。类似范仲淹、范纯仁这样的不唯上、持正、尊道的能臣和良臣,在中国 历史 上也是屈指可数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浪花,也淘尽奸雄。所以老子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历史 记录有时同样“暧昧不明”,难怪梁启超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但时间空间的缝隙中毕竟留下了士人良知和文人风骨,“语言文字之间”也深藏着隐约真相和不灭公道。

北宋的范纯仁,让我想到清代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他也曾为不相干甚至“不相中”的人说过公道话。说到曹寅,必然要提到江苏的“城”“事”,诸如苏州生祠、江宁织造和扬州书局。

在苏州织造任上两年零八个月后,曹寅调任江宁织造,接替父亲生前的职位。苏州百姓感念他的“治吴之道”,在虎丘为他立了一座生祠。江南鸿儒尤侗与曹寅往来密切,作了《司农曹公虎丘生祠记》。

尤侗写下曹寅在苏州的官声民意,袁枚《随园诗话》则记载了曹寅在南京的为人处世:康熙间,曹练(楝)亭为江宁织造,每出,拥八驺,必携书一本,观玩不辍。人问:“公何好学?”曰:“非也。我非地方官,而百姓见我必起立,我心不安,故借此遮目耳。”素与江宁太守陈鹏年不相中。及陈获罪,乃密疏荐陈。人以此重之。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明我斋读而羡之。

由此可见,曹寅光明正大,不记私仇,不摆架子,对百姓和同僚都很好。虽然与地方官不和,但对获罪的人没有落井下石,反而向康熙“密疏”推荐。这里,袁子才有个失误,“撰《红楼梦》一部”的,不是“其子”,而是“其孙”。

曹雪芹写《红楼梦》,泽被后代,为中国矗立起一座文学高峰。曹寅编写传奇,撰写碑文,也造福了一方百姓。

曹寅是内务府“包衣”、皇帝在江南的“耳目”,也是荣耀和危机集于一身的“家奴”、勤谨和忠诚代代相传的“宠臣”,得到过皇帝赐冰、赐樱桃、赐药品的殊荣。他奉旨创办扬州诗局和扬州书局,刊刻《全唐诗》和《佩文韵府》,以江宁织造身份先后接驾四次。康熙第五次南巡,曹寅不远千里去迎接,直至鲁南大运河畔的鱼台县;皇帝回銮,曹寅不辞辛苦去护送,直送到运河古镇扬州宝应。

人物,不论丹青留名还是遗臭万年,不管籍籍无名还是如雷贯耳,都与时空黏合着,与时代分不开,与地理相关联。《红楼梦》的轨迹,就和曹寅的行迹很像,先从东南姑苏甄士隐一家的“小荣枯”开始,紧接着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大荣枯”在京城拉开帷幕。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寅五六岁到达江宁,曹雪芹十二三岁离开南京。一来一去,有沉有浮,南来北往,接驾送行,唱的是“好了歌”——好即是了、了即是好,写的是“好事终”——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曹寅之孙曹雪芹“奋扫如椽笔”,在困顿中写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把“傲骨”和“嶙峋”写进小说里,如同刻在石头上的“奇传”。范纯仁之父范仲淹以“仁人之心”写出《岳阳楼记》,虽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萧瑟悲凉,却始终不忘“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今日阶前红芍药,几花欲老几花新。开时不解比色相,落后始知如幻身。”唐代诗人白居易“感芍药花”寄“正一上人”的诗句,正适合我沉浸、延伸——“感红楼梦”“感北宋史”,寄“曹雪芹”“寄范纯仁”。

凡家庭,无论新旧大小贫富,都应有一种精神传承。古人曰: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今人云:好家风是传家宝。曹寅和曹雪芹,范仲淹和范纯仁,传承的是公道正派和善良美好,当然还有诗辞歌章。祖孙之间、父子之间互相印证、彼此成就,长辈何其幸哉!后辈又何其幸哉!

关于作者

周淑娟,女,江苏徐州人,1992年毕业于华中 科技 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徐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冰心散文奖获得者。

校对 徐珩

杨家将七子的名字分别为,杨大郎:杨泰,字延平、杨二郎:杨永,字延定、杨三郎:杨勋,字延辉、杨四郎:杨贵,字延朗、杨五郎:杨春,字延德、杨六郎:杨景,字延昭、杨七郎:杨希,字延嗣。

杨家将是北宋初年著名的军事家族,其保家卫国故事在北宋中叶就已迅速流传于天下。

七子去六子回

七子去六子回在现在往往被人与杨家将的相传故事所结合,通常理解为杨家七子征战在外,最后仅有老六一人归来,其余六人则是相传有:大郎二郎三郎战死沙场,五郎为了躲避追兵,上了五台山出家为僧,四郎八郎遭辽军包围被擒。唯有六郎七郎冲出重围,可以说是杨门一族为了保宋氏江山损失惨重。

其中杨文广生于咸平二年(999),宋初抗辽将领杨业孙,白寿彝以曾巩《隆平集》云:“诏录其子传永、德征、文广有差。”认为他是杨延昭的第三子。

杨文广以父荫为官  ,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陕西南部张海率饥民起义,转战陕西南部、河南西部和湖北西北部等地,杨文广以“班行讨贼”,即按照为官的次序随军出征。出征归来后,杨文广以军功升任殿直。

四年(1044年),推行“新政”的参知政事范仲淹任陕西、河东路宣抚使。次年正月,范仲淹罢相,出任邠州(今陕西彬县)知州兼陕西四路缘边安抚使。

在此期间,范仲淹和杨文广有过交谈,对他的军事才能感到惊奇,将他置于麾下。然而,在前一年(1044年)宋与西夏已经议和成功,宋再缴纳“岁币”银、茶、绢二十余万求“和平”。杨文广也就失去了杀敌报国的机会。

民间传说:

杨文广在马跳涧跟鲍飞云交战时掉下了一把宝剑,据说此剑杀敌无数,以血磨刃,削铁如泥,吹发即断。

清末有位卖麦芽糖的永春商人路过此地,看到马跳涧底有闪光,就从担子上解下草绳,并在草绳上涂满麦芽糖,然放至谷底想把宝剑黏上,可惜宝剑被黏起的途中又一次掉进谷底,从此再未有人见过此剑的踪影。

范仲淹的“仲淹”二字是什么意思?范仲淹名字含义揭秘

范仲淹是北宋名臣,也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范仲淹少年时经历坎坷,父亲在他幼年时去世,母亲改嫁长山朱氏。此后范仲淹苦读诗书,成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