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铁岭昌图满族镶黄旗赵氏家谱 我所知的家谱5个字是 文德成俊业 求全部。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求铁岭昌图满族镶黄旗赵氏家谱 我所知的家谱5个字是 文德成俊业 求全部。,第1张

你说的那是辈分泛字,是取名字用的。 哪个不是家谱。

家谱是一本书,里边记载的是家族的传代世系,还有家族历史。

家谱这东西,是本家的人修出来给本家族子孙看的,是不对外发行的。

所以,你们家族的家谱,肯定在你们家族亲属的手里。一般存在德高望众的本家族老人手里。

你应该回老家去问你们家族的亲属,不应该上网问外人。

富察氏

满族姓氏。满清时,八大姓之一。又作"傅察"、"富尔察"。=

富察氏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女真最古老的姓氏。唐末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蒲察。金旧姓"蒲察"。以部为氏。蒲察,乃辽代女真旧部,势力强大。金朝时期,为女真黑号之姓第二姓,与皇室世代姻亲。金元时,曾冠汉字姓李。又见[八旗满州氏族通谱];富察,本系地名,因以为氏。"富察氏"起源于[嘉理库城]。系[蒲察氏]后裔。该姓氏无始祖名讳。

该族世居沙济叶赫额宜湖扎库塔蜚悠城讷殷额库伦吉林乌啦长白山散居九处。由中华民国建立,八旗取消。随汉习俗是以改写富傅付。富察氏支系繁多是今天满族中仅次于关姓的大姓。

基本介绍

满清八大姓氏之一。该姓氏起源于嘉理库城富察地方,因以为氏。该姓氏无始祖名讳。

见于八旗满州氏族通谱;富察,本系地名,因以为氏。金代称蒲察氏,为女真旺族,与皇族完颜部世姻。元灭亡,蒲察氏先祖迁徙于嘉理库城富察地方,后迁至长白山。

详细介绍

富察氏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女真最古老的姓氏。唐末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蒲察。金旧姓“蒲察”。以部为氏。蒲察,乃辽代女真旧部,势力强大。金朝时期,为女真黑号之姓第二姓,与皇室世代姻亲。金元时,曾冠汉字姓李。该族世居沙济(辽宁省新宾)、界凡、叶赫、蜚优城、额宜湖(待考)、扎库塔、长白山、讷殷等地。所冠汉字姓富、傅、礼、石、谭、马、沙、付、庆、宁、李等。

富察氏支系繁多是今天满族中仅次于关姓的大姓。

八旗是清代满族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15年)正式创立。1601年初建时仅三旗:黑旗、白旗、红旗。1615年因"归服益广"将三旗析设为八:原红旗分为正黄、镶黄二旗;原白旗分为正白、镶白、正蓝三旗;原黑旗分为正红、镶红、镶蓝三旗。合称八旗,统率满洲、蒙古、汉军。

八旗分类

正黄旗

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以旗色纯黄而得名。正黄,镶黄和正白旗列为上三旗,上三旗

内无王,都归皇帝所亲统.兵是皇帝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至清末,是八旗满洲中人口最多的一个,下辖92个整佐领又2个半分佐领,约3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5万人。

镶黄旗

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镶红边而得名,镶黄旗是上三旗之一,旗内无王,由皇帝所亲统,兵为皇帝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清末时的规模是辖84个整佐领又2个半分佐领,约2.6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13万人。很多清皇室成员都是镶黄旗。如乾隆帝的孝贤皇后、哲悯皇贵妃,嘉庆帝的孝和睿皇后,朝廷的高级官员中 也有不少是来自镶黄旗的。历史上的“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是镶蓝旗,后抬旗入镶黄旗。

正白旗

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初定,以旗色纯白而得名。正白旗是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顺治前,上三旗中并无正白旗而有正蓝旗,因在顺治初,多尔衮将自己所领正白旗纳入上三旗而将正蓝旗降入下五旗。多尔衮病逝后,顺治就将正白旗纳入上三旗,此后清代就成了定制。正白旗是皇帝亲统旗之一,旗内无王,兵为皇帝亲兵,并从中挑选侍卫皇室的成员。清末规模为辖86个整佐领(基本户口和军事编制单位,100—300人 为一单位)约26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和清末代皇后婉容(达斡尔族)都是正白旗人。

镶白旗

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白色镶红而得名,镶白旗属于下五旗之一,不是由皇帝所亲统,而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的规模是84个整佐领,约26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

正红旗

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为纯红而得名,正红旗是下五旗,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至清末,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一个旗,规模为下辖74个整佐领,兵丁23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1.5万人。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原隶正红旗;清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珅也是正红旗人。

镶红旗

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红色镶白而得名,镶红旗是下五旗之一,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规模达到下辖86个整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清光绪帝的宠妃珍妃就是镶红旗人。

正蓝旗

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 (1601年),因旗色纯蓝而得名。正蓝旗在顺治前与正黄旗和镶黄旗列为上三旗,顺治初,被多尔衮降入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亲统,而是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规模达到下辖83个整佐领又11个半分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

镶蓝旗

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蓝色镶红而得名,镶蓝旗是下五旗,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 清末时规模达到下辖87个整佐领又一个半分佐领,兵丁2.7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5万人。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宝林先生便是镶蓝旗人,正直善良的慈安皇太后(也称东太后)也是,历史上臭名远扬的“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是镶蓝旗,后抬旗入镶黄旗。

辽阳是辽宁省满族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满族的姓氏很多,而且很复杂。

我知道辽阳满族苏姓有名的家族有两个:乌苏氏和苏完瓜尔佳氏

辽阳乌苏氏祖籍东海瓦尔喀部海兰屯,今在俄罗斯境内的哈巴罗夫斯克东南。始祖吉思哈在元代曾被封为万户长,后金初年由八世祖渣努率领全族投奔了努尔哈赤。隶属满洲正蓝、镶白两旗。这个家族在清代屡立战功,受到朝廷20余次告封嘉奖,声势显赫。如今该家族子孙散居于东北各地,辽阳境内以穆家坟、桑园子、新城、望宝台等地居多。其中大多姓 吴、穆 两姓,个别姓 柏、苏 。

辽阳苏完瓜尔佳氏祖籍苏完巴拉乌拉达林,今在吉林省长春市双阳镇东北6公里。始祖超墨尔根是苏完部领主曾受到过元朝册封。他的二子尼雅哈与三子珠察先后被明朝永乐皇帝封为亦闵河卫都指挥使以及喜乐温卫都指挥使。后来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吞并海西兵临苏完部,五六世祖索尔果被迫率众归顺努尔哈赤。隶属镶黄、正黄、镶红三旗。清顺治年间八世祖阿尔京阿任辽阳守备,后世子孙散居辽阳各地,分姓 关、高、苏 。

辽阳满族苏姓还有很多,源头肯定不止以上两家。但,由于你没有提供任何线索,所以也就无法为你查找。

---------------------------------------------

你爷爷加入北伐军说是归蔡锷管这个内容是不真实的。

蔡锷1882年生于湖南邵阳,1895年在长沙新军时务学堂上学,1899年留学日本,1900年回国因参与自立军起义而流亡日本,1904年得到清政府特赦回国,1909年出任云南新军协统,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蔡锷趁机自立云南革命军政府都督,1913年被袁世凯调至北京任陆军预备次长,1915年袁世凯称帝他潜回云南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1916年因喉癌去日本治病同年冬病死于日本福冈。

蔡锷是滇系军阀,所属的部队在云贵,1913-1914年他短暂住在北京,1916年他讨袁的主战场是在四川境内,同年袁世凯病死,战争即告结素。此后他去日本治病,后来死在日本。他一生除1913年短暂住在北京外就再未到过北方,更没有去过东北。

而你说祖父是辽阳人,弃军后北上去了黑龙江,这显然与蔡锷部队无关。除非你家曾是驻滇八旗,这样才可能与蔡锷部队挂上关系,但你并未提供这方面的线索。

你的祖父如果没有说过祖籍在辽阳什么地方,而且你家与辽阳的本家亲属再也没有来往的话,那么这个问题就很难查找。你可以去辽省 委统 战部,民族研究所咨询有关专家。

满族人取吴姓的很多,辽宁省满族吴姓就有好几家,比如:吴扎拉氏、吴穆氏、乌苏氏、吴席勒氏、乌雅氏都有取吴姓的。

您首先应该说明您究竟是辽宁省哪县,哪乡的满族镶黄旗吴姓?您家除了姓吴还有没有备用别的汉姓? 关于祖先您家有没有相关传说?

一定要把线索提供明白才有被认出来的希望。否则满族吴姓太多了,谁敢冒认亲戚啊?

---------------------------

还有,家谱这东西是自己家人编纂的,一般都是放在自家人手里,每当过年的时候给自己家族的子孙看,用来纪念祖先。一个家族的家谱不可能存在外人手里。除非您家的家谱被文物部门收走进了博物馆,否则外人是不可能知道您家家谱的。

所以您最好的办法应该是回趟老家,找本家族的宗亲老一代人问问家谱存在哪家亲戚手里。而不是跑到网上问别人。

您这种问法就纯粹是碰运气,如果您家的亲属有知道家谱的,而且上网恰巧看到您的发贴,也许能联系上。但知道家谱的往往是老人,他们不上网啊。

求铁岭昌图满族镶黄旗赵氏家谱 我所知的家谱5个字是 文德成俊业 求全部。

你说的那是辈分泛字,是取名字用的。 哪个不是家谱。家谱是一本书,里边记载的是家族的传代世系,还有家族历史。家谱这东西,是本家的人修...
点击下载
上一篇:孙氏字辈下一篇:周姓家谱的字辈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