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商洛市商州区金陵寺镇房店村全氏概况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3收藏

陕西商洛市商州区金陵寺镇房店村全氏概况,第1张

房店村位于金陵寺镇最东部,南与杨峪河垭口村相连,东与杨峪河柏朵山村、任村接连,北与杨峪河西院村、张底村、金陵寺镇上竹园村相邻,西与杨口村接壤。现有人口1809人,村委会驻地原房店村,距金陵寺镇政府约16公里。

房店村由房店、全湾、樵湾三个自然村组成。清代原房店村、樵湾村均属南秦二里,全湾村属南秦里;2002年撤销樵湾、全湾,并入房店村。

房店村主要姓氏有房、全、樵、杨。房、樵、全三姓均有自己的祠堂,樵、全祠堂毁于文革,房氏祠堂于2000年修葺。

房店村位于上秦川河的最下游,盛产小麦、玉米,尤以水稻盛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房店的店、全湾的米、樵湾的女在金陵寺镇久负盛名。房家的店在上秦古道声名远扬;全湾的米,粒大饱满、白净晶莹、绵香劲道;古世珍的正房太太就是樵家之女,后世以娶樵家之女为荣。

全姓其根于京兆郡洒金桥,后始祖全邦节于丰阳、商州为官,定居南秦川全学底村(今杨峪河镇四合村),全隆衍、全须衍、全学衍迁居全湾村,次子全举衍迁居金岭川郭湾村。

后赵、崔、苏、罗四姓人居住全学底村,更名为四合村。

商洛地区公安处处长兼商洛市武警支队第一政委全高民,商洛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全玉民,甘泉县政协副主席全备,天信公司董事长全鑫锋,鑫丹总经理全卫涛,军旅诗人全建峰,书法家全立新,雕刻家全朝阳,中医名家全长俊,硕士全菲尔等。

夏朝属梁州(豫州交界处)。

周朝

西周属若方,春秋属上鄀、晋上雒及楚商地域。战国属秦楚。

周属雍、豫。 周昭王五十年,昭王攻楚出少习,死于汉水。

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年),春,晋(上雒)伐鄀(下)出少习。  周匡王二年(前611年),楚大饥,庸国率兵“蛮”攻楚,秦发兵出少习助楚灭庸。  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吴、唐、蔡侵楚郢都,楚申包胥求救于秦哀公哭七天七夜,哀公派子蒲、子元率兵车五百辆出经晋上雒过少习援楚。  敬王二十九年(前491年)《左传》:“司马起丰、析与狄戎,以临上雒(晋辖,今商州地域和寒川佛诞公园下孝义古城治所)。左师军于菟和,右师军于仓野,使谓阴地之命大夫士蔑曰:「晋、楚有盟,好恶同之。若将不废,寡君之愿也。不然,将通于少习(武关前),”。  周元王六年(前470年),商境大旱,“丹水绝,三日不流”。  周威烈王十三年(前413年),楚简王攻魏,发兵至上洛(今商州市上雒古城即寒川佛诞公园下孝义古城治所)。

周安王二十五年(前377年),韩、赵、魏三国分晋时,上洛归属于魏国。后来魏、楚交战于陉山,魏国害怕秦国援楚,将上洛献给了秦国。从此,商於六百里归秦国管辖。

周显王十八年(前351年),修筑商城(今丹凤县古城村),称“城商塞”。  显王二十九年(前340年),卫鞅大破魏军,获大胜。俘公子印,秦王封卫鞅商於十五邑,号“商君”,遂称“商鞅”。

商洛在战国时属商鞅封地,和毗邻的於地,统称为“商於”。先后分属楚、晋(魏)、秦,最后统一于秦。秦孝公后因卫鞅破魏有功,将卫鞅分封于商十五邑。地域约秦岭至“城商塞”武关前后的商於六百里地域。故称其为“商君”、“商鞅”。是此地以武关即商邑为中心的文化地域的开始。形成此地域的第一个军事、文化经济中心。(考古显示:早在公元前351年,秦国就在这里修了城,地址在今丹凤县城西25公里古城岭子,“整个台地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300米”城。(《商州考古》p,070第五行)。出土文物带有“商”字的瓦当,确认系公元前340年秦封给商鞅之封邑。

秦(公元前221----前207年)

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设上雒、商(县) ,(包括今商州区、丹风县、商南县、山阳4县)。属京畿(咸阳)内史直辖关中地。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年)

上雒和商(县)沿用了秦朝的设置,增加了秦代属三川的华阳(今洛南)县,以上雒地(《商州考古》p、023页载:古上洛(现寒川佛诞公园孝义古城村)出土秦代陶罐有两戳五字:即”雒亭“和”楚里孙“,证明此雒地在秦至秦前既有,且上雒城(晋、魏)前地带曾为楚人居地, 地界上雒至秦岭为界,以下商地约从商地至现商南、丹水县部分。商县治所仍在商地现丹凤古城村;及商鞅原封”商邑城“池。上雒县治所仍设雒地即现现寒川佛诞公园孝义古城村。两城相距约两个驿站远,两城之间构成此地文化中心地带。这也是自秦商鞅开始文化中心由商县向第二文化中心”上雒“过渡的开始。商县以下和上雒以上的两县地域,即大体相当于今商洛市辖地域。其两县地仍属弘农郡,隶司隶校尉部,郡辖区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以南、伊河以西及淅川、丹江流域。其治所在弘农(今河南灵宝貌略镇北),领11县。包括上雒(今商州区、洛南县两地)。商(今丹风、山阳、商南3县)。旬阳县北部(今镇安、柞水县东南部)是汉中郡辖区;杜陵县南部:(今柞水县西北部)是京兆尹辖区。上洛这一地名,因居雒(鄀)水之上故名,春秋为鄀水战国为雒水,秦朝为丹水

东汉(公元25——220年)

《商州大事记》载:“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建武二年(26),商州大饥,金一斤易米五斗。上洛改设为上洛侯国,封王遵为侯,治所辖地仍旧在古上洛即现寒川佛诞公园孝义古城村。建武十五年(39),划上洛侯国归京兆尹管辖”。地属京兆尹,仍隶司隶校尉部,辖区相当于今关中平原西安以东、渭南及商洛地区。尹治设在长安,仍领10城,其中上洛、商两县的地域和今商洛地区大体相当。

三国(公元220——265年)

地属曹魏之京兆郡,正始五年(公元244年)设,治所在长安,领11县。仍称上洛县,魏文帝曹丕又将上洛的“雒”字改为“洛”字。辖地包括今商州区、洛南两地。

西晋(公元265——316年)

泰始二年,晋武帝分京兆南部置上洛郡,这是商洛地、市一级建制在此地设置之祖始。是此地由第一文化中心向第二文化中心过渡结束的标志。其治所在古上洛(现寒川佛诞公园孝义古城村),领上洛、商、卢氏三县(卢氏今属河南省),现属司州,(辖区包括今河南省北部、中部、西部和山西省西南部及陕西省商洛地区。州治设在洛阳,领12郡。。)

南北朝(公元317——589年)

南北朝时期,中国呈分裂局面,行政建制混乱。郡县朝设夕废,统属复杂。由东晋开始的南朝,在辖区的北部侨设了上洛的州、县,用的是上洛的地名,以安置南迁的上洛的百姓,包括上洛的巴民。

北魏

属洛州。太延五年(公元439年)于上洛城设荆州,太平真君二年(公元441年)上洛县北部划设拒阳县,太和三年(公元479年)将荆州迁往卢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又迁往襄阳,撤上洛郡,于上洛城设立洛州,领5郡,其中3郡属今商洛:上洛郡,领上洛、拒阳2县;上庸郡,领商(今丹凤)、丰阳2县;苌和郡,领南商1县,即今商南。

西魏

属洛州和雍州管辖。洛州治所设上洛(即现现寒川佛诞公园孝义古城村),领上洛郡(今商州区)、拒阳郡(今洛南县)、上庸郡(今山阳县西北部、镇安县及柞水县东南部)、商县(今丹凤)及山阳漫川、商南县。柞水西北部属雍州管辖。

北周

宣政元年(公元578年)改洛州为商州;治所设上洛(即今商州城)领上洛郡(含今商州、山阳、丹凤;商南4县及镇柞部分地域);拒阳郡(今洛南地)。此时的商州新城距古上洛城30公里。新城的诞生和郡、州一级治所均迁移至新城。(一说此时古上洛仍保留)这是此地域文化中心由古上洛“雒”地近800年后向上转移过渡至新州城,第三个军事、经济文化中心的开始。

隋代(公元589——618年)

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撤上洛、上庸两郡,保留商州;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撤商州复设上洛郡,治所仍设上洛,领上洛县(今商州区)、商洛县(商洛即从前的商县-----今丹凤县一带,隋文帝改称商洛) 、洛南县、丰阳县(今山阳、镇安县及柞水县东南部)、上津县(今湖北省境内)5县;大兴县东南部(今柞水县西北部)仍属京兆郡管辖。据《隋书·地理志》载,商洛之名源于商山洛水。历史上曾有上洛、商州等称谓。历代设州置县,或州县同设,交替沿革复杂。

唐代(公元618——907年)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上洛郡设商州,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划归山南道,开元二十五年归山南西道。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撤商州又改为上洛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撤上洛郡再改为商州,治所设上洛,领上洛(今商州区)、商洛县(今丹凤、商南两县)、洛南县(今洛南)、丰阳县(今山阳)、乾元县(今镇安及柞水县东南部)、上津县(今湖北省境内)。今柞水县西北部属京兆府。

五代十国(公元907—979年)

五代十国的行政建制沿用唐制,但由于分裂割据,各国疆域均不辽阔,道一级遂废,为州(府)统县的二级制。当时陕南东部经历了后梁(公元907一923年)、后唐(公元923—936年)、后晋(公元936—946年)、后汉(公元947—950年)、后周(公元951—960年)等5个期代。

后梁时,商州领上洛、商洛、丰阳、乾元、上津5县;洛南县改属华州;万年县东南部属京兆府。后汉时,商州领上洛、商洛、丰阳、上津4县;南县仍属华州;乾佑县(公元949年改乾元县为乾佑县)、万年县东南部属京兆府。后周时,商州领上洛、商洛、洛南、丰阳、上津5县;乾佑县、万年县东南部属京兆府。

北宋、金、南宋(公元960——1279年)

北宋时,商州初属陕西路,后属永兴军路,治所设上洛,领上洛、商洛、洛南、丰阳、上津5县。金、南宋时,商州属金国京兆府路。北宋淳化二年(991),王禹偁因论庐州妖尼道安诬徐铉事,抗疏获罪,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金贞元二年(公元1154年)将商洛、丰阳两县降为镇,并入上洛、洛南两县;咸宁县东南部属京兆府;旬阳县西北部(今镇安县)属金州。金元光二年(公元1223年)五月改属河南路。领上洛(今商州区、丹风、商南、山阳4县及柞水县南部),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废上洛县,以州代县,由州直辖,定名商州。这是以“雒“地所命名的”上洛县、郡、建制“名称历经1269 年后终止。(2013年算起)。辖地包括今商州、丹凤、商南、山阳及柞水县南部,并统领洛南县地。

元代(公元1279——1368年)

商州先属安西路,陕西行省,后属奉元路管辖。元代实行省、路、府、县四级行政建制,商州下领洛南县,原来的上洛为在郭,仍不另设县,由州直管,但商州所辖的地域和今天大体相当。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地属西安府,时称商州,辖地包括今商州区、丹风县两地。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五月,降商州为县制。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三月复升为州,领洛南、商南、山阳、镇安4县。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为避明兴宗朱常洛名讳,又改“洛”为雒”。

闯王政权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十月,闯王军攻占了商州,第二年在西安建立大顺朝,称永昌元年,派鲁大儒为商州牧,给山阳也派了县令(其它各县不详)。永昌二年正月,闯王政权结束。

清代(公元1644——1911年)

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升为直隶商州,直属陕西省,领商南;雒南、山阳、镇安4县。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析咸宁、蓝田、镇安3县之地置孝义厅,属西安府,这是柞水县的前身。

中华民国(公元1912——1949年)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州改设商县(辖今商州区、丹风县西南部)、洛南县(今洛南及丹风县东北部)、柞水县(今柞水县西部及镇安县东北部)3县,属关中道;山阳、商南、镇安3县,属汉中道。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撤销道制,以省直接领县。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在商县城设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商县、雒南、商南、山阳、镇安、柞水6县,一度还管过蓝田县。是年在龙驹寨成立设置局。1949年7月13日,商县人民政府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5月,商洛地区各县陆续解放,在商县设置陕甘宁边区陕南行政主任分署第二分区,辖商县、雒南、商南、丹凤、山阳、镇安、柞水7县。

1950年,改名陕西省商洛分区专员公署,仍辖以上7县。

1955年,将县人民政府更名为“县人民委员会”。

1958年12月,撤销丹风、柞水两县(丹风分属商南和商县辖,柞水与镇安县合并),商洛地区辖商县、洛南、商南、山阳、镇安5县。

1961年10月又恢复为7县。

1964年9月,因“雒”字生辟,经国务院批准,改“雒”为“洛”,时称商洛专区,行政公署驻商县城。

1968年,商洛专员公署改称为“商洛专区革命委员会”,各县人民委员会易名为“县革命委员会”。

1969年,商洛专区革命委员会改名为“商洛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更地区名为商洛地区行政公署。

1981年元月,改县革命委员会为县人民政府。

198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商县为县级商州市。

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地级商洛市。

商州区,由商州市、商县、商州、上雒县、上洛侯国、上雒、上鄀、鄀方沿革而来。

夏商(约公元前21世纪至前11世纪)时,为梁州之域。周(约前11世纪至前771)为古鄀国地。据《左传》记载,秦国为将其势力发展到汉江流域去,联合晋进攻鄀国,楚出动申、息之师援鄀,并使子西为商公,秦晋兵始退。

秦孝公二十年(前342),卫鞅破魏有功,封之商於十五邑,号曰“商君”。

秦代(前221至前207),上雒。县治在今商於古道佛诞地寒川佛诞公园孝义 古上洛,属关中京畿内史直辖。

西汉(前206~24),上洛县,属弘农郡。

东汉(25~220),上洛县。建武十五年(39)属京兆尹。

三国(220~280),仍名上洛县,属曹魏之京兆郡。

西晋(265~316),上洛县。属司州。泰始二年(266)设上洛郡,领上洛、商县、丰阳三县。

南北朝时期,上洛县。

隋代(581~618),上洛县。

唐代(618~907),上洛县。乾元元年(758)改称商州。初属山南西道,后隶京道。

五代十国时,上洛县,属商州。

北宋(960~1126),上洛县,属永兴军路商州。

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秦桧割秦商之半畀金,上洛遂为金有。金代(1115~1234),县名依旧,辖地扩大,为今商州、丹凤、商南、山阳四县地及柞水县南部。隶京兆府路商州。

元至元元年(1264)撤上洛县,由商州直辖。二十九年(1292)分州南一部,另设乾佑县,三十一年撤销。初属安西路总管府,皇庆元年(1312)改隶奉元路。

明代(1368~1644),商州。洪武七年(1374)五月降为县,属华州。成化十三年(1477)三月复升为州。改隶西安府。

清代(1644~1911),商州。清初属西安府,雍正三年(1725)升为直隶州,领商南、洛南、山阳、镇安四县,直隶陕西布政司。

民国(1911~1949),民国2年(1913)改设商县。24年(1935)在县城设立陕西省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

1949年7月12日商县解放。成立商县人民政府,夜村以东地区划归丹凤县。

198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名商州市。

2002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商州市为商州区。

郭子仪的后代主要分布在陕西省的板桥郭村等地。

郭子仪的长子郭曜后裔有两支迁徙。一支迁往河南固始,五代郭嵩迁往福建福州,又从海边州县迁往海外;一支五代郭在徽迁往江苏南京,其后裔又迁往江西、湖南、广东等地,也有人再次迁出海外。

六子郭暧后裔有七支迁徙。一支迁到江西。一支在五代时前往杭州富阳,由富阳迁到福州,由福州迁出海外。一支在五代时迁到山西,后子孙散居在南方各地。一支在五代时迁到山西,由山西迁到安徽。一支迁到安徽后,由安徽迁到江苏。一支因汾州大雨山崩,迁其附近。一支迁到江苏,由江苏到湖南,在从湖南到四川、贵州、广西各地。

七子郭曙由一支从汾阳迁到河南再到宁波鄞县。

郭子仪的后代经历一千多年时光,遍布河南、安徽、浙江、江苏、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后又从福建、广东等地陆续迁海外。台湾郭氏族人就是从沿海各地赴台生根。世界上的郭姓华裔、华侨主要集中在亚州。

扩展资料

当代郭子仪后代有哪些名人?

郭沫若(四川支族)著名诗人、作家。

郭味渠,著名画家、美术评论家 (山东支族)笔名汾阳王孙 ;郭味渠之子:郭怡孮、郭莫孮、郭玫碂都是著名画家。

郭可慈,当代外语教育家、作家(江苏支族);郭可慈之子郭谦为著名传记作家、文艺评论家 ,笔名汾阳后谦

——郭子仪

  商州市位于中国陕西省东南部 。 面积2672平方千米 。1990年人口5144万。汉族为主 。秦始置商县 ,因境内商山而得名。西汉更名上洛县。北魏改洛州,北周宣政元年改商州。隋废州复名上洛郡。唐复设商州 。1913年改商县 。1988 年设商州市。矿产有煤、铁、锰、铅、锌、萤石、大理石等。用材树有华山松、油松、白桦、红白椿树等,经济树有核桃、柿子、板栗、桃、杏、猕猴桃、漆树等,是陕西省二花、天麻、五味子等中药材的主要产地之一 。 农产以玉米 、 小麦为主。商芝菜、黑龙口豆腐干、孝义湾柿饼、猕猴桃酱、杏酱罐头、铅白铅精矿为特产 。 有紫荆文化遗址 、恐龙足迹 、明双塔、仙娥峰、松云寺龙松等名胜古迹。

  商州市是1988年6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制改设商州市的新兴城市,是陕西省的县级市。它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丹江上游。西临省府西安,东通鄂、豫,南往四川,北达潼(关)华(阴)。全境总面积2672平方公里,全市人口为523万。

  商州的历史悠久,早在大禹治水定九州时就已有名。相传殷商始祖、虞司徒契即因助禹治水有功,封建于此,迄今已有1770余年历史。商州,因境内有商山而得名,又因州城南对龟山,城形如鹤,故有“龟山鹤城”之誉。建制于秦,州名称始于周。这里自古就是长安城的重要门户,又地处豫、鄂及东南诸地的交通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商州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群峰叠峦,四山环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风光妩媚,四季如画。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七年间三游商州,留下了“我有商州君未见,清泉白石在胸间”的赞叹。境内留有紫荆城仰韶文化遗址和闻名遐迩的龙山双塔、熊耳晚霞、四龙戏珠、闯王山寨、戴云山溶洞等“八景十观”,洋溢着商山丹水特有的秀丽和灵气。新开发的仙娥湖、静泉山风景旅游区,以不加雕饰的自然山水成为陕南山地旅游胜地,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也向人们展现出商州山城独有的雄奇。

  商州人杰地灵。秦为商鞅受封之地,汉为四皓隐居之处。美丽的商山丹水,不仅养育过刘蜕、张海、郭邈山、王焕猷等一代名流,也曾迎接过李白、白居易、韩愈、李自成等历史名人。

  商州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地上有“绿色宝库”,地下有“黑色宝藏”,深山有珍禽奇兽,川道有雄厚特产。境内有农作物6类20种,以小麦、玉米为主,其次是红薯、水稻、洋芋。林特产品以核桃、板栗、食用菌、柿子、猕猴桃为主,还有合欢、冬青、紫薇、女贞、香花、玉兰、马桂木、白花茶等珍贵观赏树种。野生中草药材多达140余种,是陕西省天麻、二花、五味子的主要产地。已探明的透闪石、白云石、钾长石、萤石等非金属,黑金属及金、银、铜等矿产资源共21种,产地65处。商州还有野生动物50余种,其中属国家二三类保护动物各6种。

  1995年,商州被国务院确定为内陆对外开放城市。按照陕西省建设汉江工业走廊的总体要求,下世纪将把商州建设成为中等发达城市、西安的“远郊市”。商州市内基本形成了以市办工业为主的五大工业体系:即以铅、锌、金、煤为龙头的矿产工业;以水泥为龙头的建材工业;以氧化铅、氟盐为龙头的化工工业;以针织为龙头的轻纺工业;以加工酿造为龙头的食品工业。

  如今的商州,商贸、旅游、金融、保险、仓储、文化、卫生、教育、游乐等服务和公用设施健全完善,并建成了工业品、生产资料、服装、瓜果、蔬菜及饮食6大类10个专业的综合性市场,成为陕南最活跃的商贸中心之一。

陕西商洛市商州区金陵寺镇房店村全氏概况

房店村位于金陵寺镇最东部,南与杨峪河垭口村相连,东与杨峪河柏朵山村、任村接连,北与杨峪河西院村、张底村、金陵寺镇上竹园村相邻,西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