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槐树的传说
大槐树的传说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朱元璋派宋国公冯胜将军西征,平定河西诸路。明王朝废除了元朝军政机构永昌路和西凉府,在凉州设立了凉州卫,属陕西行都司管辖(明甘肃属陕西布政使司)。
凉州卫的治所凉州,在地理位置上历来是抗守河西走廊咽喉的重镇和多民族争夺的要地,凉州的得失关系着西北边防的大局。明朝虽然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但残元势力还很大,而且西北的重点就在凉州之北。如果残元势力占据了凉州,从战略上来说明朝将处于极为不利的 局面。因此,明王朝特别重视凉州的安危和布防。在凉州的东北面从东向西,在汉长城的基 础上增修了百余里坚固的边墙,东接古浪,西连永昌;沿长城设有报警的烽火台和驻兵的 逻铺。公元1377年,驻凉州都指挥濮英出于军事防务的考虑,对凉州城进行了大规模的加固 增修,在原有城墙的基础上又增高了1米。公元1391年,凉州总兵宋晟 在 武威城原有东南北三门的基础上增辟西城门,并修建了东、南、北三大城门楼,修建了吊桥 4座,挖了深6米多的城壕,在城墙四周修建箭楼、逻铺共36座,在北城墙的西边独建 一高楼,用来眺望远方,警报敌情。公元1574年,甘肃巡抚廖逢节、总兵石茂华又历时两年 ,用砖包砌了城墙。至此,凉州城成了名副其实的“金城汤池”。在增修加固城池的同时, 发动民工修堡筑寨,设立保甲制度,联防自卫,堡、寨联为一体,平时耕种,战时据守自卫 。因此,凉州(从明开始)以堡、寨命名的村庄遍布全境。堡寨保甲的设置,对保境安民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各种措施得力,加上明对驻守武威的将领也慎于选派,如濮英、宋晟、姜、达云、毛忠等都是熟悉边情、勇敢善战的优秀将领,因而在残元势力接连窜扰,不断进攻 凉州的情况下,明朝取得了一系列战争的胜利,充分发挥了凉州这一军略要地的重要作用。
明初,由于元朝残余势力和一些少数民族的经常入侵,战争频繁,户口锐减,严重地影响着 生产的发展和边防的巩固。在这种情况下,明朝统治者开始实行大规模的移民实边。初期曾 将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一带的数十万居民迁移到河西一带,屯田生产,充实边防。中后 期,因京畿连年荒歉,也曾移民凉、甘一带以解温饱。当时移民由地方政府管理,移民垦种田地,谓之“民屯”,开始3年不纳赋税,3年后征税也比较轻;不在额的荒地,可任人开荒耕种,永不纳税。由于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移民和当地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恢复。
凉州至今还保留着一些“屯地”、“屯庄”、“吴家屯庄”等地名,许多家谱、族谱都记载 其祖先徙居凉州的事实,民间也广泛流传着祖先“来自山西大槐树”的说法。这些情况实际 上就是明朝实行移民实边政策的历史反映。特别是大槐树的传说,有着非常确切的实证。
万民萦怀的大槐树,在山西省洪洞县城北二里的广济寺旁。树旁有石碑一座,碑冠在盘龙细 雕 之中篆刻“纪念”二字,碑阳镌刻“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大字,碑文记载着明朝移民实边 和移民就食的情况。明初移民时,在广济寺设局驻员,各地移民都到大槐树下集中,然后编 排队伍,分赴各地,再由接受移民的地方政府集中安置。在凉州至今还有“发放”、“安置 ” 等乡村名称,这些地方实际就是当时移民管理安置机关所在地。移民们离别养育了自己的故 土和亲人,到千万里之遥的陌生之地去生活,毕竟难以割舍。古人分别时曾有折柳相赠之习 惯,“柳”者留恋之意。移民们则带上一株槐树苗木,种植在新的土地上,以表示“怀念之情。移民活动多在晚秋进行,此时槐叶凋落,树上老鸹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凝 眸高耸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鸹不断发出哀鸣,令他们不忍离去,潸然泪下,频频回首 。从这里迁徙四处的人们,寄居他乡,把洪洞大槐树、老鸹窝的故事流传给后代,聊解思念 故土之情。“问我故乡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大槐树下老鸹窝。”天长日久,洪洞大槐树的故事便妇孺皆知。从洪洞带到各地的槐树苗木也在新的土地上生根成长,枝繁叶茂。武威境内槐树遍布,据说与此有关。在武威众多的槐树当中,尤以城东10公里处清水乡张清堡大槐树最为著名,它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树围69米,树高15米,树冠高大,枝叶繁茂,每年都有新枝抽发,前去观赏者不绝,还有人焚香叩拜,这也算是对祖先的怀念。1989年4月21日,武威市二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作出决定,以国槐为市树,充表达了广大凉州人民热爱国槐、缅怀祖先的心愿。现在,凉州城区各街道槐荫蔽日,嘉树葱郁,把古城妆点得美丽多姿。
明朝在移民屯田的同时,兴修了许多水利设施,设立了专门管理水利的机构,把水利纳入移 民屯田统一管理,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商业也很发达,在沿边地区设了“茶马司”,专理茶马互市,还设有专门的茶马集市。明朝于洪武五年(1372)创修了兰州黄河浮桥, 开辟了由兰州直通河西的官马大道,沿途设置了许多驿站和递运所。这些措施对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商业流通,加强民族团结,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明朝还非常重视发展文化教育。武威现存的古建筑有文庙、海藏寺、大云寺、莲花山、罗什寺、金塔寺等,都是明朝新修和增修的。凉州是全国保存明代建筑最多的地区之一。
洪桐大槐树古槐三代 在山西省洪洞县贾村附近,南同蒲铁路西侧,有一处浓荫盖地、槐柳相间的树丛。每年,这里都游人不断,名声传遍五湖四海。这里就是数不清的亿万人的“故乡”——洪洞古大槐树处。 走进树丛,一座古朴的木牌坊迎面而立,它四柱三门,中门高大,门额有横匾,匾上雕着“誉延嘉树”四个斗大的古体字。过木牌坊不远处有碑亭一座,亭内矗立着一块高大的石碑,上书“古大槐树处”五字。石碑矗立处,就是“誉延”数百年的第一代大槐树生长的地方。这棵大槐树在地面消失之后,从根部又生长出一株小槐,人称第二代。这株第二代槐树不知何年又干枯了,如今树体尚在,枝叶全无,挺立于碑旁。说来有趣,第二代死后,从它的根部又生出一棵第三代来,30多年来,年年枝繁叶茂,一年比一年高大。 对于这棵大槐树,教百年来,黄河下游的村村寨寨,甚至更广泛的地区,一直流传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在晋、冀、鲁、豫、皖等省,还有首都北京附近,还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歌谣: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问我老家在哪里?山西洪洞老鸹窝。” 一棵槐树怎么就成了亿万人的“故乡”了呢? 明初的六次移民 事情要追溯到元末明初。元朝末年,战争连绵不断,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到了明朝初年,我国许多地方,特别是江淮以北大部分地区呈现着民多逃亡、城廓为墟、田地荒芜的冷落、凄凉景象。山东、河南、河北受战争破坏最为严重。 到了永乐初年,情况仍未好转。战争的创伤尚未愈合,紧接着又出现了较大的天灾。永乐元年(1403年)甲午,直隶、北京、山东、河南饥。庚寅,山东蝗。丁酉,河南蝗。永乐二年八月,*雨毁北京城5000余丈。10月,黄河决口,冲毁开封城。 面对这种社会经济异常凋敝的情况,朱元璋和朱棣意识到,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扭转,对于新生的明王朝是十分不利的。于是,明立国之初,朱元璋就决定实行“移民屯田,开垦荒地”的政策。当时,就北方来说,山西受战争破坏较小,四境安宁,而且多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特别是汾河沿岸广大地区,地沃水足,人烟尤为稠密。于是,明洪武、永乐年间,政府便大量从山西南部迁民。 从现有史料来看,明初从山西迁民共有6次,这些移民,不仅被迁送到山东、河南、河北、北京,还有的迁送到了遥远的淮河以南。至今在北京大兴、顺义等县,还有许多以山西的县名命名的村庄,如长子营、屯留营、霍州营等。 “这里就是我的老家” 山西这6次移民,都与洪洞大槐树发生过关系。据史载,明初从山西迁民,不管老百姓家在何府何州何县,都要先集中到洪洞县去。洪洞县贾村,当时有一古刹名叫广济寺。寺旁有一棵大槐树。明政府在广济寺为移民登记,“发给凭照、川资”,尔后再由此处编队迁送。老百姓在离开洪洞时,人人悲伤,个个哭泣。他们拖儿带女,扶老携幼,肩挑箩筐,手拄破棍;有的灌一桶霍泉水(洪洞县的一股泉水),有的撮一把洪洞土,有的藏几片槐树叶,三步一回头,五步一转身,状极可悯。当广济寺在视线中渐渐消失时,人们总想在最后一瞥中寻找个有纪念意义的东西,作为今后怀念故乡的标记。此时,恰好能看见耸立在广济寺旁的那株古槐。那槐树苍老挺拔,枝繁叶茂,高耸入云,在秋阳的照射下,闪着翠绿色的光亮。树上还有乌鸦窝,高筑枝头。于是,这株古槐上老鸹窝的形象便牢牢印在所有迁民们的心中。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父传子,子传孙,“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山西洪洞老鸹窝。”便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 大槐树的传说——明代城防和移民实边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朱元璋派宋国公冯胜将军西征,平定河西诸路。明王朝废除了元朝军政机构永昌路和西凉府,在凉州设立了凉州卫,属陕西行都司管辖(明甘肃属陕西布政使司)。 凉州卫的治所凉州,在地理位置上历来是抗守河西走廊咽喉的重镇和多民族争夺的要地,凉州的得失关系着西北边防的大局。明朝虽然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但残元势力还很大,而且西北的重点就在凉州之北。如果残元势力占据了凉州,从战略上来说明朝将处于极为不利的 局面。因此,明王朝特别重视凉州的安危和布防。在凉州的东北面从东向西,在汉长城的基 础上增修了百余里坚固的边墙,东接古浪,西连永昌;沿长城设有报警的烽火台和驻兵的 逻铺。公元1377年,驻凉州都指挥濮英出于军事防务的考虑,对凉州城进行了大规模的加固 增修,在原有城墙的基础上又增高了1米。公元1391年,凉州总兵宋晟 在 武威城原有东南北三门的基础上增辟西城门,并修建了东、南、北三大城门楼,修建了吊桥 4座,挖了深6米多的城壕,在城墙四周修建箭楼、逻铺共36座,在北城墙的西边独建 一高楼,用来眺望远方,警报敌情。公元1574年,甘肃巡抚廖逢节、总兵石茂华又历时两年 ,用砖包砌了城墙。至此,凉州城成了名副其实的“金城汤池”。在增修加固城池的同时, 发动民工修堡筑寨,设立保甲制度,联防自卫,堡、寨联为一体,平时耕种,战时据守自卫 。因此,凉州(从明开始)以堡、寨命名的村庄遍布全境。堡寨保甲的设置,对保境安民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各种措施得力,加上明对驻守武威的将领也慎于选派,如濮英、宋晟、姜、达云、毛忠等都是熟悉边情、勇敢善战的优秀将领,因而在残元势力接连窜扰,不断进攻 凉州的情况下,明朝取得了一系列战争的胜利,充分发挥了凉州这一军略要地的重要作用。 明初,由于元朝残余势力和一些少数民族的经常入侵,战争频繁,户口锐减,严重地影响着 生产的发展和边防的巩固。在这种情况下,明朝统治者开始实行大规模的移民实边。初期曾 将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一带的数十万居民迁移到河西一带,屯田生产,充实边防。中后 期,因京畿连年荒歉,也曾移民凉、甘一带以解温饱。当时移民由地方政府管理,移民垦种田地,谓之“民屯”,开始3年不纳赋税,3年后征税也比较轻;不在额的荒地,可任人开荒耕种,永不纳税。由于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移民和当地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恢复。 凉州至今还保留着一些“屯地”、“屯庄”、“吴家屯庄”等地名,许多家谱、族谱都记载 其祖先徙居凉州的事实,民间也广泛流传着祖先“来自山西大槐树”的说法。这些情况实际 上就是明朝实行移民实边政策的历史反映。特别是大槐树的传说,有着非常确切的实证。 万民萦怀的大槐树,在山西省洪洞县城北二里的广济寺旁。树旁有石碑一座,碑冠在盘龙细 雕 之中篆刻“纪念”二字,碑阳镌刻“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大字,碑文记载着明朝移民实边 和移民就食的情况。明初移民时,在广济寺设局驻员,各地移民都到大槐树下集中,然后编 排队伍,分赴各地,再由接受移民的地方政府集中安置。在凉州至今还有“发放”、“安置 ” 等乡村名称,这些地方实际就是当时移民管理安置机关所在地。移民们离别养育了自己的故 土和亲人,到千万里之遥的陌生之地去生活,毕竟难以割舍。古人分别时曾有折柳相赠之习 惯,“柳”者留恋之意。移民们则带上一株槐树苗木,种植在新的土地上,以表示“怀念之情。移民活动多在晚秋进行,此时槐叶凋落,树上老鸹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凝 眸高耸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鸹不断发出哀鸣,令他们不忍离去,潸然泪下,频频回首 。从这里迁徙四处的人们,寄居他乡,把洪洞大槐树、老鸹窝的故事流传给后代,聊解思念 故土之情。“问我故乡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大槐树下老鸹窝。”天长日久,洪洞大槐树的故事便妇孺皆知。从洪洞带到各地的槐树苗木也在新的土地上生根成长,枝繁叶茂。武威境内槐树遍布,据说与此有关。在武威众多的槐树当中,尤以城东10公里处清水乡张清堡大槐树最为著名,它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树围69米,树高15米,树冠高大,枝叶繁茂,每年都有新枝抽发,前去观赏者不绝,还有人焚香叩拜,这也算是对祖先的怀念。1989年4月21日,武威市二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作出决定,以国槐为市树,充表达了广大凉州人民热爱国槐、缅怀祖先的心愿。现在,凉州城区各街道槐荫蔽日,嘉树葱郁,把古城妆点得美丽多姿。 明朝在移民屯田的同时,兴修了许多水利设施,设立了专门管理水利的机构,把水利纳入移 民屯田统一管理,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商业也很发达,在沿边地区设了“茶马司”,专理茶马互市,还设有专门的茶马集市。明朝于洪武五年(1372)创修了兰州黄河浮桥, 开辟了由兰州直通河西的官马大道,沿途设置了许多驿站和递运所。这些措施对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商业流通,加强民族团结,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明朝还非常重视发展文化教育。武威现存的古建筑有文庙、海藏寺、大云寺、莲花山、罗什寺、金塔寺等,都是明朝新修和增修的。凉州是全国保存明代建筑最多的地区之一。
毛姓的来源_ 关于毛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出自姬姓,以国为氏。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弟叔郑(文王第八子)于毛国(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世称毛公。清道光年间在陕西岐山出土的西周晚期的青铜器班殷、毛伯敦、毛公鼎等均是毛国的遗物。其中,毛公鼎为现存铭文最长的青铜器,铭文共497字,记述了周宣王告诫和褒奖其臣下毛公厝之事。这说明西周晚期陕西毛国还存在。毛公子孙在周朝世袭卿士,称为毛氏。
亦出自姬姓,以封邑名为氏。周文王的第九子伯聃被封在毛邑(今河南宜阳县东北一带),世称毛伯聃,为周成王的六卿之一,任司空,掌管建筑工程。毛公的后代子孙就以封邑名毛命姓,称毛姓。
南北朝时有代北(今山西离石、灵石、昔阳以北和河北蔚县、阳原、怀安等地)少数民族,世代为酋长,亦称毛氏。
毛姓氏的由来起源在哪里 在中国众多的姓氏中,毛姓的确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在各种中国姓氏学经典上,都可以看到有关毛姓起源的同样记载: 《通志・氏族略》载:“毛氏,周文王之子毛伯聃之所封,世为周卿士,食采于毛,子孙因以为氏。” 《姓源》也说:“周文王第八子郑封于毛,《左传》周大夫毛伯是也,后因氏。” 《广韵》说:“毛亦姓,本自周武王母弟毛公,后以为氏。” 同样的记载也见于《中湘韶山毛氏(二修)族谱》一卷:“吾姓系出周姬,文王子毛伯之后,世为周卿,因国为氏。” 这里所引资料基本统一,即毛姓的得姓,始于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姬郑被封于毛。 如此说来,毛姓远古时还是王族的后裔。他们的得姓始祖,赫然是当年中国周朝开国之君周武王的同胞亲弟弟,名叫姬郑(《通志》以为是姬聃,这可能是误解《左传》所致)。 正是因为沾了王族的荣光,姬郑当年才无功也受禄,被封为伯爵。这在当时可是最高的级别头衔了。不但如此,他还被被授予司徒之职,并获准建立了一个小小的半独立性的诸侯国──毛国。 当年姬郑所建立的毛国,实际上也就是周成王封给其叔父郑的这地块小采邑,其地一说在今陕西扶风,一说在今河南宜阳。但是,姬郑也就是毛伯所建立的这个毛国,在历史上并没有起过什么大的作用和影响,因而有关它的记载也就非常少,甚至连它何时亡国、为谁所灭,也是一笔糊涂账。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毛国灭亡之后,它的子民为了纪念故国,便以国号作为自己的姓氏。这便是毛姓的由来。
“毛”这个姓氏的由来 姓氏渊源 毛姓的发祥地,是周文王之子所得的毛国了。毛国所在地,根据人们的考证,就在今河南宜阳一带。毛姓以此为源地,一步一步地向外地播迁繁衍,很快就在山西的西河(今山西阳城一带)河南的荥阳两地发展起来。之后,又以此为中心,向全国播迁。
毛姓另一来源,是周武王封聃到毛邑,即现在河南宜阳灵宝一带。聃是周文王的一个儿子,是个伯爵,人称伯聃。其子孙亦以邑为姓。这两支毛姓其实同出一源,都是周文王一族后人。
周文王的这支后裔,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不少著名人物。较早的是周代的毛公亨,后来是战国时代的毛遂,以及传《诗经》的“大毛公”毛亨和“小毛公”毛苌等。
1出自姬姓,以国为姓
姓,本姓姬。黄帝后裔,周武王母弟毛叔郑之后。毛叔郑于西周初年受封于毛国,本居钜鹿(今河北地区)。一说毛国在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后避难于河南荥阳。从以上资料可知毛姓出自周王族,后代以国为姓。
黄帝,是古代氏族少典氏之子。少典氏娶有娇氏部落女子为妻,生下了炎帝和黄帝。据考证,炎帝和黄帝不是同一个少典氏国君生的,母亲也不是同一人,炎帝母亲叫妊姒,而黄帝的母亲叫附宝。据古籍记载:一天晚上,附宝看见天上发出一阵阵强烈的闪电,电光围绕着北斗星,一闪一闪地把四野照得通亮。附宝受到了感应,因而有了身孕,怀孕24个月后生下了黄帝。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黄帝“生而偿灵”,就是指的这个传说。黄帝降生地称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故名轩辕。黄帝在姬水(今陕西境内)之滨居住成长,便以姬为姓,这样黄帝也就成了后世姬姓的始祖。
2以封邑命姓
周文王姬昌的儿子伯聃(一作明),受封于毛邑(今河南宜阳一带),爵位为伯,故世称伯聃(伯明),以封邑取名毛伯聃,在周王室任司空之职,负责土木工程建筑事务,为周成王六卿之一。他的后世子孙以其封地命姓,遂成毛氏。《通志・氏族略》载:毛氏“周文王之子毛伯明之所封,世为周卿士,食采于毛,子孙因以为氏”。
3赐姓及少数民族该姓
因功赐姓毛,《明史・毛忠传》载:毛忠初名哈喇,西陲人,正统三年(1438年)与都督蒋贵征讨尕儿只伯,大获全胜,升都指挥佥事,坚守边疆十年,皇帝为表彰他,赐予毛姓。另《明史・毛胜传》:毛胜,初名福寿,元代右丞相伯卜花的孙子,因讨还湖广、巴蜀等处有功,赐姓毛。
毛姓的起源是什么? 毛姓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根据史料记载,西周初期,周文王的儿子叔郑,受封于毛国,世称毛公,毛公的子孙后代以国名为姓。“毛”也是以地名命名的姓。也是西周初期,周文王的另一个儿子伯聘被封在毛邑,世称毛伯聘,他是周成王的六卿之一,任司空,掌管建筑工程。后来,他的后代子孙便以封邑为姓称为毛姓。
毛姓氏的由来调查报告小作文 毛姓位居当今中国大陆按人口多少排列的中华姓氏的第76位,约占全国当代人口的027%,总人数大约在320万人。
毛姓的血缘祖先是周人的始祖弃(史称后稷)。从夏初以来,后稷一族一直是夏王朝西部的一个重要的方国。商王武丁时期,姬姓部落已是商朝西部的一个大邦。商朝后期,古公父和他自己亲近的部属离开豳地,定居于岐山(今陕西渭河平原一带)下的“周原”。因居于周原,部落从此称周人或周族。古公的孙子姬昌在位50年,基本上完成了灭商兴周的事业,死后被追尊为文王。文王死后,次子姬发即位,以太公望(即姜尚)为太师,以文王子姬旦为辅佐,继续从事文王所遗的功业。最终,消灭了商王朝,建立周王朝,姬发即周武王。周武王子成王继位时年幼,由武王弟周公姬旦辅政。周公旦在平定管、蔡之乱后,为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大封诸侯。周公封文王庶子(一说为第八子姬叔郑,史称毛叔郑;一说第九子姬明,又称毛伯明,但大多数典籍及家谱都认为是姬叔郑)于毛(其地在今陕西歧山、扶风一带),建立毛国,为伯爵。周平王东迁后,扶风、岐山被戎狄占有,毛国随之东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附近的籍水毛泉(今河南宜阳东北)。毛虽区区小国,在春秋时名位不显,但由于其国君有较高的政治地位,文化颇为发达。现存下来同毛国有关的铜器,除穆王时的班簋外,还有清道光末年在陕西扶风周原出土的毛公鼎、毛伯簋等。毛国可能是在战国初年(一说春秋后期)被韩国所灭。毛国灭亡后,其宗族以国为氏,形成毛姓,毛叔郑被尊奉为毛姓始祖,今河南宜阳为毛得姓地。
毛姓源流
《说文》:“毛,眉发之属及兽毛也。象形。”徐灏注笺:“人、兽曰毛,鸟曰羽,浑言通曰毛。”按,所谓毛,本是指动物皮上所生的丝状物及鸟之羽毛等。
出自姬姓,以国为氏
毛姓的血缘祖先是周人的始祖弃。在有虞氏舜和夏禹之时,弃定居在邰(今陕西武功西南),属于姬姓之族。弃在这里,继承和发展了烈山氏以来种植“百谷百蔬”的经验,对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作出了卓越贡献,被称为“后稷”。从夏初以来,后稷一族一直是夏王朝西部的一个重要的方国。商朝初年,后稷的裔孙公刘率领部落迁居豳(今陕西找匚鳎,一边开垦农田,一边扩大居邑。自公刘下传七八代,至高圉、亚圉时,正当商王武丁时期,姬姓部落已是商朝西部的一个大邦。亚圉之孙古公父又继续从事和光大后稷、公刘的事业,为避免戎、狄等部族骚扰掳掠,古公父就和他自己亲近的部属离开豳地,定居于岐山(今陕西渭河平原一带)下的“周原”。因居于周原,部落从此称周人或周族。古公后被追尊为太王。古公去世以后,幼子季历继立,史称公季、王季。公季继续修明古公所遗留的治道,专心致力于义举,因此诸侯都顺从他。公季的儿子姬昌死后,在位50年,基本上完成了灭商兴周的事业,死后被追尊为文王。文王死后,次子姬发即位,以太公望(即姜尚)为太师,以文王子姬旦为辅佐,继续从事文王所遗的功业。最终,消灭了商王朝,建立周王朝,姬发即周武王。
周武王灭商二年后病故,其子姬诵继位,是为周成王。成王年幼,由武王弟周公姬旦辅政。殷纣王子武庚勾结对周公心存不满的周武王另外两个弟弟管叔、蔡叔,联合东方的徐、奄、薄姑等部,起兵反周,史称“管蔡之乱”。周公旦在平定管、蔡之乱后,为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大封诸侯。周公封文王庶子(一说为第八子姬叔郑,史称毛叔郑;一说第九子姬明,又称毛伯明,但大多数典籍及家谱都认为是姬叔郑)于毛(其地在今陕西歧山、扶风一带),建立毛国,为伯爵。周平王东迁后,扶风、岐山被戎狄占有,毛国随之东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附近的籍水毛泉(今河南宜阳东北)。
毛,周代姬姓国。《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载:“昔周公吊二>>
丹阳最大的诸多姓氏中,毛姓的来源? 毛姓的发祥地,是周文王之子所得的毛国了。毛国所在地,根据人们的考证,就在今河南宜阳一带。毛姓以此为源地,一步一步地向外地播迁繁衍,很快就在山西的西河(今山西阳城一带)河南的荥阳两地发展起来。之后,又以此为中心,向全国播迁。
毛姓另一来源,是周武王封聃到毛邑,即现在河南宜阳灵宝一带。聃是周文王的一个儿子,是个伯爵,人称伯聃。其子孙亦以邑为姓。这两支毛姓其实同出一源,都是周文王一族后人。
周文王的这支后裔,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不少著名人物。较早的是周代的毛公亨,后来是战国时代的毛遂,以及传《诗经》的“大毛公”毛亨和“小毛公”毛苌等。
二、毛姓变迁
南北朝时期,毛姓也有少数民族的血统加入,这就是《姓氏・考略》所说的:“又氐酋有毛氏,苻键将有毛贵,见《后秦录》。” 世居北方的毛氏,南迁江南各地,据后来的学者考证,约在汉唐时期。一支毛姓人从中原迁居今江西吉州龙城(江西吉水),其后便在这里发展繁衍。其中的一些人在毛太华的率领下迁居云南澜沧卫(今澜沧县),明朝立国之后,毛太华又率长子毛清一、第四子毛清四北上做官,居住在湖南湘乡北门外绯子挢(今湘乡火车站附近)。十余年后,毛清一、毛清四又迁湘潭三十九都(今韶山),并最终在此定居下来。不久,又有一支毛姓人在毛命传的带领下迁到这里。从此,上述两支毛姓人便在今湖南韶山一带生息繁衍,辛勤劳作,默默耕耘,直到由毛太华下传20代,才出了一位改写中国历史的杰出人物 。
今天,以人口多寡计算,毛姓在百家大姓中排名第76位。
三、毛姓名人
最早的毛姓名人当推家喻户晓的谋士--毛遂。毛遂为战国时赵国人,平原君门下食客,历来不受器重。赵孝成王九年(公元前257年),秦围邯郸,平原君到楚求救,他自荐同往。平原君和楚王谈判,不得要领。关键时刻,毛遂按剑而上,直说厉害,说服楚王同意赵楚合纵。平原君赵胜由此叹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毛遂从此脱颖而出,被平原君待为上宾。
到汉元帝时,出了一名画家,名毛延寿。传说,汉元帝妃子太多,于是命令毛延寿等人将宫女们的形象画出来,以供皇上选择;众多宫女都争相贿赂画工,以求元帝宠幸,只有王嫱王昭君不肯干这样的事,结果她未能见到天子。后来,汉与匈奴和亲,王昭君被选中,准备前往塞北为匈奴王之妻,临行时元帝召见,发现其貌为宫人之最,但既已答应匈奴,却也只能忍痛割爱;后来元帝仔细侦查此事,遂将毛延寿等人统统斩首,弃于街市。
西汉时,还出现了两位诗学家毛亨和毛苌。毛亨一说为西汉鲁人(郡治今山东曲阜一带),另一说为河间(郡治今河北献县东南)人。据传他为古文经学“毛诗派”的开创者,曾作《毛诗故训传》,以授毛苌,史称“大毛公”。毛苌为西汉赵(郡治今河北邯郸西南)人,据称其诗学传自毛亨,曾任河间献王博士,史称“小毛公”。
元朝末年,毛姓出了位农民起义军将领毛贵(?~1359年)。龙凤三年(1357年)春,他率部连克胶州、莱州(今山东掖县),继由海道攻入益都。夏季刘福通分三路扫北,他率东路军,次年克青州、沧州、长芦、济南等地,立宾兴院,选用官吏;兴办屯田,规定官民田十征其二,以充军需。转而攻克蓟州(治今天津市蓟县),锋芒直指元都,朝廷大震。后被赵均用杀害。
明朝有个藏书家叫毛晋(1599~1659),字子晋,号潜在;原名凤苞,字子久。江苏>>
毛姓的来源20字左右 毛姓,中华姓氏之一,是典型的多民族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毛叔郑为得姓始祖。以鸟羽为图腾,毛下为鸟形灵台,灵台天齐上为相风鸠鸟
谁知道毛姓的历史?急需!哪怕是其他地方搬来的 起源:
1、 源于姬姓,属于以国名为氏。毛氏,本姓姬,是黄帝后裔,周武王母弟毛叔郑之后。毛叔郑(毛伯郑)始建有毛国,后迁于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再后举国避难于河南荥阳地区。在毛伯郑的后裔子孙以及国民中, 皆有以先祖爵号、封国之名为姓者,史称毛氏正宗。毛氏族人大多尊奉毛叔郑为得姓始祖。
2、出自周文王姬昌之子伯聃的封地毛邑,属于以封邑为氏。伯聃(伯明)受封于毛邑(今河南宜阳),在周王室任司空之职,负责土木工程建筑事务,为周成王六卿之一。在后世子孙中,有以封地命姓者。
3、源于少数民族改姓而来,如蒙古族、氐族、 等。
西周时期,毛姓分封之地在黄河流域,大致在今陕西华县境内。春秋时期,毛氏家族由于发生内乱,开始有人徙居长江南部地区。唐末五代以后,毛氏除少数人居于河南、河北、北京、山东、山西、甘肃外,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包括今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福建、湖北、广西、云南昆明、四川等地。
宋朝时期,毛姓人口大约有1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1%,排在第八十二位。毛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广西、四川、湖南,这五省毛姓大约占全国毛姓总人口的83%;其次分布于江苏、河南,这两省的毛姓又集中了10%。毛姓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形成了以东部浙赣和西部川湘为中心的两大块毛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毛姓人口大约有3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034%,排在第六十八位。浙江为毛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毛姓总人口的346%。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甘肃两省,这两省毛姓大约占毛姓总人口的47%;其次分布于江西、江苏、山东、湖南、湖北,这五省的毛姓又集中了26%。全国重新形成了浙赣、湘鄂、甘肃三块毛姓聚集区。
当代,毛姓总人口约250万,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2%。在全国主要集中于浙江、四川、河南三省,大约占毛姓总人口的28%;其次,分布于湖南、广西、重庆、江西、江苏,这五省市又集中了32%。浙江集中了毛姓总人口的12%,为毛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浙江、川渝湘、河南三块毛姓聚集区。
毛氏家族的来历及他们的后人? 在中国众多的姓氏中,毛姓的确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在各种中国姓氏学经典上,都可以看到有关毛姓起源的同样记载: 《通志・氏族略》载:“毛氏,周文王之子毛伯聃之所封,世为周卿士,食采于毛,子孙因以为氏。” 《姓源》也说:“周文王第八子郑封于毛,《左传》周大夫毛伯是也,后因氏。” 《广韵》说:“毛亦姓,本自周武王母弟毛公,后以为氏。” 同样的记载也见于《中湘韶山毛氏(二修)族谱》一卷:“吾姓系出周姬,文王子毛伯之后,世为周卿,因国为氏。” 这里所引资料基本统一,即毛姓的得姓,始于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姬郑被封于毛。 如此说来,毛姓远古时还是王族的后裔。他们的得姓始祖,赫然是当年中国周朝开国之君周武王的同胞亲弟弟,名叫姬郑(《通志》以为是姬聃,这可能是常解《左传》所致)。 正是因为沾了王族的荣光,姬郑当年才无功也受禄,被封为伯爵。这在当时可是最高的级别头衔了。不但如此,他还被被授予司徒之职,并获准建立了一个小小的半独立性的诸侯国──毛国。 当年姬郑所建立的毛国,实际上也就是周成王封给其叔父郑的这地块小采邑,其地一说在今陕西扶风,一说在今河南宜阳。但是,姬郑也就是毛伯所建立的这个毛国,在历史上并没有起过什么大的作用和影响,因而有关它的记载也就非常少,甚至连它何时亡国、为谁所灭,也是一笔糊涂账。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毛国灭亡之后,它的子民为了纪念故国,便以国号作为自己的姓氏。 这便是毛姓的由来。 姓氏渊源 毛姓的发祥地,是周文王之子所得的毛国了。毛国所在地,根据人们的考证,就在今河南宜阳一带。毛姓以此为源地,一步一步地向外地播迁繁衍,很快就在山西的西河(今山西阳城一带)河南的荥阳两地发展起来。之后,又以此为中心,向全国播迁。 毛姓另一来源,是周武王封聃到毛邑,即现在河南宜阳灵宝一带。聃是周文王的一个儿子,是个伯爵,人称伯聃。其子孙亦以邑为姓。这两支毛姓其实同出一源,都是周文王一族后人。 周文王的这支后裔,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不少著名人物。较早的是周代的毛公亨,后来是战国时代的毛遂,以及传《诗经》的“大毛公”毛亨和“小毛公”毛苌等。 1出自姬姓,以国为姓 姓,本姓姬。黄帝后裔,周武王母弟毛叔郑之后。毛叔郑于西周初年受封于毛国,本居钜鹿(今河北地区)。一说毛国在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后避难于河南荥阳。从以上资料可知毛姓出自周王族,后代以国为姓。 黄帝,是古代氏族少典氏之子。少典氏娶有娇氏部落女子为妻,生下了炎帝和黄帝。据考证,炎帝和黄帝不是同一个少典氏国君生的,母亲也不是同一人,炎帝母亲叫妊姒,而黄帝的母亲叫附宝。据古籍记载:一天晚上,附宝看见天上发出一阵阵强烈的闪电,电光围绕着北斗星,一闪一闪地把四野照得通亮。附宝受到了感应,因而有了身孕,怀孕24个月后生下了黄帝。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黄帝“生而有灵”,就是指的这个传说。黄帝降生地称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故名轩辕。黄帝在姬水(今陕西境内)之滨居住成长,便以姬为姓,这样黄帝也就成了后世姬姓的始祖。 2以封邑命姓 周文王姬昌的儿子伯聃(一作明),受封于毛邑(今河南宜阳一带),爵位为伯,故世称伯聃(伯明),以封邑取名毛伯聃,在周王室任司空之职,负责土木工程建筑事务,为周成王六卿之一。他的后世子孙以其封地命姓,遂成毛氏。《通志・氏族略》载:毛氏“周文王之子毛伯明之所封,世为周卿士,食采于毛,子孙因以为氏”。 3赐姓及少数民族该姓 因功赐姓毛,《明史・毛忠传》载:毛忠初名哈喇,西陲人,正统三年(1438年)与都督蒋贵征讨尕儿只伯,大获全胜>>
1、豫州:所辖今豫南部、东部、皖北部、苏西北角及山东西南角;
2、兖州:今鲁金乡县西北,所辖今山东西南部,豫东部和苏西北角;
3、徐州:所辖今鲁东南部,江苏北部及皖东北角;
4、凉州:所辖今甘东东部;
5、冀州:河北柏乡县北,后迁邺城,所辖今冀西南部,后被曹操以冀、青、并、幽四州合为冀州;
6、扬州:所辖今苏南部、皖中南部,浙、闽、赣三省;
7、荆州:所辖今豫西南部,鄂、湘二省及黔、桂、粤三省边缘;
8、益州:所辖今川、黔、滇三省大部,陕及鄂、甘各一隅;
9、交州:包括今天越南北、中部和中国广西的一部分。
东汉交州治番禺,即今广州,辖今两广及越南北部。吴分交州为交州和广州,广州治番禺,交州治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交州辖今越南北部和两广的雷州半岛和钦州地区。
扩展资料:
三国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08年,曹操统一北方后,乘刘表病死之机率大军南下,其子刘琮向曹操投降,刘备离开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军追上击败,逃至夏口。此时鲁肃到备处探听情况,刘备也派诸葛亮出使江东,双方结盟,共抗曹军。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曹军退回北方后,平定马超、韩遂西北联军,统一北方。促使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孙权、刘备双方也开始各自争夺荆州。刘备成功逼降荆南四郡;而孙权部将周瑜也向荆州南郡发兵成功将西北一带收为领地 。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
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三国
大槐树的传说——明代城防和移民实边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问我祖地在何方,山西洪洞老鹳窝。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朱元璋派宋国公冯胜将军西征,平定河西诸路。明王朝废除了元朝军政机构永昌路和西凉府,在凉州设立了凉州卫,属陕西行都司管辖(明甘肃属陕西布政使司)。
凉州卫的治所凉州,在地理位置上历来是抗守河西走廊咽喉的重镇和多民族争夺的要地,凉州的得失关系着西北边防的大局。明朝虽然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但残元势力还很大,而且西北的重点就在凉州之北。如果残元势力占据了凉州,从战略上来说明朝将处于极为不利的局面。因此,明王朝特别重视凉州的安危和布防。在凉州的东北面从东向西,在汉长城的基础上增修了百余里坚固的边墙,东接古浪,西连永昌;沿长城设有报警的烽火台和驻兵的逻铺。公元1377年,驻凉州都指挥濮英出于军事防务的考虑,对凉州城进行了大规模的加固增修,在原有城墙的基础上又增高了 1米。公元1391年,凉州总兵宋晟在武威城原有东南北三门的基础上增辟西城门,并修建了东、南、北三大城门楼,修建了吊桥 4座,挖了深6米多的城壕,在城墙四周修建箭楼、逻铺共36座,在北城墙的西边独建一高楼,用来眺望远方,警报敌情。公元1574年,甘肃巡抚廖逢节、总兵石茂华又历时两年,用砖包砌了城墙。至此,凉州城成了名副其实的“金城汤池”。在增修加固城池的同时,发动民工修堡筑寨,设立保甲制度,联防自卫,堡、寨联为一体,平时耕种,战时据守自卫。因此,凉州(从明开始)以堡、寨命名的村庄遍布全境。堡寨保甲的设置,对保境安民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各种措施得力,加上明对驻守武威的将领也慎于选派,如濮英、宋晟、姜、达云、毛忠等都是熟悉边情、勇敢善战的优秀将领,因而在残元势力接连窜扰,不断进攻凉州的情况下,明朝取得了一系列战争的胜利,充分发挥了凉州这一军略要地的重要作用。
明初,由于元朝残余势力和一些少数民族的经常入侵,战争频繁,户口锐减,严重地影响着生产的发展和边防的巩固。在这种情况下,明朝统治者开始实行大规模的移民实边。初期曾将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一带的数十万居民迁移到河西一带,屯田生产,充实边防。中后期,因京畿连年荒歉,也曾移民凉、甘一带以解温饱。当时移民由地方政府管理,移民垦种田地,谓之“民屯”,开始3年不纳赋税,3年后征税也比较轻;不在额的荒地,可任人开荒耕种,永不纳税。由于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移民和当地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恢复。
凉州至今还保留着一些“屯地”、“屯庄”、“吴家屯庄”等地名,许多家谱、族谱都记载其祖先徙居凉州的事实,民间也广泛流传着祖先“来自山西大槐树”的说法。这些情况实际上就是明朝实行移民实边政策的历史反映。特别是大槐树的传说,有着非常确切的实证。
万民萦怀的大槐树,在山西省洪洞县城北二里的广济寺旁。树旁有石碑一座,碑冠在盘龙细雕之中篆刻“纪念”二字,碑阳镌刻“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大字,碑文记载着明朝移民实边和移民就食的情况。明初移民时,在广济寺设局驻员,各地移民都到大槐树下集中,然后编排队伍,分赴各地,再由接受移民的地方政府集中安置。在凉州至今还有“发放”、“安置 ”等乡村名称,这些地方实际就是当时移民管理安置机关所在地。移民们离别养育了自己的故土和亲人,到千万里之遥的陌生之地去生活,毕竟难以割舍。古人分别时曾有折柳相赠之习惯,“柳”者留恋之意。移民们则带上一株槐树苗木,种植在新的土地上,以表示“怀念之情。移民活动多在晚秋进行,此时槐叶凋落,树上老鸹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凝眸高耸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鸹不断发出哀鸣,令他们不忍离去,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从这里迁徙四处的人们,寄居他乡,把洪洞大槐树、老鸹窝的故事流传给后代,聊解思念故土之情。“问我故乡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大槐树下老鸹窝。”天长日久,洪洞大槐树的故事便妇孺皆知。从洪洞带到各地的槐树苗木也在新的土地上生根成长,枝繁叶茂。武威境内槐树遍布,据说与此有关。在武威众多的槐树当中,尤以城东10公里处清水乡张清堡大槐树最为著名,它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树围69米,树高15米,树冠高大,枝叶繁茂,每年都有新枝抽发,前去观赏者不绝,还有人焚香叩拜,这也算是对祖先的怀念。1989年4月21日,武威市二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作出决定,以国槐为市树,充表达了广大凉州人民热爱国槐、缅怀祖先的心愿。现在,凉州城区各街道槐荫蔽日,嘉树葱郁,把古城妆点得美丽多姿。
明朝在移民屯田的同时,兴修了许多水利设施,设立了专门管理水利的机构,把水利纳入移民屯田统一管理,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商业也很发达,在沿边地区设了“茶马司”,专理茶马互市,还设有专门的茶马集市。明朝于洪武五年(1372)创修了兰州黄河浮桥,开辟了由兰州直通河西的官马大道,沿途设置了许多驿站和递运所。这些措施对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商业流通,加强民族团结,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明朝还非常重视发展文化教育。武威现存的古建筑有文庙、海藏寺、大云寺、莲花山、罗什寺、金塔寺等,都是明朝新修和增修的。凉州是全国保存明代建筑最多的地区之一。
古槐三代
在山西省洪洞县贾村附近,南同蒲铁路西侧,有一处浓荫盖地、槐柳相间的树丛。每年,这里都游人不断,名声传遍五湖四海。这里就是数不清的亿万人的“故乡”——洪洞古大槐树处。
走进树丛,一座古朴的木牌坊迎面而立,它四柱三门,中门高大,门额有横匾,匾上雕着“誉延嘉树”四个斗大的古体字。过木牌坊不远处有碑亭一座,亭内矗立着一块高大的石碑,上书“古大槐树处”五字。石碑矗立处,就是“誉延”数百年的第一代大槐树生长的地方。这棵大槐树在地面消失之后,从根部又生长出一株小槐,人称第二代。这株第二代槐树不知何年又干枯了,如今树体尚在,枝叶全无,挺立于碑旁。说来有趣,第二代死后,从它的根部又生出一棵第三代来,30多年来,年年枝繁叶茂,一年比一年高大。
对于这棵大槐树,教百年来,黄河下游的村村寨寨,甚至更广泛的地区,一直流传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在晋、冀、鲁、豫、皖等省,还有首都北京附近,还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歌谣: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问我老家在哪里?山西洪洞老鸹窝。”
一棵槐树怎么就成了亿万人的“故乡”了呢?
明初的六次移民
事情要追溯到元末明初。元朝末年,战争连绵不断,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到了明朝初年,我国许多地方,特别是江淮以北大部分地区呈现着民多逃亡、城廓为墟、田地荒芜的冷落、凄凉景象。山东、河南、河北受战争破坏最为严重。
到了永乐初年,情况仍未好转。战争的创伤尚未愈合,紧接着又出现了较大的天灾。永乐元年(1403年)甲午,直隶、北京、山东、河南饥。庚寅,山东蝗。丁酉,河南蝗。永乐二年八月,*雨毁北京城5000余丈。10月,黄河决口,冲毁开封城。面对这种社会经济异常凋敝的情况,朱元璋和朱棣意识到,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扭转,对于新生的明王朝是十分不利的。于是,明立国之初,朱元璋就决定实行“移民屯田,开垦荒地”的政策。当时,就北方来说,山西受战争破坏较小,四境安宁,而且多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特别是汾河沿岸广大地区,地沃水足,人烟尤为稠密。于是,明洪武、永乐年间,政府便大量从山西南部迁民。
从现有史料来看,明初从山西迁民共有6次,这些移民,不仅被迁送到山东、河南、河北、北京,还有的迁送到了遥远的淮河以南。至今在北京大兴、顺义等县,还有许多以山西的县名命名的村庄,如长子营、屯留营、霍州营等。
“这里就是我的老家”
山西这6次移民,都与洪洞大槐树发生过关系。据史载,明初从山西迁民,不管老百姓家在何府何州何县,都要先集中到洪洞县去。洪洞县贾村,当时有一古刹名叫广济寺。寺旁有一棵大槐树。明政府在广济寺为移民登记,“发给凭照、川资”,尔后再由此处编队迁送。老百姓在离开洪洞时,人人悲伤,个个哭泣。他们拖儿带女,扶老携幼,肩挑箩筐,手拄破棍;有的灌一桶霍泉水(洪洞县的一股泉水),有的撮一把洪洞土,有的藏几片槐树叶,三步一回头,五步一转身,状极可悯。当广济寺在视线中渐渐消失时,人们总想在最后一瞥中寻找个有纪念意义的东西,作为今后怀念故乡的标记。此时,恰好能看见耸立在广济寺旁的那株古槐。那槐树苍老挺拔,枝繁叶茂,高耸入云,在秋阳的照射下,闪着翠绿色的光亮。树上还有乌鸦窝,高筑枝头。于是,这株古槐上老鸹窝的形象便牢牢印在所有迁民们的心中。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父传子,子传孙,“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山西洪洞老鸹窝。”便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
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问我祖地在何方,山西洪洞老鹳窝。
山西“洪洞”县对于中国百姓来说,可谓家喻户晓,在中原和北方更可谓妇孺皆知。一个小小的县名,何以有这么高的知名度?这大概是因为:一是洪洞随“苏三起解”的传唱而扬名。二是随明初洪洞移民而被广泛记忆。
在长江以北的地方,特别是山东、河南、江苏、河北、安徽等省的大部分老百姓都把洪洞做为祖居地,在这些地方以外的地方,也因这些省人口的外迁而也把洪洞作为寻跟问祖之地,如东北三省、台湾。洪洞大槐树对于这些地区的百姓来说,已经不是单纯对祖居地的一个记忆,而且把这种记忆演化成对故乡和祖先的怀念情节,紧紧萦绕在脑间心中,为中华民族心中留下了悲欢离合的一段记忆,常使人感慨系之。
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晋、冀、鲁、豫、陕、甘、皖、苏、鄂、蒙等地,甚至广西、广东、海南也有部分移民,南宁市卢家翎曾说:“《卢氏族谱》载:卢伯庄、平阳府榕木社人,郡在山西省洪洞县,清弘治年间举人,任广西北流知县,落业北流民安冲头村,生三子。至今子孙已有四万余人,遍及广西、广东、海南三省七县。”从明初至现在,在各个历史时期,昔日由洪洞迁出的移民,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东北等地区。例如明末吴三桂降清后,被封平西王,他率军转战陕西、四川、云南、贵州(《清史稿·吴三桂传》),部下士卒大多是冀、豫、鲁健儿,他们大多是古槐移民后裔,多不愿附逆而散居各地。清军入关后,旗民多编入军籍,关外空虚,土地荒芜,为了恢复生产,清政府奖励由关内向关外移民,“顺治十年议准辽东招民开垦,有能招至一百名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招民数多者,每百名加一级”。(《古今图书集成·赋役考》)这项政策,一直贯彻了几十年,从古大槐树迁出的人民,有相当部分再转迁到东北地区。还有一例,在国民党退居台湾时,有相当部分移民后裔移民台湾,台湾《东方杂志》复刊第十五卷第七期载:高阳齐如山先生写道:“吾族乃于明永乐二年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去的,清朝末年,有许多河北省的军官重到山西,又寻到大槐树之所在……足见中国人念旧不忘本的心情之浓厚。”陈纪滢先生也写道:“北方多少代以来,一贯证明成祖燕王扫北后,把山西省迤西居民,迁徙至中原,以洪洞县为移民转运站这件事,互相转述,至今不衰,认为这是历史上北方居民的一次空前大迁徙。”台北新店市张学亮先生给洪洞县政府来信说:“我的祖先是山西洪洞老鹳窝人,姓张。属于‘甜菜芽张’。据现今菏泽市地各志记载,我的祖先是于1368-1398年间从山西省洪洞县老鹳窝东迁至山东曹州府西北45里李庄集,后又东移二里建村,是为黎阳村。”
“谁是古槐迁来人,脱鞋小趾验甲形”。河南、山东、河北、陕西、皖北、苏北等地普遍传说,凡是从洪洞迁来之民,脚小趾甲中有一裂缝,好像是两个指甲,不是古槐迁者,均无此特征,时至今日仍为复形指甲,这一问题还待民俗学者、遗传学者深入研究。据说还有有些移民是被绑押解迁出的,路上如果需要大小便,必须让领队解开绳索,故至今这些地区上厕所仍说成“解手”。
古大槐树处迁民之后裔经过几代、十几代,大都不知道被迁前是何村何地,但都知道“大槐树是故乡”,这一点至今谁也没能忘却。移民在离开大槐树时恋恋不舍,到达新的定居地点后,他们大多栽种了槐树,借以寄托自己对家乡的怀念。河北省河间县申鲁村高氏在自己家门口栽了一棵槐树;保定府西关谢德先开了名叫“老槐茂”的酱菜铺。河南确山县有槐树庙村、大槐树村、槐树庄村。古槐移民更是在家庙祠堂的楹额上铭记了纪念的文字,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山东菏泽固堆袁家祠堂墙碑曾刻有洪武二年袁公正题望槐思乡诗:“昔日从戎驱鞑虏,今朝屯田太行东。洪洞分支老门第,曹州安居旧家凤。
古岗植槐三五株,铭记晋中父老情。卧雪传说流千古,后昆霞蔚赛劲松。”河南焦作市刘氏祠堂匾额书:“派衍洪洞。”河南偃师县牛氏家庙大厅的楹联写着:“十八祖平阳世泽,五百年毫西名门。”河南省武陟县小东乡大淘村孙氏牌位对联:“祖洪洞支迁沁左,籍山西裔延河南。”移民们迁往各地,因一村不准两一姓,所以兄弟之间为了相互照应,有一姓分为几个姓者,至今仍有山东某地仍有“回、翟、常,一个娘”、“魏、梁、陈、一家人”、“崇、刘、顾,是一户”、“山东无二郭”等说法。(资料来源——网络)
关于槐树的传说
本文2023-10-04 18:23:0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74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