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芳主要经历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1收藏

武道芳主要经历,第1张

武道芳

武道芳,1942年6月出生于和县原城南乡沈朝行政村沈家山街道。因自小家境极其贫寒,所以她没念过一天书,但她却是个天资聪颖、过耳不忘的唱戏胚子。

中文名:武道芳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和县原城南乡沈朝行政村沈家山街道

出生日期:1942年6月

职业:演员

代表作品:《皮氏女三告》、《秦香莲》等

性别:女

个人经历

当时的生产队和大队只要开展文艺宣传活动都要求她参加。1956年冬季的一天,时任城南公社文化站站长朱江正领着一批从全社选来的大姑娘、小媳妇排演节目,当时年仅14岁但已亭亭玉立美丽漂亮的武道芳只好羡慕地趴在窗口上观望。可别人没有学会,她却在窗外会跳会唱。朱江站长听到后感到很稀奇,就叫她进屋试唱,她丝毫不怯场,你叫我唱我就唱,这一唱就唱出了一个武道芳!朱站长当场决定表演唱《十双红绣鞋》由武道芳领跳领唱,谁知这个节目当年就在县文化部门举办的文艺调演中引起了轰动,并到当时的地区所在地芜湖市进行汇报演出,这次汇演也因为武道芳的精彩表演而受到隆重嘉奖。

1957年,她被县庐剧团顺利招为学员,一年后就“转正”了。1963年的初冬,武道芳因在现代戏《妯娌之间》成功扮演了嫂子马秀姑,而荣获芜湖地区戏曲汇演优秀奖。就在武道芳铆足干劲准备在庐剧表演艺术上继续攀登的时候,却遇到了1966年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剧团只好停止一切排演和演出,武道芳被调当工人。1978年以后,民间剧团“忽如一夜梨花开”到处都有。因武道芳早就名传遐迩,所以许多民间剧团都想聘她加盟演出。1980年的冬天,武道芳终于参加了含山县仙踪镇民间庐剧团的演出。她的到来,使十乡八村的农民感到非常兴奋,大家都相邀相约争先恐后地赶集看戏,欣赏久违的庐剧乡音,武道芳一发而不可收拾,越演越有劲。

唱腔特色

由于武道芳生长在长江之滨的民歌之乡和县,所以她有着天生的演唱“原生态”民歌的基础。在表演艺术上,她大胆地将皖东、皖中地区的民歌(如山歌、秧歌、船歌、渔歌、茶歌、门歌等)和民间小调(如旱船调、龙舟调、采茶调、摇篮曲等)有机地揉进了庐剧的唱腔之中,演唱时还偶尔插入一些高音花腔,其演唱特色是,音域宽广,音色柔和,吐字清晰,口语易懂,委婉合韵,高低转换自如,表演真挚感人,充满了皖江地区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其演唱风格与“上中下三路”迥异(据说庐剧在安徽分为三路,合肥一带为上路,和含一带为中路,无为一带为下路),她的演唱纯真自然、古朴典雅、做功细腻、雍容大方,一举目一投足皆显出大家风范。最精彩的是,她从小练就了“三声小锣到台口”——张口就唱的硬功夫,形成了独特的老腔庐剧——“武道芳唱腔”,其代表作有《皮氏女三告》、《秦香莲》、《秦雪梅》、《麻风女》、《二度梅》、《王三姐》、《周明月蒙冤》等,安徽省有关文艺团体曾组织青年学员专门学习“武道芳唱腔”。

个人成就

1981年,安徽海威特音像公司竟将大批的音像设备运到了当时正在和县五显集唱戏的武道芳戏班子来,连续将武道芳的多部代表作录制成音像磁带。据介绍:“该公司将武道芳经典庐剧翻录后,销售到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录音录像带和光盘,可以用火车皮子来装。”此后只要武道芳一演唱,就有一些老戏迷在台前排起长队,他们用各种各样的录音机将武道芳的唱段现场录下后,立即回去翻录,再以每盘数元不等卖给其他戏迷。后来,武道芳的大部分作品被拍成多部、多集电视连续剧,先后被安徽、江苏、河南、香港、台湾等地多家音像出版社和音像公司灌录成大批量的音像磁带和VCD光盘进行销售,使武道芳的庐剧表演艺术得以广为流传。1988年武道芳被省内戏剧界特邀参加了“安徽省民间表演艺术家协会”,并被推选为协会主席。1995年9月10日,鉴于武道芳对庐剧表演艺术的突出贡献,她被特邀参加了国家在北京举办的建国后首届《中国艺术界名人作品展示会》系列大展,受到了党和国家***的亲切接见,其参展作品《皮氏女三告》等经典庐剧荣获了优质奖,她的简历被录入了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大型权威辞书中。2006年其艺术成就和突出贡献受到省内外多家新闻媒体的关注,《安徽日报》首先以《迟开的山花》为题进行了宣传,和县电视台也拍摄了《迟开的山花》专题片予以了报道。

武道芳虽然年过花甲,子孙满堂,但她仍为毕生钟爱的庐剧而激情活跃在乡间庐剧的舞台上,真可谓“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2017年12月28日,武道芳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2018年5月8日,武道芳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评审意见

通过认真审核武道芳申报材料,认为申报人完整地掌握了庐剧的表演技艺,主工青衣,在唱腔上改革创新,融入地方民歌、小调,形成有代表性的、委婉清新的表演风格,推动东路庐剧流派体系发展。搜集整理了大批传统折子戏和民间小戏,领衔创办民间剧团,每年坚持参加大量民间、社区及相关单位的义务演出和非遗保护宣传活动,表演深受群众喜爱,主演的作品被录制成音(影)磁带,广泛发行。传承谱系清晰,带徒授业,带出了大量年轻的庐剧演员。武道芳几十年来对庐剧的研究和实践,在省内外产生较大的影响。经过评审组评审,该申报人武道芳符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审标准,同意推荐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浮龙湖

此刻,我的赞美是青翠的。我无法抑制它的茂盛,如同春草。有一些晶莹的翅膀飞出,向着光明。光明如你,浮龙湖。

春天浩荡。水绿如蓝。翠色芳香。阳光摇落。多么有幸,我的一天,配发给这片广袤的绿皮肤的湖域。我的身体,正好返青拔节。它的内脏,也正好富饶辽阔。

湖上泛舟,从这岸通往那岸。以飞翔和抵达的方式。群鱼跃起,似一闪而过的白云。群鸟歌唱,像一场礼赞的盛典。水波荡漾,如闪闪发光的龙鳞。水的手指拥吻着我,慷慨地清洗我深入骨骼的尘垢、锈迹。不把我当作一个外乡人。

水声庄重,绵延不绝。如晨钟,如暮鼓。有梵音慈悲、安详的质地。福佑生灵,繁衍子嗣,生生不息。

男人女人依湖而生,鸟鸭鹅鸡依湖而生,蒲草芦苇依湖而生,鲤鲫虾蟹依湖而生。人和物被一一收养,安顿,包容。浮龙湖,像母亲。

有碎片轻响,像什么情节被打开。雾气升起,仿佛一袭梦境,披在了湖上。许多个隐秘的嘴唇张开,在倾诉着爱慕:鱼对水,鸟对草,我对你。

让爱更爱吧,如果是一种恩典。

上善若水。上善若浮龙湖。湖畔高高挂起的一串串日子,大红灯笼般圆满。

四君子酒

四月,我是一朵火焰,抵达浩瀚的四君子酒。

多么丰沛醇香的美酒,比露珠更清澈。像透明的小鱼,游到 渴的唇里。

我目睹了它的生产。如同一场漫长的相思,用一辈子去等一个人。须经那么多道复杂的工艺:红高梁被粉碎。再交配:与水、酒糟及辅料搅在一起。就像一个男人的婚配、洞房花烛夜时的交融,肉与肉相亲,左拥右抱三妻四妾似的雄伟。

它心甘情愿,被热气腾腾地蒸煮、拌醅。宛若大海上滚动着潮湿的阳光。

继而冷却,就像礁石有时必须保持对海浪冷静的思考。然后,仿佛爱情抚慰着爱情,产物必然是爱情一样。琼浆玉液,如爱情一般性感地流淌出来。

接着,犹如一个秘密被灌装入坛、三缄其口,窖藏,发酵。就这样怀着思念的蓓蕾,在暗无天日的地方,既甜蜜又苦涩地等待着花开。

很久很久之后。终于,有一天,戴着花冠的曙光女神,穿着闪闪发亮的曳地长裙,走来将它亲醒。它从此沾上了神性。

“哧”,仿佛被揭开一道附体的魔咒,如同一道幸福的闪电,酒香喷射而出。生命的钟声被今世敲响。它,必将沦陷于爱情的狂欢。

今夜,白月亮开出圣洁的花瓣,我在做着奇异的梦。

大风起兮。身披月光的羽衣,我从四君子酒出发,找寻李白、杜甫、高适和陶沔的踪迹。

一千多个春天,顺原路返回。那些丢失多年的春天,因为四君子而被重新探访和复原。

我看见,高高的半月台上,已备好了酒菜、纸墨和羊毫。酒被切开,分为四段,坐在四人的杯中。吟诗声,琴鸣声,合二为一,袅袅婷婷。

我毫不羞怯地走过去,与他们围坐在花前。

月光鼎盛,正好助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六人。谈笑风生,击缶而歌。他们不问我的来处,亦不问我的去处。在解忧的酒神面前,我们是一见如故的知音。

几粒留在唇角的亮晶晶的酒滴,欲落未落。像一些没来得及问出口的话语,像一些无法揭秘的前尘往事。

神树

仁者寿。

它是一位长寿的仁者。屹立在斑驳而陈旧的老街。

犹如一条漏网之鱼,穿破密不透风的时间之网。一棵古树,与时间和解,相依为命。

它的身上,戴着“神树”的桂冠。它的年纪,有四百多岁了。四百几?无人能准确道破。仿佛一些谜底,被一去不返的河流,永远带走。失去回响的涟漪。

它的躯体穿墙而过。墙,是沈家的老屋老墙。墙里是根,墙外是碧丝万千。

现在,它姓沈。以前,它还姓过夏、姓过霍、姓过许。前前后后,它被四家主人收养过,有了四个姓氏。时光在它饱含褶皱的肌体上,雕刻了丰富的血脉谱系。

这棵神奇的枸杞树,必被神仙亲过或抱过。它懂得谦卑地弯着腰,向着大地和天空,庄重地致礼。

它的根系,紧紧地抓住地母的身躯。坚如磐石。

它的叶条,在天父的庇护下,保持着舒展的姿势。柔韧不拔。

它的树干,瘦骨嶙峋,但遒劲有力,如同一截 的坚硬的金属。无惧地坦白着赤诚:扩青枝,散绿叶,开紫花,结红果。风雨无阻。年复一年。

古老的血液,在它的体内起伏蜿蜒。经久不息的绿 望,依然炽热如初。就像一支绿色的火炬,在讲述着生命的寓言。

这个阳光繁茂的下午,我看到,老树的根部,新发出几枝嫩黄的新芽。宛若一个财源滚滚的大财主,秘藏着那么富裕的生机宝藏。

春风弹响临街老朽的木门。翠玉珠帘一样垂挂下来的枝叶,窸窸窣窣,被春风吹奏了数百年。堆积的光阴,与阳光一道,从枝叶的空隙间,淅淅沥沥落下,被收藏进树阴阔大的掌心里。

或许,它已记不清,树下一拨一拨、来来去去的人们,来自哪里,去往哪里。甚至,它的四家主人,被年月收割了多少茬。就像田野上的麦子,站起,倒下。站起,倒下……只有它,永远站着,活得比人更像人。是勇士,是英雄。

在一棵无畏的古树面前,我像一个侏儒。羞愧如舌,舔舐我心。让我无地自容。

朱家大院

暮春。一帧记忆的卷轴被打开,逸出古色和古香,带着明清时期的富有血统。

我是打马路过这儿的那个人。青石板上,溅起我马蹄哒哒的声响。

它注视着我。我注视着它。我们彼此凝视。多么巧合。

它的眼睛里,装满了日月交替的影子;它的身躯上,爬满了时光的青苔。

它是时代抑或时光的标本。是一片土地的地标。是表达富贵身份的一个名词。

朱家大院,仿佛一盏老红的灯笼,被单县提在手中,透射出陈旧而迷离的光晕。

这盏见过数百年世面的灯笼,在从未消弭的风中摇晃。我抬头仰望着这簇蓬松的光团。像踮起脚尖窥探着一个梦境。终究看不真切。到底是隔着一层纱幔的。那层纱幔,便是年月扬梭织就的疏疏密密的前尘旧事。

从下到上,从东到西,我的脚印在丈量着它宽阔的腹地。朱家大院,如同散落在时光深处的一本册页,让人用脚步去翻开、用目光去逐页签到。

我能看清的,是它朱红色的木质容颜:贯通的大小门、镂空的格子窗、挺拔的廊柱、柳叶宽的楼梯、细脚伶仃的栏杆,就连瓦当下的额坊和雀替,肌肤都是古朴的朱红色,泛着华美的光泽。成片的宅院,当年的名门望族、地主首富,传承着不平庸的朱红色的血脉。

它青灰色的骨骼和躯体,由坚硬的砖瓦石构成。气宇轩昂,拔地而起。以山的形式,昂首挺胸。与岁月并肩。

它的头顶,覆盖着鸳鸯瓦。发冠上,镶嵌着飞檐斗拱、五脊六兽、猫头排山、钢叉云燕等繁杂的建筑美学内容。美得如此深沉、苍茫,让我惊讶。

挂在二楼高处的闺阁绣楼,离天空那么近,背景那么蓝。就像一只渴望自由飞翔的翅膀。里面盛放着妩媚和柔情。老旧的红木妆台上,明亮的镜面依然鉴人,却再也不见伊人低头娇羞的笑容。雕龙刻凤的架子床,比时光还凉的绫罗绸缎,定然还记得她情窦初开时的怦然心动、她月下戴红妆时的婀娜动人。

证明其富庶身份的戏台还在,可已枯萎在岁月的茎上。花花绿绿的戏服,与凤冠霞帔,在玻璃橱窗里牵手,抵御漫长的寂廖。它们离开绚烂和热闹很久了。究竟是谁辜负了谁呢?

院中,一棵郁郁葱葱的百年海棠,在无声无息地打量着这个尘世。眼神平静,内心安祥。

大多数本分的朱家人,在大院里生,在大院里死。犹如地里的一草一木,遵循法则,春来葱茏,秋去凋零。

抗日英雄朱世勤,教育名士朱启贤……朱氏家谱上,一粒粒脆亮的名字,点燃门庭的荣耀。

朱家大院,走得跌跌撞撞。丰饶过,热烈过,受难过,憔悴过。如今,消瘦的它,兼身为单县民俗文化馆。它是一座开败了的花园,伫立在历史为它举行的一场庄重的怀念仪式中。虽过时了,但依旧体面。

此刻,我倾听着它心跳的声音。光阴穿过它的躯体,健步如飞。在大地上行走的每个事物,都在寻找自身存在的意义。一座古老的宅院,我无须对它的来龙去脉,譬如前世今生,指手画脚。

它像一个静默的容器,容纳了人世间的沧桑变迁和悲观离合。

它活着,慈眉善目。以劫后残缺之身,站在一缕光芒里,坦然接受了现在的名字:朱家楼院。如一个大彻大悟的禅者。

沈氏有南北二望族,一发详于河南,称为周系;一发祥于南京吴兴,称汉系。

沈姓汉系名“宜兴堂”(今浙江吴兴县)。

汉系宜兴始祖沈荣昌(周系六十七世,又是汉系一世)的裔孙沈启承,南宋高宗绍兴间进士,官福建汀州府知府。

沈启承子沈廷辅(太一郎)随父入闽,留居汀州府城,官山西巡按,谏议大夫,为入闽始祖。

沈廷辅生八子,分居建阳、宁化,孙散居龙岩、长汀、清流、宁化,延平(南平)、连城、上杭古田。

五世孙沈炽(千十七郎)生七子,迁居永定及广东梅州、大埔。

明初,沈那仔为广州右卫中朗,后迁居兴宁。

入粤世系有“三善堂”、“四声堂”。

另有一系为五代时从王潮南下入汀州。

《吴兴沈氏五修族谱》载:先世居福建上杭沈家坊。

《连城吴兴沈氏族谱》载:宋末湖州吴兴沈氏隐居福建清流丰山,复迁连城,明崇祯年间,沈仲仁、沈道仁因避乱迁居江西宁都。

沈十三郎于宋嘉定十年由兴国三寮迁宁都会同里迎坑。

清代沈鸿儒迁台湾教授,后代留居台湾。

出于汝州沈氏本源的族谱,可参考: ①湖北沈氏家谱,该家谱比较全面(从一房至十房)共一千多页,且有相关照片。

记载从周文王后裔一世至今。

字派从1993年玉笙族长组织沈氏家丁通过考证和查阅大量沈氏资料,已全部统一。

从“允”字辈之后是“朝光显相金玉联芳体仁和义……”从现在开始可延续两千年。

原 上将(东北海军司令、山东省主席、青岛市市长)沈鸿烈的后裔也参与家谱编排,很多海外族人也参与,此家谱记录较全。

②汝南沈氏浙江裔白湖世系(八韵世家,亦称吴兴世家)荷荫堂沈氏宗族谱典,癸酉(1993年)十六世孙玉笙修,谱典分十八门:谱序、谱例、谱源、纶音谱、字派谱、世系谱、户籍谱、名人谱、英杰谱、侨胞谱、烈士节妇谱、严父慈母谱、孝子贤媳谱、荷荫堂记、住址分布概况、艺文谱、继谱记、跋等。

③吴兴堂沈氏四修族谱,该支源出汝州,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④寿溪沈氏族谱,自先祖至今已整修谱牒十次,分别是:第一次在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9年),第二次在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第三次在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第四次在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第五次在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第六次在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第七次在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第八次在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第九次在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第十次在己卯年(公元1999年)整修完毕,为寿溪沈氏收藏着十分宝贵的历史资料。

族谱分为十二本房谱,即:寿溪沈氏院头房谱牒、寿溪沈氏院口房谱牒、寿溪沈氏深溪房谱牒、寿溪沈氏新田房谱牒、寿溪沈氏玄大坑房谱牒、寿溪沈氏溪坂洋房谱牒、寿溪沈氏坝头房谱牒、寿溪沈氏乌门房谱牒、寿溪沈氏上厝房谱牒、寿溪沈氏新厝口房谱牒、寿溪沈氏东后房谱牒、寿溪沈氏土谷内房谱牒。

以上各房谱牒均于1999年10月封谱,并重修祠宇。

在syjyxr@yahoo处、江西省赣州市图书馆、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档案馆、中国国家图书馆等处,均可联系查阅。

很多事物会一传十十传百,到最后出处于哪里都有点模糊了。也一样,有按姓氏分的、有按拳架分的、有按门派分的,但不少人认同,那么,是否是呢下面的论述能得出答案。

,源远流长。各类拳种,不知始自何人,无可追溯。如发明八卦掌的董海川,传自毕澄茄(红莲道人)用其师叔郭元济(铁冠道人),毕、郭又传自何人不得而知。再如万籁声的自然门传自徐矮子,徐矮子又传自何人形意拳据说是得自岳飞的《拳经》,岳飞传自周侗,周侗又传自何人公孙大娘的精妙剑术传自何人……

古代许许多多的名将,都不知道其师传的。至于传自武当张三丰,则是尽人皆知的事。可是本世纪三十年代,经唐豪、顾留馨一考,就把历史搞乱了,此后得出太极拳为陈家沟陈卜所创、陈五延所创,武当张三丰被否定了。究竟谁创太极拳,其源流在啊里根据是什么本文据有关史料,略作考证。

一、陈人创太极拳属无稽之误

关于“陈人创太极”,这个提法是陈鑫说的。陈鑫《图说》“自序”中有:“明洪武七年,始祖讳卜耕读之余,而以阴阳开合运转周身者,教子孙以消化饮食之法,理根太极,故名曰太极拳。”

按“消化饮食之道”为养生法,如八段锦、十二段锦之类,难道这也叫太极拳而后来陈卜的碑文序中,却没有提到练武的,难道会如此疏漏不知始自何时,俱未见有成书,……我陈我自山西迁温,带有此艺。

虽传有谱,亦第图画,义理亦未之及“原来是”带“有此艺,虽传有谱、图,而“义理赤未及”,又怎能造拳

二、陈王廷创太极拳出自唐、顾臆造

此说是唐豪、顾留馨发明的。唐豪三下陈家沟考察,发现《陈氏家乘》陈王廷“长短句”中有“闷来时造拳”句和《陈氏家谱》陈王廷的“旁注”(第26个旁注的最后一个旁注)中有“陈氏拳手刀枪创造之人也”。

于是顾留馨编入了《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太极拳”条第(2)记“太极拳最早传习于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姓家族中,的创编人是卓有创见的武术家陈王廷”。

沈家桢、顾留馨合著《太极拳术》简介中有“是古老的拳种,其他流派的太极拳(如杨、吴、武、孙)都是在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的。”自此以后,形势变了,陈家跟上了唐、顾的说法,太极拳书里,电视里看到的都是这种说法。

究竟历史是怎样的呢我们先看《百科全书》的情况。

於志钧先生对武术前辈李天骥采记中有:“他(顾留馨)把河北卢龙县的陈王庭当成了陈家沟的陈王庭,……河北这位是明朝进士,陈家沟的明末庠生,不是一个人”。

顾在1984年《体育报》上登报声明,承认错误,原来他们的考证“陈家沟陈王廷是明史中明末的辽东巡按御史,陈王庭,是抗清战将,屡捷战功”是错的,李天骥又说:“太极拳条我不愿和他写,改由李德印和他写,后来就由顾自已写了,他自己写,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了。”,“我现在八十高龄了,没有精力拔正,希望你们年轻的来调查研究,写出来。”看来这点是早已不可靠了。

再看“陈氏拳手刀枪创造人了”句。有几千年历史,“拳手刀枪创造人”不符事实,如果说陈氏拳手刀枪,又是什么呢如果说从陈王廷开始学习武术还说得通。因为:

1、陈家家传《三三拳谱》序文中说:“余从学郑氏得姬氏传,虽未臻佳境而稍得其详,为十则以诲弟子,不敢云能接姬氏薪传也。”作者是跟姬龙凤先生的弟子郑氏所学,序作于雍正年间,恰与王廷同时代。

2、陈氏拳法之长拳是从外面传人的通背拳法《拳经总歌》“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与顾载的陈王廷七言二十一句全同,就是山西洪洞通背拳(原名忠义拳),乃河南郭永福所传。郭于乾隆年间来洪,传于贺家庄贺怀璧;忠义拳歌108势图歌诀与陈沟炮拳长拳(或称)契合。传递表为:少林寺一郭永福(河南镖师)一贺怀璧(洪洞贺家庄)一施继文(万安镇)一施根林(施洞文子)一杨如梅、乔柏(万安镇)一攀一魁(高公村)。

3、陈王廷《拳经总歌》是抄袭戚继光《纪效新书》的“拳径捷要歌”之作,拳理属少林拳系,非太极拳理。

4、陈氏旧抄拳谱文修堂本枪法图势附记:“此枪法图系汜县禹家枪法流传。”又文修堂本有枪法自序一篇,记有“以上枪棍谱系可北王保村得来”。“道光二十三年岁在癸卯中秋张开周重抄谨志”。

以上几点说明,陈家沟从陈王廷开始学武术,是通背拳、炮拳,均属少林拳,且有的拳谱是抄袭得来,未知学过否,原来创造人,是指“开始学习”的意思。

三、太极拳源于武当

综上所述,两个蒋发,一个是温县东小留村,一个是西安开豆腐坊,都传拳于陈家。

蒋发—明朝,温县东小留村,传邢喜槐、陈王廷;蒋发—清朝,西安开豆腐坊,传陈长兴(唯一弟子)

一个为陈沟改拳,一个传师承太极拳,两个都是王宗岳传,(历史上有两个张三丰(峰)、两个王宗(岳)、两个陈王廷(庭),也许有两个蒋发,同名的人很多,这是众所周知的。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自序》转述乃祖杨露禅诏示曰:“太极拳创自宋之张三丰,传之者王宗岳,陈州同,张松溪,蒋发诸人,相承不绝。

杨露禅从陈长兴学,艺成之后,京师开派成名,乃至三代享有“杨无敌”盛誉,然而杨氏太极专家并没有忘记历代艺师之恩德,一直至杨澄甫在京时,每年正月初一,必率弟子前往白云观三丰殿拜年。除陈沟外,国内外太极拳界都宗张三丰为祖师。

了使太极拳源流上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再看看下面一些例子:

俞氏太极功,名曰先天拳,亦曰长拳,得唐李道子所传。李道子系江南安庆人,至明时常居武当山南巖观,……予游江泾县,访俞家,方知俞家之先天拳亦如余至宋时尚在,越代不知李道子所在,嗣余偕俞莲舟游湖府襄阳府均州武当山,见一道人蓬头垢面,呼俞莲舟曰:“徒再孙焉往……汝与清慧,俞一诚相识否”莲舟悚然曰:“此皆上祖之名也。”急跪曰:“原来是我们的祖师”……李把功夫授莲舟,自此莲不但无敌,并得全体大用。

莲舟与余常与张松溪、张翠山、殷利亨、莫谷声相往还。后余七人再往武当山拜李祖师未遇,于太和山玉虚宫见玉虚子张三丰。三丰盖张松溪、张翠山师也,洪武初即在此山修炼,余七人在山拜求请益者月余而归。松溪、翠山拳名十三式,亦太极功之别名也。

此言七子之太极功,均传自武当之张三丰、李道子也。

各时期的太极拳派系

后天法,宋时宋仲殊传胡镜子,至明传殷利亨。

陕西派:陈州同一孙十三老、张松溪,为松溪派,是先承此宋张三丰峰,后继元明张三丰太极丹功。

功家南派:明宣德年间(1426—1436)武当山邓姓道人至第九代李钟山(1815—1910)—山东李老六(德贵)、赵石坡、黄春燕、邓继侠、李义侠、李燕侠、李德贵、李钟奇、李松如。

北派嘉靖间(1522—1566)云游道人—王宗岳万历24年(1596年)—蒋发—赵堡邢喜怀、张楚臣、七代张应昌、陈清萍八代和兆元……—说张三丰祖师……王宗岳—蒋发、陈长兴、杨露禅……

本山派—元明张三丰—孙碧云—榔梅派鱼门拳、太乙五行拳张三丰—徐本善—李合林—金子韬

源自老子(李耳)、法于亚圣、至唐许宣平、李道子、所练之功,名三十七,因三十七式而名之,至宋张三丰(武当丹士)原籍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通,又名君实,字元元,号三丰,又号昆阳,因其不修边帽,故时人呼之为张邋遢。一传百余年至元世祖时西安人,王宗岳得其传,名闻海内,著有《》、《太极拳解》、《行功心解》、《搭手歌》、《总势歌》等,温州陈州同从学宗岳,由此太极之术传人温州,又百余年至嘉靖时则张松溪为最著……

此外还有一些流派,不一一列举。

以上所举例子,所说事实,只是想说明,太极拳历史如此之久,流派如此之多,都传自武当张三丰,尊三丰为祖师。居然有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闭目塞听,不去考察,以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说太极拳创自张三丰为“神话”,“不足信也”,反而以《家乘》、《长短句》的含糊之辞断为创拳者。颠倒历史,混淆视听,谬误流传,给太极拳史制造混乱,诚可叹也。试问,谁听说过太极拳是从陈家沟哪一代,什么从传入武当的大概没有,绝对找不到。

国民党五十一师有歌诀:“太极真传出武当,功夫全世界辨柔刚,倘若悟得真妙诀,强国利民亦自强。”

综上所述,太极源于武当,证据还是挺多的,所以以上的论述武当太极拳是也得到了论证。更多有关武当太极拳的手法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在搜索找到答案。

武当太极拳、太极拳的鼻祖、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西王庄镇傅氏字辈排列(第十五世——四十六世):玉为宝珍(秀),瑞(允)映(应,守)华堂,廉洁永振,孝悌传芳。宪令恒远,祥和安长,德广兴泰,心正大昌。

湖南宁乡傅姓字辈:“调元名世忠国奇勋宏开先业永锡来昆端正宗儒道衣冠绍祖先文章光上国毓秀振家富”。

湖南宁乡粟溪付(傅)氏字辈:“太道景思钦,俞自爱元龙,贵公侯伯子,世慎珍日百,应时壬永以,嗣志仲崇绍,卿宗登尚国,祚承陶唐胜,书香裕后昌。后续派:同心恭念典,源流庆兴隆,肇基本北冀,衍布蕃南荆,贻谋宣先绪,继起振徽声。再续派:伟绩山东著,儒林晋代彰,云台勋佑启,霖雨泽悠长。”

湖南邵阳傅氏(付氏)字辈:

湖北宜昌当阳市淯溪镇水田湾村聚居地及远安茅坪场瓦仓村聚居地傅(付)氏字辈:“束带立家邦,祖宗仁德大,万世有贤良”;

荣房支派:“玉卿如彦基志友廷添朝磊尧文国继世宁祝恩高”;

汉房支派:“玉卿如彦基志宗成文奇廷大朝永继世宁祝恩高”;

横江冲支派:“汝载定国侒祥祝恩高”;

茅塘支派:“良应永世德前功大其昌”;

沙湾支派:“云重明皇金春应大承正国立仁义礼文”;

杉木桥支派:“真宜文才斌必添伸廷显仁大朝元奇国正世上永”;

合族新派:“万代乐安康咸欣祖泽长化从生厚普业自力行彰积络辉先烈诒谋裕后光人材相并起清直远傅(付)扬”。

江西南城(清河)、南丰、福建邵武傅氏字辈:“崇震雨应霖源芳克思钦善道美先志扬显耀光宗”。

山东高密傅氏字辈:“日叙丙余希深联贻馨名因溥垂法迪之”。

重庆地区傅氏字辈:

彭水支派:“明任时聘壁廷作宓世应正大朝元美光显文昌方”;

涪陵支派:“治国家为孝继宗祖为师念学光先德永世昌汝基”;

奉节支派:“端正宗儒道衣冠绍祖先文章光上国锍秀以喜(启)后(明)言(贤)”;

云阳支派:“世恒宗儒道衣冠绍祖先允承金玉志梦卜启英贤”;

巫山、巴东支派:“端正宗儒道衣冠绍祖先文武光上毕佑宙启後贤”。

重庆垫江傅氏字辈:

沈家石学堂支派:“元文德庆炳国朝世相家忠孝以为本光必大荣华”;

九龙横梁支派:“大天有宗祖可应帮子孙汝性本受用文才必重宜”;

高安协平支派:“永兴仕朝必国正天下顺”;

梁平荫平支派:“先学德元庆芝高国志兴”;

周加大顺支派:“伯嘉成日林明盛正宗兴世代昌茂远光辉永长存”;

晓兴扈姓支派:“池家应小”;

重庆市渝北区龙兴镇附近傅氏字辈:以,春天开吉祥万世永宏(音不确定)昌(音不确定),祖宗历代远圣朝谢

(一)区域元素的丰度及相关性

从该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可看出(表4-9):As、Pb、Ag、Zn、Mo、Bi、Cd等元素含量均略高于沉积岩丰度,其他元素含量偏低; 但是由于区内构造和岩浆活动强烈,使得Au、Ag、Cu、Pb、Zn、As、Sb、Ni、Co、Cr等元素常常成区(成带)富集,形成高背景(区)带(见下述),为普查找矿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根据区域上已有的1:5万分散流化探成果,对矿集区内的Au、Ag、Cu、Pb、Zn、As、Sb、Co、Ni等9个成矿元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勉-略-宁矿集区是一个Au、Zn、Ag、Cu(Ni、Co)高背景地球化学场,也是一个亲铁、亲铜的地球化学场。选择Au、Ag、Pb、As、Hg、Sb、Cd、Ti、Be、Cu、Co、Mo、Bi、Zn、Mn、Cr、Ni和V等18个元素进行了R型聚类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元素可划分为3个群,即As、Sb、Mo及Pb、Zn、Ag、Cd、Au、Hg为一群,Cr、Ni、Co、Cu、Mn、V、Ti为一群,而Bi、Be为一群(图4-3); 除Bi、Be是后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外,其他两个群元素在活化迁移的过程中各自都有着一定的继承性。从相关系数看,As与Sb、Pb-Zn与Ag、Cr-Ni与Co(Cu)等存在一定正相关性,这些特征对今后找矿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表4-9 勉-略-宁矿集区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值 (wB)

注:Au、Hg单位为10-9; 其他元素为10-6; 为黎彤(1994)沉积岩丰度。

图4-3 勉-略-宁矿集区水系沉积物测量元素地球化学相关性R型聚类分析谱系图

(二)区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1区域地层的地球化学特征

该区不同时代的地层出露较全,从古元古代至新生代的地层均有出露,但是对区域地层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相对不足。根据收集到的部分资料(表4-10),对区域地层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元古宙地层中Pb、Mo、As等元素浓度明显高于古生代地层,其次是Ni、Zn等; Au、Ag差别不大,仅基性火山沉积岩(包括玄武岩、英安质凝灰岩等)及含炭质岩层中Au含量明显增高(可达211×10-9)。这些特征表明,元古宙地层很可能是有利的矿源层。

表4-10 勉-略-宁矿集区不同地层微量元素含量特征(wB)

注:Au单位为10-9,其他元素单位为10-6。

地质背景分析表明,元古宙地层属一套海相火山-沉积岩构造岩系,海底火山喷发或喷气可以形成多元素富集特征。古生界志留系Pb、Zn、Cu、Mo、B、As含量高,而泥盆系Au、Ag、Cu、Pb、Zn及B含量高。元素的这种分配特征具有重要的找矿指示意义。目前,已在北部中泥盆统中发现大中型Au、Pb、Zn(Cu)矿多处,所以研究其特征必然对找矿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2区域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1)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区内的火山岩多数为火山-沉积岩,主要是中—新元古界三花石群、西乡群、铁船山群、刘家坪群、碧口群及耀岭河群。这些火山岩具有不同的组合类型及地球化学特性(表4-11,表4-12)。

三花石群火山岩:为一套中低级变质的火山-沉积岩系,中下部以火山岩为主,上部以正常沉积的碎屑岩为主,火山物质少见。火山岩Fe、Ti含量略偏高,Ca、K含量略偏低,其他组分均比较接近,基本属于正常钙碱性火山岩系。微量元素表明,该岩系火山岩具有低Pb,高Y、Yb特征。

碧口群火山岩:为一套巨厚的火山-沉积岩系。该火山岩系分4个亚群,陕西段仅出露3个亚群,分别由3个喷发亚旋回形成。而各亚旋回特征都相似,皆表现为:早期阶段以中基性岩浆溢出为主,晚期阶段以酸性火山岩碎屑堆积为主,即由基性→酸性,由喷溢→爆发,由强→弱。这种特征在二里坝至刘家沟一带可看到,从火山角砾集块熔岩向外围,岩相依次为:喷发相熔岩亚相为主→喷发相细火山碎屑岩亚相为主→沉积相为主。展示出由近火山口相→喷发相→沉积相的似环状分布格局,遥感地质也反映出环形构造的特征,说明火山活动中心大致于此,总体应是一个规模可观的火山机构。该岩系火山岩总体属钙碱性偏碱性系列(表4-11),基性和中性部分跨入碱性系列。其化学成分的突出特点是高Fe、富Na、低Al、贫K,基本上应属正常钙碱性火山岩(少部分具钠化)。

铁船山群火山岩:为一套变质的酸性-中酸性火山岩系,分上、中、下3段,下段以玄武岩类和流纹岩类为主,中段以流纹岩和流纹质火山碎屑岩类为主,上段主要为凝灰质砾岩、凝灰质板岩、板岩等。该岩系火山岩化学成分与戴里同类钙碱性火山岩相比,共同点是低Mg、贫Ca,仅玄武岩类高Ti、富Na,流纹岩类高Fe、富K,基本上属于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分析结果,只有Zn、V、Zr含量偏高,其他元素特征不明显。

表4-11 扬子板块西北缘火山岩平均化学成分

注:据陕西省地质矿产局,1989。

西乡群:主要由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熔岩组成。其古火山口在大石沟、龙王寨等地发现有3处,主要标志为火山角砾岩(部分为集块岩)和脉状次火山岩脉。岩石化学成分(表4-11)与区内其他火山岩相比,除Al2O3含量略偏高外,其他成分均比较接近,属钙碱性系列火山岩系。微量元素分析发现,Cu、Zn含量普遍较高,而Ni、V、Cr等亲钛元素含量偏低; 安山岩和流纹岩中Cu、Cr含量较高,Pb、Zn、La、Y的含量偏低(表4-12)。

刘家坪群火山岩:分布于刘家坪—沈家院一带,为一套变质轻微的以中酸性和酸性火山岩为主体的“纯”火山岩构造,几乎见不到正常沉积岩夹层。该岩系火山岩来源于刘家坪、瓜里湾和沈家院等地的火山喷发中心,包括玄武岩类、英安岩类和流纹岩类,以流纹岩类为主。岩石化学成分的共同点是低CaO、贫H2O,其中玄武岩类和英安岩类还具有高SiO2、低Al2O3的特点。微量元素特征显示,该岩系的石英安山岩与英安岩元素含量特征十分接近,与同类岩浆岩元素平均含量相比,Cu、Cr、Yb和Ba的含量略高,而Ba含量则明显变低。

表4-12 扬子板块西缘火山岩微量元素含量

注:据陕西省地质矿产局,1989。

耀岭河群火山岩:为一套以变质中基性火山岩为主的火山岩系,其中火山碎屑岩略多于熔岩,沉积岩夹层最多不超过三分之一。岩石化学成分与上述火山岩相比,具有高Fe、高Na、低K等特征。微量元素分配特征表现为火山碎屑岩中Cu、Ni、Co、V的含量略高,玄武玢岩(次火山岩)中Pb、Zn含量相对较低。

(2)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

侵入岩在区内比较发育,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均有出露。岩体集中分布于西部三角地带及汉南地区,包括略阳-褒河岩带、摩天岭岩带及汉南地区。

表4-13 扬子板块西北缘超基性岩-酸性岩体岩石化学成分

表4-14 摩天岭岩浆岩带岩体微量元素含量

注:Au和Hg单位为10-9,其他元素单位为10-6。

1)略阳-褒河岩带:以超基性岩为主。岩石化学成分除宜口玻质纯橄岩具高TiO2、P2O5,富CaO、Al2O3的特征外,其他超基性岩基本上均以富Fe2O3、MgO,低CaO、Na2O、H2O、FeO、MnO、SiO2、TiO2、P2O5为特征(表4-13)。

2)摩天岭岩带:以超基性、基性岩为主。其片状蛇纹岩的K-Ar年龄为5654~5411Ma,块状蛇纹岩的K-Ar年龄为2633~4196Ma,成岩时代主要是加里东期。岩石化学成分显示,超基性岩具有高Fe2O3、富MgO、贫CaO、低Na2O、H2O的特征,中基性岩具有高SiO2、富Na2O、低MgO、贫CaO的特征(表4-13)。

与地壳克拉克值相比,超基性岩的微量元素含量(表4-14)具有高Cu、Pb、Zn、As的特征,如煎茶岭超基性岩体,除Cu、Pb、Zn、As高外,Au、Ag、Hg等也具有较高的丰度; 基性岩除李家沟岩体具有高Au、Ag、Cu、As的特征,铜厂辉绿岩、屋基坪辉长岩具有高Cu的特征外,多数具有Ag、Pb、Mo、As高的特征; 中性岩具有高Ni、Co、As的特征; 酸性岩多数具有高Cu、Ni、As的特征,但煎茶岭酸性岩类除Cu、Ni、As高外,Pb、Ag、Zn、Ni、Co也具有高丰度的特征。若将不同岩类相比,基性、超基性岩类相对富集Au、Ag、Pb、Zn、Ni、Co、As等,表明基性、超基性岩对金、铜、镍、银等矿床的形成起了一定的控制作用。

太极拳作为中国优秀的拳种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太极拳谱记载着太极拳从萌芽到体系成熟不断的完善过程,是研究不同时期太极拳发展的宝贵资料。下面是我为专门您整理好的:。

 1、太极平准腰顶解

顶为准头,故曰顶头悬也;两手即左右之盘也,腰即根株也;立如平准,有平准在身,则所谓轻重浮沉,分厘丝毫,莫不显然可辨矣。有平准之顶头悬乃是从头顶至腰之根株下,胸门至尾闾间为一条线歌曰:

上下一条线,全凭两手转,

变化取分毫,尺寸自己辨,

车轮两命门,一纛摇又转。

心令气旗使,自然随我便,

满身轻利者,金刚罗汉炼,

对待有往来,是早或是晚,

合则发放去,不必凌霄箭。

涵养知多少,一气哈而迷,

口授须秘传,开门见中天。

 2、太极正功解

太极者圆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圆也。太极者方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方也。圆之出入,方之进退,随方就圆之往来,方为开展,圆为紧凑。方圆规矩之至,孰能出此以外哉。如此得心应手,仰高钻坚,神乎其神,是隐显微,明而且明,生生不已,欲罢不能。

 3、太极轻重浮沉解

1、郾双重为病,病于填实,与沉之不同也。

2、郾双沉不为病,自尔腾虚,与重之不一也。

3、郾双浮为病,病为漂渺,与轻之不例也。

4、郾双轻不为病,天然轻灵,与浮之不等也。

半轻半重不为病,半者,半有着落,所以不为病。

偏轻偏重为病,偏者,偏无着落,所以为病。因无着落,必失方圆;半有着落,岂出方圆。

5、郾半浮半沉为病,失之不及也。

6、郾偏浮偏沉为病,失之太过也。

7、郾半重偏重为病,滞而不正也。

8、郾半轻偏轻为病,灵而不圆也。

9、郾半沉偏沉为病,虚而不正也。

10、郾半浮偏浮为病,茫而不圆也。

11、郾夫双轻不近于浮,则为轻灵;双沉不近于重,则为离虚。故曰上手轻重,半有着落,则为平手。除此三者之外,皆为病手,盖内之虚灵不昧,自然致于 外,则清明在躬,流行于肢体间矣。若不穷研轻重浮沉之手,有掘井徒劳不及泉之叹。然方圆四正之手,能表里精粗无不到者,则已及大成,又何虑有四隅以出方圆 乎。亦即所谓“方而圆”,“圆而方”,超乎象外,得其寰中之上手也。  

 4、太极力气解

气走于膜络筋脉,力出于血肉皮骨。故有力者外壮于皮骨,形也;有气者内壮于筋脉,象也。气血功于内壮,血气功于外壮。要之,明于气血二字之功,能自知力气所由来;知力气之所以然,自知用力行气之各异。盖行气于筋脉,用力于皮骨,大不相侔也。

 5、太极文武解

文者体也,武者用也。文功武用于精气神,谓之文体;武功得文体于心身,谓之武事。夫文武尤有火候之谓。

在“卷放”得其时中,文体之本,武事文为,乃属于柔软文体也。在“蓄发”适当其可者,武事之根,文事武用,乃属于坚刚武事也。精气神与筋骨,乃文事武用;若坚刚武事,乃心身内之骨力也。夫文无武之预备,是有体无用;武无文之伴侣,是有用无体。

独木难支,孤掌不鸣,不唯文体武事如此,天下事,事事皆如此理也。文者内理也,武者外数也。有外数无内理,必为血气之勇,失去本来面目,欺敌必败;有内理无外数,徒思安静之学,未知用以操战,差微则亡耳。自用及于人,文武二字之解,岂可忽哉。

 6、沾黏连随解

提上拔高谓之沾,留恋缱绻谓之黏,

舍己无离谓之连,彼走此应谓之随。

要知人之知觉运动,非明沾黏连随不可,斯沾黏连随之功夫,亦甚细矣。

 7、顶匾丢抗解

顶者出头之谓,匾者不及之谓,

丢者离开之谓,抗者太过之谓。

要知此四字之病,不但沾黏连随之功断,且不明知觉运动矣,初学者不可不知,更不可不去此四病,所难在沾黏连随中不许顶匾丢抗,是所不易也。

 8、对待无病

顶匾丢抗失之对待也,所以谓之病,既失沾黏连随,何能得到知觉运动既不能知之于己,焉能知人所谓对待无病者,乃不以顶匾丢抗对待于人,要以沾黏连随对待于人耳。能如是,不但无病,知觉运动自然得之,可以进于懂劲之功矣。

 9、对待用功法守中土歌

定之方中足有根,先明四正进退身,

■捋挤按自四手,须费功夫得其真。

身形腰顶皆可以,沾黏连随意气君,

运动知觉来相应,神是君位骨肉臣。

分明火候七十二,天然乃武并乃文。

 10、太极圈歌

退圈容易进圈难,不离腰顶后与前,

所难中土不离位,退易进难仔细研,

此为动功非站定,以身进退并比肩,

能如水磨动急缓,云龙风虎像周旋,

要用天盘从此觅,久而久之出天然。

 11、太极四隅解

四正,四方也,所谓■捋挤按是也。初不知方能使圆,方圆复始之理,生生不已,焉有出隅之手哉。缘人外之肢体、内之神气,甚难得方圆四正之功,始出轻重浮沉之病,则有隅矣。例如半重偏重之滞而不正,自出采■肘靠之隅手,或双重填实,亦出隅手也。

病多之手,不得已以隅手扶之,使复归于方正圆中之内,采用肘靠者,亦由此以补其缺尔。夫日后功夫能至上乘者,亦须获采■之功,使之仍归大中至正。是则四隅之用,乃扶体而补其缺者也。

 12、太极武事解

太极武事,外操柔软,内含坚刚,常求柔软之于外,久之自可得内之坚刚,非有心之坚刚,实有心之柔软也。所难者内要坚刚而不施于外,终柔软以迎敌,即以柔 软而迎坚刚,使坚刚化为乌有耳。曰,何以致之哉其要,非沾黏连随之功已成,由知觉运动得之后,进为懂劲,懂劲后自可阶及神明之化境,最后当可完成而致之 矣。

夫四两拨千斤之妙,倘功不及化境,将何以能是则懂得沾黏连随后,乃能得其视听轻灵之功耳。

 13、太极懂劲先后论

夫未懂劲之先,常出顶匾丢抗之病;既懂劲之后,又恐出俯仰断续之病。既未懂劲,固然出病手;既已懂劲,何以又出病手盖劲似懂未懂之际,正在两可,断接无准,故出病;神明尚犹不及,俯仰无着落,亦易出病;若不出“断接俯仰”,非真懂劲,不能不出此病也。

故未真懂者,乃由视听无由,未得其确耳,如知瞻、眇、顾、盼之视觉,起、落、缓、急之听知,闪、还、撩、了之运觉,转、换、进、退之动知,是为真懂劲。

懂劲后自可阶及神明,自得屈伸进退之妙,如此屈伸动静,开合升降,自有由矣。由屈伸动静,见入则开,遇出则合,观来则降,就去则升,夫而后才能真及神明矣。明乎此,日后岂可不慎行坐卧走站、饮食溺溷之功,以协进其效,是则可谓将及中成大成也哉。

 14、太极尺寸分毫解

功夫先练开展,后练紧凑。开展成而得之,才讲紧凑;紧凑成功后,才讲尺寸分毫。盖尺位之功成,而后能以寸位分;寸位功成后,以分位分;分位功成后,以毫 位分。此所谓尺寸分毫之理也明矣。然尺必十寸,寸必十分,分必十毫,其数在焉。古云:对待者数也。知其数则能得尺寸分毫,然而虽知其数,苟非有秘传,又安 能量之哉。

注:此谱系沈家桢从杨澄甫老师处抄得,共有43篇论文,据云由其祖杨禄禅传下,何处得来不知。其中有王宗岳太极拳论、武禹襄十三势行工心解各一篇,但俱未注明作者姓名。兹摘录其中14篇,作者姓名待考。原题为《王宗岳太极拳谱》,显为妄题。

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做佘艳,她有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她有一颗透亮的童心。她是一个孤儿,她在这个世界上只活了8年,她留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话是“我来过我很乖”。她希望死在秋天,纤瘦的身体就像一朵花自然开谢的过程。在遍地黄花堆积,落叶空中旋舞时候,她会看见横空远行雁儿们。她自愿放弃治疗,把全世界华人捐给她的54万元救命钱分成了7份,把生命当成希望的蛋糕分别给了7个正徘徊在生死线的小朋友。

我自愿放弃治疗

她一出生就不知亲生父母,她只有收养她的“爸爸”。

1996年11月30日,那是当年农历10月20日,因为“爸爸”佘仕友在永兴镇沈家冲一座小桥旁的草丛中发现被冻得奄奄一息的这个新生婴儿时,发现她的胸口处插着一张小纸片,上面写着:“10月20日晚上12点。”

家住四川省双流县三星镇云崖村二组的佘仕友当时30岁,因为家里穷一直找不到对象,如果要收养这个孩子,恐怕就更没人愿意嫁进家门了。看着怀中小猫一样嘤嘤哭泣的婴儿,佘仕友几次放下又抱起,转身走又回头,这个小生命已经浑身冰冷哭声微弱,再没人管只怕随时就没命了!咬咬牙,他再次抱起婴儿,叹了一口气:“我吃什么,你就跟我吃什么吧。”

佘仕友给孩子取名叫佘艳,因为她是秋天丰收季节出生的孩子。单身汉当起了爸爸,没有母乳,也买不起奶粉,就只好喂米汤,所以佘艳从小体弱多病,但是非常乖巧懂事。春去春又回,如同苦藤上的一朵小花,佘艳一天天长大了,出奇得聪明乖巧,乡邻都说捡来的娃娃智商高,都喜欢她。尽管从小就多病,在爸爸的担惊受怕中,佘艳慢慢地长大了。

命苦的孩子的确不一般,从5岁起,她就懂得帮爸爸分担家务,洗衣、煮饭、割草她样样做得好,她知道自己跟别家的孩子不一样,别家的孩子有爸爸有妈妈,自己的家里只有她和爸爸,这个家得靠她和爸爸一起来支撑,她要很乖很乖,不让爸爸多一点点忧心生一点点气。

上小学了,佘艳知道自己要好学上进要考第一名,不识字的爸爸在村里也会脸上有光,她从没让爸爸失望过。她给爸爸唱歌,把学校里发生的趣事一样一样讲给爸爸听,把获得的每一朵小红花仔仔细细贴在墙上,偶尔还会调皮地出道题目考倒爸爸……每当看到爸爸脸上的笑容,她会暗自满足:“虽然不能像别的孩子一样也有妈妈,但是能跟爸爸这样快乐地生活下去,也很幸福了。”

2005年5月开始,她经常流鼻血。有一天早晨,佘艳正欲洗脸,突然发现一盆清水变得红红的,一看,是鼻子里的血正向下滴,不管采用什么措施,都止不住。实在没办法,佘仕友带她去乡卫生院打针,可小小的针眼也出血不止,她的腿上还出现大量“红点点”,医生说,“赶快到大医院去看!”来到成都大医院,可正值会诊高峰,她排不上轮次。独自坐在长椅上按住鼻子,鼻血像两条线直往下掉,染红了地板。他觉得不好意思,只好端起一个便盆接血,不到10分钟,盆子里的血就盛了一半。

医生见状,连忙带孩子去检查。检查后,医生马上给他开了病危通知单。他得了“急性白血病”!

这种病的医疗费是非常昂贵的,费用一般需要30万元!佘仕友懵了。看着病床上的女儿,他没法想太多,他只有一个念头:救女儿!借遍了亲戚朋友,东拼西凑的钱不过杯水车薪,距离30万实在太远,他决定卖掉家里唯一还能换钱的土坯房。可是因为房子太过破旧,一时找不到买主。

看着父亲那双忧郁的眼睛和日渐消瘦的脸,佘艳总有一种酸楚的感觉。一次,佘艳拉着爸爸的手,话还未出口眼泪却冒了出来:“爸爸,我想死……”

父亲一双惊愕的眼睛看着她:“你才8岁,为啥要死?”

“我是捡来的娃娃,大家都说我命贱,害不起这病,让我出院吧……”

6月18日,8岁的佘艳代替不识字的爸爸,在自己的病历本上一笔一画地签字:“自愿放弃对佘艳的治疗。”

8岁女孩乖巧安排后事

当天回家后,从小到大没有跟爸爸提过任何要求的佘艳,这时向爸爸提出两个要求:她想穿一件新衣服,再照一张相片,她对爸爸解释说:“以后我不在了,如果你想我了,就可以看看照片上的我。”

第二天,爸爸叫上姑姑陪着佘艳来到镇上,花30元给佘艳买了两套新衣服,佘艳自己选了一套粉红色的短袖短裤,姑姑给她选了一套白色红点的裙子,她试穿上身就舍不得脱下来。三人来到照相馆,佘艳穿着粉红色的新衣服,双手比着V字手势,努力地微笑,最后还是忍不住掉下泪来。

她已经不能上学了,她长时间背着书包站在村前的小路上,目光总是湿漉漉的。

如果不是《成都晚报》的一个叫傅艳的记者,佘艳将像一片悄然滑落的树叶一样,静静地从风中飘下来。

记者阿姨从医院方面得知了情况,写了一篇报道,详尽叙说佘艳的故事。旋即,《8岁女孩乖巧安排后事》的故事在蓉城传开了,成都被感动了,互联网也被感动了,无数市民为这位可怜的女孩心痛不已,从成都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现实世界与互联网空间联动,所有爱心人士开始为这个弱小的生命捐款,“和谐社会”成为每个人心中的最强音。短短10天时间,来自全球华人捐助的善款就已经超过56万元,手术费用足够了,小佘艳的生命之火被大家的爱心再次点燃!宣布募捐活动结束之后,仍然源源不断收到全球各地的捐款。所有的钱都到位了,医生也尽自己最大努力,一个接一个的治疗难关也如愿地一一闯过!大家沉着地微笑着等待成功的那一天!有网友如是写道:“佘艳,我亲爱的孩子!我希望你能健康的离开医院;我祈祷你能顺利的回到学校;我盼望你能平安的长大成人;我幻想我能高兴的陪你出嫁。佘艳,我亲爱的孩子……”

6月21日,放弃治疗回家等待死神的佘艳被重新接到成都,住进了市儿童医院。钱有了,卑微的生命有了延续下去的希望和理由。

佘艳接受了难以忍受的化疗。玻璃门内,佘艳躺在病床上输液,床头旁边放着一把椅子,椅子上放一个塑料盆,她不时要侧身呕吐。小女孩的坚强令所有人吃惊。她的主治医生徐鸣介绍,化疗阶段胃肠道反应强烈,佘艳刚开始时经常一吐就是大半盆,可她“连吭都没吭一声”。刚入院时做骨髓穿刺检查,针头从胸骨刺入,她“没哭,没叫,眼泪都没流,动都不动一下”。

佘艳从出生到死亡,没有得到一丝母爱的关照。当徐鸣医生提出:“佘艳,给我当女儿吧!”佘艳眼睛一闪,泪珠儿一下就涌了出来。第二天,当徐鸣医生来到她床前的时候,佘艳竟羞羞答答地叫了一声:“徐妈妈。”徐鸣开始一愣,继而笑逐颜开,甜甜地回了一声:“女儿乖。”

所有的人都期待奇迹发生,所有的人都在盼望佘艳重生的那一刻。很多市民来到医院看望佘艳,网上很多网民都在问候这位可怜的孩子,她的生命让陌生的世界撒满了光明。

那段时间,病房里堆满了鲜花和水果,到处弥漫着醉人的芬芳。

两个月化疗,佘艳陆续闯过了9次“鬼门关”,感染性休克、败血症、溶血、消化道大出血……每次都逢凶化吉。由省内甚至国内权威儿童血液病专家共同会诊确定的化疗方案,效果很好,“白血病”本身已经被完全控制了!所有人都在企盼着佘艳康复的好消息。

但是,化疗药物使用后可能引起的并发症非常可怕。而与别的很多白血病孩子比较,佘艳的体质差很多。经此手术后她的体质更差了。

8月20日清晨,她问傅艳:“阿姨,你告诉我,他们为什么要给我捐款?”

“因为,他们都是善良人。”

“阿姨,我也做善良人。”

“你自然是善良人。善良的人要相互帮助,就会变得更加善良。”

佘艳从枕头下摸出一个数学作业本,递给傅艳:“阿姨,这是我的遗书……”

傅艳大惊,连忙打开一看,果然是小佘艳安排的后事。这是一个年仅8岁的垂危孩子,趴在病床上用铅笔写了三页纸的《遗书》。由于孩子太小,有些字还不会写,且有个别错别字。看得出整篇文章并不是一气呵成写完的,分成了六段。开头是“傅艳阿姨”,结尾是“傅艳阿姨再见”,整篇文章“傅艳阿姨”或“傅阿姨”共出现7次,还有9次简称记者为“阿姨”。这16个称呼后面,全部是关于她离世后的“拜托”,以及她想通过记者向全社会关心她的人表达“感谢”与“再见”。

“阿姨再见,我们在梦中见。傅艳阿姨,我爸爸房子要垮了。爸爸不要生气,不要跳楼。傅阿姨你要看好我爸爸。阿姨,医我的钱给我们学校一点点,多谢阿姨给红十字会会长说。我死后,把剩下的钱给那些和我一样病的人,让他们的病好起来……”

这封遗书,让傅艳看得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我来过,我很乖

8月22日,由于消化道出血,几乎一个月不能吃东西而靠输液支撑的佘艳,第一次“偷吃东西”,她掰了一块方便面塞进嘴里。很快消化道出血加重,医生护士紧急给她输血、输液……看着佘艳腹痛难忍、痛苦不堪的样子,医生护士都哭了,大家都愿意帮她分担痛苦,可是,想尽各种办法还是无济于事。

8岁的小佘艳终于远离病魔的摧残,安详离去。

所有人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那个美丽如诗、纯净如水的“小仙女”真的去了另一个世界吗?记者傅艳抚摸着佘艳渐渐冰冷的小脸,泣不成声,再也不能叫他阿姨了,再也不能笑出声来了……

四川在线,网易等网站沉浸在泪海里,互联网被泪水打湿透了,“心痛到不能呼吸”。每个网站的消息帖子下面都有上万条跟帖,花圈如山,悼词似海,一位中年男士喃喃低语:“孩子,你本来就是天上的小天使,张开小翅膀,乖乖地飞吧……” 8月26日,她的葬礼在小雨中举行,成都市东郊殡仪馆火化大厅内外站满了热泪盈眶的市民。他们都是8岁女孩佘艳素不相识的“爸爸妈妈”。为了让这个一出生就被遗弃、患白血病后自愿放弃自己的女孩,最后离去时不至于太孤单,来自四面八方的“爸爸妈妈们”默默地冒雨前来送行。

她墓地有她一张笑吟吟的照片,碑文正面上方写着:“我来过,我很乖(19961130--2005822)”

后面刻着关于佘艳身世的简单介绍,最后两句是:“在她有生之年,感受到了人世的温暖。小姑娘请安息,天堂有你更美丽。”

遵照小佘艳的遗愿,把剩下的54万元医疗费当成生命的馈赠留给其他患白血病的孩子。这7个孩子分别是杨心琳、徐黎、黄志强、刘灵璐、张雨婕、高健、王杰。这七个可怜的孩子,年龄最大的19岁,最小的只有2岁,都是家境非常困难,挣扎在死亡线上的贫困子弟。

9月24日,第一个接受佘艳生命馈赠的女孩徐黎在华西医大成功进行手术后,她苍白的脸上挂上了一丝微笑:“我接受了你生命赠与,谢谢佘艳妹妹,你一定在天堂看着我们。请你放心,以后我们的墓碑上照样刻着:我来过,我很乖……”

再宣传一下让更多人来为和佘艳一样的儿童献爱心在此,谢谢大家了!同时也希望 祝余艳在天堂永远幸福,快乐~!

武道芳主要经历

武道芳武道芳,1942年6月出生于和县原城南乡沈朝行政村沈家山街道。因自小家境极其贫寒,所以她没念过一天书,但她却是个天资聪颖、过耳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