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孔子生平的事 越多越好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俄语:Конфуций 。兄弟排行第二,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孔老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就出自此处 。孔子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鲁,专心执教。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姜广辉认为,“面对春秋时期诸侯争战不休、人民困苦不堪的现实,孔子不是象宗教家那样,创造出一个外在的超越的全知全能的救世主,通过天启和神谕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是回首历史,到上古“圣王”那里去寻找智慧。孔子自谓 “述而不作”,实际是以“述”为“作”,通过对历史传统作当代诠释,来实现价值的叠加和转换。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政治生涯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 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 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止。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 51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孙子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鲁定公1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 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卒。
思想品格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学术贡献
孔子思想、学说的精华,比较集中地见诸于《论语》一书,共二十篇,一万一千余字。《论语》就是孔子的语录,也有一些是对孔子弟子言行的记录,是孔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的追记。此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它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淀在我们的生命中,铸成了我们民族的个性。《论语》一书集中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仁。“仁”是一切理论的中心,所有的关于“仁”、“乐”的规范,都不过是手段,是为实现“仁”这一道德的最后完美服务的。《论语》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早在秦汉时期就传入了朝鲜和日本,日本〈大宝令〉还指定它为日本学生的必修课。1594年,传教士利玛窦将它译为拉丁文后,它又被转译为意、法、德、英、俄等多种文字,在西方各国广泛传播。
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又以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对于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采取存疑态度,以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又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观点。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深。
说到治理国家,孔子重视民生疾苦,呼唤仁政,希望统治者以仁义之心待民,他说“苛政猛于虎”,他还强调无论什么法令法规,统治者都要首先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在人际交往中,孔子强调的是忠和恕。“忠”就是以忠实诚信的态度对人,以恪尽职守的态度待事;“恕”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在为人处世上,孔子提倡自爱和爱人。孔子对天命持谨慎态度,他更相信人自己的力量。他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切要看个人后天的努力。当然,〈论语〉中也有一些思想是与历史潮流相背离的,如他政治上的复古倾向,他对等级、秩序的过分强调,他的内敛的人格价值取向等,这一切都不可否认的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我们用现代意识对之加以修正。但瑕不掩瑜,在人类文明刚刚露出曙光的先秦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具有如此深刻的生命智慧,是足以让我们这些后人为之骄傲的。
教育贡献
文化巨人——孔子,自“而立”之年即以《诗》、《书》、《礼》、《乐》为教,更以他至伟人格中的一言一行,一动一静而示范为教。是他开了我国历史上私人讲学的先河,将以前学在官府,文化知识是贵族们的专利的现象,移植到民间。他首先提出“有教无类”的方针,不分贫贱富贵,均可以在他那里受教。在弟子中,贫如颜回,富如子贡,贵如孟懿子,然绝大多数是平民子弟,有来自卫、齐、陈、吴……等国的,真可谓桃李满天下。其教学目的,是传他的人道学说。即克己复礼为仁,变化学生气质,成就人格,提高生命境界,终至成物。也即造就治国、平天下的栋梁之材。并采用“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等风范。更以他诲人不倦的精神,对学生入如慈母般地关怀备至,如严父般地导以正道,如朋友般地切磋相长,莫不因其才而成就之。如子羔之愚,曾参之鲁,子张之偏激,子路之粗鄙……均成大器。尤以曾子能得道之全体而任传道之责,成为宗圣。更有佼佼者分德行: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语言:宰我、子贡。政事:冉求、子路。文学:子游、子夏四科共十人。孔子共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故能将浩瀚的传统文化推广和流传下来。
由于孔子在讲学中,所下的功夫已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使弟子感受到,老师呕心沥血的良苦用心。故弟子都发自内心的崇敬。他们追随、侍奉、保卫他,他们随他一起奔波行道,周游列国,备受艰辛与饥饿而毫无怨言。当有人诋毁孔子时,则正色以告其人“不自量”。当遇到危难时,则舍身护卫。孔子逝世后,弟子们如丧考妣,皆在坟周服丧三年。子贡独守六年。其尊师重道精神,至今仍传为佳话。后人尊孔子为“至圣先师”是当之无愧的。他的许多教育理论和方法,是当今广大教育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我们都知道孔丘先生弟子三千,身通六艺登堂入室者七十有二人。当时好像没有学籍管理制度,这三千弟子各自姓什名谁早不可考,至于配享了孔庙的这七十二个高徒,然而这些先生们都是上古人物,我们隔着几千年历史遥遥望去,只仿佛仙霭里头看神仙,影影绰绰只能看个大概,没法子毕见其纤毫。而我们上古的出版业又实在落后得惊人,一切文献,全靠用刀来刻,诸般辛苦之中,难免出现错别,以至以讹传讹;更有班爱牵强附会的所谓高人,将错就错,胡乱解释一通,竟就解释出无穷深意来,甚至被当作了不可改易之经典。于是三豕己亥,荒唐可笑。倘若不幸,有两个甚或多个高人,各自拿有一个不同的版本,则事情就更大了,非要彼此争个头破血流不可。所以上古的东西,明明是同一事物,我们却能看到不同甚至相反的称谓和说法。比如这孔门七十二圣人的尊姓大名。《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与《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都算得上是权威资料,可是竟也出入颇大,比如子声在《史记》上叫乐咳,在《家语》上却叫乐欣;子徒在《史记》中叫郑国,在《家语》中却改叫薛邦了。再比如很受孔子抬举,将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的子容,在《论语》叫南宫适,在《史记》叫南宫括,在《家语》里,又叫南宫韬了。等等等等,参差处极多。这些一人多名现象,差不多都是拜传刻错误所赐。而且《史记》与《家语》所开列的,都并不是不多不少七十二人整,史记列了七十七个,还煞有介事引用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做开头。谁知道孔子到底说没说过这句话。《家语》更是荒唐,题目明明写着《七十二弟子解》,里头开列的,却足足七十六人,最后还又总结说:“以上夫子弟子七十二人,皆升堂入室者。”睁着大眼说瞎话,难道连个数都不会数?司马迁说“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孔子”,可这孔门弟子花名册,却不知该折中于谁。今较其两者,以《史记》去孔丘时代相对较近,且以实史闻名;而《孔子家语》虽以“孔子家语”名书,却历来被视为伪书,当作三国时王肃因袭前人书简加以修补编定,相对之下,似不如《史记》足凭。两者相权,取其最接近于真实者。所以,俺决定以《史记》为基础,与《家语》相杂较。司马迁所列这七十七人中,说不得有五个是编外人员,至于是哪五个,俺就不得而知了,在这里还请博物君子垂教。
孔子名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家世、家谱
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8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据《史记》记载,孔子并非婚生子。他母亲生他时只有18岁,而父亲已经70岁了。
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征在卒。
孔父在孔子三岁时去世,从此他跟随妈妈过上了贫穷的生活。孔子曾作过各种各样的工作:牧牛羊、记账的以及图书管理员。22岁时,孔子的母亲去世,他服了三年丧。 孔子53岁时晋升为大司寇,在鲁国服侍两年后孔子辞去职务,因为他对诸侯的政治极为不满。
据《论语》记载,鲁国当时在孔子的管理下非常繁荣。但这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孔子没有在鲁国或别的国家担任过重大职务。传说鲁国的邻国齐国 担心鲁国太过强大会威胁到齐国,于是为了破坏鲁国的改革,送了上百匹好马和八十位美丽的舞女给鲁国诸侯。鲁国诸侯遂沉溺于安逸享乐之中,对政务不闻不问,甚至有一次连续三天没有上朝。孔子极为不满,踏上了长途之旅(周游列国),拜访中国中北部的一些小国,包括卫、宋、陈、蔡。他宣扬了自己的那些政治信仰,但并没有哪国去实施。孔子68岁回到家乡教书,收了不少弟子。晚年的他和弟子一起编纂了传承先哲智慧的结晶——《五经》。 由于不能承受失去儿子和自己的心血的双重悲痛,孔子于72岁(或73岁)与世长辞。
参考资料:
方法有不是没有,完全在自己的修行。一念正,妖魔鬼怪都成佛了;一念邪,诸佛菩萨都变成妖魔鬼怪。实际上,给你讲真话,外面境界无佛亦无魔,这是向上一着给你讲真话。佛跟魔从哪里现的?是从自己心里头现的。魔王是我们妄想分别执着变现出来的,我们自己能改邪归正,魔也来护法。像释迦牟尼佛一样,魔王波旬当年也是佛的弟子,也是护持佛法。这里面业缘非常复杂,你要了解详细的状况,请你去读《楞严经》。释迦牟尼佛在《楞严经》里面将这桩事情讲得很详细,很值得我们做参考。
首先很随喜你的发心,能有此一念心,功德亦无量了。影响别人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之中的,所以平时我们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要注意,修行到一定程度,不用说话,只是往那里一坐,那浑身散发出来的清净、慈悲的气质就可以令一个杀心炽盛的狂徒杀心顿息,所以要想帮助别人,首先得“自净其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还去给人挑毛病,找刺刺,就太没道德了。
其次是,您的发心能否长久?碰上烦恼能否忍受的了?所以要想保持发心的长久,就得广修功德了,怎么修?请您记住四个字------
慈
悲
喜
舍
四无量心
如果您想影响别人,想要改变那些道德不完善的人,想让你所讨厌的人不再让人讨厌,那么就发出您的 “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吧
四无量心,即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无量,乃无有限量;一切的一切,是为四无量。此即佛教的最高道德观念;也是大乘佛教自利利他的根本法门。佛弟子修此四无量行的目的,在于净化身心,完成人格,利益大众。
一、 慈心能与乐 慈,是与乐心,众生需要快乐与幸福,要设法给与他;见人受若难,内心油然生起同情,给予慰藉。这都是慈悲的表现和实践。儒家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要人扩大同情心。
佛教的慈心与乐和度生精神,更重要的却是“四恩普报”。这种报恩思想,体现在伦理道德方面的就是报父母的养育深思。“百行孝为先”,“大孝终身慕父母”,是儒家提倡的孝道;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生前,尽心孝养;父母死后,每逢年节忌辰,礼拜祭奠,表示儿女对遗德的不忘,这是儒家提倡“慎终追远”的孝思。也是中华民族推己及人的同情心理。但是,佛法则不仅限于慎终追远和祭奠的哀思、对已故先人的拔济,更重要的是孝养现生父母。所以佛教把“报父母恩”列为“四恩”之首。《本生》载佛陀往世的父母,年岁已老,且眼盲牙落,思食鹿乳。佛陀不避猎人捕射,每日披着鹿皮混在鹿群,取母鹿乳汁奉养父母。《梵网经》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佛法的“报父母思”思想,进一步把报恩对象扩大到“一切”男子和女人的众生世界——“报众生恩”。佛教徒对父母死后的拔济,则是以至诚恳到之心,感动其灵明心性,令其早离苦海,登大觉岸。于自己父母是这样,于他人父母也是这样。《盂兰盆经》有救度母厄的孝子目连,《本愿经》有拔济母难的孝女光目,他们都表示了对父母的精诚孝思。
二、 悲心能拔苦 大悲行,是菩萨利益众生、趣向佛境的重要法门。有了大悲行,才能积累自利利他的无边功德。所以经中说到修行,总是以“大悲为上首”。
在现实世界中,热恼煎迫的众生,谁不想得到清凉?身残体弱的多病之人,谁不希求健康?衣单食缺的贫苦之辈,谁不渴求温饱?无依无靠的孤儿寡母,谁不想有人同情?……现实人生的缺憾何其多!虽然,由于各人的智力不同,能力不同,毅力不同,体力不同,从劳动得来的享受自然也不能完全一致。但是,对于任何人,尤其是伤残、衰老、孤儿、寡母不论是什么原因,都应该给予合乎水准的消费,增加生活福利的资具,不失人生的乐趣。当然,人们也能意识到自己的缺憾,自己的不彻底,也能涌现起彻底与完善的要求。所以人类不但能够自求多福,而且有超越的向上一着。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在人类世界中,救护贫穷者,安慰苦恼者,使他们消除衣食的忧愁,知道有苦而能拔济,已是人类的本能。儒家从“亲亲而仁民”的社会自他关系出发,推演出“博施济众”之仁,这无疑是由家庭而国家的人伦道德观念。佛法认为:如果“博施”的用意在于“济众”,虽济尽十方三世一切众生,亦是有漏功德;如果“博施”用意不在于“济众”而是自度悭贪,虽济一人,亦有无量功德。佛法是一切众生为对象而起“同体大悲”,“尽未来际”而不已。尤其对慈悲利济众生的心行,是着眼于人类,并以“利生为事业”。因而对解救众生的苦难,直从自我主体的磡破出发——自净其意以完善道德修养。此外,还以布施、利行、同事、爱语四法行摄于人们,使人们减轻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忧苦。从经济的施与或体力的帮助,使他摆脱贫困,从思想上给予启导,使他离恶向善,以方便力的护助,使他解脱忧怖;从慈悲心出发给予爱语、利行、同事种种善巧方便利济众生,和合众生。还极重视各种福利事业的兴办,以及改造自然等活动,用实际行动去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使人们获得现实利益,这是佛教徒应该具备的德行,也是达到真能利益人类的目的。
考诸典籍,我国佛教徒在广袤大地上,开渠凿井,以利灌溉,使不毛之地化作良田;植树造林,以保水土,使荒山秃岭成为片片绿洲;造桥架渡,以济行人,使潮汐横溢的水域免于徒涉之苦和灭顶之灾;飞栈开山,以通道路,使崎岖僻径化作通途。……种种改造自然、庄严国土的事迹,史不绝书。至于兴义冢收埋白骨,敛葬露地残骸……这些利济存亡的功德,佛教徒亦不遗余力,乐而为之;开办医院、施医舍药,也是佛教提倡必须勤学的“医方明”的实际应用。办学校开发民智,施教于贫民子弟,更是佛教的本怀。如来以一音演说妙法,众生随类而得解,此真“有教无类”!更何况于同类犹有智慧之人?《法华经》以“三车”为喻,作教化众生的善巧方便;“小儿爱金,以黄叶止啼”,正是佛教的因机设教。关于佛教文化教育事业中,使人心向上,趣向光明,养成健全的人格,以提高人类的德性知能,既有出世法的化导,又有世间法化导的有关教义,拟另辟专题探讨,此文不拟赘述了。
三、喜心生庆悦 忧悲苦恼,是人们精神上的痛苦,无益于身心健康;“频年忧患损天真”,人们都明白这并不好,也想尽力排除。欢喜,快乐,是人生幸福的体现,所以人人都尽力追求。这都是人之常情。
佛法教人以无量欢喜心施与众生,使众生从烦闷热恼中解脱出来,获得清凉与安乐。人生在自然环境里,不能解粘去缚,难免有种种的缺陷与烦扰。身体得不到合理的保养,休息,锻练,也会增加痛苦;内心的染着境界,引生颠倒、欲望,发展为贪瞋痴爱的烦恼,使人陷于忧困不得自在。佛教倡导“心解脱”和“慧解脱”的解脱法门,使人破除烦恼妄执,远离爱染,无忧无怖地通身放下,获得轻安与法乐。佛教徒为实现这一最高理想,首先要求自净其意——持戒以使身语意三业清净。口不说非理的语言(正语),身不犯杀盗*业(正业),从事正当职业经济生活(正命)。人人都能这样做,社会上的贪污、敲诈、偷盗等罪恶行为就不会发生,和睦团结的社会关系自然可以实现。因为人是生活在共同的群体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团结非常重要。人们能够和乐共处,和谐相亲,即使生活在艰难困苦之中,也会充满欢喜与自信。如果大家不能团结,不能和乐相处,又有何幸福可言?一个家庭不和睦,尽管有钱用,有饭吃,有房子住,仍然充满痛苦。
佛法净化人生的根本要求,就是和乐共处,互相尊敬。僧团规定以“六和敬”为约束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信条。试看丛林里的住持和大众一起过堂,饭菜一样,劳动实行“普请”,财物大众平分,戒律共同遵守,疾病互相扶持,见面合掌恭敬,真是一团和气!从正月初一大家欢聚一堂,共同举行弥勒菩萨祝愿法会开始,一年四季皆大欢喜!凡是到庙里来的人,看到僧人们的和乐气氛和弥勒菩萨的慈颜笑貌,即使是满腹愁肠,也会得到慰藉。
佛法以喜无量心调节人们的思想情绪,使人们减少烦恼的困扰,获得心地清凉;以种种的善巧方便,引导人们努力向上、向善,走向光明,人们都自强不息地过着幸福与安宁的生活。
四、舍乐施与人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菩萨的利他行。据净影《维摩经义记》的分析,舍有七层意思:“(一)心性平等,亡怀称舍,情无存着,故曰亡怀;(二)于众生舍离一切冤亲等碍,目之为舍;(三)舍一切贪瞋等过,名之为舍;(四)见生得脱,不复忧念,放舍名舍;(五)证空平等,离相名舍;(六)自舍己乐,施与他人,说之为舍;(七)(利)益众生,无所希望,名之为舍。”
佛法的自舍己乐,施与他人,对施者、受者及所施之物,而是内心平等亡怀,不落纤毫警觉。外虽灌顶轮王位,内尽血肉手足头目髓脑等也都能舍,难道这还有丝毫名闻利养和望报之心吗?就人类而言,最难舍的是生命和身体。生命和身体,是事业的根本。儒家有“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敢毁伤”之说,佛家也说“人身难得”。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人身是最可宝贵的。但是,在佛教史料上记载,有许多高僧大德为弘扬佛法、利益大众,即使以身命相殉,亦在所不惜的事迹。他们那种自舍己乐的高尚情操,留下了永垂不朽的形象。鉴真大师为了传播律学,不辞年迈,历尽十二年的艰辛,六履波涛,以致双目失明,犹毅然东渡,遂开日本律学之先河。今天,鉴真的精神,仍是鼓舞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合作的动力。世称孤本的《赵城金藏》,就是一位法珍比丘尼断臂募资雕刻的。她那种为法牺牲的精神,感动了当时许多大心居士捐资,共成胜业。
总结:
慈悲喜舍的教义,体现了佛教利生济世的精神,是佛弟子依教奉行的准则和信条。
出自复姓闻人氏,是春秋时期少正卯的后代。少正卯是春秋末叶鲁国人。他博学多识,很有名气。他的有些主张与孔子不合,曾聚众讲学,同孔子唱对台戏,使得孔子的不少弟子都跑到少正卯处听讲。后来孔子利用职权杀了少正卯。因少正卯是当时声誉很大、远近闻名的人,被誉为“闻人”,所以他的后代支庶子孙有的便改为闻人氏。后有一部分闻人复姓改为单姓闻,称为闻姓。
得姓始祖:少正卯(见上)。先秦典籍中有的提到孔子诛杀少正卯,有的则没有记载。这样,孔子是否诛杀少正卯,成了后世聚讼疑问。据《荀子·宥坐》曰:“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始(先)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曰:‘居!吾语女(汝)其故。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日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而有之……不可不诛也。”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云:“(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也就是说,孔子在鲁国由司寇代行宰相职务才七天,就杀死当时鲁国的大夫少正卯,理由是少正卯兼有五种恶行,并且在家里聚众成群,鼓吹邪说,哗众取宠,已是小人中的雄杰,所以非杀不可。后来的《尹文子》、《说苑》、《孔子家语》等书,都引用《荀子》的说法,认为孔子杀了少正卯。然而,南宋朱熹认为,孔子并没有杀少正卯。此说一出,许多学者表示赞同。
翻翻家谱把, 可以给你启示。也可以趁现有的资料把家谱搬到互联网上呢。在线寻找宗亲更方便。百姓通谱。
1、译文
孔子在卫国,一次正在敲击磬,有一位背扛草筐的人从门前走过说:“这个击磬的人有心思啊!”一会儿又说:“声音硁硁的,真可鄙呀,没有人了解自己,就只为自己就是了。(好像涉水一样)水深就穿着衣服趟过去,水浅就撩起衣服趟过去。
”孔子说:“说得真干脆,没有什么可以责问他了。”
2、原文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
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3、出处
出自于《论语·宪问》
扩展资料1、《论语》主要内容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
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2、孔子介绍
孔子(前551 ——前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的祖先本来是宋国的贵族,后因避宫廷祸乱而迁居鲁国。
孔子的父亲是一名武士,虽跻身于贵族之列,但地位很低。孔子三岁时,父亲便死去了,他跟着母亲过着贫困的生活。
孔于年轻时做过“委吏”(管理仓库)、“乘田”(掌管牛羊畜牧)一类的小官,鲁定公时,孔子曾任中都宰、大司寇(主管司法,与司徒、司马、司空三卿并列),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 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史记·孔子世家》),政治生涯到了顶峰。
由于与当时主宰鲁国政权的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政治观点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希望在别的国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先后到了卫、宋、陈、蔡、楚等国,都没有受到重用。
晚年回到鲁国一心一意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资料,曾整理删定《诗经》、《尚书》等,并根据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着作。孔子讲学,学生多达三千人,其中着名的有七十二人。
-论语·宪问
-论语
-孔子
黄初晨
黄初晨男,汉族。江西抚州日报社资深记者、东华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客座教授、抚州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抚州生态摄影协会副秘书长。
中文名:黄初晨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西抚州市临川区连城乡上黄村
职业:记者
代表作品:岁月留痕——抚州一百古村落行摄记》一书
黄初晨男,汉族。江西抚州日报社资深记者、东华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客座教授、抚州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抚州生态摄影协会副秘书长。抚州市临川区连城乡上黄村人,1953年6月23日生于江西抚州市。1969年初中毕业后,从下放知青、铀矿井工到教坛园丁,似是平淡如水的岁月,却意外中成了大众之喉舌,先后在临川报、临川晚报、抚州日报担任记者编辑工作,因此有了“半江烟雨落笔端”的几行记忆的痕迹。在经营“易碎品”的20多个春秋中,其突然发现,抚州古村落是一座经典的文化富矿,值得挖掘。在担纲《抚州地理》、《抚州方志》、《游在抚州》这些栏目专栏记者时,一路探问寻访,寻觅那些先人落留下的遗迹和文明。十余年孜孜不倦的采撷,于心灵深处感受抚州古村落这一抚州的历史文化遗产,积淀着抚州众多的人文故事和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座座神秘的古城、古镇、古村,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赣抚平原的万千山水之中。十余年的跋涉,矢志不移在做一点小小的收集“发现”工作,清点家底。其足迹遍及抚州200余个古村落,拍摄成千上万幅照片,搜集整理60余万字的资料。2000年,由其拍摄的流坑旅游丛书在国内出版发行。目前,其撰写的《岁月留痕——抚州一百古村落行摄记》一书,已由抚州市政协文史委、抚州生态摄影研究会出版发行
释义: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出处:出自春秋时期孔子的《论语·述而》。
原文节选: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白话译文: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子贡问道:“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称他为‘文’呢”孔子说:“聪敏而又爱好学习,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看作羞耻,因此谥号称他为‘文’。”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孔子三岁时,父亲便死去了,他跟着母亲过着贫困的生活。孔于年轻时做过“委吏”(管理仓库)、“乘田”(掌管牛羊畜牧)一类的小官,鲁定公时,孔子曾任中都宰、大司寇(主管司法,与司徒、司马、司空三卿并列)。
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 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政治生涯到了顶峰。由于与当时主宰鲁国政权的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政治观点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希望在别的国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先后到了卫、宋、陈、蔡、楚等国,都没有受到重用。晚年回到鲁国一心一意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资料,曾整理删定《诗经》、《尚书》等,并根据鲁国史官所记《论语·述而篇》选加以删修,使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讲学,学生多达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去年同期(11月14~24)回顾
下雪啦!不睡了起来拍慢门 (注:奥地利当地临晨5点过,国内中午12点过,因为下雪了,很是兴奋)。
是不是很有食欲啊?每一餐都要吃得有仪式感,才对得起主赐予的食物,阿门。那根白肠就是茜茜公主父亲喜欢吃的(注:都成了茜茜迷了)。
早餐后将离开奥地利,几个小时就在别一个国度捷克了。
捷克最负盛名的克鲁姆洛夫(又名CK小镇),当地人都说,来到捷克可以不去布拉格,但必须来CK。红色屋顶被白雪覆盖,更是别样风情。
克鲁姆洛夫(Cesky Krumlov)是南波西米亚的迷人小镇,也是世界上最美的几座城市之一。该城市于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捷克小镇克鲁姆洛夫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小镇是当之无愧的。这个现在只有14100名居民的小镇坐落于捷克南部的波希米亚地区。位于伏尔塔瓦河的上游,距捷克首都布拉格约160公里。
该城在13世纪时由于其处于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上而逐渐繁盛。大部分建筑建于14世纪到17世纪之间,多为哥特式和巴洛克式风格。
整个小镇被流经该处的马蹄铁形的、宽阔蜿蜒的伏尔塔瓦河环抱着,而著名的城堡则建在河的对岸,风采依然。登高远眺,以城堡为中心的中世纪城市一望无边,令人惊叹。
有关于孔子生平的事 越多越好
本文2023-10-04 17:46:4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74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