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族谱顺序如何定的?定的时候有什么道理?
家谱 又称族谱、家乘、宗谱等,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先秦重要史籍《世本》为我国家谱的开山之作,其内容系黄帝以来至春秋时帝王公侯卿大夫的记录,其作用在于尊世系、辨昭穆、别贵贱等。魏晋时期,门阀势力盛行,家谱成为门阀豪族势力维持其政治经济特权的重要工具。郑樵《通志》卷25:“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因此,谱学大盛。降至明清,私家修谱盛行,成为宗族普遍关注的大事,一般是三四十年即重修一次,往往是一修再修甚至多次重修,依封建统治者的逻辑就是“笃宗族以昭雍睦”、“修族谱以联疏远”。皇家也积极修谱,称为玉碟,由宗人府具体承办。现存家谱主要是宋代以后尤其是清代的私修家谱,其体例主要是融合欧阳修、苏询二体而形成的规范化的谱式,即“首世系,次讳字,次婚姻、次子嗣,凡祖宗之德行,品望、功业、文章悉载于谱。故族递衍而不乱,祖德常佳而不朽。”(《兴化戎氏重修宗谱》序),其内容归纳起来,大致有:
(1)谱名,有称家谱、家乘、族谱、宗谱、世谱、会谱、统谱、房谱、支谱等的不同;
(2)谱序:包括达官贵人及儒学大师等撰修的序言,用以反映本族的历史、族望、修谱简况及修谱原则等;
(3)谱论,即论述修谱的意义、原则、方法等;
(4)恩荣录,包括皇帝对家族成员中官员及家属的敕书、诰命、赐字、赐匾、赐诗、御谥文、御制碑文及地方官府的增谕文字等;
(5)遗像及像赞,载有祖先及祖中重要人物的遗像,并配诗示赞;
(6)族规家训,包括祖训、家礼、家典、家范、家戒、家规、族规、族约,是约束族人的礼仪规定,它对于族长的特殊地位、族众的行为准则、祭祀的礼仪、族产的管理等都有具体而又细致的规定;
(7)五服图,即明确族众的五服关系;
(8)世系,系家谱内容的主体,族中所有成员依照图表格式,按辈分次序进行排列,借以明确族人的代系及血缘关系等;
(9)谱系本纪,即记载族人的简单情况,如本人名字、父名、排行、字号、生卒年月日、科第、官职、妻室、葬地、子女等;
(10)命名行派,为族人命名需依一定的顺序以区别辈分,如曲阜氏依照“兴额传继广,昭宪庆繁样,会德维垂邮,钦昭念显扬”二十字命名;
(11)官迹,记载族中历代官宦名人事迹,有的还专门收集族中及第人员;
(12)传记;即族中名贤的传记材料,有行状、行实、事状、志略、忠义、孝友、贞节、寿文、贺序、墓志、序文、祭文、年诺等;
(13)先世考,考正本族的历史渊源和迁徒情况,如得姓始末、始祖、世派、迁徒地区等。 (14)名i录,记述与本族或族中成员有关的山水桥梁、亭台楼阁等
(15)祠堂,有记堂图、祀文、捐祠者姓名、祠堂规制、神位世次等;
(16)族产,如祠田、义庄、山林、房屋、田至及租佃文契;
(17)坟墓;即族人的墓地分布;
(18)艺文,收录族人的著述;
(19)领谱字号,记载家谱的编号、印谱总数、分发各房谱数及领取人名。
以民国时的家谱为例,它所构成的体例要素计有三十项:
1.谱名。2.目录 3.谱序
4.凡例5.万年历6.世源
7.世系图 8.派序 9.先祖像及赞
10.恩荣录11.宗戒12.家训
13.家戒14.坟茎15.五服图
16.宗祠17.族产18.耆旧传
19.艺文20.大事记21.历届修谱名目
22.承修名目23.提修名目24.新旧居迁地名
25.门丁数26.领谱字号27.捐输名目
28.杂记29.后记30.宗支世系。
:200711258265496jpg
此外,一些家谱还有专章记载本宗族曾经发生的大事,如与其他宗族发生的纠纷或械斗;与冒认本族的同姓所打的官司等。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是传家之宝,一般秘不示人,故领谱子孙妥善保存。每次大祭时,全族将所有现存家谱集中到祠堂查验,凡是遭到鼠咬、油渍、虫蛀、受潮霉烂的家谱,藏谱者都要受到声讨和处罚,若卖出即被作为不孝子孙逐出宗族,如《西石城风俗志》记载江南一带的世家大族“谱集,污则罚之。谱未呈验者,亦予罚。”由于家讳甚严,家谱严格遵循隐恶扬善的规定,但家谱仍是人们认识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 “汉书艺文志是秦、汉以前著述的总录,隋书经籍志是隋以前著述的总录。”那么“家谱”一名的取用应在汉至南北朝时期。所以,在《新唐书》中,以“家谱”冠名的才真正开始多起来,如“谢氏家谱”、 “薛氏家谱”、“颜氏家谱”、“李用休家谱”等。说以“家谱”为名始于宋代,是不确切的。作为家谱,本应为一直系之本家谱。但后来,绝大多数是凡同一区域内的同一先祖的各分支后裔的共同谱牒统称为家谱。从历史上谱牒用名看,宗谱、族谱、家谱应是有一定区别的。
大宗小宗 古代宗法规定,同一始祖的嫡系长房继承系统为大宗,余子为小宗。礼记·大传》:“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者,百世不迁者也”,这是周代宗法制度的基本原则。当时大夫、士阶层家族的始祖,一般是国君的别子,别子无权继承君位,必须分立自立一家,成为某一家支的始族,即“别子为祖”,继承始祖别子的也只能是长子、长孙、长曾孙这一系统,此谓“大宗”。《仪礼·丧服》:“大宗者尊之统也……大宗者,服族也,”极言大宗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之高:别子的继承人是世代不断的,故称“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别子除有长子,还有其他儿子即庶子,庶子系统属小宗,小宗仅继承其父,故称继祢者为小宗,小宗超过五世,即无丧服规定。随着世代的推移,一个宗族扩展到旁系林立时,仍然可以通过尊奉大宗的方式被约定在血缘集团之内,而不会导致零乱。上述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缘远近区别嫡庶亲疏的法则叫宗法,在周代极为完善,后世或尊行大宗之法,或恪守小宗之法,都对周代的宗法制度作了变通处理。
简言之,凡同祖之裔为宗,宗人凑聚为族,按古宗法制度所制,大宗和小宗的合称为宗族。
事宗礼 聚族而居是古代中国人常见的居住形式,族人常恪守的事宗礼包括:平居遇事应咨告宗祠,如祭祀、嫁女、聚妻、凶事、生子、易名、出外求学、荣归故里等。如遇族内发生吉凶大事,宗子需率全体成年男性族人赴祠禀告,祭祀先祖。祭毕合族会食。“凡所告事,宗于皆书于宗籍,大宗无后则支子以昭穆之后宗之,则宗道存,而诸义有主也。”(《续通典》卷67)
义田 又称“义庄”,指宗涝用于赈恤族内贫寒人家和奖励贞节义行的田产,始创于北宋范仲淹。范仲淹创设义庄的初始动机是:‘祖宗积德百余年始发于我,今族众皆祖宗子孙,我岂可独享富贵”(《宋人小说类编》卷一)义田大多由宗族显贵捐献而产生的,一般设有专人管理,以防族人侵渔,并且不准典卖,地权比较稳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族人的生活困难。故顾炎武说:设立义庄“夫惟收族之法行,而岁时有合食之思,吉凶有通财之义。”如此“不待王政之施,而矜寡孤独疾者皆有所养矣。”(《皇朝经世文编》卷八)清朝政权考虑到义田的巨大作用,严厉惩罚那些盗卖义田的不孝子孙,以保护宗族公产。
家讳 即家族或家庭之内的忌讳,又称“私讳,”与“国讳”相对。古人视直呼尊长姓名为大不敬,故晚辈在日常言谈和使用文字时,要回避祖、父等长辈的名字,做到“臣不言君名,子不言父名。”家讳现象,周代即以出现,汉晋逐渐盛行,至南北朝进入全盛,后世相沿,但明清时稍松。依家讳要求,外出写家信,信封上忌用父亲名字,而要用本人名字写成“某某某平安家信,”对别人说起自已的父母,亦多用“府君”、“萱堂”、“椿庭”、“家父”、“家母”一类的词代称。在行文时,如遇与长辈相同的字,则以改字、缺笔等方法加以回避,以表尊敬。如苏东坡作序,一律以“叙”代替“序”字,以避父讳“序”;司马迁父名“谈”,故他在《史记》中从未用“谈”字,家讳发展到后世已不限于文字和称呼上,如晋代桓玄父名“温”,其家中讳说“温‘,因来宾要求温酒竞至大哭,
排辈 宗族内以宗谱规定辈分用字以公开族人所处的辈分。族人在命名时(尤其是男性),名字中必须含谱定辈分用字,放于名字中间,俗称某字辈,以此作为族人相互关系的标志,防止族内人际关系发生混乱。这种规定自汉代开始,明清时期的大家族颇为盛行.如江西九江吴氏的排辈为:德里伯志盂,时添国道中,之登光宗应,茂学仁宜从。周邦新进化,富寿兆长荣,昭代闻仕启,恒慈建立洪。昌明高尚法,永守善良功,锡庆开先业,修和本大同。江西靖安钟氏的排辈为:子孙永昌,宗先福长,顺龙有庆,发荣万方。可见,排辈用字连接起来反映了强烈的血亲观念、浓厚的尊祖意识以及对于宗族繁荣昌盛的期望。
遵昭穆 是在周代确立嫡长继承制的前提下,为适应宗族组织的存在而出现的一种行辈标志制度,其盛于西周,后世则仅用昭穆表示辈分如父子的关系。其制,在确定宗族庙次和墓次时,始祖居中,父昭子穆,父穆子昭,左昭右穆,依次转换,以使在祭招、丧葬、继承和赐爵等礼仪活动中明确区分行辈,严防宗族内部的辈分发生紊乱。故<礼记·祭统》:“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是故有事于大庙,则群昭群穆咸在而不失其伦。”《周礼·夏官司马·司土》:“及赐爵,呼昭穆而进之。”周代设专官区分昭穆,如小史、小宗伯等。小史负有辨昭穆的责任,就是指史官应根据系世来确定王族成员的行辈。《周礼·春宫宗伯·小宗伯》特别强调小宗伯的一项职责是:“辨庙祧眨昭穆,”意即在为某位祖先建立宗庙时,朝廷的典礼官便要事先根据死者行辈标志的昭与穆,来确定其宗庙应建在宗庙群中的昭组还是穆组的位置上。这种以昭穆区分行辈的办法比较原始,在汉代被以行辈字标志行辈和方式取代。
九族 是先秦时期概括宗亲关系的一种说法,以西周为最典型,见于《左传”桓公六年》:“亲其九族”。《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即睦,平章百姓。”关于九族所包含的亲属范围,古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其一认为九族全系父系宗亲,即指上至高祖,经曾祖、祖、父、已身、子、孙、曾孙、直至玄孙的九代的合称;其二,认为九族亦包括异姓有服的亲属,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认为几族亦包括并姓百服的亲属,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具体分布为:父族四指五族之内为一族,父女昆弟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已之女昆弟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已之女子子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母族三,指母之父姓为一族,母之母姓为一族,母之昆弟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妻族二,指妻之父姓为一族,妻之母姓为一族。可见九族是一个较大的亲属团体。后世在概括宗亲关系时基本上不用九族的提法。
六亲 即六代宗亲。古代有宗族亲情到第六代为止的民间成规。<礼记·大传》:“六世亲属竭矣。”《贾谊新书》:“人之戚属,以六为法,人有六亲,六亲始日父,父有二子为昆弟,昆弟又有子,子从父而昆弟,故曰从父兄弟。从父昆弟又有子,子从祖而昆弟,故为从祖昆弟。从祖昆弟又有子,从曾祖而昆弟,故日曾祖昆弟。曾祖昆弟又有子,子为族兄弟,备于六,此之谓六亲。亲之始于一人,世之别离,分为六亲。亲戚非六则失本末之度,是故六为制而止矣,六亲有次不可相谕,相谕则宗族扰乱,不能相亲,是故先王设为昭穆三庙以禁其乱。”依此,到了第六代,即出了五服,已无亲情关系。宋代以后,以族规、义田、家训等为特征的宗族制度开始兴盛,宗族亲情被无限延伸,以激发族人的木本水源之思,但仍然注重六亲之制,只不过与六亲之外的族人可以保持较谈的宗族亲情。
谱学 自有文字出现,即有早期的人物记录。由简单的零散的记录发展到连贯系统的世系记载,由分衍世系到综合为后来的整体宗族世系体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不断充实、完善,从而创造了人记录自己生平世系及血缘关系的专著,这就是谱牒。在这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以编撰当代姓氏人物世系为题材的籍典,有以人物世系为研究对象而创制的体例和修撰法则,从而研究它的起源、类别、功能、社会作用等,进而“演为专门之学”,这就是谱学。早期的谱学概念,主要着重于谱碟的修编、总汇、法则等方面。晋太元中贾弼撰写的《姓氏簿状》,称其为贾氏谱学,梁王僧孺在贾弼旧本的基础上,充实增补改撰为《十八州谱》,号为王氏谱学。隋唐时的《衣冠谱》、《开元谱》、《元和姓纂》、《永谱》等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尤其唐在全国收集了大量的士族家谱,考其世系,撰编成大型的《氏族志》一百卷、二百九十三姓、计一千六百五十一家,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史料,至今敦煌石室还存有《氏族志》原始写本残页。五代以后,有郑穛的《通志》著录谱序六种,另有《氏族典》、《古今姓氏书辩证》等都是有影响的谱学专著,特别须提及的北宋欧阳修与苏洵在谱学领域所创制的欧苏二体,为谱牒的修撰提供了至今不改的法则。这些古代谱学成就,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现代谱学,更着重于谱牒所涉及的历史内容而进行的学术研究与探讨,取其有史学价值和人文科学价值的精华部分,并从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族制度、地方史等方面解析历史,从而服务于现代社会。
谱法 所谓谱法,是按一定的规则制度、体例进行编撰谱牒的方法。这个方法,其要点就是怎样完整、准确、明了、有序地记载族人世系及其有关事项。从广义上讲,一部完整规范的谱牒,应涵盖该族历史、源流世系、人物、事件、业绩、迁徒、族规等内容。自宋起,编撰谱牒有两法,即欧体和苏体,也称欧式和苏式。
支谱 顾名思义,支是主干之外的分支,意属为同祖之下分衍的众多后裔,而后又各有其世系的支派。所谓支谱,就非常明确了它的谱牒定位,即局限在该祖之下的一个独特分支。形成或成为“支谱”的因素往往也是因分衍、择业、迁徒等原因,游离在原宗地所发展而成的,所以冠以“支谱”,它本身就表明了它属某宗之下的一个分支。支谱仍属于族谱范畴。
家乘 家乘,原意为以记载私家之事的文录。罗大经《鹤林玉露》载:“山谷晚年作日录,题曰家乘。”家乘属于家谱的范畴,因此后有少量的家谱也冠用家乘。家乘是从“史乘”袭用而来。虽然冠用家乘的不太多,但对谱碟的称谓单位则多有使用“乘”,是谱牒定量的又一别称。谱中有如:“以上大乘,每乘拾八本。”这里所谓的大乘非指佛教“大乘”之意。乘,本为春秋时晋国的史籍名,以后引申到载史之类的书,可称“史乘”。因此将谱列入史类称乘,大乘即本族总谱和门谱的合称,如“每乘拾八本”,即这部完整的谱碟共十八本/
http://wylibjiangmengdcn/jmhq/default1asp,这个是五邑图书馆的网,里面有很多这些资料
还有这些 希望对你有帮助
广东人的丧葬及祭祀风俗
广东人的丧葬及祭祀风俗
丧葬虽为凶礼,但一般家庭都很重视为死者治丧,以慰亡灵,表达对死者的哀悼之情。
一、初 丧
(一)出厅
从前病人通常在家中亡故。古俗忌死于偏房,故在弥留之际先为其沐浴更衣,随即移于正厅,名曰“出厅”。出厅咽气称之为“寿终正寝”。来不及时,在病室死了,断气前,要拆去蚊帐,否则说“天罗地网,永世不得超生”。
(二)呼号
民间忌讳人死是没亲人在其身旁,至死灵魂不得安宁。故此当病人奄奄一息时,子孙要在一旁不断呼唤,望能起死回生,谓之“呼号”。气断了,各持一支香火,跪哭,叫“引魂香”。随将其手足放平正,双脚朝门,谓之“倒头”。昼夜烧纸中庭,为“亡人照冥路”。又以银纸各一包,分握死者手中,谓可庇护子孙。
(三)服孝
老人死,子孙和眷属,都要换穿素服,放声大哭,震动邻里。死后几个时辰,便请喃呒先生诵经为其“开路”子孙和眷属,都要披发赤足,不许喝酒、吃荤、洗脸、刷牙等。不许夫妻同床,否则会使棺材破裂,人们多有屈从,以表孝心。
(四)报丧
人死后,应速将耗讯告知亲属。报丧用纸简要写明死者于某日某时去世,享年多少,祭吊出殡时间,在何处治丧等。报丧人不准进人亲友家门,只在门外跪递讣告。在外做事的儿女,得知噩耗,立即返归,叫做“奔丧”。
二、服 丧
(一)买水
人殓前要买水替死者沐浴,孝子戴三果冠,披麻跣足,手执丧仗,随亲属哭赴水滨,投一文钱“买水”;由儿子或侄儿作为。若无孝子或侄儿可请人代替,即“买孝子”。过去在广东有些偏僻街巷,街边写着:“承接担幡买水”便是这一行档。
(二)小殓
替死者穿衣,谓之”小殓”。穿着人棺的衣服叫“寿衣”。寿衣多少,衣料好坏,视家道贫富而定,但要奇数,不要偶数,上衣11件,下衣7件,或上衣7件,下衣5件。忌9件。但也有以男双女单为习俗的。款式多为死者礼服;制衣以绸布,色泽以素为主,多用青、白、棕、酱、茶等色,忌用大红、粉红,否则会使鬼灵凶猛;绿与禄同音,不宜带到棺内;蓝靛恐子孙褴褛;黑色大晦;黄乃正色,皆不宜用。
(三)大殓
俗称“入棺”。大碱宜先择定吉日。古时有三日人殓分礼法。三日而后殓者,以俟其生也。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至今民间仍沿此俗。通常三日,早的有一日,迟的有五日、七日。这与天气冷热和择日有关。
大殓有专习此业的仵工。善理尸体事宜。死者眼不闭,仵工手按则闭;给死者穿衣,仵工有术;死者抬进棺材,件工要将尸体摆正,扯一条红绳在棺中,线头挂一竹枝,对着死者的鼻端,谓之“钓金鱼”。死者若是女人,丈夫在世,丈夫要给死者簪一朵花,谓之“死在夫前一枝花”,同时用一把木梳在尸体前扭断,短的投入棺,长的留给在生者,谓之“分梳”。死者若是男人,妻室在世,还要把死者的裤放在棺里,随后叫儿子亲手拿回,谓之“扯富”,其子又将斧送出门外,谓之“送苦”。
(四)成服
丧礼大殓后,亲属按关系的亲疏,穿着应持的丧服,叫做“成服”簪。孝子孝女穿孝服按丧服五等要求,“五服” 即斩哀、齐哀、大功、小功、缌麻。按亲疏关系,确定挂孝时间和衣服粗劣程度。亲者服重服期长,疏者服轻服期短,长则三年,短则三月。分成五等,标志着直系与旁系。近代,穿孝的习俗有演变,孝服种类少,孝子还执哀杖,俗称“哭丧棒”。父丧用竹杖,母丧用桐木杖。
(五)安座
为死者设灵位,摆神主牌和遗像,配上香炉烛台等,谓之“安座”。供家人和亲友拜祭。先备好“太上老君敕令伴随使者”木牌,安放在灵台的左边,叫做“人客”。是来陪伴死者灵魂的。
三、吊 丧
〔一)设灵堂
摆死者的像和神主牌,挂白桌衣、祭桌摆香炉烛台,长明灯,摆上供品,讲究人家在院内还搭灵棚,挂哀帐放祭品,以备吊孝。
(二)吊唁
开吊前。要向亲友发出治丧通知。开吊日,亲族邻里往往结伴前来吊孝。一般是上香跪拜。晚辈跪拜,平辈也有跪拜,民国后改行鞠躬礼。死者之近亲,特别是姻亲,吊孝仪式隆重,通常备礼菜肴、糕点、果品和挽联、哀帐等。吊孝仪式,由司仪主持,吊者头扎白布或戴黑纱,在司诵声中趋步向前,献上祭帐,摆上供品,上香,奠酒,盖头,有的还趴在地下痛哭,孝子披麻带孝跪于灵案西侧,屈膝向亲友致意,亲属则在旁陪哭,谓之“谢孝。
广东人还有“喊口婆”助哭之俗,某家死人,子媳少,或家人不善哭丧,于是请人代替哭。专司此业者俗称“喊口婆”。她们哭得颇真情,有板有眼,颇为动人,每逢亲友前来奠祭时,“喊口婆”即表演一番。
四、出殡·安葬
出殡俗称“出山”,即把灵柩送到安葬地点。出殡是丧俗最隆重的仪式,同时亦是对生者门庭的显耀。所以,旧时不论贫富之家,都要尽力而为。
出殡前先请风水先生择吉,日期一般定在单日。少的一日,多则七日或更长时间。出殡前夜,子孙及家人通宵守在棺旁,件工把棺材轻轻移动,大喝一声:“大吉大利”。谓之‘“移棺”。目的是使煞气外曳,便于出殡之日抬枢自如。出殡之日,道士作“开通冥路斋”。把棺材抬起谓之“启灵”。启灵前要宣读“起柩文”、明烛、拈香、焚纸帛、祭酒等、子孙和亲属都穿全套孝服,在灵堂大哭跪拜,亲友们一概要避开,然后将棺抬向基地。
出殡仪仗很讲究,仪仗队,先以大灯笼或是生花牌额引领,写上某府出殡,或某某归虞,写上封浩及享年,享年要加大三岁,故广东俗谚云“死人灯笼报大数”。接着是仪仗店租用的整套仪仗队列:大灯笼、铭旌亭、像牛亭、兽口亭、真亭、主轿以及亲友奉送的生花牌、生花圈、纸扎等。后面是弦管乐队、大锣大鼓、古乐亭、香亭、主亭、神主牌、灵柩。灵枢旁有抬柩的探路者,手持两块木板,边行边敲打,高声大叫提示路况并撒路溪钱,故广东俗云:“买路溪钱—―死人”。抬柩人多少视死者身份高低、贫富而定,一般为8~12人,棺柩上面竖立两个纸扎的仙童玉女,手持短幡书明西方接引、孝子披麻戴孝,垂泪扶柩而行。显要人物出殡,友善团体还预先安排沿街摆好香案祭品,叫做“路祭”,送殡至预定地点,举行辞灵拜别,孝子叩拜亲友。拜完后各自出家。出殡上山安葬后,俗例另取道回家,不能重走原路。
安葬。俗信“鬼福及人”。葬地好坏关系到后人的荣辱兴衰,故民间对葬地选择很讲究,出现了专门为人看墓地的术上,俗称“风水先生”。大讲风水龙脉“牛眠鹰爪’之类,什么“童山不葬,断山不葬,石山不葬,过山不葬,独山不葬”等等,认为风水可以凋和阴阳,致福生人。入葬前请僧、尼或道士打斋,俗称“做功德”,内容有:抬魂,开吊,礼鬼,解结,接亡,供羹饭,摆灵,座灵床,开方,破狱等。时间可长可短。一天一夜,三天三夜,七天七夜均有,视门庭贫富而定。一般在死后翌晚,延请僧尼三至五名,念“倒头经”,为死者超度。丧家要给送葬亲友派利是,以示吉利;掩土埋葬完毕,孝子老孙除去草鞋,另择路而归,不能走出殡原路。
五、祭 祀
(一)点主陛座
安葬毕,子孙及亲属便行“回灵”仪礼。灵轿由女婿伴随回到丧家。由亲属接灵,喃呒念经,将灵牌焚化,举行点主陛座。先备好神主牌,书写死者生辰八字,死亡年月日,承祀者名称等,神主牌的“主”字,暂缺一点,写成“王”字,然后请尊贵人补点王上一点,成为“主”字。谓之“点主”。点主要请当地德高望重的名流学者,或地方官显要人,大宾点主时,口赞四句:“日出东方,一点红光,子孙兴盛,五世其昌。”笔端向东方呵一口气,叫做向东方受生气。先用朱笔点上后再用墨涂黑。点后把笔抛去,让子孙接着,叫做“接笔”。子孙叩拜,把神主牌安在桌上,烧纸照一照,这叫“陛座”。大宾叩拜,孝子即递上“利是”,陪宾也照奉献。贫穷人家,不易请得显贵,则由喃呒僧道包办。陛座毕,孝子穿吉服,向亲友叩拜,礼仪宣告结束。
(二)做七
人死后每七日追拜祭一次,男做九七、女做七七。佛经上说,生缘以七日为一期,若七日终,不得生缘,更继七日,至第七十七日终,必生一处。故民间在此期间,请僧尼道做法事,以度亡灵。做七礼俗,沿袭久远。直至清末民初民间仍沿袭此俗。以一、三、五、七为大七、头七新丧不久,可结合丧期合在一起做。三七日开祭,为亲友拜祭,五七定由外嫁女回来做,如没有外嫁女,侄女、侄孙女亦可,由其办祭品拜祭。七七由丧主致祭。此七大排筵席,把所有丧堂、祭帐、灵台都清除,仅留拜桌,安放神主牌,早晚供奉,直至百日。
(三)百日
人死后百日,举行祭祀仪式,主要内容为请喃呒将神主牌迁至神龛,俗叫“上楼”或叫百日”。
(四)周年
人死后一年谓“周年”。祭祀亡灵谓之“烧周年”。
关于七头的 注意啊
一般为3年期。孝子留“七头”,终七后方能理发。死者百日、周年必祭。服丧期内,家人一律素色穿戴,不办喜庆、不事娱乐、不放鞭炮,逢时过节不贴红色楹联,直至3年期满“脱孝”。
建国后,丧俗大为简化。在城市,一般贴讣告报丧,开个追悼会或举行告别仪式,即行火葬。死者亲友只佩戴黑纱或白纸花,赠花圈、挽幛,以示悼念。有些党员、干部带头破除旧俗,丧事从简,甚至追悼会亦免,深得社会赞许。近年来,亦有人受“不正之风”影响,借死者向单位讲条件、提要求、向公家“闹丧”。农村受旧俗影响较深,不少人仍保留“烧七”习俗,更有“化家堂”“念经忏”超度亡灵的迷信仪
鄙视490173510 盗用我答案 楼主可以给分了吧
不知祖先的墓地是无法祭奠的,心里老是觉得欠祖先的,为了让您安心,现在我给您一个有效地祭奠先祖的方法。每年在清明节前一天的晚上,或者是清明节当天的晚上九点人定后,也可以根据情况晚一点,找一条较大的十字路口,尽可能找行人少的路口,在东西南北哪个角都行,画一个大圈,约直径2--3米就行,您的故乡在什么方位,就向那个位置留一缺口,约30厘米宽就可以了,把祭奠的用品拿出来摆上,香纸点燃就可祭拜,要叫着先祖们的名讳,从高到低的顺序,如果您不叫名讳,那您烧的纸钱香火就不知道被哪位收去了,因为常人看不到隐态的事情。祭奠完后,收拾好现场,把纸灰杂物清扫干净,别影响街道的卫生。
在农村亲人去世后,有很多的讲究,不仅要烧七个七,七七遍以后,还要烧百日,完了以后还要烧生日。头七,一种中华民族的丧殡习俗。习惯上认为“头七”指的是人去世后的第七日。按照传统的说法,人死后要停尸七天,如果七日内死者仍无生命体征,则证明已真正死亡。所以老人去世后,子女们要举行“做七”活动,以期望死者能够活过来。
从死者卒日算起,丧家每隔七天就要举行一次烧纸祭奠,共有7次,俗谓“烧七”。在我们这里的农村,七个七当中只有五七最大,烧五七的时候,亲戚朋友们都会来参加祭祀。据传民间做七习俗与佛教的盛行有很大的关系。佛教主张灵魂不死说,认为罪大恶极的人去世后,应立即下地狱;积德行善的人去世后,应立即升天堂。
五七拜祭是对死者最高的礼仪,也是最隆重的祭奠。死者不论有几个孩子,也不论儿女,每个孩子都出一份同样的拜祭所需猪头,活鸡和活鱼。人死后的第一个七天、第三个七天和第七个七天,叫做“大七”。佛教认为,人死后的七期内,如果亲属能够请僧人做些法事,可以让死者的亡灵顺利地转生到更好的地方。
阴间只有天堂和地狱两种罪,所以人生在活着的时候要尽孝道多做善事。关于做七的起源,人们众说纷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相传李世民临死前嘱咐太子“死后每隔七天要由亲人为其摆一次荐宴,烧一回纸钱,前后共七次,至七七四十九天止,使其灵魂得以顺利超度。
太宗死后,群臣百姓纷纷效仿,于是便形成了现在的烧七习俗。当然这些东西,真实不真实,没有人能够考证,因为毕竟每个人都要亲身经历,我想,这是在人间的人,对亲人的思念,对亲人的一种寄托。
外国人也拜的,就像中国在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中元节祭祖一样,外国也有自己的节日祭祖,比如日本也会在阴历7月15日祭祖,他们对节日的称呼是盂兰盆节,家家都设魂龛、点燃迎魂火和送魂火。在北美洲每年10月31日是万灵节,在那天通过弥撒和庆祝活动纪念所有死去的人的日子。
扩展资料:
国外祭祖方式:
1、韩国的寒食节:在韩国高句丽时代,便有大臣回乡扫墓、禁止在寒食行刑等措施。而到了朝鲜时代,寒食节就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到这时,朝廷都会在王陵和宗庙前举办盛大的祭祀活动,民间也有各自的祭祀,家家户户都会准备水果、点心、酒酿等简单的茶礼以飨祖先。
2、柬埔寨的亡人节:从亡人节的第一天开始,柬埔寨各地民众就开始带着供品到佛寺祭扫,这导致了不论佛寺大小,从里到外都挤满了人,这段时间里,每个人至少需要走访一家佛寺,若能走访超过七家佛寺,则意味功德圆满。
3、德国的万灵节:在家中,德国人同东方世界有着同样的风俗,他们会准备面包、牛奶、水等食物以飨逝者。个别地区在当天晚上一定要吃燕麦粥,他们将谷粒视为炼狱中的灵魂,吃掉几颗,就代表着救出了几个灵魂。屋内还要点上许多蜡烛,表示活着的人维护逝者安宁。
—盂兰盆节
—万灵节 (始自11世纪的天主教节日)
古代族谱顺序如何定的?定的时候有什么道理?
本文2023-10-04 17:32:3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74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