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张方河间人
1 彭景直,瀛洲河间人,文言文翻译
原文
彭景直,瀛州河间人,中宗景龙末,为太常博士。时献、昭、乾三陵皆日祭,景直上言:在礼,陵不日祭,宗庙有月祭,故王者设庙、祧、坛、墠,为亲疏多少之差。立七庙、一坛、一墠。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曰显考庙皆月祭远庙为祧享尝乃止去祧为坛去坛为墠有祷祭之无祷乃止谯周曰:“天子始祖、高祖、曾祖、祖、考之庙,皆朔加荐,以象生时朔食,号月祭,二祧庙不月祭。”则古无日祭者。今诸陵朔、望进食,近古之殷事;诸节进食,近古之荐新。郑玄曰:“殷事,月之朔、半,荐新奠也。”于《仪礼》,朔、半日,犹常日朝夕也,既大祥,即四时焉,此其祭皆在庙云。寻经质礼,无日祭于陵之文。汉时,京师自高祖下至宣帝,日祭诸寝,月祭诸便殿。贡禹以礼节烦数,白元帝愿罢郡、国庙。丞相韦玄成等后因议七庙外寝园皆无复修。议者亦以祭不欲数,宜复古四时祭于庙。魏、晋以降,不祭墓。唐家择古作法,臣谓宜罢诸陵日祭,如礼便。帝不从,因下诏:“有司言诸陵不当日进食。夫礼以人情为之沿革,何专古而泥所闻?乾陵宜朝晡进奠,昭、献陵日一进,或所司乏于费,可减朕常膳为之。”帝崩,葬定陵,有司议以和思皇后祔葬,后为武后所杀,不得其丧所,将以招魂合诸梓宫,景直曰:“招魂古无传,不可。请如桥山藏衣冠故事,纳后祎衣,复寝宫,举衣魂辂,告以太牢,内之方中,奉帝梓棺右,覆以夷衾。”众当其言,制曰:“可。”景直后历礼部郎中,卒。
翻译
彭景直,是瀛州河间人。中宗景龙末年,任太常博士。当时献、昭、乾三陵都是每天祭祀,彭景直上疏说,按照礼法,陵墓不是每天祭祀,宗庙一月祭祀一次,因此君王设置庙、祧、坛、墠,有亲疏多少之差。建立七庙、一坛、一墠。考庙,王考庙,皇考庙,显考庙,都是一月祭祀一次。远祖之庙叫祧,四季各祭祀一次就可以了。不建祧庙的是坛,不建坛的是墠,有祷告时祭祀,没有祷告就停止祭祀。谯周说:“天子的始祖、高祖、曾祖、祖、父之庙,都是每月初一祭祀,以此象征生前初一享受丰盛的膳食,称为月祭。”可知古代没有日祭的。现在各个皇陵在初一、十五进献食品,是近古举行的盛大祭祀;在各个节令进献食品,是近古举行的以时鲜的食品祭献。郑玄说:“大祭,在每月的初一、十五。”在《仪礼》上,初一、十五,就像平常日子的朝一样,大祥期满以后,就按四季祭祀,这些祭祀都在宗庙中进行。贡禹以礼节烦多,建议元帝希望罢除郡庙、国庙。丞相韦玄成等人后来因为建议七庙外寝园都不再修建。议论者也认为祭祀不要过多,应该恢复古代四季在宗庙祭祀的旧制。从魏、晋以下,不在陵墓祭祀。唐家选择古制制定礼法,臣认为应停止在各个皇陵进行日祭,按照礼法灵活处理。中宗没有听从,因而下诏说:“有关部门说诸陵不应每天进献食品。礼法因人情发展变革,为什么只拘泥于古代的传闻呢?乾陵应于早晚致祭,昭陵、献陵每天一次致祭,如果有关部门费用缺乏,可以削减朕的日常膳食来解决。”中宗去世后埋在定陵,有关部门建议和思皇后祔葬,和思皇后被武后所杀,已找不到埋葬的地方,想通过招魂来合葬,景直说:“招魂自古没有记载,不可以采用。请像桥山藏衣冠旧例一样,取出皇后的祭衣,把皇后的灵魂招入寝宫,建衣魂车,以太牢之礼相祭,然后放入墓穴中,置于中宗梓棺右边,盖上夷衾。”众当认为他的建议很恰当,皇帝下制曰:“可。”彭景直后来历礼部郎中,去世。
2 “彭景直,瀛洲河间人”文言文翻译是什么这句话的意思:彭景直(彭构云之父),是瀛洲河间(今河北献县)人。
出自《大彭史记》,作者是彭开富,他是四川兴文人。作家,学者。
曾任泸州市委办公室副主任,泸州市工商局副局长。四川省书法家协会成员,泸州市第三、四届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泸州市作家协会成员。
出版专著有《酒城泸州》( 党史出版社)、《参谋与实践>(天地出版社)、《开富诗联>(中国统一出版社)。在全国及省市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文学作品120多篇,并多次获奖。
散文《人尽其才荐贤者赏>荣获1991年全国首届“冰心杯”文学大赛三等奖。近年从事姓氏学、谱牒学研究,编著了《彭氏春秋》、《家谱史话》、《彭祖传奇》、《彭氏名贤》等书籍。
其业绩入编《中国百科学者传略》(巴蜀书社)、《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人事出版社)。他编著的《大彭史记》全面深入地记述彭氏历史,力求反映彭氏在各个历史时期经历治乱兴衰的发展历程,深入地寻绎彭氏历史中所蕴藏的文化智慧。
《大彭史记》写作富有创造性和探索性,力求历史写作与阅读韵味中找到平衡,能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3 河间王刘德文言文翻译河间王刘德文言文翻译:
冬季,十月,河间王刘德来京朝见,进献用于郊庙朝会的正乐,回答了有关三雍宫(胡三省注:应劭曰:辟雍、明堂、灵台也。雍,和也;言天地、君臣、人民皆和也。余谓对三雍宫者,对三雍之制度,非召对于三雍宫)的典章制度及皇帝拟定的三十多个问题。他的回答,都是依据并阐明了儒学思想,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文字简捷,观点明确。武帝下令让掌管宫廷音乐的太乐官经常练习河间王所献的雅乐,作为年节典礼中的项目,但平常很少演奏。
春季,正月,河间王刘德去世,中尉常丽向朝廷报告了他的死讯,并说:“河间王立身端正,行为谨饬,温良仁义,恭敬俭朴,敬上爱下,聪明智慧,洞察隐微,恩惠及于鳏夫寡妇。”大行令奏报武帝:“《谥法》说:‘聪明睿智称之为献。’议定河间王刘德的谥号为献王。”
班固赞曰:过去鲁哀公曾说过这样的话:“我在深宫中出生,在妇人抚育下长大,从不知道什么是忧愁,从未体验过什么是恐惧。”这话说得多么真实啊。这样的人做君主,即便他不想使国家陷入危亡的绝境,也不可能啊!所以古人把安享太平看成为毒酒,把没有仁德而身居富贵之位称之为不幸(胡三省注:师古曰:左氏传:管敬仲曰:“宴安鸩毒,不可怀也。”)。汉朝建国,直到孝平帝,诸侯王数以百计,大多骄横荒*丧失道德。为什么这样呢?沉溺在放纵恣肆的环境中,他们所处的地位导致他们如此。即使是常人都要深受习俗的影响,何况鲁哀公之类的人呢!“学识渊博,出类拔萃”,河间献王刘德可说近似这样的人。
《资治通鉴卷第十七•汉纪十•汉武帝五年》:
“冬,十月,河间王来朝,献雅乐,对三雍宫及诏策所问三十余事;其对,推道术而言,得事之中,文约指明。天子下太乐官常存肄河间王所献雅声,岁时以备数,然不常御也。
春,正月,河间王薨,中尉常丽以闻,曰:“王身端行治,温仁恭俭,笃敬爱下,明知深察,惠于鳏寡。”大行令奏:“《谥法》‘聪明睿知曰献’。谥曰献王。”
班固赞曰:昔鲁哀公有言:“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未尝知忧,未尝知惧。”信哉斯言也,虽欲不危亡,不可得已!是故古人以宴安为鸩毒,无德而 富贵谓之不幸。汉兴,至于孝平,诸侯王以百数,率多骄*失道。何则?沈溺放恣之中,居势使然也。自凡人犹系于习俗,而况哀公之伦乎!“夫唯大雅,卓尔不群”,河间献王近之矣。”
4 河南令张君墓志铭均讳署,字某,河间人君方质有气,形貌魁硕,张君名署,字某,是河间人张君方正刚直有气节,形貌魁梧高大,擅长文词,以进士的身份考取了博学宏词科,被任命为校书郎从京兆武功尉任上官拜监察御史张君被皇上宠信的臣子谗言陷害,与同辈的韩愈、李方叔三人一起被贬到南方做了县令过了三年,逢国恩一起转做江陵属官半年后,邕管上奏请让张君做判官,改任中侍御史,他没有去后来做了京兆府司录众属官陈述公事,不敢平视他,一起在公堂吃饭,都是低头匆匆吃喝完就拱手起身快步离开,没人敢多说话的县令县丞县尉,害怕张君好像严厉的京兆尹一样事情办好后,京兆尹改任凤翔尹,以节度使的身份镇守京西,请求与张君一起前往后来改任礼部员外郎,任观察使判官大帅调任到别处,张君不乐意长久离开京城,辞谢回来因为以前的才能任命为三原县令,一年多后,升为尚书刑部员外郎,遵守法令敢于争议,刚直不迎合有空再接着写。
5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各题(1)C句译文:到现在,皇帝命令用五百步兵,在宫中按照他的阵法布阵,认为非常好,于是将这种阵法下达给各路后来王吉果使用杨偕的刀盾阵法在兔毛川打败元昊“至是”译为“到现在”,“帝”是下一句的主语,因此可判断在“帝”前可停顿,故排除BD“帝命以步卒五百”译为“皇帝命令用五百步”,“ 如其法布阵于庭”译为“在宫中按照他的阵法布阵”,两句句意完整,都可独立为句,所以可选C(2)D项,河外是指黄河以东地区(3)B“冒死”言过其实,文中未叙及;另外,杨偕是在“陈氏女选入宫,将以为后”时才进谏的,并非“陈氏女被选入宫”就进谏的 答案:(1)C(2)D(3)B 参考译文: (一)(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被调出京城,去当河间王刘政的相国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法令制度;(河间地区)又有很多豪门大户,和刘政一道胡作非为,张衡一到任就树立威信,整顿法制,暗中探知一些奸党分子的姓名,一下子全都抓起来,官民上下都很敬畏恭顺,赞颂河间地区政治清明张衡治理河间政务三年后,就向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告老还乡,朝廷却把他调回京城,任命为尚书(张衡)活到六十二岁,永和四年与世长辞 (二)杨偕,字次公,是坊州中部人偕从小跟随种放在终南山学习,中了进士,授予坊州军事推官,担任汧源县知县,又调任汉州军事判官在官任上,多次递交文书讨论时事政治,又递交所写的文学理论当时郭皇后被废,杨偕和孔道辅、范仲淹据理力争孔道辅、范仲淹被贬至外地,杨偕只是罚款他就说自己愿意和孔道辅等人一起遭贬,没有获批富人陈氏之女选入宫中,准备让她作皇后,杨偕又递交奏疏进谏皇上马季良因罪被贬放置滁州,他自己提出愿意退休杨偕说,退休只适用于优秀贤良的人,犯罪的人是无权退休的他又多次论述升降任用中的弊端,仁宗赞赏并采纳了他的意见 到了元昊入侵时,皇帝秘密命令杨偕选拔强壮士兵一万人,策应麟、府二州杨偕奏道:“出兵临战,没有纪律士兵就不效命现今派遣民兵奔赴边疆,恐怕在路上逃跑以及临阵退缩对不听号令的人,请让我用军法处置”皇帝下达命令同意杨偕的请求并州人知道后大为惊畏有个宦官一向干预军事,态度蛮横,以前的军帅不敢惹他,总是宽容优待他杨偕到任后,无论将领还是士兵,一律用军法约束他命令宦官率领所统领的士兵跟随副总管开赴黄河以外,并警告他说:“遇到敌人要交战,一定要报告副总管并接受副总管的指挥”宦官不服从副总管,拿着官样文书上告,杨偕严厉地批评他说:“你知道违抗主帅的命令就要杀头吗?”宦官非常惧怕,汗流不止,将笏板坠落地上第二天就请病假,不久就死了从此以后,军队的管理上下严明 杨偕在并州时曾经钻研过《八阵图》并且献上了神盾、劈阵刀,那方法是在外用战车环绕成阵,在阵内并排使用盾牌后来王吉果使用杨偕的刀盾阵法,在兔毛川将元昊打败元昊求和但不愿称臣,杨偕认为,朝廷连年征战,国家的实力一天天弱小,应该暂时答应元昊的要求,慢慢谋划消灭他的办法谏官王素、欧阳修、蔡襄等多次上奏弹劾:“杨偕官职是皇上的侍从官,不想着为国家讨伐敌人,却帮助元昊实现不称臣的无理要求,罪过应当处死,皇上您不忍心杀他,请求您让他到外地做官,不适宜把他留在京城”皇上将王素、欧阳修等人的奏章拿给杨偕看,杨偕心里很不好受,就要求出任越州知府,中途又改任杭州知府当时蔡襄探亲路过杭州在街上招摇过市,有人告诉杨偕可以上书告发蔡襄杨偕回答说:“蔡襄过去为了公事反对过我,但我怎么能用私怨报复人家呢?” 杨偕调回朝廷后,兼任太常、司农寺,改任右谏议大夫后来请求告老还乡,在尚书工部侍郎任上退休在他回家时,皇帝特地设宴欢送退休后皇上还曾经召见过他,并恩赐他不行跪拜之礼的待遇杨偕去世后,留下一篇《兵论》的奏折,皇帝很爱怜他,特地追封他为兵部侍郎。
6 河间王刘德文言文翻译《资治通鉴卷第十七•汉纪十•汉武帝五年》:“冬,十月,河间王来朝,献雅乐,对三雍宫及诏策所问三十余事;其对,推道术而言,得事之中,文约指明。
天子下太乐官常存肄河间王所献雅声,岁时以备数,然不常御也。春,正月,河间王薨,中尉常丽以闻,曰:“王身端行治,温仁恭俭,笃敬爱下,明知深察,惠于鳏寡。”
大行令奏:“《谥法》‘聪明睿知曰献’。谥曰献王。”
班固赞曰:昔鲁哀公有言:“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未尝知忧,未尝知惧。”信哉斯言也,虽欲不危亡,不可得已!是故古人以宴安为鸩毒,无德而 富贵谓之不幸。
汉兴,至于孝平,诸侯王以百数,率多骄*失道。何则?沈溺放恣之中,居势使然也。
自凡人犹系于习俗,而况哀公之伦乎!“夫唯大雅,卓尔不群”,河间献王近之矣。” 参考译文 冬季,十月,河间王刘德来京朝见,进献用于郊庙朝会的正乐,回答了有关三雍宫(胡三省注:应劭曰:辟雍、明堂、灵台也。
雍,和也;言天地、君臣、人民皆和也。余谓对三雍宫者,对三雍之制度,非召对于三雍宫)的典章制度及皇帝拟定的三十多个问题。
他的回答,都是依据并阐明了儒学思想,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文字简捷,观点明确。武帝下令让掌管宫廷音乐的太乐官经常练习河间王所献的雅乐,作为年节典礼中的项目,但平常很少演奏。
春季,正月,河间王刘德去世,中尉常丽向朝廷报告了他的死讯,并说:“河间王立身端正,行为谨饬,温良仁义,恭敬俭朴,敬上爱下,聪明智慧,洞察隐微,恩惠及于鳏夫寡妇。”大行令奏报武帝:“《谥法》说:‘聪明睿智称之为献。
’议定河间王刘德的谥号为献王。” 班固赞曰:过去鲁哀公曾说过这样的话:“我在深宫中出生,在妇人抚育下长大,从不知道什么是忧愁,从未体验过什么是恐惧。”
这话说得多么真实啊。这样的人做君主,即便他不想使国家陷入危亡的绝境,也不可能啊!所以古人把安享太平看成为毒酒,把没有仁德而身居富贵之位称之为不幸(胡三省注:师古曰:左氏传:管敬仲曰:“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汉朝建国,直到孝平帝,诸侯王数以百计,大多骄横荒*丧失道德。
为什么这样呢?沉溺在放纵恣肆的环境中,他们所处的地位导致他们如此。即使是常人都要深受习俗的影响,何况鲁哀公之类的人呢!“学识渊博,出类拔萃”,河间献王刘德可说近似这样的人。
《汉书卷五十三•景十三王传第二十三》:“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
繇(由)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故得书多,与汉朝等。是时,淮南王安亦好书,所招致率多浮辩。
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之属,皆经传说记,七十子之徒所论。其学举六艺,立《毛氏诗》、《左氏春秋》博士。
修礼乐,被(披)服儒术,造次必于儒者。山东诸儒多从而游。
武帝时,献王来朝,献雅乐,对三雍宫及诏策所问三十余事。其对推道术而言,得事之中,文约指(旨)明。
立二十六年薨。中尉常丽以闻,曰:“王身端行治,温仁恭俭,笃敬爱下,明知深察,惠于鳏寡。”
大行令奏:“谥法曰‘聪明睿知曰献’,宜谥曰献王。”子共王不害嗣。”
参考译文 河间献王刘德(字道君,栗姬子)在景帝前元二年(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三月甲寅廿六)封王(都乐城(今河北省沧州市献县东南),辖境约相当于今河北东南部献县、交河、东光、阜成、武强一带),研习学业喜好古事,从实际出发,求得正确的结论。从民间得到好书,一定要很好地抄录副本给书主,而留下书的正本,又加赐金帛以广泛招求好书。
这样四方有道德学术的人不远千里而来(史记集解汉名臣奏:“杜业奏曰‘河闲献王经术通明,积德累行,天下雄俊觽儒皆归之。孝武帝时,献王朝,被服造次必于仁义。
问以五策,献王辄对无穷。孝武帝艴然难之,谓献王曰:“汤以七十里,文王百里,王其勉之。”
王知其意,归即纵酒听乐,因以终’。”),有的有祖先旧藏的书,大多也进献给献王,所以得到的书很多,与汉王朝相等。
这时,淮南王刘安也爱好书,他所招来的书多半是没实用的。献王所得的书都是秦以前的古文旧书(指秦小篆以前的文字。
先秦:言秦之先),如《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等书,都是经传说记,孔子的七十弟子所著论的书。献王学习举用六经,设立了《毛氏诗》、《左氏春秋》博士。
修习礼乐,亲自感受儒家的学术,所向所学必定以儒术为准。山东诸儒多随从而游。
武帝时期,献王来朝见,奉献雅乐,答对三雍宫(谓辟雍、明堂、灵台)以及诏令策问三十多件事。就他所谈的道德学术(指儒术),正合事理之中,文辞简约明晰。
献王在位二十六年薨(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正月)。中尉常丽上奏朝廷,说(曰:李慈铭云,“曰”字上当有“制”字):“王自身端正且行为清明,温和仁慈恭敬俭朴,真诚敬爱下级,明知深察,恩惠及于鳏寡。”
大行令上奏:“谧法说‘聪明睿智曰献’,。
乔家两个女儿原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二位**惊人的美貌却在一路上有机会得以展现,人们都说看见仙女了。这话就悄悄传扬了开来,甚至连远在洛阳的曹操和曹植父子都听说了江东二乔的美名。
孙策是当时远近闻名的“虎将”,被封为吴侯。周瑜也是当世英雄,还容貌俊秀,精于音律,至今还流传着“曲有误,周郎顾”的民谚。《三国志》记载,孙策“美姿颜”,周瑜“有姿貌”,可见都是完美的奇美男子,二乔得此二人也算是琴瑟和谐了。
东汉建安四年,孙策从袁术那里得到三千兵马,回江东恢复祖业,在周瑜的协助下,一举攻克皖城。而乔公和他的两位国色天香的女儿当时正住在皖城东郊。孙策慕名前来求亲,周瑜和他一道前来。
陈寿的《三国志》中只有《吴书·周瑜传》有这样一句: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孙)策自纳大乔,(周)瑜纳小乔。
裴 松之注此传时引用了《江表传》,也有一句:(孙)策从容戏(周)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流离,即容颜光彩焕发),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
孙策、周瑜得到二乔是在建安四年(199年)攻取皖城之后,当时,孙、周二人都是25岁。孙策、周瑜对能纳二乔为妾感到非常满意。
从二乔方面来说,一对姐妹花,同时嫁给两个天下英杰,一个是雄略过人、威震江东的“孙郎”,一个是风流倜傥、文武双全的“周郎”,按照传统看法,堪称郎才女貌,美满姻缘了。
然而,二乔是否真的很幸福呢?史书上没有说。不过,从有关资料分析,至少可以肯定,大乔的命是很苦的。她嫁给孙策之后,孙策忙于开基创业,东征西讨,席不暇暖,夫妻相聚之时甚少。仅仅过了一年,孙策就因被前吴郡太守许贡的家客刺成重伤。孙策生命垂危,回到吴国,使人寻请华佗医治。不料华佗已往中原去了,只有徒弟在吴国。徒弟说:“箭头有药,毒已入骨,其疮难治。”可怜孙策没有死在激烈的战场,而是死在一个穷途末路的人手中,年仅26岁。
孙策死时,周瑜守御巴丘,得到快报,星夜赶回来奔丧。吴太夫人领着孙权出来,当面将孙权托付给周瑜。
当时,大乔充其量20出头,青春守寡,,真是何其凄惶!从此以后,她只有朝朝啼痕,夜夜孤衾,含辛茹苦,抚育遗孤。岁月悠悠,红颜暗消,一代佳人,竟不知何时凋零!
传闻曹操虎视江南,其实也为二乔。曹操发誓说:“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二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憾!”于是都督周瑜主战,看似为了保住二乔。其实,这些政治家不一定是单单为了两个女人。
小乔的处境比姐姐好一些,她与周瑜琴瑟相谐,恩爱相处了11年。在这11年中,周瑜作为东吴的统兵大将,江夏击黄祖,赤壁破曹操,功勋赫赫,名扬天下;可惜年寿不永,在准备攻取益州时病死于巴丘。周瑜死的时候,小乔并不在他身边。周瑜的遗体运回来的时候,太阳即将落山。小乔素服举哀,她没有看见丈夫的脸,只看到了金棺在夕阳下闪烁,映出晚霞的光芒,却慢慢黯然失色。一代名将,才36岁,竟然就这样死去了。
当时,小乔不过30岁,乍失佳偶,其悲苦也可以想见。周瑜留下二子一女,是否皆为小乔所生,史无明文,由于周瑜的特殊功勋,孙权待其后人也特别优厚﹕其女嫁给孙权的太子孙登,若不是孙登死得早了一点(亡年33岁),当皇后是没有问题的﹔长子周循,取了当朝公主,拜骑都尉,颇有周瑜弘雅潇洒的遗风,可惜“早殇”﹔次子周胤,亦娶宗室之女,后封都乡侯,但因“酗*自恣”,屡次得罪,废爵迁徙,不过最终仍被孙权赦免,后生病而亡。
当然,有关二乔和孙策周郎的故事,很大程度上属于后人的美好愿望。从史书的“纳”可以看出,二乔在家中的地位仅仅是妾。在那个时代,妾就算再受宠,在家中也没有地位可言。妾的名字不能入家谱,也不能同丈夫一起参加宗族祭祀活动,妾的家族也不能归入丈夫的姻亲之列。不过对于乱世中的二乔而言,能嫁给天下闻名的英雄,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归宿了。
柴道琳 柴立宏 柴立超
柴成务,宋文科状元,(九三四~一○○四),字宝臣,曹州济阴(今山东曹县)人。太祖乾德六年《九六八》进士。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任峡路转运副使(《武夷新集》卷一○《柴公墓志铭》)。历知果、苏二州,两浙转运使,入为户部判官。淳化二年(九九一)为京东转运使。召入知制诰。蜀王小波、李顺事平,知河中府。真宗即位,迁给事中,历知梓、青、扬州,入判尚书刑部。景德元年卒,年七十一。有文集二十卷,已佚。《宋史》卷三○六有传。
柴禹锡,字玄圭,大名人。少时,有客见之曰:“子质不凡,若辅以经术,必致将相。”禹锡由是留心问学。时太宗居晋邸,以善应对,获给事焉。太平兴国初,授供奉官。三年,改翰林副使,迁如京使,仍掌翰林司。每夜直,上以藩府旧僚,多召访外事。迁宣徽北院使,赐第宝积坊。告秦王廷美阴谋,擢枢密副使。逾年,转南院使。服劳既久,益加勤敏。
雍熙中,议广宫城。禹锡有别业在表识中,请以易官邸,上因是薄之。又与宰相宋琪厚善。会广州徐休复密奏转运王延范不轨状,且言倚附大臣,无敢动摇者。上因访琪及禹锡曰:“延范何如人?”延范与琪妻为疏属,甚言其忠勤,禹锡亦傍赞之。上意其交通,滋不悦。禹锡又为琪请卢多逊故第,上益恶其朋比。坐琪以诙谐罢相,不欲显言之也。下诏切责禹锡,以骁卫大将军出知沧州。在任勤于政治,部民诣滨州列状以闻。改涪州观察使,徙澶、镇二州驻泊部署,俄知潞州,州民乞留三载,诏奖之。徙知永兴军府,再召为宣徽北院使、知枢密院事。
至道初,制受镇宁军节度、知泾州。入谢日,上谓曰:“由宣徽罢者不过防御使尔,今委卿旌节,兼之重镇,可谓优异矣。”禹锡流涕哽咽而已。咸平中,移知贝州。是岁,契丹兵奄至城下,禹锡内严备御,寇寻引去。明年,徙陕州。
柴宗庆(九八二~一○四四),字天佑,大名(今属河北)人。禹锡孙。真宗咸平三年(一○○○)尚太宗女鲁国长公主,升其行为禹锡子,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领恩州刺史。历官武胜、静难、永清、彰德诸军节度使。仁宗即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知外州。庆历四年卒(《宋会要辑稿》礼四一之一七),年六十三。有《登庸集》,景佑二年(一○三五),因词语不合体制,韶悉收众本,不得流传(《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二一)。《东都事略》卷三三、《宋史》卷四六三有传。
柴宗亮,官太子中允,生三子:元亨、无吝、无咎。
柴宗愈,为周恭帝族弟柴禹锡次子,曾任温州刺史,北宋初随二帝版权而聚居衢州。
柴熙诲更名卢璇,卢璇在宋真宗时曾任殿前防御使、节度使、同知枢密院事(相当于国防部长),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被封为武烈侯,其妻卢锦被封为吴国夫人。
柴熙让,宋朝封义国公,世居沧州
柴皇城,周世宗柴荣的五世孙,世居山东省高唐
柴金花,周世宗柴荣的公主,杨门女将,杨六朗的妻子,又名柴郡主
柴中守,号蒙堂,馀干(今江西馀干西北)人。中行弟。事见《宋元学案》卷七九。
柴中立,宋理学家,柴中行柴中守的兄弟
柴纯臣 住长台,元丰八年(1085)进土,官东京留守。
柴天锡 元符三年(1100)进士,官司封郎中。
柴天因 元符三年(1100)进士。与天锡兄弟同榜。
柴授之 住长台,崇宁二年(1103)进士。
柴 绂 住长台,宣和三年(1121)进土,官临川判官。
柴 瑾 绍兴八年(1138)进士,官殿中侍御史。
柴致一 住长台,绍兴十五年(1145)进土。
柴卫 住长台,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官大理寺正卿。
柴椿年 住长台,淳熙八年(1181)进土。
柴宏休、住长台,淳熙八年(1181)进土。
柴适正 淳熙八年(1181)进土。
柴中行 住长台,绍熙元年(1190)进土,知赣州。
柴得之 住长台,嘉泰二年(1202)进士。
柴可翔 住长台,开禧元年(1205)进士。
柴周臣 住长台,绍定五年(1232)进土,官翰林待制。
柴澹然 住长台,绍定五年(1232)进士。
柴可治 住长台,绍定五年(1232)进士。
柴土表 住长台,嘉熙二年(1238)进士,官沿海制参。
柴 霖 住长台,淳佑元年(1241)进士,官翰林学士。
柴 霂 住长台,与史柴霖同榜进土,官御史中封丞辅国定远将军都督同知宣尉副元帅。
柴 胜 住长台,宝佑元年(1253)进士。
柴随亨.住长台,宝佑四年(1256)进士。
柴元亨 住长台,宝佑四年进士。
柴蒙亨 住长台,宝佑四年进土。
柴元彪 住长台,咸淳四年(1268)进士。
柴肃,宋朝时期为三班奉职
柴咏,诏换殿中丞,封崇义公,签书奉宁军节度判官事,以奉周祀
柴荣之后,曰熙、曰愈、曰若拙、曰上善并为三班奉职曰余庆、曰诚为州长史、助教,曰贻廓等十一人复其身,仍各赐钱一万。又录世宗曾孙揆、柔及贵曾孙日宣、守礼曾孙若讷皆为三班奉职。
柴若讷为卫尉寺丞,袭封崇义公,签书河南府判官厅公事。
柴宣义郎,周恭帝后,世世为宣义郎,监周陵庙,与知县请给,以示继绝之仁,为国二恪,永为定制。”
柴叔夏,周世宗玄孙,为右承奉郎,袭封崇义公,奉周后。二十六年,叔夏升知州资序,别与差遣。以子国器袭封,令居衢州。朝廷有大礼,则入侍祠如故事。其柴大有、柴安宅亦各补官。
柴彦颖,世宗八世孙,特补承务郎,袭封崇义公。
柴桂,南宋梁王,住南宁州
柴排福,南宋梁王,住南宁州
柴进,北宋义国公,住河北省沧州
柴熙谨,改名潘惟道,《宋史》中作惟正,讳玖,任职光禄大夫、西京作坊使,由大名府迁居山东省青州府临朐县竹搭桥,卒葬府城北郭龙形,配王氏葬竹搭桥犬形,生子五:贞周、元周、明周、能周、尊周。贞周公袭祖职为光禄大夫,与明周、能周同事于宋,於神宗熙宁初年兄弟三人被谪入楚,元周、尊周二派尚在齐地青州府,改回柴姓
001 中国古代兵制
002 中国古代地理学
003 中国古代度量衡
004 中国古代法制史话
005 中国古代官制
006 中国古代化学
007 中国古代交通
008 中国古代民间工艺
009 中国古代神话与传说
010 中国古代都城
011 中国地名史话
012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
013 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014 中国古代著名战役
015 中国名物特产集粹
016 中国少数民族婚丧风俗
017 中国少数民族节日
018 中国少数民族英雄史诗
019 中日文化交流史话
020 中国印刷史话
021 中国历代婚姻与家庭
022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
023 中国古代医药卫生
024 中国古代小说史话
025 中国古代戏曲
026 商周青铜文化
027 中国古代音乐
028 中国造纸史话
029 美洲华侨史话
030 中国的印章与篆刻
031 中国藏书史话
032 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
033 汉化佛教法器服饰略说
034 客家人与客家文化
035 孔子与儒家
036 中国的地方志
037 中国的名山大川
038 中国的文房四宝
039 中国人留学史话
040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革新与变法
041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
042 中国历代货币
043 中国汉字源流
044 中国古代著名科学典籍
045 中国古代园林
046 中国古代学校
047 中国古代书院
048 中国古代商业
049 中国古代农业
050 中国古代礼俗
051 中国古代考试制度
052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
053 中国古代服饰
054 中国古代纺织与印染
055 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
056 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
057 中国古代的赋税与劳役
058 中国古代的地图测绘
059 中国古代舞蹈
060 中国重要考古发现
061 中国字典词典史话
062 中印文化交流史话
063 中国古代物理学
064 中国古代数学
065 墨子与墨家
066 中国的基督教
067 中国的书法
068 中国古代建筑
069 中国古代科技史话
070 中国古代陶瓷
071 中国史前文化
072 南洋华侨史话
073 中国古代著名史籍
074 中国古代驿站与邮传
075 中国人的名字别号
076 中国的年谱与家谱
077 老子与道家
078 中国古代兵器
079 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
080 中国的道教
081 中国古代杂技
082 台湾传统文化探源
083 五经四书说略
084 中国的佛教
085 中国的类书、政书和丛书
086 中国的名胜古迹
087 中国的诗词曲赋
088 中国的石刻与石窟
089 中国古代的造船与航海
090 中国古代绘画
091 中国古代棋艺
092 中国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
093 中国古代书籍史话
094 中国古代体育
095 中国古代武术
096 中国历代兵书
097 中国古代生物学
098 中国著名的寺庙宫观与教堂
099 中国传统雕塑
100 中国的伊斯兰教
张
一、张姓来源
来源有三: 1、出自黄帝之后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由此可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是为河北张氏。 2、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是为山西、河北、河南之张氏。 3、出自赐姓或他姓、他族改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魏国大将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改姓张氏的。
二、迁徙分布
分布在各地的张氏,大体上都有分支始祖及迁徙原因。 河东张氏,出自晋司空张华裔孙吒子,自范阳徙居河东张氏;始兴(今广东韶关市东南莲花岭下)张氏,亦出自晋司空张华之后,随晋南迁,至君政,因官居于韶州曲江;冯翊(今陕西大荔县)张氏,出自东汉司空张皓少子纲,东汉时任广陵太守;吴郡(今江苏苏州市)张氏,出自张嵩第四子睦,东汉时任蜀郡太守,始居吴郡;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东北)张氏,出自汉留侯张良裔孙司徒张歆,歆第协,生魏太山太守岱,自河内徙清河,传自彝,为后魏侍中,隋末徙魏州昌乐;河间(今属河北)张氏,为汉北平文侯张仓之后,世居中山义丰;魏郡(今河南安阳市)张氏,世居平原。 晋代有中原张氏迁至福建;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有中原张姓军校随从;唐僖宗中和年间,王潮、王审知入闽,又有河南固始人张睦随同前往,后被封为梁国公,福建张氏,大致以居住地分为鉴湖、金坡、板桥等派,此后有的又迁往广东,均称其始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从清初开始,闽、粤张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进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移居海外的张氏,现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美、英、法、澳大利亚、巴拿马等国家和香港地区。
三、郡望堂号
堂号"百忍堂": 唐朝的时候,张公艺九世同居,这对当时的世风影响很大。唐高宗亲到他家请他介绍和睦相处不分家的经验。张公拿起笔来写了100个"忍"字呈给高宗。高宗很佩服,奖励了张公100尺绸缎。 张姓堂号还有"清河"、"金鉴""孝友"、"亲睦"、"冠英"、"燕贻"、"敦睦"、"宗岳"、"敬谊"、"源流"等。 郡望清河郡:汉时置郡。此支张氏,世居武城,其开基始祖为汉留侯张良裔孙张歆。 范阳郡:三国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改涿郡置郡。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司空张皓之子张宇。 太原郡:战国时置郡。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北魏平东将军、营州刺史张伟。 京兆郡:汉时置郡。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御史大夫张汤。
四、家乘谱牒
河北:南皮张氏东门家谱不分卷、南皮张氏族谱、南皮张氏西门家谱、张氏族谱不分卷、南皮张氏四门弟十八支家谱。 山西:张氏家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宗阳张氏家谱四卷、定阳张氏家谱四卷。 辽宁:广宁张氏家谱不分卷、顺天张氏家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 上海:申浦张氏宗谱六卷、奉贤张氏家谱六卷首一卷、云间张氏家谱一卷、云间张氏家谱续卷一卷、南塘张氏族谱八卷。 江苏:张氏宗谱十卷、铜山张氏家传、张氏族谱二卷、张氏家谱六卷、淮阴张氏宗谱九卷。 浙江:清河张氏支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甬上张氏宗谱、清河张氏宗谱二十二卷。
五、主要张姓人物
中国历史上的张姓六十三宰相
张仪(?-前310),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文王时任秦相,封武信君。他用合纵的策略游说各国服从秦国,瓦解了苏秦倡导的连横抗秦策略。后入魏为相。
张苍(?-前152),西汉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帮助刘邦建立西汉政权有功,封为北平侯。文帝四年(前176)代替灌婴担任丞相十五年。
张禹(?-前5),西汉河内轵(今河南济源)人。成帝河平四年(前25年)拜为丞相,封为昌侯。在位六年,以老病归。
张邯(?-23),籍贯不详。因为推行井田制,得到王莽的称赞,地皇四年(24)拜为新朝宰相,任大司徒。
张湛 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人。西汉时官至二千石。王莽新朝历任太守、都尉。东汉初历任光禄大夫、太子太傅、太中大夫等。建武二十年(44)拜相,任大司徒。
张纯(?-56),平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东汉建武二十三年(47)拜相,在位十年。
张T(?-104),东汉汝志细阳(今安徽阜阳北)人,东汉和帝永元五年(93)拜相,任太尉,十二年罢相,十六年再次拜相,任司徒。为政刚正不阿,抑制豪强。卒于相位。
张奋(?-102)。张纯之子。东汉和帝永元六年(94)代刘方任司空,十三年任太常,以病免。卒于家。
张禹(?-113)。东汉襄国(今河北邢台)人,和帝永元六年(94)由大司农拜为宰相,为政节俭,重农垦水利。
张敏(?-112),东汉河涧馍(今河北雄县东南)人。建初二年(77)举孝廉,任司空六年。在位奉法守纪,用刑公正平允。以病重免相。
张皓(49-132),东汉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东)人。顺帝永建元年(126)拜相,任司空,在位四年。
张歆,东汉河内人。桓帝建和三年(149)拜相。
张颢,东汉常山(今河北元氏)人。灵帝光和元年(178)拜相。
偶/b>,东汉汝南细阳人,灵帝光和二年(178)拜相。
张温(?-191),东汉南阳穰(今河南邓县)人。灵帝中平元年(184)拜相,献帝初平二年(191)被董卓杀死。
张延(?-186),东汉河内人,汉桓帝相张歆之子。灵帝中平二年(185)拜相,后被宦官下狱至死。
张喜,东汉汝南细阳人,献帝初平四年(193)拜相,在位四年。
张悌(?-286),三国东吴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末帝天三年(279)以军师兼任丞相,翌年,率三万大军抗击晋军,力战而死。
张华(232-300)西晋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武帝泰始七年(271)拜相,任中书令,力排众议,制订灭吴计划。咸宁五年(279)免相,改任度支尚书。元康元年(291)再次拜相,任中书监加侍中光禄大夫,在位六年,“尽忠匡辅,海内晏然”,封为壮武郡公。
张行成(587-653),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人。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6)拜相,以刑部侍O兼太子少詹事掌典机务。高宗即位,以顾命大臣辅政,封北平县公。历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子少傅,监修国史。
张文,(605-678),唐贝州武城(今属山东)人。乾封二年(667)任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拜为宰相。在位十二年,为政勤俭,办案公正,执法平恕,受到高宗倚重。
张大安,唐魏州繁水(今河南南乐)人。仪凤二年(667)拜相,同中书门下三品,受到章怀太子倚重。永隆元年(680)罢相,贬为普州刺史,终于横州司马任上。
张光辅(?-689)唐京兆(今陕西长安县)人。武则天垂拱三年(687),以讨平越王李贞之功拜相,永昌元年(689)改任讷言,迁内史令。同年,以不满武则天专权,坐心怀两端之罪被诛杀。
张锡,唐贝州武城(今属山东)人,高宗宰相张文的侄子。武则天久视元年(700)任宰相。次年以泄露宫中机密流放循州。唐隆元年(710)韦后杀中宗立少帝,命为宰相,仅十余天,韦后被杀,他亦被贬。
张柬之,唐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武则天长安四年(704),拜为宰相,次年发动政变,入宫杀张昌宗,张易之,迫武则天退位,拥立唐中宗复辟,以功升天宫尚书、中书令等职,仍居相位。
张仁愿(?-714)华州下圭(今山西富平东)人,唐中宗景龙二年(708)拜为宰相 ,封韩国公。是整个唐代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宰相。
张嘉福(?-710),籍贯不详。唐睿宗景云元年(710)拜为宰相。同年被诛杀。
张说(667-730),洛阳(今属河南)人。唐睿宗景云二年(711),拜为宰相,监修国史。同年免相,改任尚书左丞。玄宗开元元年(713),第二次拜相,封为燕国公。不久免相,贬为相州刺史,唐玄宗开元九年第三次拜相,在位五年。开元十四年,为奸臣李林甫弹劾免相。
张嘉贞(666-729),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南)人。开元八年(720)拜相。开元十一年免相,封河东候。子延赏、孙弘靖分任德宗、宪宗朝宰相,史称“三相张家”。
张九龄(673-740)。唐韶州曲江(今广东)人。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拜相。三年后受李林甫排挤,罢相。
张镐(?-764?),唐博州(今山东平西)人。肃宗至德二年(757)拜相,主持平定安史之乱。
张镒,苏州人。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拜相,次年罢相,谪凤翔右节度使,后为叛将所杀。
张延赏(727-787)德宗贞元元年(785)拜相,旋罢。三年,再次拜相,同年卒于相位。
张弘靖(760-824),唐德宗宰相张延赏之子。肃宗元和九年(814)拜相,在位三年。
张浚(?-902),河间(今属河北)人。唐僖宗光启三年(887)拜相,在位五年。昭宗大顺二年(891)免相,贬为武昌军节度使。后被朱温杀害。
张文蔚(?-908),河间(今属河北)人,唐昭宗天复四年(904)初拜相。天佑四年(907),朱全忠灭唐,任后梁宰相。
张策(?-912),敦煌人。后梁开平二年(908)拜相,兼刑部侍O。同年以病辞相。
张延朗(?-936),开封人。后梁清泰元年(934)拜相。后被石敬塘杀害。
张孝杰,辽永霸(今辽宁朝阳)人。咸雍八年(1072),封陈国公、北府宰相,赐国姓耶律氏。
张琳(?-1122),沈州(今沈阳)人。辽乾同四年(1104)为南府宰相。
张齐贤(943-1014),北宋曹州人。淳化二年(991)拜相,四年罢。咸平元年(998)再拜相,三年罢相。
张知白(?-1028),北宋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州东南)人,仁宗天圣三年(1025),以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相。三年后卒于相位。
张士逊(964-1049),北宋阴城(今湖北光化)人。天圣六年(1028)拜相,次年罢相;明道元年(1032),再次拜相,次年罢相,宝元元年(1038)三拜相,朝廷机务悉由裁夺。
张商英(1043-1121),北宋蜀州新津(今属四川)人。大观四年(1110)拜相,大革蔡京弊 政。
张邦昌(1081-1127),宋东光(今属河北)人,靖康元年(1126)拜相。金兵入侵力主议和。次年金灭北宋立他为楚帝。南宋初被处死于潭洲。
张浚(1097-1164),宋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绍兴五年(1135)拜相,督师抗金。忧郁而死。
张浩(?-1163)。金代辽阳(今属辽宁)人。本姓高,改姓张。大定二年(1102)拜相。
张璁(1475-1539),明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嘉靖八年,为内阁首辅。在位六年,从政刚明果敢,痛惩贪官。
张璧(?-1545)明石首(今属湖北)人。嘉靖二十五年(1544)拜相,不久病逝。
张治(?-1550),明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拜相,不久病逝。
张居正(1525-1582),明政治家。江陵(今属湖北)人。隆庆元年(1567)入阁。穆宗死后他代为首辅,主持国政十年,大力改革弊政。
张四维(1526-1585),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人。万历十年张居正逝世,遂代为内阁首辅,力反居正改革措施,次年,以父丧离职。
张位,明新建(今属江西)人。隆庆十九年(1591)入阁,参预机务,为相果敢善断。
张瑞图(1576-1641),明晋江(今属福建)人,天启六年(1626)入阁,累升中极殿大学士、吏部尚书等职。崇祯元年(1628)被罢相。
张至发(?-1642)明淄川(今山东淄博)人。天启十年(1631)代温体仁为内阁首辅大学士。无大作为。次年,罢相归家。
张四知,明费县(今山东费县)人。崇祯十二年(1639)入阁,参预机务,累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后降清。
张瑞,山东掖县人。顺治十年(1653)拜相,任国史院大学士。次年卒于相位。
张玉书(1642-1711),清江南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康熙二十年(1681)累官刑、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等职,颇得康熙信任
张英(1637-1708),清江南桐城(今属安徽)人。康熙三十八年(1699)拜相,颇受康熙器重。四十年以疾辞职,七年后逝世。
张鹏翮(1649-1725),清四川遂宁人。雍正元年(1723)拜相,三年卒于相位。
张廷玉(1672-1755),清江南桐城(今属安徽)人。雍正八年(1730),首任军机大臣,备受雍正、乾隆帝倚重。
张之万(1811-1897),清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光绪十年(1884)任军机大臣,十五年加体仁阁大学士,转东阁大学士。为相十年。
张之洞(1837-1909),清末洋务派首领。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历任内阁学士、两广总督、军机大臣等职。
--- ---
张 良:西汉谋臣。(?—前186),汉初大臣,城父(今安徽亳县)人,刘邦的重要谋士。和萧何、韩信等人辅佐刘邦创建了西汉王朝,封留侯。 刘邦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张 骞:西汉外交家,陕西城固人。两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国与中亚各国的友好往来。
张 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河南南阳人。他在天文上一改"盖天说",提出"浑天说",绘制星象图,发明"浑天仪"、"地震仪"等。
张道陵:江苏丰县人,东汉末年,在四川灌县创立了"五斗米"(道)教,人称张天师。
张仲景:东汉医学家,河南镇平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造福人民,为后人尊为医圣。
张 飞:字冀德,燕人,三国时名将。为蜀国五虎上将,战长坂名震于时。传与刘备、关羽结义于桃园,世称桃园三结义,被后世所传诵。
张 遂:唐朝天文学家,河南南乐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测出子午线的人。 张 旭:唐代大书法家,江苏苏州人。他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而后乃下笔,逸势奇绝,连绵回绕,人称"草圣"。
张择端 北宋画家,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传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
张景岳:明朝中医理论家,浙江绍兴人。他阐发了医易相通的中医理论,对中医理论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张居正:明末著名政治家。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
张德成:清末,中国人民抗击八国联军的义和团首领。
张秀眉:清末,贵州台拱人士,清末苗民抗清领袖。
张天师:道家重要人物。
张大千:著名画家。
张自忠:著名爱国将领。(1890-1940)字荩忱,山东省临清市唐元村人
张学良,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国民党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的组织者。字汉卿,号毅庵,生于1901年农历4月17日凌晨(清光绪二十七年四月十七日),奉天(今辽宁)海城人。
张澜,爱国民主人士。(1872-1955),四川南充人。他是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创始人和***,著名爱国人士和教育家。1949年9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先后担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
张爱玲,著名作家。(1920-1995)原名张瑛,上海人。著有《传奇》《金锁记》《倾城之恋》 等。中国近代四大才女之一。
胡凤(1483—1548),字文明,号西村,生于明成祖成化癸卯年(公元1483年)十二月十五日酉时,殁于明嘉靖戊申年(公元1548年)三月。明正德庚午年(公元1510年)中乡试榜,嘉靖丙戌年(公元1526年)登进士第。初任苏州府常熟县知事,后任应天府栗水县知事,一年后升任刑部福建司主事,不久升本部陕西司员外郎,复升广州知府,又升四川按察司、威茂兵备道,最后升四川布政使。明嘉靖丁未年(公元1547年)秋拜表回乡,次年病逝于黄梅。享年六十六岁。其墓位于黄梅县杉木乡下河村马尾山北脚下(永福寺后),遗址尚存。
据黄梅胡氏家谱载:胡凤在中举而未登进士的十五年间(即公元1511—1525年),曾执教于黄梅独山黄连咀,汪可受是他最得意的门生。一天,胡凤出了一首上联:“独山镇东西二庙;”学生中无人应对,只有汪可受不慌不忙地站起来琅琅答出:“普天下南北两京。”才思之敏捷,口气之宏大,对仗之工整,令先生吃惊,赞叹“此子将来必成大器”,于是倍加精心培养,果然一举成名。
然而,胡凤和汪可受虽同为明代梅邑进士,但是汪可受是在胡凤逝世十一年后才出生,显然上述故事纯为黄梅民间乡野趣谈耳。
。。。。。。
这句话的意思:彭景直(彭构云之父),是瀛洲河间(今河北献县)人。
出自《大彭史记》,作者是彭开富,他是四川兴文人。作家,学者。曾任泸州市委办公室副主任,泸州市工商局副局长。四川省书法家协会成员,泸州市第三、四届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泸州市作家协会成员。出版专著有《酒城泸州》(中共党史出版社)、《参谋与实践>(天地出版社)、《开富诗联>(中国统一出版社)。在全国及省市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文学作品120多篇,并多次获奖。散文《人尽其才荐贤者赏>荣获1991年全国首届“冰心杯”文学大赛三等奖。近年从事姓氏学、谱牒学研究,编著了《彭氏春秋》、《家谱史话》、《彭祖传奇》、《彭氏名贤》等书籍。其业绩入编《中国百科学者传略》(巴蜀书社)、《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人事出版社)。他编著的《大彭史记》全面深入地记述彭氏历史,力求反映彭氏在各个历史时期经历治乱兴衰的发展历程,深入地寻绎彭氏历史中所蕴藏的文化智慧。《大彭史记》写作富有创造性和探索性,力求历史写作与阅读韵味中找到平衡,能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黄子澄入川后裔黄氏字辈:“玉长儒泽世多学宗有光道崇尚守政兴民可安良家广仁必重廷治姚应祥维先常云显”。
紫云派黄氏字辈:“先人贻则礼奕世种书田文章昭国瑞忠孝本家传行达明新学修崇德性坚安分踏仁寿廉光乐太平多福其自取丕承乃后贤以斯善继述振绳亿万年俊秀溯渊源群伦仰闽泉子孙遵祖训恩泽永相沿心怀树宏志奋步齐向前纯良昌百代千载喜寿绵”。
箭楼黄氏黄氏字辈:“祖德前功大光宗镇福庭应元昌载日治世起文明于以端其本钧瞻懋笃敦郎官忠义重统绪国家同杞梓兴鸿业衡湘显骏勋”。
福建永春黄氏字辈:“明瑞清敦厚”。
福建拱溪黄氏字辈:“乾坎艮震巽离坤兑木火土金水千万亿兆庆福禄寿元亨利贞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节温良恭俭让”。
福建长汀黄家庄黄氏字辈:“进国荣耀永久”。
湖北黄州黄氏字辈:“延中文武靖国安邦名存简册功利旅常”。
安徽六安黄氏字辈:“志守先人德,书永世道长,家传为礼义,忠孝继贤良。”
安徽砀山黄氏字辈:“忠厚传家远,仁爱保久长,信义群敬重,和睦寿乐康。”
黄氏一支字辈:“隐士宜超隆熙琢章奕”。
黄氏一支字辈:“文连开隆治科元必显明宗功垂贻厚永锡作朝卿”。
黄氏一支字辈:“士本子昌廷敏允纯伯以明俞肇甫孙尔君恩方年福禄攸同祖德式孚孝思维则”。
黄氏一支字辈:“莆田开基一世岸二世谣三世华字萼四世昌朝”。
黄氏一支字辈:“泉郡开基士本子昌廷敏允纯伯以明俞肇甫孙尔君恩万年福禄攸同祖德式孚孝思维则”。
黄氏一支字辈:“开之绍百世、有子继万春、善德乃为本、荣泽在慎修”
家谱文献
江苏江都维安阜洲黄氏重修族谱十二卷,(民国)黄承良修,刘崇泉纂辑,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中宜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南通黄氏支谱,(清)黄世谦编,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敦礼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南通市图书馆。
江苏海门黄氏家乘,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册。现被收藏在苏州大学图书馆。
江苏武进浮桥黄氏宗谱二十卷,(清)黄元鹏续纂,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全国黄氏史话,(现代)彭光宇、赵志凡、黄昌喜编,江西人民出版社二百六十页。
全国江夏黄研究,(现代)黄赞强、黄雄著,暨南大学出版社三百七十六页。
全国余姚黄氏支谱六卷,首一卷,(清)黄庆曾纂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鄂垣朱印木刻活字印本。
全国黄钮同宗谱,附松阳母集二卷,钮氏源流考一卷,(民国)钮永建编纂,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铅印本。
文言文张方河间人
本文2023-10-04 17:09:5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74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