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各方面的区别有哪些?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3收藏

畲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各方面的区别有哪些?,第1张

畲族与汉族在节日习俗、民族服饰、民族文化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过节的习俗不同。 例如过年期间,男子搓草鞋,操劳家务,以示对妇女的尊重与慰问。姑娘们则忙于以各色鲜艳的丝线,编织成绚丽多彩的彩带,准备送给自己的情人。 节日里还举行对歌,畲族民歌随处可见,以畲语歌唱的形式表达。还有“打尺寸”、登山比赛和打秋千等文娱活动,充满着节日的欢乐气氛。 

服饰与汉族不同。 各地畲族服饰略有不同,其共同特点是上衣多刺绣。尤其是福建福鼎和霞浦的女上装,在衣领、大襟、服斗甚至袖口上都有各色刺绣花纹图案和花鸟龙凤图案。畲族妇女最主要的装束,那就是“凤凰装”。 在宗教信仰,传统文化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因为狩猎在畲族生活中突出地位,所以他们的主要信仰是信仰猎神。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重视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为祭祖日,信奉鬼神。

畲族习俗日益淡化。畲族悠久的历史,形成独具特色的风俗风情。如畲族传统婚礼,以歌为线,贯穿于二十多道礼仪程序中,婚礼蕴含着畲族深厚、纯朴的传统文化内涵,是研究畲族民俗文化典型的具有独特魅力的“活标本”

但随着时代变迁,现代畲族青年追求时尚,已不习惯举行传统婚礼了。如今畲族传统歌俗已严重淡化、弱化。畲族人不自觉唱畲歌了,甚至于在有机会将自己的文化发扬光大的时候也不会把握机会。如开展“三月三等歌会活动,还要政府拿钱请畲女穿畲服,对唱畲歌也需要补贴。

硖门是福鼎市畲族人口的主要聚居地之一,畲族文化氛围浓郁。长期以来保留着浓厚的民族习俗、丰富的畲族文学艺术宝库、特点鲜明的文学作品、传统体育、传统节日、独具特色的手工艺术、斑斓绚丽的传统服饰,每年的“四月八”、“七月七”是传统的对歌节,届时畲族同胞盛装民族服饰,云集瑞云寺周围对唱山歌,几天几夜。

硖门有始建于后晋天福元年(公元936年),居福鼎六大寺之首的闽东著名古刹瑞云寺;修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的御倭防盗,至今保存完好的石兰古堡;五百年树龄的全国“500树王”之39位的榕抱樟;岛奇石怪、海岛风光浓郁的渔井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百岁辛亥革命老人周忠魁故里。旅游位置佳,硖门处在太姥山、杨家溪、嵛山岛三角旅游区黄金中心点。渔井距离嵛山岛33海里,现有不受潮汐影响的200吨级陆岛交通码头,是大陆连接嵛山岛最佳捷径,渔井旅游公路已完成。瑞云畲族风情旅游点靠近杨家溪上游,已有路相通。

 畲族,自称“ 山哈” 或“ 山达” ,意为居住在山里的客人。但文献记载中称畲族为“ 畲人” ,意思指在山里搭棚而住的人。现有630378 人,主要居住在福建、浙江两省的广大山区,其余分布在江西、广东和安徽省境内。其聚居点多为数十户人家组成的自然村寨,因而形成典型的散居与杂居特点。

 畲族有自已的语言但无自已的文字。百分之九十九的畲族使用汉语客家方言,通用汉文。

 畲族分布的地区属于东南丘陵地带,境内山岭重叠,海拔都在五百到一千五百米;溪流回绕,短而急湍;地近海洋,气候温和湿润。冬季虽比较寒冷,但霜期很短。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农产品以稻谷、红薯、麦子、油菜、豆类、烟叶、土豆为主。山区盛产林木及毛竹,是畲族人民主要经济收入之一。木材积蓄量很大,树木种类很多,是我国重要林区之一。土特产非常丰富,有茶叶、油茶、纸、笋干、花生、苎麻、香菇、樟脑、松油和名贵的药材等。福建、浙江的茶叶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山区的矿藏也非常丰富,有煤、铁、金、铜、明矾、石墨、石膏、硫磺、滑石、云母石、瓷土以及其他多种有色金属。

 畲族历史

 对畲族来源说法不一。有畲、瑶同源于汉晋时代长沙武陵蛮说、“ 南蛮” 后裔说和古越人后裔说。西元7 世纪,就已居住在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山区,被称为“ 蛮” 、“ 蛮僚” 等。南宋末年,14 世纪起,部分迁到闽东、浙南等山区。明、清时期大量出现在闽东、浙南等地山区。

 畲族音乐

 畲族居住在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山区,约有人口三十三万。畲族有自己民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他们信仰鬼神,崇拜祖先。

 畲族有许多大型的歌节,如二月二,三月三,七月七等。歌者常常要连续演唱几天几夜。在山间劳动中也常以歌对话,人人皆唱。此曲是人们用来消除工作的疲劳,欢庆丰收。

 畲族礼仪

 畲族是一个文明礼貌的民族,勤劳朴实,热情好客,至今还保持很多古雅、淳朴、优良的传统礼俗。

 在道德规范方面,畲民历来的祭祖尊宗的遗风,加之长期与汉族人民交错杂居在一起,互相影响,对于孔孟的伦理思想和道德哲学,已逐渐为畲民所吸收,形成了具有畲族独特风格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有客人到门,都要先敬茶,一般要喝两道。还有说法:“一碗苦,两碗补,三碗洗洗嘴。”客人只要接过主人的茶,就必须喝第二碗。如果客人口很渴,可以事先说明,直至喝满意为止。若是来者是女客,主人还要摆上瓜子、花生、炒豆等零食。

 畲族庆节

 畲族中秋歌节于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是福建省福安县和宁德县的畲族民间节日。

 畲族把八月十五这天视为走亲访友的好日子,而陪客唱歌又是畲族的独特习俗。中秋歌节不但要陪客唱歌,还要集中到县城去对歌。

 节日这天,人们结伴来到县城,白天访亲探友,晚上开始对歌。对歌的时候,男女各站一边,女的还特别喜欢挤在一起,不参加唱歌的妇女,也要和歌者挤在起,以壮声势。高明的歌手,可以随便转换曲调,除了对唱,他们最爱唱的一种双音,叫”双条落”,是一种属于重唱性质的歌唱形式,具有浓厚的畲族特色。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的中秋歌节,是福建省福安县和宁德县的畲族民间节日。

 畲族婚俗

 畲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畲族婚礼别具情趣,届期新郎由岳家亲迎,岳家款以饭就餐时,餐桌上不陈一物,必俟新郎一一指名歌之,如:要筷子则唱《筷歌》,要酒,则唱《酒歌》,司厨也要以歌相和,其物应声而出,席毕新郎还需把餐桌上的东西一件件唱回去。

 在畲族民间,除通常的嫁女之外,还有男嫁女方的婚俗。男嫁女方有两种:入赘到未婚女子家的叫“ 做女婿” ;入赘给寡妇的叫“ 上门” 。无儿子的家庭多行招赘,但不少有儿子的家庭也让儿子去入赘,而让女儿中留“ 招儿子” (即招女婿)。一般入赘者的子女要随母姓,也有两个儿子分别随父母姓的。若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就得“ 做两头家” ,即新婚头几年两边的家都要照顾,居无定处。几年之后,才能确定在夫妻娘家中经济条件较好的一方落户。

 婚前有说亲和定亲两个阶段,礼仪讲究颇多。娶亲时,男方派出由新郎的叔伯、善歌的“ 赤郎” 、作为伴郎的“ 接姑” 、厨子和能说会道的“ 赤郎子” 组成迎亲队伍,由媒人带领于婚礼两天前赶到女家,鸣鞭炮叫开门,送上礼品,行“ 脱鞋礼” (脱掉草鞋,洗脚,穿上新布鞋),双方歌手对歌欢宴,新娘在席间敬酒,并接受宾客与长辈赠送的红包,谓之“ 讨百家银” 。当晚的歌宴要通宵达旦,男方的歌手若唱答不上女方歌手的问题,脸上要被抹锅底灰,引得哄堂大笑。第二天,在女家行“ 请祖公” 礼,即向祖宗牌位报告婚事,请求保佑。尔后,新娘的母亲把嫁妆摆在床上,母女坐在床旁哭得难舍难分,叫做“ 哭嫁妆” 。第三天是正式婚礼,新娘依夫家远近决定上轿启程的时间,原则是天亮前要赶到新娘家。途中新娘不得回头,以保证婚后白头到老。到新娘家大门外,新娘要张伞透过不断接替铺在前面的红布袋,象征着传宗接代。在通往中堂的路上,夫家的亲友要撒生花生,预祝多生贵子。在中堂拜祖宗时,新郎始与新娘见面。婚后第三天,新郎陪新娘回娘家行回门礼。住两夜或四夜再回夫家。直至今日,这一古老的规矩在畲乡仍在沿袭。

 畲族服饰

 畲族妇女服装,各地略有差别,其共同特点是上衣多刺绣。尤其是福建福鼎和霞浦的女上装,在衣领、大襟、服斗甚至袖口上都有各色刺绣花纹图案和花鸟龙凤图案。畲族妇女最主要的装束,那就是“ 凤凰装” 。红头绳扎的长辫高盘于头顶,象征着凤头;衣裳、围裙(合手巾)上用大红、桃红、杏黄及金银丝线镶绣出五彩缤纷的花边图案,象征着凤凰的颈项、腰身和羽毛;扎在腰后飘荡不定的金色腰带头,象征着凤尾;佩于全身的叮当作响的银饰,象征着凤鸣。已婚妇女一般头戴“ 凤冠” 。它是在精制的细竹管外包上红布帕,悬一条30 多厘米长、3 厘米宽的红绫做成的。冠上有一块圆银牌,下垂3 个小银牌于前额,称为“ 龙髻” ,表示是“ 三公主” 戴的凤冠。关于凤凰装有个传说:畲族的始祖盘瓠王因平番有功,高辛帝把自己的女儿三公主嫁给他。成婚时帝后给女儿戴上凤冠,穿上镶着珠宝的凤衣,祝福她象凤凰一样给生活带来祥瑞。三公主有了儿女后,也把女儿打扮得象凤凰一样。当女儿出嫁时,凤凰从广东的凤凰山衔来凤凰装送给她做嫁衣。从此,畲家女便穿凤凰装,以示吉祥如意。有些地方把新娘直接称为“ 凤凰” 。因为新娘具有“ 三公主” 的崇高地位。所以在新郎家拜祖宗牌位时是不下跪的。

 畲族饮食

 日常主食以米为主,除米饭外,还有以稻米制作成的各种糕点,畲家常食的米饭有籼、粳、糯三种。从黏性上分,糯米最黏,粳米次之,籼米基本无什么黏性,但籼米出饭最多,畲家食用的米饭以籼米最为普遍。番薯也是畲族农家主食之一。粉丝是畲家招待客人制作点心和菜肴的重要原料。

 畲族大都喜食热菜,一般家家都备有火锅,以便边煮边吃。除常见蔬菜外,豆腐也经常食用,农家招待客人最常见的佳肴是“豆腐酿”。肉食最多的是猪肉,一般多用来炒菜。竹笋差不多是畲家四季不断的蔬菜。有这样的说法:一年十二月中只有八月无笋,用茭白替代。竹笋除鲜吃外,还可制作干笋长期保存。饮茶是畲家日常必不可少的,大部分以自产的烘青茶为主。

 畲族的酒多以白酒和自家酿制的糯米酒为主。景宁山区还有一种绿曲酒。白酒有明烧和暗烧两种。

 典型食品有:卤姜;咸菜,畲族风味菜,常用辣椒、姜、萝卜等腌制而成,称为糟辣椒、糟姜等;端午粽子,民间称牯角;乌饭,三月三的节令食品,是乌饭树(畲语称乌枝)的嫩叶捣细,用汁浸糯米,煮熟后即成乌黑发亮的乌饭,据说吃了乌饭即不怕蚂蚁咬。

 畲族建筑

 他们住的房子,多数建在山坡上向阳避风有水源的地方。土木结构的瓦房现在已普遍。

 畲族盖房子往往是先立柱上梁,搭个架子,然后屋顶盖瓦,最后才四周筑墙,铺以地板和整修室内。所以,畲民盖一幢房子不是一气呵成而是分期进行,农闲时多干,农忙时不干或少干,因此盖房所需的时间往往会拖上好几年才告完工。

 畲民一家盖房,往往邀请亲友或寨中劳动力帮工。有的助木料,有的助木皮,有的助砖瓦,有的助人工,大家同心协力把房子盖好,发扬团结、互助、友爱的传统美德。帮工的一般不计报酬,只招待饭食。请木工、泥瓦匠的,需付工钱。

 畲族习俗

 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禁忌,如男子十八岁不结婚。不吃狗肉,不抬轿子,不吹喇叭,不当乞丐,不做民夫等。

 节日禁忌多,如正月初一,忌挑粪,忌抬轿、吹喇叭;忌当乞丐;忌食狗肉。二月十九日观音生日忌挑烘,三月三日不下田等。

 畲族宗教

 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重视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为祭祖日。

 畲族社会中广泛流传的盘瓠神话传说,以及与此相联带的盘瓠的图腾礼仪、图腾标志、图腾禁忌等,典型地反映了畲族图腾文化的特色。

 盘瓠传说大意是:上古时,高辛皇后耳痛三年,后从耳中取出一虫,育于盘中,后变成龙犬,高辛帝赐名龙期,号称盘瓠。其时犬戎兴兵来犯,帝下诏求贤,提出:能斩番王头者以三公主嫁他为妻。龙犬揭榜后即往敌国,乘番王酒醉,咬断其头,回国献给高辛帝。高辛帝因他是犬而想悔婚。盘瓠作人语说:“ 将我放在金钟内,七昼夜可变成人。” 盘瓠入钟六天,公主怕他饿死,打开金钟。见他身已成人形,但头未变。于是盘瓠与公主结婚。婚后,公主随盘瓠入居深山,以狩猎和山耕为生。生三子一女,长子姓盘,名能,次子姓蓝,名光辉,三子姓雷,名巨佑,女儿嫁给钟智深(亦作“ 字” )。

 畲族人民世代相传和歌颂始祖盘瓠的功绩。盘瓠是畲族图腾崇拜的对象。畲族先民以拟人化的手法,把盘瓠描塑成神奇,机智、勇敢的民族英雄,尊崇为畲族的始祖。长篇叙事史诗《高皇歌》(又称《盘瓠王歌》)以朴素而深沉的民族感情追述了畲族的起源和历史,以及盘瓠不平凡的经历,它被尊为畲族的祖歌、史歌,用畲族语传唱至今。除了口耳相传外,在服饰的犬尾形状、在生活上禁杀和吃狗肉及禁说或写狗字、及绘画雕塑及音乐文学等到方面都有其图腾崇拜的影响。

畲族文化丰富多彩,畲族的民间艺术也各有千秋。畲族的民歌更是畲族民间艺术的主要代表之一,是体现畲族民俗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那么在畲族还有什么民间艺术像畲歌一样,传承着畲族的传统文化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畲族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

一、民歌

民歌是畲族民间音乐的一种主要形式。畲族民歌又称为“畲歌”、“山歌”。畲族人民喜爱唱歌,他们“俗不离歌”,擅长“以歌代言”。民歌融入畲族人民生活的程度,可以畲族民间流传的俗语形容:“饭以养身,歌以养神”。他们张口即歌,歌词都是对照日常生活常识和劳动情景自编的。无论是祭祀、待宾、婚礼、节日,还是平时生活和劳动中,他们以歌对话,对答如流。

他们在歌声中叙世事、陈志趣、寄幽思、诉衷肠;通过唱歌记时令、劝耕织、比睿智、争巧愚、调诙谐,甚至以歌辨亲疏、度优劣、正人心。多少世纪以来,畲族人民就这样唱着山歌,在艰苦的环境中转辗迁徙,刀耕火种,营造一个古老民族的坚韧、智慧和豁达。

畲族民歌按内容分,可分为神话传说歌、史事传说歌、小说歌、风俗礼仪歌、劳动歌、时令歌、时政歌、情歌、杂歌、新歌、儿歌、哀歌等。

畲族民歌主要有四大基本音调,包括闽浙调、罗连调、顺文调、闽皖调。这四个基本音调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却具有难以割舍的内在联系,“这四大音调各有所别,暗示畲族在漫长的历史形成中不尽单一的民族来源以及分散居住后和其他民族所发生的交相混融。而四大音调互有关联,则显示出一个民族共同体所具有的共同的文化特征。”基于畲族民歌的特征,它已成为畲族一个重要而鲜明的文化符号。

二、舞蹈

畲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畲族舞蹈有特殊的文化背景。它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形成,有着本民族信仰、礼俗等方面的表现特征。畲族舞蹈的社会功能,不仅表现在娱乐作用方面,以此满足民众审美和情感宣泄上的需要;而且表现在以这一形体艺术阐释民族的起源和始祖的史绩,唤起民族的尊严和自豪,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振兴和宏扬民族文化。

畲族传统舞蹈按内容分,可分为生产舞和祭祀舞,以祭祀舞为主。畲族传统舞蹈与生产劳动和祭祀活动关系密切,由劳动场景和祭祀场景演变而来。生产舞是源于畲族人民生产劳动、表现生产劳动的舞蹈,有猎捕舞、栽竹舞、闹春舞、谷神舞等。如猎捕舞,是与畲族人民狩猎生产关系密切的舞蹈。祭祀舞,与畲族人民祖先崇拜关系密切,集中表现在祭祀活动上。畲族祭祖是最隆重虔诚的全族性民俗活动。

祭祀舞一般出现在两种场合:一是在迎祖祭祖活动中,二是在进行传师学师和做功德时,如龙头舞、铃刀舞、安祖舞、传师学师舞、功德舞等。此外,还有迎神驱鬼、纳祥祈福的舞蹈,如浙江文成的打王舞、闽东的《奶娘催罡》等。畲族舞蹈的表演者主要是男性巫师(又称法师、师公);普通民众一般不表演,在某些特定场合,也只是跟着舞蹈做一些简单动作。

参加舞蹈人数,由舞种而定,有单人独舞、双人、三人、四人和多人等。祭祖舞在浙江兰溪市水亭畲族乡相传已有200多年历史。2011年6月11日上午,在兰溪市水亭畲族乡奎塘畈村,87岁高龄的雷长珠老人当众表演了兰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祭祖舞,只见他身披对襟赤衫,右手执牛角状鼓角,左手执铃刀,手舞足蹈之际金属碰击铿锵有声。雷长珠老人表演的祭祖舞是从其大伯雷良进那里所学。

传说畲族祖先龙麒狩猎时不慎被野兽所害,后来畲族人民为了纪念龙麒,在每年农历正月装扮成师公,载歌载舞。祭祖舞,就是模仿当年亲人拿着各种工具保护龙麒遗体、边哭边赶野兽的情景。祭祖舞念、唱都用畲族语言,表达驱邪赶鬼、超度亡灵和祈求族人平安。祭祀舞在福建畲乡还有一种巫师表演的巫舞,以《奶娘催罡》为代表。《奶娘催罡》是闽东畲族巫师进行驱鬼镇妖活动中的一段祭祀舞。《奶娘催罡》的祭祀法事,由道士男扮女装扮成奶娘陈靖姑的形象来驱妖、驱鬼,有消灾驱魔的寓意。

畲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各方面的区别有哪些?

畲族与汉族在节日习俗、民族服饰、民族文化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过节的习俗不同。 例如过年期间,男子搓草鞋,操劳家务,以示对妇女的尊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