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牒学的唐末谱牒的衰绝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1收藏

谱牒学的唐末谱牒的衰绝,第1张

谱牒是适应世家大族式家族和门阀士族制度的需要而兴起的,在唐末五代,随着世家大族式家族组织的瓦解,谱牒彻底衰绝了,专门研究谱牒的谱学也消失了,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世家大族式家族组织已经彻底瓦解。

谱牒衰绝的过程

如前所述,直到唐代中叶,维系世家大族式家族和门阀士族制度的谱牒,还在不断地重修,谱学还相当兴盛,谱学家也代不乏人。可是,在唐中叶以后,尤其是唐末五代以后,情况就完全变了。这时谱牒已经散亡,谱学已经衰绝,我们甚至已无法举出一个有影响的谱学家来了。这说明世家大族式家族组织彻底瓦解之后,维系它们的统治的谱牒和谱学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而被送进了博物馆。那种专门记载士族门第高下、研究人们血缘世系的官修的谱牒,藏于官府的正本,即人们据以选官和联姻的天下望族谱,因为长期战争和频繁的改朝换代,大多毁于战火。后唐时豆卢革说,朝廷选官,据以考查世系的“文书不完”(《新五代史》卷二八豆卢革传),就是指的谱牒已经残缺散佚了。至于藏于私家的副本和单姓谱,或者毁于战火,或跟着它的主人及庄园一齐被消灭,或者在逃亡流徙中散失。五代时,豆卢革一次问侍中郭崇韬:“汾阳王(指郭子仪)是代北人,你祖居雁门,是不是他的后人?”崇韬回答说:“经乱失谱牒。曾听先父说:去汾阳王已经四代。”(《旧五代史》卷五七郭崇韬传)可见在战乱中丧佚谱牒是普遍现象。由于谱牒在当时已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对于它的散亡人们已不怎么关心,也没有必要进行重修。谱牒既然在政治上已没有什么重大的作用,研究它就没有多大价值,谱学和谱学家自然也就跟着绝迹了。从北宋以后,许多学者曾经一再谈到过谱牒衰绝的这个过程。如苏洵说,自唐朝衰亡,谱牒就废绝了(苏洵:《苏氏族谱谱例》,《嘉佑集》卷十三);胡应麟说,自五代以后,人们已不崇尚门阀,谱牒之学,遂绝而不传(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庚部卷三九);归有光说,魏晋以后,根据门阀高下来选官,所以谱牒之学特别兴盛,直至李唐,还十分崇尚,五代衰乱,谱牒就荡然无存了(归有光《龙游翁氏宗谱序》,《震川先生集》卷二)。他们说的谱牒衰绝的过程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2、北宋(公元950-1100年)以后人们均已不知自己的统系来处

谱牒是记录士族的世系源流、血缘亲疏、门第高下的簿籍,是用来区别人们身份地位的高低贵贱的依据。一家士族几代以至十几代的发展、繁衍情况及履历宦绩,都在谱牒上记载下来,所以他们对自己家族从始祖以下(一般是从魏晋以来)的历代祖先,叫什么名字,任什么官职,都了如指掌,家族内部支派分析的发展脉络,清清楚楚,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也十分明确。当谱牒衰绝之后,到五代北宋时期,情况就完全变了。历代皇室以至达官显宦大都出身于庶族地主,还有不少贫穷士子通过科举爬到高位,他们中很少有人能搞清楚自己五代以上的祖先是谁,即使有的人本人心中有数,但也都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草野之民。例如宋初的几位宰相,范质、王溥的家世,只能数到他们的父亲,魏仁浦幼时孤贫,父亲叫什么名字,史书上都没有记载,赵普的世系虽然能数到曾祖父,再往上也搞不清了(这种情况均见《宋史》本传)。他们都是靠中进士这条路爬上高位的,并非由于家族的荫庇。由于没有了谱牒的记载,家族的世系脉络只能靠口耳相传,时间一久,谁是谁的祖先,谁是谁的子孙,在世的人相互间是什么血缘关系,也就搞不清楚了,家族的世系成了一笔糊涂账,即使那些确实出身于历史上的门阀士族的人们,也搞不清自己的来历了。这就是张载、程颐等人说的人们都已不知道自己的“统系来处”的意思。(张载:《经学理窟·宗法》,《张载集》第258页;程颐:《伊川先生语》,《二程集》第179页。)

宋明时期的家谱是维系家族血缘关系的主要纽带

每个聚族而居的封建家族组织,必有一部以至数部家谱。家谱又有宗谱、族谱、家乘等不同的名称。人口众多的大家族的家谱,同他们的祠堂一样,还分为通谱、支谱、总族谱、分族谱、大同宗谱、小宗谱等等。宋以后,随着近代封建家族制度的形成,修家谱的风气十分盛行。到了明清两代,在农村中,可以说既没有无谱之族,也没有无谱之人。

1、家谱的内容

家谱是一种簿籍性质的东西,其基本内容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一是全族的世系和血缘关系图表,这是家谱的主要内容,一般占90%以上的篇幅。世系图表中详细记载着全族男子的名讳、字号、生卒年月、葬地、配偶姓氏及生卒年月等,以及生几子几女、子何名、女适何地何姓等,“至于讳某宇,娶某氏,生几子,葬某处,寿若干、咸备载于后,庶几可示后昆。”(宋濂:《符氏世谱记》,《宋学士文集。翰苑别集》卷九)有进学中举、为官作宦者还要记其简历。每一代每一人都这样详细记录,不嫌其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家族血缘关系的清楚。世系图表的基本形式有图式和表式两种。图式是把全家族的世系绘成简图。把主要内容注于图中,使人一目了然,表式是将家族世系排列成表格,将世系的内容用小字注于格内,也可收到眉目清楚的效果。

二是全文刊载本族有史以来制订的各种家法族规、家训家范、祖宗训诫子孙的言论等。“谱列家箴、家礼、庭训,立宗法实伸国法也。”(《康熙潜阳吴氏宗谱》卷一凡例)如果一个家族有几百年的历史,历代制订的家法族规就很多,家谱不惜篇幅罗列上去。只有少数兴起不久的家族,修谱时还未制订成文的家法族规,它们的家谱才缺少这部分内容。这类东西是封建家族组织的形态结构的特点之一,载入家谱的用意是便于平时向子孙宣讲,要求族人永远恪守,并使族长能依据此类家法来惩罚不服统治的族众。

三是祠堂、祖茔、族产公田的坐落方位、形胜地图,以及义田记、墓志铭、买地契等等。“其各支家祠、条规、祭产地图,亦宜详载,以见报本追远之意,并使后便翻检”(《道光吴江王氏宗谱》卷首载乾隆间订《续修家谱凡例》)。祠堂的基本轮廓,几进几重、门户窗棂、围墙设施。都要绘制清楚,刻入家谱。祠堂如果是建在新近购置的异姓土地上,还要在家谱中记载购置过程,并附刻地契,以防一旦发生产权纠纷时有案可查。一个家族的祖茔往往有多处,大多错杂在异姓田地之间.抛弃在远郊乡野之外,且无专人经管,经过日晒雨琳风蚀,历年久远,就会树折碑残,失去标记。所以必须在家谱上详细记载每一墓地的方位、坐落和四至,并刻上略图。“祖茔,或绘形胜地图,或书世系格内,某山某向,坐落某处,庶免侵占.志不忘也。”(《康熙潜阳吴氏宗谱》卷一凡例)。

四是家族的历史。每个家族的家谱,都必有一篇叫做“宗族源流”或“族姓渊源”的小序冠于谱首,叙述本族姓氏的由来,始祖的渊源,迁徙的经过,兴盛的始末,祖宗的事迹等等。家族历史既是家族势力向族众进行宗法思想教育的工具,又是核查家族的系统源流确有依据。一般说来,一个家族的来历清楚,迁徙分析脉络分明,血缘关系也必然清楚。

2、家谱的“行辈字派”

这也是家谱所包含的主要规矩。行辈字派又叫祧字,是以之入名并区分辈份、排行的一些字。行辈字派在进入家谱以前就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 最后,起到了巩固宗族作用的姓名范畴内的东西是姓。姓是部落的名称,每个人都用同一个姓,表示每个人都是这家族里的人。后来种族繁衍,人口扩大,家族越分越多,于是出现了氏,氏是姓下面的分支。秦汉以后,姓、氏合一,同时门阀制度又兴起,社会中很讲门第观念和家族出身,这个时候,人们就考虑用名字来表示行辈了。

首先人们是用来表示行辈的,尤其是表示排行。这些常用在字中表示排行的字有:长、次、幼、少、元等等。这些字同先秦时期在名中表示排行的字:孟、伯、仲、叔、季等的作用是一样的,而且一般也都是字中的第一个字。长、元都表示排行第一,是在子,比如晋朝王悦字长豫、桓温字元子,他们都是长子。此外字中用长、元的还有汉司马相如字长卿、徐庶字元直等等。次,是次子的意思,排行第二。比如东汉时的祭彤字次孙。幼和稚都是小儿子的意思,排行最末。比如东吴主孙坚字文台,而其幼弟孙静字幼台,东晋葛洪字稚川,三国蜀马谡字幼常等等。少,是弟弟的意思,比如东汉之时许荆就上有兄长,他的字是少张。此外也有用某一个不是表示排行的字来给家里的兄弟命字的,如袁绍的儿子们的字一律都以显为第一个字。下层人民常以数字为名来表示排行。

魏晋以后,人们逐渐又把表示行辈的字从字转向名,这就是现在的家谱中一般的行辈字派了。唐朝的杜甫有两个儿子分别叫宗文、宗武,宋朝的三苏中苏轼与苏辙是兄弟。他们也代表了行辈字派的两种主要形式。

一种行辈字派是对各辈人名中的用字的限定。比如某一辈人的名中都用明字,另一辈都用德字等等。孔氏家族的行辈字派从思晦开始,他规定下一辈均用克字。再往下各辈依次在名中用: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详、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等等。现在在台湾的孔德成先生是孔子的77代孙。

行辈字派一般都是由家族中的某一位名人制订的,很多都编成几句吉祥话,有的文人甚至可以写成诗。比如浙江《唐氏宗谱》的行辈字派是福禄永昌隆,和良端世美,才智瑞宁聪。湖北《汪氏宗谱》的行辈字派是:正大光明,成先于后,世泽延长,齐家有猷。

行辈字派有的用在名字的头一个字,有的用在后一个字,以前一种居多。考虑行辈字派,既要考虑其意义,又要照顾读音,字形适宜人名,而且还可以与大量的字组合成名,不致于因人多而重名。行辈字派快要用完的时候,就由家族中德高望重的旅长再次将其延长。

这种行辈字派对人名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使双字名增多,因为这种行辈字派只能起双字名。但是由于其中一个字属于行辈字派,家族内的同辈人都用这个字,而且社会上可入行辈字派的字并不很多,所以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双字名,只是带上了家族标志的单字名。行辈字派还限制了名字的另一个字的使用,这一方面是由于字派的字不多,可与之组合的也不多,另一方面是由于很多人喜欢让另一个字也互有联系,比如杜周的三个儿子分别名叫延寿、延考、延年,寿、考、年都表示寿命,但这种字毕竟不多,如果这一辈有十几个人,可就十分难办了。所以行辈字派又往往会造成文意不通的名字和冷字僻名,这是由于宗谱既强调行辈关系,又十分重视名讳,不允许出现重名。

另一种行辈字派是用人名字的偏旁作出规定。像在《红楼梦》里,贾家第二代都用亻旁,第三代都用夂旁,第四代都用王旁,第五代都用艹旁,比如贾代善--贾敬--贾珍--贾蓉,这种行辈字派的选择用字范围似乎更宽泛一些,但是一代一代用下来,为数有限的偏旁也就所剩不多了,而有一些偏旁仍旧是字少或意差,如犭旁。

宗谱的行辈字派由于是加强宗法制度的工具,所以其用字也充分反映了这一目的,主要有三类。一类是美德或吉祥的字,如:德、仁、明、亮、全、有、忠、诚、孝、礼、福、禄、吉、祥、贤、良等等。第二类是希望宗族延续和昌盛的,如:永、传、昌、盛、兴、延、继、承、世、多等等。第三类是怀念先祖和歌颂皇天恩德的,如:泽、祖、显、荣、恩、锡、启、先等等。这也限制了行辈字派的用字。

宗谱在宋元(公元1000-1200年)以后在中层以上的家族中大为风行,甚至影响到皇族。清廷皇室的行辈字派是两种方法并用,像雍正皇帝一辈的名的第一个字都是胤,后一个字都是礻旁。乾隆皇帝一辈都是弘字,后面用日旁字。乾隆、道光、咸丰皇帝还分别规定了四个行辈字派:永、绵、奕、载、溥、毓、垣、启、焘、岂、增、祺。

3、续修家谱的间隔时间

一个家族的家谱,必须定期续修。因为每隔一段时间,家族中总要新生孩子,娶进媳妇,增加人口,还会逝去老人,新增坟墓。族产公田虽不准买卖,但兴旺的家族还会购进公产,破败的家族,族产公田也免不了被不肖子孙偷着出卖,发生变化。所以家谱必须定期续修,把上述种种新的变化反映到家谱上来,这样才能确保家族血缘关系上的清楚准确。续修的间隔时间,绝大多数家族规定为三十年或三世。“谱必三代一修,恐世远年久,无不散失,乖离之弊,其所失为不小。”(《光绪春谷东溪王氏宗谱》卷首载乾隆间订《续修旧谱总纲》)许多家族还规定家谱要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族谱重修刻板后,每十年汇稿,三十年续倍,补刻刷印,附装谱后,以免久远难稽。”(《道光香山黄氏家乘》卷一《族规》)一个家族三十年不修谱,即被认为不孝,“修谱不宜历年久远。古人云:谱宜三十年一修,若不遵此,即属不孝”(《民国浦城高路季氏宗谱》卷一《谱训》),出现了这种情况,对族长及族中执事人员要律以不孝之罪,给予国法和家法的惩治。家谱三十年一修,大体上可以把家族中的两代人衔接起来。三十年是一代人的成长时间。每隔三十年续修一次家谱,就能趁老一辈还健在,新一代又已成长的时候,将三十年里家族中的亲缘关系的变化准确记录下来。如果间隔时间过长,老人陆续死去,族中人丁变化就会记不准确,势必引起血缘关系的混乱。

4、修谱的义例

所谓“义例”,类似我们今天说的指导思想。家谱能不能起到维系家族制度的作用,关键在于遵循什么义例去修纂。如果指导思想不明确,该写的不写,不该写的又写了,或者兼收并蓄,有文必录,非但不能巩固家族统治,还会适得其反,削弱和涣散家族制度。修撰家谱的最基本的义例是什么?就是“隐恶扬善”、“为亲者讳”两句话。这是近代封建家谱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条基本原则。一是扬善,写好的,“谱以正宗派,笃恩义,故独以书善也”(《嘉庆桐城黄氏宗谱》卷一《凡例》)。二是隐恶,不写坏的,祖先族人做了坏事,不准写进家谱,“凡有干谱例,当削不书,违者许房长(即族长)鸣祠处治”(《道光无为查林徐氏家谱》卷首载乾隆间订《规条》)。

5、家谱的保管

家谱刻印出来,要分发给族人保存,以备必要时查询,发挥它的作用。家谱一般一房一部,不得多印,掌谱人由房长充任,也有的家族规定推本房之贤能者为掌谱人。掌谱人领取、保管家谱时,要在族长处登记造册,注明所领家谱字号,这样便于检查家谱保存好坏,有无破损、失落现象,而且可以分清责任。一个家族,往往在家法族规中对家谱的收藏、保管提出严格的要求。如必须将家谱装进特制版木匣,供于祖龛之上,或藏于书室之中,不得随意乱放,以致亵渎家谱。木匣不准移作他用,家谱不准鼠蚀虫蛀、污损油浸、腐败霉烂、遗失散落、私自誊录或借给外姓人观看,违者依家法处罚。如果领谱人敢于瞒众觅利、鬻谱卖宗、出卖家谱者,则视为不孝,从重惩治。为掌握家谱的收藏、保管情况,家族每年要检查一次或数次,检查时,由领谱人携带原发字号的家谱,到祠堂集中,先由各领谱人相互检查,后由族长评判,保管好者表扬奖励,保管不善者批评处罚。

从湘潭陈氏和平越杨氏对家谱收藏的规定,可以看出家族对此的重视:“凡领谱者宜各什袭藏之,慎勿瓻借。即被水火之灾,亦须急为搬出,以谱之重,无异于契券也。……议定三年一会,公同勘验,若有污秽、添改、散遗、鼠啮及以箱作别用者,重行责罚。”(《宣统湘潭白沙陈氏支谱》卷首《家规》)

“谱牒所载,皆宗族祖、父名讳,见谱即见祖、父也,理宜敬谨收藏,毋得亵渎。莫如用木匣装载,置于香火之上,或藏之书室之中,每逢伏日晒晾,勿使少有蛀烂,所以妥先灵,垂久远也。岁时祭祀之日,各带原本,到祠会看一次,如有鼠咬、油污、墨侵以及磨坏字迹者,祠中之人,即在祖宗前申饬,并凭众罚银三两,归入祠内,以作后日修谱之贽,搞者不得与祭。更有不肖子孙,鬻谱卖宗,或誊写原本,瞒众觅利,致使以假混真,紊乱支派者,众共黜之,不许入祠。”(《咸丰平越杨氏重修小宗祠谱》卷十《原刊条规》)

6、家谱对于维系近代家族制度的作用

家谱的作用,在于防止因年代久远或异姓及同姓异族者迁入本地而造成家族血缘关系的混乱,从而达到“收族”的目的。因此,家谱首先是确认族众的血缘关系亲疏、防止血缘关系混乱的依据。家族既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合而成的社会组织,那么族人在家族中与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利益,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血缘关系中所占的地位。一般说来,在三四代以内,谁是谁的父祖,谁是谁的子孙,人们是不会搞混的。但是时间一久,族大人多,人们之间的血缘关系就不容易记得很准确。加上族众中有过继族人子为嗣者,有养异姓儿为子者,有随妻带来异姓子者,有不同家族的同姓迁居本村者,时间一长,就会搞不清楚他们是不是本家族的人。而这些情况在家谱的世系图表上一查就着,就可以据此确定族众的地位,赈济贫困族众,解决世系纠纷,防止血缘关系的混乱。

其次,家谱在历史上曾是向族人宣传宗法思想的工具或课本。宣传的方法主要是祠堂读谱。通过祠堂读谱这种家族的重大活动和盛大典礼,使宗法思想和家族观念在族众的思想上扎下根来,达到团聚族人的目的。

再次,家谱在历史上还是惩罚族人的一种工具。在封建家族制度盛行的农村,族人的名字列进了家谱,就表示得到了家族的承认,取得了合法的地位,不准入谱或削去谱名,在人们的观念上认为是一种奇耻大辱。封建家族势力正是利用人们的这种观念,把不入谱和削谱作为随意处罚族人的手段。族人倘有不孝不悌,犯奸为窃、玷辱家声、逆伦伤化者,一慨不准入谱,如果在修谱之后发现了这些“罪名”.还要从家谱上削去名字,严重的株连父兄子弟一起削去名字。私生子虽有亲近的血缘关系,但也不准上谱。

http://zupuzszhorg/startasp

张衡 张陵 张仲景 张遂 张骞

分布在各地的张氏,大体上都有分支始祖及迁徙原因。

河东张氏,出自晋司空张华裔孙吒子,自范阳徙居河东张氏;始兴(今广东韶关市东南莲花岭下)张氏,亦出自晋司空张华之后,随晋南迁,至君政,因官居于韶州曲江;冯翊(今陕西大荔县)张氏,出自东汉司空张皓少子纲,东汉时任广陵太守;吴郡(今江苏苏州市)张氏,出自张嵩第四子睦,东汉时任蜀郡太守,始居吴郡;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东北)张氏,出自汉留侯张良裔孙司徒张歆,歆第协,生魏太山太守岱,自河内徙清河,传自彝,为后魏侍中,隋末徙魏州昌乐;河间(今属河北)张氏,为汉北平文侯张仓之后,世居中山义丰;魏郡(今河南安阳市)张氏,世居平原。晋代有中原张氏迁至福建;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有中原张姓军校随从;唐僖宗中和年间,王潮、王审知入闽,又有河南固始人张睦随同前往,后被封为梁国公,福建张氏,大致以居住地分为鉴湖、金坡、板桥等派,此后有的又迁往广东,均称其始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从清初开始,闽、粤张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进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移居海外的张氏,现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美、英、法、澳大利亚、巴拿马等国家和香港地区。

张氏的来胧去脉

《新唐书载》:以职官为姓。出自姬氏,为黄帝后人。黄帝子少昊清阳氏第五子名挥,为

弓正之官,主祀弧星,观弧星创制弓失。弓正官亦称弓长,后以官名二字合一,受上之

赐,遂成张姓一支。

张 Zhang 系承挥,望出清河郡、太原郡、襄阳郡等二十六处

[姓氏起源]在我国古代,张姓一直是一个大姓,其历史悠久,族大支繁,恐怕很少有姓氏

能与它相比。但就其来源而言,主要有三:

1、出自黄帝之后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

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又据《元和姓纂》所载:“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

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由上这两条史料的记载可看出,曾经是

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

这一支由黄帝直接传下来的张姓,最初发源于尹城国的青阳,亦即清阳,其后望族也出于

这一带。是为河北张氏。

2、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在今山西西南部,建

都于今山西翼城西)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

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

迁移。其中,以迁居韩国的张氏影响较大,历代都有入朝为官的。韩国始都平阳(今山西

临汾西南),后南迁宜阳(今河南宜阳县韩城),又迁阳翟(今河南禹州),最后迁至郑

(今河南新郑)。赵国初都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后迁中牟(今河南鹤壁市西),最

后又迁邯郸(今属河北)。魏国始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后迁大梁(今河南开封

市)。是为山西、河北、河南之间张氏。

3、出自赐姓或他姓、他族改姓。①据《读史方舆纪要》所载,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

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②据《三国志·魏志》所

载,魏国大将、晋阳侯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世居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县),后成为

大姓。

③出自一些少数民族改姓张氏的。据有关资料所载,汉末三国时,乌桓族中张姓是贵姓;

十六国时期由羯族建立的后赵政权中,就有许多羯族张姓,如张季即是;金有辽阳人张

浩,本姓高,为东明王之后;元未有蒙古族将领伯颜帖木儿,英勇善战,后归明朝后,明

太祖便赐姓张氏;女真族人咎卜,任女真千户,以武勇善战著称,明成祖也赐他姓张。另

外,女真族中的颜盏氏。赤盏氏等在此时也有改张氏的,等等。这些支族的改姓,使得张

氏支派更加庞大,新的成员增加。

在我国历史上,“张、王、李、赵”通常因其影响之大,分布之广,数量之多,曾被称为我

国四大姓氏,而张姓列为其首,可见张姓曾是我国的第一大姓氏。

〔郡望堂号〕历代史籍对张姓的郡望列举不一,其中以《元和姓纂》列举得最多,达43个

郡望;《广韵》列举的郡望有14个。但总的来讲,张姓郡望主要有26处,即为:清河

郡、范阳郡、太原郡、京兆郡、南阳郡、敦煌郡、安定郡、襄阳郡、洛阳、河东郡、始兴

郡、冯翊郡、吴郡、平原郡、河间郡、中山郡、魏郡、蜀郡、武威郡、犍为郡、沛郡、粱

郡、汲郡、河内郡、高平郡、上谷郡等。其各郡望具体相当地域大体如下:

1、清河郡。汉时置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东南)。相当今河北清河及枣强、南官

各一部分,山东临清、夏津、武城及高唐、平原各一部分地。此支张氏,世居武城,其开

基始祖为汉留侯张良裔孙司徒张歆。

2、范阳郡。三国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改涿郡置郡,治所在涿县(今属河北)。相

当今河北内长城以东,永清以西,霸县、保定市、紫荆关以北和北京市房山以南地区。此

支张氏,其开基始祖应为东汉司空张皓之子张宇。

3、太原郡。战国秦庄襄王四年(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太原市西南)。

相当今阳曲、交城、平遥、和顺间的晋中地区。此支张氏,为北魏平东将军、营州刺史张

伟之族所在。

4、京兆郡。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

(今陕西西安市西北)。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地。三国魏辖区改

称京兆郡。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御史大夫张汤。

5、南阳郡。战国秦置郡,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市)。相当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

内乡间和湖北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间地。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大臣张良6世孙

张彭。

6、敦煌郡。汉时置郡,治所在敦煌县(今甘肃敦煌县西)。相当今甘肃疏勒河以西及以

南地区。此支张氏,为东汉太常张奂之族所在。

7、安定郡。西汉置郡,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固原)。相当今甘肃景泰、靖远、会宁、平

凉、泾川、镇原及宁夏中宁、中卫、同心、固原等县地。东晋时移治安定(今甘肃泾川

北)。此支张氏,出自西汉赵王张耳之后,亦即前凉国的创建人张轨之族所在。

8、襄阳郡。东汉置郡,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市)。相当今湖北襄阳、南漳、宜城、

当阳、远安等县地。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南北朝宋濮阳太守之子张安之。

9、洛阳。我国古都之一。汉、魏故城在今洛阳市白马寺东洛水北岸;隋、唐故城在汉城

西18里。此支张氏,多为晋散骑常侍张韪6世孙隆之后。

10、河东郡。秦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相当今山西沁水以西、霍山以南

地区。东晋移治蒲阪(今山西永济蒲州镇)。此支张氏,世称临猗,为范阳张氏分支,其

开基始祖为西晋司空张华裔孙隋河东郡丞张咤子。

11、始兴郡。三国时置郡,治所在曲江(今广东韶关市南)。相当今广东连江。滃江流域

以北地区。此支张氏,出自西晋司空张华之后。随晋南迁至君政,因官居于韶州曲江。

12、冯翊郡。三国魏改左冯翊置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相当今陕西韩城、黄龙

以南,白水、蒲城以东和渭河以北地区。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后汉司空张皓少子张纲

(广陵太守),其曾孙张翼,为冀州刺史,后子孙自键为徙下邽(今属甘肃)。

13、吴郡。楚汉之际置郡,洽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相当今江苏上海长江以南,大

茅山以东,浙江长兴、吴兴、天目山以东,与建德以下的钱塘江两岸。此支张氏,其开基

始祖为东汉张嵩第四子张睦(蜀郡太守,张良6世孙)。

14、平原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平原(今山东平原县西南)。相当今山东平原、陵县、禹

城、齐河、临邑、商河、惠民、阳信等县。

15、河间郡。汉时置郡,治所在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相当今河北北献县、交河、东

光、阜城、武强各一部分地。此支张氏,出自西汉赵王张耳之后。世居鄚县,隋唐时显

赫。

16、中山郡。汉时置郡,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县)。相当今河北狼牙山以南,保定市安

国以西,唐县新乐以东和滹沱河以北地区。此支张氏,出自汉北平文侯张仓之后,世居中

山义丰。

17、魏郡。汉初置郡,治所在邺县(今河北临漳西南)。相当今河北大名、磁县、涉县、

武安、临漳、肥乡、魏县、丘县、成安、广平、馆陶,河南滑县、浚县、内黄及山东冠县

等县地。此支张氏,出自繁水(今河南南乐西北)张氏之后。即唐宰相张大安之族所在。

18、蜀郡。战国秦置郡,治所在成都(今属四川)。西汉时相当今四川松潘以南,北川、

彭县、洪雅以西,峨边、古棉以北,邛崃山、大渡河以东,以及雅砻江之间康定以南,冕

宁以北地。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应为战国秦时蜀郡守张若。

19、武威郡。汉时置郡,治所在武威(今甘肃民勤县东北)。相当今甘肃黄河以西,武威

以东及大东河。大西河流域地区。

20、犍为郡。西汉置郡,治所在敝邑县(今贵州遵义市西)。相当今四川简阳和新津以

南,大足、合江、贵州绥阳以西,岷江下游、大渡河下游和金沙江下游以东,云南会泽、

贵州水城以北地区。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张嵩长子张壮(亦即张良6世孙)。

21、沛郡。东汉置郡,治所在相县(今安徽濉溪县西北)。相当今安徽淮河以北、西肥河

以东,河南夏邑、永城及江苏沛、丰等县地。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大臣张良6世

孙张睦。

22、梁郡。汉置郡,治所在睢阳(今河南商丘南)。相当今河南商丘市和商丘、虞城、民

权、安徽砀山等县地。

23、汲郡。晋时置郡,治所在汲县(今河南汲县西南)。相当今河南新乡市和新乡、汲

县、辉县、获嘉、修武等县地。此支张氏,出自平原郡张氏之后,即唐宰相张镐之族所

在。

24、河内郡。楚汉之际置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陟县西南)。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北,

京汉铁路(包括汲县)以西地区。

25、高平郡。晋置郡,治所在昌邑(今山东巨野县南)。相当今山东独山湖、金乡、巨

野、邹县之间地。

26、上谷郡。战国燕置郡,秦代治所在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相当今河北张家口、小

五台山以东,赤城、北京市延庆县以西,及内长城和昌平县以北地。

张姓堂号有“清河”、“金鉴”(属始兴张氏)、“孝友”、“亲睦”、“冠英”、“燕

贻”、“敦睦”、“宗岳”、“敬谊”、“源流”等。

[宗族名人]我们只要稍稍浏览一下各个历史时期的史籍,就会发现从西周宣王时以孝友

著称的张仲开始,历代都有张姓人士落笔的一页,他们不但在事功上出入头地,对于我国

的学术、艺术以及医学等方面,都有着非常卓越的贡献。像战国时除张仲后裔历代有人入

朝为官外,又有游说六国连横事秦的张仪,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贵族后代,曾

先后任秦相和魏相,其策略号称“连横”。秦有第一任蜀郡守张若,他曾迁关中民众万户于

川东地区,开垦土地,发展生产,为巴蜀地区的经济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战国以后,

西汉刘邦的谋臣张良(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人),为韩国旧贵族后代。于秦末农民起

义时聚众归刘邦,成为刘邦的重要谋臣。辅佐刘邦建立汉朝,被封为留侯。今河南兰考县

城西5公里曹新庄火车站西南侧有张良墓。汉武帝时有出使西域的名将张骞(汉中成固

〈今陕西省城固〉人),他曾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亲历大宛国、康居国、大月氏国

和大夏国等,在外长达13余年。为中西文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武帝

还曾封他博望(治所在今河南方城西南)侯。又有诸侯王张耳(魏国贵族后裔,大梁〈今

河南开封〉人)官至太史大夫张敞(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历算家、名相张

苍(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御史大夫张汤(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大司

马张安世(张汤子,杜陵人)、淮南相张释之(南阳堵阳〈今河南方城东〉人)、丞相张

禹(河内轵〈今河南济源东南〉人)。东汉有御史、广陵太守张纲犍为武阳〈治今四川彭

山东〉人),司空张嘉(汝南〈今安徽太和县东南〉人),侍中张嵩(阳陵〈今陕西咸阳

西北〉人),官至拜议郎、大司农、太常(为九卿之一)张奂(敦煌酒泉〈今属甘肃〉

人)。科学家、文学家张衡(河南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人),他曾两度任执管天文

的太史令,精通天文历算,创造了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象和测量地震的地动仪。

并第一次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在其著作《灵宪》里,明确提出了“字之表无极,宙之端无

穷”的宇宙思想。他还作了许多诗赋,其中最有名的为《西京赋》。顺帝时有在四川创立

道派的张道陵(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为道教定型化之始,世称“张天师”。杰出书

法家张芝(敦煌酒泉〈今属甘肃〉人),张奂之子。善章草。结合新兴楷法,省减章草点

画波磔,创立“今草”,曾被韦诞称“草圣”。晋代王羲之论汉魏书迹,惟推钟(繇)、张

(芝)两家,而羲之草书,也深受其影响。汉末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南阳郡〈治今河南

南阳市〉人),一生致力于古医学的钻研,总结了汉以前的医疗经验,着有《伤寒杂病

论》。对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三国曹魏有扬武将军张绣(武威祖厉〈今甘

肃靖远西南〉人),蜀汉有大将张飞(涿郡〈治今河北涿县〉人),吴有名臣张昭(彭城

〈今江苏徐州〉人)、谋士张纮(广陵〈今江苏扬州〉人)。西晋有大臣、文学家张华

(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南〉人),文学家张翰(吴〈治今江苏苏州〉人)、张载(安平

〈今属河北〉人)、张协(安平〈今属河北〉人)。又有凉州刺史张轨(安定乌氏〈今甘

肃平凉西北〉人),张耳17世孙。他曾联合汉族和少数民族统治阶级,稳定当地秩序,扩

建姑臧(今甘肃武威)城,立学校,定币制。死后,其子张茂建立前凉国,为“十六国“之

一。其子孙继续拥有凉州76年。东晋有学者张湛(高平〈治今山东金乡西北〉人),曾官

至中书侍郎。十六国后赵有大臣张宾(赵郡中丘〈今河北内丘西〉人)。南朝梁有杰出画

家张僧繇(今江苏苏州人),以善画道释著称。在吸收

传统艺术优点的基础上,总结得出了“点、曳、斫、拂”四个基本技法,又创“没骨山

水”法。与顾恺之、陆探微、吴道子并称为我国古代的四大画家,或称“画家四祖”。北齐

有天文学家张子信(河内〈郡治今河南沁阳〉人)。唐代,张姓更是人才济济,仅宰相即

有17人。其中张说(洛阳〈今属河南〉人)、张九龄(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既为官

宰相,又是诗人。另外又有宰相张镒(吴〈治今江苏苏州市〉人)。张文瓘(相高宗,清

河东武城〈今山东清河西北〉人)。张锡(相武后、韦后,清河东武城人,张文瓘弟之

子)、张嘉祯(相玄宗,河东临猗〈今属山西〉人,张咤之3世孙)、张延赏(相德宗,

张咤之4世孙)、张弘靖(相宪宗,张咤之5世孙)、张浚(相僖宗、昭宗,河间鄚县〈今

河北任丘北〉人)、张文蔚(相哀帝,河间鄚县人)、张大安(相高宗,魏郡繁水〈今河

南南乐西北〉人)、张镐(相肃宗,汲郡〈治今河南汲县〉人)。还有杰出书法家张旭

(吴〈治今江苏苏州〉),精通楷法,尤以草书最为知名,有“张颠”之称。其草书散见于

历代集帖中。杰出书画理论家、画家、书法家张彦远(今山西永济人),善画,尤长于书

法。撰有《彩笔诗集》、《历代名画记》、《法书要录》等。还有以守睢阳(今河南商

丘)、抗安禄山叛军而闻名的张巡(邓州南阳〈今属河南〉人),文学家张鷟(深州陆泽

<今河北深县>人)。小说家张读(深州陆泽人),曾官尚书左丞。撰有小说《宣室志》,

又有《建中西狩录》10卷。画家张萱(京兆〈治今陕西西安市〉人),张璪(吴郡〈治今

江苏苏州〉人);诗人张若虚(扬州〈今属江苏〉人)、张继(襄州〈今湖北襄阳〉

人),张籍(吴郡〈治今江苏苏州〉人)、张祜(清河〈今属河北〉人)、张志和(婺州

〈治今浙江金华〉人)。至北来有哲学家张载(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人),一生讲学

于陕西的关中,其弟子也多为关中人,故其学派被称为“关学”。他提出了“太虚即气”之

学说,反对佛、道二教以虚无为本体的唯心论。他着有《正蒙》、《易说》等。著名画家

张择端(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尤善画舟车、市街、城郭、桥架,皆独具风格。以作

品《清明上河图》最为珍贵。道教南派初祖张紫阳(天台〈今属浙江〉人),尊为紫阳真

人,着有《悟真篇》等。南宋有大臣张浚(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将领张俊(成纪

〈今甘肃天水〉人),高宗即位,任御营前营统制。晚年封清河郡王,拜太帅,极受高宗

礼遇。又有名将张珏(凤州〈治今陕西凤县〉人)、张世杰(范阳〈治今河北涿县〉

人);词人张元干(长乐〈今属福建〉人)、张孝祥(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

学者张栻(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迁于衡阳),官至右文殿修撰。和朱熹、吕祖谦齐

名,时称“东南三贤”。著作有《南轩集》。书法家张即之(历阳〈今安徽和县〉人),曾

官至司农寺丞,授直秘书阁。元代有散曲家张养浩(今山东济南人),其一生所写散曲

l00多首,以《山坡岸·潼关怀古》一首最为成功。张可久(庆元路〈今浙江宁波〉

人),一生创作散曲达800多首,为元代散曲作家中创作数量最多的。画家张渥(杭〈今

浙江杭州〉人)、张守中(上海人);作家张国宾(大都〈今北京〉人)。明代有著名政

治家张居正(湖广江陵〈今湖北江陵〉人),明神宗时出任宰相。针对当时军政败坏,财

政破产的局面进行改革。大力整顿吏治、赋税,又任用名将戚继光练兵,加强边防,取得

了一定的成效。先后主持国事达10年之久。画家张路(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张宏

(吴郡〈治今江苏苏州市〉人);戏曲作家张凤翼(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所作传奇

有9种,均以词藻华丽著称;音乐家张野塘(寿州〈今安徽寿县〉人);文学家张溥(太

仓〈今属江苏〉人);医学家张景岳(今浙江绍兴人),一生著书甚多,在医学理论上有

独到见解。另有明末农民起义首领张献忠(今陕西定边东人),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即

帝位,年号大顺,历时3年。明清之际有伊斯兰教学者张中(江苏苏州人),回族,通阿

拉伯文,悉心研究宗教哲学。所著《归真总义》和《四篇要道》,流传至今。文学家张岱

(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画家张风(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经学家张尔崎(山东济

阳人)。清代,张姓的名人就更不胜枚举了。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两广总督、洋务派首

领张之洞(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曾任翰林院侍讲学土、内阁学士等职。一生中也

作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情。如在任两广总督期间,曾起用冯子材,在广西边境击败法军。后

调任湖广总督时,开办汉阳铁厂,设立织布、纺纱、缫丝、制麻四局,并筹办了芦汉铁

路。对发展民族工业在客观上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还有书法家、戏曲作家张照(今上海

市松江人)、学者张澍(今甘肃武威人),著有《姓氏五书》、《五凉旧闻》等;文学家

张潮(今安徽歙县人)、医学家张石顽(今江苏吴县人);经学家、文学家张惠言(今江

苏武进人);被康熙称为“天下第一清官”的礼部尚书张伯行(河南仪封〈今兰考〉

人)。清末有捻军首领张乐行(安徽亳州〈今毫县〉人)、张宗禹(安徽亳州人);义和

团首领张德成(直隶新城〈今属河北〉人)。著名外交官张荫桓(广东南海人),1885

年任出使美国、西斑牙、秘鲁三国大臣。曾官至户部左侍郎。著有《三洲日记》。北洋军

阀张勋(江西奉新人)、张作霖(奉天海城〈今属辽宁〉人)、张敬尧(安徽霍丘人)、

张宗昌(山东掖县人)等。近代张姓名人有:立宪派、资本家张謇(江苏南通人),民主

革命者张百祥(四川广安人)、理学家张相文(江苏泗阳人)、史学家张星烺(江苏泗阳

人)、资本家张振勋(广东大埔人)等。现代史上,张姓名人主要有:张太雷(江苏常州

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1921年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1924年任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1927年在党的八七会议上同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进

行了斗争,被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并任广东省委书记。同年12月领导广州起

义,在与国民党作战中牺牲。张云逸(广东文昌人),1926年加入中国***。第二次

国内革命战争至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在红军、新四军、解放军中任要职。建国后,历任中

共广西省委书记。中央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等职。张闻天(南

汇〈今属上海〉人),1925年加入中国***。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遵义会

议上被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1946年后历任省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大使、外

交部第一副部长等职。张澜(四川南充人),曾任四川省省长。四川大学校长等。1941

年参加发起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后改为中国民主同盟),任主席。1949年参加中国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张国焘(江西萍乡

人),1920年在北京参加中国***的创建工作,在中共“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组织主任。1924年被北洋军阀逮捕,供出了北京和各铁路上***员的名单。在中共“六

大”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31年任中共中央分局书记。军事委员会主席,积极推

行“左”倾路线。在红军长征途中,大搞分裂,另立伪中央。1938年叛变革命,投降国民

党。1948年逃至台湾,后定居加拿大,死于加拿大多伦多。另有张治中(安徽巢县

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1926年参加北伐。1928年后曾任国民党第四路军总指挥,第

九集团军总司令、省主席等职。1945年国共谈判,任国民党代表。1949年任国民党政府

和平谈判代表团首席代表,和中国***代表团进行谈判,留北京,同年被邀出席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曾任西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等等。

[播衍迁徙]由上可见,张姓在传说时代起源于清阳(亦即后来的清河郡治),春秋时,由

周文王的姬姓后裔所建的晋国和韩国,有姬姓后人以张为姓,这一支张姓后来居上,繁衍

很广,在京兆、太原等26处都形成望族。同时,也可知,张姓最初的发祥地,应当是在今

天的河北、山西、河南省境。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周宣王时有卿士张仲,其

后裔事晋为大夫。张侯生老,老生趯,趯生骼,至三卿分晋,张氏仕韩。韩相开地,生

平,凡相五君。平生良,字子房,汉留文成侯。良生侍中不疑。不疑生典,典生默,默生

大司马金。金生阳陵公乘千秋,字万雅。千秋生嵩。嵩五子:壮、赞、彭、睦、述。壮生

裔,裔生皓,字叔明,后汉司空,世居武阳犍为。皓生宇,北平范阳太守,避地居万城。

字孙肥如侯孟成,生平,魏渔阳郡守。平生华,字茂先,晋司空、壮武公,二子:祎、

韪。祎字彦仲,散骑侍郎。生舆,字公安,太子舍人,袭壮武公。生次惠,宋濮阳太守。

二子:穆之、安之。安之之族,徙居襄阳……韪,晋散骑常侍,随元帝南迁,寓居江左。六

世孙隆,太常卿,复还河东,后徙洛阳。”由上可见,战国秦汉时期,张姓族人已从祖居

的河南段的以北地区,逐渐繁衍到黄河南北,他们的足迹遍布陕西、河南、山东、河北等

地。其中,巴蜀地区,战国秦时已有张姓人入蜀郡为太守,至汉代,巴蜀地区张姓人士落

籍增加。同时张姓先民也有迁人吴郡的。这其间张姓已是北方的一大姓氏,如京兆杜陵张

氏仍然显贵,汝南细阳张氏三相汉室,敦煌酒泉张氏威震西北。汉末,由于董卓之乱,中

原地区遭受严重破坏,北方的张姓族人被迫第一次南迁;西晋末年,因“永嘉之乱”,张姓

也同其它士族一起大举南迁,以至后不久,吴郡张氏首先崛起,后成为了我国东南沿海张

氏的繁衍中心。同时,张姓也有的迁往东北的辽宁。吉林和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和新疆

等地。最南已称盛于今广东韶关。唐至五代,张姓在南迁的同时,再创辉煌,在许多州郡

的显姓望族中,都有了张姓的存在。到北宋末年,即金兵占领了黄河南北到蒙方军队南下

期间,北方的张姓族人又一次大规模南迁。经过几次大规模的南迁,使得张姓至宋以后,

已遍及全国各地。由于张姓历代族大人众,支系庞大,故在迁徙繁衍过程中也形成了许多

望族,分布于我国大江南北各个区域,从而使张姓成为了我国一大姓氏之一,并居前列。

现在很多人取名没加辈分了,所以不好说,不过我这一脉倒有个定字辈,字辈分别是:基从显肇; 甫俸拱昌; 廷仕应瑞; 永正奇大; 世代源远; 定邦朝阳; 宗先广启; 祖必舒光; 学成文裕; 荣华自长……,我是阳字辈,我是云阳的。

谱牒学的唐末谱牒的衰绝

谱牒是适应世家大族式家族和门阀士族制度的需要而兴起的,在唐末五代,随着世家大族式家族组织的瓦解,谱牒彻底衰绝了,专门研究谱牒的谱学...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