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的代表作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3收藏

温庭筠的代表作,第1张

  1、温庭筠,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是花间词派代表人;

 2、代表作有《商山早行》《过陈琳墓》《菩萨蛮十四首》《望江南》等;

 3、温庭筠诗风上承南北朝齐、梁、陈宫体的余风,下启花间派的艳体,是民间词转为文人词的重要标志。他精通音律,词风浓绮艳丽,语言工炼,格调清俊,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有温李之称;

 4、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1、温庭筠(唐代著名诗人、“花间词派”代表人物)。

2、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温庭筠

(812?-866) 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约48岁被授隋县尉,其后曾为幕府僚吏,任方城尉,至国子助教。年轻时苦心学文,才思敏捷,精通音律,善鼓琴吹笛。他喜纵酒放浪,一生不受羁束,喜讥刺权贵,因此不为时俗所重,坎坷潦倒一生。其诗与李商隐齐名,七言乐府师法李贺,或寄吊古兴亡之慨,或写边塞荒寒之景,或述田家务农之劳苦。近体诗反映现实面更广泛,涉及羁旅行役、友朋寄赠、身世感慨、咏史咏物等多方面内容,不时发出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浩叹。温庭筠是文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是“花间派”词的先导,对词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他的词多写妇女生活,除常见的闺阁、歌伎题材外,还有写戍妇思念征夫、女道士、祠庙赛神、采莲女子的爱情和商妇的相思等。温词的风格以秾丽绵密为主,多用比兴,以景寓情。温庭筠在创造词的意境上表现了杰出的才能,他善于选择富有特征的景物构成艺术境界,表现人物的情思。他的词乍看似乎堆垛晦涩,仔细玩味便觉情挚韵远,余味犹存。代表作有[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更漏子]“柳丝长”等。其词在写景、述事中含蓄着主人公深沉的感情,与李煜词的多用赋体、直抒胸臆不同。这一艺术特点,对宋代词人周邦彦、吴文英等有影响。温庭筠加强了词的文采和声情,其句法的参差,叶韵的繁变,情景的交融,有助于词的艺术特征的形成。温庭筠在词艺术方面的探索,对词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温诗今存310首,有清顾嗣立的《温飞卿集笺注》。其词主要收录在《花间集》、《全唐诗》、《金荃词》、《唐五代词》中。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温庭筠词风

1,多为代言体,多写思妇,宫女,青楼女子生活及情思

2,多从容貌,服饰,情态上描写女人,细腻,

才色泽秾美,声律和谐。

生平:

1,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以词名家的人,唐代词人之冠。

2,树起“诗庄词媚”的界碑,确立了“词为艳科”的观念,

对五代花间派产生深远影响。

3,人称“温八叉”(相传写律赋能八叉手而八韵成)

4,与李商隐齐名“温李”,与韦庄齐名“温韦”。

人物:

(812-866?),

本名岐,自飞卿,太原祁人。唐。

原有《金筌》,《握兰》,均散佚。

《花间集》词66首,

王国维辑其词为《金筌词》收其词70首)

温庭筠的代表作

  1、温庭筠,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是花间词派代表人; 2、代表作有《商山早行》...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