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大提琴组曲的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专辑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4收藏

巴赫大提琴组曲的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专辑,第1张

中文名称: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英文名称:Bach:The Cello Suites

资源类型:APE

发行时间:2005年

专辑歌手:王健

地区:德国

语言:德语

“Jian Wang plays solo Bach – The timeless modernism of Bach’s music in a highly personal interpretation” ——这是DGG公司对王健的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专辑的评介。

中国大提琴家王健演奏巴赫的全套大提琴无伴奏组曲是2005年DGG的重点出品,外界对王健的这个录音寄予厚望。原来预定是2005年的5月面市,现在提前到2月出版。这次DGG专门为王健设计了一个有中国特色并富于简约主义的封面,打破了DGG一般出品的设计样式。 巴赫创作的6部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无疑是古典音乐的核心曲目。王健已经成为世界各地音乐厅里让人熟悉的面孔,他作为音乐会独奏家和室内乐演奏家经常得到很高的评价。这个录音为巴赫组曲代来了永恒的现代气息。一种沉思的,几乎是冥想的风格的演出,伴随着让人兴趣盎然的青年音乐家强烈的个性。

史密斯:在你作为大提琴家成长过程中,巴赫的组曲对你意味着什么?

王健:我的父亲是一个大提琴家,演奏的几乎全是古典音乐,但是我起初对巴赫的作品并没有特别强烈的反响。对于我,它是美好的,但太复杂,不象一些其他的大提琴音乐有很多的旋律。在9到10岁的时候,我开始公开演奏巴赫——不是整个的组曲,一次只演奏2-3个乐章。在《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这部记录片中亮相后,我成了“橱窗”里的孩子,一个星期要公开演奏3到4次。

我还记得有一次为几个德国音乐家演奏巴赫,出现了记忆失误。我开始在舞台上哭泣,台下的人跑过来拥抱我,吻我,但这只是让我感觉更家困窘(当中国人心烦或者困窘的时候,你不要管他们。你要假装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困窘)。其中的一位对我说(是后来被翻译过来的):“这是最难记忆的东西,不要感觉羞愧。你奏出了动听的音乐。”

随着演奏巴赫组曲次数的增多,我演奏得越来越好。它们成为我灵魂的避难所。我知道它听起来非常严肃,但这是为我为自己演奏的音乐。在我演奏了很多的协奏曲,感觉疲惫的时候,当我厌烦音乐的时候,我就独自演奏巴赫。接着,所有的东西变纯净了,我的灵感也回来了。

史:这么多年来,你处理巴赫音乐的方式是如何深化的?

王:一开始,我试图像歌曲一样演奏这些组曲,让它们听起来很优美。但是到了我20多岁,它们不仅仅是优美,还有我们在现实世界中不能实现的理想境界。对于我来说,这是朝向另一个精神世界的观望。此后,我开始改变演出方式,我注意到其他人也是这样做的。从中,我得到了像马勒交响曲那样巨大的感染。音乐从心灵开始,就像我们为自己演奏的旋律。它就像生命,是以细胞为单位生长起来的。

史:你出生在中国,却居住在西方。作为一个艺术家,在这两个世界之间,你把你自己放在什么位置?

王:我不知道其他人如何感觉我,但我认为自己处在两个世界之间。我在16岁的时候离开中国,以后一直生活在西方。在国外的头一些年,从16岁到20岁,这是我个性成熟的阶段。在我看来,我已经非常美国化了,但是我很大一部分还是中国式的。

史:中国式的部分对于你意味着什么?

王:除了演奏大提琴,我做得最多的事情是读了很多中国的书籍,有时在床上用手电筒看。我不能把我称做学者,但我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有比较深的掌握。然而,音乐是一种语言,有它自己的风格和习惯。一个伟大的作家可以写出一部伟大的书,尽管是用他精通的语言,但是里面的信息是关于人性本身的。我不能说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成为一个不同的艺术家,因为我认为音乐同样是关乎人性的。

史:尽管如此,你给这部组曲带来了不同的文化背景的诠释。巴赫毕竟不是中国人,那么你如何在他的音乐中表明自己的东西?

王:巴赫的音乐有很多旋律表现了中国人的生活哲学,比如谦逊、愿望不要成为欲望、喜爱但不一定占有。这都是中国人的处世哲学。因为我在这些价值观中长大,这些东西我感觉很亲切。巴赫的音乐让我更加确信这些人生理念。我不知道德国人如何感觉,但我可以告诉你,巴赫的音乐完全打动了我,我可以用我的方式理解他要诉说的东西。没有德国血统或者没有与巴赫有共同的宗教信仰,我并不感到紧张,相反我很自信,因为他的音乐深深地触动了我。

史:促使你形成这样的看法用了多长时间?

王:我想说,形成这样想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部**Tous les Matins du Monde。让我感动的一个场景是,当Saint Colombe坐下来开始演奏,想起他的妻子刚刚去世……朴素的音乐响起,触动我的神经,我流下了泪水。从那时起,我听了很多的巴洛克音乐。我感觉它们很像中国的诗歌。你知道,一些协奏曲就像小说,有迷人的、奇异的故事。当你读20个字的中国五言绝句,你会得到完全不同的感觉,在那4行诗中,每行有5个字,你得到了微观的宇宙,那样浓厚,那样淳朴,让你感觉整个世界更加和谐。

史:你定居在西方,但经常去中国演出。在你的艺术和你的观众那里,这样的背景的重要性有多大,?

王:我感觉很幸运。我能演奏我的音乐,与其他人分享我所珍爱的东西。如果你去看我的上一代人,他们在文化革命中失去了所有的东西。我可以告诉你,我们有伟大的艺术家,但是他们没有机会做想做的事情。最近,我读了一篇中文的评论文章,它说:“中国的表演者已经与西方最伟大的名字并列,我们可以安心地说,我们的艺术家与他们一样伟大。” 中国人欣赏巴赫组曲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尽管他们理解它而且喜欢它,却总是把它当作别人的东西。我认为这就是我所要做的,如果足够多的人听我演奏并说:“他很像我们”,我就有能力推倒这个藩篱。

事实证明巴赫的六首无伴奏组曲在中提琴上演奏同样辉煌,现代众多提琴教育工作者多采取“移植”的方法进行编谱,提高了一个八度的组曲并没有改变巴赫作曲的初衷,反而使这六首无伴奏组曲更加为人所熟知。这也体现出巴赫这个作曲家的伟大,不愧为古典音乐史上的一代宗师。

1《勃兰登堡协奏曲》

伟大的德国作曲家JS巴赫(1685-1750)以精湛的对位技巧赋予复调音乐无限的魅力。勃兰登堡协奏曲,是他众多管弦乐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一组。全曲共6首,每首的乐器组合各不相同。从这组乐曲中我们能体会到巴赫对艺术的感悟能力与杰出的作曲技能。这组乐曲被瓦格纳称为“一切音乐中最惊人的奇迹”。

2《马太受难曲》

“马太受难曲”是由德国著名音乐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于十八世纪创作,巴赫被称之为“西方音乐之父”。这部曲子共分为78首分曲,真实地再现了耶稣被犹大出卖、被捕、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

3《平均律钢琴曲集》

《平均律钢琴曲集》(48首前奏曲与赋格)是巴赫键盘音乐中最伟大的作品,这套作品是巴赫音乐创作的峰巅,彪罗(Hans Guido Von Büllow)把它比喻为音乐上的《旧约圣经》。平均律是欧洲音乐的基本律制。

扩展资料:

巴赫是16世纪以来集尼德兰、意大利和法国音乐之大成的最伟大的作曲家,被尊为近代“音乐之父”。他的作品既具有高度的逻辑性,结构严密,又具有内在的哲理性,深刻隽永。由于他具有人道主义的崇高信念和对美好生活不屈不挠的追求,他的音乐往往生气勃勃,富有人情味。冯兰认为巴赫是世界作曲家中水平最高的、最伟大的作曲家。

首先,巴赫把音乐从以声乐为主体,发展为以器乐为主体,并使器乐演奏技巧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在巴赫以前,音乐以声乐为主体,难得用乐器作为伴奏,器乐没有独立的地位。巴赫充分发挥古钢琴的演奏技巧,发明了五指并用的弹键盘指法。在巴赫以前,弹风琴和古钢琴的键盘不用拇指,仅用四指运指法。巴赫发明了拇指运指法,奠定了今日的钢琴指法。

参考资料-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平均律钢琴曲集

-马太受难曲

-勃兰登堡协奏曲

托马斯·巴赫(Thomas Bach),德国人,1953年12月29日生于德国维尔茨堡,是前德国击剑运动员,曾在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上获得男子花剑团体冠军以及多次世锦赛冠军。1981年,巴赫被选为当时新成立的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成员,1982年,进入联邦德国奥委会。1996年,他竞选国际奥委会执委成功,2000年,担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长期负责奥委会法律事务。2004年8月退出副主席位置,2006年2月,在都灵冬奥会期间再度当选国际奥委会副主席。2013年9月10日当选第九任国际奥委会主席。2021年3月10日,巴赫连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任期至2025年 一岁一礼,岁岁平安,愿不用远赴大海也能春暖花开,不用颠沛流离也能遇到陪伴。生活虽然到处是苦难,但只要你积极向上,保持乐观,终会迎来自己的春天!

扩展资料:

“一岁一礼,一寸欢喜”给人传递的印象是温柔文雅的,数字是最小的一但是包含的时间却是无法计量的,适合小女生的微信个性签名,也可以用为生日文案。与此类似的句子还有“岁岁年年,万喜万般宜。”“往事不忧,未来何惧。新岁渐长,无忧无虑。”“你且听这荒唐,春秋走来一步步;你且迷这风浪,永远二十赶朝暮。将昨日事,归欢喜处”,都表达了对未来的渴望和大胆追求,相信美好的事物一定会在新的一岁如约而至。

证明:随便取一个奇数,如77,都可以写成三个质数之和,即77=53+17+7;再取另一个奇数,如461,可以表示为461=449+7+5,也就是三个素数之和。461也可以写成257+199+5,它仍然是三个素数的和。有很多例子,也就是说,“任何大于5的奇数都是三个素数的和。”

从6=3+3、8=3+5、10=5+5、……、100=3+97=11+89=17+83、……这些具体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哥德巴赫猜想都是成立的。

哥德巴赫猜想尚未解决,目前最好的成果(陈氏定理)乃于1966年由中国数学家陈景润取得。这三个问题的共同点就是题面简单易懂,内涵深邃无比,影响了一代代的数学家。

扩展资料:

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历史:

华罗庚是中国最早从事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家。从1936年到1938年,华罗庚去英国学习。华罗庚在哈代的指导下研究了数学理论,开始研究哥德巴赫的猜想,这几乎证实了所有偶数猜想。

1950年,华罗庚从美国回国,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组织了一次数论研讨会。华罗庚选择哥德巴赫猜想作为讨论的主题。参加讨论班的学生,例如王元、潘承洞和陈景润等在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上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

1956年,王元证明了“3+4”;同年,原苏联数学家阿·维诺格拉朵夫证明了“3+3”;1957年,王元又证明了“2+3”;1962年,潘城东证明了“1+5”;1963年,潘承洞、巴尔巴恩与王元都证明了“1+4”;1966年,陈景润在对筛法作了新的重要改进后,证明了“1+2”。

-哥德巴赫猜想

-世界三大数学猜想

  [0423]巴赫 - 意大利协奏曲

  意大利协奏曲(BWV 971)是巴赫最受欢迎的键盘作品之一。创作于1734年,巴赫把此曲题为“依意大利趣味的协奏曲” (Concerto nach Italienischem Gusto)。现在简称为“意大利协奏曲”。从登科时代起,巴赫受了意大利的影响,而到了莱比锡时代之后,把研究所获得的意大利型协奏曲的方法,活用于单一乐器的企图,促成了“意大利协奏曲”的这部作品。

  这首作品于1735年在巴赫键盘练习曲(Clavier-Ubung)的第二册中与BWV 831法国序曲(Ouverture nach franzosischer Art)同时出版。这首意大利协奏曲是为双层键盘的大键琴所作,在双层键盘的曲目中,这是一首非常重要的作品。从库普兰(Couperin)到莫扎特(Mozart)这段期间的双层键盘大键琴作品中很少有标明如何运用上、下层键盘,都是任凭演奏者自己对音乐的诠释来处理。几乎可以说,只有巴赫的这首意大利协奏曲是将如何使用双层键盘标示最清楚的一首作品。这首作品不但在音乐的内涵、音乐的结构、以及音色上的运用有相当完美的表现与安排,对演奏双层键盘大键琴的技巧更是能够发挥到淋漓尽致。或许是因为时代的变迁使得钢琴兴起而大键琴势微,人们较少谈论这首在双层键盘大键琴中属于重量级的作品。该段音乐选自其中的急板(Presto)。

  文字出自:http://wwwclassicalcomcn/html/21/18221-945html

文 | 花胡桃

导语:这是一篇关于音乐、艺术、英语的探索小文。算是个人学习历程与心得,供大家参考。

在得到app专栏《西方艺术史》中,读到一则轶事,讲的是门德尔松如何通过光临一家猪肉铺复兴了巴赫的音乐。

如今被誉为 “欧洲音乐之父” 的巴赫同学(Johann Sebastian Bach),虽然在世时是位非常成功的宫廷乐师,但其实过世之后,他一直默默无闻,差点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直到近80年后,德国另一位有名的音乐家,门德尔松(Felix Mendelssohn),把巴赫一手捧成了红人。

故事的开始,充满了吃货的味道:

这件小事之后,就有了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 “ Bach Revival ”,巴赫音乐艺术的复兴。复兴的开端,就是门德尔松1829年指挥演奏了他在肉铺里发现的《马太受难曲》, St Matthew Passion 。

以上故事总结起来就是 —— 门德尔松买猪肉买到了无价的艺术瑰宝。刚看完那会,觉得:哇塞,艺术家就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太厉害了。

但是吧,虽说门德尔松1829年指挥演出《马太受难曲》,这是铁铮铮的事实;夸他引领了巴赫复兴的潮流,当然也无可非议。

可这个买猪肉的故事,仔细推敲起来,怎么好像充满了bug呢:

世上哪有这么多巧合 —— 门德尔松去猪肉铺的时候,刚好碰上包装纸是巴赫的手稿,回头一问老板,还能把所有的包装纸全部买走,刚好凑成一部《马太受难曲》。难道之前老板一直用的别的包装?专门等着门德尔松来?没有其他客人买过同样包装的?里面难道不会缺页吗?凭什么门德尔松一个人就能收集到完整的乐谱?

既然有问题,就得查资料。

最先查到的是专门研究巴赫的作家 Jim Whiting 所写的一本书: 《巴赫的生活与时代》 The Life and Times of Johann Sebastian Bach 。其中提到:

butcher shop ,肉铺。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巴赫的作品确实有遗失,有的可能到了猪肉铺,还被老板用作包装纸 —— 但手稿遗失是真,被老板拿着包肉这个梗,可就不一定了,只能算是“坊间传闻”。严谨的作者在此只敢用一个 “ reported to ”,也就是“据说”手稿被用作了包装纸。

有人要说了:不对不对,怎么可能光凭一个作家的用词就下结论呢?说不定这只是Jim Whiting 的个人写作风格而已。

好,我们继续挖。

接下来是 图雷克巴赫研究所 Tureck Bach Research Institute 的研究成果(注意断句:是图雷克//巴赫研究所,别看成了图雷克巴)。

我在这个研究所的网页上找到一篇名为 《巴赫的世界观》 World View of Bach 的学术论文,作者是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档案研究中心的 Rosalyn Tureck。

他在文中指出,巴赫同学生前其实是一个有名的宫廷乐师,只能算表演家( performer ),没有人把他看作伟大的作曲家( composer )。此外,在当时人们眼中,巴赫太注重音乐的形式和结构,连他自己的亲儿子都说,巴赫是个“a totally outdated musician”,古板的“过气音乐家”。

所以巴赫1750年过世之后,确实被世人遗忘了很长一段时间。

巴赫的大部分作品从来没有正式发表,他的手稿也被不待见自己作品的儿子们搞得七零八落,四处流散。

copper plates ,当时那个年代还是用的铜版印刷术,copper plates 就是印有巴赫曲谱的铜板。

但是,这里有一个转折。毕竟我们也都知道那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这么厉害音乐家,怎么可能被彻底埋没呢?

这不,两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音乐界大神 —— 莫扎特(Mozart)跟贝多芬(Beethoven),都深爱着巴赫,他们的音乐作品也受到了巴赫的影响。可惜的是,这两位大人物并没有让世人注意到巴赫的才华。

此时出现了另一位重要人物,Carl Friedrich Zelter,德国著名的指挥家,蔡尔特。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我们以下姑且称他为蔡老师。

1820年左右时,他是柏林歌唱学院(Berlin Singakademie)的老师,大家可能不熟悉他的名字,但蔡尔特带出了个有名的学生 —— 今天故事的主角,门德尔松。

在校期间,蔡老师经常带孩子们学唱巴赫的曲子。门德尔松对巴赫的兴趣,早在这个时候就培养起来了。

所以说,门德尔松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巴赫的大名,还一直跟着老师学唱巴赫的曲子。

如此看来,他二十岁时指挥演奏《马太受难曲》之所以能一鸣惊人,得益于长期积累,而非天降灵感 —— 在猪肉铺发现包装纸里藏着的曲谱,兴致来了就马上去演奏?拜托,完整版的《马太受难曲》足足有三个半小时,谁一时兴起去瞎折腾这个。

我并不是不相信神童,也不是反对故事里的美好与传奇,只是更愿意相信“厚积薄发”这条朴素的真理。

但必须承认的是,门德尔松这次演奏的效果真的太好了。莫扎特和贝多芬没做到的事,他却做到了,而且当时他还只有20岁。

这篇论文中两次提到此次演出的重要意义:

oblivion ,遗忘。

看看这场演出效果,门德尔松简直是巴赫同志的救世主呀,rescue Bach from oblivion。正是因为这次轰动一时的演奏,巴赫才重新回到了大众的视线当中。

门德尔松指挥演奏《马太受难曲》,就像给世界丢了枚重磅炸弹, drop a bombshell upon the world ,影响力可见一斑。

关于猪肉铺的事情呢,论文中确实也有提及:

又是一个 “reported to”,只能是 “据说”。

而且,最终能收集到巴赫作品完整的手稿,是多名学者在欧洲多年苦寻的结果,可不是门德尔松一个人买猪肉买回来的。《马太受难曲》的手稿可能确实遗散在了猪肉铺,但收集到所有的包装纸,怎么着也都得花上一番功夫吧。

这里还想说个小插曲。

我们前面提到,莫扎特和贝多芬都非常欣赏巴赫。其实,贝多芬在写著名的弥撒曲《庄严弥撒》 Missa Solemnis 期间,还收集到了巴赫遗散的手稿。

《卫报》古典音乐专栏的记者采访了非常有名的英国指挥家 Roger Norrington,他说道:

B Minor ,巴赫的《B小调弥撒》。

贝多芬,以及另一位有名的奥地利音乐家海顿(Haydn),都拿到过这部弥撒曲的谱子,但他们并没有收集到《马太受难曲》。

不过这件事跟我们今天的主题没太大关系,只是觉得好玩,拎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们回来继续看这个买猪肉的梗。

在维基百科英文版 “ Early music revival(早期音乐复兴) ”词条中,关于巴赫音乐的复兴,只提到了门德尔松指挥演奏《马太受难曲》的事,对猪肉铺包装纸什么的却只字不提。

同样,在专门研究巴赫的 Bach Cantata Choir 学报中,一篇名为 《门德尔松与巴赫复兴》 Mendelssohn and the Bach Revival 的文章里,也只提到了门德尔松指挥演奏的事,没找到关于猪肉铺搜集乐谱的事迹。

论文中还提到门德尔松学习音乐的Berlin Singakademie,柏林歌唱学院(没错,就是前面我们说的蔡老师教小门德尔松唱歌的学校)。柏林歌唱学院在19世纪20年代初期就开始教学生们唱巴赫的曲子,这可比门德尔松1829年的大型演奏要早了好几年。

从时间上来说,又一次证明门德尔松早就受到了巴赫的影响,而不是偶然发现了巴赫的手稿,接着才临时起意,准备指挥演奏《马太受难曲》。

论文还强调了蔡尔特老师在巴赫复兴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如果不是蔡尔特,可能门德尔松都没机会接触到巴赫。连后来门德尔松指挥的那场演出,其中所使用的伴奏( score ),都是老师蔡尔特帮忙准备的。

论文还给出一个重要的史料证据:当年跟门德尔松一起准备演出的好友 Eduard Devrient 在他的回忆录里写道,他和门德尔松在计划演奏的过程中,还曾找过老师蔡尔特帮忙。

可惜的是呢,之所以后来功劳都归了门德尔松,是因为蔡老师其实反对这次演出。

在蔡老师看来,两个学生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马太受难曲》宗教色彩过于浓厚,而且一个演出就要三四个小时,根本不会有人感兴趣,他俩也不可能成功。

看来,老师的建议不一定正确。这俩孩子坚持自己的看法,结果一举成功,把巴赫这位被普通大众遗忘了几十年的宫廷乐师捧成了音乐界大神。

研究来研究去,这个猪肉铺事件其实还是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毕竟,没有人24小时跟踪记录门德尔松的生活,也没人知道他究竟有没有去过猪肉铺,是否真的发现了包装纸上藏着的曲谱。

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大量学者和音乐家都参与了巴赫作品手稿的收集。可能其中某些学者在一个猪肉铺发现了部分手稿,至于门德尔松是不是其中一个,有没有扮演关键角色,我们不知道,也无法确定。

但我个人认为,一场成功的演出绝对不是偶然,门德尔松必定下了一番苦功,也一定是深爱巴赫的小粉丝。故事里那个陪老婆买猪肉的吃货,怎么看都有点太过戏剧化 —— 让人一听就知道这是个坊间流传的“轶事”,并不能“载入正史”。

在写了猪肉铺故事的这篇文章里,作者在最后也补充道:

有意思的是,作者说了个 “首先”,就没有 “然后” 了。光凭一个身家背景,好像不足以说服我们。但这个角度呢,也不是没有道理:有钱人的孩子,不太可能自己去买猪肉。

话说回来,真也好假也罢,故事里的传奇色彩似乎更容易让人记住门德尔松对巴赫复兴的重要意义。毕竟,我们得好好感谢这位小年轻,把巴赫从音乐界的 “小众男神” 变成了大家公认的 “音乐之父”。

之所以花了这么多时间探索研究,纯粹是出于个人兴趣,并不是在“打假”。以上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获取授权

巴赫大提琴组曲的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专辑

中文名称: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英文名称:Bach:The Cello Suites资源类型:APE发行时间:2005年专辑歌手:王健地区:德国语言:德语...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