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风流的“硬汉”作家海明威,为何晚年选择自杀?
库尔特·辛格说:"这个世上有了海明威和没有海明威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他用自己的勇气在充满暴力的现实世界追逐自由,不甘屈服的灵魂闪烁着光芒。
走上"硬汉"道路的海明威
印象中的海明威是一个极具冒险精神的"硬汉"。
但你无法想象就是这样一个"硬汉"在小时候穿上似洋娃娃的衣服,剪着波浪头,不停地做女红。有没有体会到一种强烈的反差萌呢?
海明威在家中备受疼爱,但方式有点特别。母亲将他当做了"双胞胎"来抚养,经常让海明威扮成女孩的模样,假装自己有双生子。
长时间的cosplay 使海明威的性格错位,甚至假装成妈妈,抱着洋娃娃不肯放手,开启碎碎念的模式。
童年的性格反差并不是一件好事,这也是他婚姻不幸的原因之一。
海明威是什么时候踏上了硬汉的道路呢?或许是父亲看不过去过于"女性化"的海明威,就带着他领略大自然的力量,冒险、打猎、露营唤起了他体内的荷尔蒙。
海明威拿的起笔杆子,对于枪杆子也毫不含糊。创作的灵感与生活息息相关,战争、婚姻、童年的性格错位和作品深深交织在一起,逃不开,躲不掉。
如果说打猎是他男性荷尔蒙苏醒的开端,那么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海明威,见识了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残酷之后,足以让他成长为硬汉,并蜕变成为魁梧英俊、才华横溢的型男。
富裕的家庭、帅气的脸庞、良好的文学修养、又带着霸气的气场,足以让无数女人趋之若鹜。
他风流的一生拉开了帷幕。
四段婚姻
哈德莉陪海明威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时期。那时候他还不是大文豪,名声没有十分的响亮,日子过得穷困潦倒。
生活不是空中阁楼,大多数是一地鸡毛。
经济上的贫困也带出了一系列问题。后来哈德莉弄丢了手稿,婚姻就开始有了崩塌的迹象。
海明威喜爱创作,经历又丰富,名声渐渐变大,身边围绕的女人越来越多,几乎没有哪个男人能拒绝送到眼跟前的"肉"。
多年后,在《流动的盛宴》中表明了他的私情。哈德莉正是知道了这件事,提出了离婚。
海明威的第一段婚姻到此终结。
女记者波琳是海明威的第二任妻子,二人过得非常舒心惬意。
可惜在1930年海明威出了车祸,住在医院长达一年的时间,都是波琳在一直照料着他。
好景不长,在西班牙内战爆发期间,海明威不顾反对去前线当了战地记者。他确实生性风流,对于独立自主的,又不那么宠着海明威的玛莎,很快动了心。
他开始和波琳分居,1940年离婚,同年11月,与第三任妻子玛莎结婚。
在这时,海明威的文坛地位已经如日中天。玛莎野心勃勃,在文坛也有着不小的地位。
两个人谁也不服谁。几年的时间,爱情的甜蜜过后是彼此的怨恨。
海明威的最后一次婚姻的女主玛丽是周刊的一名记者。这段婚姻维持到了他逝世。
海明威的四段婚姻很是动荡,有人会好奇他一生最爱的是谁?
霍契勒的新书《两个女人之间》表达出了这样的意思:在巴黎穷困潦倒的日子是他一生最快乐的时光。他和波琳的关系简直是一场灾难 。
海明威晚年的著作《流动的盛宴》写到:"我爱她(哈德莉),我并不爱任何女人。"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相信这个说法。在最后的几年海明威深陷绝望和崩溃之中,很难想象他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偏执,抑郁的影响。
美国文学教授提到或许在《流动的盛宴》中有杜撰的成分。
这段浪漫的青春记忆注定与他晚年的凄惨磨合在一起。婚姻的感情动荡也成就了海明威的文学著作。
《太阳的升起》、《战地春梦》、《战地钟声》、《老人与海》。每一段婚姻都会有新的著作诞生。
最著名的《老人与海》,里面却隐藏着海明威与海岛的缘分。
海明威的骨子里是自由的,是爱冒险的。他参加过很多的战争,在体内留下了237块弹片,受过很多的伤,甚至一次事故中,他只能站着写作。
去非洲狩猎,在阿尔卑斯山滑雪,海明威体内住着的是自由不羁的灵魂。这样的他既与大海有着非凡的默契,自身也在大海的包容下,可以更加深刻的思考,写出深邃的文字。
海明威与"海"缘分
有两座岛屿与海明威的缘分很深。基韦斯特岛,又叫"落日的故乡",是作家的伊甸园。
从小父亲就叫他钓鱼,打鱼和写作就是他在这座岛上的日常生活。
海明威在瑰丽的晚霞中不断地反思所经历的战争。在基韦斯特岛他创作了许多的著名的。
另一个就是哈瓦那,海明威经常在两岛之间畅行。
哈瓦那激情的生活瞬间吸引了他。西班牙情调的街道,热情的混血女郎,疲惫时还有朗姆酒、雪茄。
在有了第三任妻子之后,加上对古巴这个国家的喜爱,便定居在了哈瓦那。
与新城区有所不同的老城区,弥漫着沧桑的味道,又带着些许的忧伤。那民居与工事为一体的建筑风格,这座古巴古老的城堡是最能"明白"他的。
就是在这里海明威写下了《老人与海》,书中很多地方都能体现哈瓦那的痕迹。
写作不是他的全部,海明威曾说:"写作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在岛上养猫、喝酒、拳击、骑马……生活丰富。
他对于猫非常的痴迷,一生中都有猫的影子,也可以说猫伴随着他的一生。
海明威是名副其实的"文坛硬汉",他总是离开岛屿见证战争,用非凡的勇气揭露愚蠢和暴行,现实世界中内心的火焰熊熊燃烧。
宿命的魔咒
这样的人为什么会晚年凄惨,难逃宿命的魔咒呢?
其中之一,就是他的胜负心太强,无法对自己满足。过度的追求完美只会让人陷入焦虑之中,难以挣脱。
在他写作的时候,十分的严肃,甚至单脚站立的创作。写完后的第二天再通读一遍,写到哪改到哪。全部写完后又改一遍。
他的一篇长篇小说一页改了39次才满意。《丧钟为谁而鸣》在清样出来后连续修改了96个小时。
海明威精益求精的精神让人敬佩,创作中抱着这样态度是非常好的。
但是在生活中有利有弊,性格影响着方方面面。一旦人生中出现自己不如意的事情就会陷入焦虑的困境。他的婚姻就是写照。
婚姻的不幸成就了他的创作,同时在一次次打击中又继续追寻,没有停歇,又不满意,形成了恶性循环。
他自己也说:"人生最大的满足不是对自己的地位、收入、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的满足,而是对自己的满足。"
抑郁也是导致晚年凄惨的一大因素。他的父亲就是抑郁而死的。
海明威热爱古巴这个国家。二战爆发后,德国间谍不断刺探涉美情报。一直爱冒险的他联系了大使馆,要建立私人间谍网。
一个由渔民、赌徒等的组织建立了。这个"民间"间谍网对于追踪干扰纳粹的活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却引来了埃德加·胡佛的不满。
胡佛执掌着最大的"官办情报机构之一",在一次海明威向布雷登发回的线报被获悉,胡佛派人去查,不久,传来消息称海明威的情报"系编造"。
与此同时,胡佛不断的施压,"犯人工厂"被迫解散。
之后,他受到更加严密的监视,这种束缚的感觉对于崇尚自由与冒险的海明威来说是"致命"的。
长此以往,海明威总怀疑自己被盯梢,甚至有时饭没有吃上几口,脸庞就涌现着惊慌之色"吧台那边有两个特工。"
好友霍奇纳在和他闲谈的时候,都会触及到已经神经敏感的海明威。
他咆哮,将霍奇纳当做了随时出卖他的人。海明威自杀前几个月就抑郁了。
他逝世后,其妹妹,弟弟相继离开。仿佛这就是个魔咒。
海明威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他既是自由不羁的冒险家,又是惊才艳艳的作家。一个自由,向往大海的灵魂是无法被束缚的。
“我们要是出手,就有责任杀得干净利索。如果伤害了一头野兽,应该径直把它了结”,埃内斯特•海明威1950年在一封信里写到。他写的是打猎,但那段话看来部分反映了这个伟大作家的整个处世哲学。
海明威充满丈夫气,面色红润,喜欢豪饮,受到的伤害超过大多人,但都挺过来了。他和多数作家不一样,活着的时候就已名利双全,是普列策奖和诺贝尔奖得主。
海明威每隔一段时间就发作严重的抑郁症。他在1926年写到:“不去自杀的真正原因是,你总是知道,在受过地狱的煎熬之后,生活是多么丰姿多彩”。两年后,他的父亲因患糖尿病精神沮丧,饮弹自杀。海明威有时幻想自己怎样自杀,是从一条客轮跳到海里呢,还是用脚趾扣动猎枪的扳机。
到五十年代后期,海明威的抑郁症日趋严重,其部分原因,是1954年他在非洲狩猎时曾两次飞机失事,造成内伤,又导致并发症。他在60岁的时候已经患有肝酒精中毒、高血压和肝炎。朋友们说,海明威此时已“衰弱不堪”。对这个身高六英尺、曾经体重200磅的大汉居然这样形容,令他们自己都感到惊讶。海明威停止了他的最后一部小说《伊甸园》的写作,在1961年冬天住进马约诊所,用电击治疗抑郁症。
当年4月,海明威回到位于爱达荷阳光谷附近的索图特山,他在那里有一座现代化的住宅。一天早上,妻子玛丽发现他手持猎枪,凝视着窗外。人们随即让他服用大量的镇定剂,然后把他送回马约诊所。6月中旬,海明威坚持说自己好了,可以回家。在6月的最后一个星期,玛丽开车把他从明尼苏达州罗彻斯特的医院接回爱达荷家中。她把海明威的枪支都拿到地下室锁了起来。
但是,海明威知道在什么地方找到钥匙。回家两天后,身穿睡衣、披着睡袍的海明威趁妻子还在熟睡,来到厨房,在水池上方的窗台上找到了钥匙。他到地下室打开了储藏间的门,挑选了一杆以前用来打野鸽的猎枪,然后上楼梯,来到镶着橡木壁板的前厅。他把两个枪管都装上弹药,把枪口顶在额头上,扣动了扳机。
是玛丽发现了海明威的尸体。她在开始的时候宣称,海明威是擦枪走火打死了自己。但是在附近房间里没有找到擦枪的用具,而且海明威是一个很会摆弄武器的人。
海明威在生命的最后一年曾经写到:“长寿会耗尽一个人的乐观精神。与其听凭躯壳衰老,幻想破灭,不如趁着年青,看透了,在幸福中死去,在一团火光中离开这个世界”。显然,35年前写到“在受过地狱的煎熬之后,生活是多么丰姿多彩”的人再也不相信这是真的了。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美国作家和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的奥克帕克,晚年在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中自杀身亡。海明威一生中的感情错综复杂,先后结过四次婚,是美国"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中对人生、世界、社会都表现出了迷茫和彷徨。那么为什么海明威会自杀呢下面就由我来告诉大家吧。
一、死亡情节
作为生命个体,尤其是喜欢冒险并有着复杂经历的海明威,不可避免地多次与死亡擦身而过,受到过死神的捉弄并惶恐地感到死之凄凉、死之可怖、死之无常和死之不可捉摸。作为文学家的海明威,他无法回避对人生细致的捉摸和深刻的领悟后产生的苍凉虚无的悲哀,所以不得不用死亡去实现另一种圆满。这就是贯穿他一生的死亡情节。
1918年,海明威赴欧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进入意大利境内的交战区为救护队开汽车时被炮弹炸伤,在医院治疗20个月,仅从腿上就取出弹片237块,重伤的后果是严重的失眠和内心深处长久的恐惧。20年后,他谈起此次受伤时仍心有余悸:“事实真相是,我的伤深入骨髓,结果确实给吓坏啦!”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他以记者身份奔赴前线,目睹了西班牙内战中的生生死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又以记者身份奔赴于各个战场,在前线的一次汽车事故中,他头部受重伤,伤口共缝了57针。其间,又因飞机失事造成严重脑震荡。1949年,他被猎枪的枪塞打伤了眼睛。1954年,他去非洲狩猎,遇飞机坠毁幸免遇难。海明威屡遭劫难,虽说大难不死,但死亡的阴影始终笼罩在他的心头,生活中稍稍有些异常就会引起他不吉的联想。1928年,父亲的自杀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若干年后,母亲把父亲自毙的那支左轮手枪交给他时,在卡片上附言:“也许你愿意保存它。”他怅然若失:“我真不知这对我来说是一个什么兆头。”可见,传奇般的经历和独特而又复杂的遭遇,强化了海明威对生命的理解,而晚年的沉病重屙更丰富了他对死亡的想象,形成了他对死亡情节有着神经质般的敏感和宗教式的神秘。
在海明威的作品尤其是短篇小说中,充满着厮杀,鲜血和死亡,这反映了海明威内心世界里死亡的阴影。海明威认为死亡是人们无法逃避,无法超越的最大也是最可怕的真实,它具有一种巨大的莫名其妙的神秘力量,它在瞬间剥夺了人们的一切权利,撕碎了人们的一切主观想象和盲目乐观。死亡是一种永恒,而爱情,友谊,人生,只不过是一堆“粪土”。所以,海明威用众多的文学形象向人们诉说了这一人生体验。在《印第安营地》里,作者描写了小尼克随同父亲前往印第安营地为产妇接生,目睹产妇的丈夫因为忍受不了妻子剖腹产的痛苦而自杀。主人公尼克带着鲜明的自传色彩,他是作者众多的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一个人物。他从纯真无知到创伤累累,经历了对现实与死亡的思索以及死亡情节的形成。在短篇小说中,童年的尼克总在目睹鲜血、痛苦、不幸和死亡,于是发出意味深长的疑问:“为什么他要自杀,爸爸”“佷多男人都自杀吧”“爸爸,死佷难吗”小尼克思考着他这种年龄也许不该思考的问题,他为此而困惑不解。
海明威的长篇小说中也大量地描写了死亡。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太阳照样升起》,写美国记者巴恩斯在欧战中受伤失去了性爱能力,虽生犹死。《永别了!武器》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意大利为背景,写英国女护士凯瑟琳死于难产。作者通过男主人公之口,表达了对死亡的理解:“在这世界上,人人都受折磨,倒也产生一些勇敢的人。倘有受折磨而不屈服的,就会被他人害死,不管你是最善良的人,最温和的人还是最有勇气的人,都免不了一死。你如果不是这几种人,迟早也得死,只是世界并不急于要你的命罢了。”
二、电击治疗
海明威的最后十年是一个崩溃的过程。非洲的飞机坠毁毁了他的健康,并给他蒙上死亡的阴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身体和精神疾病的致命结合加速了他的悲剧性沉沦,从胜利的《老人与海》和诺贝尔奖下沉到在梅奥诊所接受悲惨的电击治疗,这毁坏了他的记忆力,加剧了他的沮丧,终于导致了他的自杀。
海明威对秃头特别敏感,他曾嘲笑使用头发固定剂,并且把任何企图掩盖秃头的行为都看作是一种道德败坏的信号。在《丧钟为谁而鸣》一书里,有一个法西斯分子被帕布诺杀了,他就是“在他们头上把头发从这边梳到那边来掩盖他的秃顶”。所以当海明威发现自己也在掉头发时感到特别心酸。
海明威一直很英俊,很上像,可是当时慢性的皮肤病使他变得佷丑,这使他佷感苦恼。“发炎的红斑从鼻子蔓延到面颊,白色小脓疱皮疹像头皮屑一样掉落……发亮的红斑从鼻梁下面几乎蔓延到嘴边,上面则到眼睛旁,鳞状的白片不断在剥落。”
酒精总是能使人立刻忘掉苦恼。在《午后之死》一书里海明威写到:“酒瓶变成直接措施的至高无上的手段。假如你不能扔掉它,那你至少能从它里面喝点什么。”他刚从二次世界大战中回来就告诉朋友:“你半夜醒来觉得事情不能忍受,那你就喝一杯使它们变得可以忍受了。”但是完全依赖并受酒精支配时,他已损坏的器官更不堪其毒害了。于是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不得不改变一生酗酒的习惯,他坚决遵守医嘱,但是由于饮酒权利的被剥夺,他感到痛苦难忍。前妻哈德莉毫不夸张地说:“要是让他饮酒也许他还能活下去,但是完全剥夺其饮酒习惯,他就没法活了。”
海明威生来视力就不好,自以为是来自母亲的遗传。1927年他弄破了右瞳孔,1931年夏天又害了严重的眼病,从这以后,就间歇性地疼痛。1960年4月眼病又进一步发展,他从古巴写信给他的出版商说:“这里最好的医生说我眼睛的玻璃体进一步恶化,这都是由于好久以前的高血压、散光、紧张、看书不用眼镜等等造成的。”他的眼病恐怕还不单单与过度紧张、高血压有关,据1960年12月梅奥诊所的诊断,还和初期的糖尿病有关。1960年夏一位古巴医生告诉他,他还患有血色素沉着病,这是一种罕见的慢性糖尿病的严重形式,这会导致眼瞎和永久的阳痿。海明威听了这些话后又害怕又沮丧。他的尿呈深浓色,脚踝水肿,高血尿和高凝血期(凝血块),这是 1961年1月19日对他的医疗检查报告中所写的情况,表明他还患有肝肾病。
海明威主要的疾病,也就是说他住进梅奥诊所的直接原因是高血压。但是为治高血压所服药物的副作用加剧了他严重的抑郁症,这才是他进入梅奥诊所的真正原因。
海明威在梅奥诊所所进行的电击疗法对他的记忆力造成致命的打击。这是他一生之中最为悲惨的时刻,他认识到他的记忆力彻底被毁了。他这样问:“把我的头脑毁掉,抹掉我的记忆有什么意义呢这些是我的资本,是为了要把我赶出我的行当吗”他进一步感到身体的恶化,他担心失去幻想力,他极为害怕作为一个主要的作家失去了声誉,现在这些全变成了现实,他的生命终至成为绝对的一片空白。
他曾经希望在1960年圣诞节从梅奥回家,但是1961年1月22日他是在崩溃的情况下被放出来的,他乘坐一架私人飞机飞回凯彻姆。2月,人们请他手写一份颂词给肯尼迪总统,他用了一星期时间,使尽最大的努力也只写了三四句简单的句子,他因失败和苦恼而痛哭流涕。他对大夫说,他的词汇再也冒不出来了,在这方面他算彻底完蛋了。虽然他没有直接说出来,但是可以看出,电击治疗损害了他的思想机器,把它彻底破坏了,所以他完全没法在纸上写文章了。
作为一位艺术家,艺术创造力的枯竭意味着再也无法按照艺术想象的方式生活,也即是精神和生命的干涸,这会使一个已经取得崇高成就和声誉的作家“受不了”的。精神世界的毁灭让苟活的肉体没有了任何意义,因此他选择了自杀,他的自杀也给他一生的行动划上了一个勇敢的句号,给他的公众形象最后抹上光辉的一笔。他是一个不能被打败的人,他情愿被毁灭,也不能被打败。
所以,以上的种种带领他走上了自杀的不归路!
一生风流的“硬汉”作家海明威,为何晚年选择自杀?
本文2023-10-04 15:49:0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74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