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姓族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1收藏

张姓族谱,第1张

  秦汉以前,只有帝王诸侯有谱牒。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为维护自己的利益,特别重视门第、血统和婚姻等方面的纯洁性和排它性,以维护自己政治方面的特权,于是贵族和平民都有了谱牒,从而谱牒学也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唐宋以至明清,各个姓族不断修续谱牒、家乘。现存的家乘、谱牒,大多是明清时代修撰的。

  谱牒加深了豪门大族与庶族寒人之间的鸿沟,使世家大族内部嫡庶尊卑关系得以强化。它用血缘关系的纽带模糊了阶级意识,使封建宗法制度得以维持和巩固。但是,家乘、谱牒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文献价值。就张姓的家乘、谱牒而言,它记录了张姓诸家族的氏族来源、世代系统、人物传记、迁徙居住、婚姻嫁娶、子孙繁衍和与此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不失为研究家族史、社会史的重要原始资料。

  修谱

  在修撰谱牒之风相当兴盛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张姓这样的大姓氏,也应该有家乘、谱牒的修撰,只是因为时间久远,没有能够保留下来。现在我们可以考知的张姓家乘、谱牒,有唐朝人张太素的《敦煌张氏家传》20卷,此后又有《曲江张氏家谱》一卷。

  宋元明清诸代,各地的张姓家谱不断修撰,以至于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修续家谱。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张浚等人修纂的《张氏统宗世谱》有18卷,后来又扩展到2l卷,并附有《文献》l1卷,卷帙极为丰富。这部谱书将当时全国各地的张姓家族的有关情况全部收入,书中还附有《张氏古今迁居地理图》17幅。这是张姓的一部极为重要的谱书。民国时期,张姓聚族修续家谱之风方兴未艾,建国后一些地方也有续修家谱的情况。

  家谱的分布

  现在图书馆收藏和目录书著录的张姓谱书有100多种。《中国家谱目录》一书收录张氏家谱114种,计949册。

  这些张姓谱书如果按地区分,以江苏省最多,达25种;其次是湖南省,有18种;再次是山西和浙江两省,各有12种。此外,湖北省有8种,山东省有6种,河北、安徽、福建、四川4省各有5种,广西、甘肃、宁夏三省区各有2种,河南省有1种。不分地区的有4种。如果从支派族望上看,清河张氏的家谱最多,达十余种;其次是湘谭张氏,有6种。定阳、南张、姚江、余姚、中湘、湘乡等地张氏,各有3种;浙江、安丘、南皮张氏,各有2种;其他地区张姓支派,多为 1种。

  家谱的种类

  这些张姓谱书的名称各异,有家谱、宗谱、族谱、世谱、世系谱、会通谱、房谱、支谱、草谱、通谱、谱书、纪略、家乘、世系、先芬录等。名称中往往还包含具体郡望、门派或者先祖号谥,以及郡、县、乡名,以与别的谱书相区别。有的名称中还加有“续修”、“三修”、“四修”等字样。

  家谱的内容

  张姓的各种家乘、谱牒尽管文字繁简不一,记述范围有别,但内容却大体相同,一般包括序言、凡例、家族世系、家族法规、先祖行状和家族文献等。其中家族世系是家谱的中心内容,为谱书所必备。

  谱书中关于家族世系的记述,既要注重上下垂直关系,使源流承递清楚。又要注重左右横向关系,详列人物事迹。张姓谱书往往首先阐明本家族的繁衍源流,然后再详述各支各派的人物事迹。世系不仅要记载本宗族的人物名谓,而且还多通过派语来说明人物的宗派和辈分。

  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张氏宗族的《宗规》中就有“族派字目”。这个宗族共分10个支派,取南宋大儒朱熹“忠孝持家远,诗书命世长”10个字,让各支派分占一字。再以这一字为首,联成五言四句,作为派语。如“忠”字一支的派语是:“忠勤襄国事,正直立人纲。龙虎风云会,修齐诩世良。”这一支派的第一代取名要用上“忠”字,第二代取名要用上“勤”字,第三代取名要用上“襄”字,依此类推。这样,通过一个人的名字,就可以知道他属于哪一支派哪一辈分。

  张姓族谱信息:

  张 9137全国江浙张氏家乘述馀不分卷 张镛补辑 钞本 一册 河北大学 注:记事清雍正十年止。 9138全国灵岩张氏宗谱三卷 (清)张大猷 张武良修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面忍堂木刻本 三册 河北大学 注:该族散居江苏镇江、浙江鄞县。 9139全国清河张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 (清)张日佐 张日暹纂修 清乾隆十七年(1752)崇本堂木刻本 十六册 河北大学 安徽徽州地区博(残) 四川 重庆市图(残) 注:读族散居在安徽休宁和江西婺源。 9140全国张氏会修统宗世谱四卷 (明)张七镐等修 明嘉靖十四年(1535)刊本 四册 美国 9141全国张氏统宗世谱十一卷 (明)张阴辉等修 明嘉靖十五年(1536)记事刊本 四册 美国 9142北京张氏宗谱一卷 (民国)张广纯纂 民国十八年(1929)稿本 辽宁辽阳市曙光乡徐家屯村 9143天津静海张氏家乘不分卷 (清)张春景等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6)清德堂钞本 二册 美国 9144河北沧州清池张氏宗谱五卷 (清)张肇治增修 清道光十九年(1839)思本堂木活字本 四册 浙江图 9145河北宁晋张氏族谱六卷 (清)张湑等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刊本 科图 美国 9146河北滦平张氏谱书不分卷 (清)阖族同修 清光绪三年(1877)修 民国四年(1915)石 印本 六册 河北大学 9147河北南皮张氏族谱十二卷 (清)张受长 张卿子纂修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刻本 人民大学 辽宁大连市图 浙江图(残) 日本 美国 9148河北南皮张氏东门家谱不分卷 (清)张元果等修 清道光十七年(1837)永恩堂刊本 二册 美国 9149河北南皮张氏族谱 (清)张晚畴修 清道光三十年(1850)钞本 一册 河北大学 9150河北南皮张氏西门家谱 (清)张佩训修 清光绪九年(1883)木刻本 一册 河北大学 9151河北南皮张氏族谱二卷 (民国)张新善等重修 民国十四年(1925)天津源泰印字馆铅印本 二册 吉林大学 9152河北南皮张氏四门第十八支宗谱 (民国)张厚光等编辑 民国二十七年(1938)北平铅印本 一册 北图 吉林大学 9153河北 献县垛庄张氏家谱二卷 (民国)张濂修 民国十八年(1929)排印本 一册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9154河北景县张氏族谱不分卷 (清)张殿甲修 清嘉庆二年(1797)刻本一册 人民大学 9155河北景县张氏族谱不分卷 (清)张荫江续修 清宣统三年(1911)序石印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9156河北景县景州枣林张氏族谱不分卷 张鸿熙等修 民国十一年(1922)刊本 四册 美国 9157山西平定张氏族谱不分卷 (清)张文选等修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刻本(序) 北图 人民大学 辽宁图 美国 注:清雍正九年张恒福首修。 9158山西平定张氏爱谱不分卷 (清)张学鲁等修 清咸丰七年(1857)刊本 一册 北图 美国 9159山西五台张氏家谱一卷 (民国)张忠立纂 民国二十二年(1933)写本 山西五台县五级村 9160山西介休宗阳张氏族谱四卷 张清政等修 清嘉庆十八年(1813)活字本 四册 美国 9161山西介休定阳张氏族谱四卷 (清)张清谟修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6)木刻本 四册 历史所 河北大学 山西大学 辽宁大 辽市图 日本 美国 注:清乾隆五十一年张焕始修。 9162内豪古喀剌沁三韩张氏世系谱不分卷 (清)张承恩修 清同治、光绪间写本 辽宁大连市图 注:清康熙十七年张朝璘、张朝珍创修。 9163辽宁北镇张氏家谱一卷 (清)张朝璘重修 清康熙十八年(1679)刻本 一册 历史所 注:此为始修谱。 9164辽宁北镇张氏家谱不分卷 (清)张任在增修 清嘉庆八年(1803)张溥重钞稿本 复旦大学 注:清康熙十七年张朝璘、张朝珍首修。 9165辽宁北镇张氏家谱不分卷 (清)张溥等修 清道光十四年(1834)写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9166辽宁北镇庆宁张氏家谱不分卷 (清)张溥撰 清咸丰间钞本 辽宁图 注:张朝璘、张朝珍首撰於清康熙十七年,张溥 嘉庆十八年重撰,后人填写,记事止咸丰九年。 9167还宁顺天张氏家谱不分卷 (清)张安常续修 清道光七年(1872)序 清钞本 一册 人民大学 9168辽宁辽阳张氏宗谱不分卷 (清)张安常等修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钞本 一册 美国 9169辽宁辽阳张氏家谱不分卷 清道光三十年(1850)写本 一册 美国 9170吉林双阳张氏宗谱六卷附篇三卷 (民国)张文房 张树棠修 民国十七年(1928)铅印本 辽宁图 9171上海)申浦张氏宗谱六卷 (民国)张克昌等修 民国十七年(1928)上海九如堂活字本 六册 美国 9172上海奉贤张氏宗谱□□卷 清光绪三年(1877)刊本 上海奉贤县档 9173上海奉贤张氏家谱六卷首一卷 (民国)张忠裁等重修 民国六年(1917)崇本堂铅印本 二册 北图 注:此为三修本。 9174上海松江云间张氏族谱四卷 (清)张谦 张廷柱 张世瑛重辑 清同治十三年(1874)纂钞本 上海松江县政协 9175上海松江云间张氏族谱续卷一卷 张宗佑辑 手写本 上海松江县政协 9176上海松江云间张氏世表一卷 清写本 南京博 注:考口题《清河家谱世系表》。 9177上海松江南塘张民族谱八卷 (清)张飞均重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木刻本 上海忪江县博(残存上、中册) 注:此谱始修於清乾隆四十七年张星会。 9178上海松江南塘张氏前族谱二卷 (清)张观吉续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刊本 上海师大 注:始修於宋绍定五年张镛。 9179上海松江南塘张氏族谱八卷 (清)张观吉重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刊本 上海师大 注:首修於清乾隆四十七年张星会。 9180上海松江南塘张氏族谱不分卷前族谱二卷 首一卷 (清)张德刚等纂 清光绪十三至二十一年(1887-1895)刻本 四册 上海图 9181上海青浦张氏族谱不分卷 (清)张为寿修辑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家刻本 四册 北图(残) 9182上海青浦汇溪张氏支谱二十六卷首二卷末一卷 (民国)张瑛照增修 民国五年(1916)知本堂铅印本 上海青浦县档 美国 注:谱首修於清康熙二十九年。 9183江苏瓜渚张氏宗谱四卷 (清)张錞增续 清道光八年(1928)活字本 四册 北图 南京图 9184江苏江浦张氏宗谱十卷 (民国)张嗣钊编纂 民国九年(1920)得宜堂活字本 六册 北图 日本 美国 9185江苏溧水义台张氏家乘十六卷首一卷 清同治十一年(1872)木活字本 江苏溧水县群力乡蒲杆村 注:谱首修於宋绍兴元年张景先。 9186江苏徐州彭城张氏族谱□□卷 清道光五年(1825)刊本五册 江苏铜山县张氏 9187江苏铜山张氏族谱□□卷 (清)康熙五十七年(1777)重刊本 六册 江苏铜山县张氏 注:有张竹坡史料。 9188江苏钢山张氏家传 (民国)张德广辑 民国石印本 一册 北图 注:有民国五年(1916)张德广铜山张氏家传后记。 9189江苏丰县张氏族谱二卷 (民国)张连瑞 张金铬重修 民国十二年(1923)石印本 江苏丰县孙娄乡张庄村 9190江苏丰县张氏家谱六卷 (民国)张兰桾纂 民国十八年(1929)石印本 江苏丰县顺河乡张口村 9191江苏赣榆张氏支谱不分卷 钞本 江苏赣榆县档 9192江苏赣榆张氏家谱一幅 百忍堂白布钞本 江苏赣榆系档 9193江苏淮阴张氏宗谱不分卷 (清)张光藻等重修 清同治九年(1870)序写本 二册 日本 美国 9194江苏淮阴张氏宗谱九卷 (清)张效颜等修 民国十六年(1927)石印本 九册 上海图 9195 江苏省宿迁县张氏族谱三卷 (民国)张霁光 张殿佑总修 张浩沁撰文 民国八年(1919)世铭堂石印本 江苏宿迁县图 9196江苏泗阳张氏支谱六卷 (清)张印心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横梁堂石印本 四册 上海图 9197江苏泰县张氏家乘一卷 (民国)张锡蕃纂 民国十八年(1929)铅印本 一册 江苏泰州市图 日本 美国 9198江苏靖江张氏宗谱二十卷 (清)张绩金 徐鸿江纂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木刻本 二十册 河北大学 9199江苏靖江张氏族谱 (民国)张氏三凤堂编辑 何民俊撰 民国二十六年(1937)木刻本 江苏靖江县文 9200江苏扬州交台张氏分迁邵伯支谱六卷 (清)张庆堂 张春雷等重修 清嘉庆十六年(1811)上海居易堂木活字本 十册 日本 美国 注:封面版心《义台分支邵伯张氏家乘》。 9201江苏扬州张氏族谱四卷 (清)张薰等修 清咸丰四年(1854)木活字本 四册 北图 注:自苏州迁扬州东乡浦头。 9202江苏扬州维扬浦头张氏族谱不分卷 (清)张客修 清同治八年(1869)活字本 北图 人民大学 9203江苏江都雏扬江都张氏十四修族谱八卷 (清)张绍泰主修 张巨川编订 清光绪十一年(1885)敦善堂活字本 十册 历史所 吉林大学 注:目录题《江都张氏善二公支谱》,扉页版心 均题《张氏族谱》,版心下题“思孝堂”。元至 正二年始修。 9204江苏江都张氏族谱六卷 (清)张亮臣等十四修 清光绪十一年(1885)金鉴堂木活字本 六册 美国 注:卷端《维扬江都张氏家谱》。 9205江苏扬州丁汉张氏族谱四卷 (清)张珪 张纯仁等重修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木活字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9206江苏江都张氏宗谱四卷 (清)张以岱等重修 清光绪十五年(1889)木活字本 四册 美国 9207江苏江都张氏族谱十八卷 (清)张永连编辑 清光绪十七年(1891)活字本 二十二册 美国 9208江苏江都张氏宗谱六卷 (民国)刘嵩泉纂辑 民国八年(1919)孝友堂木活字本 六册 南京图 9209江苏江都维扬张氏族谱十二卷 (民国)张政鳌等重纂 民国十一年(1922)孝思堂活字本 十二册 吉林大学 9210江苏江都张氏宗谱四卷 张万福等主修 刘嵩泉纂辑 民国十二年(1913)活字本 四册 北图 92il江苏江都雏扬张氏老四房第十五次续修族 谱六卷 (民国)张政钜修 民国三十八年(1949)刻本 六册 吉林大学 9212江苏泰兴张氏三修家谱十四卷 (清)张行俭续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木刻本 江苏泰兴县古楼西街(缺一册) 9213江苏泰兴张氏家谱六卷 (民国)张进寿重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木刻本 江苏泰兴县焦荡陆元村(缺卷2) 9214江苏泰兴张氏景贤支谱□□卷 木刻本 江苏泰兴县古楼西街(存一册) 9215江苏南通通州张氏宗谱二十卷图一卷 (清)张憘增等修 张謇总纂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敦伦堂刻本 十二册 江苏南通市图 9216江苏南通张氏宗谱 清孝友堂刻本 江苏南通市图(存卷4) 9217江苏南通张氏常乐支谱一卷 (民国)张謇修纂 民国十年(1921)序铅印本 一册 历史所 吉林大学 江苏南通市图 江苏南通市博 9218江苏如皋张氏宗谱十五卷 (清)姜春煦 张大庚纂修 清道光八年(1828)木刻本 二十册 河北大学 9219江苏丹阳张氏宗谱十卷 (清)张昌绶等修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孝友堂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9220江苏镇江京江张氏家乘十六卷 (清)张长钰汇编 清道光五年(1825)刻本 山西大学 注:谱首修於清乾隆三十二年张学林。 9221江苏镇江张氏族谱四卷 (清)张元等重修 清道光十七年(1837)木活字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9222江苏镇江京江张氏家乘六卷 (清)张口等纂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刻本 江苏镇江市博 9223江苏镇江润州开沙张氏族谱□□卷 清道光间木刻本 江苏宿迁县图(存卷2、13) 9224江苏镇江京江张氐宗谱六卷 (清)张浈 张森纂修 清光绪五年(1879)木活字本 北图 江苏泰州市图 日本 美国 9225江苏镇江润城张氏五修族谱十卷 (清)张绶青刊修 清光绪十八年(1892)二铭堂木活字刊本 科图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注:又名《关中迁润张氏五修族谱》。 9226江苏镇江润州开沙张氏族谱六卷 (清)张昌定纂修 清宣统三年(1911)活字本 十二册 历史所 美国 注:清中期张有鼎始修。 9227江苏丹徒张氏族谱八卷首一卷 (清)张福璜纂修 清光绪六年(1880)刻本 四册 历史所 河北大学 注:清道光二十七年张宗海始修。

  9228江苏丹徒京江张氏宗谱六卷 (民国)张宗樨 张崇本修 民国三十年(1941)孝友堂刻本 六册 南开大学 江苏镇江市博 注:始修于清道光二十五年,此为二修。

  9229江苏丹阳云阳张氏宗谱十卷 (清)张飞渚等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7)亦政堂木活字本 十册 美国

  9230江苏丹阳张氏重修族谱十卷 (清)张灿禄 张仪铭等重修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木活字本 三十册 日本 美国

  9231江苏丹阳张氏家乘□□卷 (民国)张龙子重修 民国三十三年(1944)木刻本 江苏丹阳县松卜乡麦溪村

  9232江苏常州文成里张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 (清)张利贞等修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孝友堂刻本 十二册 南京大学

  9233江苏常州毗陵城南张氏宗谱十卷附一卷 清光绪元年(1875)百忍堂活字本 十四册 人民大学 注:此书始修于清同治十二年。

  9234江苏常州张家坝张氏宗谱八卷 (清)张义经修纂 清光绪四年(1878)书忍堂活字本 八册 江苏苏州市博

  9235江苏常州张家坝张氏宗谱十卷 (民国)张仲康修纂 民国七年(1918)书忍堂活字本 十册 北图 江苏苏州市博

  9236江苏常州毗陵张氏宗谱四卷 (清)张永源编 清光绪十九年(1893)慎德堂木活字本 南京图

耳[耳,读音作ěr(ㄦˇ)]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老阳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老阳子,亦称聃季、李聃、老子、老聃、老君、老莱子、老彭、彭祖、太史儋等。

老阳子,公元前630~前470年,字来,学称阳子,爵称伯阳,师称老子(子学家),官称老聃或老君,聃国彭地(今河南开封),后随王子朝携典籍奔楚国曲仁里时字称老莱子。因封地在聃国彭地,后人又称他老彭或彭祖。

在传说中,老阳子一生下来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后来称为“老子”。相传,

老阳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是著名的中国古代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所发展。中国之国教的道教历代传人,皆尊老阳子为宗师,并将其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据史书记载,孔子曾求学于老子。

老阳子曾任周景王姬贵执政时期的司空,是王族。在史籍《左传·定公四年》中记载:“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为大宰,康叔为司寇,聃季为司空,五叔无官。”因此,老阳子家族世袭周王朝司空之职至春秋末期。在《史记·管蔡世家》中也记载:“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封季载于冉。”冉即聃,因此季载又君称聃季,即聃国的君主,老阳子就是这一事实的继承人,因此又官称老君。“单氏取周”之后,老阳子离周去秦国问祖归宗,死于秦国。

传说老阳子长寿,到一百六十余岁仙逝。其后邻里皆来吊唁。老人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念老子顺民之性、随民之情、与世无争、柔慈待人的大德大恩,皆悲不自胜。然而老阳子的至交好友秦佚来吊唁,来到老子灵旁,不跪不拜,拱手致意,哭号三声即止。

待秦佚欲转身回去时,大家纷纷拦住问道:“你到底是不是老子的好友?”

秦佚答道;“当然。”

大家又问:“既为老子好友,你为何如此薄情少礼?”

秦佚反问:“有何不可?”

众人闻言,皆愤怒而大声责问道:“其理何在?”

秦佚笑道:“吾友老聃有言,生亦不喜,死亦不悲。汝可闻乎?昔日老聃之生也,由无至有,聚气而成,顺时而来,合自然之理,有何喜哉?今日老聃之死也,由有归无,散气而灭,顺时而去,合自然之理也。有何悲哉?生而喜者,是以为不当喜而喜也;死而悲者,是以为不当悲而悲也,放生时贵生,死时怕死,皆是以己之意愿而强求生来、强求死去也,皆背自然之理而任己之情也。如安时而处顺,则哀乐不能入也。而背自然、违天理,合于道乎?不合于道,可为老聃好友乎?老聃好友者,遵其言而动、顺于道而行者也。吾既为老聃之友,故能以理化情,故不悲。”

众人闻之,似有所悟,又问:“那么你既不悲,何以哭号三声?”

秦佚笑道:“吾哭号三声,非因悲也,是与老聃辞别也。一号,言其生而应时,合自然之理也。二号,言其死而应时,合自然之理也;三号,言其在世传自然无为之道,合自然之理也。老聃举足而应时,动止而合道,吾有何悲哉?”

众人听到这里,皆说:“这位秦佚乃是老聃的真友也!”故而推举其为主葬之人。合土之时,秦佚颂悼文道:“老聃大圣,替天行道,游神大同,千古流芳。”后世称此为老阳子的“盖棺之论”。

老阳子撰著有千古流传的《老子》,即后世所称的《道德经》。

人们现在所见到的《道德经》,在战国时期韩非子称之为《周书》,在秦朝时期的吕不韦所著《吕氏春秋》中称为《上至经》,在汉朝初期则直呼为《老子》。

汉景帝刘启执政时期,以黄子、老子义礼改“子”为“经”,直到司马迁撰著《史记》时,始称“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因而后世称《老子》为《道德经》。杨雄在《汉志·蜀王本纪》中说:“老子为关尹喜著《道德经》”,在史籍《边让老子铭》中记载:“见迫,遗言道德之经。”

历史上,对《老子》一书最早的称谓,是韩非子的《周书》。周王朝时期,晋国师旷称此举为“修《义经》”,周太子晋说是“立义治律”。最近,在安徽涡阳县郑店村的考古中,发掘出老子在楚国时期的居地,有“关尹墓”、“圣母墓”及“圣人老子石像”,还有春秋时期陶制井壁及“敕撰”、“混元降诞”等残片。

《老子》即《道德经》的思想核心是“无为”,老阳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在老阳子著作《老子》一书中,包含有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阳子的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哲理博大精深,主张辨而不辩、知无创有、公乃王,目的是完善社会精神和机遇建设,是古今少有的社会辨证逻辑大师。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世界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到汉武帝刘彻执政的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大儒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同年,汉武帝采纳了丞相卫绾之议,罢黜“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的贤良。其时,卫绾没有直接指斥黄老之言,但是好黄老之道的汉武帝祖母窦太后仍然力加反对,借故把鼓吹儒学的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系狱。儒家势力虽然暂时受到打击,但到了汉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汉武帝在设置五经博士时,儒家经学反而更加齐备。

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窦太后逝世,汉武帝立即起用好儒术的田蚡为丞相。田蚡上台后,在汉武帝的支持下,把不治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们一律罢黜,排斥黄老刑名、百家之言于官学之外,并且优礼延揽儒生数百人。这就是著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独尊儒术以后,汉王朝的官吏皆出自儒生,儒家迅速发展,成为此后二千余年间统治人民的封建正统思想。这种情况对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但是在封建社会的条件下,泽十分有利于中央集权专制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在“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过程中,汉武帝完全颠覆了前历黄老的“无为之治”之道,为此,他将老阳子当世热称之“聃季”两字各去一半,贬而反称其为“李耳”。

在汉武帝之前,史无“李耳”之称。

据称:在李耳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其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耳氏。

本书按:

李耳为耳氏之祖一说,大悖姓氏源起之例。“李耳”之称为汉武帝的贬斥之戏,有汉一朝当无人敢以其为氏。汉亡,亦或有人以之为氏,却无详实记载,因此,此源有待进一步考证。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魏国如耳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姓苑》中记载:“耳姓,魏国如耳之后。”

如耳。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大夫,有名的贤士。

周郝王姬延十九年(魏哀王魏政八年,公元前296年),魏成陵君魏庄辛偕同大将翟章率魏军征伐卫国,连克二城。卫国君主卫嗣君对此感到忧心忡忡,寝食难安,整天会同大臣考虑退敌之策。属臣中有人建议请如耳为卫国说情。

如耳是魏国的大夫,但他反对无限制的战争,因此欣然接受了卫嗣君的请求,并十分自信地对卫嗣君说:“大王不要担心,我不仅可以让魏军撤走,并且还要罢免魏成陵君的职位。”

卫嗣君听了之后喜上眉梢,如释负重,高兴地对他说:“先生果真能够做到的话,我愿意世世代代用国家来侍奉您。”

其后,如耳开始实施他的策略。他先是去会见成陵君,对他侃侃而谈:“从前,魏国讨伐赵国,切断了羊肠扳道,攻占了瘀与,诸侯们约定割裂赵国。而赵国并没有因此灭亡,这是由于魏国是诸侯的盟主,它存有宽善之心。现在,卫国遭受魏国打击,濒临灭亡,将要向西请求臣属于秦国,以此来挽救自己的危难。我看与其由秦国来宽释卫国,不如由魏国来宽释卫国。这样的话,卫国一定会永远感激魏国,您认为我说的有没有道理啊?”

魏成陵君听了之后仔细考虑了一番,认为如耳的话有理,便满口答应下来。

接着,如耳又会见魏哀王,对他说:“大王,在下曾经去朝见过卫君。卫君原本是周王室的分支,它虽然是个小国,但是国内有很多宝器,琳琅满目,数不胜数。现在,卫国虽然迫于危难,但仍然不肯献出那些宝器,因为他们心里认为进攻卫国或者宽释卫国,都不由您说了算。因此,它纵然献出宝器,那也一定不会落到君王您的手里。在下私下里认为,那些首先向您建议宽释卫君的人,必定是接受了卫国的贿赂。”

魏哀王认为如耳之言十分有理,并警惕国内那些主张宽释卫国的人。

如耳离开后不久,魏成陵君回国,按照如耳的话来游说魏王,让他放弃攻打卫国。

魏哀王听完魏成陵君的话,便停止了对卫国的用兵,但同时也认为魏成陵君肯定是接受了卫国的贿赂,就罢免了魏成陵君的职务,并令魏成陵君终身不得觐见。

卫国因此得到了保全。

在如耳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魏姓氏者,称耳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末期楚国官吏耳目史,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耳目史,亦称耳目官,是春秋末期楚国新设置的一个官位,实际上就是一种监察史官,即后世的监察御史。

周敬王姬丐五年(公元前516年),楚平王熊弃疾病逝,其十岁的儿子芈壬(熊轸)即位,是为楚昭王。

周敬王五年(公元前515年)春季,吴王僚为争夺中原霸主地位,开始发动伐楚的系列战争。

当时,吴国公子掩余和公子烛庸率吴国军队主力与楚国军队相持于潜邑(今安徽霍山),随后吴国军队的退路被楚国军队切断,进退两难。随即,遇吴国发生了宫廷政变,吴王僚被公子阖闾以鱼肠剑刺杀,之后即位,二公子本与阖闾不合,因此公子掩余弃军奔徐国,公子烛庸则奔钟吾国(今江苏宿迁)。

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要求徐国引渡公子掩余,要求仲吾国引渡公子烛庸。二公子无奈,便转向楚国请求避难。楚昭王为了分化打击吴国,当即令监马尹大公迎接二公子,把他们安置在养邑(今河南沈丘),并为二公子筑城,还割以城父和胡邑(皆今安徽亳州)之田来扩大两个吴国公子的封邑。

而吴王阖庐因徐国和钟吾国纵令二公子奔楚国,大怒下一举攻灭了这两国。接着以伍子胥为行人,讨问伐楚之术。伍子胥建议:“三分吴军,轮流骚扰楚国。”不久,伍子胥就受命执政,位同上卿。之后吴王阖闾与伍子胥、孙武、伯嚭举奇兵突袭养邑,俘虏了公子掩余和公子烛庸并杀之。当时,吴王阖闾问大家是否可以挥军直捣楚国的郢都,军师孙武认为:“吴国经几次战争,民众疲罢,不宜远征,尚须假以时日方能深入楚国之境。”吴王阖闾听从了孙武的主张,遂退兵。

周敬王九年(公元前511年),吴国按伍子胥的战略,开始实施军事上袭扰楚国边境的策略,都是攻掠楚国边境城邑,待楚国军队主力一到就撤退,这就是伍子胥的“彼出则归,彼归则出”的著名战术。而这时的楚国并没有意识到一场空前的危机正向他们逼近,当时惯于外线作战、灭人之国、夺人之地的楚国君臣们,很难想到吴国会打进楚国的腹地甚至郢都来。

而身为吴国执掌军政的大夫伍子胥和孙武,急切地盼望从位于吴、楚之间的小国中找到盟友。因为吴国到楚国路途遥远,吴国军队最大的困难在于后勤补给。吴国虽有良将劲卒,但兵员总数比楚国少得多,欲攻打楚国,非得采取突出奇兵、攻其不备的战略。如果中途没有盟国支援,粮草仅靠吴国自己输送,势必失败。

周敬王十一年(公元前509年),贪婪的楚国令尹囊瓦因为得到了蔡昭侯姬申那华贵的裘袍和精巧的玉佩、以及唐成公姬如梦的两匹骏马,放走了在郢都被关押三年的蔡侯、唐侯回国。蔡、唐二侯离楚国后发誓:“天下诸侯,无论其为谁,如能伐楚,甘充前例。”并请求晋国伐楚国。

到了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春季,晋、齐、鲁、宋、蔡、卫、陈、郑、许、曹、苔、邾、顿、胡、滕、薛、杞、小邾共十八国在召陵会盟,商议伐楚。但由于晋国大夫苟演像囊瓦一样贪婪,使得会盟毫无结果。于是,蔡昭侯认为只有吴国才真正具有伐楚之能,便派一位公子到吴国做人质,请求吴国讨伐楚国,伍子胥和孙武因此大喜。于是,经蔡昭侯牵线,吴、蔡、唐三国组织了一个以吴国为主的反楚同盟,而吴国军队的补给,便由蔡国和唐国分担。兵贵神速,吴国不宣而战。吴国军队以当时所能动用的最大兵力和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在楚国人浑浑噩噩之际,突然攻入了楚国的腹地,慌乱的楚国军队节节败退。到农历11月,两军决战于柏举(今湖北安陆),楚国军队主力大败,退到雍澨(今湖北京山),被吴国军队追上,楚国军队随即溃散。吴国军队进逼郢都。

“柏举决战”后的第九天,楚昭王一家连同其妹携随从弃都城外逃避难。第十天,吴国军队攻破郢都。自吴王而下,按尊卑顺序,分别住进楚昭王的宫室和令尹、司马等官员的府第。而伍子胥则掘楚平王之墓“鞭尸三百”,报了灭家之仇。

后来越王允常见吴军主力久出不归,乘隙袭扰吴国。秦国军队以及散而复聚的楚国军队联合起来,败吴国军队于军祥(今湖北随州)。秦军纵横于方城内外,楚军出没于汉水南北,楚国人则纷纷支援秦军和楚军而阻扰吴军,吴军穷于应付。是年秋,楚、秦合兵击灭为虎作伥的唐国。吴王阖闾见前方大势已去,后方大患日亟,当即命全军撤回吴国。

吴国军队退走之后,楚昭王回到郢都,时为农历10月,历时十月有余的吴楚大战终于结束了。

在这场大战中,受祸最惨的是郢都的楚国人,郢都经吴国军队的残暴蹂躏,已经是残破不堪。于是,楚昭王决定迁都,但仍称之为郢,以示不忘其旧。从楚昭王十一年冬季起,作为新首都的郢,称为“载郢”,其地与楚国第四任君主熊渠所封句禀王治所相近,早就有楚国人聚居,到战国中晚期被称为“江陵”,载郢的遗址在东汉晚期已被称为“纪南城”。载郢成为楚国新都城以后,原来的郢都就改称“鄢郢”了。

周敬王三十一年(公元前489年),楚昭王病重,临终之际要子西继为王,子西坚辞不受;又要子期为王,子期的态度一如子西;没办法,楚昭王又要子闾(熊启)继为王,子闾也坚持不受,后楚昭王连说了五次,子闾便连辞了五次。子闻见事态如此,为了安慰楚昭王,假意受命,楚昭王遂放心而逝。其后,子闾与子西、子期等商议断决,立即 ,阻绝路口,秘密派精干的使者回郢都,迎楚昭王之子熊章到城父即位,是为楚惠王,其母为越国女子。

周敬王三十二年(公元前488年),楚惠王即立。痛定思痛,楚惠王摈弃了以往历代楚王即位后即穷兵黩武大力外扩的做法,收缩自保,楚国军队全部收缩国内,并竭力恢复和发展国内经济,为此,楚惠王特“设耳目史,以督自王而士”的朝堂所有士大夫的行为,以子闾任之,并开始作严格的行为记录(后子闾在“白公之乱”中拒绝当楚王而被太子建的儿子公子胜杀死)。

从此,楚国逐渐从濒于危亡的大难中复苏,国力开始渐充,威名益著,而且让其他诸侯国没有感觉像以往争霸主的那种气焰灼人之态,在国内使民众得到了安宁,并在诸侯国面前树立了一个并不招惹反感的形象。

到了九年后的周敬王四十年(公元前480年),楚国恢复了元气,楚惠王霸气初涌,乘吴国被越国打败之机,亲率楚军攻吴。第二年的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楚惠王霸气再现,一举灭了陈国。到了周贞定王姬介二十二年(公元前447年),楚国势力再次达到鼎盛时期,楚惠王一举灭了蔡国,两年后再灭了杞国。接着,又命公输般制造云梯,如果不是为墨子所止,即会向宋国进攻了。

从此,耳目史之官位为各诸侯国所看重,在整个战国时期,成为国君的特权侍从史官。

到秦朝时期,秦始皇将耳目史改称“御史大夫”,并赋予超然的监察之责,“掌监诸郡”,因此又称“监察御史”,成为天子的重要耳目,并且规定:“耳目官自当独立,其行不受阶级所限。”

自秦朝开始,御史大夫不论品级,总是“立于朝堂正位之左末位”,即最东边第一排第末列之首,随时出告奉谕所察,甚至直言指责天子而无讳。由于御史大夫原是耳目史,职掌监察之职,又在上朝时站居文职站班的最东边,因此又称其为“耳东官”、“闻东史”等。

在耳目史、耳东官、闻东史、御史大夫、监察御史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耳目氏、耳东氏、闻东氏等,后统称耳东氏,亦有省文简化位单姓耳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陈国,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陈国,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一个重要的诸侯国,国君世为妫姓。建国君主陈胡公是舜帝后裔,本名妫满,据胙土命氏的之惯,称陈公满、陈满,字少汤。

在史籍《史记·陈杞世家》中记载:“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其后因为氏姓,姓妫氏。舜已崩,传禹天下,而舜子商均为封国。夏后之时,或失或续。至于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得妫满,封之于陈,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

陈国建立后,建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国境辖地为今河南东部和安徽的一部分。

周敬王四十一年(楚惠王熊章十年,陈湣公妫越二十三年,公元前479年),楚惠王灭了陈国,杀陈湣公,其地设为楚国陈县。由于陈地所处战略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从此成了楚国北方的军事重镇和经济中心。到了周郝王姬延三十七年(公元前278年),楚顷襄王熊横干脆就徙都于陈城,史称“陈郢”。

楚灭陈后,陈涽公的长子陈衍避居于阳武户牖乡(今河南兰考),次子陈温避祸于晋国,其他陈国公族子弟多纷逃外邦。为避楚人追杀,就有拆“陈”字改为复姓阜东氏、东阜氏者,后以字形近而称耳东氏、东耳氏,亦有简称为耳氏、阜氏者。

第五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汉末三国时期官吏珥笔,属于以官职称号为氏。

珥笔,指插在帽冠一侧以备记事之笔,后有人将其夹放在上耳轮。

东汉末期至三国、魏、晋时期,人们将史官、谏官别称为“珥笔”,是因为这一类侍从之臣通常将笔插于冠侧。

在史籍《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中就记载:“执鞭珥笔,出从华盖,入侍辇毂。”在《晋书·杜预传》中也记载:“若珥笔丹墀,端方极言,必有谔谔匪躬之节。”

在史官、谏官等御史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号为姓氏者,称珥笔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珥氏、笔氏。后珥氏简笔为耳氏。

第六个渊源:源于西南夷,出自汉朝时期南夷儋耳眞番,属于以民族称谓为氏。

儋耳,是汉朝时期对南越国中古僬侥民族的称谓,也是其居地名儋耳眞番郡之称。国学大师郭沫若考证说:“儋耳之名初见《吕氏春秋》。”

在史籍《前汉书·武帝纪》中记载:“罢儋耳眞番郡。师古曰:儋耳,本南越地,眞番,本朝鲜地,皆武帝所置也。”在史籍《后汉书·明帝纪》中也记载:“西南哀牢,儋耳,僬侥诸种,前后贡献。”

杨浮在《异物志》中记载:“儋耳,南方夷,生则镂其颊皮,连耳匡分为数枝,状如鸡肠,累累下垂至肩。”

实际上,“儋耳”是秦、汉时期对西南地区百越民族的一种称谓,其时没有行政建制,散落而居。郭沫若在《说儋耳》一文中说:“儋耳可省言为儋,则耳殆助语,有音无义,故儋耳并非垂大之耳。”

在汉武帝派楼船将军与伏波将军路博德一举击灭了南越国之后,在其故地设置了儋耳郡,其地在今云南省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哀牢山地区。

在百越民族归化汉王朝后,其百越民族中有指本民族之汉称或郡制之名为姓氏者,汉化称儋耳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儋氏、耳氏,主要分布在今云南少数民族彝族、瑶族中。

二分布:

今浙江省的温州市,山西省的临汾洪洞县辛村镇登临村,北京市的通州区、昌平区,河北省的邢台市、保定市,天津市的宝坻县,云南省的哀牢山地区等地,均有耳氏族人分布。

三历史名人:

耳元明:(生卒年待考),山东即墨人。著名明朝地方官吏。

耳元明在明洪熙年间(公元1425~1426年)任抚州卫(今江西抚州)断事官知事,官位从八品,相当于县令。

曹顶(1514-1557),通州余西场(江苏南通市)人。江苏省通州市任侠家,抗倭民族英雄通州余西场曹顶。据曹氏家谱载:北宋末年,曹彬后裔,山东武惠堂曹姓、梁姓、开封府任姓、中原季、刁、姜、李等众姓,携家谱、典籍,举家携庄客南渡;元末明初,避兵火,自金陵、句容,经常熟北渡,迁通州余西场。

贵公光显文,永定怀安国,

德远源弥兴,景必如宗启,

邦廷希广道,崇庆世逢亨,

志守惟心向,含洪正继均,

甲第恢先绪,贤名振古今,

忠孝为家宝,节烈应时新,

慈祥联伯仲,意气重和平,

元良存大义,奕代允昌明。

仁伦宜蔚起,恩泽令久传。(新增)

科教利宇宙,楚豫有雄才。 清光绪二十三年曹振甲纂修《曹氏族谱》,江苏扬州曹姓一支字派为:

景国良栋,守世乙启,子木宏允,振汝定纪。 德贻余庆,学立名扬,锡尔遐福,长发其祥。

江苏扬州另一支曹姓21世以前字派说法不一,其字为:

乾元亨利,贞学为佾,里公雍述,泰罕党宇,

宙洪荣华,尧舜禹汤,文武周孔,孝悌忠信,

礼义廉杰,金木水火土,壮敬贤良勤俭,射御书数。 一大士必,永裕恒元,如松有茂,明文思安,善继贤述,克盛荣华。

清光绪二十六年曹汝祥续修《曹氏支谱》,山东诸城曹姓一支字派为:

彬乾元,亨利贞,学有为,良勤俭,庄敬贤,忠孝悌。

清咸丰十年(1860年)四川绵竹《曹氏族谱》的世次班行为:

以学联玟风,圣元世德邦,守先培代远,一本遇多良,

秉正安怀履,希承绍有方,慎之崇汝祖,延显兆绵长。 子应荣达,继必贤良,诗兴泽后,孝启家祥,

芳连甲第,声振朝堂,光余先祖,百世其昌。 德学元荣士 广会允胜长

广德兴胜运 家龙学士启

山东邹平青阳曹家字派为:

振奉永守兴,广明庆凡祥。 高永应启宗,祖达胜国英,方志传世代,光华选朝廷。

民国三十七年高村曹家与芷江曹家坪共同商议续取二十字:

安邦定治平,福享久成荣,正大鸿运兴,万家庆天恩。 景志仁玉庭,万(文)朝(正)维(万)贞(兆)启,世上生俊杰,

久永享太平,祖正流芳远,仕相转佳行。 长延祖宗宏绪,达启世代仁义,忠厚贤良俊秀,尚德景星庆云。

民国十八年曹少甫修《曹氏家谱》,江苏通州曹姓一支字派为:

春贤泽绶衡,善禄道耀勋。

民国十六年曹怀之修《曹氏宗谱》,安徽绩溪旺川曹姓一支字行为:

志士光家国,徽猷衍圣功,立诚天助福,惇德世恒隆,

庆本善庭起,瑞从义宅钟,思求荣祖道,文学务先通。

民国六年《湖南益阳曹氏彦祥房四修谱》的派语为:

应世国大昌,芝成士必方,文明光景运,

道下合三房,显承师俊业,圣哲立名邦,

仁孝怀三代,嘉征集一堂,宗功培至善,祖荫庆常康。

民国三十二年曹时药《六修曹氏支谱》,湖南益阳曹姓一支字行为:

玉受秀贤彦,必钦子冠锡,良文教尔廷,家盛英嗣起,

时安德泽芳,显承师俊业,圣哲立名郅,仁孝怀三代,

嘉征集一堂,宗功培至善,祖阴庆常康。

江苏南通如东曹家庄曹氏字派:

廷有联明瑞,大启世永书,宗宜连显达,德裕克昌余。 祖居山西洪洞县,自明朝万历年间迁居邳州地名岔河,生三子守仓、守全、守金,始祖卒于岔河,仓祖留 守祭祀(后失传),全祖、金祖迁于宿迁县安八图骆马湖城西居住,字派为:

“守、嘉、从、君、文,起、桹、怀、正、伯”,

“复、兴、殿、序、天、锡、永、昌”,

“培、宣、继、武、 聿、世、德、长”,

同辈字“邦、景、伯、云、振、万、太、思”八字以下皆从‘复’为始。

详见《曹氏家谱窑湾(曹瓦)支谱》公元2013年续修新版(分支图式),由礼祖派分支后人曹绪刚、曹绪成 等主修。 “启、华、开、茂、圣、道、德、承、先、继”

姓氏来源

来源于封地:上古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将自己的弟弟姬高封于毕(在今陕西咸阳县西北),后来建立了毕国,人称姬高为毕公高。他的子孙就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姓毕。

二、郡望堂号

望出河内、东平、太原。 汉置河南郡,现在河南省洛阳市。

三、历代名人

1、 毕宏——唐朝朝京光人,寓居于蜀。善画山水,古松奇石,著名当世。杜甫《戏韦偃为双松图歌》中有“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会韦偃少”的诗句。

2、 毕升——北宋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他还研究过木活字版,活字可以多次使用。为世界最早的活字印刷。

3、毕沅——字绍荡,号秋帆。清朝江南镇洋人。留心经史文学,旁及舆地金石之享。尝谓“经义当宗汉儒,说文当宗许慎,编年史谏水先生最长。”以好士知名,学人如钱大听、邵晋涵、章学诚、洪亮吉、黄仲则等先后在幕中。所著《续资治通鉴》220卷,集钱、邵、章等诸人之力而成。诗文有《灵岩山人诗集》、《文集》。

四`姓源考:

在我国数以千计的姓氏当中,最古老的是“姬”姓。姬姓的族人是黄帝的嫡系后裔,这个姓氏具有将近5000年的悠久历史。 全世界华人都自称是“黄帝的子孙”或“炎黄(炎帝与黄帝)子孙”。在中华民族繁衍与发展的过程中,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但是黄帝的子孙很多,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他们分封在各地,多数以地名为姓氏。 中国的宗法制度很注重长子嫡孙,也就是嫡系子孙,黄帝的嫡系后裔长期以来保持着“姬”姓,其他非嫡系子孙不再姓“姬”。 据《说文》记载,起初黄帝居住在姬水,因而姓“姬”。在远古时代,黄帝是轩辕氏部落的首领,他与炎帝都出自少典氏,这两个部落经过一场坂泉之战(坂泉在今河北涿鹿东南,又称涿鹿之战),炎帝败,合并为炎黄部落。于是中华民族自称“炎黄子孙”。接着,黄帝领导的炎黄部落打败了九黎族的首领蚩尤,统一了全国。黄帝率领的炎黄部落都姓姬,他们是今天炎黄子孙的远祖,也是姬氏族人的远祖。 后来,黄帝的家族越来越大,他的后裔陆续分封在各地,改为其它姓氏,构成中华民族的主流。黄帝嫡系子孙(长子、长孙)世世代代仍旧以姬姓相沿袭,直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父子,仍然继承着祖传的姬姓,建立了中国最长王朝——周朝,奠定了家庭及宗族之间伦常关系以及封建制度。 中华 民族姓氏的变动,以先秦时期较多,到了汉代各个姓氏已渐趋固定。不过,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在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位世代居住在长安,官至水部郎中的姬居逊由于避讳唐明皇的名字,而改姓周(唐明皇即唐玄宗,姓李,名隆基。“姬”与“基”同音)。这一来,分散了姬氏家族的力量。在较早的南北朝时期,本来以周为姓的人,也有改姓姬的,根据《姓氏考略》记载:“梁(梁朝)周弘正,谄事王 伟,避侯景讳改姓姬氏,周石珍亦改姓姬氏。” 和许多著名的姓氏一样,姬氏家族也很可能有其它民的血统加入。南北朝时,在北魏为桓、穆二帝效劳,征伐有功,官至信义将军,封为楼顿侯,后来归顺晋朝的姬澹,据说便是当时的鲜卑人。 作为黄帝嫡系子孙的姬氏族人,在中华民族发展过中,以及创造华夏文明上贡献很大。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公姬旦以及召公姬奭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周公姬旦制定《周礼》,对缔造中华文明,提升中华民族的素质方面贡献很大。 毕姓的始祖,为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毕公高,是《书经》上列名的历史人物,他的兄弟武王在君临天下之后,把他封在毕国,以国为姓,是为毕姓的由来。周康王曾命他保卫东郊,因而作了《书经》上的那篇《毕命》,“康王命作册毕,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 当年的毕国,在今陕西省长安、咸阳两县之北,也就是渭水的南北岸。这个地方,又称为毕陌、毕塬或咸阳塬,在周朝初年, 受王室十分重视,因为大名鼎鼎功在国家民族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逝世以后,均葬在此地。 在周代的870多年之间,周文王的这一支毕姓子孙,一直显赫于世。毕公高春秋时代的后裔毕万,当了晋献公的大夫,被晋国封在魏,成了后世魏姓的始祖,而毕万后代魏文侯,后来“三家分晋”,与韩、赵两家瓜分了原来的晋国,自立为诸侯,且国势强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由此可以看出当年始祖毕公高后裔的显赫情形。 在春秋时改姓魏的毕姓后裔,仅仅是毕公高的众多子孙中的一支。其余的子孙,虽然以后也有改了他姓的,但其嫡系子孙仍然保留着原来的毕姓,并且历代相传,一直沿用到了3000多年以后的今天。 关于毕姓的姓源,历来有关姓氏的古籍,考证结果都一致。《姓氏考略》上说:“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以国为氏,望出河内、东平、太原”;《唐书宰相世系表》则指出:“毕炕乃毕公高之后”;《万姓统谱》上也记载说:“《左传》有毕万,《晋语》有毕阳”。 可以这样说,毕姓源于姬,始于毕地。 发源于陕西的毕氏,后来主要繁衍于河南和山西境内黄河以北的一大片地方,到了汉代则有一支远远地迁徙到山东的东平郡,并且繁衍成为当地的望族,相国庄我始祖兴公正是由东平郡所辖的潍县迁来,这就证明相国庄毕氏一族为始祖毕公高之嫡系子孙。

毕氏出人头地,历代出了不少杰出人物。毕升,一介布衣,北宋庆历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毕士安,北宋时曾任礼部、吏部侍郎,后与寇准同拜平章事(宰相);毕沅,清朝大臣,官至湖广总督,总纂了“续资治通鉴”。东平的毕氏亦是人才济济,三国时在曹魏与创清谈风尚的“傅粉何郎”何晏齐名的名士毕轨;南北朝时一家四代皆为州刺史的毕众敬;以及唐代安禄山反叛时,死节殉城的广平太守毕炕等。

明代新城(桓台)工部尚书毕亨,万历淄川人户部尚书毕自严(毕际有之父),户部尚书安徽人毕锵等。清代大文学家、《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坐馆的馆东南通州知府毕际有,海州知州新城人毕秀等。其中淄川在明清两代出了五个进士,新城出了四个进士,这些都是我毕氏同宗的知名人士,应当引以为荣。

张姓族谱

  秦汉以前,只有帝王诸侯有谱牒。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为维护自己的利益,特别重视门第、血统和婚姻等方面的纯洁性和排它性,以维护...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