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回民喊姓唐不喊姓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2收藏

为啥回民喊姓唐不喊姓,第1张

唐宋时期,教在半岛兴起后,大批商人来中国经商,居住在广州、泉州、杭州、扬州以及长安等地。不少人娶妻生子,繁衍生息。当时他们被称为“贾胡”,沿海各地的被称为“蕃客”,生于中国者被称为“土生蕃客”。这些人中除极个别文化水平较高者采用汉姓外,一般都沿用、波斯人名字,没有姓氏。如赡思丁、木八拉沙、阿合马等。

13世纪,随着蒙古人的西征,中亚和近东、中东的、波斯等大批官吏、军士、学者、商人以及工匠等,被签发或自动迁徙到中国来,分布在全国各地,当时被称为“回回人”。他们定居后,与汉族杂居,并与汉、蒙古等族通婚,繁衍生息,融合形成了以回回为主的民族共同体。他们仍沿用与教有关的名字,即回回名,亦称经名。极少数官宦和士大夫出身的人,既使用原来的回回名,又受汉族的影响,起用字或号,如回族著名诗人萨都刺,字天锡,号直斋。有的为了避免回回名字的重复,在原回回名的前面冠以汉姓,如金阿里、马穆沙等,以便称谓。还有少数人采用汉姓名字,如马昂夫、萨天锡、丁鹤年等等。

明代,朱元璋采取了大民族的同化政策,歧视、压迫少数民族,禁止回族内部通婚和使用“胡语”、“胡姓”。回族迫于压力,隐去原来的名字,开始采用汉名。但在取姓方式上,与汉族有着很大的区别。他们大多取回回原名和教先贤名中某一字的译音立姓,如伯笃鲁丁的后裔取其祖辈名字中的“伯”字立姓,后又改“伯”为“白”。这种得姓方式,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所以出现了汉族姓氏中没有或少有的姓氏。如赛、纳、哈、速、羽、底、亚、虎、拜、提、撒、陕、闪、忽、萨、麻、沐、黑、沙、海、朵、者、回、玉、把、糙、阿、改、鲜、喜、定、可、靠、洒、摆等等。

二、回族的取姓方式

回族的取姓方式有其本民族的特点,有以教先贤名中某一字立姓的,也有以祖辈原名中某一字立姓的;有皇帝赐姓的,也有主动改用汉姓的;有以回回族名立姓的,也有以居住地名取姓的,还有不少被迫改姓的。

(一)取教先贤和祖辈名字中的一字立姓

俗话说:“十个回回九个马,剩下的就姓撒拉哈。”马姓回民遍布全国各地,是回族中的大姓。据清代一个马姓回族遍历云、贵、川三省回族地区调查,三省内便有“二十七姓马,同姓不同宗”。在回族聚居区,有的整个村、寨、巷都居住着马姓回民,并且有以马姓命名村庄,如马家庄、马家湾、马家寨等等。

马姓回民如此之多,其得姓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取自回回原名的译音。回回原名中有不少带马字音的,如阿合马之后裔取其前辈名字的尾音立姓,马合马沙之后裔取其前辈名字首音立姓。另据《怀宁马氏宗谱》载:“吾族系出西域鲁穆,始祖讳鲁穆文字,汉译马依泽公,遂以马为姓。”

二是取自与教的圣人的名字有关的字为姓。回族基本上是一个全民信仰教的民族,对圣人非常崇拜和敬佩,平时说话、办事都遵循“圣行”,凡是做过的,回民都乐意做。因此,在起经名时,有很多人都喜欢取与相同的名字,如穆罕麦、穆罕子等等。在取姓时,多取与名字相关的姓。

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同的译音,尤其是明代以前(包括明代),有些译者将译为马合麻、马哈谟德或马和穆狄等等。《明史》中有“相传回之祖曰马哈麻者”、“回回历法,西域默狄纳国王马哈麻所造”等记载,将译为谐音“马哈麻”。这样回民在取姓时,多取译音的首字“马”为姓。如元时的回回人马马(窝阔台近臣)、阿合马(世祖时宰相)、马合马沙(工部尚书兼领茶迭尔局)、马哈麻(至顺年间咸阳郡公)、马合麻(至正年间福建政和县尉)、马哈谋沙(至正十五年同安达鲁花赤)以及马合木、马合谟沙、麻合马、抹合马、马合睦、马哈沙等,均是原名的汉文译音译字。他们的后人有不少取“马”字为姓。

三是回族迫于统治阶级的压力,在当时汉族马姓较多的情况下也遂改为马姓。四是朝廷赐姓马。如“亦刺思,西域回回,洪武二十三年内附,命为南京锦衣卫头目;子马哈麻,英宗天顺元年袭职,历功屡晋至都督佥事,御赐姓马名政,后为南京望族。”由于这样几种原因,经过长期的发展,马姓回民越来越多。

宛、万、安、王四姓,据回族民间传说和自称,皆源于唐太宗(627年一649年)在位时来我国传播教的人——宛葛思。宛葛思在中国亦译“万尕斯”、“旺歌师”、“斡歌士”、“斡葛思”等等。其后裔取其祖先原名之首音谐音,冠以王姓。有些王姓回民自称是“随燕王来的”,为明初回族军事官后裔。今王姓主要分布在北方,多集中在河北沧县盐山一带和宁夏同心王家团庄等地。安姓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及西北等地。

穆姓回民多取自回民先辈“穆撒”、“穆罕”等名字的首音。如《元史·氏族表》中就有回回世家穆古必立等。

有的姓氏,既有取自回回祖辈原名之首音的,也有取自中间某一字音和尾音的。如海鲁丁之后裔姓海,改住之后裔姓改,奥都喇合蛮之后裔姓喇。

沙姓回民,多取自回回名字的首音和尾音。如《新元史》也黑送儿传记载:“也黑迭儿,西域人……子马合谋沙…子密儿沙……次木八喇沙……次忽都鲁沙……次阿鲁浑沙。”《元史·氏族表》中还记载了倒喇沙、别罗沙、掌机沙等回回世家,其后裔多取自祖辈原名尾音立姓。还有不少沙姓回民是取自祖辈原名首音立姓的。在回回经名中“沙阿得”一名较多,其后裔取沙为姓。《元史》卷132载:沙全,哈刺鲁氏,父沙的,世居沙漠……全初名沙儿赤,甫五岁,为宋军所虏,年十八,留刘整幕下,宋人以其父名沙的,使以沙为姓,而名曰全。

(二)以祖辈的名字分为数姓者

在回族姓氏中,除了马、丁、白等常见姓外,赛、撒、速、忽、纳、闪等十三姓在《百家姓》里却找不到。

回族十三姓,源于我国杰出的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及其子孙。1221年,成吉思汗西征,蒙古军占领了布哈拉,回回人苦鲁马丁和他的儿子赛典赤·赡思丁率骑兵千人归顺。因赛典赤·赡思丁聪明英武,颇受成吉思汗的信赖和重用,任为帐前侍卫,南征北战。窝阔台和蒙哥汗时,出任陕西五路西蜀四川行中书省平章政事,1274年任云南省平章政事。赛典赤执政期间,兴屯田、修水利、置驿道、办教育,改革行政制度,繁荣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功绩显赫,威望甚高,百姓自觉地为他树碑。赛典赤逝世后,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宣布“赛典赤虽逝,德政尚存,敢有更易者诛之”。

相传,赛典赤是教先知的三十一世孙。“赛典赤”文原意为“荣耀的圣裔”,即伟大的贵族。“赡思丁”的含义是“宗教的太阳”。“乌马尔”的意思是“长寿”。赛典赤的后裔,不仅铭记着前辈的丰功伟业,而且取赛典赤称号之首音‘赛”立姓。

赛典赤·赡思了有五个儿子。长子纳速拉丁,官至云南省平章政事、陕西省平章政事;次子哈散,官至广东道宣慰使都元帅;三子忽辛,官至云南行省右丞、江西行省平章政事;四子苫速丁兀默里,官至云南省平章政事。他们的后裔有赛、纳、哈、速、忽、马、撒、沙、丁、闪、穆、杨、郝等姓,传说子孙分为“十三姓”,主要集中在云南。直至清咸丰六年(1856年),清朝官府曾下令“灭回”,激起回民大规模武装反抗,即历史上有名的“丙辰之变”,这十三姓回民才被迫分居全国各地。后来在长期的发展中,由十三姓又演变出其他姓。如忽姓后来又发展为虎、胡姓,闪姓后来又发展为陕姓等等。

再如赛典赤之子纳速拉丁,其后代分别以纳、速(苏)、喇(拉)、丁为姓。据《陕西通志》载,元朝初,贵族纳速拉丁“子孙甚多,分为纳、速、拉(喇)、丁四姓,居留各省”。今纳姓回民主要分布在云南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仅宁夏永宁县纳家户村就有纳姓回民七百余户,四千余人。喇姓回民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等地。拉姓回民分布在陕西等地。丁姓遍布全国。

易卜拉欣之后裔,分别取其祖辈名字中的每一个字立姓。因易卜拉欣,亦译伊白来金或伊白拉金,故后裔多以伊、白、拉、金冠姓。

(三)皇帝赐姓

在回族姓氏中,有不少姓氏是历代皇帝赐予的姓,如李、达、答、张、白、沐、陕、郑、朱、金等姓。

传说大食国人李诃末将军以及李彦升和波斯人李玹、李询均为皇帝赐姓。元代达姓回回(今分布在江苏省县),据达氏家谱,其先世为色目人,名母把拉沙(波斯语:官爵之称),因功绩卓著,被元王朝封为平章政事,并赐名达不华,其后裔取其达不华名字首音立姓。今居住在我国湖北荆州、河南南阳等地的答姓回民,也为皇帝赐姓。据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答氏宗谱》载,其族原籍西域,自元世祖至元癸巳(1293年),讳刺罕与刺海祖,同孛可入,献大珠,赐价不受,帝嘉其廉,命姓答氏,其后裔以答氏为姓。

在白姓回民中,除以前辈原名译音立姓外,还有一个来源是皇帝赐姓。元代回回世家伯笃那丁,“其子察汗,赐姓白氏”。

明代国姓是皇帝的朱姓。据对今安徽、山东朱姓回民家世考证,其先人姓氏为皇帝所赐朱姓。因朱与猪同音,后来不少回民又改为黑姓。张姓回民也系明代皇帝赐姓。据湖北《张氏族谱》记载,其始祖噗罗德“原属经名”,“后来赐姓于明初”。从此,其后裔立张为姓。当然,张姓回民中,也有被迫改为张姓的。上海松江纳速拉丁后裔被赐以唐姓。

我国海军史上伟大的统帅、世界有名的航海家之一郑和,就是皇帝赐姓。

郑和原名马三宝,是赛典赤·赡思丁五子马速忽的儿子,在明军攻入云南时被俘当了太监。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在这场重要的战役中,马三宝英勇奋战,立下了汗马功劳。燕王即皇帝位后,视随行马三宝在北京郑村坎立下的战功,便赐姓为郑。从此,其后裔立郑为姓。今郑姓回民主要分布在云南、河北和西北等地。

回族当中还有木、金、陕等姓氏也是皇帝赐姓的。如陕姓回民是由原来的彡姓改为陕姓的。据清朝金天柱《释捕辑》载:“明彡茂,湖广公安县人……登天顺甲申科进士。廷试时,上不识其姓,问内阁,李贤对日:‘在音同陕’,即以御笔改为陕。”如今陕姓回民分布在广东、湖南等地。

广州回民数量有两万多人。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生活在广州和肇庆。两种回民最大的差异就是,广东原生的回民全部说粤语。中国的回族由于没有自己的语言,大多是说他们所在地居民的母语,因此很难为他们树出支系。

先秦,广东境内原住南越、西瓯、骆越、闽越等族群居民,史称“百越”,内中“各有种姓”。秦统一全国后,经略岭南,中原人陆续南迁入粤,其中有将领、士卒、商贾、赘婿、和谪徙罪人及平民百姓。西汉初,真定人赵佗乘中原战乱,自立为南越武王,守卫岭南。由于中原人与越人“杂居其间,乃稍知言语,渐见礼化。…于是教其耕稼,制为冠履,初设媒娉,始之姻娶,建立学校,导之礼仪。”(见《后汉书。南蛮传》)说明中原文化自秦汉肇始,全面浸润五岭地区百越族群的原始文化,以双向交融并经历自身发展与嬗变过程,部分越人外迁,或融入另一个族体,或蜕化为另一个新的族群,如俚、僚等。南方壮侗语族,含壮、布依、傣、侗、黎等各民族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民族,都与古代百越族群有历史渊源关系。由北方迁入的中原人与岭南越人相交融逐渐成广府、潮汕、客家和3个民系的雏型,均为汉民族分支。至南北朝后期,史称“莫徭”的部分先民由湘入粤,于粤北生息,成为瑶族先民主体。另一支于莫徭有渊源关系的族群由湘入粤后,往东方向传播繁衍,与畲族先民主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唐代,广州已成为中国对外通商的口岸之一,有大食和波斯信仰伊斯兰教的商人和宣教人员经海上丝绸之路来到广州,部分常住定居,成为广东回族先民的组成部分。至明代及清初,中央王朝又陆续征调华东、华北和东北等地信仰伊斯兰教的军官士卒,驻粤留居广州,形成广东回族主体。在这一时期,西北等地同一宗教信仰的商人和宗教职业者也先后陆续来粤,共同凝聚成回族群体。元末,桂北山区有部分壮族移入粤北,至明代中叶中央王朝又从广西征“俍兵”来粤执行防务。回师之时,有少数留居粤北连山等地,为广东壮族的主体部分。明正德年间,部分越族人陆续北迁至广东防城的澫尾、巫头、山心等3个岛屿定居,从事渔业(于1958年改称京族)。明家境至万历年间,中央王朝又从广西抽调一批士兵到海南岛驻防,此后落籍海南,称苗族。满族是清代乾隆时从京津两地抽调到粤驻防的满洲八旗1500名将士及其所携眷属的后裔。辛亥革命时,在革命党人策动下,驻粤八旗军官兵率先脱离清王朝统治,促使广东“和平易帜”,满洲八旗由军转民,落籍广州,成为广东多民族大家庭中的又一成员。

  至1949年9月,世居广东的少数民族有黎、苗、瑶、壮、回、满、畲、京等8个。

  建国后,广东省行政区域有所变动,省内各少数民族成员亦随之有所变动。1965年起,居住于防城东兴各族自治县的京族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所辖。世居海南岛的黎族、苗族于1988年4月海南建省而改变归属,至1988年4月,世居广东的少数民族有瑶、壮、回、满、畲等5个。

  60年代后,特别是改革开放的80年代后,外省、区兄弟民族的部分人口渐渐入粤,广东(以1988年4月后的新的行政区划记述,下同)的各少数民族成员、人口数量及其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渐增。1964年7月1日统计,省内少数民族成员增至43个、182万人,占全省同期总人口的034 %;1990年7月1日统计,省内少数民族成员增至52个、人口35万,占全省同期总人口的056%新增加超过千人以上的成员有苗、黎、侗、土家、蒙古、藏、傣、布依等族。而且,新近进入广东的各少数民族人口大多在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深圳、珠海、东莞、茂名等市,1953年7月1日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以前均是单一汉民族居住地区,未形成都市,至1990年上述各市的少数民族人口均超过全省同期占056的比例。世居广东的各少数民族成员的人口数量中亦有许多是新近由外省区来粤的,其中壮族最多。广东壮族1964年增长外,大部分是外地迁入的。新进入广东的各少数民族人口大多是在80年代改革开放后,时间相对不长,又很分散,至1990年尚未形成相对稳定的社区。(参见广东政府门户网)

广州有55个少数民族分别是: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壮族、布依族;白族、朝鲜族、侗族、哈尼族、哈萨克族、满族、土家族、瑶族;达斡尔族、东乡族、高山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拉祜族、纳西族、畲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仫佬族、羌族、水族、土族、佤族;阿昌族、布朗族、毛南族、普米族、撒拉族、塔吉克族、锡伯族、仡佬族;保安族、德昂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京族、怒族、乌孜别克族、裕固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基诺族、珞巴族、门巴族、塔塔尔族。

少数民族,是指多民族国家中除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制定和实施民族团结统一工作也为了让各民族实现平等的权利,就开始下令组织力量对民族名称与族群进行辨别。

广州少数民族

广州有少数民族人口827万人,分属55个少数民族。我国官方记载的56个民族,汉族是多数人口民族,少数民族有55个,也就是说广州各地生活着我国所有的民族人口。55个少数民族名称分别是: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壮族、布依族;白族、朝鲜族、侗族、哈尼族、哈萨克族、满族、土家族、瑶族;达斡尔族、东乡族、高山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拉祜族、纳西族、畲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仫佬族、羌族、水族、土族、佤族;阿昌族、布朗族、毛南族、普米族、撒拉族、塔吉克族、锡伯族、仡佬族;保安族、德昂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京族、怒族、乌孜别克族、裕固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基诺族、珞巴族、门巴族、塔塔尔族。(截至2022年)

具体介绍

广州户籍少数民族人口约118万人,人数较多的主要有壮族、回族、满族、土家族、瑶族;非户籍少数民族人口709万人,人数较多的民族主要有壮族、回族、土家族、苗族、瑶族、侗族。广州市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增长最快、增幅最大的城市之一。全市有回民小学、满族小学、畲族小学共3所民族小学,在校少数民族学生327人;1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增城区正果镇畲族村,共88户,385人);有10所承办新疆、西藏籍学生的学校(其中,广雅中学、市六中、市75中、玉岩中学、协和中学、禺山高中6所学校开办新疆内高班,市商贸职业学校、市政职业学校2所学校开设新疆内职班,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开设西藏内职班),在校学生1366人;有近2000家清真拉面店、餐馆;有市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市满族历史文化研究会、市回族历史文化研究会、市少数民族体育协会共4个市级民族团体。(截至2022年)

部分少数民族风俗

1、朝鲜族老人节等。

2、彝族火把节、密枝节、赛衣节等。

3、阿昌族烧白柴、泼水节等。

4、德昂族关门节、开门节等。

5、东乡族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

6、侗族新婚节、架桥节、祭牛节、吃新节、花炮节等。

7、布朗族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

8、朝鲜族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节)、端午节、秋夕(中秋节)等。

为啥回民喊姓唐不喊姓

唐宋时期,教在半岛兴起后,大批商人来中国经商,居住在广州、泉州、杭州、扬州以及长安等地。不少人娶妻生子,繁衍生息。当时他们被称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