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坊寨随笔其二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1收藏

油坊寨随笔其二,第1张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乡愁,说到底是怀旧的情怀。正如我现在继续着我的千里之外的油坊寨的有关话题。 

  油坊寨,既然冠名为朱油坊寨,自然而然,朱姓应该为首姓。事实的确如此,村里姓氏虽然不少,诸如张,王,白,刘,何,霍,彭,孙,马等也有十多个姓氏,朱姓为本村第一大姓,无可争议。时姓自然必不可少,当年时旅长威名远振,手下有兵有枪,本家自然靠近。

  这里插一句,冠名也不是绝对的。同属朱大庄村的王早楼,除了一家住丈人家的张姓,村子里人家都是朱姓,那王早楼从何而来,估计更不好说啦。

  油坊寨的人家仅百五十户,人口五百余人。正如城市发展,村子也不断外扩。只是无论怎样扩建,仍然基本在当年寨子范围。

  朱姓在本村是大姓。那就先从朱姓说起。以后诸多话题肯定绕不开朱氏子弟。

  在大年初一的下午,我到大爷家去,沐浴着冬日暖阳,有幸第一次见识到朱氏家谱。相信大家在不同场合会提到自家家谱,但真要说起具体情况,恐怕要张口结舌了。我固然不会例外。

古单朱氏家谱记载,朱姓燕贻堂祖传辈分是庚飏逢圣世,鸿德启瑞昆,这里可以暂时了解这么多。当年朱姓世字辈在油坊寨东约五公里处的朱庙村世居,树大分枝,鸿字辈有亲弟兄五人便移居到油坊寨,也就是现在我们本村朱姓俗称的老五门,在此定居,繁衍生息。我这一辈人即为朱姓燕贻堂二十世昆字辈。现又有忠,恕两辈传人。百余年前,我们老五门的老爷爷们是在村里靠近东北角的位置,按照老大老二等,从后往前的顺序依次划分宅基地。现在宅基地的原型依然清晰可见。我的印象依然保存着我们作为长门人住宅的记忆。毕竟是最后面的宅子,地势相对来说较高。东边是路,前边是二门人的宅子,西面是大部分村里一样存在已久的大坑,坑边长满了一人多高的苇丛和俗称的洋姜,后面是一条深深的沟渠,沟畔立着一颗粗壮的香椿树。这颗香椿树在我家搬离老宅后,成为我家姐姐们的嫁妆柜子的好材料。这是我对于老宅最后的印象,也是永远的记忆。现在本家哥哥已在上面该平整的平整,该垫高的垫高,重新盖房垒院,自成一番门户。

  其余四处宅基地仅余四门家的大爷居住。二门三门人也已搬离多年,五门无后,空余旁人惆怅。

  朱姓人开枝散叶,自然在村中举足轻重。油坊寨朱姓人氏自然还有几家,均为附近村子搬迁至此,辈分相同。老五门只是从我的角度出发而言。德字辈老人现在仅存一人,启字辈不过两人,瑞字辈大多年过八十。有人丁兴旺家族,忠恕两辈已蔚然成型。

  时姓在本村内有六大家之多,只不过不像朱姓老五门这样一脉相承。基本分布在村子的南面,西面,北面,分别以自家兄弟聚集而住。其中一家当年是铁匠铺子,七八十年代农具时兴,生意红火,天天炉火红通通的,小锤一点,大锤紧跟,叮咣铿锵,半夜不绝于耳。    张姓两家自邻村北常集搬迁而来,至今过年时节仍相互上门拜年。早已作古的张家三老爷,就是指他在兄弟们中排行老三,平时做事干净麻利,考虑周全,识大局,得大体,成为我们村问事的,就是村里红白事的操心人,谁家有事,他是有请必应,圆满处理,不求回报,全为帮忙。

  王姓分为四家,霍家有三家,霍门有一教师家庭,在村中令人肃然起敬。何家亦有两大家,而且在建国后出了本村第一名大学生。此后三十年期间大学生出现空白。令人惊诧,使人叹息。

  白,刘,孙,彭,马各家乃同胞兄弟,临墙而居。白家大老爷在八十年代家里就开设有小代销点,贴补家用。想当年进货时,贪图便宜,入库一麻袋大颗粒盐,被工商部门带走,好一番教训,没收私盐,罚款了事。刘家亦有铁匠铺子,生意自然不差,在马楼集自有门面。至九十年代受到工厂大批量农具的供应,不得已收手停业。彭家二老爷留下手工芝麻香油的手艺,使得现在的圣红大叔受益匪浅,直接模仿老干妈样式,使用自己的头像做了商标,天天忙的不亦乐乎。

  简单介绍,其实顾虑重重。涉及到具体人名,具体事情,现在举棋不定。

  满满的情怀,现在有些苦涩的感觉。下一步计划先写文化教育方面的事,以及一些风俗习惯,然后再写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大体思路就是这样。但也不排除变更。

姓氏之立有自来矣。上古浑浑沌沌,莫识姓氏。中古以后,始各识姓氏,以为支派。顾其时,有以官为姓者,有以地为姓者,亦有以祖父之名为姓字为姓者。迹虽不同,而其族姓繁衍则一也。但每数世辙易,唯秦汉以来,乃百世不迁。其大者,如孔、颜曾、孟,数千年于兹矣,祖宗之姓字,赖芳裔而弥显其光;其次,如张、王、李、赵诸大族,无方不有,无地不盛亦。皆表表宇内,累世益昌云。独我浮氏一姓,考之书传不曾见,查万洲之未尝有。谨于《西汉书》见有浮丘,传称齐人也,以诗学授教一方,楚元王聘礼于楚,与穆公申生诸名公,皆师事之意,其子孙或留居于此,世远年湮,忘其复姓,而止以浮称之耶。余也综之稽之,亦若断而若续、若存而若忘,余岂其苗裔欤?然而无可考矣。而吾姓之族,属其始末,亦有大略可纪者。数年来,于访家老、证乎书历,因知有明蔚起太宗洪武浑一海宇将。旧时勘定诸将士,俱安置于沿边一带,彷屯田也。而我辈所肆(即居住的地方),则为宁山卫,东至大明,西暨泽洲中所,则汲新辉获。而我徐二营亦营伍之较著者也。掌印军官,则百户使夏公讳海者,系长沙府安化县旧族。若我始祖,则长沙府宜阳县旧族讳曰秀,夏公之门婿也。闻之家有兄讳政。(秀)舌故乡随岳父徙居于此,盖有三百余年矣。而子孙众多,丁籍称盛,遍阅四方岂有与匹欤。所可惜者,无籍簪缨,箕裘之盛,策名天府,而布衣韦带。以诗礼称名者,是故祖若宗之深仁厚泽所贻亦,浮丘伯之教泽相衍于无穷也。政之子孙居长沙者,初不闻其盛衰何如,而此亦足以衍后嗣垂奕嗣也。余,故稽其始末,系其世系,将祖之名号,乐为传于后。俾世后之子孙亦知祖宗之名号不可紊,而宗派之传衍为不容乱云。

大清康熙伍拾玖年(1720)岁次庚子五月朔

十二世后裔增广邑痒生 振世 序

油坊寨随笔其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乡愁,说到底是怀旧的情怀。正如我现在继续着我的千里之外的油坊寨的有关话题。    油坊寨,既然冠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