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姓的起源与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苏姓的起源与家谱,第1张

广义国学是指中国历代的文化传承和学术记载,包括中国古代历史、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狭义国学则是指中国古代学说。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苏姓的起源与家谱,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源出

「苏」出自「己」姓。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周武王时,司寇忿生,受封于苏国,后迁于温,称为苏忿生,春秋时,苏国被狄族所灭,其子孙以国名为氏。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拔略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苏」氏。

得姓始祖

昆吾。名樊,字衍,己姓,颛顼之裔陆终长子。其父陆终娶鬼方氏之女为妻,一胎生下六子,其后均有封国,樊初封于昆吾(故城在今河南省许昌,后迁至今河南省濮阳),后又封于苏(一说其子封于苏),夏桀时被商汤所灭。周初,其裔忿生因功被封于苏国,后忿生迁都于温(今河南省温县西南)。春秋初,苏国为狄所灭,子孙遂以国名为氏,称为苏姓,并尊昆吾为其始祖。

迁徙分布

苏姓发祥于河南温县,后西周被犬戎所灭,周天子迁都洛阳,史称东周,苏姓为官者随之迁徙洛阳,并在当地形成望族。春秋时苏从入楚仕庄王,而有苏姓定居于两湖一带。汉武帝时,因苏建讨伐匈奴有功,被封为平陵(治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侯,此后不久,此支苏姓又派生出扶风苏姓、武功苏姓、蓝田苏姓。汉末群雄割据,有苏姓一支由河内迁四川眉山,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北方连年战乱,烽火连天,苏姓也随中原士族大举南迁江南各地。苏建十二世孙苏则为曹魏东平(今属山东省)相,而居山东。隋朝时苏则三子苏遁之八世孙苏威因忠谏而为隋炀帝除为光州(治所在今河南省光山)刺史,始为光州固始苏姓。唐初,陈元光入闽开基漳州,已有苏姓人入闽,到唐末时,苏威五世孙苏益随王潮、王审知入闽,死后赠上将军、武安侯,葬于同安县,是为芦山堂同安苏姓始祖。苏威长子苏光谊的子孙分布在福建德化、永春一带,次子苏光谓的子孙分布于莆田一带,三子苏光诲的子孙仍居同安,而早期迁至湖南新化、安化一带的苏姓被称为梅山蛮,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章惇平定梅山蛮,杀戮过甚,苏姓之幸免者,大都南逃至两广、云南一带,也有逃到越南、老挝、泰国的北部山区。芦山堂的苏姓因仕宦在南宋时散居江南各地,并有一支由闽入粤。苏姓入台始于宋、明时苏姓入台,其因有二:一随郑成功收复台湾,二是逃荒谋生。此期随着航海技术的提高,居于福建沿海的苏姓则有飘洋过海,侨居海外者。满清时,苏姓人已广布全国。如今,苏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广东省为多,广东省的苏姓人口占到全国汉族苏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苏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十一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七。

堂号

芦山堂:北宋的时候,苏颂(芦山4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天文钟水运气象台,集观测天体、演示图象与自动报时于体,比欧洲人发明的时钟表早了600年,被誉为中国时钟的祖师。苏姓以“芦山”为堂号。此外,苏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忠孝堂”、“武功堂”、“扶风堂”、“蓝田堂”、“洛阳堂”、“白玉堂”、“路阳堂”、“嵋山堂”等堂号。

家族名人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

苏轼:(1038~1101)字子瞻,宋眉州眉山人,为苏洵长子。诗、词、文、书、画均有名,为文雄浑奔放,诗亦清疏隽逸,为北派大宗。王安石倡行新法,轼上书痛陈不便,得罪安石,被连贬数州。在黄州时,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累官至端明殿侍读学士。卒谥文忠。着有东坡集、东坡词等。

苏辙:(1039年-1112年)北宋时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位成都市西南)人,晚年自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苏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栾城集》。

苏步青:(1902923-2003317),原名苏尚龙。浙江省平阳县人。著名数学家。

拓展:

苏姓男孩名字

苏仕强 苏茗泷 苏行睿 苏韵宣 苏高义 苏业桦 苏朋力 苏凯辛 苏绍基 苏萧臣 苏柏中 苏勤坚

苏钎剀 苏鸿永 苏琛韩 苏健罡 苏联楚 苏柯佳 苏亘虹 苏崴谦 苏冠乘 苏霖铂 苏才城 苏今墉

苏潼峰 苏珅宸 苏翌荣 苏丞程 苏玉绮 苏旖卲 苏昱举 苏启昂 苏庆伟 苏云仕 苏坷茗 苏延行

苏宏兴 苏皖纲 苏箫岚 苏旻朝 苏骅佟 苏麒卫 苏科恒 苏开竹 苏郅毅 苏享钰 苏阳哥 苏喻海

苏筠希 苏杭郝 苏晓翔 苏渊清 苏韵川 苏剀志 苏孟尚 苏逸玹 苏弟吾 苏博元 苏伟榕 苏其韦

苏颍成 苏同煜 苏方雨 苏茗云 苏季珉 苏仕翌 苏允珅 苏琼羽 苏硕千 苏骐敬 苏贵珂 苏梧峥

苏承丰 苏郅先 苏尤亮 苏至贵 苏绮华 苏铂舜 苏斐易 苏翱皑 苏竣弛 苏士雨 苏立贤 苏沛讯

苏举宗 苏锋均 苏伟佩 苏邺纯 苏倡少 苏希渲 苏枫孟 苏印曦 苏罡汉 苏江名 苏理奕 苏永鸿

苏淇凯 苏晔徵 苏胜晁 苏瑾昂 苏若旺 苏其瑭 苏楠宏 苏锐栋 苏汇承 苏赤郅 苏廷尤 苏晨至

苏尚先 苏佩枫 苏迪哥 苏棠金 苏思道 苏宸焘 苏玮远 苏进旺 苏夕秋 苏乾俊 苏昱威 苏利陌

苏敬霆 苏起亘 苏盛健 苏千梓 苏成卲 苏吾宝 苏恺歆 苏万泰 苏惇联 苏史然 苏峰汉 苏暄贤

苏行尧 苏琰翼 苏昂弛 苏开昊 苏星崴 苏政百 苏贞群 苏凡镇 苏皖尚 苏梧佩 苏声迪 苏珽棠

苏允远 苏诚杭 苏乾裕 苏锦赤 苏宣韦 苏霆森 苏乐太 苏建誉 苏宏钢 苏佩辉 苏常泰 苏翼元

苏斌国 苏虹海 苏政佟 苏凯翌 苏斐增 苏榕辽 苏锌声 苏亮峰 苏俞羽 苏珝祺 苏廷旺 苏基济

苏瑭荣 苏晔罡 苏昊越 苏智家 苏轼佳 苏知士 苏聚晓 苏勇左 苏柏竣 苏晖皓 苏万翱 苏林肃

苏进琛 苏皇宝 苏铠轼 苏增呈 苏亮倡 苏元雨 苏萧硕 苏儒韦 苏钓烨 苏彬珅 苏枫淼 苏义毅

苏旭雄 苏佟德 苏登海 苏友荣 苏斌弟 苏享少 苏延锦 苏喧思 苏赋楚 苏喻尤 苏逸铉 苏浩正

苏桓吉 苏玮珉 苏虹春 苏敬程 苏昂钊 苏竹宇 苏珀谦 苏讯印 苏弛钧 苏才镇 苏晃进 苏成皇

司马懿家谱:

1、父亲:司马防

2、兄弟:司马朗、司马孚、司马馗、司马恂、司马进、司马通、司马敏。

3、妻妾:宣穆皇后张春华、伏夫人、张夫人、柏夫人

4、子女:

(1)儿子:

晋景帝司马师(张春华生)、晋文帝司马昭(张春华生)、汝南文成王司马亮(伏夫人生)、琅邪武王司马伷(伏夫人生)、清惠亭侯司马京(伏夫人生)、平原王司马干(张春华生)、扶风武王司马骏(伏夫人生)、梁孝王司马肜(张夫人生)、赵王司马伦(柏夫人生)。

(2)女儿:

南阳公主(张春华所生)、高陆公主。

5、孙子:

晋武帝司马炎(司马昭之子)、齐献王司马攸(司马昭之子,后过继给伯父司马师为继子)、城阳哀王司马兆(司马昭之子)、辽东悼惠王司马定国(司马昭之子)、广汉殇王司马广德(司马昭之子)、乐安平王司马鉴(司马昭之子)、燕王司马机(司马昭之子)、司马永祚(司马昭之子)、乐平王司马延祚(司马昭之子)。

平原王世子司马广(司马干之子)、安德县公司马永(司马干之子)、司马粹(司马亮之子)、汝南怀王司马矩(司马亮之子)、王司马羕(司马亮之子)、南顿王司马宗(司马亮之子)、汝阳王司马熙(司马亮之子)。

琅琊恭王司马觐(司马伷之子)、武陵庄王司马澹(司马伷之子)、东安王司马繇(司马伷之子)、淮陵元王司马漼(司马伷之子)。

顺阳王司马畅(司马骏之子)、新野庄王司马歆(司马骏之子)、赵王世子司马荂(司马伦之子)、济阳王司马馥(司马伦之子)、汝阴王司马虔(司马伦之子)、司马诩(司马伦之子)。

司马懿是秦末殷王司马卬的后人,司马卬的第十三代世孙。司马钧是司马懿的高祖父,而司马钧是秦末殷王司马卬的八世孙。司马卬(司马钧的八世祖)→司马钧(秦末殷王司马卬八世孙)→司马量→司马儁→司马防→司马懿。

扩展资料

1、司马卬(?-公元前204年)

项羽所封十八诸侯王之一,为殷王。司马卬本是赵国将军,巨鹿之战后随项羽入关。灭秦后,项羽分魏国地为西魏、殷两国,封司马卬为殷王,建都朝歌。

汉二年(前205年)三月,汉王刘邦进兵楚地,司马卬投降汉王刘邦,其地成为河内郡。次年四月,彭城之战,项羽率三万精兵大败刘邦及五诸侯联军56万人,司马卬被楚军所杀。

2、司马钧(?―115年)

字叔平,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秦末殷王司马卬八世孙,晋宣帝司马懿的高祖父,东汉时期将领。汉安帝时任征西将军,军事才能出众,后在狱中自杀而死。

3、司马量

官至豫章太守。司马防的祖父,司马懿的曾祖父,秦末殷王司马卬九世孙。其父亲司马钧在汉安帝时任征西将军,军事才能出众,后在狱中自杀而死。

4、司马儁(113年-197年)

字元异,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东汉大臣。祖父司马钧为汉安帝时征西将军,父亲司马量为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

司马儁博学好古,倜傥大度。身高八尺三寸,腰带十围,仪态魁岸,与众不同,乡党宗族都依附他。为颍川郡(今河南禹州)太守。儿子司马防,孙子司马懿。

5、司马防(149年―219年)

字建公,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东汉颍川太守司马儁之子。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司马防去世,终年七十一。司马防生有八子,即历史上著名的“司马八达”,司马懿为其次子。

司马防的性格耿直公正,即使在宴会这样的休闲场所,也保持着威仪。东汉末年的颍川名门“司马氏”的代表人物。殷国王室之后。爱读《汉书》的名臣列传,著有讽咏数十万言。

6、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

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谋略家,魏国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司马懿

-司马卬

-司马钧

尤文献:又名鹅津,讳元。宋朝绍元年(1094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知枢密院事及观文殿大学士,因善于绘图,皇上曾题词“尤图”。

尤九龙:宋绍兴进士,官至工部侍郎。

尤时泰:常州无锡人,尤九龙,宋代名士,为太学士。曾举博学鸿词,授予国子监主簿,其拒绝赴任。后遍游祖国名山大川。寿命长达一百二十余岁。

尤平:讳既,宋朝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从小不想当官,筑起书屋,深居简出,著有《绿云寮草》。

尤率斋:讳楝,宋朝景定三年(1262年)进士,当过广德太守。

尤瑛:常州府无锡人,明代官吏。嘉靖年间进士。留心韬略,绘《九边图》,著论三十余篇。任广东按察佥事期间,数平地方骚乱。官至江西布政使参议。

尤世功、尤世威、尤世禄:陕西榆林卫人,明末将领。长兄世功出身武举,累官至总兵,清兵破沈阳时战死。次兄世威与清作战屡立战功,累官至左都督,李自成破西安后,被俘杀。弟世威为宁夏总兵官,李自成攻榆林时,守城死。

尤侗:字同人,号悔庵,晚号艮斋,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康熙年间举博学鸿词科,任翰林院检讨,参与修纂《明史》,三年后辞官回乡。诗词古文俱佳,被康熙称为“老名士”。有《艮斋杂记》、《鹤栖堂文集》、《西堂杂俎》及传奇《钧天乐》、杂剧《读离骚》、《吊琵琶》等。尤怡:江苏吴县人,清代医学家、诗人。家道中落,好为诗。晚年医术益精。著有《伤寒贯珠集》、《金匮心典》、《医学读书》、《静香楼医案》等。

尤珍:尤侗子,号沧湄,清代官吏、诗人。康熙年间进士,由编修累擢右赞善。工诗,每作一诗,字字求安。有《沧湄类稿》、《日卒示录》。

尤澹仙:江苏长洲人,清代学者。工词赋及骈体文。年十八,名列吴中十子。有《晓春阁诗词》。

尤维熊:字祖望,号二娱,江苏长洲人,清代官吏、诗人。拔贡出身,官蒙自知县。工诗词。有《二娱小庐诗词钞》。

尤荫:江苏仪征人,清代书画家。山水、画鸟、兰竹皆入逸品,尤长写竹,得文、苏法。其作苍古浑厚,如挟风雨之势,书法从画竹中来,有金错刀遗意。有《出塞诗钞》、《出塞集》、《黄山集》。

尤渤:甘肃武威人,清朝将领。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任安徽寿春镇总兵,他率部猛烈反击,将进犯松江府的英军击退。旋升江南提督。

尤锦:江苏太仓人,清代画家。工山水,擅花卉翎毛。

尤民生:福建省农林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福建省农科院院长

尤氏世系图(文简公支系卿田派,资料来源于谱书):

思礼公(尤氏始祖、驸马公)——2世:志威公——3世:美公、构公(文简祖)——4世:宋公——5世:叔保公——6世:有终公——7世:阳秋公——8世:云耕公——9世:文简公(尤袤)——10世:鹏公(佳蕃一世祖)、异公、宜中公、贤公(泉州市卿田派、福州市罗源、长乐一世祖)、忠公——11世:思宗公——12世:宏公——13世:无咎公——14世:义公——15世:惠公——16世:君实公——17世:天保公——18世:信公——19世:义端公——20世:佛惠公(毅然公,南厅一世祖)

历史来源

「尤」源出 ;

一 ; 出自「沈」姓。据《梁溪漫录》所载,五代时,王审之在福建称闽王。闽人为避「审」的嫌名 (「审」和「沈」字同音 ) ,把「沈」字去掉三点水旁,余下半个字改为「尤」。

二 ; 据《后汉书.卷七十七》已有尤利多,尤还。在东汉时已见「尤」氏的记载。

家族名人

尤袤 (1127~1194): 字延之,宋常州无锡人。少颖异,入太学,以词赋冠多士,绍兴十八年擢进士,累官国史侍讲,后除礼部尚书。尝取孙绰遂初赋以自号,光宗曾书匾赐之,年七十而卒,谥文简。着有遂初小稿等,为南宋四大家之一。

尤侗 (1618~1704): 字同人,更字展成,号悔

王姓始于周朝共和年间(约前841—前828年),周平王即位后,封太子晋为太原郡晋阳王,父爵子袭。到第三代时以王为姓,名王道行,此为王氏始祖。王氏宗族,兴盛与晋代,衰败于明代。自周至明在朝为官者170余人,其中晋代就有66人。

著名者有官至西晋太保,名列二十四孝的王祥;东晋重臣、南迁士族首领,时称“王与马共天下”的王敦、王导兄弟;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则为书法家。

1、王祥(184年,一作180年-268年4月30日),字休徵。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西孝友村)人 。三国曹魏及西晋时大臣。

王祥于东汉末隐居二十年,在曹魏,先后任县令、大司农、司空、太尉等职,封爵睢陵侯。西晋建立,拜太保,进封睢陵公。泰始四年(268年)去世,年八十五(一作八十九),谥号“元”。有《训子孙遗令》一文传世。

王祥侍奉后母极孝,为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鲤”的主人翁,有“孝圣”之称。

2、王敦(266年-324年),字处仲,小字阿黑,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东晋将领、权臣。

王敦出身于琅琊王氏,在西晋时期官至扬州刺史,永嘉之乱后消灭江州刺史华轶、镇压荆湘流民起义,与堂弟王导一同辅佐晋元帝建立东晋,担任大将军、江州牧,封汉安侯。他掌控长江中上游的军队,统辖州郡,自收贡赋,对东晋政权造成极大威胁。

永昌元年(322),王敦以诛杀刘隗为名,在武昌起兵,攻入建康,诛除异己,被拜为丞相、江州牧,进爵武昌郡公。他还屯武昌,后又移镇姑孰,自领扬州牧。太宁二年(324年),王敦再次起兵攻建康,不久病逝于军中,时年五十九岁,其叛乱不久便被晋明帝平定,自己亦被剖棺戮尸。

3、王导(276年-339年9月7日),字茂弘,小字赤龙、阿龙。琅玡郡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时期政治家、书法家,历仕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

王导出身于魏晋名门“琅邪王氏”,早年便与琅玡王司马睿(晋元帝)友善,后建议其移镇建邺,又为他联络南方士族,安抚南渡北方士族。东晋建立后,先拜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武冈侯,又进位侍中、司空、假节、录尚书事,领中书监。与其从兄王敦一内一外,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

咸康五年(339年),王导去世,年六十四。成帝举哀于朝堂,遣使追谥“文献”。葬礼规格同霍光、司马孚,为东晋中兴名臣之最。

王导善书法,以行草最佳。他学习钟繇、卫瓘之法,而能自成一格,在当时有很高的声望。有草书《省示帖》、《改朔帖》传世。

4、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5、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

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序》等。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

扩展资料:

王羲之族谱发现地

1991年,两当县志办公室在征集名人族谱时,退休干部罗建堂先生提供的线索,在本县太阳乡火神庙村村民王文信处发现《王羲之族谱》,一套共十四册,其中总谱一册,分谱十三册。

该族谱是清仁宗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由湖北通山人王福利送至两当,接谱人为王福明,王文信为王福明的六世孙。据推测,王福明鼓励可能在湖北通山,因事居留两当。

《王羲之族谱》除了记载王氏源流系世外,对明末王氏各宗族分布地区也做了详细记载,是研究王羲之家族历史的珍贵资料。

现存于两当文化馆。

—王祥(魏晋时期大臣)

—王敦(东晋将领、权臣)

—王导(东晋政治家、书法家)

—王献之

—《王羲之族谱》

镇平渠营渠门家谱:渠门历代宗祖,原籍晋族,清初奉命迁居宛西镇平渠营为民。迄今已300余年,相传16代新人。先祖德才兼备,治家有方,立业以勤俭为本,处处以和睦相处为重,见贫以相济,见难以相扶,大义疏财,以礼待人,孝悌为上,品德高尚。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坚志而能成才,以此来继承我渠门之风,使我们代代皆然,祖德隆重,施德四方,子孙繁衍,人口增多。因本村土地有限,不便容居,先后分出四方,各择其名山秀水而安居,为祖户便于相认,特开列于后:渠营4门,即:1、2、4、7门,共128户,分至晁陂北齐营24户;熬子垛13户;王井25户;遮山7户;独山3户;旗河1户;南阳北关6户;镇平城关3户;卢氏3户;陕西省西坪2户。渠岗第6门,共26户,分至三岔口10户;旗杆树16户;口下河8户;二郎船13户;麒麟岗5户;南阳北关北马道6户;清凉树14户;兰山1户;杏山2户。后凹第3门,共35户,分至连山8户;竹园沟7户;东龙王庙3户。湖北第5门,暂时户数不清,总共7门,20余处,300多户,2900余人。原始祖、二、三、四始祖,因历史悠久,考查不清,现以五世祖起谱以:鸿民魁文德,开国同元勋,仁义呈祥瑞,永庆太平春。二十字为限。历行三百余年,规行不乱。祈望各地祖户,我们同根之木,枝叶逢春而共,同招展并要亲密而团结,如源泉之水,潺潺有声源远而流长,以汇海洋。只因年长悠久,人口昌盛,原谱将尽,经商谈定议,后续十字。即:光明新兴繁,长立世兆天。

解释:代和字辈名对照如下12345鸿6民7魁8文9德10开11国12同13元14勋15仁16义17呈18祥19瑞20永21庆22太23平24春25光26明27新28兴29繁30长31立32世33兆34天

苏姓的起源与家谱

广义国学是指中国历代的文化传承和学术记载,包括中国古代历史、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