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的族谱可以两家供奉吗?
家族的族谱只能由一家供奉。族谱是记录家族历史和先祖信息的文献,通常由家族中的长子或长孙保管和传承。在传统的家族文化中,族谱是非常神圣和重要的物品,代表着家族的根源和传承。因此,只能由一家供奉,以示对祖先的尊敬和传承家族文化的责任。
此外,族谱的供奉也有一定的仪式和规矩。在春节或其他重要的日子,家族成员会聚集在一起,将族谱摆放在供桌上,进行烧香、献祭等仪式,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这也是增强家族凝聚力和传承家族文化的重要时刻。
虽然现代社会中,人们对族谱的重视程度可能有所降低,但仍应保持对祖先的敬仰和尊重,继续传承和弘扬家族的文化和传统。
家神和佛、财神不能在一起供奉。
1道教和佛教的不能一起供,也不要一起信,那就等于都不信
不正确的想法,不正确的礼拜,信佛人会容易失去三皈依戒体。我们有恭敬心是一方面,但是礼拜又是一回事,所以千万不要乱。如《法句譬喻经·吉祥品》所说:“亦不从天人,希望求侥幸;亦不祷神祠,是为最吉祥。”所以你也不要从天人那儿期望一个侥幸。有的人拜佛的时候把鬼神都拜一拜。这面拜着佛,那面又拜着外道,所以说对佛没有一点虔诚心。他希望什么呢?这种希望能得到侥幸的心理,实际上是错误的。佛法讲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自己种的因,必然自己要承受这个果,不是别人所能给的。就像吃饭,自己吃自己饱。比如说有的人受了五戒,礼拜天人的时候,天人都不敢受,他躲得远远的。因为啥呢?一个受五戒的人去礼拜他,他怕减少他的福报,他还想在天上多呆几天呢。你这一拜,他的福报反而减少了,所以说不能礼拜。
一个受五戒的人去礼拜天人,他都不会接受的,躲得远远的,何况鬼神了,是不是?你礼拜它等于害它一样。“亦不从天人,希望求侥幸”。不存在这个问题,你修得好自然生天,修得不好,自然受其果报,不是谁能给你的。佛讲得很清楚:自作自受。所以我们应该按着佛的教导去修行。“亦不祷神祠”,“神”指的就是一些庙宇,“祠”是祠堂,就是那种家庭祠堂。
2有的人推崇祠堂,把家谱摆在祠堂里,让大家去礼拜
作为世间人无可非议,因为他有家族概念,通过这个祠堂来教育一些族人,都是封建社会所留下来的一些东西,确实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但也有它弊病的地方。对世间人无可非议,我们不能讲什么,因为他们自己想做什么是他们的自由。
但作为一个佛教徒,一个皈依佛法的人,一个信佛的人,称赞这种祠堂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如果当做祖先长辈去拜一拜还可以,要是视为神灵去拜就)容易失去三皈依戒体。所以你不去拜神和祠是最为吉祥的事情。
3我们有时候有恐惧,说这座庙不拜,以后它(神仙鬼神等)来找我怎么办?
这是大家普遍的心理,一种暗影。实际上什么是最吉祥的?你不拜是最吉祥的。你拜了以后就产生暗影了,产生暗影心就多疑,很多的正见就破了。本来我们学习佛法有很多的正见,由于这么礼拜,我们的正见一破再破。所以说这个很可怕。不是拜不拜的问题,是我们想不想获得吉祥的问题。想获得吉祥,我们就要远离这些不善、邪见和不吉祥的事物。(摘自溯源佛教网《吉祥经讲记》)
4信佛为什么不供财神
佛家从来也不供什么爷呀、奶的,不供这些东西,这都不是佛教的语言,什么老母啊、什么娘娘啊,什么奶奶的,还有什么爷爷的,咱们从来不供。为什么不供“财神爷”呢?为什么不供这些东西?因为他和佛教的教义不一样。
佛教的教义是什么呢?舍得舍得——当你布施的时候自然就得到财富,你不布施不会有财富的。比如说我们不断布施,就像井水似的,你不断地往外打,这个井会不会枯干?它不会枯干的。那新水不断地往井里流,那个渠道越流越快,越流越宽,水反而多了。如果你这个井水老不打——你不布施,这口井就会变成什么?原先进水的通道都会被泥土腻住了、堵塞了,最后变成一口枯井,水也会变臭的。
这个财产也是这样,当一个人有了财产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布施,有多就多布施,有少就少布施。当布施的时候我们的财产就会接着继续来,同时我们身心也会健康,而且也会达到一种社会安宁,这都是很好的事情。所以说财富应该从布施这儿来,从这儿生福报。这个财不是从哪儿来——你供个财神爷,反而还失去了生福报的机会。比如说有的家来要饭的了,或出家人来乞食——特别是要饭的来了,这一摸兜啊,这有十块钱,寻思给他吧。回头一瞅财神爷在那块儿呢,寻思:我天天求财神爷,没有人给我一分钱,我凭啥给你十块钱哪?得了,我给你一块吧。完了,机会失去了,帮助人的机会失去了,甚至又不给人家了。
所以说这个“财神爷”的教化是打着一种妄想,而且是一种懒惰的想法,想什么空中掉馅饼啊、守株待兔啊,等等,全是一种懒惰、想发财的想法,这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正确地想到怎样增加财富,我们应该以法财为胜——布施、做善事,这样财产就会源源不断地过来,这是正确的。所以说财神爷应不应该供,大家就明白了,是不应该供的。供了以后还障我们的道。
供财神爷、天人、鬼等的方法,它不是佛教的方法,不是正理。我们不应该用错误的思想、错误的形象来引导我们,这样的话会给我们引偏了。
祖先成神,是阳神,所以一般不让女子去碰的,根据民俗,尤其是来例假的女子更不能碰。但从信仰的角度而言,男女其实无所谓的,你看在什么环境下就选择什么样的摆法呢。如果家里人严格要遵守民俗,又听不进劝言,那么就让男生去摆放好了。
近日,一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我市雨城区碧峰峡镇后盐村的王清华老人家珍藏了一本罕见家谱,家谱记载有上至始祖周灵王太子晋,下至清朝康熙年间王氏家族的发展变迁、兴衰荣辱。28日,记者来到雨城区碧峰峡镇后盐村王清华家,恰逢老人家上山干农活。得知记者要看家谱,王清华的妻子马清荣(音)从卧室里把一个锁了好几层的深色木盒子拿了出来,在昏暗的光线下,盒子精致的做工令人眼前一亮。马清荣并不知道如何打开木盒,还是旁边另一名王家人帮忙弄了一阵后,才打开了盒子。在精致的盒子里,记者看到一本蓝色封面,纸张因年代久远气候潮湿而变色的王氏家谱。家谱长约30厘米,宽约24厘米,厚3厘米左右。翻开家谱,均为繁体文字,即有手写体,也有印刷部分。家谱里还配有某些朝代王氏家族居住的地形图和历代祖宗的工笔画像,画像附有简短的文字介绍。
据闻讯赶回来的王清华回忆,家谱是自己奶奶传下来的,因为近几十上百年间,他们这一族近几代以来家道衰落,族中有文化的人很少,他自己更是没读过几天书,家谱所记载的内容他也不清楚。但由于前辈的叮嘱,他把家谱看成是王家最珍贵的东西,妥善保存着。王清华也不知道他的上几辈人何年何月来到雅安生活,但家中保存的老宅和供奉祖宗的祠堂似乎告诉别人,这家人也曾一度兴旺过。
在王老汉家的后面,就是王家老宅,老宅全木质结构,堂屋有三扇大门,各种装饰、雕刻非常精美,门坎高过膝盖。堂屋内部高约5米左右,靠后墙正中的祠堂摆放着祖宗灵位。王老汉说,家谱以前就是与祖宗一道供奉在祠堂里的,如果有人要想观看,必须得到当家人的同意,并沐浴焚香、三拜九叩后才能观看。现在为了防盗,他把家谱收起来了,祠堂如今也已是布满了蛛网。家谱里有王羲之据对王家家谱有过一定研究的市民刘传康介绍说,这本王家家谱为清朝康熙庚申(公元1680)年,王氏第23代孙续修,距今约300年历史,记载了上至周灵王台子晋,下至清朝康熙26代孙,王家家族变迁历史。研究家谱得知,王家先后辗转山东、江苏、河南、山西、四川等省。家谱同时还收集了历代皇帝给王氏的皇令全文,祖宗图像以及墓葬地点。
与记者同去的几人根据该家谱里有关记录“羲之率祖若诸姬之……南国柱宗哉”而推测,这家人可能与晋时大书法家,曾做过东晋宰相的王羲之有关。但由于无专家在场,大家不敢断定家谱里所记录的是否就是大书法家王羲之。从家谱里可以看出,王家来四川的时间大概是明末清初。从家谱记载王氏家族2000余年的兴衰变迁,可窥见当时的社会风貌、自然地理等诸方面情况,具有一定研究价值。记者王金贵
我也姓王。
这是三国时期王氏家谱
1、琅邪王氏
(王戎是王浑的族孙)
王雄 ┳王浑 ━王戎 ━王方
┗王乂 ┳王衍 ━王玄
┗王澄 ┳王詹
┗王徽
(王祥、王览以下略)
王仁 ┳王睿
┗王融 ┳王祥
┗王览
2、太原王氏
┳王柔 ━王机 ┳王默
┃ ┗王沈 ━王浚
┗王泽 ━王昶 ┳王浑 ┳王尚
┃ ┣王济
┃ ┣王澄
┃ ┗王汶
┣王深
┗王湛 ━王承 ━王述 ┳王坦之
┗王祎之
3、东海王氏
┳ ━王详
┗王朗 ━王肃 ┳王恽
┣王恂
┣王虔 ┳王康
┃ ┗王隆 ━王景 ━王雅
┗王恺
这是三国时期王氏家谱
1、琅邪王氏
(王戎是王浑的族孙)
王雄 ┳王浑 ━王戎 ━王方
┗王乂 ┳王衍 ━王玄
┗王澄 ┳王詹
┗王徽
(王祥、王览以下略)
王仁 ┳王睿
┗王融 ┳王祥
┗王览
2、太原王氏
┳王柔 ━王机 ┳王默
┃ ┗王沈 ━王浚
┗王泽 ━王昶 ┳王浑 ┳王尚
┃ ┣王济
┃ ┣王澄
┃ ┗王汶
┣王深
┗王湛 ━王承 ━王述 ┳王坦之
┗王祎之
3、东海王氏
┳ ━王详
┗王朗 ━王肃 ┳王恽
┣王恂
┣王虔 ┳王康
┃ ┗王隆 ━王景 ━王雅
┗王恺
159 山西灵石王氏族谱二十卷
(清)王中辉 王中极纂
清乾隆三十九年(1744)纂 乾隆五十五年
(1790)存厚堂刻本
辽宁图 山西大学 日本 美国
注:王攸宁首修于清康熙二十七年。
160 山西临晋王氏族谱二卷
(清)王士焱等重修
清咸丰元年(1851)刊本 八册
科图 上海图
161 山西洪洞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董薄里薄村十甲王氏族谱二十七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王楷苏 王楷欧编次
清嘉庆二年(1797)刊订刻本 十册
历史所 山西洪洞县档
162 山西洪洞王氏家谱四卷
(清)梁卓午撰
清光绪十三年(1887)怀德堂钞本
历博
163 山西洪洞王氏族谱崇祀乡贤录不分卷
(清)王锡国 王得时等七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木活字本 二册
美国
家族的族谱可以两家供奉吗?
本文2023-10-04 12:14:3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72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