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的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3收藏

罗贯中的简介,第1张

罗贯中(1320年-1400年),名本,字彦直,另一字贯中,以字行,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通俗小说家,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作者。

但他的籍贯在文学界和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一说是东原(今山东东平),一说是太原(今山西太原),一说是庐陵(江西吉安),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后两者不可确考。

近年虽由于在山西省祁县河湾村发现了罗贯中之家谱,以及个人使用的印章,但并未说明其人为三国演义的作者。据最新研究,山西太原确有罗贯中,却是另一个杂剧家罗贯中(约1323年-约1397年),而《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最为可能是山东东平人。

关于罗贯中太原说,主要见于明朝贾仲明的《录鬼簿续编》,其他史书不见记载。有研究说《录鬼簿续编》不是贾仲明所写;也有研究说《录鬼簿续编》存在抄写错误,将"东原"抄成"太原",而且历史上有一段时间今济南长清为中心毗连东平的一带正叫做“东太原”。

有关他的许多事迹多为民间传说,因而一直以来众说纷纭。对于太原说实有一个致命缺陷,如果罗贯中是山西人,在《三国演义》中为何对山东境内的琐屑历史人物如此熟悉和感兴趣。

一般认为,《水浒传》也是由罗贯中帮助整理修改的。另外一种说法是,《水浒传》的后半部是他写的。《水浒传》的后半部,在一百回版本是三十回,包括了招安,征契丹和征方腊,在一百二十回版本还包括征田虎、征王庆。《水浒传》的后半部有时也称之为《征四寇》,比较吻合罗贯中的“忠君”思想。

扩展资料:

生平

罗贯中8岁开始在私塾学四书五经。14岁时母亲病故,于是辍学随父亲去苏州、杭州一带做生意。但是罗贯中对商业不感兴趣,在父亲的同意下,他到慈溪随当时的著名学者赵宝丰学习。

元惠宗至正十六年(1356年),罗贯中辞别赵宝丰,到张士诚幕府作宾。第二年在罗贯中的建议下,张士诚打败了朱元璋的部下康茂才的进攻。

同年,张士诚的弟弟兵败被元朝俘虏,张士诚只好投降。降元后,张士诚贪图享乐。到至正二十三年,张士诚看到蒙古人没落,又再次称王。包括罗贯中在内的许多幕僚都建议暂缓称王,但是不被采纳。罗贯中自此对张士诚失去了信心,返回老家。

路上他遇到同乡贾仲明,得知父亲已经逝世,继母改嫁,便不再打算回老家。在河阳山(今日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他遇到了正在撰写《水浒传》的施耐庵。

罗贯中非常赞同他写书劝世的主张,于是拜施耐庵为师。此后,罗贯中一直陪伴在施耐庵旁边,帮助抄写书稿。随后自己也开始撰写《三国演义》,并得到了施耐庵的许多指点。

另说:罗贯中也在张士诚处任职,士诚败殁,奉朱元璋令,遂专心著作出三国演义,感化风俗人心。

元惠宗至正二十六年春(1366年),罗贯中的老师赵宝丰去世。罗贯中赶往慈溪祭奠。几个月后,施耐庵为躲避兵乱全家迁往了兴化。罗贯中找不到施耐庵,就在河阳山继续写《三国演义》。

当罗贯中打听到施耐庵下落,准备投奔时,正巧赶上施耐庵因《水浒传》而被朱元璋禁锢。于是罗贯中赶往金陵,找到了施耐庵的好友刘伯温帮忙营救。

经过一年多后,施耐庵终于出狱。罗贯中雇船送他回兴化。但是由于施耐庵途中染病,罗贯中陪伴他在淮安养病。不久施耐庵去世,罗贯中帮忙料理了丧事,然后带着《水浒传》书稿去福建建阳找人刻印。

但是在建阳无人敢承印《水浒传》。他没有办法,只好到杭州暂时住下。在这里他整理修改了《水浒传》,也有人说《水浒传》后三十回就是这时完成的。同时他还改定了自己的《三国演义》,又写了《三遂平妖传》二十回,病逝在杭州。

部分著作:

《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

《隋唐两朝志传》;

《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据《录鬼簿续编》。

参考资料:

-罗贯中

忽必烈的称霸之路 忽必烈的后裔有谁

忽必烈是蒙古民族光辉历史的缔造者,是蒙古族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位35年,逝世后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电视剧《建云风云》就是讲述关于忽必烈一生功德事迹的故事。忽必烈的父亲是谁祖父又是谁忽必烈的父亲托雷画像忽必烈的父亲忽必烈是监国托雷的第四子,元宪宗蒙哥的弟弟,蒙古尊号“薛禅汗”。托雷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四子,尊号“也可那颜”,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后,次子孛儿只斤·窝阔台继位,拖雷监国。1232年,拖雷率军击败金军,在回军途中病逝。其子孛儿只斤·蒙哥即位后追上尊号,谥“英武皇帝”,庙号“睿宗”。忽必烈的祖父成吉思汗画像忽必烈的祖父忽必烈的祖父为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1206年春天建国称帝,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1265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谥号为圣武皇帝。

是“霸王别姬”。

虞姬嫁给项羽之后不久,秦始皇驾崩,秦二世胡亥即位,由于秦二世的残暴,便爆发了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项羽和叔叔项梁带着八千子弟兵也树起了义旗,项羽从此戎马倥偬,开始了紧张的军旅生活,南征北战,昼夜厮杀。

作为妻子的虞姬,随军行动,项羽战到哪里,她就跟到那里。就这样,在项羽领兵出战时,她给他鼓励,寄予深情厚望,保佑平安归来。

在项羽凯旋归营时,她以翩跹舞姿,千般柔情,万般妩媚,欢歌娱曲给他祝贺;在项羽遇到挫折的时候,她便以“胜败乃兵家之常事”的话给他抚慰。

甚至她还会穿了战靴,披上绣甲,骑马跟着项羽在阵上冲锋,作他坚强的后盾。有了这一强大的精神支柱,项羽越战越勇,所向披靡。

项羽是一个性格暴躁的男子,却也是个用情专一的人。他始终爱着虞美人,成为民间传说上的一段佳话。

相传,刘邦进入咸阳后,项羽跟着进来,一把火烧了阿房宫,收集秦朝宫殿中的金银财宝,全部运到他的根据地彭城,却将阿房宫内成百上千的美女尽数遣散,纯粹就是为了讨好虞美人。

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天下,随即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初期,楚军连连大胜,但在楚汉相争的第4年,项羽和刘邦的大将韩信在垓下展开激战,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垓下之战”。

虞美人在帐篷中心惊肉跳,惴惴不安,苦苦地等着项羽的归来。项羽回来了,这一回他中了韩信的十面埋伏计,他虽然靠着一支画戟,有钟离昧、季布在左右奋力相帮,杀散一层又一层的汉兵,杀出一条血路,逃了出来,但自己的人马,已丢了八成。

他自起兵以来,像这样的失败,尚是破题儿第一回。汉军把项羽的营地围得水泄不通,而且汉营中的韩信,还编出一曲楚歌,教军士在楚营外四面唱和。

其歌词无句不哀,无字不惨,使那些残败的楚兵,无不怀念起遥远的家乡,一时间斗志全无,一个个在夜色掩护下陆续逃散。楚霸王夜不能寐,心情烦闷地坐在军帐中饮酒。

当时,面对他宠幸的美人虞姬,面对多年伴他驰骋战场的骏马,楚霸王抚今追昔,感慨良多,心潮难平。他禁不住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法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没有叹息。他惟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讨的虞美人的命运和前途。

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美人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千古悲歌。

虞美人在旁听了,泣不成声。她一转身,突然从项羽腰间拔出佩剑,向自己项上一横,就这样香消玉殒。项羽抚尸大哭一声,命人就地掘坑掩埋了虞姬,然后遂即跨上战马,杀出重围。

到了乌江边无处可逃,便将爱马乌骓赐予乌江亭长,然后原路返回于汉军交战,项羽怒斩汉军数百人!杀的汉军连连惨叫,然后自刎于江边,这年项羽才31岁。

扩展资料:

相关人物:

1、项羽

项羽(前232年--前202年),秦末著名军事家、“勇战派”代表人物,是力能扛鼎、气压万夫的一代英雄豪杰。大泽乡起义不久,项羽同叔父项梁在会稽郡斩杀郡守后崛起,举兵反秦。

巨鹿之战后,率军入关中,以五诸侯灭暴秦,威震海内。秦亡,仗势分天下,册封十八路诸侯。项羽不仅武勇出众、气魄盖世,还留下了千古名作《垓下歌》。

司马迁评价道:“大政皆由羽出,号称西楚霸王,权同皇帝。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他的出现,为中国的历史掀起了一场惊天动地的风云,写下了一段永世不朽的神话。

公元前202年项羽在垓下被刘邦和各路诸侯的联军打败,在乌江边自刎,年仅31岁。

2、虞姬

虞姬,秦朝末年的著名女性人物之一 ,人称“虞美人”。今沭阳县(沭阳,隶属江苏省宿迁市,因位于沭河之阳而得名)颜集乡人,一说绍兴县漓渚镇塔石村人。

据《江西吉安庐陵项氏家谱》记载:虞后生时五凤鸣于宅,异香闻于庭,生于丁丑(公元前224年)卒己亥(公元前202年),葬彭城。

虞姬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姬,相传容颜倾城,才艺并重,舞姿美艳。曾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项羽身边,史书中虽然没有介绍虞姬的结局,但后人根据项羽所作的《垓下歌》推断出她在楚营内自刎。

由此上演了一场“霸王别姬”的美丽神话。她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虞姬,这个美丽的名字,将是我们心目中不朽的传奇。

——虞姬

徐钧:“后党兴戎衅已成,龙髯忽堕幸逃生。不于吕祸身先死,未必终能保令名。”

曾国藩:“盖人禀阳刚之气最厚者,其达于事理必有不可掩之伟论,其见于仪度必有不可犯之英风,哙之鸿门被帷,拔剑割彘,与夫霸上还军之请,病中排闼之谏,皆阳刚之气之所为也。”

梁启超:“若其谏咸阳狗马之爱,纠寝疾倦勤之失,何其明于大体也。”

后人了解樊哙是由于鸿门宴,因此,“忠勇神武、足智多谋”烙上印记,而真正的樊哙却是忠勇,威壮。

忠勇:当鸿门宴上已是剑拔弩张, 险象环生时 ,樊哙问张良:“今日之事何如?”当得知“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时,马上 ,“臣请入 ”可见溆(xù)主公生死与共、患难同当的君臣之义――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的耿耿忠心。接着,“带剑拥盾”闯营。“欲止不内”说明戒备森严,而“卫士仆地”也说明了其骁勇,强悍,一个勇敢无惧的武士形象展露淋漓尽致。

威壮:“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咄咄逼人,气吞山河,其霸气令西楚霸王也畏惧,怎不是威风凛凛?樊哙的无礼却换来了项羽“壮士”礼遇:赐酒,赐肉,赐坐。“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妻子:吕媭,樊哙死后吕媭为临光侯,吕媭“用事专权,大臣尽畏之”大臣对其恨之入骨。吕后听政后,独揽朝政,大臣无不畏惧。九年后,吕后卒。陈平、周勃率众大臣诛杀诸吕雉、吕媭婘属。

儿子:嫡出的樊伉,诸吕之乱后大臣们诛杀吕氏宗族和吕媭的亲属,樊伉被杀。舞阳侯中绝数月。庶出的樊市人后来继承了舞阳侯,恢复了原来的爵位和食邑。樊市人在位二十九年死去,谥号为荒侯。

孙子:樊他广,继承了武阳侯的爵位,但是舞阳侯家的舍人得罪樊他广,被樊他广处罚,心生怨恨,于是上书秘密禀报汉景帝说:“荒侯樊市人其实有不能人道的隐疾,樊他广不是樊市人的儿子,是樊市人命令自己的妻子与樊市人的弟弟所生下的孩子,因此樊他广应该没有继承樊市人爵位的资格。”公元前143年,第四代武阳侯樊他广 “被夺侯为庶人,国除。”

玄孙:樊章樊哙简介,汉平帝元始二年,樊哙宗家嗣绝,汉平帝封哙玄孙之子樊章为舞阳侯,食邑千户。

77代孙:樊宪涛,现为沛县樊哙狗肉公司总经理,樊宪涛表示:两千年来,樊氏家族内部一直流传着“只做生意不做官”的祖训。从樊他广到他这一辈,“庶人”的日子过了73代,几乎代代为农民,但樊家的鼋汁狗肉也随之流传下来。即便在日寇侵占沛城时,76代孙樊怀玉在逃难时,除了一罐鼋汁狗肉汤外,几乎什么也没带,“由于祖辈舍命保护,祖传秘技才得以留传下来。”

当年樊哙在老县城那一带经营狗肉生意,泗水亭长刘邦爱吃他做的狗肉,但常常是白吃。樊哙不好意思和他计较,可是不计较生意就要赔本,所以他后来就躲着刘邦。但刘邦总是穷追不舍,追上了,樊哙就得给他吃。

有一天樊哙挑着担子渡过泗水河,到东岸的夏阳镇去卖。刘邦在县城的集市找不到樊哙,急得不行,就四处打探,后来有人告诉他说樊哙到河东去了。刘邦就来到泗水河岸,可是他没有钱,摆渡的不肯为他撑船。正在犯难,河里游来一只有桌面那么大的老龟。刘邦对老龟说我是刘邦,我要渡河,你能驮我过去吗?那老龟听了,就主动游到岸边来驮着刘邦过了河。

樊哙塑像

刘邦来到夏阳镇很快就找到了樊哙,樊哙先是一愣,就切给他一块狗肉,刘邦也不多说坐在地上就吃。樊哙知道刘邦没有钱,就问他是怎么过的河?刘邦边吃边说河里有个老龟,他说他是刘邦,老龟就驮自己过来了。樊哙听到后眼珠一转,顿生一计。

第二天樊哙带着绳子和刀来到河边,他对河里喊:“老龟老龟我是刘邦,我要过河。”老龟不知是假,很快就游了过来。樊哙一甩绳子就把老龟套了上来樊哙简介,三两下就把老龟杀了,然后把龟肉拿到家里放到锅里和狗肉一起煮。

煮着煮着,樊哙家就被人们围住了,那天不出门狗肉就卖光了。樊哙很纳闷,仔细一想可能是龟肉在里面起了作用,于是他就保存了这锅汤继续用来煮狗肉。

刘邦听说老龟被樊哙杀了,气冲冲地找上门大骂,并且没收了他的刀子,从此以后樊哙卖狗肉就不用刀,而改用手撕,所以樊家后代卖狗肉就一直是用手撕。为了保住那锅老汤,樊哙就用汤和土脱成坯晒干,煮狗肉的时候掰一块泡在水里沉淀,然后把水放到锅里,如此就成了祖传秘方。

六安市

“汉樊哙墓”位于皖六安市裕安区青山乡魏庵村(陶洪集淠河东岸)。墓南方有良田数里,外有钓鱼台,张团山,圣人山等。

据清康熙二十年魏氏首修家谱“佛堂记”中记载:《准提庵之建启自应

六安市樊哙墓碑

元公,应聘公(魏氏六世孙) 之功德也,庙旁有墓相传樊哙将军之冢莫悉其祥而坟下有将军滩,河西有演武山称名已旧其为古迹明矣始无庙。故墓碑在清前已有,究竟立于何年代无考。注:(准提庵又称魏家佛堂,后称“魏家庵”。魏庵村因此得名。)

古墓西隔淠河有西河口古集镇,宋代修建的"望江寺塔"牌坊岗,碾盘山(樊哙碾军粮之地),演武山(樊哙阅兵之将台)山下便是将军滩(操练军队之地)等。往西便是巍巍的大别山脉。墓北座"九公寨”,“龙王寺”和渠首“横排头”风景区。古墓东紧挨“准提庵”和保存完好的清代古建筑“魏氏宗祠”。

漯河市

又说樊哙墓位于舞阳县马村乡郭庄村。郭庄是一个大庄子,墓在村西北一条南北街的路东。墓高约15米,墓基周围长约15米。墓碑高约15米,宽约65厘米,厚约30厘米,结实厚重完好无损,碑上的字是双线镂刻,为一般碑文少见,字大5厘米见方清晰可辨,上刻:“汉樊侯铭,班固撰。将军,威盖不当,操盾千钧,拔主项堂,汉兴破楚,矫矫忠良,卒为丞相,帝室以康。嘉靖丙申知县张颖、县丞钱汝楫、主簿姚文豪同立”。这通碑刻在明朝嘉靖丙申年(公元1556年),已经400多年了。

陕西城固县

在陕西城固县五郎庙乡黄家村口,旧城许公路侧也有一个樊哙墓,墓前有清乾隆时陕西巡抚毕沅所立“汉舞阳侯樊哙之墓”碑一通,有汉代古柏一株。据考,此墓实为樊哙在汉中时点将台,毕沅勘察有误。

《樊将军庙》唐代诗人汪遵

《樊哙》宋代诗人徐钧

《峨城山》清代新宁(今开江县)知县窦容邃

《樊哙古店》现代著名诗人梁上泉

位于浙江省武康县(1958年并入德清县)上柏龙蟠山上,当地人称作“大庙”,日军进攻上柏时焚之,仅遗石基,面积有十亩之多,现其上建有上柏初中。后上柏邻近民众在湘溪边重建舞阳祠。祠虽小,甚至有些不甚起眼,只不过,每年的重阳庙会,却是甚为热闹。

相传楚汉相争时,刘邦退居汉中,建都南郑,领属汉中、巴(郡治重庆、管辖宣汉)、蜀(郡治成都)三郡、三十一县。刘邦便派他的亲信樊哙将军入川,接管巴蜀秦地,募兵征粮,扩 陕西樊哙墓充队伍,增强实力,好与项羽决一死战。樊哙在宣汉境内将军坪大败楚兵,然后屯兵今樊哙店,南坝的鹿走山,七里的峨城山和宣汉与万源交界的霸王城等地。樊哙将军治军有道,军纪严明,维护地方安全,恢复和发展生产,人民安居乐业,深受拥戴。

后来,群众为了表达对樊哙将军的深切怀念,便在樊哙将军的驻地——将军坪前修建樊哙殿,长期祭奠,并将该地更名为樊哙店。清乾隆时(1736)建场,称樊哙场,后又称樊哙乡,现改樊哙镇。它属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距县城一百多公里。是全县最贫困的山区之一,但风景美丽,民风淳朴,樊哙镇现存有娘娘庙、将军坪、玄祖庙、关庙等景点。

司马迁所著《史记·卷九十五 ·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是樊哙、郦商,夏侯婴、灌婴四个人的合传。讲述了这四个人追随刘邦,南征北战,创建汉朝的生平事迹。

樊哙影视形象

时间

影视作品

饰演者

《楚汉河界》

曾伟明

1994年

《西楚霸王》

陈松勇

《汉刘邦》

《楚汉骄雄》

《楚汉风云》

秦孝公是秦始皇的五世祖。

1、秦始皇的祖先有:

第35世祖:恶来,商纣王的大臣

高祖父:秦惠文王

高祖母:宣太后

曾祖父:秦昭襄王

祖父:秦孝文王

亲祖母:夏姬

2、秦始皇的父母

父亲:秦庄襄王子楚(原名异人)

母亲:赵姬(说法不一有说吕不韦的舞姬,也有说赵国将门之后)

3、秦始皇的兄弟

成蟜

4、后代

儿子:一共有儿子23人,但是留下姓名的只有四个。

扶苏(长子)

公子高

公子将闾

胡亥(秦始皇幼子,第十八子,即秦二世)

女儿

有10个女儿,均无名字。

孙子:秦王子婴:扶苏嫡长子、秦始皇的嫡长孙。

扩展资料

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参考资料:

-秦始皇

廷洪承宗存礼太,行德积善显忠良;

安仁谴义家之庆,致道唯诚国自长;

诗书裕后贻谋大,孝友传先世绪昌;

谦恭亲爱昭垂远,聪颖华端发育强。

各位看官,你道这八句诗是何意思?表面上一看,乃是劝人为善,忠孝为本,仁爱传家。其实,这是王氏家谱排行。每行前一句七个字,总共四句二十八字,指的是二十八代。代表这一辈的那个字,要嵌进名字中间。

谷来王氏乃是望族,是王羲之后代。某年有一男子,叫王廷嗣,他从别处迁居而来,定居谷来。于此,他开创了谷来王氏一脉,姓名中含有首字“廷”。

王廷嗣生有五女,分别取名为王洪娟、王洪秀、王洪珍、王洪珠、王洪琴,那是谷来王氏第二代了。他急切地盼望妻子生个儿子。眼见得妻子又怀孕了,谁知道生下的又是个女孩。王廷嗣把第六个女孩取名为王洪花。

谷来村边有一座庙,叫来山大庙。这庙为明朝万历年间所建。屈指算来有四百多年历史了。当地有谚语说,姜是老的辣,庙是老的灵。王廷嗣去庙里烧香拜佛。拜了一天,没有什么反应,拜了三天,也没有什么反应。他一直坚持了九九八十一天。那天晚上,观音菩萨来托梦了。

“王廷嗣,你这半生既无恶事,也无善事。故上天赐你六个女儿,取六六大顺之意。虽然无男嗣,也该满足了。”

王廷嗣赶紧求拜:“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王廷嗣没有男丁传宗接代,实为无颜面对王家祖宗,求菩萨开恩,赐我一子。”

菩萨道:“这也不难,你多做善事,十年不懈,自然灵验。”

王廷嗣醒来,奇道:“哪有这样清晰的梦,我连观音菩萨的五官都看得清清楚楚。”自此之后,他修庙涂金、筑路铺桥、游方济世……第九年上,年过四十的妻子竟然珠胎暗结,十月怀孕,生下一子,正好满十年。王廷嗣把儿子取名为王洪宝。

那“宝”多珍贵呀,爹妈宠他,六个姐姐宠他。那真是:吃饭怕噎着,走路怕跌着,睡觉怕凉着……谁知道儿子长到七岁,两夫妻一个疏忽,儿子在门口的太平塘淹死了。

啥叫“太平塘”?那就是建在村内的池塘。池塘不大也不深,方便村民洗涤,更主要的作用是村里一旦哪家失火,从祠堂里抬出“水龙”就可救火。

都说人生三大悲:少年丧父,中年丧偶,老年丧子。王廷嗣年近半百,失去儿子,其悲痛可想而知。他心说,我做了那么多善事,老天怎么不开眼?哄了我一下,让我空欢喜一场!不,简直比“空欢喜”还令人绝望。

王廷嗣老泪纵横,精神萎靡。谁知屋漏偏遭连夜雨,王洪宝竟然来托梦了。他站在王廷嗣床前,哭着喊:“爹,太平塘!爹,太平塘!”

儿子这是在怨恨太平塘啊。于是,早晨醒来,他亲自去后山挑来一担担土,倒入太平塘里,想把太平塘填平。第二天,他又继续挑。一把老骨头被压得直不起来,他依然咬牙坚持。第三天,他又填。三天填下来,太平塘一点不见满起来。

王廷嗣奇道:“怪事啊。这土又流不出去。这么小这么浅的塘咋就填不满呢?”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花钱请了村上不少的青壮劳力来填,填了三天,那太平塘依然是老样子,与没填之前一模一样。

王廷嗣正在奇怪,村边有人家来诉苦了:“村边小溪坑被填满了,水都往村里灌进来了。”

王廷嗣没辙了。他哭诉道:“儿啊,你别来托梦了,爹实在没有办法了。”他忽然想到:“谁有那么大能耐,把我们填的土移到了溪坑里?不是神仙就是菩萨。”他想通了,立马又去来山大庙拜菩萨。

他拜了几天什么反应。一直坚持拜了九九八十一天。观音菩萨果然又来托梦了。“王廷嗣,你怎么能填太平塘呢?填了太平塘,老百姓去哪里洗涤?村上失火了,要到溪坑里打水,那远水救得了近火吗?你做了那么多善事,为什么又做恶事了呢?”

王廷嗣悚然一惊,茅塞顿开。可他还有一点想不明白,连忙伸冤:“请菩萨指点!老天赐我儿子,为什么又要收回去呢?”菩萨道:“君不闻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天赐给你儿子,但未必能时时保佑你儿子。你得到了儿子,却以为善事已经做到头了,从此安享太平。你想想,这能怨得了天吗?”

菩萨又道:“做善事要心诚,不图虚名。你为太平塘加一栏杆,咫尺之善,何必舍近求远,企图名扬四海,岂不有违为善之初心。”

王廷嗣恍然大悟,连忙称谢。他为太平塘做好围栏,平日里布钱施粥、悬壶治病,真心实意做善事。隔年,年近半百的妻子腹部高高隆起。适逢五十大寿前夕,产下双胞胎男婴,三喜临门,是为奇事。

王廷嗣为两个男孩取名王洪善、王洪孝。这便是谷来王氏第二代男丁,俗称大王、二王,一脉两枝,绵延至今已逾十代,目前已传到了“庆”字辈、“诗”字辈……

祁县人杰地灵,历代名人辈出。春秋晋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至今仍被奉为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的楷模。王允、温峤、温大雅、王珪、王维、温庭筠,王溥、罗贯中、戴廷栻、渠本翘等历史人物,在全国都有较大影响,对人类社会进步,对物质精神文明的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共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武克鲁英勇善战功勋卓著,令日军闻风丧胆。明清两代,考取文、武举人就有二百八十人,文、武进士十六人,唐、汉状元各一人,在春秋时期,祁人狐偃犯曾是辅佐晋文公重耳成就霸业的心腹重臣;有以‘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流芳百世的祁奚大夫;在汉代,有足智多谋、巧使‘连环计’的司徒王允;有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忠烈侍衔史温序;两晋、南北朝时期有文韬武略、出将入相的政治家、军事家温峤、王玄漠、王僧辩;有开国元勋温彦弘、温彦博、温彦将三兄弟;还有激浊扬请、嫉悪好善的著名谏臣王珪;有初唐诗坛泰斗王绩、王勃,中唐田园诗人王维,晚唐花间派词人温庭筠;五代乱世,还出了名宰相、史学家王缚;元末明初闻名中外的大文学《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乃祁县河湾村人氏,够人杰地灵吧。(有的可能有争议) 祁奚 字黄羊,大约生存于晋灵公至平公时代(公元前620-公元前532年)。春秋时晋国大夫,任中军尉。公元前570年,请求告老,推荐了他的仇人解狐接替他的职务。不料,未及任命,解狐便猝然去世。祁奚又推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当时人称“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后世也把他奉为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的楷模。阎名村北有祁奚父子墓。 王允 东汉末大臣(137-192),字子师。初为郡吏,灵帝时任豫州刺史。献帝即位,任为司徒,后与吕布密谋诛杀董卓,不久,为董卓部将李榷、郭汜所杀。故里修善村有王允衣冠冢,供后人凭吊。戏剧《凤仪亭》即由他的故事敷演而成。 温峤 东晋大臣(288-329),初在并州为刘琨谋主,抵抗刘聪、石敦等异族侵略。明帝即位后,任中书令,很受朝士推崇。王敦专制朝政,他与庾亮平定苏竣、祖约之乱。不久病故于武昌。会善村旧有“温峤故里”、“温峤绝裾处”两座石牌坊。元代大戏剧家关汉卿根据温峤轶事,写成杂剧《玉镜台》。 温大雅 唐初大臣(?-627),字彦宏。公元617年,帮助李渊自太原起兵反隋,任命为大将府记室参军,专掌文书,李渊即位后,大雅关黄门侍郎。李世民诛建成、元吉。大雅曾贡献密策。世民即位,大雅官至礼部尚书。著《大唐创业起居注》三卷,述李渊起兵反隋至即位之事颇详。 王维 唐代诗人、画家(701-761,一作698-759),字摩诘。开元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陷长安时,曾受伪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尚书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今陕西省蓝田县)。他早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主要为山水诗。体物精细,状写传神,具有独特风格。兼精通音乐、善绘画。北宋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绘画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著作收入《王右丞集》。 温庭筠 唐代诗人、词人(约812-866)。本名歧。字飞卿。文思敏捷,精于韵律,参科举考试限押官韵,他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仕途不得志,只作过国子助教一类小官,其诗词藻华丽,仅少树作品对时是政有所反应。词多写闺情,风格浓艳。现存词60多首,为唐诗人数量最多者中。其词大部分收入《花间集》。 王溥 五代后周和北宋大臣(922-982),字齐物。后汉乾佑进士,后周太祖时官中书郎,平章事。世宗时为参知枢密院事。恭帝时,加右仆射。北宋初,任宰相,进位司空。一生好学,有藏书万余卷,著《唐会要》100卷,《五代会要》30卷,开史学“会要”体例之始。 戴廷栻 明末清初杰出的民族主义者、学者和藏书家(1618-1691)。明亡,建立丹枫阁,交结顾炎武、傅山等,以反清复明为政治目的。“一时名满天下”,一生著述很多,现仅有《半可集》传世。 渠本翘 光绪十八年进士(1862-1919),1903年任外交部驻日本横滨领事。1904年任山西大学监督。1905年创立祁县中学,1906年,清政府将山西省阳泉等地煤矿开采权出卖给英商,全省各界群起保矿,共推渠本翘为山西保晋公司经理。1907年斗争胜利,赎回矿权并创建了山西省的煤炭开采业。 武克鲁 中国***员,民族英雄(1921-1945)。祁县独立营营长兼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夏家堡村人,祁县中学毕业。抗战初期投身于民族解放斗争,英勇善战,功勋卓著,敌人闻风丧胆。诸如“一颗子弹打鲁村”、奇袭古县据点“等战斗,都是在他指挥下制胜的。1945年6月6日,夜宿来远镇阎家山村,被敌人包围,在掩护战友突围中、壮烈牺牲。

罗贯中的简介

罗贯中(1320年-1400年),名本,字彦直,另一字贯中,以字行,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通俗小说家,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作者。但他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