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功臣、大将军徐达的后人在现在社会中生活的怎么样?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1收藏

大明第一功臣、大将军徐达的后人在现在社会中生活的怎么样?,第1张

徐达,素有明朝第一大将军的美誉,他同朱元璋一样,都是农家出身,也是朱元璋正儿八经的凤阳老乡,都是古濠州钟离人。

据民间传说,徐达年少时同朱元璋、汤和、周德兴一起给地主刘德家放过牛,因为实在太饿了,在朱元璋的带领下,偷偷杀了一头小牛犊吃掉了。朱元璋投奔了郭子兴,回乡募兵,徐达应募。从此,徐达跟随了朱元璋,帮朱元璋打下了大明的江山基业。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徐达因功改封魏国公。徐达在赶走了北元残军后,长期留守北平,戍守北方边境。洪武十七年,徐达在北平留守时得了背疽,并于洪武十八年,因病情加重去世。

徐达去世,朱元璋悲痛不已,追封徐达为中山王,谥号武宁,赐葬钟山,并御制神道碑文。同时,朱元璋特旨徐达“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一”。由此可见朱元璋对徐达的器重。

根据御制神道碑的碑文记载,徐达共有四子四女。这个可信度较高,毕竟是当时的人,记录的当时的事情。长女嫁给了朱棣为妻,后来成了皇后,一共为朱棣生了三子四女,其中包括明仁宗朱高炽。也就是说,明朝自仁宗之后的历代皇帝,都有徐氏的骨血。

次女嫁给了代王朱桂,生有一子。三女嫁给了安王朱楹。小女儿在正史中没有记载,但在野史中名叫徐妙锦。朱棣在徐皇后去世后,想纳徐妙锦为妃,之后再册立为皇后。可能是因为靖难之役的缘故吧,徐妙锦拒绝了朱棣的请求,并出家为尼。朱棣自此之后,再也没有册立过皇后。

徐达的四个儿子及其后人徐达长子徐辉祖,袭魏国公。靖难之役,他坚定的支持朱允炆,反对朱棣,并数次率军击败燕兵。靖难之役后,徐辉祖守在徐达祠堂中,拒不迎接朱棣。朱棣虽然恼怒,但看在徐达和姻亲的关系上,并没有直接处死徐辉祖,而是将其削爵禁锢在家中。徐辉祖五年后病逝。

朱棣作为一代贤君明主,如果只是简单的用残暴无情来形容,就不免有失偏颇了。不管是出于感情,还是政治需要,朱棣对徐家还是很有情分的。《明史》记载:“辉祖与齐、黄辈谋危社稷。朕念中山王有大功,曲赦之。今辉祖死,中山王不可无后。”朱棣就让徐辉祖的长子徐钦继承了魏国公的爵位。

虽然之后因为徐钦有过,被朱棣褫夺过魏国公的爵位,但是朱棣在略施惩戒后,又恢复了徐钦的爵位。魏国公一爵之后又经徐显宗(徐钦子)、徐承宗(显宗弟)、徐俌(承宗子)、徐鹏举(承宗曾孙)、徐邦瑞(鹏举子)、徐维志(邦瑞子)、徐弘基(维志子),一直传到了第11代徐文爵(徐弘基之子)。

满清攻陷南京后,徐文爵在南京投降,被贬为庶民。推测其后人应该还留在南京,及其附近。徐达次子徐添福,早卒,后人不详。徐达三子徐增寿,靖难之役时支持并暗中帮助朱棣,屡次向朱棣密报京城的消息。结果被建文帝察觉,“手剑斩之殿庑下”,将其亲手诛杀在大殿之上。很多人说建文帝仁慈,还真未必。

朱棣攻入南京皇宫后,看到徐增寿的尸体,“抚尸哭”,并追封徐增寿为定国公,世袭罔替。就凭朱棣和朱允炆的所作所为,唉,朱允炆还真不是朱棣的对手,差太远了。

徐达家族似乎因为靖难之役遭遇了劫难,但也正因为靖难之役,荣耀达到了最高峰,成为了明朝唯一的一门两国公,即魏国公(徐达大宗,居南京),定国公(另立徐增寿大宗,居北京)。

清朝张廷玉都不免在《明史》中感叹:“洪武诸功臣,惟达子孙有二公,分居两京。”定国公的传承多为父传子,一共传了9代,即徐增寿、徐景昌、徐显忠、徐永宁、徐光祚(永宁孙)、徐延德、徐文璧、徐希(文璧孙),徐允祯。

最后一代定国公徐允祯投降大顺,后被杀害,其后人记录不详。徐达四子徐膺绪,世袭指挥使一职,靖难之役中保持中立,也并未受到牵连,因为姻亲的关系,反而受到朱棣重用。据史料记载,他共有六个儿子,应该都开枝散叶了不少。徐膺绪去世后,被安葬在南京徐氏家族墓地之中。1983年,考古人员还对其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

徐达家族的显赫与荣耀,跟明朝息息相关。明朝灭亡,徐达家族也在史书之中消失。目前能够了解到的徐达后人的信息,都是自己宣称的,多以家谱为证。最有名的一支在江苏南通如东县,据称耗费10年,跋涉大半个中国,终于修缮了一套《徐氏家谱》。这本家谱中,始祖为徐达之孙贵八公。

持有家谱的徐氏族人说不知道贵八公到底是徐达哪一个儿子的后代,只是说靖难之役中,贵八公和他的两个兄弟开始了漫长的逃难,然后迁至了如东。现在,这支徐氏家族成为了如东的一个大姓。从史料上看,朱棣没怎么样徐达的孙辈呀,特别是在世三子的后人还都过的不错,两国公,外加一个世袭指挥使。

他们同样有一本《徐氏家谱》,这个家谱的传说比靖难之役更早,而是直接追溯到了徐达吃烧鹅,被朱元璋赐死的故事。说是徐达的子孙,惧怕朱元璋的阴险狠毒,就有一支避难到了焦作修武。这一徐氏家族,明清时,在当地都是显赫大族。

说是明朝灭亡时,徐达后人中,有一名叫徐青山的,因为抵制满清的强制剃发制度,逃亡了东瀛,之后入了江户武士冈村之家为仆,也就改姓了冈村。

传言说是他的后人冈村宁次,曾透露他是华人之后。这个故事都是传言,并无实证,真假难辨,更多出现在关于二战的小说中。按照史料的记载,徐达的三个儿子都已经开枝散叶,有了血脉传承。而且徐氏一门两国公,如此显赫的地位,除了两大宗、一小宗的嫡出一脉之外,旁支庶出应该也很多。特别是经过清朝之后,徐达后人应该已经散落在华夏各处了。

  1 廊坊名人

  廊坊名人

  古代名人 廊坊人杰地灵,是名人辈出的地方,仅青史留名的就有五六百人。

  (1)历代王朝的名臣达官主要有:三国时期魏国中书监刘放、唐代工部尚书张仁宪和辽世宗宰相韩延徽、宋太宗宰相吕端、元朝开国宰相史天泽、明代吏部尚书施礼,以及清代五部尚书郝惟纳、浙江巡抚袁懋功、翰林院编修兼雍正侍讲学士陈仪。陈的第三子陈玉友曾任台湾知府,因政绩显赫人称“陈台湾” ,至今岛内留有纪念他的庙宇数座。唐代大诗人王之涣、宋代大文学家苏洵、元代民族英雄文天祥、清代名吏彭鹏等外省籍历史名人也曾在廊坊地域供职或羁留。

  (2)民国时期的重要人物有:北洋政府总理张绍曾、爱国将领张学良、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榘。

  (3)著名的革命先烈有:曾任中共中央长江局秘书长张采真、八路军一二零师独立二旅旅长魏大光、新四军政治部秘书长黄诚、重庆地下党《挺进报》特别支部书记陈然。

  (4)建国后任省军级以上职务的***有:孙毅、荣高棠、薛明、张勃兴、申健、张百发、刘卫东等,总数不下百人。

  (5)文化艺术界名人有:戏曲表演艺术家郝寿臣、张云溪、李少春、朱大观、白云鹏、鲜灵霞、古文月和玉雕大师潘秉衡、国画大师刘凌沧,以及武术泰斗、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等。挖掘名人资源的意义在于,对名人故居、祠堂、家谱和业绩的寻访,历来是旅游业的热门项目.

  当代名人

  (1)雷金池。 河北徐水人,1940年出生于天津静海县,1962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廊坊市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廊坊市委主委,廊坊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2)张玉华。 1964年生于河北省大城县,毕业于河北省工艺美术学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97年中国画坛百杰,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河北省人物画研究副会长,廊坊画院专业画家,国家二级美术师。

  (3) 袁爱民,别署行斋。1962生于河北安次,1998年毕业于华北石油教育学院美术系,2000年进修于天津美院国画系,书画作品曾参加全国第六、七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六、七、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获全国首届行草书画展铜奖,全国第二届楹聊展铜奖;世界华人书画展银奖;河北省第八届文艺振兴奖。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北省书协创作委员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石油书协副主席,廊坊市书协副主席。

  (4)尚林德。 1952年出生于河南许昌。现工作单位河北省廊坊文文联。尤功书法,师承刘炳森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廊坊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廊坊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廊坊画院画师。

  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华北五省市书法展获书法奖。河北省书法精品展获一等奖。美术作品入河北省美展等。近年来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并获奖。书法作品曾赴日本、巴西、南韩、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地参展并被收藏

  (5)陈学义。男,1941年10月生,河北永清人,1970年8月6日加入中国***,毕业于河北杨村师范专科学校,现任廊坊市政协委员会副主席。文化交流团团长,现为廊坊市海外联谊会会长,廊坊书法家协会顾问。自幼学书,遍临名家字帖,尤擅颜字。1989年参加巴西书画展,作品被馆藏。

  (6)南孝璞,字子玉,斋号墨香轩。1951年6月1日生于廊坊市安次区,1987年毕业于无锡书法艺术学院。现任职于廊坊市委统战部,时任廊坊市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文化交流团秘书长,廊坊市海外联谊会秘书长。中国书画研究会会员。

  1982年参加廊坊书法培训班,师承高鸿源先生,1987年参加无锡书法艺专学习,于89年毕业。习书期间曾受到刘炳森先生的亲自指导。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廊坊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7)刘德,字东灏,男,汉族。1954年11月出生,河北省大城县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廊坊市政府机关工会主席。1971年7月参加工作,1972年12月参军,先后在国防科委、第二炮兵某部队服役。毕业于武汉第二炮兵指挥学院,授少校军衔。1989年转业到廊坊市政府机关任秘书科副科长、机关工会主席等职。现为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廊坊市书法家协会理事。

江苏南京·刘氏家谱 (民国)刘泗英增修民国三十四年(1945)抄本台湾

江苏溧水·中山刘氏宗谱不分卷清光绪十八年(1892)承启堂木活字本十册 江苏溧水县群力乡山口村 注:谱首修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

江苏溧水·刘氏宗谱十卷 (民国)刘德贵 刘修堂纂民国二年(1913)中山堂木活字本江苏溧水县群力乡凉蓬村注:谱初修于清嘉庆十八年刘显敏、刘显禄。

江苏溧水·续修刘氏家乘十六卷 (民国)刘兴开 刘昌明等纂修民国二十九年(1940)道胜堂木活字本十八册南开大学注:始修于明万历元年,此为七修。

江苏沛县·彭城堂刘氏族谱清道光十年(1830)抄本 一册台湾

江苏丰县·刘氏家谱十卷清光绪间抄本江苏丰县顺河乡裴庄村(存五卷)

江苏丰县·刘氏家谱十卷民国十七年(1928)石印本江苏丰县欢口乡大前营江苏丰县·刘氏家谱十三卷 (民国)刘学文纂民国二十三年(1934)抄本江苏丰县顺河乡

江苏·泗阳橡树刘氏宗谱四卷 (民国)刘鉴清三修民国十五年(1926)石印本江苏泗阳县葛集乡翁庄村刘老庄

江苏扬州·甘泉刘氏宗谱 (清)刘豫成纂修清宣统三年(1910)传经堂活字本历史所四册注: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刘方玉等始修。

江苏泰县·姜堰刘氏家乘四卷二卷 (民国)刘长福 刘汉臣等编修民国三年(1914)木活字本江苏扬州市文管注:又名《刘氏家乘金声公支谱》。

江苏·泰县姜堰镇刘氏续修家乘卷 民国二十二年(1933)重编木活字本江苏泰县(存卷3、4)

江苏靖江·梓溪刘氏支谱六卷 (清)刘松久等重修清道光七年(1827)敦本堂活字本 六册人民大学

江苏靖江·梓溪刘氏支谱十五卷末一卷 (清)刘辅廷 刘辅仁修清同治十年(1871)存心堂刻本 辽宁大连市图(存7—15卷、卷末)注: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创修。

江苏靖江·戏鱼墩刘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 (清)刘钟英主修清同治九年(1870)刻本 五十册

江苏靖江·戏鱼墩刘氏家谱二十八卷 (清)刘楚宝等续修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序五忠堂木活字本二十八册日本 美国

江苏·靖江梓溪刘氏巽(竹移)公直系支谱四卷 (民国)刘岳镇修民国抄本一册江苏苏州市图

江苏·宝应刘氏家谱六卷首一卷 (清)刘秉钧等重修清道光三十年(1850)世德堂刻本 科图 江苏宝应县图 美国

江苏·宝应刘氏家谱口口卷清宣统三年(1911)续修本江苏宝应县图(存卷5)

江苏江都·安阜注洲刘氏重修族谱六卷 (清)刘兆福等主修 江永海纂辑清同治八年(1869)活字本 六册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江都·安阜州刘氏重修族谱六卷 (清)张永明纂辑清光绪十九年(1893)再思堂木刻本 六册河北大学

江苏江都·维扬江都刘氏重修分谱二卷 (清)刘德湖 刘德国主修 江子谟纂辑清光绪二十年(1894)活字本 二册中国国家图书馆(残)

江苏江都·维扬江都刘氏重修族谱四卷刘云龙 刘云祥主修 蔡步云纂辑

民国元年(1912)活字本 四册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江都·刘氏族谱 (民国)刘文焘纂民国元年(1912)重修木活字本 四册江苏句容县春城乡袁相大队黎甲村

江苏江都·维扬江都刘氏宗谱四卷 (清)孙宪椿纂辑民国二十年(1931)武忠堂活字本 四册吉林大学

江苏·兴化刘氏族谱 (民国)刘启龙 刘麟祥修民国十八年(1929)木刻本 六册江苏兴化县昭阳镇南沧办事处注:此书又名《天宝刘氏家谱》、《彭城刘氏重修家谱》、《秋浦刘氏重修家谱》。谱首修于宋宣和六年(1124)刘安世。此为四修。

江苏南通·刘氏宗谱十五卷 (清)刘芬修清同治九年(1870)刻本 江苏南通市图(存卷6—15)

江苏如皋·刘氏宗谱二十五卷 (清)刘廷萼等辑清同治七年(1868)观音阁宗祠木活字本十六册日本 美国

江苏如皋·皋东刘氏宗谱二十卷 (清)刘铮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二(1896)年刘氏明经堂木活字本 二十册四川图 美国注:刘光远首修于乾隆三十三(1768)年。

江苏如皋·刘氏族谱三十二卷 (民国)如皋刘氏阖族编修民国十五年(1926)传经堂活字本 三十二册江苏南通市图

江苏镇江·润东刘氏宗谱六卷 (清)刘日新等修清光绪六年(1880)藜照堂木活字排印本六册上海图

江苏镇江·京江刘氏宗谱四卷 (清)刘志奎等重修清光绪九年(1883)木活字本 四册日本 美国

江苏镇江·京江刘贻德堂支谱四卷首本各一卷 (清)刘景澄校 清宣统元年(1909)木活字本 二册日本 美国

江苏镇江·京江刘氏续谱四卷 (民国)刘长庆等续修民国十五年(1926)木活字本 四册日本 美国

江苏镇江·刘氏族谱十六卷 (民国)刘康遐修民国四年(1915)五忠堂木刻本 十六册河北大学

江苏丹徒·京口刘氏族谱六卷 (清)刘祥澍重修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刻本 六册科图

江苏丹徒·京口刘氏宗谱六卷附世系表一卷 (清)刘增绣修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敦伦堂刊本七册上海图

江苏丹徒·京口儒林刘氏族谱六卷首一卷 (清)刘从檎重修清活字本六册 吉林大学

江苏丹阳·云阳小墟刘氏宗谱十卷 (清)刘中汉 刘永盛等重修清光绪元年(1875)木活字本 十册日本 美国

江苏丹阳·云阳嘉山刘氏家乘十卷 (清)刘瑛等纂修清光绪四年(1878)藜照堂活字本 十册历史所注:明洪武七年(1374)孟安公始修,此为七修。

江苏武进·西营刘氏家谱十卷 (清)刘宏概 刘景舆等增修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刻本 十册日本 美国

江苏武进·西营刘氏家谱十卷 (清)刘突等修清咸丰五年(1855)刻本 十二册美国

江苏武进·西营刘氏家谱十二卷 (清)刘(方方土) 刘炳照等重修清光绪二年(1875)木活字本科图 吉林大学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1—4、8—12) 四川图 日本 美国

江苏武进·西严刘氏宗谱八卷 (清)刘正松主修清光绪二年(1876)五忠堂刻本 八册美国

江苏武进·西营刘氏大分老七房长房支谱十卷 (民国)刘如辉 刘祖溶 等纂修民国九年(1920)铅印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常州市图 美国注:谱始修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刘汉卿。

江苏武进·西营刘氏二分支谱二卷 (民国)刘煊 刘尚德编纂民国十一年(1922)铅印本中央民院

江苏常州市图注:谱始修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刘汉卿。

江苏武进·西营刘氏五福会支谱不分卷 (民国)刘氏五福会修民国十八年(1929)铅印本 一册江苏苏州市图 美国

江苏·武进西营刘氏家谱八卷 (民国)刘琛 刘善强等修民国十八年(1929)铅印本 十册中国国家图书馆 历史所 南开大学河北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江苏常州市图 苏州大学注: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刘汉卿始修,此为七修。

江苏武进·升东刘氏宗谱十四卷 (清)刘佑南等修。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五忠堂刻本十二册美国

江苏武进·升东刘氏宗谱十六卷 (清)刘叙正 刘正协等修清同治十一年(1872)木活字本 十六册日本 美国注:此为八修本。

江苏武进·升东刘氏宗谱二十卷 (清)刘叙正 刘维晋等九修清光绪十六年(1 890)五忠堂木活字本二十册日本 美国注:此为九修。

江苏武进·升东刘氏宗谱二十卷 (民国)刘金宝等修民国四年(1915)五忠堂刻本 二十册江苏档(存卷21) 美国

江苏武进·蓉湖柳荡刘氏宗谱二十卷 (清)刘越甫纂修清光绪三年(1877)武进刘氏守三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1、2、4—6)

江苏武进·蓉湖柳荡刘氏宗谱二十二卷 (清)姚安纂修 刘荫福主修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守三堂活字本二十八册历史所注:清雍正十年(1732)始修。

江苏武进·蓉湖柳荡刘氏宗谱三十六卷民国二十三年(1934)守三堂木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5—8、11—14、24——27、30、33——36)

江苏武进·毗陵新安刘氏宗谱二十卷 (清)刘善亨修清同治十三年(1874)佩三堂刻本 二十六册人民大学 美国

江苏武进·毗陵刘氏宗谱十二卷 (清)吴治允修清光绪二年(1876)五忠堂活字本 十四册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武进·毗陵戚墅堰刘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 (清)刘宸等修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贻远堂木活字本二十册日本 美国

江苏武进·毗陵刘氏宗谱十六卷 (清)刘树屏等修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五忠堂活字本十六册美国注:此为七修。

江苏武进·晋陵闸头刘氏宗谱八卷 (清)刘开林等重修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序九如堂木活字本 八册日本 美国

江苏武进·青山里刘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 (民国)刘兆桐续修民国八年(1919)静思堂木活字本 十册南开大学注:始修于清康熙九年(1670)。

江苏武进·刘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刘尔福等纂修民国十二年(1923)五忠堂活字本 十二册 历史所 注:宋靖康元年(1126)始修。

江苏金坛·刘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三卷末一卷 (民国)刘对扬等修民国五年(1916)忠孝堂活字本 二十八册人民大学

江苏无锡·五牧刘氏重修宗谱二十卷 (清)刘文寿等重修清同治十三年(1874)木活字本 二十册日本 美国

江苏无锡·刘氏宗谱二十四卷 (清)刘锦球纂修清同治十三年(1874)(忄享)睦堂活字本 二十七册历史所注:宋靖康元年(1126)始修。

江苏无锡·锡山刘氏宗谱十六卷 (清)刘宏福等续修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木活字本 十六册日本 美国

江苏无锡·柳荡刘氏宗谱二十二卷首一卷 (清)刘荫福等重修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守三堂木字本二十八册日本 美国(缺卷19)

江苏·无锡邹祁补刘氏宗谱三十卷 (民国)刘裕成主修民国十年(1921)悼睦堂木活字本 三十册美国

江苏江阴·江城花塘合修宗谱四卷 (清)刘锦超等编清嘉庆十三年(1808)序木活字本 四册日本 美国

江苏江阴·刘氏宗谱二十卷首末各一卷 (清)陈宣铎纂修 刘敦安主修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树德堂活字本二十二册历史所注: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刘道祥始修。

江苏江阴·花塘刘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刘源汝主修民国十四年(1925)德润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美国

江苏吴县·刘氏世谱四卷首末各一卷 (清浏世祺纂修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刻本 六册历史所 吉林大学注:此为始修谱。

江苏·刘氏宗谱二十八卷 (清)刘楚宝 刘玉珂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五忠堂活字本 二十八册 人民大学

大明第一功臣、大将军徐达的后人在现在社会中生活的怎么样?

徐达,素有明朝第一大将军的美誉,他同朱元璋一样,都是农家出身,也是朱元璋正儿八经的凤阳老乡,都是古濠州钟离人。据民间传说,徐达年少...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