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宗氏家谱??急需知道
历史来源
「宗」源出:
一、以官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周代有宗伯之官职,掌邦国祭祀典礼之事,亦称太宗、上宗,其后有宗伯氏、宗氏。
二、出自子姓。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宋襄公母弟敖,在鲁国做官,其孙宗伯被杀;宗伯之子州犁逃奔楚国,其少子迁家于南阳,遂以王父(祖父)之子“宗”为氏。
家族名人
宗悫
南宋南阳郡涅阳人,字符干(公元?-465年)。少时,叔父宗炳问其志愿,答曰:"原乘长风破万里浪。"历封镇武将军、左卫将军。管至豫州刺史,封洮阳侯。
宗泽
宋代义乌人。字汝霖(公元1059-1128年)。知磁州,募集义勇,抗击金兵,后入援京师,忍东京太守,团结两河、太行义兵,以岳飞为将,屡败金兵,声威甚着,有"宗爷"或"宗父"之称。屡上书收复失地,不纳,忧愤而死。
宗连
隋代长安人。仕周官三原令,家产千金,有小女慧而有色,欲求贤婿。时赵元淑有才,不拘小节。宗连以女妻之,给奴婢二十,马十余匹及布匹金银珠玩。元淑后因功封葛公。
宗氏
晋代介休令贾浑之妻,有姿色。浑为刘聪将乔晞所杀,晞欲纳宗氏,宗氏骂曰:"屠贩奴,何不促杀我。"因仰天大哭,遂遇害,年二十余。
双城满族赫姓,一般出自凤凰城赫舍里氏,是八世三土力的后代。
家族排字如下:
德承吉林贵崇荣
英明景会乐辅清
忠良维国安全志
世守纯贞保泰平。
请加入赫舍里家族群。
乡关何处乃心安 ——也说**《榫卯》
轩窗
在单位的组织下,终于看了期待良久的**。想来期待的理由有二:导演甘小二是我校毕业生;看过他的几个片子,题材总是源自草根,镜头画面沉静,手法朴拙,让出身农村的我觉得亲切。
之前在豆瓣看了几则短评,其中一则把《榫卯》与《百鸟朝凤》中的两位老人相比较,视角平实又有独特之处,我喜欢。其余大都采用了影片宣介语,比如“影片用传统古建筑文化精髓——榫卯来类比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人与人、人与家庭、人与社会的关系”,读来固然庄重全面,但远不如另一句“一榫一卯的嵌合,修复的不仅是实在建筑,还有精神家园”来得专情而深入,也更能将前者所说的“碎片”(恰如残损的古建碎片)掇至一处。
不得不说,这是部可以看得出诚意,可以感受到情怀的**。就我不专业的眼光来看,它也许有点学院气,也许个别台词有点生硬,但它有针对时代的问题意识,有针对不同阶层的现实关照,有针对变革的典型意义。
乡关何处
广东韶关云髻山,被誉为广州的“香格里拉”,这里地处亚热带,却有分明的四季风光,也能看到罕见的雪。无论是针叶松杉,还是阔叶的高大楸树,甚至北方独有的红枫,都能在这里生长得勃然而富有生机。古建修复设计师陈文远,本来在这里承接了古村落项目,给老板罗总做总工,意外地遇到了护送家祠搬迁的老父亲。于是本来想要辞职回老家的他决定留下来把家祠重建起来。故事拉开序幕,问题接踵而来。
陈文远问父亲:“家祠不在家乡算什么?”那么乡关何处?陈文远所谓的家乡——福建泉州就是家祠最初的所在地吗?父亲陈守拙引以为豪(尽管他因腰疼总是前倾着身体,尽管他总是很谦卑)的祖上却是从许昌颖川迁过来的。根据逻辑推理,许昌颖川也未必是家祠最初的所在地,往上追溯,也许更悠久的乡关另有其址。
陈文远对家的记忆,最集中地体现在母亲韩梅身上。影片中反复出现的画面是:母亲拉着他的手走在山路上;母亲背着他,一遍遍教他说家祠匾额上“颍川世泽”四个字。而对家园街巷几乎再无呈现——那么,陈文远辞职想要回的家园根基何在?影片起始与结尾航拍的景致那么美,蓊郁的树木,古朴的村落,但如何与陈想要去往的家联系起来?难道只是由于对匾额的挂念,只是因为小时顽皮被绑在家祠柱子上的那个记忆,只是因为父亲“孝则竭力,忠则尽命”那句叮嘱?
家祠若不被买去,不被搬迁,就保不住,就要被推平,陈守拙只有千里护送并亲自参与异地重建。在他的坚持下(这点着实令人感动),家祠得以遵循古法而立。那么,脱离了原有地理位置,远离家乡宗族的呼吸,没有了匾额“脸面”的家祠,主体完整但木雕不知所出的家祠,还是完整家园的象征吗?
所以陈守拙书信中“归去来兮,家园何在”一句,非是随口浅吟,实乃他们父子以及乡人普遍面临的困境!
至于孙子陈继泽,家园对他而言,已不是泉州,更非韶关,而是广州。
您看,三代人的家园,关照着历史与现实,却又无情地被时空割断,被时代冲击,无法保持固有的庄严与完整了。
乡书何达
若非镜头呈现,大概我们很少有人想到身体佝偻、面容沧桑、表情木讷的陈守拙,书法如此自如,文风如此温雅。全片中,我以为此处气韵最为充沛。“悬纸良久”“纸短情长”“十年生死两茫茫”“归去来兮”,此类书面语配以漂亮的行楷,加之书写者的谆谆厚意,恰与古建的肃穆典雅吻合,佐之天井处绵绵细雨,让人眼底泛潮,为之动容。 只是,正像前文所说,自知命数已尽,家园已残(甚至难保),乡书又能写与谁?
当然是写给儿子。当然只是尽最后的教诲、期待与祝福。陈守拙未必不知,儿子固然可以听话建了家祠,但未必能一直坚守古法,也未必能竭力尽命。陈文远在建家祠时,就允许用简易方法浇筑水泥,又怎么能在以后的工程中恪守古法?即便他恪守古法,恐怕资金和工期都不允许他再精益求精地干下去,何况在与罗总打交道很长时间时,就处在迷茫中,试图用辞职回乡找寻心灵家园,又怎能保证此后的日子没有困惑与沮丧?他能从家书中觅得精神家园吗?葬了父亲之后,他在犹豫中,还是跳上了回家的车,坐在了儿子身边,是否暗示他收回了辞职回老家的想法,又回到了现实与小家的秩序中?若如此,他又怎能坚守传统?
写给那个陈老爷子?“礼乐家声振,诗书世泽光”,即使是背诵同一家谱自称一家人的同姓兄弟,也在巨大的生存压力面前,选择了讨薪,而不是坚守。
若干年后,文远又将怎样与长大成人的继泽书面交流,用中文还是英文,那飞速传阅的邮件、微信或者更先进的量子通信,可还能算作乡书?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千年前韶关大儒张九龄也曾无处安放乡愁,只能“愁坐露华生”。这满怀思绪,借助诗句,传至后人,若能称作另类家书的话,影片传达的内容,也是乡书的一种了吧。
此心可安
苏轼曾言:此心安处是吾乡。亦是在消耗了屡遭贬谪的苦闷和牢骚以后,逐渐更趋浪漫洒脱与豁达,从而“安心为乡”的。毕竟,精神家园关乎家族血脉,更关乎对自我的找寻与接纳。
片中,陈守拙内心一度极不安宁,他不放心家祠的命运,不放心重建的质量,更在儿子问询匾额之时恼怒生气。但他自知大限不远,悄然归乡时,似乎心已平静。他在遗书中说要继泽书写自己的故事,应该是完成了对自己和时代的宽恕。
陈文远一出场就是拧巴的。他处在理想(理想也茫然,只是觉得当下不对劲)与现实的挤压之中。他答应了第二期工程留下,某种意义上就违背了当时的想法,可他最后又跟妻儿回了家,似乎又暗示他与之前的自己和解,心渐趋安定。
杨大师,被当作大师供起来,最初是心安理得的。当他亲见陈守拙的执拗与坚持,亲见陈家家祠重建过程的艰辛与恪守,由自负自傲变得谦虚,最终辞去了细作木雕的职务,勇敢面对自己的短板,也算是一种心安吧。 罗总、林经理,虽然计较成本工期与回报,有着商人共有的势利,但总在陈氏父子的坚持下做了一定的妥协,从而规避了更大的冲突,虽是解决困境,也可以说在他们自己的范围里,求得心安吧。
终于要说到苏拉,这个洋气名字追随着西方和现代化的脚步,她不理解丈夫的选择,埋怨他们做事总是不跟她商量,坚持让孩子上双语学校,从生活方式到教育理念,几乎都跟丈夫格格不入,但当她板着脸问丈夫“多少钱”时,当她陪伴夫儿葬了公公时,当她不再催促丈夫离开工地时,我们可以看到她心地的一些柔软,心境的一些变化。
说到底,人的精神家园,不止是物理的院子,不止是所属的群体,更是对自我的寻找、认可和完善。它要求人在勇敢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缓和与时代、与他人的紧张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乡关即心,心安即归乡。
正像**的原型——陈氏父子,正像**导演甘小二,前者成立东山社,致力于古建筑的修复与重建,后者专注自己的**实践,有缘相识合作,拍摄福建大厝拔地而起的同时,各自找寻自己的位置,坚定自己的方向。有能力把控自己的人生方向,在此过程中关照现实的人,不论客观结果如何,都是幸运而有福的。
致敬甘小二,致敬东山社,致敬一切尊重优秀传统文化且坚守初心的人。
2019年7月6号
l203全国史氏谱录合编八卷 (清)史在 等编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八行堂刊本 八册 天津图 南开大学 浙江图 日本 美国 注:该族散居於江苏溧阳,浙江绍兴、宁波等地。 1204江苏史氏吴中派族谱不分卷 清初刻本 一册 上海图 1205江苏史氏吴中派文献谱不分卷 (明)史丹纂修 (清)史在湘续修 清钞本 南京图 1206江苏吴中派史氏家乘表传 清红杏山樵藏钞本 苏州大学 1207江苏淮安迁淮史氏宗谱不分卷 (清)史怀光鉴修 史云焕纂修 清光绪十八年(1892)刻本 二册 江苏淮安县图 1208江苏淮妥迁淮史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史久煌重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承泽堂铅印本 一册 江苏淮安县图 1209江苏丰县古丰史氏长房族谱三卷 民国二十年(1931)钞本 江苏丰县孙娄乡孙娄村 1210江苏江都邵埭史氏重修宗赠六卷 (清)史迪安等重修 清道光五年(1825)刊本 六册 日本 美国 注:扉页作《溧阳史氏大宗分支邵埭重修家 乘》。 1211江苏江都史氏宗谱□□卷 (民国)史济廷修 民国于九年(1930)木刻本 江苏江都县昌松乡薛河村(存卷1、2) 1212江苏常州史氏族谱八卷首一卷 (清)史圆华等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木活字本 十册 上海图 1213江苏常州史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 (清)史景佑等修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九福堂活字本 十二 册 美国 1214江苏溧阳史氏务本堂支谱八卷首一卷 (清)史杰杰 史荣禄等七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务本堂活字本 十册 日本 美国 1215江苏湮阳史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 (清)史廷卫辑 清宣统元年(1909)铅印本 南京博 1216江苏江阴澄江史氏世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史景才等修 清光绪二年(1876)怀溧堂活字本 六册 美国 1217江苏江阴澄江史氏支谱十卷 (民国)史 编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6)怀溧堂铅印本 十册 历史所 注:史燧始修於清康熙七年。 1218江苏宜兴男留史氏宗谱六卷 (民国)史贻祖 史顺通等纂修 民国三年(1914)修 民国十五年(1926)世德堂 木刻本 六册 河北大学 1219江苏宜兴史氏宗谱十八卷 (民国)史国瑛等修 民国间永思堂排印本 十八册 中央民院 注:明万历间初修。 1220浙江史氏谱录合编不分卷 (清)史璞庵纂修 史墨补修 清康熙间刻乾隆闲补刻本 四川图(存一册) 1221渐江箫山史氏宗谱二十四卷 (清)史士琏等修 清嘉庆五年(1800)木活字本 十册 日本 美国 1222浙江萧山史氏宗谱二十四卷 (清)史晋续修 清光绪十八年(1892)八行堂活字本 十六册 日本 美国 注:题签作《萧邑史氏宗谱》。 1223浙江庐山史氏宗谱二十四卷 (民国)史晋纂修 史锦文刊印 民国七年(1918)八行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浙江图 日本 美国 注:题签作《萧邑史氏宗谱》。 1224浙江宁波四明古籐史氏宗谱六卷 (清)史济铿等纂修 清宣统三年(1911)木活字本 八册 天一阁 1225浙江宁波四明古籐史氏宗谱八卷 (民国)史济铿等纂修 民国十九年(1930)木活字本 八册 天一阁 1226浙江宁波史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 (民国)史邦直纂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铅印本 三十册 历史所 1227浙江馀姚半霖史氏小宗支谱八卷首一卷 (清)史善豪纂修 清咸丰三年(1853)史氏刻本 六册 上海图 四川图 1228浙江馀姚半霖史氏小宗谱九卷首一卷 (清)史玫 史善豪纂修 清同治九年(1870)木刻本 八册 河北大学 1229浙江馀姚半霖史氏小宗支谱九卷 (民国)史泉义续修 清同治七年(1868)刻 民国十二年(1923)续 刻本 八册 历史所 南开大学 浙江馀姚梨洲文献 馆 注:谱始修於清康熙二十八年,此为五修。 1230浙江馀姚史氏宗谱十一卷首二卷末二卷 (清)史光编辑 清咸丰六年(1856)刊本 十一册 南开大学 注:前后有钞补。 1231浙江馀姚史氏宗谱十二卷首二卷末三卷 (民国)史良书续修 民国三年(1914)刊本 十四册 北图 北京大学 历史所 南开大学 河北大学(二部) 哈尔滨师大 浙江图 浙江馀姚梨洲文献馆 注:史琳始修於明成化七年,此为九修。 1232浙江鄞县鄞东钱堰史氏宗谱八卷 (清)史悠诚纂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木刻本 九册 河北大学 注:封面作《钱堰史氏宗谱》。 1233浙江鄞县鄞东上水横街史氏支赠十五卷首 一卷 (民国)史悠情 史济恂等纂修。 民国元年(1912) 预修民国三十六年(1947) 木活字本 六册 天一阁 1234浙江鄞县鄞东韩岭史氏宗谱二卷 (民国)史致天 史悠安纂修 民国十二年(1923)木活字本 一册 天一阁 1235浙江鄞县鄞东前徐史氏宗谱三卷 (民国)史悠椿 史久逢等纂修 民国十九年(1930)木活字本 一册 天一阁 1236浙江象山关头史氏宗谱八卷 (民国)秦英鉴重修 民国二十七年(1938)刊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1237浙江绍兴史氏谱录续编不分卷 (清)史基美修 民国七年(19l8)铅印本 一册 杭州大学 日本 美国 1238浙江嵊县浦桥史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史悠晋纂 民国十四年(1925)木活字本 浙江嵊县城郊乡大浦桥村 1239安徽黟县金泽史氏家谱不分卷 (清)史继周辑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善修堂木刻本 一册 河北大学 1z40山东栖霞史氏族谱书五卷 (民国)史启利等纂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 山东栖霞县杨础乡史家庄 山东栖霞县观 里镇小观村 1241山东乐陵史氏家谱不分卷 (明)史以明原修 佚名续修 清初刻本 一册 人民大学 1242山东乐陵史氏家谱不分卷 (明)史邦直原修 佚名续修 清乾隆间刻本 一册 人民大学 1243山东乐陵史氏家谱不分卷 (清)史中立修 清乾隆十七年(1752)刻本 一册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1244山东乐陵史氏家谱不分卷 (清)史尚朴修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刊本 四册 美国 1245山东乐陵史氏家乘不分卷 (清)史炳第纂修 清光绪二年(1876)木刻本 四册 北图 河北大学(二部)美国 1246湖北新洲史氏宗谱六卷 (民国)史正生 史文榜创修 民国九年(1920)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徐古镇万岗村 1247湖北新洲史黄氏宗谱十卷 (民国)黄润堃续修 民国三十三年(1944)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黄林乡段家山村 1248湖南衡阳史氏宗谱九卷 (清)史炳文主修 史达门等编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4)活字本 九册 吉林大学 1249湖南永兴史氏续修族谱十五卷首三卷 (清)史久录 史悠信续修 清光绪三十一一年(1905)溧阳堂刻本 十七册 河北大学(缺首一卷) 注:封面作《史氏族谱》,扉页作《平陵家乘》。 1250四川万县里牌溪史氏族谱十卷 (民国)史锡永纂修 民国八年(1919)排印本 一册 吉林大学 1251四川万县史氏支谱正编不分卷 (民国)史封铨纂 民国十二年(1923)万县鹳石庄史氏钞本 一 册 四川重庆市图 1252 蒋墅史氏支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史来兴等修 民国二十(1931)承启堂活字本 十四册 北图 1253 史氏宗谱七卷 (清)史大盛等编修 清咸丰四年(1854)蛟龙塘活字本 七册 北图 注:第七册残破较甚。 1254 义庄史氏宗谱四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史明弼等修 民国三十八年(1949)宗海堂铅印本 三十八 册 北图 1255 史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 (清)史廷卫等纂修 清宣统元年(1909)活字本 三十册 北图 1256 史氏庆传宗十二卷 (清)史学班等重辑 清光绪十七年(1891)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1257 史氏宗谱不分卷 清钞本 一册 北图 1258 史氏家谱□□卷 清刻本 北图(存一卷) 二、家乘谱牒 全国:史氏谱录合编八卷 江苏:史氏吴中派族谱不分卷、吴中派史氏家乘不分卷、迁淮史宗谱 不分卷、古丰史氏长房族谱三卷、常州史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浙江:余姚半霖史氏小宗支谱九卷、余姚史氏宗谱十一卷首二卷末二 卷、鄞东钱堰史氏宗谱八卷、澄江史氏支谱十卷、鄞东韩岭史氏宗谱 二卷、鄞东上水横街史氏支谱十五卷首一卷 山东:史氏家谱不分卷、乐陵史氏家谱不分卷、史氏家乘不分卷 湖北:史氏宗谱六卷、史黄氏宗谱十卷 湖南:史氏宗谱九卷、史氏续修族谱十五卷首三卷 四川:里碑溪史氏族谱十卷
大家好,我是沉淀历史,对于历史上最长的家谱这个问题应该不好判断的,因为某些原因有很多的家族的族谱都被毁掉了,所以很多的家族都断了传承,很多人甚至连自己的字辈都忘记了,这在我看来是非常的可惜的。
从现有的公开的资料来看,
传承最长的家谱我想应该就是孔家了
,因为从孔子开始一直到现在已经繁衍了80多代了,而且自明朝以来,60年一大修,30年一小修,可以说人家的家谱保存的比较完好。并且还通过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呢,05年的时候,孔子家谱被认定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家谱。至于到底是不是最长的,我们可不好轻易的下结论。
传承最长的家谱我想应该就是孔家了
就比如,我还查到一个家谱说是
比孔子的家谱还要早上160年,这个家谱就是柳下惠的后代的家谱《展氏族谱》
,是山东莱芜的柳下惠80世孙展光瑞先生和柳下惠后裔柳明瑞先生所提供。据说这个家谱从黄帝时期就开始续家谱了,这个我感觉只要是家谱应该都能从那个时候续起来吧。而这个展氏族谱从柳下惠之后开始就比孔子早160年了,可以说是非常的早了。大家在这里注意一下,柳下惠实际叫展获,柳下惠只是人家的外号而已。对了,坐怀不乱说的就是这个家伙,而且孟子还尊他为“和圣”,所以,想要知道最长的家谱可能有点难,因为并不是谁都想要把自己的家族给显摆出来。
比孔子的家谱还要早上160年,这个家谱就是柳下惠的后代的家谱《展氏族谱》
以上我就是我个人的看法了,对这方面的了解比较少,所以回答的也不多,各位有知道的可以留言讨论一下。
徐氏出自赢姓,周朝时为诸侯,封于徐(今江苏徐州),便以国为姓,居住在江南凤阳。徐氏名人辈出,汉时有徐摨,吴时有徐顺,宋时有徐元党,元时有徐昭文。元顺帝时徐达辅佐明太祖朱元璋起兵,功成后被封为中山王。徐达生四子,后裔繁多,分支难以查考,只有次子添福的支派谱牒得以留存。添福六世孙徐飞,家资富厚,为人慷慨,于1511年(明正德六年)从句容迁居崇明,居住在本县平洋沙东北姚家桥。徐飞四世孙徐浦居响沙郁维和状南新镇西南。六世孙含亭居一号吴家沙东北区殷杨镇南。九世孙宏谟居殷杨镇东四
。十世孙汝霖居沈阜沙鳌镇竖头街。十一世孙学洙居响沙侯家镇东南,学渠居吴家沙老岸龙王庙东;瑞征居县城内,价增居丰海沙惠隆镇西。十二世孙景良居沈阜沙鳌镇北,绥斋居学洙宅西
;衢洲居候家镇南,竹林居浜镇北数十步。十四世孙月桥居吴家沙三贞桥东二
。十五世孙福元居吴家沙倪家庙西南;嘉猷居倪家庙西北,甘霖居209号惠安沙朱伦元圩内东老脚洪向东第十三
。
《崇邑徐氏宗系谱》采用宋氏谱法,谱中只记徐达七世孙徐飞一脉,载一世至二十世。十四世孙云璈,字韵伯,号月桥,优廪生,道光时进土。十五世孙徐成祺,字引恬,号不更,历任本县参议会会长、县教育会会长、县通俗教育馆馆长、尚志女校校长;徐甘霖,字无极,号冶甫,日本关西大学法律科毕业。
《崇邑徐氏宗系谱》最初成书于1855年(清咸丰五年),由月桥修纂。1831年(清光绪七年)念祖、云倬续修,1920年第十五世孙树霖再次续修,分上、中、下三册。
徐氏今居住本县有数处。一部分后裔已移居外地,收藏载本的徐运泉,系十七世孙,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长期居住在上海,1984年传至十九世。
有谁知道宗氏家谱??急需知道
本文2023-10-04 10:23:1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72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