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评价一下甘肃历史文化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4收藏

客观评价一下甘肃历史文化,第1张

在公元1669年以前,甘肃军政文化的中心基本在陇西,陇西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上是西出长安的第一大军政文化重地。

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宣传与现代化大都市的宣传,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和概念,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快慢,不应对它历史文化的宣传影响到这样的程度,这是一种遗憾。

“陇西”地名早在战国时期就有记载(北京大学版《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地图集》战国地图)。

我认为甘肃如果放弃陇西,就等于放弃了用有力的地域名称和历史名人,来衬托说明甘肃悠久人文历史的丰厚资源,因为陇西是甘肃历史上最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

天水和武威也曾在历史上有过阶段性辉煌,或者有与陇西并驾齐驱的时段,但其长久性和总体份量都不如陇西。

就前面所列历史人文,大多都被史典记载在“陇西”名下,陇西就是历史上陇西郡的所在地。

陇西不光在甘肃就其全国而言都是中国历史文化为数不多的典范地名之一,它承载着民族千古以来的典籍文化。

搬开中国浩瀚的文化史典,就无法回避四处可见的陇西(陇西郡、陇西成纪、渭州、巩昌府、巩昌总帅府、巩昌布政使司),因为陇西是中华民族早期文化发祥地的首要地区,历史文化名人层出不穷,是秦文化、唐文化的发源地。

一个地名,被国库典籍不停的载扬三、四千年,又与典型的帝王、文化名人贯为一体,这本身就具有丰厚的历史份量和灿烂的文化光辉,目前在甘肃,很难找到另有两个什么字比陇西更具有甘肃历史文眀的代表性。

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地名,已经就是被历史塑造了几千年形成的聚焦点,历史从这里走来,人们从这里认知,这个地名就应当是串结甘肃历史文化的中心线,这一点在历史的长河中是无法更改的,甘肃的宣传不能也不应该脱离这个轴心线。

至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小范围地点(当然也可加以小域及变迁的说明),应当沿着有代表性的地域和历史记载的惯例,小局部的名人名事之争应服从大的全局。

陇西是一个历史大地域的代名词,不能只看现在地域机构的一时划分而过于偏废,对陇西的宣传,其历史事件人物必定得超出现陇西县县区范围,而应当进入历史上陇西郡和巩昌府的地域范围,这是符合历史的。

在其秦汉以前,陇西郡就包括有:兰州、天水、陇南、秦安,而甘肃历史文化主要起源于秦汉前期,应当看到陇西是个历史地域和历史概念,而不能单纯割裂的看作是现在的陇西县,陇西就是历史至今的“陇中”,“陇上”,甘肃的简称“陇”,都是从陇西的历史文化地域而来的,现在这个历史地域已经只剩下一个县的地盘了,陇西快要在甘肃消失了。

只有陇西机务段强大的电力机车,拖挂着区区车箱,五十一年来每日来回行进在兰州与天水之间这六百里热土,同时在默默地向全国无数过境这里的人们诉说,这块被忘缺的六百里热土她在华夏历史中的光环和至今被覆盖着的焦人的文化味。

陇西是一个相对历史文化的地域概念,比如李白被典籍较统一的记载为陇西成纪人,李世民祖上陇西人,如果再划分小域,把李白、李世民改成秦安人或临洮人,那四川江油“李白故里”的“陇西院”,陇西县的李氏祠堂“陇西堂”就得改成“秦安院”、“临洮堂”。

由此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海外栏目片头中的“陇西堂”也得由此取消或者更名,同时千千万万侨居海外的李氏后裔也得弃用‘陇西’的一惯叫法,这样做是要闹出国际笑话的。

公元前266年秦昭王设立陇西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仍置陇西郡,到公元1669年前历来都是西出京都长安的第一大军事、文化重镇。

一直在陇右行使中央政权下的一二级军政权地。

陇西郡初期辖地为现兰州市、定西地区、天水市、陇南地区之总和,后因辖地太大,先后从中分割,成立了天水郡:金城郡(现兰州市)、武都郡、安定郡。

清朝分置陕甘总督,后成立甘肃省,省会驻地先设在陇西,公元1669年才迁至兰州,尔后经济文化中心才从陇西转到了兰州。

从几千年历史上冠系在陇西名下的历史文化名人,简直不胜枚举,“仅唐一代近三百年间进入朝仕的陇西文人才士就难以记数,可以说像陇西这样在历史上给国家直接或间接输送众多人才的地方,在全国都是屈指可数的,古人云:‘天宝物华地灵人杰’,这就使陇上文化鼎冠中华”(见《陇西文史稿》)。

沿袭历史的大地域叫法,有利于文化传承的沿续性,和人们对重大历史人物已知的统一性。

陇西承载着甘肃的历史文化,这是由史料记载的(陇西历史见“二十五史”各书卷相关条目,《陇西文史稿》有详细考证)。

陇西地处黄河最大支流渭水上游即甘肃省南部渭水流域陇西盆地,自然地域开阔。

渭水流经全境,境内有名贯古今的鸟鼠同穴山,有一身不仕两朝的商代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洁身自尽的《禹贡》首阳山。

古城中心座落着建于元代(公元1261年)的威远楼,雄伟壮观,使古城凸显千古雄风。

陇西元朝为陕西行中书省巩昌总帅府。

元朝实行军政合治,巩昌总帅府就在威远楼“统督巩昌、平凉、临洮、庆阳四府,秦、陇、宁、定西、兰、镇原、阶、成、西和、会、环、金、徽、德顺、金洋十五州行政军事。

”(《陇西文史稿》),古城承载着现在甘肃省会兰州市的角色,可以想见,陇西在当年的繁华辉煌以及文化的繁荣。

重修于清代的威远楼,飞檐斗拱、雕梁画柱,通高二十六米,极其古朴壮观,为西出长安的西北第一楼,是陇上名胜古迹的代表性建筑,上悬陇西杨氏书写的“巩昌雄镇”通栏金匾,其书法雄劲厚重。

巩昌雄镇“声闻四达”,陇上诗人赞曰:“陇山渭水历来兵家征战地,巩昌雄镇自古关西出将才”。

城内民建古屋棂格,沿袭秦汉古建风格,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并 将北街作为秦汉风格古建保留。

城北有元蒙将领的巴巴坟,牌楼至今巍峨渭滨,古赤亭水源远流长,从北缓缓注入渭河,繁忙于陇海铁路线上的列车就沿着亭水河,碾压着汉代赤亭都尉积淀的黄土味,穿梭于南北。

陇西地形平陡大小与兰州差不多,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四面通衢,其地理位置决定了历史上、现在和将来都是甘肃南部交通中转和物资集散的中心。

宋朝曾是中国最大的国际贸易中心,现代社会的商品交易会是从陇西演化而来的。

随着西部的开发、国家西线引水工程动工和欧亚大陆桥渝兰铁路的通车,陇西有着经济发展的无限前景,充满着开发的商机,陇西作为陇中工业城市而崛起是滚滚向前、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李氏家族的“陇西龙宫”座落在陇西城北街头前门,其多层斗拱式牌坊至今还在,这里是隋唐以前李渊家族的真正老家,陇西是李氏家族的根本和原故里,当时就称为陇西龙宫,这更为陇西增添了神秘性,李渊曾有一段委派太子李建成出任陇西太守,处理军政和守护家门。

陇西牡丹早于长安牡丹,(以唐陇西龙宫为主一带地域,后由李建成移至长安)长安牡丹早于洛阳,除了在《在威远楼下》书中记载外,世人知道的太少。

牡丹性干喜寒,再加丁香呵护,至今西秦牡丹娇于长安、洛阳。

“汪家洞”在陇西城中,全县人人皆知,这是至今中国考古学中难作结论的迷。

汪家洞的传说,有口皆碑,其传说的神秘性,传说内容的丰富性,系统完整性都是罕见的,至少可以作为传说典故进行旅游文化的宣传。

陇西汪氏家族从元朝陇右王汪世显闻名,历经金、元、明、清四朝而不衰,累官数众,仅三史有傅老三十余人。

至今坐落在漳县境内的汪氏元

1 游览李庄的张家祠堂作文

万里长江第一城,是我的家乡宜宾,万里长江第一镇,又是哪里呢?这还得让我来告诉你了,万里长江第一镇,就是李庄

我久仰李庄大名,听大人们说,李庄不仅有许许多多的古建筑,还有了许多有节气的人物呢!于是,我按捺不住心中是好奇,随爸爸妈妈去游览李庄

大巴车进入了终点站,我们便一路打听,来到了广福街,我兴奋地左瞧瞧,右望望广福街真热闹呀!大家都在散步,买东西我发现李庄的人们不但热情好客,而且谈吐文明,丝毫不会让人想起"粗鲁"二字,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李庄雄伟,李庄人民也十分热情文明走着,走着,我被一家小店吸引了,这里面放着许多古玩,尤其是那块碧绿的玉盘上面的雕刻真可谓是巧夺天工别具匠心啊!一丝丝青云缠绕山间,山顶立着一座亭子,古人在上面观日吟诗这是多么优雅的景象啊!使人陶醉,令人神往走出小店,有便置身于这热闹的把街了不一会儿,我们脱离了喧哗,走进了一条窄而清静的小港,这技术席字港,他是一条只有短短的60几米,却使人回味无穷的港,使人有一种舒适感与亲切感大约几分钟的时间,我们走了出来,来到了"胡家大院"这是一个古朴而端庄的四合院,院里栽着两棵粗壮茂盛的古木,它们直直地挺立着,展示着自己的美丽和挺拔,屋内陈设着一些古色古香的家具,如:床桌椅等看着这些年代久远的家具,我们仿佛回到了那遥远的时代,有着身临其境般的感觉想到这里,我不由自主地伸手轻轻地抚摸这些家具品味着悠久的文化

李庄不仅历史悠久,也是中国同济大学曾经落足的地方,培养了许多栋梁之才,将这种精神一直发扬到现在因此李庄至今受到游客们的欢迎

看了李庄的古建筑,也领略了李庄的知识文化,现在,也该入乡随俗了,尝一尝李庄的特产

2 介绍猎德祠堂作文

走进猎德西村李氏宗祠:维系一族的纽带

据资料显示,如今公认的“李”姓得姓始祖,是商朝人“李利贞”。作为古老姓氏之一的“李”姓,已深深扎根在中华民族的土地当中,繁衍昌盛,更是遍布世界各地。走访中国各地,在不少村落当中,游客还能看见该村李氏族人的宗祠。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猎德村里如今有三座李氏宗祠,分别是:东村李氏大宗祠、宾阳李公祠和西村李氏宗祠。

为何在同一村内,同一姓氏,却分开修建宗祠?

翻阅如今的《猎德村志》,结合与村民的交流,e家君简单了解到,最初选择定居的两位李氏先人,是从不同地方迁来的。他们同姓李,远溯祖上会有某种联系,但他们之间并没有直接的亲属关系。

在猎德生活的两支李姓族人不断繁衍,各自的后人为供奉所属的一支(房)的祖宗修建宗祠。因此,属于李氏的宗祠过往在猎德村里有好几座。

这些宗祠里所供奉的李氏祖先,同一支(房)内,有的是父子关系,有的是兄弟关系;不同支(房)的,仅是同姓,在同一地聚居,一般情况下无直接血缘关系。但是,经历数百年的发展,两支李氏的后人早已凝聚融成“猎德李氏”。

e家君曾推送过与东村李氏大宗祠有关的文章,今天介绍的是猎德西村李氏宗祠。

在宗祠内,有一《猎德西村李氏宗祠重建碑记》,其上记载:“吾李氏祖裔,自宋朝由南雄入广东,至新会司前石步乡西桥村,开村之祖益彦公,字邦杰,公入省城贸易,再迁居猎德西乡。”由此可知,猎德西村的这一支李氏族人,其祖在宋朝入广东,辗转至新会前石步乡西桥村定居,而后,族人李邦彦迁至猎德定居,成猎德西村李氏之祖。

站在李氏宗祠外,可看到斑驳的砖墙、古旧的木门和颜色深谙的门环,一左一右两尊门神守卫着。

踏入其内,抬头即能看到写着“木本堂”的牌匾。往里走,放置着刻有“李氏宗祠”的香鼎,祠堂的最里面,是供奉着猎德西村李氏祖宗的神龛和桌案。

祠堂内没有过多的装饰,亦无需过多的装饰。每逢重大喜庆日子,族人会在祠堂内外,摆上数席共庆;适逢婚嫁,村内不少年轻男女亦愿意选择在祠堂宴请亲友。

e家君了解到,猎德所有重修的宗祠,尽可能使用旧宗祠的砖瓦重建,最大程度上保留原有一切:斑驳的砖墙、古旧的木门、颜色深谙的门环……

尽管经历重建,李氏宗祠依然给来访者带来庄严肃穆、安全安定之感。

今年重阳,猎德西村李氏便集体去到新会西桥村祭祖。西桥村村长告诉e家君,往回追溯,猎德西村李氏是云步恒夫公一脉的后人,他(李恒夫)是我们云步李氏的五世祖,是云步李氏始祖侃翁(李侃,字直卿)的来孙。

不管时代如何变,世事如何迁,亘古不变的是每人身上的血脉因缘。即使分散各地,宗族观念始终是同姓同族之人最为紧密的维系纽带。

3 介绍猎德祠堂作文

走进猎德西村李氏宗祠:维系一族的纽带据资料显示,如今公认的“李”姓得姓始祖,是商朝人“李利贞”。

作为古老姓氏之一的“李”姓,已深深扎根在中华民族的土地当中,繁衍昌盛,更是遍布世界各地。走访中国各地,在不少村落当中,游客还能看见该村李氏族人的宗祠。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猎德村里如今有三座李氏宗祠,分别是:东村李氏大宗祠、宾阳李公祠和西村李氏宗祠。

为何在同一村内,同一姓氏,却分开修建宗祠?翻阅如今的《猎德村志》,结合与村民的交流,e家君简单了解到,最初选择定居的两位李氏先人,是从不同地方迁来的。他们同姓李,远溯祖上会有某种联系,但他们之间并没有直接的亲属关系。

在猎德生活的两支李姓族人不断繁衍,各自的后人为供奉所属的一支(房)的祖宗修建宗祠。因此,属于李氏的宗祠过往在猎德村里有好几座。

这些宗祠里所供奉的李氏祖先,同一支(房)内,有的是父子关系,有的是兄弟关系;不同支(房)的,仅是同姓,在同一地聚居,一般情况下无直接血缘关系。但是,经历数百年的发展,两支李氏的后人早已凝聚融成“猎德李氏”。

e家君曾推送过与东村李氏大宗祠有关的文章,今天介绍的是猎德西村李氏宗祠。在宗祠内,有一《猎德西村李氏宗祠重建碑记》,其上记载:“吾李氏祖裔,自宋朝由南雄入广东,至新会司前石步乡西桥村,开村之祖益彦公,字邦杰,公入省城贸易,再迁居猎德西乡。”

由此可知,猎德西村的这一支李氏族人,其祖在宋朝入广东,辗转至新会前石步乡西桥村定居,而后,族人李邦彦迁至猎德定居,成猎德西村李氏之祖。站在李氏宗祠外,可看到斑驳的砖墙、古旧的木门和颜色深谙的门环,一左一右两尊门神守卫着。

踏入其内,抬头即能看到写着“木本堂”的牌匾。往里走,放置着刻有“李氏宗祠”的香鼎,祠堂的最里面,是供奉着猎德西村李氏祖宗的神龛和桌案。

祠堂内没有过多的装饰,亦无需过多的装饰。每逢重大喜庆日子,族人会在祠堂内外,摆上数席共庆;适逢婚嫁,村内不少年轻男女亦愿意选择在祠堂宴请亲友。

e家君了解到,猎德所有重修的宗祠,尽可能使用旧宗祠的砖瓦重建,最大程度上保留原有一切:斑驳的砖墙、古旧的木门、颜色深谙的门环……尽管经历重建,李氏宗祠依然给来访者带来庄严肃穆、安全安定之感。今年重阳,猎德西村李氏便集体去到新会西桥村祭祖。

西桥村村长告诉e家君,往回追溯,猎德西村李氏是云步恒夫公一脉的后人,他(李恒夫)是我们云步李氏的五世祖,是云步李氏始祖侃翁(李侃,字直卿)的来孙。不管时代如何变,世事如何迁,亘古不变的是每人身上的血脉因缘。

即使分散各地,宗族观念始终是同姓同族之人最为紧密的维系纽带。

4 游览李庄的张家祠堂作文

万里长江第一城,是我的家乡宜宾,万里长江第一镇,又是哪里呢?这还得让我来告诉你了,万里长江第一镇,就是李庄我久仰李庄大名,听大人们说,李庄不仅有许许多多的古建筑,还有了许多有节气的人物呢!于是,我按捺不住心中是好奇,随爸爸妈妈去游览李庄大巴车进入了终点站,我们便一路打听,来到了广福街,我兴奋地左瞧瞧,右望望广福街真热闹呀!大家都在散步,买东西我发现李庄的人们不但热情好客,而且谈吐文明,丝毫不会让人想起"粗鲁"二字,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李庄雄伟,李庄人民也十分热情文明走着,走着,我被一家小店吸引了,这里面放着许多古玩,尤其是那块碧绿的玉盘上面的雕刻真可谓是巧夺天工别具匠心啊!一丝丝青云缠绕山间,山顶立着一座亭子,古人在上面观日吟诗这是多么优雅的景象啊!使人陶醉,令人神往走出小店,有便置身于这热闹的把街了不一会儿,我们脱离了喧哗,走进了一条窄而清静的小港,这技术席字港,他是一条只有短短的60几米,却使人回味无穷的港,使人有一种舒适感与亲切感大约几分钟的时间,我们走了出来,来到了"胡家大院"这是一个古朴而端庄的四合院,院里栽着两棵粗壮茂盛的古木,它们直直地挺立着,展示着自己的美丽和挺拔,屋内陈设着一些古色古香的家具,如:床桌椅等看着这些年代久远的家具,我们仿佛回到了那遥远的时代,有着身临其境般的感觉想到这里,我不由自主地伸手轻轻地抚摸这些家具品味着悠久的文化李庄不仅历史悠久,也是中国同济大学曾经落足的地方,培养了许多栋梁之才,将这种精神一直发扬到现在因此李庄至今受到游客们的欢迎看了李庄的古建筑,也领略了李庄的知识文化,现在,也该入乡随俗了,尝一尝李庄的特产。

5 游陇西李家龙宫作文

李家龙宫(李氏祠堂)始建于唐初,是唐代宫廷式古建筑群,是天下李氏族人敦宗睦族、祭祀先祖的宗祠,因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书“李家龙宫”而闻名海内外,是研究陇西李氏文化遗址遗迹的重要载体和标志性建筑之一,是陇西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处古建筑群,也是开发陇西旅游产业的重点项目。

李家龙宫(李氏祠堂)毁于唐末,明朝万历年间陇西知县李汝相倡导集资重建,以后数度遭毁,清末及民国初年又陆续进行部分增建,解放后改为学校,2002年对尚存的十一座古建筑群进行了恢复原貌的维修保护, 2003年9月正式向游人开放。

6 李氏宗祠的介绍

李氏宗祠始建于明初的的中国祠堂建筑,属于中国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清代、民国及1985年均曾重修。清雍正、乾隆年代,兑山李氏十四及十五世开始迁入台湾台北芦山等地,繁衍成为台湾著名的芦山李氏。位于福建厦门市集美区兑山村,是厦门涉台文物之一。宗祠坐西南朝东北,建筑面积200平方米,为两进一天井式结构。宗祠内供奉开基祖李仲文及各位祖先的牌位。宗祠是凝聚中国血缘和感情的纽带,作为中国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据《兑山李氏家谱》记载,李氏先祖唐末随王审知入闽。南宋理宗时,兑山李氏开基祖李仲文约由同安仙店迁入。兑山李氏人才历来辈出。马来西亚拿督李雅和、抗日志士李友邦、国民党二十八军军长李良荣等,均是兑山李氏的后裔。他们的画像,被宗亲们视为家族荣誉挂在宗祠里。

7 参观资政大夫祠 作文600字

阳有一颗璀璨的明珠。

走过一道朱红色拱形的门庭,就到了医圣祠的后祠,这里长眠着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张仲景,我们轻轻地走过,怕要惊醒沉睡的他。张仲景就葬在那个俯斗形,它就是坐落在豫西南的医圣祠。照壁后面刻有张仲景写的《伤寒杂病论》的续言。照壁的正面刻有已帮中医黄竹斋老先生所著的《医圣张仲景传》。两侧分别刻着著名学者任应秋给《张仲景传》写的一幅对联;医相无二,活国在于救人、四角用石斗雕成羊头的棺材中?而医圣祠也正是我们南阳走向新时代的坚固桥梁。

走上九级台阶,迎面看到的是一个子母阙,下面雕刻着一对朱雀,代表方位和吉祥。走进医圣祠,看见的是一个长3;有的背着药筐准备上山采药;有的则是慈祥地站在那里,可能是在不厌其烦地回答老百姓提出的问题吧。走过照壁就可以看到一座表情庄重!石像的两边有两条长廊,长廊的花岗石上刻着许多医学知识,还有十大名医的塑像:他们有的和张仲景一样苦思,深想苦思的张仲景石像。我想可能是张仲景为了如何编写好《伤寒杂病论》而思考吧,这就是他的墓地?总之是形态各异。

如今医圣祠的名字,已经享誉中外了,许多外国游客都来游览医圣祠,这不都是托了张仲景的福吗5米的照壁:阴阳有三,辨病还需辨证

8 关于马氏祠堂的作文500字

祠堂,大家对它并不陌生,几乎每一条村都有,祠堂标志着村的历史渊源,最重要的是可以供村民举行宴会。

在我村---蛟塘村的中央位置,有两座祠堂,其中最大,最有特色的是“周氏宗祠”我们叫“大祠堂”说起它已有一把多年历史了,历尽沧桑,经过风吹雨打,日晒雨淋,至今还不失青春,屹立在村中,一直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大家可以跟着我的思维,一起去观光,旅游一下这座祠堂。

在正门的两边有两个石台,有两米半长,听老一辈的人说“只要村中出个状元,秀才才能建造这两个石台”随着两根四方的花岗岩石柱往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431343133上看,上面的木雕十分生动,有舞着狮子的人、花、福、禄、寿三星等,刻画得惟妙惟肖,生动极了。木雕顶起上面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在传统的铺瓦技术下,工匠还在瓦顶上“养”了两条生动传神的龙,双龙各在一边,而中间有一颗夜明珠,两条祥龙很有灵气地卧在上面,双眼凝视着那颗夜明珠。

和谐生动极了!祠堂的门很大,高两米,宽一米,左扇门雕刻着“文丞”右扇刻着“武尉”门上面放着一块长匾子,有金色大字写着“周氏宗祠”。走进里面,最显眼的是右壁的三块石碑铭,上面清楚地刻着祠堂的修建时间和重修时间及乐捐芳名。

中间有一个天井,可以使祠堂疏风透气和采光,使其跟明亮,两侧有通上正厅的走廊,各刻着富有诗意,仙境的壁画,有“三星饮酒,八仙过海,学奕……”幅幅都生气怏然,活灵活现。行过走廊,穿过石门,就到了正厅,这里并没有那么多壁画,似乎缺乏了古色,但屹立着的两条石柱却很有神气,很宏伟,高有六米,上下两端却雕刻得很精致,有许多祥云缭绕在其中,再加上左壁刻画着“光宗耀祖”的牌匾,整个大厅就显得古朴而又雄伟,在举行宴会的时候在这里还可以摆上几十台哩。

再往上走便到了后堂,这里也有天井。天井上面有许多灵牌,供奉着列祖列宗,这里、也没有壁画,却有一龙一凤在上面,三星也有,灵牌的两边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源远流长”下联是“枝繁叶茂”横额是“开枝散叶”对联用金色大字所写,笔法雄劲有力,极具神气!( 波鼎文学 )整座祠堂可分为三级,第一级为前堂,第二级未正厅,第三级为后堂。

祠堂每一处都注重美,而又蕴含着浓浓的古色古香,充满着古朴的气息,把我国古代的风气。风土人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浓浓的美感,又透现出古代建筑的高水平,前人的智慧的非凡想象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筑的高超技艺和精湛的技术。

甘肃定西的李家龙宫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每一处都带着令人向往的神秘元素,是游客和当地周边市民较为常去的一个景点。

甘肃定西,作为甘肃省面积第三大城市,这里的占地面积有20330平方公里,仅次于兰州和天水市,在这个地方,藏着最美的李家龙宫。

李家龙宫是甘肃定西最值得来的地方,作为定西的标志性景点,李家龙宫始建于唐朝初期,是唐代宫廷式的建筑群,也算是当年在这里最大的一个宗祠。

在这个宗祠里面,藏有一件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书“李家龙宫”的文物,所以使得李家龙宫一度名扬全国。

李家龙宫的存在就是一个特殊的例子,这个是陇西保存下来的一处古代的建筑群,整体的建筑保存得比较完好,而且很大部分在明清朝时期经过了修复后,才得以很好地保存下来。

清朝末期的时候,这里还经过了数次的扩建,使得这里原有的建筑得到了保护。

说到李家龙宫,当然也要介绍下李家人的历史,在唐朝末年的时候,由于李家唐王朝的没落,使得当年的陇西人南迁而下,使得原本的李家龙宫受到了大面积的破坏,以前的李家龙宫方圆有一百多亩,到了宋朝元朝时期,保存下来的遗址不到一半。

明朝时期,山东临邑人李汝相利用自己的人脉筹资重建了李家龙宫,重建后的李家龙宫拥有着北天第一门和北天第二门、以及北天第三门,李家龙宫的假山做得很不错,不一种以假乱真的程度。

走进里面,我们看到这里的建筑有点像是苏州的园林,而且园内的设计都是按照中国传统的中式设计,另外,这里还有风格各异的亭子,在亭台楼阁之间,种植有很多苍翠的树木,看起来十分养眼。

在龙宫里面,我觉得最有研究价值就是现存脊兽均为北宋时期的砖雕,这里的砖雕与众不同,十分独特,砖雕刻画的人物的形态十分生动,而且都是出自于当时有名的书画家,仔细看看这里面的作品,这些作品的笔法十分简练,而且线条流畅,让人看完之后,不得不对这些作品点赞。

李家龙宫的整体的方向是坐北朝南,这里的南北的宽度大约只有440米左右,建筑面积大约有25000平方米。

另外,

这里面的建筑分为三层,整体的建筑风格显得庄严肃穆,气势也是十分磅礴。李家龙宫的西主殿屋脊中也有很多的雕刻龙的石雕,据说这里面的雕龙大概有1899条,象征“十八子李”的根深叶茂的寓意。

总体来说,这个地方还是值得来看看的,甘肃定西为数不多的大建筑文物,这里是我国考古人员研究陇西的李氏文化遗址遗迹的重要建筑之一,也是甘肃陇西地区保存下来比较好的古代建筑,李家龙宫为我国考古人员研究陇西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文物参考。

陇南都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贵清山位于漳县南72公里处,是陇中黄土高原最为奇秀的自然风景区,现为省级森林公园,被誉为陇中的“小华山”。 因其绵延长达18个村社,故有“贵清十八村”之说。贵清山为石灰岩地带,群峰林立,怪石如云,森林公园林地面积32万亩,原始森林遍布,有药用植物和观赏植物500余种,被誉为天然植物园。山顶海拔2340米,有建于明隆庆年间的中峰寺遗址。穿过断涧仙桥,有西方如来佛祖殿、玄武大帝殿、十大阎君殿等,大小32尊佛像栩栩如生。贵清山有贵清仙境、西方胜景、断涧仙桥、灵岩古洞、禅林挂月、古刹钟声、万壑松涛、洗脸清池等八景。山下有龙川河横穿全境。步行沿峡谷旅行,但见溪流两边奇山峻峰形态各异,云腾雾绕,珍禽异兽随处可见,恰似江南风光,奇秀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甘肃省定西著名旅游景点你能说出几个?

甘肃定西位于甘肃省中部,通称“陇中”,东接天水市,西靠兰州市,北邻白银市,南连陇南市,并于甘南州、临夏州接壤,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定西自然景观得天独厚, 旅游 景点有:陇上仙境贵清山、风光秀美的遮阳山、九峰环峙莲峰山、云雾缭绕的太白山、渭河源、天井峡、霸陵桥、首阳山、南屏山、通渭温泉、战国秦长城遗址等,这些景区景点都展现出了定西丰富的 旅游 资源。下面将介绍定西最值得一去的三个 旅游 景区景点:

1渭河源景区(AAAA级景区)

渭河发源于渭源县城西南的鸟鼠山系,渭源境内长50公里,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渭河景区主要景点有禹王殿、渭河龙王庙、渭河 历史 文化管等。

开放时间9:00——18:00

门票价格50元

2贵清山(AAAA级景区)

贵清山风景区主要景区景点有禅林桂月、断涧仙桥、洗眼清池、转树险道、西方胜景、三峰环翠、石栈穿云、灵岩古洞、佛界钟声等。沿途还有滴水崖、佛字崖、活虎寺等名胜。

开放时间8:00——18:00

门票价格50元

3遮阳山(AAAA级景区)

遮阳山有各种奇特的自然风景,由西溪、东溪、夷门山三个景区组成,这里有奇峰异石、溪流瀑布、深邃岩洞、幽深峡谷,景点达120多处,历代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仙家道士留有多处题咏刻石。

开放时间8:00——18:00

门票价格40元

漳县贵清山、遮阳山。渭源太白山、天井峡、灞陵桥。岷县腊子口。陇西首阳山、威远楼、李氏祠堂。通渭温泉。临洮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秦长城遗址。安定区玉湖公园、西岩山公园风等。

甘肃省定西市近年来的 旅游 业还是挺发达,不断加强宣传力度,吸引很多人来定西游玩。定西的 历史 挺久远的,可以从战国时期说起了,如今还保存着秦长城的遗址,成为了一个著名的 旅游 景点,对长城建筑物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遗址看看,了解一下当时的建筑工艺,那时候老百姓的智慧结晶挺厉害的,不得不佩服他们。

现在很多人喜欢去甘肃省定西市认祖归宗,比如说李氏一族,当地的李氏龙宫挺出名的。喜欢爬山登高望远的朋友可以去贵清山森林公园、遮阳山、莲峰山等景区游玩,遮阳山位于大草滩乡,因为遮住阳光而出名的,现在去 旅游 景点游玩,交通挺便利的,四通八达,挺适合大家自驾游的,自驾游比较自由好玩,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超级方便的。遮阳山不仅保留了大量的文化古迹,还有很多岩溶、沟壑,在山上大家可以欣赏到茂盛的森林,还可以欣赏到珍稀动物比如说豹子、蓝马鸡等,大家在游玩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保护动植物,不要随意破坏,做一个文明的游客。

听说渭源是定西最值得去的地方

说起岷县,想必留给大家最深的印象就是避暑胜地、红色 旅游 、民俗风情、当归洮砚和特色小吃了,那我们就请大家走进岷县看看我们的这些特色明片。

狼渡湿地草原景区位于岷县东部的闾井镇,距县城75公里,平均海拔2600米,年平均气温49摄氏度,年降雨量640毫米,无霜期101天,总面积达92万多亩,地理位置优越,国道316线穿境而过,是镶嵌在茶马古道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早在五千多年前,狼渡湿地草原为西周王朝、秦汉部落的牧马之地,三国魏、蜀多次交战的古战场。“三国”邓艾曾引兵从狼渡滩而过,出阳关,入陇南宕昌“官亭”偷袭蜀中;清朝陕甘总督年羹尧将军西征曾屯兵狼渡滩,被贬后,子孙流放年家大庄,康熙皇帝御赐闾井古城;明朝时期,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发动洮(州)河(州)之战失利败走马坞、礼县,曾屯兵狼渡滩;民国期间吉鸿昌将军平叛“陕甘回变”曾“血战狼渡滩”;红军长征时,曾于1935、1936年,红二、四方面军两次过境狼渡滩,播下了红色革命火种。国民党时期,狼渡草原一直为国民政府军马场。由此狼渡草原成为西安通往青海、西藏的一条茶马驿道,为世人瞩目观望。狼渡草原人文 历史 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当地特有的低轱辘车(古战车雏形),是先秦文化的典型遗存。

狼渡草原属沼泽化草甸草原,地势平坦开阔,山体浑圆,呈现出全国特有的草原丘陵地貌。气候阴湿,雨量充沛,水草丰茂,动植物品种丰富多样,盛产冬虫夏草、蕨麻、蚕豆、青稞、燕麦油菜、蕨麻等,特产“闾鱼”曾在清代就作为贡品上贡朝庭。区域内气候凉爽,溪流纵横,水天一色,景色宜人。2009年被省 旅游 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为国家AA级 旅游 景区,2011年晋升为国家AAA级 旅游 景区。

岷县二郎山 ,二郎山位于岷县城南郊,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是1993年省林业厅批准的省级森林公园,按山脊走向,山上依次矗立着被称为头寨子、二寨子和三寨子三座古寨,登临峰寨可以鸟瞰县城全景,一览洮(洮河)叠(叠藏河)风光。据《岷州志》记载:“远山近山如削玉,山腰半坡晴云束,长途西去是洮州,松柏松林满幽谷”赞美的就是二郎山。二郎山原名金童山,据志书所记宋代此山上就已有“金童祠”。金童山对面洮河之北岷山上有“玉女祠”,金童玉女,遥遥相对。二郎山之名则由最早在城南金童山上修建“二郎庙”而来。二郎山景区集民俗、红色、人文古迹 旅游 于一体,人文 历史 悠久,地形独特,军事地位突出,曾是红军长征《洮岷西战役》的主要战场。山上现有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喇嘛庙,岷县人民为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子孙幸福满堂而建的子孙殿、观音殿,悬挂明代铜钟的正气亭以及近年新建的十八湫神殿、花儿长廊、民俗大观园等民俗文化建筑,还有为纪念红军长征两次途经岷县休整、扩红、壮大队伍而建的开颜阁、红军组雕、烈士陵园、二郎山战斗战壕遗址等红色 旅游 资源。二郎山五月十七“花儿会”是岷县花儿会的典型代表,是洮岷花儿的演唱中心,规模宏大,是远近闻名的花儿盛会,久负盛名。2004年岷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联合国民歌考察采录基地”,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花儿之乡”荣誉称号;二郎山荣获“中国花儿传承基地”的殊荣。2016年被评为国家AA级 旅游 景区。

二郎山战役遗址:位于岷县城南的二郎山,海拔约3000米,是岷县城的天然屏障。

1936年7月,蒋介石命令鲁大昌以岷县为中心,并在舟曲、临潭部署兵力,构成封锁线,阻止红2、4方面军于甘川青边界地区之外。中共中央西北局8月5日制定了“岷洮西战役计划”,决定乘敌主力尚未集中岷县前先机夺取岷县、临潭和舟曲。8月10日晚11时,红30军向二郎山发起猛攻。指战员在徐向前、陈昌浩、程世才和李先念指挥下,与二郎山守敌展开激战,4次突破敌第3号碉堡。11日凌晨,红89师一部与敌特务团在张家坪进行巷战,重创敌一个营。同时红军继续强攻二郎山,冲上敌阵短兵相见。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仅前沿阵地被突破、失却,再突破,反复多达7次。当晚,二郎山战斗正酣,红军又在火力掩护下,架起云梯强攻岷县城。战斗一直延续到17日,红军打死打伤敌人1000多名,缴获轻重机枪11挺、迫击炮5门,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二郎山易守难攻,加之武器较劣,弹药匮乏,人员也是刚出草地,体力虚弱,岷城急切难克。为保存实力,遂改强攻为佯攻,主力部队到西川一带进行休整。红30军将士用鲜血保证了岷洮西战役的胜利实施

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会议”纪念馆: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会议”纪念馆红色 旅游 景区位于岷县城西15公里处的十里镇三十里铺村。纪念馆旧址是1997年维修建成的,由红军老将士、中共中央原副主席李德生同志题名。2001年被确定为“省级国防教育基地”,2004年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底被国家列入全国100个红色 旅游 经典景区和30条精品线路之中。2009年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6年2月被评定为国家AAA级 旅游 景区。

双燕—沙金生态 旅游 景区位于岷县马坞、锁龙乡境内,距县城东90公里处,总面积36万亩,有大小景点20多处,国道316线穿境而过。主要由双燕沟、云洞沟、鹦哥沟、东沟、南沟和刘家沟等六条沟峡组成,各种乔灌草木种类繁多,药用类及各种观赏植物多达500多种,是一个囊括百科知识的天然植物园。生存着云豹等14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和冬虫夏草等8种重点保护稀有中药材。境内矿藏丰富,玛瑙石、云母石、锡矿石、花岗岩遍山皆是。景区内青山林立,悬崖奇石,苍松翠柏,林海茫茫,清泉溪水,流水潺潺,鱼跃蝶飞,鸟语花香,突出山峰奇异、树木繁茂、水流清澈、空气清新的特色,风光秀丽,景色各异,特色明显,独具风格,构成了一幅幅绝妙的山水图画,特别是冬日的雾淞景观,银装素裹,粉装玉砌,别有一翻风趣,是绿色天堂,天然“氧吧”。

扎角自然风景区位于岷县城以东70公里的闾井镇,交通便利,地形独特。景区集草原森林于一体,青山绿水于一体,有牛羊悠闲漫步啃食牧草的草原风光,又有繁茂丛林、松涛阵阵的林海景观,气候凉爽,空气清新,树木繁茂,绿草成茵,河水清澈见底,水天一色,是岷县及周边地区群众休闲度假的避暑胜地。

马烨仓自然风景区位于岷县县城西南部40多公里处,是原洮、岷二州交界处,其得名于明朝明威将军、岷州卫军民指挥使守御官马烨。马烨是淮东六合县人,明洪武十一年秋八月,奉皇帝朱元璋之命开设岷州卫,马烨及其部将便在洮、岷二州交接的深山丛林中安营扎寨,戍边安民。因当时这里无通用称呼,人们便以最高首领马烨之名称呼,长此以往便形成习惯,延续下来。那里林草茂盛,满目青翠,山峰奇异,空气清新,有成群的牛羊骡马,有星星点点的藏包炊烟,溪水潺潺,鸟语花香,牛如巨象,羊似卧石,不时从幽远的山峦间飘出几段高亢的“啊呕令”,火辣辣,热腾腾,如山风野火,撩人情怀,实乃避暑、 旅游 之胜地。

岷县民俗风情:花儿会:每年农历五月初,分布在境内的18位湫神全驾出巡,全程巡域,巡行路线所辖村庄,分会定点祭祀,祈祝丰收,这样在祭祀地点形成上蜡、求神、发愿、唱花儿的大小会场达40多处,而五月十七二郎山花儿会规模最大,其参与人数达10余万,形成了融民俗活动,花儿赛唱,商贸交流为一体的大型文化活动。而花儿会期间演唱的花儿是原生态花儿的典型代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二郎山花儿歌种以洮岷南路花儿为主,兼及洮岷北路花儿和河州花儿,是甘肃歌会民俗的典型代表,是陇原民间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作为人类文化的遗产极具保护、研究和开发价值。二郎山花儿会是甘肃省岷县“洮岷花儿”的主要赛唱会。2004年岷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民歌考察基地,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花儿之乡”的荣誉称号。

巴当舞是流行于甘肃岷县中寨镇部分村社的民间祭山神舞蹈。每年春节期间(正月初六至正月十五日),岷县中寨镇的各村,都要举行一系列的春节祭山神活动,各村社都组织巴当舞蹈队,相互之间进行交流,互祝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巴当舞”主要由立秋千“烧常钱”、“行脚步”、“攒山神”、“打阿加”、“扯节勒”、“送别”等六部分组成,舞蹈时的说白和唱腔全部为藏语,舞步程式独特,唱腔优美。

“巴当舞”的流传保留了农耕文明时期古老的祭祀仪式,是劳动人民长期劳动智慧的结晶,不但保留了极其古老的原始美和野性美,而且富有舞蹈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充满了阳刚之气。具有极高的舞蹈音乐价值和民俗价值,它的广泛的群众参与性还是新农村构建和谐 社会 最有效的手段。

岷县特色小吃:

1、牛肉骨头

牛肉骨头加工制作简单,只需用传统的大铝带锅将牛骨架子用漫火炖煮15个小时直到筋肉完全烂熟即可,其吃法也没有多少讲究,用大碗捞一个骨头,撒上盐末,双手拿起就啃,啃罢再喝一碗营养丰富的牛骨原汤,就是一顿早餐。这种吃法很原始,很粗野,但是岷县人啃食牛肉骨头的 历史 已经很久了,而且做法和吃法没有任何改变。作为一种古老的饮食习俗,牛肉骨头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2、姜粉鱼

粉鱼的具体作法是将大豆淀粉溶水,倒入开水锅中煮成糊状,用漏勺滴珠,浸入冷水,呈小鱼状。然后捞出放入凉水中浸泡,再用开水煮沸。食用时,调上用姜粉拌的生葱花或蒜苗丝、醋、油泼辣子、盐、味精即可,食用时再泡一把油丝(又叫麻花),就更清爽可口了。姜粉鱼以姜为主,姜性散发,温中暖胃,豆粉营养丰富,人人喜欢,经常喝可以使人身体健壮,长寿不衰。隆冬季节,生意特别红火。岷县姜粉鱼 历史 悠久,早在清光绪年间,县城大南门一带就有人经营,一直延续至今。

3、黄酒泡馍

岷县黄酒 历史 久远,明清时期,《岷州竹枝词》中说:“西川禾老家家酿,闾井鱼肥处处筌”。禾老,指当地青稞成熟,家家都在酿酒。这种酒原先是黄酒,以后发展成为烈酒了。古时岷州人在清明时节酿酒,用黄酒祭祖,这是特有的风俗。黄酒性味平和、清香爽口,人称“液体蛋糕”,喻之为“酒的精魂”。用黄酒泡馍吃早餐,对身体大有补益。岷县的风味与各地不同,所泡的馍,除了花糕,还有一种油锅儿,这是南关回民特意制作的。里面入油,锅鏊炕黄,吃起来又脆又酥,泡在碗内像棉花团样散开,别有一番滋味。

4、牛羊肉尕面片

尕面片的做法主要有两个环节,一是面片的加工,一是牛羊肉臊子的制作。

传统的尕面片和面时只放入碱面,有的还放入少量的盐,和面最讲究的是水的温度和揉搓时间的长短,水温以60度左右为宜,面揉至表面光滑,能拉开为止,然后分成15公分长,直经3公分的面捧,上面摸一层清油,放在盆里备用。

牛羊肉臊子切块时比普通大肉臊子块大,炒时不倒油,而是直接将切好的牛肉或羊肉放入锅里翻搅,待肉变硬时,即可倒入一定量的水,继续翻炒,并放入花椒、胡椒、辣椒等各样佐料用漫火炖炒,直到没有水分为止,这样炒出的臊子鲜嫩松脆,没有柔筋,在食用时分够数量放在锅里加入水熬制,同时还要加一次佐料。

下面片时将面棒压平,拉成长条,下锅时揪成2公分见方的面块,煮熟出水后搭上臊子即可实用,再伴以几样特色小菜或凉拌牛肚,吃起来更有一种不同的韵味。岷县的牛羊肉尕面片在周边地区很有名气,特别是岷县回族群众制作的面片更地道,风味更浓,更受欢迎。

高铁到兰州包车直奔定西还是游玩到定义回?

8月我是自驾从宝鸡到天水麦积山一天;拉卜楞寺,桑科草原一天;两个郎木寺一天,;花湖诺尔盖一天;九曲黄河奔到迭部准备去扎尕那,结果地震了,从迭部仓皇而逃到定西岷县绕到文峰收费站回的陕西

从迭部到岷县,沿途经茨日那,腊子口路非常不好走,

1贵清山、2漳县遮阳山、3渭河源景区、4首阳山、5岷州会议三十里铺纪念馆、6榜罗会议纪念馆、7渭温泉度假区、8狼渡湿地草原、9仁寿山森林公园、10漳县泰山公园、10黄香沟、11陇西古莱坞华盛欢乐世界、12白阳坡清真寺、13陇西李氏龙宫、14渭源县苏维埃政府纪念馆、15中共陇右工委纪念馆、16定西精神纪念馆、17临洮城隍庙大殿及寝宫、18临洮文庙大成殿帝庙、19通渭中学木楼、20灰咀_遗址

定西 历史 悠久,文化灿烂,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贵清山、遮阳山、莲峰山等享誉国内外。新石器时代著名的马家窑、齐家、寺洼等文化遗址,西起临洮绵延300公里的战国秦长城遗址,海内外李氏寻根敬祖的“李氏堂”和通渭温泉等极具开发价值。境内还有汉代新莽权衡、唐明皇御笔“哥舒翰记功碑”、元代墓葬群、明代铜钟等国家重点文物,同时还有独具风格的渭源灞陵桥、气势雄伟的陇西威远楼。

渭河源——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贵清山——陇中的“小华山”

遮阳山——日出而为山所蔽

李家龙宫——陇西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处古建筑群

陇西威远楼——巍峨壮丽,气魄非凡

贵清山 AAAA

贵清山位于距漳县县城72公里处的草滩乡叭嘛村附近。

漳县遮阳山 AAAA

遮阳山位于漳县县城西部29公里处,为秦岭西端与岷山交汇地段的奇丽岩壑和岩洞构成的奇特自然风景区。

渭河源景区 AAAA

渭河发源于渭源县城西南的鸟鼠山系,渭源境内长50公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仁寿山森林公园位于甘肃省陇西县城西南一华里处,占地882亩,东西走向,海拔2057米,是陇西境内一座闻名遐迩、颇负盛誉、 历史 悠久的文化名山,素有“天边仁寿”美传。仁寿山森林公园前身为仁寿山公园,1997年晋升为甘肃省省级森林公园。

甘肃旅游景点大全介绍 甘肃旅游景点有哪些

1、鸣沙山·月牙泉,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南5公里。古往今来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鸣沙山、月牙泉与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胜地。

2、拉卜楞寺,拉卜楞寺,除了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现存最古老,并且也是唯一的第一世嘉木祥活佛时期所建造的佛殿。这个寺庙是中国藏传佛教,建筑方面非常具有特色,形成了具有藏族特色的宏伟建筑群,每一座房屋都有不一样的历史。

3、昌马水库,在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有一条内陆河,名叫疏勒河,也是唯一一条自东向西流淌的河。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甘肃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历时十年,建成了一座昌马水库枢纽及沿途十几座小水电站和下游百万亩农业灌区,此水库和下游的赤金水库及双塔水库联合调度,保证着河西粮仓百万亩良田的丰收。

4、定西贵清山,贵清山位于甘肃漳县南72公里处是陇中黄土高原最为奇秀的自然风景区,现为国家AAAA级森林公园,被誉为陇中的“小华山”、“贵清仙境”。 因其绵延长达18个村社,故有“贵清十八村”之说。

5、甘肃舟曲拉尕山,拉尕山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境内,地处昆仑山支脉岷山腹地,白龙江上游33公里处,今年被评定为国家4A级风景区,共有景点31处。拉尕山风景区内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植被垂直分布明显,是集藏寨、溪流、草地、森林于一身,融北国的雄浑磅礴与江南的婉约秀丽为一体的独特自然人文景观,具有北方少见的欧式原野风光,像一块绿色的翡翠镶嵌在白龙江南岸的青山秀谷中。

定西旅游哪里好?

贵清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漳县境内,距漳县县城32公里,这里风景宜人,山峰林立,历史上被人们称为陇中的“第一胜景”,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攀岩基地、国家级森林公园。 遮阳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漳县大草滩新联村境内,甘川公路208—209公里之间,距县城29公里,遮阳山森林公园为秦岭西端与岷山交汇地段的岩壑和岩洞构成的奇丽景区,总面积36平方公里,已探明的景点有120处,景点主要有:奇峰异石、溪流瀑布;云杉林海,高山牧场;幽静峡谷,深邃岩洞;历史悠久的寺院,古代名人的题刻。是我国西北地区不可多见的自然风景区,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攀岩基地、国家级森林公园。莲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

莲峰山位于渭源县城东南34公里处,东望陇西、南眺漳县,面积198公顷,海拔2214—2441米。莲峰山地质为砂岩土石山体,系西秦岭地槽地带,山峦起伏,山体陡峻,植被良好,风景优美。首阳山: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首阳山与莲峰山遥相呼应,位于渭源县城东南30公里处,其势巍峨险峻,郁郁葱葱。排列群山之首,阳光先照而得名首阳山。商末周初,孤竹国二皇子伯夷、叔齐因互让君位和耻食周粟而隐身于首阳山下,采薇而食直至饿死,首阳山也因此名扬天下。首阳山主峰象一位盘腿端坐的慈母,伯夷、叔齐的墓冢在山弯中,犹如一对酣睡在母亲怀中的婴儿。整个墓地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下,幽静肃穆。墓前石碑上,有清代陕甘总督左宗棠撰写的“百世之师”和有“商逸民伯夷叔齐之墓”的碑文。两边对联出自陇西书法家王霖之手,上联是“满山白薇、味压珍馐鱼肉”,下联是“两堆黄土,光高日月星辰”,横额是“高山仰止”。墓后是供奉伯夷叔齐的清圣祠,内置著名雕塑家何鄂女士所塑的伯夷、叔齐像。苍松翠柏,红墙绿瓦,琉璃飞檐,勾画了一幅肃穆庄重的画面,令人肃然起敬,怀古之心油然而生。灞陵桥公园:国家AA级旅游区(点)

座落在渭源县城南清源河上的灞陵桥,是一座古典纯木结构卧式悬臂拱桥。当地群众俗称卧(握)桥。它是千里渭河上的第一座桥梁,所以人叫它渭河第一桥。

岳麓山公园:国家AA级旅游区

岳麓山公园位于临洮城东一里许,因宋代山上修建东岳庙而得名,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近年有识之士八方奔走,广为集资,对历史名山进行了全面规划和全方位整修,使这颗陇上名珠重新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李家龙宫遗址****:0938-6811864地址:陇西县南安乡一心村庙儿巷

李家龙宫遗址景点简介:

位于陇西县南安乡一心村庙儿巷,相传是李氏家族聚居地。“李家龙宫”由上、中、下三组建筑组成,殿堂林立,建筑巍峨,规模宏大,规格较庙为多,自古李姓人士均在此祭祀祖先,其中主祭堂悬挂“陇西堂”匾额。

龙宫始建于唐中叶,后毁于兵灾,今仅存牌楼。陇西堂位于渭河之滨风景区。内置“李姓始祖利贞公”、“李氏先祖伯阳公”、“李氏先祖伯佑公”三尊牌位;抱柱联书:“五千言道德,一经鹿洞流芳龙门缵绪,十八子公候万代柳袍常染蓉镜长开”。

陇西堂占地22万平方米,分置陇西堂堂号牌楼、太白酒楼、迎宾区、觐祖区、祭祀区三组建筑群。陇西堂已成为研究李氏文化、朝觐李氏先祖的理想场所。

陇西县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4025件,其中一级文物4组6件,二级文物55件,三级文物400件,一般文物3964件,时代上起原始社会,下迄明清。

藏品门类广泛,涵括古书画作品、石器、陶器、瓷器、铜器、玉器、砖瓦、化石、货币等十几大类。

在诸类文物中,新石器时代甘肃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的尖底彩陶瓶和双耳彩陶罐,尤为光彩夺目,造型独特优美,是甘肃彩陶艺术之魂宝。

战国铜剑,至今双刃锋利,寒光逼人。

汉代陶房制作细腻,门扉半掩,造型精巧;汉代铜釜一式三件,为当时使用的炊具,造型古朴庄重;唐代陶马丰满而俊秀,若似受惊欲奔,神形兼备,栩栩如生;宋元画像砖人物逼真,神态自然,形象生动。

明清书画风格各异,堪称珍品;历代的陶瓷器、青铜器、金银器等珍贵文物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馆藏品中,大多数为出土文物,传世品较少,比较全面地展示和反映了陇西地区数千年来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

李家龙宫遗址位于陇西县南安乡一心村庙儿巷,相传是李氏家族聚居地。唐朝中叶在这里建有上、中、下三组雄伟的建筑,称为李家龙宫,殿堂林立,建筑巍峨,规模宏大,且规格较庙为高,自古李姓后裔在此祭祀祖先,其中主祭堂悬挂陇西堂匾额。殿门上高悬陇西堂巨匾;堂内供有李姓始祖利贞公(理利贞)、李氏先祖泊阳公(李耳)、李氏先祖伯佑公(李崇)三尊牌位及汉白玉雕刻的李族祖像,成为天下李氏主要的祭祖场所。

天下李姓的郡望是陇西,李氏的堂号是陇西堂。李氏望族源远流长,史载其上古始祖为皋陶,实则出自轩辕黄帝。相传黄帝五世孙皋陶出生在曲阜偃地,得偃姓,帝尧时担任国之刑狱的大理职务,因断案有方而子孙世袭大理职务,以官名命族为理氏。商未时理氏后裔理徵,因执法刚正不阿,被纣王处死,其妻契和氏带幼子利贞避难于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后逃于伊侯之墟(今河南安阳)。因母子俩钱粮不济,饥渴交困,幸逢当地李树果熟之季,二人摘李充饥,遂得以活命,后利贞唯恐诛连后代,又不忘活命之恩,于是改理氏为李姓,理利贞遂为李姓之一世始祖。

陇西台前部有戏台和五座楼,后部有龙宫建筑群和五座假山,谓曰前五楼后五山,均为兵灾所毁,现五楼和三座假山夷为平地,只存有龙宫建筑群十一座,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假山两座。今仅存牌楼,称头天门。李氏族人还绘制保存有李家龙宫图一幅,古建筑有待重建。1958年改建陇西四中时古建筑全部简易改修。1993年9月对李家龙宫西主殿、北天第一门做了恢复原貌的维修,现存于古建筑物上的雕龙栩栩如生、活龙活现,绕梁盘脊,雄姿昂然,同龙形树一样,刻上了岁月流逝,记述着中华陇西李氏文化发祥地的变迁。

 林惠萍在“李家龙宫”陈列李氏将军塑像的厢房里擦拭着一尊李广的镀金陶像,神情专注、不苟言笑。她是这里的一名解说员。

  周末,记者踏访海内外李氏宗族恳亲的重要场所李家龙宫。这里显得宁静,院内整洁幽静,几颗苍松植在园中,正堂内的香火正旺,烟气一缕缕飘溢出来。

  据《陇西李氏文化网》介绍,李利贞是李姓的得姓始祖。皋陶后代理征,字德灵,封为中吴伯,在殷纣王时任理官,因执法如山,忤逆昏君纣王的旨意,

招来杀身之祸,家族面临株连危险。妻契和氏携幼子利贞出逃,到伊侯之墟,饥渴交侵,摘路旁树上果子充饥才得生存。一感李子活命之恩,二为改姓避难,所以理

利贞改姓李利贞,后迁徙定居陇西。从此李氏延续万代,繁衍发达而成中华第一大姓。中国宋代史学家郑樵在其《通志》里说,天下言李者称陇西。

  缱绻于陇西北关西北隅的李家龙宫历经沧桑。据《陇西李氏文化续集》记述,李家龙宫始建于唐贞观年间,作为李氏宗祠由当时的治陇官员与李氏族人鼎

力所建,唐太宗亲赐“李家龙宫”四字。彼时的龙宫建筑群规模庞大,分前、中、后三院,楼阁林立,雄伟辉煌,是当时罕见的宫廷式建筑群。龙宫主殿屋脊上安放

九兽,仅少于封建制度下只有皇宫才能安放的十兽。龙宫建筑物上“盘”1899条雕龙,象征“十八子李”根深叶茂。

  历史长河里,朝代交替,民族交融,战乱频仍,陇西李氏大举南迁,龙宫建筑群亦遭毁严重。如今龙宫院落里,坐北和坐西两处大殿上脊兽犹存,砖雕形态生动,笔法精练,雕工精细,线条流畅,均为北宋时期的砖雕。

  为了更好地弘扬李氏文化,方便海内外李氏宗亲的拜谒活动,陇西县多次修复李家龙宫。近期,通过融投资实施了总投资135亿元人民币的陇西李氏文化产业综合开发项目。

  “根在这里,李氏子孙们能亲眼看一看祭奠先人的祠堂,亲口尝一尝滋润祖辈的井水,那种真切虔诚,其他地方很难体会到。”林慧萍回忆李氏宗亲祭拜宗祠的场面时感慨。

  2009年,国内外游客15万人次踏访陇西,其中,来陇西寻根祭祖的海内外李氏宗亲占十分之一。海内外李氏后人,通过寻根问祖,昭显族荣、发扬

门风、寻找血缘、感受亲情。“这是在寻李氏祖先的根,更是在寻中华民族的根。”兰州李氏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李保亮表示,如何让姓氏文化良性地脱胎与生长,

如何让优良的中华文化传承和发扬,这是李氏文化的历史重任,也是其文化存在的意义

客观评价一下甘肃历史文化

在公元1669年以前,甘肃军政文化的中心基本在陇西,陇西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上是西出长安的第一大军政文化重地。 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宣传与现代...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