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姓是来源于什么?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2收藏

易姓是来源于什么?,第1张

 易姓起源于上古时期的有易氏,商朝的第七代先公王亥曾经在有易部落中活动,因为他行*享乐被杀。其子上甲微杀死了有易之君绵臣。有易北逃回古易水区域,后改名鲜虞。春秋时被称为白狄,易水仍为其本部,部分已迁雍州,同赤狄、长狄一样与诸夏各国进行过对抗。白狄在易水附近所建的肥国、鼓国、仇犹国等国均被晋国灭国,最后只有本部鲜虞得以延续。中国饮食业鼻祖易牙属于来自雍地的白狄部落,作为间谍到卫国为臣,白狄部落里应外合灭了卫国;易牙然后打通关节到当时齐国,成为春秋霸主齐桓公的宠臣,影响齐桓公对狄政策;齐桓公死后,易牙扶持齐桓公长子无诡为齐君以建立亲狄政权,但宋襄公率军“伐丧”,狄族闻讯赶来救齐;无诡死后,狄族再次扶持齐四公子惠,失败。公元前774年以前白狄鲜虞国已经有相当规模。在公元前506年前改名中山国,初建都于中人(今河北唐县粟山),立中山城为都。战国初,晋国曾灭中山,灭而不亡,中山武公公元前414年又复兴,迁于顾(今河北省定州市境内)。公元前406年,魏灭中山。公元前380年前后中山桓公复国,迁都于灵寿(今河北省平山县东北)。公元前369建长城以御赵国。公元前342年中山国君到魏国为相,结合易氏家谱分析,该中山君为湘、鄂谱易氏先祖恺公。此后,其国力达到了鼎盛时期,公元前323年,与赵、韩、魏、燕同时称王,成为仅次于七雄的第八强国。前299年,赵军攻中山国,中山王逃往友邦齐国,死于齐国。赵王扶植王尚为中山国王。中山王尚错用二臣,导致前296年赵王遣军一举攻灭中山国。从鲜虞国最早见于史籍至中山国被赵国所灭,历时478年。前296年赵国迁末代中山王尚于肤施(今陕西米脂西北),一年之后年绝祀,据《战国策》隐约记载,中山王尚先是逃到齐国为臣,然后被秦国扶持。因此,末代中山王尚与赣谱关于太原易氏始祖尚公记载相符,逃往齐国后再被秦国迁放太原。秦汉时易氏从太原南迁,222年万年公从江苏丹阳迁湖南浏阳,隋朝大业年间浏阳易雄公后代举族从浏阳迁江西。数代后再分迁湘、赣、鄂各地。现在易姓是中山国王族直系后代。狄,皆出于黄帝,故本为“姬”姓,中山国王也是此姓。

得姓始祖  中山王尚公

  姓氏分布

  易氏的发源地主要是河北和山东。易氏的早期情况,缺乏史料,直到三国时期才有了一些零星的记载:三国时期有雍州刺史,魏郡人;西晋有舂陵令易雄,浏阳人;前凉有将军易挺;唐代有大理评事易重,并在当地安家。由此可知,易氏三国至唐代分布于今河北、湖南、甘肃、江西的一些地方。从宋代开始,见于史册的易姓逐渐增多。北宋有画家易元吉,长沙人;宋太宗时有大理丞易延庆;元代时有易炳文,襄阳人。可见易姓在宋元时期还分布于今山西、广东、山东、湖北等地。明代有易节,万载人,永乐进士;学者易翼之,腾越人;易元贞,桂林人,官至崇阳令;易时中,晋江人。这说明易氏在明代已有迁如今贵州、云南、广西、福建者。

  清朝至现代,易氏主要是在江南发展繁衍。新加坡有易姓华侨。

 历史上易姓的迁徙与分布

  先秦时易姓的活动缺乏资料,直到三国时才有易姓的记载,河北是易姓早期主要的活动地区。到西晋时,湖南和甘肃已有易姓的足迹,唐朝时易姓又移民江西,宋、元时期,在山西、山东、广东、湖北等地区也出现了易姓,至迟在明朝,易姓进入了西南和福建地区。

  宋朝时期,易姓大约有6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8%,排在宋朝姓氏第一百五十位以后。易姓第一大省是湖南,约占全国易姓总人口的59%。易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江西、山东三省,全国形成以南部湘赣和北部山东为中心的两大块易姓聚集地。

  明朝时期,易姓大约有17余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9%,为明朝第九十五位大姓。易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北、湖南三省,大约占易姓总人口的80%,其次分布于四川、江苏、河南等省。江西为易姓第一大省。宋、元、明时期,易姓人口主要向东南、南方、西部地区迁移。全国基本上形成了以长江流域省份为中心的易姓聚集区。

  当代易姓的分布与图谱

  当代易姓的人口已达到170多万,排在全国第一百零六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4%。目前主要集中于湖南、四川、湖北、重庆四省市,大约占易姓总人口的76%,其次分布于江西、广西、贵州、河南,这五省大约又占15%。湖南为当代易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易姓总人口的24%。全国形成了长江中上游的易姓聚集区。易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湘渝黔、鄂赣大部、粤桂北部、四川大部、云南北部、甘肃西段、黑吉东端,易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3%以上,中心地区达到09%以上,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177%,该地区居住了大约66%的易姓人群。在粤桂南部、海南、福建西部、江西东北端、安徽大部、河南南部、湖北西北、陕甘南部、青海东部、四川西北、云南东南、黑吉东部,易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1%一03%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21%,该地区居住了大约24%的易姓人群。

所谓的子彬公大家族是一个什么样的家族?

“子彬公大家族”也称“易氏家族”。近日某易姓男明星考编频频上热搜,引发众人争议,他就是子彬公家族的人。

据子彬公家族族谱记载,易姓起源有4种说法,一是姜子牙的后代,武王伐纣后分封易地获姓“易”;第二个说法是春秋时期齐国士大夫易牙的后代;第三个说法是有可能来源于少数民族彝、苗、土,第四个说法是有可能是周文王姬昌的后代。

南宋嘉定年间,子彬公家族的“子彬公”南迁湖南黔阳,繁衍至今800余年。因此黔阳的易姓人以“子彬公”为祖,自称“子彬公家族”。易子彬原是江西的一位学子,高中进士后,去大理任知府,任职期满后定居湖南。

子彬公家族能人辈出,文有乡绅易开甲,创办了湖南省乃至全国第一所乡村小学,使当地涌现了一批文人志士。还有现代著名花鸟画家易图镜,吉首大学第一任校长易盛臬等。武有保家卫国的将士,易孔昭曾助曾国藩平定内乱,随左宗棠远赴新疆。易大仕、易槐生为解放湘西与剿匪做出了重要贡献。易延绶为中共地下党员,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芷江签字时任主翻译官。易盛池,曾参加“湘西纵队”,在湘西剿匪胜利以后,又奔赴抗美援朝的战斗前线,并多次立功,获“自由解放勋章”一枚,独立奖章一枚。

子彬公家族的人为社会做出了许多杰出贡献,所以在湖南延当地非常有名望,如今也有很多著名人物 ,最近几年鼓励老百姓生三胎的专家易富贤,他是子彬公家族的族贤,某男星的父亲是知名企业家,这位易姓男星更是被许多媒体夸奖的当红明星,甚至进入了国家话剧院。

易姓是中文姓氏之一,它在百家姓中排339位,得姓始祖为大家所熟知的姜子牙。生活中,大家对易姓不陌生,易中天、易烊千玺都是很出名的人,但更具体的就不知道了。接下来通过易姓起源和来历,我们一起去详细了解一下易姓。

一、易姓起源和来历

1、得姓始祖:姜子牙

姜子牙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姜姓部落族长,在伐纣中统兵大败商纣,为灭商建周第一功臣,被武王尊为“尚父”,封于齐国。姜子牙后人有被封于易地,且以封邑为氏者,遂为易姓,这些易姓族人,非常敬仰姜子牙,并将其视为易姓的得姓始祖。

2、出自易牙之后

春秋时期,齐王有一个宠臣壅巫,他字牙,因采食于易邑,也叫易牙。易牙性善逢迎,存有野心,管仲死时曾说易牙“杀子适君”,违反人情,不可重用,但齐王不听。

管仲死后,易牙与竖刁、开方共同专权,在齐王生病期间,他们趁机作乱,杀掉大批官吏,并将太子赶出皇宫,立公子无亏为国君,易牙后被大臣所杀。易牙的子孙以易为姓称易氏,此为山东易氏。

3、 出自少数民族 :另外,易姓也出自少数民族,据了解彝、水、苗、土家、纳西等族均有易姓,这也是易姓起源和来历之一。

二、易姓在百家姓中排第几位

易姓是一个古老、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其起源主要有以上三处,得姓始祖为姜子牙,目前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39位,居古姓之后,慎姓之前。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看看古姓起源和来历,以及慎姓起源和来历。

三、易姓有多少人口

易姓虽然在百家姓中排名不高,但就人口而言,易姓是人口大姓,人口已达到170多万,在全国姓氏排名第106位,主要集中于湖南、四川、湖北、重庆四省市。在现代,易姓比较出名的人有易中天、易烊千玺等。

  易姓起源于上古时期的有易氏,商朝的第七代先公王亥曾经在有易部落中活动,因为他行*享乐被杀。其子上甲微杀死了有易之君绵臣。有易北逃回古易水区域,后改名鲜虞。春秋时被称为白狄,易水仍为其本部,部分已迁雍州,同赤狄、长狄一样与诸夏各国进行过对抗。白狄在易水附近所建的肥国、鼓国、仇犹国等国均被晋国灭国,最后只有本部鲜虞得以延续。中国饮食业鼻祖易牙属于来自雍地的白狄部落,作为间谍到卫国为臣,白狄部落里应外合灭了卫国;易牙然后打通关节到当时齐国,成为春秋霸主齐桓公的宠臣,影响齐桓公对狄政策;齐桓公死后,易牙扶持齐桓公长子无诡为齐君以建立亲狄政权,但宋襄公率军“伐丧”,狄族闻讯赶来救齐;无诡死后,狄族再次扶持齐四公子惠,失败。公元前774年以前白狄鲜虞国已经有相当规模。在公元前506年前改名中山国,初建都于中人(今河北唐县粟山),立中山城为都。战国初,晋国曾灭中山,灭而不亡,中山武公公元前414年又复兴,迁于顾(今河北省定州市境内)。公元前406年,魏灭中山。公元前380年前后中山桓公复国,迁都于灵寿(今河北省平山县东北)。公元前369建长城以御赵国。公元前342年中山国君到魏国为相,结合易氏家谱分析,该中山君为湘、鄂谱易氏先祖恺公。此后,其国力达到了鼎盛时期,公元前323年,与赵、韩、魏、燕同时称王,成为仅次于七雄的第八强国。前299年,赵军攻中山国,中山王逃往友邦齐国,死于齐国。赵王扶植王尚为中山国王。中山王尚错用二臣,导致前296年赵王遣军一举攻灭中山国。从鲜虞国最早见于史籍至中山国被赵国所灭,历时478年。前296年赵国迁末代中山王尚于肤施(今陕西米脂西北),一年之后年绝祀,据《战国策》隐约记载,中山王尚先是逃到齐国为臣,然后被秦国扶持。因此,末代中山王尚与赣谱关于太原易氏始祖尚公记载相符,逃往齐国后再被秦国迁放太原。秦汉时易氏从太原南迁,222年万年公从江苏丹阳迁湖南浏阳,隋朝大业年间浏阳易雄公后代举族从浏阳迁江西。数代后再分迁湘、赣、鄂各地。现在易姓是中山国王族直系后代。狄,皆出于黄帝,故本为“姬”姓,中山国王也是此姓。

得姓始祖  中山王尚公

  姓氏分布

  易氏的发源地主要是河北和山东。易氏的早期情况,缺乏史料,直到三国时期才有了一些零星的记载:三国时期有雍州刺史,魏郡人;西晋有舂陵令易雄,浏阳人;前凉有将军易挺;唐代有大理评事易重,并在当地安家。由此可知,易氏三国至唐代分布于今河北、湖南、甘肃、江西的一些地方。从宋代开始,见于史册的易姓逐渐增多。北宋有画家易元吉,长沙人;宋太宗时有大理丞易延庆;元代时有易炳文,襄阳人。可见易姓在宋元时期还分布于今山西、广东、山东、湖北等地。明代有易节,万载人,永乐进士;学者易翼之,腾越人;易元贞,桂林人,官至崇阳令;易时中,晋江人。这说明易氏在明代已有迁如今贵州、云南、广西、福建者。

  清朝至现代,易氏主要是在江南发展繁衍。新加坡有易姓华侨。

 历史上易姓的迁徙与分布

  先秦时易姓的活动缺乏资料,直到三国时才有易姓的记载,河北是易姓早期主要的活动地区。到西晋时,湖南和甘肃已有易姓的足迹,唐朝时易姓又移民江西,宋、元时期,在山西、山东、广东、湖北等地区也出现了易姓,至迟在明朝,易姓进入了西南和福建地区。

  宋朝时期,易姓大约有6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8%,排在宋朝姓氏第一百五十位以后。易姓第一大省是湖南,约占全国易姓总人口的59%。易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江西、山东三省,全国形成以南部湘赣和北部山东为中心的两大块易姓聚集地。

  明朝时期,易姓大约有17余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9%,为明朝第九十五位大姓。易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北、湖南三省,大约占易姓总人口的80%,其次分布于四川、江苏、河南等省。江西为易姓第一大省。宋、元、明时期,易姓人口主要向东南、南方、西部地区迁移。全国基本上形成了以长江流域省份为中心的易姓聚集区。

  当代易姓的分布与图谱

  当代易姓的人口已达到170多万,排在全国第一百零六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4%。目前主要集中于湖南、四川、湖北、重庆四省市,大约占易姓总人口的76%,其次分布于江西、广西、贵州、河南,这五省大约又占15%。湖南为当代易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易姓总人口的24%。全国形成了长江中上游的易姓聚集区。易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湘渝黔、鄂赣大部、粤桂北部、四川大部、云南北部、甘肃西段、黑吉东端,易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3%以上,中心地区达到09%以上,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177%,该地区居住了大约66%的易姓人群。在粤桂南部、海南、福建西部、江西东北端、安徽大部、河南南部、湖北西北、陕甘南部、青海东部、四川西北、云南东南、黑吉东部,易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1%一03%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21%,该地区居住了大约24%的易姓人群。

 易姓起源于上古时期的有易氏,商朝的第七代先公王亥曾经在有易部落中活动,因为他行*享乐被杀。其子上甲微杀死了有易之君绵臣。有易北逃回古易水区域,后改名鲜虞。春秋时被称为白狄,易水仍为其本部,部分已迁雍州,同赤狄、长狄一样与诸夏各国进行过对抗。白狄在易水附近所建的肥国、鼓国、仇犹国等国均被晋国灭国,最后只有本部鲜虞得以延续。中国饮食业鼻祖易牙属于来自雍地的白狄部落,作为间谍到卫国为臣,白狄部落里应外合灭了卫国;易牙然后打通关节到当时齐国,成为春秋霸主齐桓公的宠臣,影响齐桓公对狄政策;齐桓公死后,易牙扶持齐桓公长子无诡为齐君以建立亲狄政权,但宋襄公率军“伐丧”,狄族闻讯赶来救齐;无诡死后,狄族再次扶持齐四公子惠,失败。公元前774年以前白狄鲜虞国已经有相当规模。在公元前506年前改名中山国,初建都于中人(今河北唐县粟山),立中山城为都。战国初,晋国曾灭中山,灭而不亡,中山武公公元前414年又复兴,迁于顾(今河北省定州市境内)。公元前406年,魏灭中山。公元前380年前后中山桓公复国,迁都于灵寿(今河北省平山县东北)。公元前369建长城以御赵国。公元前342年中山国君到魏国为相,结合易氏家谱分析,该中山君为湘、鄂谱易氏先祖恺公。此后,其国力达到了鼎盛时期,公元前323年,与赵、韩、魏、燕同时称王,成为仅次于七雄的第八强国。前299年,赵军攻中山国,中山王逃往友邦齐国,死于齐国。赵王扶植王尚为中山国王。中山王尚错用二臣,导致前296年赵王遣军一举攻灭中山国。从鲜虞国最早见于史籍至中山国被赵国所灭,历时478年。前296年赵国迁末代中山王尚于肤施(今陕西米脂西北),一年之后年绝祀,据《战国策》隐约记载,中山王尚先是逃到齐国为臣,然后被秦国扶持。因此,末代中山王尚与赣谱关于太原易氏始祖尚公记载相符,逃往齐国后再被秦国迁放太原。秦汉时易氏从太原南迁,222年万年公从江苏丹阳迁湖南浏阳,隋朝大业年间浏阳易雄公后代举族从浏阳迁江西。数代后再分迁湘、赣、鄂各地。现在易姓是中山国王族直系后代。狄,皆出于黄帝,故本为“姬”姓,中山国王也是此姓。

得姓始祖  中山王尚公

  姓氏分布

  易氏的发源地主要是河北和山东。易氏的早期情况,缺乏史料,直到三国时期才有了一些零星的记载:三国时期有雍州刺史,魏郡人;西晋有舂陵令易雄,浏阳人;前凉有将军易挺;唐代有大理评事易重,并在当地安家。由此可知,易氏三国至唐代分布于今河北、湖南、甘肃、江西的一些地方。从宋代开始,见于史册的易姓逐渐增多。北宋有画家易元吉,长沙人;宋太宗时有大理丞易延庆;元代时有易炳文,襄阳人。可见易姓在宋元时期还分布于今山西、广东、山东、湖北等地。明代有易节,万载人,永乐进士;学者易翼之,腾越人;易元贞,桂林人,官至崇阳令;易时中,晋江人。这说明易氏在明代已有迁如今贵州、云南、广西、福建者。

  清朝至现代,易氏主要是在江南发展繁衍。新加坡有易姓华侨。

 历史上易姓的迁徙与分布

  先秦时易姓的活动缺乏资料,直到三国时才有易姓的记载,河北是易姓早期主要的活动地区。到西晋时,湖南和甘肃已有易姓的足迹,唐朝时易姓又移民江西,宋、元时期,在山西、山东、广东、湖北等地区也出现了易姓,至迟在明朝,易姓进入了西南和福建地区。

  宋朝时期,易姓大约有6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8%,排在宋朝姓氏第一百五十位以后。易姓第一大省是湖南,约占全国易姓总人口的59%。易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江西、山东三省,全国形成以南部湘赣和北部山东为中心的两大块易姓聚集地。

  明朝时期,易姓大约有17余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9%,为明朝第九十五位大姓。易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北、湖南三省,大约占易姓总人口的80%,其次分布于四川、江苏、河南等省。江西为易姓第一大省。宋、元、明时期,易姓人口主要向东南、南方、西部地区迁移。全国基本上形成了以长江流域省份为中心的易姓聚集区。

  

易姓出自姜姓以及少数民族。

1、出自姜姓,以祖名为氏。据《尚友录》和《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等资料所载,春秋时,齐桓公宠臣雍巫食采于易,又称易牙,易牙犯上作乱,被杀,其子孙以先人名字为氏,称为易姓。是为山东易姓。

2、出自姜太公后裔,以封邑名为氏。据《姓氏考略》所载,姜太公后裔有被封于易州(今河北省易县一带),且以封邑为氏,称为易姓。是为河北易姓。

3、出自以地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古有易州(今河北省易县),州人以地为氏,称为易姓。

4、出自少数民族源流有易姓。彝、水、苗、土家、纳西等族均有易姓。

得姓始祖:吕尚。吕尚,字子牙,后人称姜子牙,周朝初年,为姜姓部落族长。武王伐纣时,吕尚统兵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西南)之战中大败商纣,为灭商建周第一功臣,被武王尊为"尚父",封于齐国,授以征讨五侯九伯的特权,位列其他封国之上。吕尚后人有被封于易地,且以封邑为氏者,遂为易姓。吕尚因其德高望重,深受子孙敬仰而被视为易姓始祖。

易姓的迁徙分布

易姓的发源地为今河北易县一带和山东、河南间地。秦汉时,易姓主要以山东、河南一带为繁衍中心,且零星向周边扩展。东汉末年到南北朝时期,群雄逐鹿中原,烽烟四起,易姓较频繁地从北方向南方迁徙,始有易姓名人见于史册。

如三国时魏国的易懂,西晋浏阳(今属湖南省)人易雄皆出于山东易姓。另有前凉(都今甘肃省武威)将军易挺亦名噪一时。唐朝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安定富足局面,易姓得以休养生息,繁衍壮大,势力渐强。据载,有大理评事易重,游宦筠州上高(今属江西),定居于此。

宋元时期,见于史册的易姓人物渐多,且以湖北、湖南两省为最。如有北宋画家易元吉居于湖南长沙;有南宋大臣易祓,为宁乡(今属湖南省)人;有元代襄阳(今属湖北省)名人易炳文等。可见,此时易姓家族势力较之前代浩盛、强大起来,并且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以南方为主要聚居地。

另外,此期避金人、元人战乱而南迁者也进一步巩固了易姓以南方为盛的状况。明朝年间,贵州、云南、广西、福建等省均有易姓人居住。如有易节为万载(今属江西省)人;易元贞为广西桂林人;易时中为晋江(今福建省泉州)人。

清代,易姓仍以江南为主要繁衍中心,并有从沿海入居台湾进而迁入新加坡等地者。今日易姓枝繁叶茂,尤以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多此姓,四省易姓约占全国汉族易姓人口的百分之九十。易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九十三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九。

易姓是来源于什么?

 易姓起源于上古时期的有易氏,商朝的第七代先公王亥曾经在有易部落中活动,因为他行*享乐被杀。其子上甲微杀死了有易之君绵臣。有易北逃...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