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原,老家河南
我的故乡在豫东平原,就是中央电视台上常说的那句广告词:老家河南。
其实,如今生活在江浙粤闽及南洋各地的华人和散布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华人,查查祖上的家谱和姓氏起源,不知要有多少人都与中原大地有着深厚的渊源和浓厚的血脉联系。
黄河之南、芒砀山之西的豫东大平原,是多少远方漂泊游子根之所在。所以,河南省敢在中央电视台打出石破惊天的广告语:
记忆中原,老家河南。
有人说中原大地,背依中央山脉天山、昆仑山、秦岭,位于中国黄河长江两大母亲河的怀抱之中,山环水抱,面向大海,是中国最大的风水宝地。这是有道理的。自古民间有句话,得中原者得天下,这里土壤肥沃,物产丰富,民风淳朴厚道,确实是一块难得的福地。
豫东平原偏隅河南一角,但却占河南全省总面积的半壁江山,千里平原,一马平川,田舍交错,历史悠久,文化源远较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祥地。当地人深受传统文化熏染,辈辈相传,早已都融化到血脉中去了。在我的记忆中,那里的风俗习惯、乡土人情都是千百年沿续下来的,虽受历朝历代变革的影响,但骨子里的那种崇高的信仰是永远不变的。
天地良心,是这里的人们世代秉承的最崇高而又最纯真朴素的信仰。
天地良心,作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最正统的传统文化信仰,早已深深根植于每位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成为我们为人处事衡量个人行为的最高准则。那种妄言中国人没有信仰的谬论是对中华民族最大的误解和羞辱,也凸显了某些人的浅薄和对中国中原文化的无知与曲解。
当然,我们不可否认,无论什么时候也都会出现一些民族败类,背叛了中国传统文化天地良心的信仰,正如西方会有教徒背叛了他们的宗教精神一样,但这并不能否认每位有良知的中国人心中最伟大的信仰。对于那些败类,豫东人常会拍着胸口手指苍天,用不带一个脏字的两句话骂人:
不是吃粮食长的和良心被狗吃了。
不是吃粮食长的,意味着只是一个畜生;良心被狗吃掉了,是说这个人没有良心。在豫东平原上,一个没有良心的人如同行尸走肉,是不被世人看得起的。当然,也是没有人愿意和一个没有良心的人打交道的。
我们村,位于豫皖交界,新中国成立以前,是河南安徽两不管的地带。有一个故事说来有趣:说民国初期以我们村为中心几个村子的保长,同时接到来自附近河南省秋渠乡与安徽省芦村乡的通知,让去那里开会商议组建基层政权事宜。那位保长左右为难,不知是去安徽还是去河南开会的好,因想起河南地界的秋渠乡街上有个剃头的师傅手艺不错,就想顺便去剃个头。于是,这位保长就选择去秋渠乡开会,自此,我们附近几个村子就隶属于河南管了。
我们那几个村在建国后的几十年里变化并不太大,我记得直到1993年村里才算使用上电,有了电灯。路,一直是土路,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坑坑洼洼。虽说近年来政府出资修建了两次,但皆因柏油路质量较差,不到两三年就坏了,附近的几个村子仍然摆脱不了路的困扰。以至于据说前两年村里男孩子因路的问题而娶不到媳妇,附近村子的姑娘都希望外嫁,摆脱困境,外边的女孩因行路难不愿意嫁到那里。直到2018年借着政府脱贫攻坚战的东风,才算彻底修上水泥路,摆脱了雨天行路难的困扰。
但这里对国家的贡献并不比别处少。在我的记忆里,农民辛苦种下来的粮食几乎是一半都交了公粮,好多家庭一直处于温饱线上。直到2006年国家全面取消了农业税之后,再加上村里的青年人都出外打工谋生了,老百姓才算改变那种每年为吃饭而窘迫的状况。
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外地奔波,一两年还不回一趟家,但每回去一次,都能感受到家乡变化很快,快点让人适应不过来。以前那种几百年不变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人情也渐渐发生了变化,甚至连人们的语言方式也有了些改变。这种变化是千百年来多少辈人希望看到的,也盼望了多年,但真当这种变化到来时,又是人们始料不及的,不得不让人感叹,这世界变化真快。
为了纪念过去,记住历史,我用了三年时间创作出了长篇小说《桃花雨》,献给生我养我的豫东平原。在这国庆中秋双节大喜的日子里,祝愿我的家乡变得更美更好,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我了解到河南省光山县的徐氏族谱字辈中包含“家继本国元,朝常上下”这些字辈。
徐氏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家族,在中国的家族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家族字辈是家族文化传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家族的传承和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我了解到徐氏家族在河南省光山县的族谱字辈中包含“家继本国元,朝常上下”这些字辈。这些字辈代表着徐氏家族的家族文化传承和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徐氏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徐氏家族的信息,建议您咨询当地的家族文化研究机构或者徐氏家族的成员。
记忆中原,老家河南
本文2023-10-04 09:13:0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71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