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太学士是什么职位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3收藏

古代太学士是什么职位,第1张

在京师设立的国学就是国子监,也称太学(最高学府),其监内肄业的学生统称国子监生,就应该是所谓的“太学士” 。太学是古代最高学府,古人将文人多尊称为士,如此太学士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中科院院士。

太学初建时为50人,汉昭帝时增至100人,王莽时增至10000人,“博士弟子”有免除赋役的特权。“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

武帝还下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太学和郡国学主要是培养统治人民的封建官僚,但是在传播文化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或两者同时设立,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扩展资料

在古代,学士的含义有很多种有时指在国学读书的学生;有时指一般读书人;有时指学者;有时指官名。

南北朝以后,朝廷将掌管文学撰述之官任命为“学士”。唐代翰林学士又多了一重身份,在做文学侍从之时,往往还可以参与机要。例如,唐太宗李世民时,曾召房玄龄、魏征、杜如海等人为学士,共商天下大事。

到了宋朝,翰林学士地位越发尊荣,授予翰林学士之位,甚至有当宰相的希望。到了明朝,凡出将入相者,必须是翰林学士出身。至清代,大学士地位更加显赫,为文职官吏之首,官阶为一品,常常后至宰相。

-太学士

太平军路过(我们的)地区,他独自周旋在他们中间,使家族中妇女儿童和村外老人孩子依赖得到片刻的安定的,也都在听到消息后表示出了怀念之情。他(曾经)考入官设的最高学府,享年六十五岁。

有几处注释:

长毛:清代对太平军的蔑称。

成均:古代的大学,也泛称官设的最高学府。

另外“亦闻而念悉矣”怀疑原文应该是“亦闻而悉念矣”。

国子监也许是古代文人学子,最向往的学习高校!这是我们古代封建社会最高的学府和教育机构。从隋朝开始,先是从国子寺到国子学后改成国子学!其中所学为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

唐朝的时候国子监里面的学生都是贵族子弟,老师有24个人。又增加六门所学,分别是国子学,探学,寺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宋朝的时候也沿袭了唐朝的制度,国子间并没有太大的改动。辽朝、金朝也都是有国子学,但是金朝进入国子监的门槛非常高,不是皇亲贵族三品以上的官员,你是别想进入国子学。到了元朝国子监里面所学的东西就更加多了。里面的课程分别有《易》、《论语》、《小学》、《孟子》、《大学》、《中庸》、《诗》、《书》、《礼记》、《周礼》、《春秋》!也是从这个时候,首都国子监成为了元明清时期最高学府和教育机构!

明朝时期,国子监最初定在南京。后来成祖朱棣,迁到京师以后南北都有国子监,首都的就叫京师国子监。这个时期的国子监非常严格。而且国子监的学生和我们现在一样,也都按照成绩来分科。穿的衣服也都是规定好的,不准穿其他衣服进入学府。也可以理解为当时的校服,也不准许假装生病。该背的书你一一个字也不能少,该写的作文和文章一篇也不能缺,这些一旦上交不上来,那么你就要挨板子。而且规定监生不可大声喧哗,不可擅自出入学校食堂。也不能对饮食颇有微词,更不允许在寝室里唱歌喝酒。熄灯后你就老老实实的在寝室里待着,一旦发现你在学院里游荡,也免不了一顿毒打。

国子监最鼎盛的时期,就是永乐时期。这个时期南京国子监最高达到了9900人。而且还有高丽,日本,琉球这些国家不断地派留学生到南京国子监留学。总之,作为中国古代最高学府,一个字严!

我国明、清时期的最高学府是国子监,当时在北京和南京均有设立。北京国子监实际上始于元朝,它应该是元明清三个朝代的最高学府。南京国子监在清朝初年改为江宁府学,后来在太平天国战争中被毁。所以,现在说起国子监,肯定就是指北京国子监了。

北京国子监校址校舍至今保存完好,占地有27000+㎡,是我国唯一一个保存完好的古代的最高学府。其具体位置在北京市东城区,现在叫国子监博物馆。

北京的古建筑讲究中轴线,国子监也坐落在中轴线上,而且在这条线上有集贤门、太学门、琉璃牌坊、辟雍殿、彝伦堂和敬一亭依次排列着。

进入国子监的第一道大门叫集贤门;继续往里走,有第二道大门叫太学门;再往里走,在辟雍殿前是刻有乾隆御书“圜桥教泽、学海节观”的琉璃牌坊;牌坊后的辟雍殿是国子监的主体建筑,也就是老师讲学、学生听课的地方;接下来的彝伦堂是藏书室,最后是作为办公区的敬一亭。

辟雍殿所在的位置是国子监的中心。“辟雍”二字源自周代。西周时,周天子设立的大学四周有水,形如环璧,称为“辟雍”。所以,“辟雍”即为古代的学堂、学宫,就是现在的教室、教学楼。北京国子监辟雍殿堂的架构即是承周代“辟雍”之制,取《诗经》中《鲁颂·泮水》之意境,寓意为天圆地方、教化传流,被称为“辟雍泮水”。自清代康熙帝起,每逢皇帝继位,都要亲临辟雍殿讲学。皇帝讲学最初是在彝伦堂,辟雍殿建成后,皇帝的讲学搬到了那里,彝伦堂就改做藏书室了。

国子监的东边还可通往孔庙,这种结构被人们称为“左庙右学”。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是封建王朝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太学在办学育才、繁荣学术、发展中国古代文化科学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太学最早设立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在长安设立太学,讲授儒家经典。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易》、《诗》、《书》、《礼》、《春秋》)博士,置博士弟子50人。西汉末年增至3000人,到王莽时,太学生增至10000多人。这些人学成经考试后,按等第录用。

  历代太学都注重考试,但考试形式方法不尽相同。汉代太学为了培育“贤士”、“英俊”,“数考问以尽其材”。考试的周期,大致西汉时一年一试,东汉时两年一试。考试方法有“口试”、“策试”和“设科射策”。所谓“射策”,就是由博士把经书中的疑难问题书之于策,根据难易分为甲、乙等科,分别列置,应试者任意抽取问题回答。这种方法近似现代的抽签命题、自行解答的考试方法。桓帝时,更定课试之法,不限录取名额,以通经多寡授以不同的官职。这种注重课试、以试取士的做法,打破了世卿世禄、任人唯亲的制度,对于选拔贤德之才具有积极的意义。两千多年前的汉初就创造出太学课试的经验,在当时世界教育史上也是罕见的。以后历代中央官学的考试,都可看成是汉朝太学课试方法的继承和发展。

  汉代太学的兴盛,是跟当时的人才选拔制度密切相关的。太学生考试通过之后就直接做官,即使不通过,也有补考的机会。除此之外,太学生回到地方之后仍然有到中央做官的机会。当时地方每年有一次举荐人才到中央任职的机会,入选者又多出自太学。所以,汉武帝之后,朝中为官之人多是读书出身。入太学、考试通经、做官,也就成为汉代学子的梦想。太学学子众多,最后能做官的毕竟是少数。有的人少年入学,到白发苍苍时仍未求得一官半职,生活潦倒。于是,朝廷曾经几次给60岁以上的太学生统一授予官职,算是皇恩浩荡了。

古代太学士是什么职位

在京师设立的国学就是国子监,也称太学(最高学府),其监内肄业的学生统称国子监生,就应该是所谓的“太学士” 。太学是古代最高学府,古...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