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姓 裘氏家谱 裘姓起源 裘姓名人 裘姓的来源 裘姓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1收藏

裘姓 裘氏家谱 裘姓起源 裘姓名人 裘姓的来源 裘姓简介,第1张

一、姓氏源流

裘(Qiú)姓源出有四:

1、由仇氏改姓而来。根据史籍的记载,有一支裘姓本来是仇姓,后来为了避免仇杀而改成了裘姓。

2、出自姬姓,来源于邑名,以地名为氏。春秋时期的卫国有个大夫被分封在裘邑,他的后人于是用裘作为自己的姓氏。

3、来源于官职名,以官为氏。相传周朝有官名为裘官,职责是负责制作皮质。他的后代于是以这个官名作为姓氏。

4、来自求姓。为了书写简便,有一支求姓改姓为裘。

得姓始祖:裘侯。春秋时,卫国有个大夫被封于裘邑(在今河南省东北部),时人称其为裘侯。其后世子孙便以居住地为姓,遂成裘氏。故裘氏后人尊裘侯为裘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裘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春秋时候,卫国有益为大夫叫作食,被分封在裘邑(今河南省北部)。他的后代以封地的名为姓氏,成为今天裘姓的来源。关于裘姓,有考证说和周朝时候的裘官有关。古时候中原冬季寒冷,朝廷里面保存了大量的皮革衣裳(裘,就是皮革衣裳的意思)。周朝为了便于管理这些衣裳,设立了一种官职叫作裘官,专门司职宫廷衣裳的制造,等级,保管,赏赐等方面的工作。有些裘官的后代就一官职为姓,成为了今天裘姓的另一支源。在古代,裘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渤海。渤海郡治所在今天的河北省、辽宁省渤海湾沿岸一带。裘姓族人在全国许多地方均有居住,如北京,上海之松江,河北之景县,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太太原、大同、运城,江西之崇仁,福建之清流等地。裘姓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分布广泛,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1%,尤以浙江、江苏多此姓,两省裘姓约占全国汉族裘姓人口的61%。

三、历史名人

裘 仲:汉朝名人。

裘万顷:字元量,宋朝时期新建人。著名诗人,进士。对待父母很孝顺,学问也很大。作过江西抚干。

裘 琏:浙江省慈溪人,清朝时期康熙进士,著名的戏曲家。现存他创作的杂剧《昆明池》、《集翠裘》、《鉴湖隐》、《旗亭馆》,均取材于唐代故事,合称“四韵事”。

裘安邦:清朝徐州总兵。字古愚,号梅林,会稽人。嘉庆年间进士,官至徐州镇总兵。喜好文学,能作诗。他很关心老百姓的生活,爱民如子。他去世以后襄阳的老百姓很怀念他,为他建立了石碑庙宇纪念他,每年都举行仪式祭奠他,看到他的石碑,没有一个不流泪的,因此人们也把这块石碑叫做“堕泪碑”。

裘曰修:清代尚书,新建人。乾隆年间进士,历官礼、刑、工三部尚书,多有政绩,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最大的政绩是治水。

此外,裘姓的名人还有:周朝时有裘牧仲;汉代有裘仲;唐代有诗人裘瑜;宋代有诗人裘万顷,孝子裘仲容;元代有裘廷举;现代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裘盛戎……等。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渤海郡:西汉时期设置,在今天的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湾沿岸。

2、堂号

敦睦堂:来源于一个和睦的家庭。宋朝时期的裘承询一家,居住在云门山的前面,他们一家相处得很和睦,从来不闹分离。19代没有分过家。

============================================================

裘姓宗祠通用对联

〖裘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望居渤海;

源自春秋。

——佚名撰裘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裘姓的郡望和源流。

求同存异;

衣锦荣归。

——佚名集句撰裘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集成语以鹤顶格嵌裘姓的“裘”字的析字联。

著书嗜古;

治水标功。

——李文郑撰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钱塘人裘焕,字煜炎,号了苍,十五岁时为诸生。擅长绘画,又精通医术,博览古代典籍,终生以著书为事。下联典指清代新建人裘曰修,字叔度,一字漫士,乾隆年间进士,历官礼、刑、工三部尚书,曾奉敕撰《热河志》、《太学志》、《西清古鉴》、《秘殿珠林》等书。治水尤其著名,多次受命勘察河道。

德同夏禹;

惠比羊祜。

——佚名撰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尚书裘曰修,字叔度,新建人。乾隆进士,历官礼、刑、工三部尚书。奉敕撰热河志、大学志、四清古鉴等书,所莅有名绩,治水尤为著,屡命勘视河道。卒谥文达。下联典指清代徐州镇总兵裘安邦,字古愚,号梅林,会稽人。嘉庆武进士,官至徐州镇总兵。好文治,能作诗。尤关心民间疾苦,时比之晋羊祜。羊祜是有名的儒将。邹湛曾赞扬他说:“公德冠四海”。他去世之后,襄阳的老百姓怀念他,为他立碑建庙,每年扫祭。看到碑的人,都想到羊祜的恩惠,没有一个不流泪的,因此人们把这块碑称为“堕泪碑”(见《晋书羊祜传》)。

竹斋藏集;

横山著文。

——佚名撰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裘万顷,有孝行,厉节操,学问渊博,著有《竹斋诗集》。下联典指清·裘琏,戏曲作家,著有《横文集》等传世。

唐时佳士;

晋代名流。

——佚名撰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裘瑜事典。下联典指晋·裘徵事典。

-----------------------------------------------------------------

〖裘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孝感祥云覆;

名臣治水功。

——佚名撰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裘仲容割股疗亲,有祥云覆其居所。下联典指清·裘曰修八次勘视河道,治水功高。

-----------------------------------------------------------------

〖裘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著述四清古鉴;

官历三部尚书。

——佚名撰裘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清代尚书裘曰修事典。

-----------------------------------------------------------------

〖裘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慈溪喜唱昆明池;

新建长吟竹斋诗。

——佚名撰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康熙进士裘琏,字殷玉,慈溪人。戏曲作家。有杂剧《昆明池》等四种。下联典指宋代诗人裘万顷,字元量,新建人。有孝行,节操学问。淳熙进士。累官江西抚干。有《竹斋诗集》。

-----------------------------------------------------------------

〖裘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献子同明,贤列五人之次;

元卿良友,誉隆三仲之班。

——佚名撰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周代贤人裘牧仲事典。下联典指汉代名人裘仲事典。

--------------------------------------------------------------------------------

中国人民 裘姓高级将领、革命英烈生平简介

裘树藩烈士

裘树藩(1906-1927),河北省完县人。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18年考入完县城内高等小学,1920年考入直隶省立正定第七中学读书。1922年参加反帝反封建的 斗争。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12月由团转入入中国 。

1924年12月根据上级党组织指示以个人身份加入 。同张兆丰、郝文亭等7人发起成立“正定各界国民会议促成会”。3月代表正定党团组织到北京参加各界人士举行的孙中山先生追悼活动。返校后以“正定各界国民会议促成会”的名义,在七中广场召开正定军民1000多人参加的孙中山先生追悼大会。6月25日,参加正定各学校总 并捐款支援“五·卅”惨案受难同胞。1925年经 党组织的介绍,考入黄埔军校四期入1团1连。入伍期满又经考试升编入政治大队。其间结识了 党组织负责人钱来杰、杨其纲, 南方区委书记陈延年、军事委员周恩来、宣传部长张太雷等人。在黄埔军校十分活跃,经常在校刊上发表署名文章。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制造了“中山舰事件”,5月15日又提出“整理党务案”,根据 党组织的决定,宣布退出 ,公开 员的身份。11月黄埔四期毕业,参加北伐,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暂编21师任连党代表。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屠杀 员和革命志士。这时所在部队集结于河南信阳,准备二次北伐。一天夜间查哨时,被 特务暗杀,牺牲时21岁。

--------------------------------------------------------------------------------

中国 裘姓高级***、革命英烈生平简介

裘古怀烈士

裘古怀(1904-1930827),浙江省奉化县人。1920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浙江省立宁波第四师范,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24年参加中国 。1925年10月加入中国 。

大革命时期,1925年“五·卅”运动中担任宁波学生联合会副主席,参与领导青年学生反帝反封建运动。1925年10月到广州进入黄埔军校,参加了第二次东征。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从事宣传工作。著名的贺胜桥、汀泗桥、武昌攻坚战中,均在叶挺团敢死队冲锋陷阵。后任第24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写了不少揭露封建残余和 右派的檄文。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在潮州战役中负重伤才回宁波治疗。1927年底奉命到杭州,在 浙江省委和共青团省委主持军队干部的训练。1928年先后担任 浙西特派员、 浙江省委特派员、共青团浙江省委书记,赴萧山、金华、东阳、义乌、龙游等10多个县的农村调查,帮助指导整顿组织,发展农运。同年8月参与组织兰溪农民暴动。1929年1月总结检查了青年团对群众工作的教训,拟制了《建设群众基础与青年工作》的通告。同年1月16日晚在杭州清泰路豫安旅馆被捕,囚禁“浙江陆军监狱”。在狱中为 特别支部委员,参与领导了多次狱中斗争。编辑《火花》、《洋铁碗》等秘密刊物,被敌视为“五个顽匪”之一。

1930年8月27日壮烈牺牲,时年26岁。

裘慧英副书记

裘慧英(1917-1992),女,又名裘兰芬,浙江省嵊县人。出生于一贫苦农民家庭。1937年参加革命,同年12月加入中国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12岁时到上海入日商裕春绸厂、美亚绸厂当包身工,后受到厂里 地下党员的启发教育,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被厂方开除,后进小美丰绸厂做工。1937年4月参加 斗争,担任车间工人代表、厂纠察队分队长。“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因关厂而失业。8月参加 地下组织所组织的沪南青年救亡团,担任救护、募捐、组织等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0月入普益绸厂。1938年任 沪西绸厂委员会委员,负责宣传工作。4月奉调至 中央驻上海的地下电台,同延安来的李白合作,担负秘密的情报通讯工作。和李白扮成假夫妻,通宵达旦地收发电报,及时把延安 中央的指示传达给上海地下党,又把日、伪的重要情报传递给 中央。始终牢记李白的叮咛:“一旦被捕,绝不能使党的利益有丝毫损害,不能连累任何同志。”后来经组织批准,和李白结为夫妻。1942年9月中秋前的深夜,日本侵略军采取分区停电的办法,搜索 地下电台。和李白立即停止发报,拆卸机器,置入地板夹层。日本宪兵上楼搜到电台机件,夫妇双双被捕,押至日本宪兵司令部。敌人让她亲眼看着李白受刑,她虽心如刀割,但仍咬紧牙关推说丈夫做的事女流之辈一概不知。半个月后获释,一面进大诚绸厂做工,一面接受组织嘱咐以妻子名义到处寻找李白下落。1943年1月打听到李白关在极司斐尔路(今万航渡路)76号,就以妻子身份入内探监。通过密语,知道李白咬定自己私设电台是替一个阔老板了解黄金价格升降消息,未涉及政治,遂由颇有名气的店铺保释出狱。为了避免敌人继续追踪,夫妇暂不恢复情报工作,由组织安排在良友糖果店当店员。后与李白又被调到抗日前线的电台去工作。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9月随李白调回上海,继续从事秘密电台工作。1948年12月30日凌晨,遭 武装特务包围搜查,夫妇两人和孩子一起被捕,押送 警备司令部第二大队。1949年5月7日,李白被反动派秘密杀害。强忍巨大悲痛,继续忘我为党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担任 上海电信局基层支部副书记、上海邮电技工学校副校长、邮电工会上海市委员会副主席和顾问。1983年离职休养。从50年代到离休后共40多年中,足迹遍布全国十几个省市,对青年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义务作报告1000余场次,听讲人数达100余万人,就在逝世前9天,还抱病为上海邮电管理局机关干部作 党史的报告。先后于1959年被评为全国邮电妇女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1985年被评为上海市先进离休干部,1989年被评为全国邮电系统优秀离休干部,1991年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是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92年因病在上海逝世,终年75岁。被列入英烈名录的171位女性之一。

祠堂是祭祖的地方。它承载着一个宗族的精神信仰和文化信仰,是儒家文化在民间的延伸。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仁”。宗祠正是儒家文化精神在宗族间灌输和传承的圣地。

作为北方(陕西关中)70年代的后人,我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祠堂,也没有听到父母或祖父母的消息,甚至没有我们家族的家谱。

即使环顾四周,也从未见过其他姓氏有自己的祠堂。至多,少数宗族有自己的家谱。

与南方人相比,北方人确实鄙视寻根寻祖。北方人真的对氏族漠不关心吗?这个问题使我困惑了一段时间。

要对北方人的祠堂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就要归功于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白鹿原》正是以陕西关中农村近百年(从清末到80年代)的历史演变为线索,展现了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呈现出壮丽史诗般的格调。

同时,“寻根观念”的作者色彩浓厚。当我们沿着寻根观念向上游走去,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根”无疑是儒家伦理文化。基于一种外在的形式,它就是祠堂。

宗祠有许多重要的功能,如制定宗族规章制度、举行宗族成员的婚丧嫁娶、奖惩一些宗族成员、讨论宗族内部的重大事件、在节日期间举行大型的宗族聚会等。

在白鹿原多次出现的白鹿祠,是白鹿原上白族与鲁氏家族共有的祠堂。它在弘扬儒家伦理的同时,也为整个宗族积累了丰富的宗族文化,其作用不言而喻。

事实上,宗祠文化和宗族文化早在汉代就已形成,这与“唯尊儒学”的文化理念基本同步。据《汉书·文翁传》记载,文翁(汉景帝后期蜀郡郡长)终于来到蜀中,官民建立了祠堂。随着时间的推移,祭祀仪式从未停止过。这句话说明,在汉代,祠堂和宗族文化已经形成规模,广泛存在于民间。

以后,各有一定实力的宗族都会建自己的祠堂。豪门宗祠犹如深宅大院,气势恢宏,规模宏大。普通家庭的祠堂与民居的祠堂相似。无论大小,人们在祠堂的正殿里,都会按照家谱的顺序,摆放祖先的牌匾供后人祭拜,让人们了解自己的根。

迁徙之后,现在北方的祠堂已经不多了,但在南方到处可见。为什么会这样?我们需要从历史原因和人文环境两方面来看待这一问题。

首先,从历史进程来看,南方人大部分是从北方中原地区迁徙过来的。南方许多家庭离开家乡后,在北方建立了祠堂,以纪念祖先。

中华民族诞生于黄河流域,后来逐渐发展壮大到周边地区。当中原和关中地区发展成为富裕地区时,江南地区仍然人烟稀少,甚至荒芜。

随着北方地区人口的不断增加,当可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少时,北方人为了争夺资源,不断发生冲突和战争,为了避免战争,人们向南方迁徙。

  中国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按照地理和气候又分为南方和北方。因为地理差异,又有着文化的差异,所以造就了南方的祠堂比较多,北方的比较少。这是对于前辈的纪念和尊重,也体现了中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祖先充满了无限的敬意。对于多少的原因有很多,有历史原因,经济发展原因等等。

  南宋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的经济比较发达。加上人们躲避战争,很多人大都往南方迁移,为了自己不忘本,也想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不忘记,就修建了祠堂。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祖先的无限敬意,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家乡的想念。祠堂的建设也慢慢的随着发展起来了,成为了一种文化。

  其次呢,随着人们经济的发展,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开始解决精神方面的问题。祠堂是人们精神方面的寄托,所以人们很重视它的建设。加上南方的经济发达,人们有钱有时间建设,还有些肥沃的土地。对于北方战乱不断,人们的温饱问题还解决不了,怎么会有心思去建设祠堂,国家搜刮土地,人们也没有地方进行建设。

  所以,各种原因造就了今天的南方的祠堂较多,北方的祠堂较少。有的时候,人们可以从某一些方面就可以看出这个地方是否发达。从以前的历史文化方面上就可以看出以前人们过的怎么样。祠堂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为了中国的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显著的标志。

说起皇帝,一个是自称人间天子的普通人,身穿着龙袍,住在金銮宝殿当中。出行以辇代步,饮食自然也是不同寻常了。皇帝吃饭的时候是不是也是与普通人那样一家老小围在一桌吃喝呢?吃的是不是山珍海味,各种满汉全席呢?在魏晋时期,有着用人乳汁做菜的传说,往后的皇帝御膳中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

在魏晋时期,曾有用人的乳汁做菜的传说,之后皇帝的御膳中是不是也这样呢?

皇帝怎么吃饭,各个朝代有各自的吃法。饭菜的丰盛程度和搭配方法,也因皇帝们口味和喜好的不同而异。目前知道比较多的是明清皇家的吃法。

皇帝并不都是一日三餐,有的多,有的少。一般每天只吃两顿饭,即早膳和晚膳。皇帝自称孤家,吃饭时为了表示至高无上的地位,也是在专设的桌子前单独进餐,民间称为吃独食儿。虽然皇帝喜欢吃独食儿,但吃饭时不会就他一个人,旁边会有侍候的宦官——侍膳太监。因为菜太多,桌子摆得满满的,用餐时远处的菜便够不着。但不必担心,皇帝吃饭时,并不用自己夹菜,太监会将菜送到嘴边。

皇帝用膳时,除了太监在场,不远处还会站着听赏的人,如宠臣、皇子。皇帝不想吃,或是一时高兴,更多时候是吃不完,就会把美食赏赐下去。被赏的人只能在另设的桌子前,站着吃完。因为是皇帝赏的,即使不饿不想吃也得吃,而且要表示味道好极了。早期,帝王吃饭时还会有乐队助兴,后来的皇帝只有在寿诞或庆典活动的餐会上,才会用乐队。但吃饭时摆谱,却一直被发扬光大,直到晚清仍是如此。

先说说明朝的。开过皇帝朱元璋和尚出身,没有那么铺张浪费。《南京光禄寺志》卷二《膳羞》当中,记录了洪武十七年六月的膳单:

1、早膳:

羊肉炒,煎烂拖虀鹅,猪肉炒黄菜,蒸猪蹄肚,两熟煎鲜鱼,炉煿肉,筭子面,撺鸡软脱汤,香米饭,豆汤,泡茶。

羊肉炒,猪肉炒黄菜,蒸猪蹄肚,两熟煎鲜鱼,这些很容易看明白是什么,大概也就是现在家常菜的水平。

煎烂拖虀鹅就是用捣烂的葱姜蒜韭末爆香后煎的鹅肉,炉煿肉就是烤肉干,不一定需要现做。

至于筭子面是啥我到现在都没搞清楚,但大概也就是两种东西:

一,筭音通蒜,也就是蒜拌面;

二,筭形通竹,筭子实际上指的是竹笋,也就是用竹笋煮的汤下的面条,但考虑到笋这个字产生了都快一千年了(《南齐书·刘怀珍传》: 灵哲 所生母尝病,灵哲躬自祈祷,梦见黄衣老公曰:‘可取南山竹笋食之,疾立可愈。),可能性不大。

然后再加一份鸡汤,一份豆汤,一份米饭,一壶茶。

2、午膳:

胡椒醋鲜虾,烧鹅,火贲羊头蹄,鹅肉巴子(肉干),咸豉芥末羊肚盘,蒜醋白血汤,五味蒸鸡,元汁羊骨头,糊辣醋腰子,蒸鲜鱼,五味蒸面筋,点击看更多,羊肉水晶饺儿,丝鹅粉汤,三鲜汤,绿豆棋子面,椒末羊肉,香米饭,蒜酪,豆汤,泡茶。

午膳是三餐中最为丰富的(有时候会和妃嫔或皇子一起吃),也是最能体现明朝御膳特点的,这些菜是什么一看就能明白,也就是个南方农村家宴的水准(还不是大宴,大宴得上生猛海鲜),不多解释了。

有人会问棋子是什么。

棋子是宋明时期一种面食,制作方法是用水和面,捏成小块,烤熟或煮熟的小面点,现在还有,大致长下面这样:

图中这个棋子一看就是加工过的,肯定黄油、糖、鸡蛋啥的没少放,差不多算是甜点了。

但明朝的棋子都是咸吃或者寡吃,要么是加了盐、胡椒、猪油等做成咸味的,要么是加少许一点点盐然后像吃馒头那样就菜吃,朱元璋吃的绿豆棋子应该也是寡吃类型的。

鹅肉仍然是当时御膳最重要的食用禽肉,鸡肉仍然无法取代其位置,这一现象甚至到了明朝后期仍是如此,特别是女眷,吃鹅要多于吃鸡,如万历三十九年正月,慈宁宫膳共准备鹅十二只,鸡十六只;

最后,也是最值得说道的,就是烹饪中对于醋的运用。

醋在当代烹饪中主要用于酸味菜的烹饪,或者在鲜香口、咸香口的菜式的烹饪中点缀少许提鲜。

但在明朝,几乎所有的菜式都可以用醋来烹饪,上到鲜虾等昂贵的食材(胡椒醋鲜虾,你们能想到是什么味么?),中到腰子等下水,甚至是出征时候的军粮,都可以用醋来烹饪。

用醋制作的军粮见戚继光《纪效新书》:麦二升炒熟,一升用熟香油作媒,一升取六合,用好烧酒浸晒干,再浸,以不入为度,研末另包;四合用盐醋晒浸,亦以不入为度,晒研为末,另包。

3、晚膳:

很遗憾找不到朱重八的,用朱老四的代替下:

按酒四品,焚羊肉,清蒸鸡,椒醋鹅,烧猪肉,猪肉撺白汤,香油饼,小馒头,米饭,雪梨菱角汤,赤豆汤。

基本上还是猪羊鹅鸡。

此外,朱老四有个特点,就是他把调料看的比粮食和肉还重。

永乐十二年,成祖北伐瓦剌,在忽兰忽失温大败马哈木,缴获牛羊无数。

于是成祖下诏,将缴获的牛羊,以及尚膳监和光禄寺为其准备的腊肉、米面、枣子等食物赏赐给出征将士食用,但是,烧酒、醋、酱、糖、盐等调料则不予发放。

清末代皇帝溥仪在其自传《我的前半生》一书中,讲到了这点:

关于皇帝吃饭,另有一套专业术语,是绝对不准别人说错的。

饭不叫饭而叫膳,吃饭叫进膳,开饭叫传膳,厨房叫御膳房。

到了吃饭的时候——并无固定时间,完全由皇帝自己决定。

我吩咐一声传膳!

跟前的小太监便照样向守在养心殿的明殿上的殿上太监说一声传膳!

太监又把这话传给鹄立在养心门外的太监,他再传给候在西长街的御膳房太监…

这样一直传进了御膳房里面。

不等回声消失,一个犹如过嫁妆的行列巳经走出了御膳房。

这是由几十名穿戴齐整的太监们组成的队伍,抬着大小七张膳桌,捧着几十个绘有金龙的朱漆盒,浩浩荡荡地直奔养心殿而来。

进到明殿里,由套上白袖头的小太监接过,在东暖阁摆好,关注订阅号诡不言,平日菜肴两桌,冬天另设一桌火锅,此外有各种点心,米膳,粥品三桌,咸菜一小桌。

所谓的摆谱,不是东北人的摆家谱,而是摆菜谱。

清朝标准御膳,每顿饭有120道菜,要摆三大桌。

此外还有主食、点心、果品等。

后来,有的皇帝觉得这样太浪费,减少菜谱,由120道减为64道;

慈禧太后的老公奕詝当皇帝时的咸丰年间,又减为32道;

奕詝死后,垂帘听政的慈安太后,再减为24道。

慈安太后死后,独揽大权的慈禧太后又摆起了谱,恢复了每顿饭百道大菜的老规矩,一顿饭少说要花200两银子。

皇帝吃饭时摆谱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每道菜名叫什么,掌勺的大厨是谁,在盘子边都要标得一清二楚。

一是保证饭菜的质量,显掌勺的手艺;

二是万一饭菜出了质量问题,比如有毒,追究起来也方便。

如今级别较高的饭店也会这样做,不知是不是学自皇家。

裘姓 裘氏家谱 裘姓起源 裘姓名人 裘姓的来源 裘姓简介

一、姓氏源流 裘(Qiú)姓源出有四: 1、由仇氏改姓而来。根据史籍的记载,有一支裘姓本来是仇姓,后来为了避免仇杀而改成了裘...
点击下载
上一篇:寻侯氏家谱排字下一篇:求孙家家谱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