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的生平简介
姓名:列宁(1870—1924)
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
简介:列宁是他的笔名,列宁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布尔什维克党创建者,苏联缔造者,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理论,被世人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1887年在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时,就参加了学生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活动,他组织和建立了布尔什维克党。
1917年11月7日,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和领导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921年起领导党和国家从战时共产主义转为实施新经济政策,并指明了苏联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进一步前进的道路。
1924年1月21日病逝,列宁把他的一生献给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献给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同各种敌人进行了坚决无情的斗争,为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制定了理论和策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全名: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原名: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
民族: 俄罗斯族
出生地: 俄罗斯帝国辛比尔斯克
出生日期: 1870年4月22日
逝世日期: 1924年1月21日
职业: 革命家、思想家、政治家
信仰: 马克思主义
主要成就: 创建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十月革命,缔造苏联
代表作品: 《国家与革命》《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根据亚历山大的调查研究和历史档案材料,普京家族在400年前就开始生活在莫斯科以西200多公里的特维尔州,100多年前在该州图尔吉诺沃乡波米诺沃村居住,祖辈生活在纯粹的俄罗斯农民家庭。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出现了进城打工潮。普京总统的爷爷斯皮里东·伊万诺维奇在十几岁时,由他的叔叔伊万·瓦西里耶维奇介绍,到特维尔市一家餐馆作学徒。几年后,斯皮里东转到圣彼得堡戈罗霍沃伊街一家饭店作厨师。1917年革命爆发后,饭店关闭,普京的爷爷斯皮里东回乡劳动。有一天,突然有人通知他立即去莫斯科。他非常紧张,不知会发生什么事情。他忐忑不安地来到莫斯科,结果是虚惊一场:原来是苏维埃政权机关食堂让他去作厨师。
1861年至1916年,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和命运,普京家族很多成员从农村到特维尔、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等城市务工,分别成为饭店厨师、裁缝、木工、印染工、建筑工人,等等。正如作者所写的:“在俄罗斯,人们直观地感觉到普京总统的农民根基。正是这种具有吸引力的特点成为普京总统支持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和俄罗斯绝大多数家族一样,在过去的100多年里,普京家族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给家族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作者在书中介绍了自己的爷爷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及被俘后被送到丹麦战俘集中营劳动的情形。
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苏联有2600多万人牺牲。大多数家庭都有成员牺牲。普京家族也不例外。普京总统的父亲、当年30岁的弗拉基米尔·斯皮里东诺维奇1941年上前线参加志愿军,在战场身受重伤,回到列宁格勒。伤愈后,在生产火车和地铁车厢的叶戈罗夫车辆厂工作,担任车间主任、党支部书记。普京的母亲玛丽亚·伊万诺夫娜,在列宁格勒从事经济和后勤工作。普京总统的两个哥哥在列宁格勒大围困期间因饥饿而亡。
普京总统32岁的大伯米哈伊尔·斯皮里东诺维奇,1941年在前线牺牲;21岁的叔叔阿列克谢·斯皮里东诺维奇,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受伤而死;姑父彼得·伊万诺维奇在战场失踪;堂叔沃龙佐夫在德国柏林迎来了战争胜利;表叔亚历山大·费奥德罗维奇则在伊朗迎来二战结束2015年以来,每年5月9日在莫斯科红场阅兵式之后,普京总统都会手举父亲的肖像,参加“不朽军团”的群众游行,以这种方式纪念牺牲的亲人。
什么是民族
斯大林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有关论述,给民族下了一个意义,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
每个民族,都有在它的全体成员中统一使用的共同语言。由于历史原因,在个别民族内部也有几种语言并存的情况。民族共同语是以某种方言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方言要成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一般是使用这种方言的地方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方言经过经济集中和政治集中而集中为一个统一的民族语言。”民族共同语形成之后,一些方言还会存在,但民族共同语是占优势和居于统治地位的语言。
共同地域是一个民族的人们世世代代共同生活,形成内部联系的空间条件。在一定意义上说,共同地域指的就是地理环境。
共同经济生活是民族构成中的重要物质条件。它和社会经济制度有密切关系,但不是直接指社会经济制度本身,也不是说一个民族中两个对立阶级有共同的经济利益,而是指在一个民族内部,由于生产分工与交换关系的发展,使人们在经济生活上形成紧密的联系,从而把本民族中各个部分结合为一个整体。
共同心理素质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该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它通过语言和文学艺术的各种形式、社会风尚、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乡土的眷恋等等,表现出一个民族的爱好、兴趣、能力、气质、性格、情操等特征和自豪感。正是这些特征,使一个民族在精神面貌上区别于其他民族。在民族的诸特征中,共同心理素质是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持久因素。
民族之所以成为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主要就是因为它具有这样四个共同特征。斯大林认为,不能把四个特征中的任何一个用来作为民族的定义,只有四个特征统统具备,才能构成为一个民族。
民族随阶级与国家的产生而形成
民族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论及民族的起源和形成,指出“从部落发展成了民族和国家”:“部落联盟是与民族最近似的东西”;比较巩固的部落联盟,是“朝民族的形成跨出了第一步”。一般说来,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制度和原始公社组织走向瓦解,人们开始打破居住界限,到处流动、杂居并依地域而结合,出现了私有财产、阶级和国家时,构成民族的共同的地域、语言和心理素质等要素也逐渐形成,同时,随着商品、货币、交换关系的发展,国内市场的出现以及交通的日臻发达,又为共同经济生活的形成和发展准备了条件。恩格斯在得出“从部落发展成了民族和国家”的结论时,这样描述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情景:“劳动本身一代一代地变得更加不同,更加完善和更加多方面。除打猎和畜牧外,又有了农业,农业以后又有了纺纱、织布、冶金、制陶器和航行。同商业和手工业一起,最后出现了艺术和科学”。这里明确提到畜牧业、农业、手工业、商业、艺术和科学的出现,显然是指人类社会己从原始公社阶段转变为奴隶制度的阶段,踏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时,产生民族和国家的经济前提已经具备了。
也就是在如上所述的条件下,一些历经分化瓦解而又相互融合、聚集的部落与部落联盟,逐渐孕育成为一种新的人们的共同体,即民族。民族不是氏族共同体的延续与发展,也根本不同干部落共同体;由部落和部落联盟发展为民族,是一个质变。在这一过程中,国家组织起了重要的催化作用。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只有当结合在一个政府之下的诸部落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时,……民族方始产生。”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论及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分离和城乡对立问题时,把“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并提,更加清楚他说明了阶级社会、国家和民族三者的产生互相联系的社会现象。
不同民族因具体历史条件不同在形成过程中各具特点
历史表明,世界上许多民族,包括我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基本上都是沿着上述的过程形成为民族的。但是各个民族由于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不同以及地理环境的差异,在各自形成的过程中也必然会带有特点,不可能是一个模式。
从形成时间及历史来看,有早有迟、有长有短,并非所有民族都顺序经过人所共知的几个社会发展阶段。例如,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只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仅经过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阶段;在十世纪左右形成的英吉利民族,也只经过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社会阶段;我国两个汉民族以活跃于黄河流域的华夏 族为主体,至封建制时代初期基本形成,经过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已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
从族属渊源和具体形成过程来看,基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同源异流”,即不同民族渊源于同一族属,这种情况在由部落与部落联盟发展为民族的过程中较为常见,例如西欧德意志、英吉利、奥地利、荷兰等近代民族,其先民主要是日尔曼人与克尔特人:我国的藏、彝、拉祜、景颇、纳西等民族的渊源,可以不同程度地追溯到远古的氏、羌族。另一种是“同流异源”,即同一民族来源于或包含了若干不同的人们共同体,这种过程在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中较为普遍。例如美利坚民族,主要是由移居北美大陆的欧洲人和当地土著居民所形成;我国的汉、回、满、壮、白、维吾尔等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成分。
再从民族构成的要素来看,有许多民族,四个特征完全具备并获得充分发展;也有些民族,四个特征基本具备,但是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却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列宁曾经指出:“因为资本主义发展得不平衡,而客观现实又告诉我们,除了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民族之外,还有许多很弱小和经济十分不发达的民族。”列宁所讲的经济十分不发达,就不能不影响到一个民族某些特征的形成和发展的程度,特别是影响到民族共同语和共同经济生活的形成及其发展程度。例如遭受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压迫、剥削和奴役的民族,共同经济生活的形成与发展都受到严重的阻碍,民族内部的经济联系都比较薄弱、松散。同时,经济不发达又不能不影响民族语言的统一和发展程度。
此外,世界上还有一些民族,在形成以后,由于各种原因,其共同地域、语言、经济生活等特征已经基本丧失或大半丧失,有的原来就不具备某个特征,唯有共同心理素质仍然顽强地保持下来,成为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唯一精神纽带。如犹太人、吉普赛人和我国的回、满等民族便是这样。
历史上存在过几种不同类型的民族。古代民族是同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形态相联系的,其共同经济生活还没有达到十分发达的程度。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形成的民族是资产阶级民族,或称之为近代民族;共同经济生活获得充分发展是这种民族的一个显著标志。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以后,资产阶级民族也逐渐发展为社会主义民族,即现代民族。社会主义民族是历史上最先进的也是最后存在的民族类型,然而它本身还不是民族的终结。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民族同化和民族的融合与消亡
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发展规律的理论指出,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会永恒存在,最终一定要走向融合与消亡。民族的消亡是和民族的融合相联系的;不同民族一旦真正实现了融合,也就是民族消亡的开始。这是未来共产主义世界的事情。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出现的主要是民族同化。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是根本不同的两种社会现象。民族融合可以理解为不同民族互相渗透。甲中有乙,乙中有甲,甲和乙中有丙,丙中也有甲、乙的成分……,民族界限逐渐磨灭,不但各民族间的差别消失了,连民族这一社会范畴也根本不存在,所有民族都走向消亡了。同化则不是这样。同化“照字面讲就是同类化,一律化”,“即丧失民族特性,变成另一个民族的问题。”不是某个民族同化另一个民族,就是它同化于另一个民族。因此,同化只是个别民族的消失,各民族之间的区别并没有消灭,民族这一历史范畴依然存在。在阶级社会中,只有民族同化,从严格意义上讲不可能有民族融合。
马克思列宁主义对民族同化问题一向有自己的科学理论。它不是在原则上否定民族同化,而是认为必须对同化作具体分析,区别两种根本不同的情况:强迫同化和自然同化。列宁说:无产阶级“欢迎民族的任何同化,只要它不是借助于暴力或特权进行的。”强迫同化和自然同化的分界线,主要就在于是否凭借政治暴力和民族特权。
强迫同化是凭借政治暴力与民族特权进行的。它是民族压迫制度的产物,也是民族压迫的一种表现形式。压迫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各方面,对被压迫民族实行歧视、压制和迫害,把自己的语言、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强加于被压迫民族,目的是磨灭、铲除后者的民族特性,直至使后者不再作为一个民族存在。统治民族、剥削阶级所奉行的这种强迫同化政策,造成民族隔阂、对抗和冲突,毒化民族关系,加深民族壁垒,是妨碍民族接近,阻碍历史进步的。因此这种“同化政策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库中绝对不容许有的。”实际上,由于“民族和民族语言的特点是具有非常的稳定性以及对同化政策的巨大抗拒力”,除个别民族可能丧失部分或大部分民族特征外,一般说来强迫同化政策是行不通的;要用暴力去铲除民族差别和民族特点,消灭整个民族是根本不可能的。许多历史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
马克思列宁主义赞同和欢迎民族间的自然同化。列宁说:“无产阶级不能赞同任何巩固民族主义的做法,相反地,它赞同一切帮助消除民族差别、打破民族壁垒的东西,赞同一切促使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和促使各民族溶合的东西。”不同民族长期共处,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发展落后的民族,逐渐为发展先进的民族所同化,逐渐丧失自己的民族特性,成为先进民族中的一部分,也就是变成了另一个民族。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主要是发展落后的民族接受先进民族的经济文化;但发展落后的民族中某些进步、合理、有益的东西,也能给先进民族以影响,被后者吸收并加以改造和提高。这种同化,不是凭借政治暴力和民族特权造成的,而是在不同民族之间自然发生的,它有利于民族接近、走向融合和历史进步,因而是应当加以肯定的。二十世纪初,列宁以美国为例,指出民族同化过程正以巨大规模进行,“纽约州好象是一个碾碎民族差别的大磨坊”;并且肯定:“谁没有陷入民族主义偏见的泥坑,谁就不能不看到资本主义同化民族的这一过程包含着极大的历史进步作用”。显然,列宁在这里所指的是自然同化。
历史上落后民族以武力征服先进的民族而结果却被后者所同化,也属于自然同化现象。马克思在论述中世纪在印度发生的情况时指出:“相继征服过印度的阿拉伯人、土耳其人、鞑靶人和莫卧儿人,不久就被当地居民同化了。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恩格斯也论述说:“……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历史上一切自然同化现象的发生,正如恩格斯所提示的,其深刻的原因在于社会发展水平,主要是经济力量起决定作用。
民族间的自然同化,是在历史上常见的、不可避免的、进步的现象。它和民族融合有些类似或接近。可以说,自然同化是民族融合的初级阶段,是走向民族融合的渐进过程或最终发生质变的量变过程。但是,自然同化还只是个别民族的消失,并不能导致各民族的融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方面科学地论证了民族融合的必然性,同时又指出了民族融合的长期性。列宁说:“人类只有经过一切被压迫民族完全解放的过渡时期,即他们有分离自由的过渡时期,才能达到各民族的必然融合。”列宁强调指出,各个民族和各个国家之间的差别,“就在全世界无产阶级专政实现以后,也还要保留一个很长很长的时期”。民族差别和国家差别存在的长期性,也就决定了民族融合的长期性;而民族由融合走向消亡,也必将远远迟于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概括他说,民族不是被“废除”的,而是缓缓地自行消亡的,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民族发展规律的基本观点和结论。
在社会主义时期,无产阶级政党应当奉行的原则,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使每一个民族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民族的最终融合与消亡创造条件。毫无疑问,各民族的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实现,各民族的逐渐融合,必将意味着差别性在最大限度上的缩小,共同性在最大限度上的增长,然而也不会是任何差别都不存在,只能是重大差别的消失。可以断言,逐渐融合为一体的各个民族,还将保留自己某些原有的健康的、有意义有价值的特点而使人类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列宁是苏联人。
列宁(1870-1924)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他原名是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是他的化名。
列宁于1870年4月22日出生在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在家庭的影响下,1887年秋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然而,不久他就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而被学校开除,遭到逮捕和流放。第二年,回到喀山后,他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普列汉诺夫的著作。
人物荣誉
前苏联授予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建筑等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的苏联公民的最高奖。最初于1925年设立,但1935--1956年没有颁奖。1957年重新颁奖,同年还增设了列宁文学与艺术奖。
1966年9月,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颁发两年一度的列宁奖。其中25项为科学与技术奖,5项为文学、艺术和建筑奖。1970年增设了獐文学奖。每项奖金都是1万卢布。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Vladimir Ilyich Lenin) 1870年4月22日生于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个具有革命思想的教育工作者家庭,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在同胞六人中排行第三,自幼聪颖好学,拉丁文和希腊文均极出色,1887年从辛比尔斯克中学毕业时的成绩名列第一。1887年其兄以谋杀沙皇罪被处死,同年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读书,三个月后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开除,旋又被捕流放。1888年10月回到喀山,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1889年5月随家迁居萨马拉(今古比雪夫),1891年毕业于彼得堡大学法律系,以优异成绩通过法律考试,获准从事律师职业。1893年至1895年移居彼得堡。
1895年前往西欧,与一些流亡国外的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最享重望的思想家普列汉诺夫接触,同年返国,成为彼得堡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创立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向工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年12月被捕入狱。1897年2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东部,他在那里与克鲁普斯卡娅结婚,并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和写作。1900年初流放期满。1900年7月去德国慕尼黑,同年12月与普列汉诺夫、马尔托夫在当地创办了马克思主义者的第一张全俄政治报纸《火星报》第一期出版。1903年在伦敦召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讨论党员条件和党的纪律问题,他在其著作《怎么办?》中提出了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的见解。在第二次大会中,列宁坚持建立在“民主集中制”指导下的“新型的党”,要有铁的纪律和严密的组织;而以普列汉诺夫、马尔托夫和托洛茨基为代表的一派则攻击列宁要消灭党内自由,最后要实行一人独裁。列宁派在会上占多数,称为布尔什维克,以马尔托夫为首的一派占少数,称孟什维克。在革命领导权问题上,列宁认为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革命胜利后建立“革命工农民主专政”。
1905年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列宁于11月由国外回到彼得堡。1905年11月至1906年8月直接领导革命斗争。1907年12月根据党的决议再度出国。1912年1月领导在布拉格单独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代表会议,把孟什维克清除出党,使布尔什维克党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两派从此分道扬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列宁宣称第二国际业已死亡,号召“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同年9月去瑞士,两次组织各国反战社会主义者的反战大会。1917年发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分析了什么是战争的真正原因。1917年2月俄国资产阶级经过民主革命,推翻沙皇政府后,产生了由克伦斯基为首的资产阶级自由派政党组成的临时政府,该政府继续进行世界战争,无力使经济免于崩溃。同年4月列宁从瑞士回到彼得格勒,提出把土地分给农民和政府控制私营工商业的政策,使布尔什维克赢得全国各地苏维埃的支持;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战斗口号。关于政权问题,在其所写的《国家与革命》中,提出无产阶级必须粉碎现存的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10月20日左右,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召开中央委员会会议,通过武装夺取政权的决议。列宁亲自领导了武装起义,1917年11月7日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获得胜利。11月8日在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他宣布《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并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主席。苏维埃政权诞生后,列宁和德国签订了对俄国非常不利的《布列斯特和约》。1918年列宁遇刺受伤,很快康复。1919年3月主持召开共产国际成立大会(第三国际),主张民族自决。1918年至1920年内战中,列宁艰苦地组织工农红军,动员人力,挖掘资源,支持军队作战,最后消灭了受协约国支持的白军。1921年宣布新经济政策。在列宁的最后两年里,俄罗斯沙文主义蔓延,特别是斯大林于1922年就任党的总书记后,权力日益集中。列宁曾以最大的努力企图改变这种趋势,不幸于1922年春身患重病。同年4月,医生从他的颈部取出被打进的两颗子弹中的一颗,但一个月后,他又患局部瘫痪症,不能讲话。1923年3月10日起,他完全停止了政治活动。1924年1月21日下年6点30分(莫斯科时间)在莫斯科附近的哥尔克村逝世。
列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他的著作编成《列宁全集》出版。
根据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列宁陵墓建在莫斯科红场克里姆林宫墙正中的前面。最初根据设计师亚·舒谢夫的设计在三天内搭建了一座简易的列宁墓。接着建造了第二座列宁墓,于1924年8月1日开放供瞻仰,它也是木制结构的,但规模比较大,还在陵墓上修建了观礼台,供苏联国家***在红场参加节日庆典时使用。1930年10月,再次根据舒谢夫的设计方案在红场上建成了砖石结构的列宁墓,它保留了原建筑的基本结构,但更为气派,占地面积增加了三倍多,比过去高3米,深红色的石榴石和黑色的大理石使其更加庄严肃穆。墓中安放着置有列宁遗体的水晶棺。1931年在列宁墓两边修建了可容纳1万人的观礼台。为了使列宁遗体始终处于适宜状态,专家们使用一种专门配制的气溶胶液对遗体皮肤做湿润处理并采取了其它一些必要的防护措施,列宁遗体的组织和细胞保存完好,外形几乎未发生变化。自1924年1月27日列宁遗体安置在陵墓中以来,每年有很多国内外游人前来瞻仰列宁遗容。
列宁是俄罗斯苏维埃联邦 社会主义 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要缔造者,那么列宁是怎么死的下面是我为你 收集 整理的列宁是怎么死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列宁是怎么死的
1924年1月21日,列宁与世长辞,年仅54岁。官方公布的资料是死于血管壁硬化导致的中风,因为列宁死后科学家对他的 大脑 进行研究发现他的脑血管非常的硬。但是现在还是有人对列宁的死因进行研究,比如美国 历史 临床病理协会认为54岁的列宁不可能死于中风。
协会在 报告 中提出列宁早逝的原因和他身体里的子弹没有关系,而且他的脑血管硬化非常奇怪。列宁生前不抽烟而且喝酒也是偶尔,实践报告显示列宁没有脑部 肿瘤 、没有高 血压 、 糖尿病 和肥胖等能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虽然有人盛传列宁死于 梅毒 ,但列宁真的死因可能是精神压力和家族遗传。因为列宁的父亲54岁去死的时候也有过中风、 脑溢血 的现象,列宁的兄弟姐妹也有 心血管 疾病 ,所以列宁很可能是遗传了心血管病。
精神压力大的时候引起了列宁的中风,但是并没有致命,因为是轻微的中风,但是当时的列宁神志还是清醒的,可是明显病情好转的列宁却在1924年突然病重,有人也猜测是被人下毒了,因为当时苏联***最高层不允许对列宁遗体做毒物学研究,所以现在列宁之死依然是猜测。
列宁主义介绍
列宁主义是1903年由列宁同志提出来的,是帝国主义时期和无产阶级革命时期的 马克思主义 。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在领导俄国进行十月革命的 社会实践 中创造并发展了列宁主义,坚持结合了马克思主义与新历史时代的无产阶级从而形成列宁主义,并且深入地研究了 资本主义 阶段发展至帝国主义时期的规律。
列宁主义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之间的阶级斗争的 经验 ,列宁主义概括了二十世纪初社会、 自然 科学发展的成果,列宁主义创新地结合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从而让马克思主义精神发展到达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就是列宁主义。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等其它思想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基础。
列宁主义一开始出现在1903年俄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工党的第二次代表会议之后。斯大林于1924年在《论列宁主义基础》的书中系统地阐述了列宁主义。列宁主义意义重大,列宁主义不但开创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新纪元,指引了俄国人民建立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且它还帮助人民争取解放,争取社会进步、繁荣与发展。列宁主义鼓舞和推动了全世界上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去争取解放的斗争。列宁主义至今为止仍然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上的指导方针。
列宁和斯大林关系
列宁和斯大林是什么关系列宁为人知人善任,经过多年的共处,他已经深知斯大林的为人。斯大林性格粗暴,喜欢用行政手段解决事情。曾经,列宁在党的十大期间对季诺维也夫说:“这个厨师只会做辣菜。”这里可以明确看出斯大林行政的暴力。
列宁和斯大林之间的矛盾是怎么产生的一九二二年,列宁的身体 健康 状况每况愈下,这期间是最需要调养的阶段。但是就在这个阶段内,斯大林主管的事项中频频失误。其中一个大问题就是成立苏联的问题,斯大林提出的“自治化”非常明显地违反了民族平等的原则,列宁表示相当不满甚至提出反对。斯大林的主张被反对后,他表现出极度的不甘心,他想法设法打击反对这个方案的党派,最终酿成了“格鲁吉亚事件”。另一个大问题就是外贸垄断的问题。当时会议通过了放松外贸垄断的 决议 ,而列宁没有参会。列宁得知消息之后深感不安,于是建议中央暂缓决议,另一边则做了大量耐心的讲解工作。通过列宁的种种努力,中央全会才撤消了此次会议的 决定 ,但是斯大林却不慎高兴,因为他是放松外贸垄断的主张者之一。
后来斯大林把火全部发在列宁的妻子克鲁普斯卡娅的身上,甚至对其进行侮辱性的谩骂,列宁得知后,给斯大林写了一封绝交信,而斯大林之后的回信当中也丝毫看不出任何道歉的诚意。由此可见,列宁和斯大林的关系并不是很友好。
猜你感 兴趣 :
1 列宁的历史简介
2 列宁是一个怎样的人
3 关于列宁的资料简介
4 列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列宁的生平简介
本文2023-10-04 07:00:3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71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