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是用文言文还是白话文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2收藏

家谱是用文言文还是白话文,第1张

1 族谱的序言有不是白话的吗

这是支谱的序,总谱不在我家这里。括号里的字和标点是我加的,繁体也改成简体了。其实一般也就是说说什么家谱重要啊,介绍祖公啊,然后说说是谁编的啊,祖上住哪儿啊之类的。每个人不一样,其实也参考不了啥的。

谷城于氏支谱

于氏宗谱序

于之先世登州文登人也,明洪武二十五年迁于东阿城北杨柳镇,后移东阿城内。世历两朝,凡数百年矣,修谱数次未便胪列,今有本支十七世昭斋等不忍坐视,不辞劳苦,会同大族,追本求源,不忘渊源,细查老谱。七世祖灼公乃知柔公第三子也。时当明末,父母早丧,二兄外出。公年五周,孤苦伶仃,流落朝头。抚养至十余岁从军,数十年不家。配曾氏,生一子龙江公,携眷回籍。认为朝头故里,自知父灼不明的泒,后人亦不郑重,因而失修。夫谱何为而修?乃敬宗收族也。家有谱,无异水有源。万殊归一又何言哉?虽然亦不可无序,十七世以上名字仍旧,以下按字起名,尊卑之分。闻名而世序昭然,岂不有谱之美哉!

2 宗祠墙壁上的古文翻译求翻译成白话文

宗族祠堂在湖平的中央,面西而朝东,是被皇帝宣敕表彰为义民的祖父谦铭公所居住的地方。明朝进士黄阳先生命名这住所为“正本邑”。

用来彰显美德。年代久远,宗祠坍圮了不少,他的孙子(我)承蒙遗训(我认为不是人名),在原址(估计漏字了)将宗族祠堂重新修葺一番,

但仍用旧名来告诫后人不要忘了先人,诸子贞恕,贞秀,贞兆请。

我作“铭”来纪念这件事 :(((铭曰:邦家有本,正在一人,纲纪有本,正在一身。人身之本,心性天命内直外方。惟义是敬。

怀惧乐患,好恶勿私,庸行庸谨,摄威慑义,父子君臣,我亲我义,夫妇长幼,我别我序。尊贤不善,不仪而明,笃近举远,不爽而贞。

形体隙间,天君荆恪,亲戚我携,天典我薄,根植本茂,源澄水清,己正物格,雇諟明命。

同治伍年岁在丙寅冬月毂日)))国家根源的基础是否存在在于皇帝,法律制度是否存在在于自身。人的原来根本心性,受之于天,是出于天生的。

上天让一个人内心正直,外性刚强,柔顺中正,是最基本的东西。所以要敬重道,怀有敬畏心,有忧患意识,喜好与憎恶不能有私心,而要懂得中庸之道,

小心谨慎的对待自己的行为,对威严和正义保持敬畏 。父亲与儿子之间有亲情、君王与臣子之间有节义、夫妻间有区别、年长与年幼者有主次。

敬重品德高尚的人而不善变,没有庄严的仪态但要内心清楚明白,要能同等待人,虽有过错但有节操。

形体上虽然有空缺,但内心应小心谨慎而恭顺,提携亲戚而不跋扈,淡化听由天命的安排,注重自身的努力勤劳。扎根牢固了树木就茂盛了

源头澄澈了溪水就清澈了,自己明正了,事物的认识程度道理就是无穷无尽的,没有极限的。

引用正确的言论写成这样教诲训命。1866年11月初八

唐朝进士黄阳这个地方为正本乡(县)…我觉得这句可以根据族谱上的记载来确定,“正本邑”是地名,而不是屋名。“前进士”是哪朝就可以如此确定。

3 请求翻译一段古文

‍ 原文句读:

盖闻硕德毓名邦,沿齿行乎乡校。圣朝隆钜典尊贤,始自上庠。洵风世之良规,实引年之盛举。惟老长史齿尊望重,品洁行优,芳型早树于一乡,令闻久孚于合邑。用请文驾光贲宾筵,望即俞允,曷胜翘企。谨启。(望核对,感觉原文似有错讹)

‍ ‍赐进士出身勅勅授文林郎内阁中书现任徽州府教授加三级朱宠

勅授修职郎徽州府学训导卓侯升加一级沈汝霖

侯彚(汇)详乡饮宾六十岁朱君怀立

‍‍ 嘉庆21年季冬月谷旦年家眷弟朱宠沈汝霖全顿首拜

我试着解释一下。但由于其中的人、事及来龙去脉不熟悉,可能出错。

解释:

常说有大德的人可以影响、培育一方文化,乡村小学就因袭了这种好的文化传统。本朝大法规定尊敬贤能,是从大学开始的。对年老退休的贤者加以尊养的举措,确实是社会的好规范、好风气。只有长老阅历丰富,德高望重,品行优洁,好声誉早在一乡树立起来了,美好的声誉很久以来已经取信于全县之人。尊请大驾光临宾筵,望皇上答应,不胜翘足盼望。谨启。

赐进士出身,勅勅授文林郎内阁中书,现任徽州府教授加三级:朱宠(落款人官职及姓名)

勅授修职郎徽州府学训导卓侯,升加一级:沈汝霖(落款人官职及姓名)

侯彚详乡饮宾,六十岁,朱君怀 立(落款人身份及姓名)

1816年腊月吉日(年家眷弟——客套话)朱宠、沈汝霖。 全顿首拜。‍

4 家谱序言,族谱序言,原文在网上能找到家谱或族谱的序言的原文吗

一、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

史所以纪一国之事迹,谱所以叙世代之源流。盖祖宗以一人之身,散而传之千百人之身;且四方错落,有见面莫相识,尊卑莫能辨者;虽一本之亲,几何不秦越视之,世序之淆乱散涣极矣。

家谱之修,上以敬宗,下以收族。大宗小宗列其序,昭穆世次绘为图。

由本支百世,上而溯之,同出一源,此涣而受之以萃之义也。 稽吾族自始祖讳泰公──系出豫章,原籍赣州府安远县杨家寨黎木社庄,于前明嘉靖年间迁徒北流,侨寓县西门刘家井,继迁六贡桥——燕翼贻谋,创业垂统,是为吾族之一世祖也。

厥后皆耕读为业。 五传至高祖象家公,家日益饶,复迁翰堂,遂卜居焉。

是时土寇窃发,蹂躏乡里,公设法捍御,赖以保存者甚众。迨伯祖复斋公、叔祖著斋公以晋秩请封。

追源溯流,欲创修家谱,志焉未逮。 迄今又数十余年,生齿日繁,支派愈盛。

族愈远而支愈分,更再踵而不修,则一脉之贻如同陌路,无以动其水源木本之思,又何以笃其睦族敦伦之谊。 爰是悉心采访,详加纂辑,务令昭穆不紊,世次井然。

凡祖宗之行述、事迹、名号、爵秩与历代墓所、祭产及生忌年月之可以考查者,悉行纂录,寿诸枣梨,传为家乘。 由今日逆而溯之,原其本出自一人。

自始祖顺而推之,溯其流一十三世。所以联属族人,使览斯新谱者,父兄宗族俨在庭帏,长幼尊卑秩然不紊。

俾咸之一本之谊,共敦九族之亲,而尊祖敬宗,敦伦收族之心有不感发而兴起者乎。 大清道光七年岁次丁亥仲冬谷旦第九代孙森谨识 电脑整理:十四代孙业挥 1998。

7。23武汉 二、天地生物人为贵。

曷贵乎尔?以其具天秩之彝伦,有以笃水源木本之念,凛凛然统族属而不昧厥初也。 夫祖宗往矣,而若子若孙若曾元以下,非一脉之留贻乎?故尊祖者不可不敬宗,敬宗者不可不收族。

诚哉老泉之言曰:情见乎亲,亲尽则情尽如途人也。吾所相视如途人者,其初兄弟也;兄弟其初一人之身也。

分而至于途人者,势也。势无如之何也,幸未至于途人也。

使之无至于忽忘焉,可也。噫!人各有心,未有闻老泉之言而孝悌之心不油然以生者,此吾谱之所以不容缓也。

我翰堂刘氏,自始祖讳泰公──原籍江西赣州府安远县杨家寨黎木社庄,前明嘉靖年间,因故乡兵燹,流离迁徒,遂至于粤,卜筑于北邑之西门内。耕田而食,凿井而饮。

今遗井犹存──即邑乘所称刘家井是也。 后迁于二厢之翰堂,又移居六贡屯村。

故僻地槎牙,杭苇跋涉者,颇形困顿! 二世祖念庄公,三世祖明善公,乃舍田为路,累石成桥,通往来,济利涉,行人赖焉──即邑乘所载六贡桥是也。 递传而下,俱隐于农。

时风气古朴,丧葬过于简略。故历代祖墓俱系土坟无碑。

未建宗祠,故亦不立主奉祀,惟春秋祭墓。茔域徒存,其原籍宗派、生殁年月,亦俱无从查考矣! 迨五世高大父象家公,为故明邑庠生。

六世曾大父,为国朝邑增广生,恬淡好学,不求仕进,多积阴功,广行善事:如让产于兄、还质田、存人祀诸善举,都人士艳称之。 邑乘所志皆实录也。

七世长伯祖复斋公,以明经授昭平教谕,卓有政声。后沐覃恩,荣膺敕命移赠先人。

其生平善迹,县志列传详载之。 而先大父著斋公,亦就职州司马加级,请封秩阶正四品,荣赠两代,行见家声克振,祖泽绵长。

则所以承先启后者,窃幸不至于昧厥初也。 顾族属日繁,支分派别,由期而功、而缌麻、而袒免而至于无服,几几乎相视如途人矣!若不亟为纂辑,登诸谱牒,则无以收族者,即无以敬宗,即无以尊祖。

忘本之咎,可胜数哉。 爰与族人详为采辑。

自一代以至十三代,序世次,辨昭穆,联疏远,别尊卑,无不穷其源而溯其本。 其生殁年代从前失于简略者,姑阙其疑;而有徵信者,不安于略。

盖数阅月而后成帙,敬寿枣梨以作家乘。颜曰《翰堂刘氏族谱》,原其始也。

后之览是谱者,庶几笃亲亲之谊,怀睦族之思,俾祖宗一脉之贻,不至同于陌路,而孝悌之心,不亦油然以生哉。 谨缀其略于简端。

道光七年岁次丁亥仲冬谷旦 仲支第九代孙敏榘谨识 电脑整理:十四代孙业挥1998。8。

21武汉 三、家乘族谱是构成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透过族谱,可以看到变幻着的历史风云以及跌宕起伏的人世沧桑。

家谱文化的丰厚底蕴对研究地方志、民俗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均有重要价值。 尊祖敬宗是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寻根溯源是人类的天性。

炎黄之陵自不必说,各姓始祖的陵墓,也已成为近年来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的圣地。一些著名陵墓已成为其所在地的重要旅游资源。

当前,国内外享有盛名的资料中心、图书馆均以珍藏有我国一些姓氏的族谱为荣。 谱牒学,姓氏学已注入了崭新的内容,成为一门跨专业的边缘学科。

它不仅列入了高等学校的专业课程,也已成为部分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内容,一些科学研究部门也已把其列为重点研究项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少姓氏已把其家谱在因特网上发布,从而打破空间限制,使族人可在世界各地互相交流。

实际上,已有人编制了旨在使全球华人能快速寻根,编制族谱,查找亲人的网站。 《翰堂刘氏族谱》网站于1999年在网上发布,有不少读者访问及留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树有根。

5 为什么会有写“族谱”的传统

族谱,又称家乘、宗谱、公谱、祖谱、谱书、家牒、族牒。

它是记录家族组织活动的档案材料。福建的族谱兴于宋代,盛于明清之后。

修谱的动机是“溯渊源,分疏戚,序尊卑。”(安溪《谢氏总谱》卷首《联谱序》)族谱的形式有装订成册的(古为线装,今与一般印刷物相同),也有图表式的。

许多家族把编纂族谱作为后代子孙的一项义务写进族规,重修族谱年限不等。闽北浦城的季氏和李氏家族,均规定族谱30年一修。

房氏则规定“宗谱有贤子孙或十年、三十年一修,则存没葬地,时日不爽。先儒云,一世不修谱为不孝,宜知之。”

(清·光绪《闽浦房氏族谱》)类似的族规,使修谱用家族法的形式永久化了。 族谱所载内容详略不一,通常除记载全族的户口、婚配和血缘关系外,还有全族的坟墓、族田族产、祠庙等的方位、数量及管理使用办法、家族的规约训诫、修谱凡例义则、各类合同契约文书等。

一些较详的族谱,还记载有家族历代的重大事件、与外界的纠纷、可嘉奖的人物传记、科举出仕、名人传记以及义行节烈等。 族谱的核心内容是记载家族的世系源流、血缘系统。

以防血缘关系紊乱而导致家族瓦解。连城《新泉张氏族谱》卷首说得明白:“亲疏派别得谱则溯其源,上下分支得谱则穷其本,即荡析代变,而皆有所考焉。”

为达到显示血统的目的,各地族谱均有认中国先朝名人为远祖的习俗,这种附会的谱风,虽能使其家系倍增光彩,但往往导致家史失真和对后代误导。 安溪湖头的李氏宗谱,认先祖为道教创始人李耳,直系则“出陇西,为唐高祖李渊公之苗裔。”

南靖庙兜郭姓,认始祖为周文王之弟“虢叔”(“虢”与“郭”音近),并由虢叔是黄帝的二十七世裔孙,郭子仪是虢叔的第六十世孙、黄帝的八十七世裔孙,而推论自己的宗族嫡出于中唐名将郭子仪。 (《南靖文史资料》第二期89页《庙兜郭姓的历史渊源》何柳枝)这些记载,易使族人深信不疑。

其他的如刘姓必溯祖为刘邦,肖姓多探源为萧何,都是这种攀强名流、附会望族的修谱心态之反映。 族谱中,家族迁居(开基)始祖之下的代系排列严格分明,不容混淆。

这往往是族谱中最具史实价值的部分。福建的许多家族,都实行名字排行制(古称“昭穆”),俗称“排辈份”。

即在同一辈份的族人中名或字须用某个统一规定的单字起头,再与其他单字结合成名或字,以示区别。如某一父辈生三子,儿辈名按“永”字排列,分别称“永志”、“永仁”、“永贵”。

如此,在族谱中一看“永”字排行便可知其为兄弟或堂兄弟辈份。已去世者,则在其名上写上谥称并加上“公”字,以示区别,沙县一带习俗,收养子若无族长和六亲认可,不可上谱排字辈,否则会被骂为“出透的人”而遭岐视。

排辈份除少数由祖、父辈临时决定外,大多是按先祖早已选定的排行用字。 南靖县双峰村《丘氏族谱》载:从其二十一世始,标定的昭穆用字是:“文章 ,诗礼传家。

创垂显奕,继述藏嘉。光前荣耀,世德作裘。

仁亲义祖,燕翼贻谋。桂芳兰茂,日新月盛。

思皇多佑,福禄来成。庆余善积,谱泽绵延。

宗风丕振,亿万斯年。”(《南靖文史资料》第二期86页《双峰丘氏的历史渊源》林明波)目前已传至“垂”、“显”字辈,即第三十至三十一世。

这种按族谱排辈份的方法,使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俗象,由于世系分支发展速度不一,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或“伯”。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

为了区别同辈中的年龄次序,“排辈份”之外还要“排号”。 永泰县同安乡张氏族谱规定,族人添丁按先后次序排号,日常称呼常舍其名而直呼其号,如同辈中是第20个出生的,就直呼“二十”以代名字。

这一习俗在当地一些年高者中至今仍颇为流行。 同一姓氏的不同分支家族,还经常利用族谱中的血缘世系排行记载,进行“联谱”活动。

安溪谢氏家族,曾于民国年间合数十宗支进行大联谱。辈份分明后,各宗支子孙公议决定排行班次悉归画一,修纂总谱,旨在扩大家族势力。

谢氏家族裔孙谢维峻在《联谱序》中称:“联之以谱,化弱小为强大,转柔软为坚刚,众志成城。”此外还有,当族谱分支过多时另分几个房派修谱(房谱和族谱通称家谱)。

如一房人外迁,其房谱分出后就成为新的族谱。 由于族谱为同一姓氏家族承继的依据,故一般只记男丁。

少数族谱也将族中所谓“贞妇烈女”记载入乘。族谱有的依不同对象规定用笔着色的。

据《岛居三录》载:“泉郡向修族谱,世系图所牵连之线,有红有黑,体例甚严。 红线者,一本至亲,虽远房承宗亦然;黑线者,乞养异姓,即显宦不能免,此亦春秋诛心之法也。”

有功名成就或能光宗耀祖之人,族谱中用红笔记入以示表彰,过去秀才或秀才以上的读书人也用朱笔入谱。现在一些新修族谱仍沿此习。

寿宁《刘氏总谱》中,凡上大学的族人,名下都划上红线,所书的姓名用谱名(即按族谱排行而起的名字),抱养子用黑线注明(连城一带是用蓝线)。 修谱和查阅族谱也很有讲究。

旧时对祖谱保管十分重视,须慎重保存,定期曝晒,认真缮修。

德川家宗家家谱

清和天皇——贞纯亲王——源经基——满仲——赖信——赖义——义家——义国——新田义重——得川义季——世良田赖氏——教氏——家时——满义——政义——亲季——有亲——松平亲氏——泰亲——信光=一色宗义之女——亲忠=铃木重胜之女——长亲=松平近宗之女——信忠=大河内满成之女——清康=青木贞景之女——广忠=水野忠政之女传通院——德川家康

初代征夷大将军安国院东照大权现德川家康

生卒:1542-1616,1603-1605在位

正室夫人:筑山殿源氏(今川义元之妹)1579赐死

继室:旭姬(丰臣秀吉之妹)

次代台德院秀忠

血统:德川家康=户冢忠春之女宝台院西乡——秀忠

1579-1632,1605-1623在位

正室:崇源院阿江与藤原达子(浅井长政与织田阿市之女)

三代大猷院家光

血统:德川秀忠=正室阿江与——家光

1604-1651,1623-1651在位

正室:本理院藤原孝子(关白鹰司信房之女)

四代严有院家纲

血统:德川家光=青木利长之女宝树院阿乐——家纲

1641-1680,1651-1680在位

正室:高严院浅宫显子(伏见宫贞清亲王之女)

五代常宪院纲吉

血统:德川家光=本庄宗利之女桂昌院阿玉——纲吉

1646-1709,1680-1709在位

正室:净光院藤原信子(关白鹰司房辅之女)

六代文昭院家宣

血统:德川家光=冈部重家之女顺性院阿夏——甲府藩主纲重=长昌院阿保良田中氏——家宣

1662-1712,1709-1712在位

正室:天英院藤原熙子(关白近卫基熙之女)

七代有章院家继

血统:德川家宣=胜田著邑之女月光院阿喜世——家继

1709-1716,1712-1716在位

正室:净琳院八十宫吉子(灵元天皇之女)

八代有德院吉宗

血统:德川家康=正木赖忠之女养珠院阿万——纪伊藩主赖宣=中川氏——光贞=净圆院阿由利巨势氏——吉宗

1684-1751,1716-1751在位

正室:宽德院真宫理子(伏见宫贞致亲王之女)

九代淳信院家重

血统:德川吉宗=大久保忠直之女深德院阿须磨——家重

1711-1761,1745-1760在位

正室:证明院比宫培子(伏见宫邦永亲王之女)

十代浚明院家治

血统:德川家重=梅溪通条之女至心院阿幸——家治

1737-1786,1760-1786在位

正室:心观院五十宫伦子(闲院宫直仁亲王之女)

十一代文恭院家齐

血统:德川吉宗=谷口正次之女深心院阿梅——一桥德川宗尹=细田氏——治济=岩本氏——家齐

1773-1841,1786-1837在位

正室:广大院藤原寔子(右大臣近卫经熙养女,萨摩藩岛津重豪之女)

十二代慎德院家庆

血统:德川家齐=押田胜敏之女香琳院阿乐

1793-1853,1837-1853在位

正室:乐宫乔子(有栖川宫织仁亲王之女)

十三代温恭院家定

血统:德川家庆=迹部正贤之女本寿院阿美津——家定

1824-1858,1853-1858在位

正室:天亲院藤原任子(关白鹰司政熙之女)

继室:澄心院藤原秀子(关白一条忠良之女)

再继室:天璋院源敬子(萨摩藩岛津齐彬之养女,岛津忠刚之女)

十四代昭德院家茂

血统:德川家齐=梶胜俊之女妙操院阿登势——纪伊德川齐顺=实成院阿美佐松平氏——家茂

1846-1866,1858-1866在位

正室:和宫亲子(仁孝天皇之女)

十五代庆喜

血统:德川家康=正木赖忠之女养珠院阿万——水户德川赖房=谷氏——高松藩主松平赖重=土井氏——松平赖侯=樋口氏——赖丰=汤浅氏——水户德川宗尧=德川吉孚之女美代姬——宗翰=榊原氏——治保=一条道香之女八代姬——治纪=外山氏——齐昭=有栖川宫织仁亲王之女登美宫吉子——庆喜

1837-1913,1866-1867在位,大将军取消,改称公爵

正室:贞肃院藤原美贺子(左大臣一条忠香之养女,今出川公久之女)

十六代家达

血统:德川吉宗=谷口正次之女深心院阿梅——一桥德川宗尹=细田氏——治济=丸山氏——田安德川齐匡=篠崎氏——庆赖=高井氏——家达

1863-1940,1868-1940出任德川家宗家当主,1929-1940日本红十字会会长,1903-1933贵族院议长

正室:藤原泰子(左大臣近卫忠房之女)

十七代家正

血统:德川家达=泰子夫人——家正1884-1963,1940-1963在位,悉尼总领事,加拿大公使,土耳其大使,1946-1947贵族院议长

正室:源正子(岛津忠义公爵之女)

嫡子十八代继承人家英,早卒

十八代恒孝

血统:见德川庆喜血统。水户德川治保=前田氏——高须藩主松平义和=平松氏——松平义建=古森氏——陆奥会津藩主松平容保(新选组的支持者)=会津松平容敬之女——松平恒雄(驻美国英国大使,参议院议长)=锅岛直大侯爵之女信子——松平一郎(东京银行行长)=徳川家正公爵之女丰子——恒孝

1940-今,1963-今在位,日本邮船社长

正室:寺岛幸子(萨摩藩士寺岛宗从伯爵之女,母亲为细川护熙首相的亲姑姑)

嫡子德川家广

织田家家谱

  平重盛——织田亲实——亲基——亲行——行广——末广——基实——广村——真昌——常昌——常胜——教广——常任——胜久——久长——敏定——信定——信秀

织田信秀

生没年:1510-1551

父:织田信定

弾正忠

1527-1538 胜幡城主

1538-1539 那古野城主

1539- 古渡城主

正室:土田御前(父:土田下総守政久)

1534-1582 信长

?-1558 信胜(信行)

1543-1614 信包

?-1555 喜六郎秀孝

庶出:

?-1574 信広

?-1556 守山城主 安房守信时

1545-1570 野夫城主 信治

?-1570 小江木城主 彦七郎信兴

?-1574 半左卫门秀成

1547-1621 长益(有楽斎)

?-1582 又五郎长利

女子(神保氏张夫人)

犬山殿(犬山城主 织田信清夫人)

女子(小岛城主 斎藤秀龙室夫人)

女子(大桥重长夫人)

1547-1583 阿市(浅井长政与柴田胜家夫人)

?-1582 阿犬(尾张大野城主 佐治八郎为兴夫人)

女子(苗木城主 苗木勘太郎夫人)

小幡殿(小幡城主 织田信成夫人)

乃夫殿(津田元秀夫人)

女子(津田出云守夫人)

信徳院殿(小林城主 牧长清夫人)

女子(饭尾尚清夫人)

沓挂城主 中根信照

1552-1573 栄轮院殿(小田井城主 织田又六郎信直夫人)

织田信长

生没年:1534-1582

父:织田信秀

幼名:吉法师

1578 正二位

1917 赠正一位

正室:浓姫、帰蝶1535-?(父:斎藤道三)

侧室:原田直子(兄:原田直政)

1554-1647 信正

侧室:吉乃-1566(父:生驹家宗)

1557-1582 信忠

1558-1630 信雄

1559-1636 徳姫 冈崎殿(冈崎信康夫人)

侧室:坂氏

1558-1583 信孝

侧室:某

1571- 信秀

侧室:兴云院殿 阿锅-1612(父:高畑源十郎)

1573-1615 信吉

1576-1602 信高

?-1643 康清院殿 振(小川城主 水野忠胤和佐治一成夫人)

侧室:土方雄久之女

1574-1624 信贞

?-1609 信好

?-1600 长次

1558-1641 相応院殿 冬姫(蒲生氏郷夫人)

1567-1616 秀子 上野御方(筒井定次夫人)

1574-1623 玉泉院殿 永(加贺金沢藩二代藩主 前田利长夫人)

1574-1653 报恩院殿(丹羽长重夫人)

侧室:慈徳院殿(信忠乳母)

?-1603 三之丸殿(豊臣秀吉侧室和関白 二条昭実北政所)

1567-? 阿鹤(中川秀政夫人)

女子(万里小路充房夫人)

?-1608 月明院殿(従三位権中纳言 徳大寺実久夫人)

?-1571 养女龙胜寺殿(武田胜頼夫人、生父:美浓苗木城主 远山友忠)

养女某(大纳言 二条昭実侧室)

养女某(滝川一益夫人)

养女某(畠山昭高夫人)

养女某(筒井顺庆夫人)

不详所出:

1568-1585 羽柴秀胜

?-1582 犬山城主 源三郎胜长

织田信忠

生没年:1557-1582

父:织田信长

幼名:奇妙丸

初名:信重

1577 正三位

1577 左近卫中将

婚约者:松姫(父:武田信玄)

正室:塩川长満之女

1580-1605 秀信

1581-1625 秀则

女子

织田秀信

生没年:1580-1605

父:织田信忠

幼名:三法师

1596 従三位

1596 中纳言

正室:豊臣秀胜之女

织田信孝

生没年:1558-1583

父:织田信长

幼名:三七

--------------------------------------------------------------------------------

2 织田家家谱 ——转贴

1568-1582 神戸信孝

岐阜城主

正室:神戸具盛之女

羽柴秀胜

生没年:1568-1585

父:织田信长

义父:羽柴秀吉

幼名:次

丹波亀山城主

権中纳言

正三位

妻:毛利辉元之养女

织田信雄

生没年:1558-1630

父:织田信长

义父:北畠具教

幼名:茶筅丸

初名:具豊、信意、信胜

1571-1582 北畠具豊

1585 正二位

1585 内大臣

大和松山藩初代藩主

正室:千代御前 雪姫(父:伊势国司 北畠具教)

1583-1610 秀雄

-1574 但马守 高雄

1586-? 阿小姫

女子(义父:豊臣秀吉)

?-1641 女子(加贺守 佐佐一义室)

继室:木造具政之女

1584-1626 信良

侧室:某

1590-1674 高长

长雄

女子(丹后守 土方雄氏夫人)

女子(生驹直胜夫人)

女子(佐佐木政胜夫人)

侧室:津田氏

?-1666 伊予守 信为

?-1651 侍従正五位上 良雄

织田信良

生没年:1584-1626

父:织田信雄

上野小幡藩初代藩主

1623 従四位上

1623 左少将

正室:大纳言 久我通兴之孙女

1625-1650 信昌

侧室:某

猿千代

女子(骏河府中藩主 徳川忠长夫人)

女子(能登守 稲叶信通夫人)

织田信昌

生没年:1625-1650

父:织田信良

幼名:百介

1626-1650 上野小幡藩二代藩主

1648 従四位下

1648 兵部大辅

正室:某

1643-1714 养子信久

女子(高家 织田长迢夫人)

织田信久

生没年:1643-1714

父:大和松山藩二代藩主 织田高长(信长之子信雄之子)

义父:织田信昌

幼名:左门

1650-1714 上野小幡藩三代藩主

1657 従四位下

1692 越前守

正室:能登守 稲叶信通之女

1661-1685 信盛

1663-1693 信知

侧室:某

1661-1731 信就

信允

女子(筑后守 木村纯尹夫人)

织田信就

生没年:1661-1731

父:织田信久

幼名:八、伊织、帯刀

1714-1731 上野小幡藩四代藩主

1714 従四位下

1722 侍従

正室:某

1703-1733 信房

信常

信乗

1713-1762 信右

长顕

女子(津田正春夫人)

1723-1764 信富

长季

织田信右

生没年:1713-1762

父:织田信就

1731-1759 上野小幡藩五代藩主

1736 従四位下

1736 兵部大辅

正室:常陆府中藩三代藩主 松平頼明之女

侧室:某

1741-1757 従五位下越前守 信贲

女子(九鬼隆贞夫人)

信尹

1723-1764 养子信富

织田信富

生没年:1723-1764

父:上野小幡藩四代藩主 织田信就

义父:织田信右

1758 従五位下

1758 和泉守

1759-1764 上野小幡藩六代藩主

正室:某

1745-1783 养子信邦

养女某(上野小幡藩七代藩主 织田信邦夫人、生父:织田信乗)

织田信邦

生没年:1745-1783

父:高家 织田信栄(信长——信雄——高长——长政——信清——信荣)

义父: 织田信富

幼名:五百八

1764-1767 上野小幡藩七代藩主

1764 従五位下

1764 美浓守

1767 因明和事件取消当主之位

正室:织田信乗之女、织田信富养女

信易

1751-1818 养子信浮

织田信浮

生没年:1751-1818

父:高家 织田信栄

义父:织田信邦

1767- 出羽高畠藩初代藩主

1772 従五位下

1775 左近将监

正室:土佐守 一柳末栄之女

女子(淡路守 田沼意明夫人)

继室:长门守 相马恕胤之女

继室:能登守 小笠原长恭之女

信美

侧室:某

民松

长义

长郷

织田信美

生没年:

父:织田信浮

幼名:百太郎

1818-1831 出羽高畠藩二代藩主

1831- 出羽天童藩初代藩主

正室:某

信学

织田信学

生没年:1819—?

父:织田信美

-1868 出羽天童藩三代藩主

1868 奥羽镇抚史先导

正室:系子

信敏

寿恵丸

织田信敏

生没年:1853—1870

父:织田信学

1868 出羽天童藩四代藩主

养子信恒

织田信恒

生没年:

父:相马诚胤(源氏佐竹义重——岩城贞隆——佐竹义隆——义処——相马叙胤——徳胤——恕胤——祥胤——益胤——充胤——诚胤)

义父:织田信敏

农林政务次官

日本放送协会理事

子:信正

织田信正

神奈川五十铃动力机械课长

只找到这2个 今川不好找啊

最后一个字是五行,名字说全才知道

明朝皇族字辈表:

  

序号 姓名 孙辈起二十代后裔使用之字辈

1 朱标 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2 朱樉 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惇

3 朱棡 济、美、钟、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

4 朱棣 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5 朱橚 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肃、恭、绍、伦、敷、惠、润、昭、格、广、登、庸

6 朱桢 孟、季、均、荣、显、英、华、蕴、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土、立、全、功

7 朱榑 贤、能、长、可、庆、睿、智、实、堪、宗、养、性、期、渊、雅、寅、思、复、会、通

8 朱梓 (无)

9 朱杞 (无)

10 朱檀 肇、泰、阳、当、健、观、颐、寿、以、弘、振、举、希、兼、达、康、庄、遇、本、宁

11 朱椿 悦、友、申、宾、让、承、宣、奉、至、平、懋、进、深、滋、益、端、居、务、穆、清

12 朱柏 久、镇、开、方、岳、扬、威、谨、礼、仪、刚、毅、循、超、卓、权、衡、素、自、持

13 朱桂 逊、仕、成、聪、俊、充、廷、鼐、鼎、彝、传、贻、连、秀、郁、炳、燿、壮、洪、基

14 朱柍 瞻、禄、贡、真、弼、缙、绅、识、烈、忠、曦、晖、跻、当、运、凯、谏、处、恒、隆

15 朱植 贵、豪、恩、宠、致、宪、术、俨、尊、儒、云、仍、祺、保、合、操、翰、丽、龙、舆

16 朱栴 秩、邃、寘、台、鼒、倪、伸、帅、倬、奇、适、完、因、巨、衎、骘、眷、发、需、毗

17 朱权 磐、奠、觐、宸、拱、多、谋、统、议、中、总、添、支、庶、阔、作、哲、向、亲、衷

18 朱楩 徽、音、膺、彦、誉、定、干、企、禋、雍、崇、礼、原、谘、访、宽、镕、喜、贲、从

19 朱橞 赋、质、僖、雄、敞、丛、兴、阐、福、昌、笃、谐、恂、怿、豫、扩、霁、昱、祯、祥

20 朱松 冲、范、徵、偕、旭、融、谟、朗、璟、逵、亶、韶、愉、灏、慥、令、绪、价、蕃、维

21 朱模 佶、幼、诠、勋、胤、恬、珵、效、回、瑝、湜、源、諲、晳、暐、圭、璧、澈、澄、昂

22 朱楹 斐、序、斌、廷、赏、凝、覃、浚、祉、襄、恢、严、颛、辑、矩、缜、密、廓、程、纲

23 朱桱 琼、芝、弥、宇、宙、硕、器、聿、琳、琚、启、龄、蒙、颂、体、嘉、历、协、铭、图

24 朱栋 伟、闻、参、望、奭、箴、诲、洎、皋、夔、麒、麟、馀、积、兆、奎、颖、晔、璇、玑

25 朱(木+彝) 颙、勉、諟、訏、典、褒、珂、采、凤、琛、应、畴、颁、胄、选、昆、玉、冠、泉、金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宰相由余之后。由余,周携王

余姓图腾

姬余臣之孙。出生于春秋时天水一带。由余的祖先原居当时的晋地,因避乱迁入西戎。传至由余,在西戎为官,世居歙州(今安徽黄山歙县),成为为新安大族。后奉命出使秦国,见秦穆公嬴任好贤德大度,遂留在秦国为臣。由余在秦国,为秦穆公谋划了征伐西戎之计。周襄王三十年(公元前623年),秦穆公采用由余之计,率军先攻占北地郡和陇西地区,割裂了西戎诸部落之间的联系,之后逐个击破,灭西戎十四国,拓地千里,使秦国成为了春秋时期的西方霸主。秦穆公因由余之功,赐封其为秦国上卿(即宰相)。由余的后代子孙以先祖名字为姓氏,一部分称余氏,一部分称由氏。由、余二氏同宗同源,史称余氏正宗,读音作yú(ㄩˊ)。

余氏族人大多尊奉由余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姒姓,出自上古禹帝的小儿子姒罕,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源流三

源于赤狄族,出自秦、汉时期赤狄族隗姓之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源流四

源于匈奴族,出自汉朝时期匈奴梼余(读音为“涂”,非“鱼”)部之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族人中有取原居地名称为汉姓者,称余氏。(待考)

源流五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云南镇雄县余氏,自称系蒙古族铁木复姓所改,为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后代,出自铁穆氏宰相之家。有诗为证:“余本元朝宰相家,洪兵赶散入西……前传诗句词如此,后嗣相逢系本家”。

源流六

源于地名,出自汉朝时期古蜀国褒余之道,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李白在著名的《蜀道难》中对褒余栈道有明确的描述。世代居于褒余栈道沿途之民众工匠、驿站官吏、商家栈伙等,皆有以居地名称为姓氏者,称褒余氏、褒斜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褒氏、余氏、斜氏,余氏读音作xié(ㄒㄧㄝˊ)。

源流七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尼玛哈氏,源于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尼漫古不姓氏、金国时期为尼庞古部,以部为氏,满语为Nimaha

Hala,汉义“鱼”,世居辽阳(今辽宁辽阳),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余氏、俞氏、于氏、胜氏等。

⑵满族裕瑚噜氏,满语为Yúhúrú

Hala,以地为氏,世居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安楚拉库(今吉林安图松花江上游二道河一带)、长白山、裕瑚鲁(今黑龙江右岸俄罗斯耶拉布加),后多冠汉姓为余氏、玉氏、裕氏、于氏、娄氏等。

源流八

源于傈僳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源流九

源于羌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源流十

源于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源流十一

源于古氐族,出自唐朝时期白马氐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源流十二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苗族、彝族、布依族、土家族、白族、保安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余氏族人分布。

2始祖编辑

由余:春秋时秦国的上卿,也作繇余。其祖先原为晋人,逃亡入西戎(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的泛称)。初在西戎任职,后奉命出使秦国,见秦穆公贤德大度,便留秦国为相,很得穆公信任。时秦作为众多诸侯国之一,其地位并不显要。由余为上卿后,果然不出穆公所望,他助秦穆公谋划攻伐西戎之策,灭国十二,拓地千里,而称霸西戎,最后使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由余因曾为秦国富强、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人引以为荣,遂以其字为氏,尊其为余姓的得姓始祖。

余良:字宁仲,初名史咸,字亨仲。自歙州徙洪之分宁安居坳下初开长茅为始祖。寿九十八,卒葬长茅六墓埚子午兼癸丁向。与长茅祖居南北想望事详宁州志。宋真宗仁宗朝赠刑二部尚书。元配:南宫氏,葬合夫墓。有五子:革、贲、旅、咸、升。

余琥:字炳雯,呈珀菴。明正德元年丙寅五月十四午时生,万历十三年乙酉九月初八日酉时没,寿八十,葬旧尊阳都八甲社坟土地现称沙田乡卽松木潭对河之马蹄段屋侧。是为迁长始祖炳雯公世系始祖。

家谱是用文言文还是白话文

1 族谱的序言有不是白话的吗 这是支谱的序,总谱不在我家这里。括号里的字和标点是我加的,繁体也改成简体了。其实一般也就是说说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