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渐疏的巨鹿--魏徵(征)故里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1收藏

十渐疏的巨鹿--魏徵(征)故里,第1张

历史大都记载魏征是巨鹿人,但馆陶和晋县却在个别记载魏征是“巨鹿下曲阳人”。下曲阳即是属于巨鹿,遍观从隋朝、唐朝到今天,历代政府所设巨鹿郡/巨鹿县的辖境都在邢台市范围。而且唐时的馆陶和晋县不属于巨鹿郡/巨鹿县管辖。 一、 清代台州市《魏氏宗谱》记载魏徵为顺德府巨鹿人,“魏徵厥里居固直隶顺德府钜鹿县人”,直隶顺德府钜鹿县即为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浙江省台州市魏玉生先生于2004年给邢台巨鹿县来信谈:“我在一份资料上看到有关魏徵故里的争议,现将我们台州魏氏族谱中的记载,提供给你们参考。

1、台州魏氏在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修谱序言中记载:‘魏徵厥里居固直隶顺德府钜鹿县人’(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

2、台州魏氏始祖魏宗谅是魏徵的曾孙,也是钜鹿县人。其《魏氏族谱》中记载:魏徵子叔瑜、孙华、曾孙宗谅。族谱中记载魏宗谅的家乡是‘直隶顺德府钜鹿县’。

这封信已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魏徵故里是现今之河北省邢台市钜鹿县。同时也揭开了一个谜,即《贞观政要·魏徵传》载:“魏徵钜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内黄”,其“近”在何时?据查《贞观政要》约成书于720年。而魏宗谅于公元710年之任台州刺史。由此推断则徙家当为710至720年之间,方可谓“近”。

二、清代光绪年间兰溪市《魏氏家谱》明确记载,兰溪魏姓始祖系唐代名臣魏征,出于巨鹿郡(唐代巨鹿郡为今邢台市),这套家谱共分四卷,前三卷为清光绪年间的印刷本,后一卷为手写本。据介绍,该家谱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代光绪二十四年,家谱记载了初唐至清朝光绪年间兰溪游埠魏家村魏姓家族的繁衍、生息情况。家谱中不但有魏征等家族中名人的介绍及画像,还收录了清代皇帝对魏家所下的诏书。据家谱记载,魏姓最早出于河北巨鹿郡(今邢台市),而兰溪魏姓则是在宋代由福建建宁迁入。 民国时期邢台巨鹿古城发掘出的唐代时期的魏徵祠堂和魏徵铁像也证明魏徵是邢台巨鹿人。

1918年,河北邢台巨鹿县遇大旱漳河水干民众打井自救无意中挖出大批古陶瓷顿时引起国内外轰动知识界与考古界极为震惊天津博物院于1920年亲临巨鹿进行考古调查,1921年,北京历史博物馆对巨鹿故城三明寺进行正式发掘。

考古发现:钜鹿南门内路东靠北有一处唐代建筑物“魏徵祠堂”,祠堂内有唐代所铸的魏徵铁像。有人要发掘该祠堂。因南门外有一小村村民皆姓魏,言称为魏徵后人,前来阻止发掘,所以保存未毁。魏徵像于唐代用铁铸成。

据有关记载,直到1930年时候的故宫博物院中的奉先殿,还的确供奉着原清朝历代皇帝皇后画像。

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12月4日,溥仪受到特赦,其归京后,也曾与故宫方面有很多交涉,其中就关于清朝祖先牌位的归属问题。  

据说当时清朝的那些“圣像”供奉在寿皇殿中,但其殿屋顶年久失修,常有漏雨现象。故宫方面也将“圣像”进行了转移。不过溥仪趁此机会让其他皇室成员出面,企图索要回其祖宗的牌位和画像。

那照这样说,清代帝王的排位“圣像”应该还保存于故宫了但现在奉先殿内部已经改为钟表馆,清朝的太庙也被改建,早已经是物是人非。很多人也就认为清代帝王的牌位被收进仓库去了。

不过,也有一些在清末时流落民间。据说,乾隆牌位本来一直摆放在太庙里,但是1914年,被太庙管事太监私自将它**,卖给了德国古董商戴赛尔。在2005年9月,中国人还以4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在拍卖会上拍回。

满清初期,直到乾隆中前期的时候,满清一直都是就“金钱鼠尾辫”,大体就是一根很细的小辫子,头部其余的地方都是大秃子。乾隆中后期,因为已经入关上百年了,这些满人终于有了一些审美能力,觉得这造型简直丑爆了,但是也不能全改了,那样就违反祖制了,所以变通了一下,辫子稍微粗了一些,叫“蛇尾辫”。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清朝人都留着“阴阳头”,这个叫“牛尾辫”,是清晚期的头型。

现在留下的清代皇帝画像,都是戴着皇冠的,所以看不见那个大秃瓢,辫子也是垂在背后的,自然也是看不出来粗细。但是能看出少量的鬓角,或者是络腮胡子。具体的我还真没研究过为什么,所以只能揣测:

首先一种可能就是满清剃秃瓢,跟咱们现代人不太一样,咱们现在都是刮的非常亮,那个时代,尤其给皇帝刮,刮的太亮不现实,容易破了。所以满清时代的秃瓢发型,可能是留着一层薄薄的绒毛吧。

其次这些皇帝都带着帽子,我们只能看到他们有鬓角,也许头顶就是光秃秃,油光锃亮的,这也不矛盾吧。鬓角是鬓角,头发是头发嘛,虽然满人不许所有人留头发,但是没规定不许留鬓角呀,也许满人皇帝们喜欢留鬓角吧,就跟喜欢留胡子一样,不然整个脑袋一根毛都没有,那不是成了和尚跟太监的结合体了?

有人提到说可能是宫廷画师对这些皇帝的美化,这个我不认同。给皇帝画像,肯定是要美化,比如康熙脸上的麻子,乾陵短小的身材,这些不能体现。但他本身没头发的地方,你给他画上,这肯定不行的。剃秃瓢是清朝的国策,在那些满清皇帝看来根本不是缺点,画师怎么敢胡乱添头发呢,这是找死罪呢。

所以画像上有鬓角,有络腮胡子肯定是真的,清朝前中期留鼠尾辫也是真的。所以没头发,为什么有鬓角,只能是我上面说的原因了。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我国在1900年左右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在使用照相机了,虽然这项发明并不算很早,但是它却发展的相当快,例如我们现在生活中使用的照相机就有着很多方面的改进,也让我们可以更清楚更真实的看清这个世界。当然相机在那个时候一般都是皇室专用的,我们知道慈禧就曾经用相机拍过照片,那么光绪帝这个时候应该也是可以照相的。但是大家最后却看到清十二帝的画像,唯独只有溥仪是黑白照片,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如果按照时间推算的话,从同治皇帝时期开始,清朝就已经有照片了。但不管是同治还是光绪这两位皇帝都没有把自己的照片挂在这里,而是选择了用画像代替。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清朝奉先殿里一直以来所悬挂的都是身着朝服的皇帝画像,这也是满清皇室默认的一个传统,因此不会轻易改变。并且事实上,悬挂在奉先殿上的满清十二帝的组像是用于祭拜祖先的,因而每一个皇帝的画像都非常大,极具华丽、色彩鲜明。而根据清朝皇室的规定,每年的元旦、冬至以及万寿节和册封,还有先帝、先后的诞辰、忌辰、清明等,在任的皇帝都会亲自到奉先殿里祭拜列祖列宗。

既然是传统,那为何有人还要打破呢?在奉先殿上只有末代皇帝溥仪的是一张黑白照片。也是因为这样,溥仪的照片才会显得如此突出。溥仪虽然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但也是满清最后一任皇帝,按理说,这样的传统他也是知道的,但实际上,他的在位时间非常短暂,到了退位的时候也仅仅只有六岁而已。其实溥仪也是有“苦衷”的,因为按照规定,满清悬挂在奉先殿之中的画像上所画的人物必须是成年人才可以,也就是说,年仅几岁的溥仪在登基为帝之后,并没有挂上自己画像的资格。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当时的皇帝根本就看不上相机这种东西,因为当时照片还是黑白色的,当然肯定是彩色的画像会更加好看一些,而且用这种黑白照片挂在墙上也是很不吉利的。不过这一点也纯属小编的个人猜测,说不定溥仪这人压根而就不在意这些呢,而且,在溥仪登基为帝之时,清朝正处于新旧文化猛烈碰撞的时期,这时的人们通常认为,一些所谓的传统都是腐朽落后的存在,只有抛弃这些腐朽的东西,清朝才可以继续向前发展。

虽然一些客观的外在原因致使溥仪不能在奉先殿留自己的画像,但是从溥仪的自传中就可以看出,他从小就受到西方教育的影响,因此对于当时满清境内存在的诸多陋习也是十分鄙夷的,他认为,迎接新事物的到来才是长久的发展之道。如此说来,小编的猜测也并非是无稽之谈。也是因为从小接受西方思想的原因,溥仪对于画画像才并不热衷,反而更喜欢给自己拍照。同时,从他的照片中就可以看出,溥仪对于西方服饰比较喜爱,并且他留下的许多照片都是身着西装或是西式戎装的。当然,年幼的溥仪皇帝还没有机会留下身着朝服的画像,就被赶出了皇宫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最后一点原因我们来说说溥仪的“苦衷”。溥仪登基时才3岁,清朝灭亡时溥仪也才6岁,在溥仪登基到退位这几年间肯定是有拍过照片的,但是正如上文所述这些照片是不能用作正式用途的。而溥仪从登基到退位这期间年龄都还尚小,应该是没有穿龙袍的彩色肖像画,因为清代皇帝一般不会那么小就有彩色肖像画的。而张勋复辟时溥仪已经12岁了,那时候溥仪其实是有穿龙袍拍照的,不过也是黑白色的照片。至于后来溥仪成为“伪满洲”政权的“皇帝”,他肯定是希望穿龙袍的,但是这时期日本人不允许溥仪穿龙袍,所以他只能穿元帅的服装照相。

综合以上种种原因,溥仪也就成为了满清十二帝中,唯一一个在奉先殿中没有自己画像的皇帝,但也是唯一一个有黑白照片的皇帝。不得不说,溥仪由于“末代皇帝”的特殊身份,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的太多个“第一次”了。有人也把他说成“最不像皇帝”的皇帝。

故宫博物馆。中南海紫光阁是过去悬挂这些画像和功臣画像的地方。

这些画像在皇帝死后,储存于现在北京景山公园的寿皇殿中。紫光阁画像平常并不悬挂。一年之中,只有两次机会“展出”:

一是大年三十悬挂起来,来年初一由在位皇帝祭拜;

二是皇帝生日。祭拜结束即收藏起来。现在由故宫博物院保管,属于展出性质的,不固定展出地点。

北京故宫博物院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位于北京故宫紫禁城内。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旧藏,是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扩展资料

展览与藏品

虽然有部分清宫旧藏文物于1948到1949年迁往台北故宫,但通过收回溥仪私带出宫的珍品,接受民间捐赠,并参与考古发掘,故宫博物院在1949年以后进一步丰富了馆藏,文物总数达到1807558件,其中珍贵文物1684490件、一般文物115491件、标本7577件, 涵盖几乎整个古代中国文明发展史和几乎所有文物门类。

古书画

故宫博物院共藏有绘画、壁画、版画、书法、尺牍、碑帖约14万件,占世界公立博物馆所藏中国古代书画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故宫书画馆设在武英殿区,每年春到秋季举办两到三期常设书画展。

绘画:故宫博物院藏元代及以前绘画近420件,   其中17件入选国家文物局《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书画类)》。故宫藏有诸多中国绘画史上的孤品、绝品,如:顾恺之《洛神赋图》卷

东晋顾恺之(传)《洛神赋图》卷:顾恺之代表作的宋代摹本,是同一主题摹本中的最佳版本,在顾恺之无真迹存世的情况下成为研究中国早期绘画的珍贵资料。 

隋朝展子虔《游春图》卷:展子虔唯一可信的传世真迹(虽有争议),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卷轴类绘画作品,是青绿山水画的开山之作,在山水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故宫博物馆

清朝孝庄文皇后的儿子是爱新觉罗·福临,即顺治皇帝。

孝庄文皇后(1613年-1688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后之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

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日;天命十年(1625年)嫁给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侧福晋;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后,受封为永福宫庄妃;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临(顺治帝)。

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即清世祖(1643年-1661年在位),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出生于沈阳故宫永福宫,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年号顺治,在位十八年。

扩展资料: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清太宗皇太极驾崩,由于未预定储嗣,所以在这一突发事件后,在其第十四弟掌正白旗的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与其长子肃亲王豪格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皇位之争。

争夺者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精明的多尔衮随机应变,提出以拥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为帝,由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他共同辅政,结果获得通过。福临于八月二十六日登上盛京笃恭殿的鹿角宝座即帝位。次年改元顺治 。

顺治帝即位,孝庄与其姑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顺治八年(1651年)上徽号曰昭圣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崩逝,享年七十五岁;葬昭西陵,上谥,雍正、乾隆累加谥,最终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

她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代皇帝,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孝庄文皇后

十渐疏的巨鹿--魏徵(征)故里

历史大都记载魏征是巨鹿人,但馆陶和晋县却在个别记载魏征是“巨鹿下曲阳人”。下曲阳即是属于巨鹿,遍观从隋朝、唐朝到今天,历代政府所设...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