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弟子子路有后代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2收藏

孔子的弟子子路有后代吗,第1张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小孔子九岁,也是弟子中侍奉孔子最久者

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五年,前480年),卫乱,父子争位,为救其主孔悝,被叛臣杀死,砍成肉泥。三月初三结缨遇难,葬于澶渊(今河南濮阳)

北宋末年子路四十九代嫡长孙“仲基”随康王赵构从济州南渡,以军功授台州知府,后定居吴江膳字圩,即今盛泽镇。宋高宗为表彰仲基及其始祖仲子路的忠勇,特下诏在盛泽镇划地百亩,修建御赐河内公庙,宋高宗亲撰匾额与庙记。

建炎戊申年,仲子世家四十九世嫡长孙大宗主仲基携胞“仲琪、仲祺”南渡之后。其后裔被后世家谱家志称为江南大宗。

江南大宗逐渐发展壮大,并播迁各地,截止到清朝末年,后裔已遍及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山东、河北、河南、四川、福建等地。至今更是散居全国,甚至远居海外。近千年来,江南大宗后裔继承先贤仲子的传统品格,不断进取,闻达不断。不论是在政界还是在文化界,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郑氏溯源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是谓寻根;草木祖根,山祖昆仑,江河祖海,是谓问祖。故此,了解自己姓氏的起源,廓清本姓宗族的支脉,对试图探究——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一人类古老而永恒的终极问题意义深远。沿着历史的长河往回漫溯,拂去沉积在岁月身上的层层浮尘,从黄帝到后稷,再到姬友,让我们一步步厘顺郑姓的得姓历史。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曰:“郑氏出自姬姓。”据史书记载,生于5000年前的黄帝,本姓公孙,后以出生地姬水为姓,后改姓姬,名轩辕,号有熊氏。他是我国从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中原部落联盟首领。因黄帝是姬姓的开创者,郑姓的源头又出自以姬姓为国姓的周朝,故郑姓被认为是姬姓改姓分衍而出的姓氏——姬姓郑氏,黄帝便成为郑姓的人文始祖。

姬姓在黄帝之后,一传玄嚣,再传蟜极,三传帝喾,四传便是周朝的始祖弃(后稷)。弃长大后,对农业产生极大兴趣,教子民种植五谷,发展农业生产,使自己部落成为最早由采集渔猎时代进入农业时代的部族。由于对部族贡献大,他不仅接替了帝喾的部族首领职务,还得到帝尧的器重和赏识,被推举做了帝舜的掌管农业的稷官,后来又帮大禹治理天下水患。由于当时人们习惯以“后”称最高统治者,因此史称“后稷”,他是继黄帝之后的另一位传说中郑姓人的祖先。

姬姓人在后稷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至后稷孙裔周武王时,武王伐纣建立周朝。武王之后传八代到夷王,夷王去世后其子姬胡继位,史称周厉王。厉王的小儿子、宣王的弟弟姬友即郑桓公,他在周宣王继位后第22年,“宣王中兴”后,被宣王封于棫林(陕西华县东),旋又迁徙至拾(棫林附近),建立郑国,故此郑桓公被郑姓人尊为得姓始祖。

自姬友封郑始,这片“少华苍苍,渭水泱泱”的广袤沃土,便成为郑姓人早期的发展中心。到公元前773年,郑桓公据太史伯建议,向周幽王提出东迁请求并获批,随后在郑桓公以及之后的郑武公、郑庄公祖孙三代接续努力下,一个都城设在新郑的崭新郑国,在今河南新郑、荥阳和新密为中心的地区逐步建成并发展起来。在郑庄公统治时国力达到鼎盛,是当时12个主要诸侯国之一,是诸侯争霸中名副其实的霸主。从公元前806年郑桓公建国,到公元前375年郑康公被韩国所灭亡国,共历时431年。郑国亡国后,原属郑国的人为纪念故国,纷纷改姓郑氏。

秦汉以后郑姓先后在陈郡陈县和河南郡开封县发展成为望族,逐步形成荥阳郡开封郑氏,成为郑姓早期核心家族。自此以后,天下郑姓言源流者,皆曰出自荥阳。郑姓人中自古有“天下郑姓出荥阳”或“荥阳郑氏遍天下”的说法。西晋“永嘉之乱”后,郑姓大举南迁,是“衣冠南渡、入闽八姓”之一,嗣后不断发展、播迁于南方广大地区,发展成当地大族。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郑姓人的发展出现了全新势头。族内人口不断增长,各行各业人才辈出,族姓影响力不断扩大。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城市化的发展,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内地流向沿海沿边地区成为趋势,在全国分布进一步广泛。

二、寿、广郑氏

山东寿光、广饶地区的郑姓,其中我族一支,是随着元末明初的移民迁徙而来的。

  据《郑氏大公支族谱》记载,寿光郑氏始祖郑澄的祖父郑栲,原籍系山西洪洞县古槐村,是家族的第三分支,因考中贡生主政河北枣强,官至县令。其有一子名锋,三孙曰清澄溶。明朝正统元年(1436年),青州因花马军政变(元朝末年,农民起义不断,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红巾军首领刘福通立韩林儿为帝,建都亳州,国号宋。改元龙凤。龙凤三年(1357年)六月,红巾军自山东北上直抵幽燕之地,重开大宋之天。大军北上,七月驻守黄河元军万户侯田丰叛元降宋,归服红巾军刘福通,自称花马王,转战于山东河北一带,时称“花马之变”。),人口锐减,大片土地荒芜。朝廷遂下旨迁民,澄祖应令东迁,与夫人邱氏携二子(忠、孝)一侄(健),由河北枣强县奉旨到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集结派遣,后经千里跋涉迁到山东寿光。途中澄公不堪其苦,病逝于今济宁市金乡县,其夫人与二子一侄经艰难跋涉,抵达寿光县织女河与阳河之间的彭家道口村暂居。

    澄祖夫人去世后,忠公、孝公又去金乡迁澄祖灵柩与族母合葬于彭家道口。后三人各立门户,孝公迁至台头古坨一带,忠公迁居古城垒村,健公移至广饶石村。虽相隔有距,但三兄弟及后人累世相好。

寿光郑氏二世祖忠公从彭家道口迁居垒村,后裔现已广泛分部于寿光市古城街道北孙云子村、北马范村、尚家村;孙家集街道郑家村;洛城街道于家尧河村;上口镇增城村;田柳镇于家庄村;化龙镇信家桥村。另外,圣城街道、侯镇等村也有分布。

寿光郑氏二世祖孝公(忠公之弟)的后代,居住相对集中,大都在台头镇的郑家埝、大坨、小坨等村,其中还有部分从小坨村迁至广饶县的小码头、南雷埠等村。

广饶健公的后人现在主要居住在广饶县经济开发区的石村、东关、寨村等村。

大河汤汤,大风滂滂。本族郑氏,在经过580多年繁衍、迁徙之后,至今已有25代,且后世人丁兴旺,人才辈出。这正如郑氏家庙对联所曰:一本双枝同茂盛,千家万户普芬芳。

古语云:前世不修谱,后世难寻古。通过拜研本族家谱,了解了我从哪里来,了解了我的祖先在播迁过程中筚路蓝缕、自强不息的精神,耕读传家、积德行善的修为。是注重团结、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浓缩与体现。回首往事,不忘来时路;放眼未来,我们将赓续宗族优良传统,发奋图强,奋进新时代,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遗憾:我族迁鲁前,于山西洪洞上溯至郑国亡国这段的历史待考。)

这正是:

悠悠岁月,

湖海荡漾。

郑氏宗族,

源远流长。

山西洪洞,

本是故乡。

澄祖奉旨,

率子离乡。

落户织阳,

世传四方。

白手起家,

发奋图强。

艰苦创业,

历尽沧桑。

耕读传家,

勤劳不忘。

积德行善,

德艺齐芳。

人才辈出,

万世永昌。

青州府从来没有过益州县,有两种可能与此比较接近,一为益都县,二为沂州县。不过历史上没有存在过沂州县这个地名,只有沂州府,与青州府南北为邻。

那么只有益都县与此地名最为接近了。以下为原益都县现在的青州市内刘氏为姓命名的村庄,看看有没有帮助吧。

青州目前辖境内的刘字村庄。

1 刘早,益都街办(原东高镇),东高村东南4公里。《刘氏族谱》称,明洪武年间,刘孝所从河崖头(即今大河崖,东高村东4公里,刘氏明洪武年间自枣强迁至益都立村于此)迁此立村,以其父刘藻称村刘藻庄。清光绪《益都县图志》称北部为刘藻庄,南部为南刘藻庄。后合称今名。“早”系“藻”的谐音。

2 刘店,益都街办(原东高镇),东高村东南4公里。明初有刘姓居住,称刘家镇。明中期又有刘姓迁入,开店于道旁(旧有南北交通要道经此),村名演称刘家店。1962年后称刘店。

3 刘家庄,益都街办(原东高镇),东高村东北05公里。相传,明代前刘姓立村。

4 刘辛,东夏镇苏埠屯东15公里。明万历38年刘姓自老刘庄迁来立村,名刘家辛庄,1949年后演化成今名。

5 老刘,东夏镇苏埠屯东2公里,弥河西岸。明初刘姓自枣强迁来,村名刘家庄。后迁出之刘姓称此村为老刘家庄,简化为今名。

6 大兴刘,谭坊镇谭坊村北3公里,弥河东岸。《刘氏族谱》称,明洪武初年,刘姓自枣强迁至益都城东北琪山(今香山)北麓,弥水东岸立村。取吉祥意,名大兴刘庄。后因隔河有老刘家庄,亦称此村为小刘家庄。1982年,复称今名。 村中抗日名士:刘连登。

7 兴刘,高柳镇高柳村东南1公里。《刘氏先茔碑》载,明嘉靖年间,刘氏迁此立村,名小刘家庄。民国初,取兴盛之意,改称兴刘村。

8 东刘镇,谭坊镇谭坊村北4公里,弥河东岸。明初,有白姓居此,村名白家集。《刘氏族谱》载:清顺治八年,刘姓迁来,其族兴旺,村名改为刘家店。清康熙44年改为刘镇。因本市邵庄镇(原普通镇)有村同名,1982年改称东刘镇。村中名士:刘士俊。

9 刘晨,谭坊镇谭坊村东北4公里,新康河东侧。明初刘姓、陈姓迁此立村,村名刘陈庄。后陈姓无,村名演化为刘晨家庄。民国年间一度称刘晨仙庄,旋即称今名。

10 刘镇,邵庄镇(原普通镇),普通村东南2公里,胶济铁路南侧,青州-济南公路北侧。明代前,已有刘镇庄。明初,又有刘氏迁入,其族谱记载:刘氏自洪武年间由冀州枣强迁至青州府……刘相居刘镇庄,后演称刘镇。村中名士:刘玉淇,1919年创办刘镇小学,益都县知事赠“兴学育才”匾额。

11刘义型,黄楼镇黄楼村西南3公里。《刘氏族谱》称,明天启二年,弥河西大张冀庄刘义型迁此立村。以人名立村。

12 刘君台,谭坊镇宋池东3公里,尧河西侧,与昌乐县接壤。《刘氏族谱》称,明初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至寿光县侯镇(今寿光市侯镇),后有一支转刘家庄(今西镇武),第六世再迁至此。村名传为因秦末刘邦再次筑台而得,不可信,疑因人而得名。来万成子玉(善)祥(广)永(守)君(洪)。青州市(原益都)谭坊镇刘君台村刘氏。

13 刘胡同,东夏镇刘胡同(原镇政府所在地),羊临公路穿村而过。明代以前建村,旧名崔家胡同。《刘氏族谱》称,明中叶刘姓因“花马军变”自河北流离青齐城北二十里张准社。后无崔姓,改村名为刘家胡同。后简称刘胡同。

14 刘家厂,东夏镇309国道北侧。明代前,林姓居此,村名林家庄。《刘氏族谱》称,明洪武年间,刘姓自枣强迁来,遂改为刘家庄。传村有大户爱习武艺,建跑马场,村易名为刘家场,后演化为刘家厂。清光绪《益都县图志》称今名。

15 刘家屯,何官镇何官村东南25公里。《刘氏族谱》称,清雍正年间,刘温自阳河里迁来立村。(备注:1935年以前,此地区属于寿光县辖境)

16 刘家坡,何官镇何官村东北25公里。《刘氏族谱》称,刘氏于道光30年,由寿光刘桥村迁来立村。以姓氏取名刘家坡。(备注:1935年以前,此地区属于寿光县辖境)

17 刘家庄,青州新西环路南段,琵琶水库南。明代刘姓立村。据清康熙六年立《刘氏墓碑》载:吾族大明成化间,由河北彭城迁淄江(今淄河),又六载,遂迁郡城西。清光绪《益都县图志》载:附郭乡东约刘家庄。回族居民约占全村居民15%左右,以杨姓为主。

18 刘家庄,高柳镇朱良村东北3公里,北阳河东岸。《刘氏族谱》称,清康熙三年,刘姓由纸房(高柳镇朱良村东北3公里,北阳河东岸。《刘氏族谱》称,明洪武三年刘氏迁此定居,时称纸房村)迁此立村,以姓氏取村名。此村原属寿光县境。

19 刘家庄,谭坊镇郑母村西南3公里,与临朐县接壤。《刘氏族谱》称,明初自山西洪洞县迁来立村,以姓氏取村名。清光绪《益都县图志》称刘家庄。

20 刘家庄,弥河镇镇驻地东南3公里,羊临公里西侧。原为紧邻的三个村(刘家庄、半壁店、邸家庄)组成,1988年三村统称刘家庄。《刘氏祖茔碑》载:明洪武初年,始祖刘德成由枣强县南门里迁来立村,取名刘家庄。

21 刘家庄,王坟镇王坟西25公里,博临公路南侧。村落较小,不足百人。清雍正年间,刘姓自新城县刘家崖头迁来立村,以姓氏取村名。

22 刘家庄,王府街办观音沟村西4公里,青州-文登镇公路经此。《刘氏墓碑》载:刘姓明初自枣强迁此立村。清光绪《益都县图志》载:“乐善乡西约刘家庄”。

23 刘家河,何官镇西南,茅津河北侧,东青高速西侧,紧靠马氏路。《刘氏族谱》称,刘氏明末由石塔(高柳镇石塔念作da村)。因位于河道转弯处,取名刘家河圈。清光绪《益都县图志》记作刘家河。现简称刘河。

24 刘家巷,现不存,原位于镇武庙街东侧,人民医院南(今此地已建设为宋城一部分)。清初刘姓来此定居,户族繁衍,分居建房形成此巷,故名刘家巷。

25 刘家崖(念作yai),王府街办莲花盆南1公里,胶王路南侧。《刘氏族谱》称,刘姓明初自枣强迁此立村于土崖上,故名。

26 中正刘,王府街办莲花盆东05公里,胶王路南侧。刘氏《修茔碑记》载:刘氏自山西洪洞迁此立村。初名刘家庄,后因南依中正山,改称中正刘。另,延庄,顶子。中正刘向南邻村,此二村刘姓传承为,中正刘刘姓迁入延庄,延庄刘姓迁入顶子。

27 刘福庄,王府街办五里堡西南3公里。据《故彭城郡刘府君墓志铭》载:东晋徐州人刘氏在青州做官,死后葬此,雇佣佃户种祭田,渐成村落,故名刘府庄,后演称刘福庄。

28 刘家大路,黄楼镇黄楼村东45公里,胶王路北侧。《刘氏族谱》称,刘姓明初自枣强迁发青州府益都县东三十五里琪山(今香山)刘家庄。数世后,又有人迁此定居,因村后有安丘通青州的大路故名大路刘家庄。清光绪《益都县图志》亦称大路刘家庄。后演化成今名。

29 刘家马庄,邵庄镇石家车马村东3公里,与孟家马庄合称刘孟马。《刘氏族谱》称,刘姓明初自枣强迁马庄东北定居,故取名刘家马庄。

30 大刘家庄,黄楼镇杨家庄西2公里,胶济铁路南侧。元代就有村落,名孙孟庄,以姓氏命名。明初,刘姓自枣强迁来,渐成为村中主要姓氏,该村名为刘家庄。因地处土岭上,又称土岭刘。后因与小刘家庄区别,故称今名。

31 小刘家庄,黄楼镇杨家庄西1公里,胶济铁路南侧,弥河北岸。明代以前称许家庄,刘姓于明代中期自大刘家庄迁来,与之对称,故名。

32 大刘家庄,弥河镇石河村东08公里。明天启七年《刘氏宗族碑》载:刘姓原系兖州府之东阿县人,始因元明之乱,避兵迁居于此,迄今二百余年一十有代矣。明洪武之年世居石河之北,初称刘家庄。清咸丰初年,刘姓分支在其西另立一村,为沙刘家庄,此村称东刘家庄《临朐续志》称此名。1945年重归益都后,易名大刘家庄,简称大刘。

33 小刘家庄,弥河镇石河村东05公里,羊临公路东侧。清咸丰初年,刘家庄刘姓第12世西移立村,因靠近沙金桥,取名沙刘家庄,也按方位称西刘家庄《临朐续志》称此名。1945年重归益都后,易名小刘家庄,简称小刘。

34 大桥刘家庄,弥河镇石河村北05公里,羊临公路西侧。明初,刘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取名刘家庄《临朐续志》称此名。后因靠“五井各社入郡大道”的永济桥,演称大桥刘家庄,简称大桥刘。

35 山前刘,谭坊镇郑母村东北3公里,香山西麓。《刘氏族谱》称,刘姓明末自镇武庙村迁此立村,村名刘家庄子,因在香山前,1949年后称今名。

36 小刘家庄,东夏镇刘胡同村东北2公里。相传,刘姓于明代以前就已立村,清光绪《益都县图志》称小刘家庄,简称小刘。

37 小刘家庄,青州新东环路东侧,胶济铁路北。《刘氏族谱》称,刘姓洪武年间自洪洞县迁此立村,以姓氏取村名。

38 西台后,何官镇何官村西南2公里。为台后刘家庄、台后陈家庄合并。《刘氏族谱》称刘氏洪武二年自枣强迁此定居。

39 香店刘,高柳镇高柳村北3公里。明嘉靖初,刘姓由北石塔迁此立村,取名刘家庄子。清乾隆年间,刘姓在此开设香店,又称香店刘家庄子,清光绪《益都县图志》记作香店刘家庄。后演称香店刘,今称香店村。

40 北石塔,高柳镇高柳村西北3公里。《刘氏族谱》称,刘氏自洪武四年自枣强迁此立村。相传,村南旧有古寺、石塔,因村在其北,故称北石塔。清光绪《益都县图志》记为北石达。

41 阎刘,弥河镇北2公里,羊临公路旁。《刘氏族谱》称,刘氏自洪武三年自洪洞县迁至东阿县子路村,童年又迁此与阎姓立村。故取名阎刘。

42 行山庄,谭坊镇东南1公里,胶济铁路南,新康河西。清末建村。原为临朐县行山庄钟姓地主的佃户村,后以地主的村名命名,称今名。别名,刘家庄子。

另,东刘井,西刘井,中刘井,原为流井演化为刘井。无刘姓。

以上为目前青州市含“刘”字的村庄源流,其他有刘姓村庄继续待查证。

青州目前辖境内的刘字村庄{仅供参考,沙岗村以及沟南崖这个地名在益都县(含今青州、淄川、张店、临淄)境内没有查到}

1 刘早,益都街办(原东高镇),东高村东南4公里。《刘氏族谱》称,明洪武年间,刘孝所从河崖头(即今大河崖,东高村东4公里,刘氏明洪武年间自枣强迁至益都立村于此)迁此立村,以其父刘藻称村刘藻庄。清光绪《益都县图志》称北部为刘藻庄,南部为南刘藻庄。后合称今名。“早”系“藻”的谐音。

2 刘店,益都街办(原东高镇),东高村东南4公里。明初有刘姓居住,称刘家镇。明中期又有刘姓迁入,开店于道旁(旧有南北交通要道经此),村名演称刘家店。1962年后称刘店。

3 刘家庄,益都街办(原东高镇),东高村东北05公里。相传,明代前刘姓立村。

4 刘辛,东夏镇苏埠屯东15公里。明万历38年刘姓自老刘庄迁来立村,名刘家辛庄,1949年后演化成今名。

5 老刘,东夏镇苏埠屯东2公里,弥河西岸。明初刘姓自枣强迁来,村名刘家庄。后迁出之刘姓称此村为老刘家庄,简化为今名。

6 大兴刘,谭坊镇谭坊村北3公里,弥河东岸。《刘氏族谱》称,明洪武初年,刘姓自枣强迁至益都城东北琪山(今香山)北麓,弥水东岸立村。取吉祥意,名大兴刘庄。后因隔河有老刘家庄,亦称此村为小刘家庄。1982年,复称今名。 村中抗日名士:刘连登。

7 兴刘,高柳镇高柳村东南1公里。《刘氏先茔碑》载,明嘉靖年间,刘氏迁此立村,名小刘家庄。民国初,取兴盛之意,改称兴刘村。

8 东刘镇,谭坊镇谭坊村北4公里,弥河东岸。明初,有白姓居此,村名白家集。《刘氏族谱》载:清顺治八年,刘姓迁来,其族兴旺,村名改为刘家店。清康熙44年改为刘镇。因本市邵庄镇(原普通镇)有村同名,1982年改称东刘镇。村中名士:刘士俊。

9 刘晨,谭坊镇谭坊村东北4公里,新康河东侧。明初刘姓、陈姓迁此立村,村名刘陈庄。后陈姓无,村名演化为刘晨家庄。民国年间一度称刘晨仙庄,旋即称今名。

10 刘镇,邵庄镇(原普通镇),普通村东南2公里,胶济铁路南侧,青州-济南公路北侧。明代前,已有刘镇庄。明初,又有刘氏迁入,其族谱记载:刘氏自洪武年间由冀州枣强迁至青州府……刘相居刘镇庄,后演称刘镇。村中名士:刘玉淇,1919年创办刘镇小学,益都县知事赠“兴学育才”匾额。

11刘义型,黄楼镇黄楼村西南3公里。《刘氏族谱》称,明天启二年,弥河西大张冀庄刘义型迁此立村。以人名立村。

12 刘君台,谭坊镇宋池东3公里,尧河西侧,与昌乐县接壤。《刘氏族谱》称,明初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至寿光县侯镇(今寿光市侯镇),后有一支转刘家庄(今西镇武),第六世再迁至此。村名传为因秦末刘邦再次筑台而得,不可信,疑因人而得名。来万成子玉(善)祥(广)永(守)君(洪)。青州市(原益都)谭坊镇刘君台村刘氏。

13 刘胡同,东夏镇刘胡同(原镇政府所在地),羊临公路穿村而过。明代以前建村,旧名崔家胡同。《刘氏族谱》称,明中叶刘姓因“花马军变”自河北流离青齐城北二十里张准社。后无崔姓,改村名为刘家胡同。后简称刘胡同。

14 刘家厂,东夏镇309国道北侧。明代前,林姓居此,村名林家庄。《刘氏族谱》称,明洪武年间,刘姓自枣强迁来,遂改为刘家庄。传村有大户爱习武艺,建跑马场,村易名为刘家场,后演化为刘家厂。清光绪《益都县图志》称今名。

15 刘家屯,何官镇何官村东南25公里。《刘氏族谱》称,清雍正年间,刘温自阳河里迁来立村。(备注:1935年以前,此地区属于寿光县辖境)

16 刘家坡,何官镇何官村东北25公里。《刘氏族谱》称,刘氏于道光30年,由寿光刘桥村迁来立村。以姓氏取名刘家坡。(备注:1935年以前,此地区属于寿光县辖境)

17 刘家庄,青州新西环路南段,琵琶水库南。明代刘姓立村。据清康熙六年立《刘氏墓碑》载:吾族大明成化间,由河北彭城迁淄江(今淄河),又六载,遂迁郡城西。清光绪《益都县图志》载:附郭乡东约刘家庄。回族居民约占全村居民15%左右,以杨姓为主。

18 刘家庄,高柳镇朱良村东北3公里,北阳河东岸。《刘氏族谱》称,清康熙三年,刘姓由纸房(高柳镇朱良村东北3公里,北阳河东岸。《刘氏族谱》称,明洪武三年刘氏迁此定居,时称纸房村)迁此立村,以姓氏取村名。

19 刘家庄,谭坊镇郑母村西南3公里,与临朐县接壤。《刘氏族谱》称,明初自山西洪洞县迁来立村,以姓氏取村名。清光绪《益都县图志》称刘家庄。

20 刘家庄,弥河镇镇驻地东南3公里,羊临公里西侧。原为紧邻的三个村(刘家庄、半壁店、邸家庄)组成,1988年三村统称刘家庄。《刘氏祖茔碑》载:明洪武初年,始祖刘德成由枣强县南门里迁来立村,取名刘家庄。

21 刘家庄,王坟镇王坟西25公里,博临公路南侧。村落较小,不足百人。清雍正年间,刘姓自新城县刘家崖头迁来立村,以姓氏取村名。

22 刘家庄,王府街办观音沟村西4公里,青州-文登镇公路经此。《刘氏墓碑》载:刘姓明初自枣强迁此立村。清光绪《益都县图志》载:“乐善乡西约刘家庄”。

23 刘家河,何官镇西南,茅津河北侧,东青高速西侧,紧靠马氏路。《刘氏族谱》称,刘氏明末由石塔(高柳镇石塔念作da村)。因位于河道转弯处,取名刘家河圈。清光绪《益都县图志》记作刘家河。现简称刘河。

24 刘家巷,现不存,原位于镇武庙街东侧,人民医院南(今此地已建设为宋城一部分)。清初刘姓来此定居,户族繁衍,分居建房形成此巷,故名刘家巷。

25 刘家崖(念作yai),王府街办莲花盆南1公里,胶王路南侧。《刘氏族谱》称,刘姓明初自枣强迁此立村于土崖上,故名。

26 中正刘,王府街办莲花盆东05公里,胶王路南侧。刘氏《修茔碑记》载:刘氏自山西洪洞迁此立村。初名刘家庄,后因南依中正山,改称中正刘。另,延庄,顶子。中正刘向南邻村,此二村刘姓传承为,中正刘刘姓迁入延庄,延庄刘姓迁入顶子。

27 刘福庄,王府街办五里堡西南3公里。据《故彭城郡刘府君墓志铭》载:东晋徐州人刘氏在青州做官,死后葬此,雇佣佃户种祭田,渐成村落,故名刘府庄,后演称刘福庄。

28 刘家大路,黄楼镇黄楼村东45公里,胶王路北侧。《刘氏族谱》称,刘姓明初自枣强迁发青州府益都县东三十五里琪山(今香山)刘家庄。数世后,又有人迁此定居,因村后有安丘通青州的大路故名大路刘家庄。清光绪《益都县图志》亦称大路刘家庄。后演化成今名。

29 刘家马庄,邵庄镇石家车马村东3公里,与孟家马庄合称刘孟马。《刘氏族谱》称,刘姓明初自枣强迁马庄东北定居,故取名刘家马庄。

30 大刘家庄,黄楼镇杨家庄西2公里,胶济铁路南侧。元代就有村落,名孙孟庄,以姓氏命名。明初,刘姓自枣强迁来,渐成为村中主要姓氏,该村名为刘家庄。因地处土岭上,又称土岭刘。后因与小刘家庄区别,故称今名。

31 小刘家庄,黄楼镇杨家庄西1公里,胶济铁路南侧,弥河北岸。明代以前称许家庄,刘姓于明代中期自大刘家庄迁来,与之对称,故名。

32 大刘家庄,弥河镇石河村东08公里。明天启七年《刘氏宗族碑》载:刘姓原系兖州府之东阿县人,始因元明之乱,避兵迁居于此,迄今二百余年一十有代矣。明洪武之年世居石河之北,初称刘家庄。清咸丰初年,刘姓分支在其西另立一村,为沙刘家庄,此村称东刘家庄《临朐续志》称此名。1945年重归益都后,易名大刘家庄,简称大刘。

33 小刘家庄,弥河镇石河村东05公里,羊临公路东侧。清咸丰初年,刘家庄刘姓第12世西移立村,因靠近沙金桥,取名沙刘家庄,也按方位称西刘家庄《临朐续志》称此名。1945年重归益都后,易名小刘家庄,简称小刘。

34 大桥刘家庄,弥河镇石河村北05公里,羊临公路西侧。明初,刘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取名刘家庄《临朐续志》称此名。后因靠“五井各社入郡大道”的永济桥,演称大桥刘家庄,简称大桥刘。

35 山前刘,谭坊镇郑母村东北3公里,香山西麓。《刘氏族谱》称,刘姓明末自镇武庙村迁此立村,村名刘家庄子,因在香山前,1949年后称今名。

36 小刘家庄,东夏镇刘胡同村东北2公里。相传,刘姓于明代以前就已立村,清光绪《益都县图志》称小刘家庄,简称小刘。

37 小刘家庄,青州新东环路东侧,胶济铁路北。《刘氏族谱》称,刘姓洪武年间自洪洞县迁此立村,以姓氏取村名。

38 西台后,何官镇何官村西南2公里。为台后刘家庄、台后陈家庄合并。《刘氏族谱》称刘氏洪武二年自枣强迁此定居。

39 香店刘,高柳镇高柳村北3公里。明嘉靖初,刘姓由北石塔迁此立村,取名刘家庄子。清乾隆年间,刘姓在此开设香店,又称香店刘家庄子,清光绪《益都县图志》记作香店刘家庄。后演称香店刘,今称香店村。

40 北石塔,高柳镇高柳村西北3公里。《刘氏族谱》称,刘氏自洪武四年自枣强迁此立村。相传,村南旧有古寺、石塔,因村在其北,故称北石塔。清光绪《益都县图志》记为北石达。

41 阎刘,弥河镇北2公里,羊临公路旁。《刘氏族谱》称,刘氏自洪武三年自洪洞县迁至东阿县子路村,童年又迁此与阎姓立村。故取名阎刘。

42 行山庄,谭坊镇东南1公里,胶济铁路南,新康河西。清末建村。原为临朐县行山庄钟姓地主的佃户村,后以地主的村名命名,称今名。别名,刘家庄子。

另,东刘井,西刘井,中刘井,原为流井演化为刘井。无刘姓。

以上为目前青州市含“刘”字的村庄源流,其他有刘姓村庄继续待查证。

孔子的弟子子路有后代吗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小孔子九岁,也是弟子中侍奉孔子最久者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五年,前480年),卫乱,父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