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在死了之后,他的那些子孙后代下场如何?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1收藏

鳌拜在死了之后,他的那些子孙后代下场如何?,第1张

只不“盛极而衰”,索额图最终的结局却是最为凄惨的,远比不上这些由他一手选拔、培养出的布库少年们。康熙二十九年任苏州织造,三年后移任江宁织造。康熙后六次南巡,其中四次住曹寅家。与康熙关系极好。最后的结局是:亏空。被雍正抄家。隐而不发,见自己现在斗不过鳌拜,他就暂时避其锋芒,任由他胡作非为,自己在暗地养精蓄锐,静静等待反击的时机。简单说,直接用武力,康熙几乎不可能打败鳌拜,估计都要用疑惑的眼神看着身边的侍卫是否忠心。鳌拜虽是一介武夫,但对造反这事还是深思熟虑的。

康熙皇帝雄才大略、励精图治,开创康熙盛世,在康熙皇帝一生中发生过不少重要的大事,比如智擒鳌拜、三藩之乱、雅克萨和准噶尔战争、统一台湾。康熙当皇帝时才8岁,所以只能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大臣帮康熙辅政。但是几年以后,鳌拜逐渐成为4位大臣中势力最大的一个,其他三人不是老了就是惧怕他。鳌拜是除多尔衮,费英东之外,清朝开国的最大功臣之一,跟着皇太极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曾被皇太极冠以“满洲第一勇士”的荣誉称号。

这些少年并不知道将他们挑选出来是要干什么,只知道凡事必须要听索额图的指令,自此,这些少年开始了每日的训练,同时陪着和他们大小差不多的康熙帝,练习摔跤。就是摔跤的意思。就是他们在武英殿里亲手拿下了鳌拜。事成之后,康熙也没有解散这个摔跤队,而是继续招募新的成员,改名为“善扑营”。只不过是鳌拜的傀儡,做什么事情都要经过鳌拜的同意。康熙毕竟是皇帝,心里一直盘算着如何收回属于自己的权力。

Sukha是谁?苏哈,全名奈良苏哈,是清朝的一位大臣。苏克萨哈作为满洲正白旗人,在清初为朝廷做出了很多贡献。许多人不我不知道苏克萨哈是谁,有些人误以为他是外国人,但事实上他不是。苏克萨哈是顺治皇帝托孤的四个侍郎之一。

娜拉苏克萨哈是清朝的满族人。曾任国务大臣,后成为太保亲王。由于历史久远,史料记载不足,苏克萨哈他的出生日期不详。萨哈真的走进了大众的视线,而且应该是在顺治十八年他的祖父福临去世了。据顺治皇帝的遗诏,另外三位大臣,即苏克萨哈和索尼,被任命为侍郎,辅佐刚满八岁的皇帝的第三个儿子叶璇,也就是后来的康熙皇帝。在四位侍郎中,苏克萨哈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满清正白旗的身份。仔细观察研究就会发现,这四位侍郎分别来自四个不同的旗组。这种安排不是偶然的,而是顺治皇帝为了巩固皇权统治而精心设计的。

作为四个侍郎,萨哈其原本的职责是联合其他大臣,共同协助康熙皇帝处理政治事务。然而,来自不同派系的四位侍郎经常意见相左。尤其是苏克萨哈,尤其是与鳌拜,在与鳌拜的理论和斗争中常常处于劣势,而且常常受挫。康熙夏侯_亲征后,在鳌拜等人的努力下,苏克萨哈被列为二十四大罪状。康熙六年,苏克萨哈被处死。

苏克萨哈鳌拜

鳌拜是清代的两位重要人物。一个官至太子太保,是掌管侍卫的大臣;一个是满洲第一勇士,因战功被封为公爵。作为康熙初年的两位侍郎,身居高位,为钟鼎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权力的诞生也意味着斗争的开始。在愈演愈烈的斗争中,两位权臣相互算计、陷害、排斥,直至死亡。两个人在争什么?

众所周知,康熙上台之前,四辅大臣就获得了辅政的使命。然而,在协助政府的八年时间里,斗争从未停止。其中,苏克萨哈和鳌拜的矛盾最为突出。最初的问题是圈地运动中以苏克萨哈为代表的白旗和以鳌拜为代表的黄旗之间的矛盾。不同阵营之间对土地的争夺加剧了苏克萨哈和鳌拜之间的矛盾。为了抑制鳌拜的日益嚣张的傲慢和权力,萨哈最后扮演康熙要求解除辅政大臣的职务。这一举动直接激怒了鳌拜集团。于是,鳌拜以二十多项罪名指控苏克萨哈,康熙处死了他,灭了他的九个部落。康熙已经掌权,但他无法对抗鳌拜。最终,苏克萨哈被处死,鳌拜乘势斩断党羽,为自己的威权扫除障碍。萨哈他的去世也使康熙与鳌拜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最后,鳌拜被康熙活捉,在狱中老死。

两位清朝的大英雄——鳌拜,最终死于政治斗争。对于这段历史,孰是孰非很难下定论,但毫无疑问,两人的生死较量不是个人恩怨,而是满洲国八旗作为清朝权力斗争的棋子和封建制度下的牺牲品的生死较量。

苏哈的儿媳妇

苏哈是清朝的一个白旗人,与索尼、镇住龙、鳌拜三大臣一起被称为清朝康熙帝的四辅大臣。彼此分离的四位朝臣,联合起来辅佐年轻的康熙皇帝,勾心斗角。争议从未停止。苏克萨哈的儿媳是鳌拜和苏克萨哈之间的关键纽带。

由于年代久远,关于苏克萨哈的媳妇几乎都失传了,只能从其他相关的史料记载中获得零星的关于她的信息。研究这样一个在历史上几乎没有留下痕迹的人物,真的很难。说到苏克萨哈的儿媳妇,我们不得不提到苏克萨哈和鳌拜的关系。康熙皇帝的侍郎苏克萨哈和鳌拜并不像他们看起来那么和谐。当然,实力相当的两派自然胜出不要轻举妄动,挑起争端。为了修复紧张的关系,他们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婚姻就是方法之一。

在鳌拜的历史记录中提到鳌拜和苏克萨哈有姻亲关系。这里的姻亲指的是苏克萨哈儿子和鳌拜的女儿。在满洲,苏哈是举着白旗的人,而鳌拜是举着黄旗的人。不同的派别使它们相互排斥。但是为了将这两股力量合二为一,鳌拜的女儿成了苏克萨哈的儿媳妇。然而这并没有真正把两个人联系起来,反而是悲剧的开始。由于政见不合,鳌拜视苏克萨哈为敌人,对苏克萨哈列出了24项罪名,致使其全家受到惩罚。虽然萨哈的媳妇是鳌拜的女儿,她仍然可以我逃脱不了这场灾难。

为什么苏哈被灭绝了?

苏哈是康熙时期的内大臣。他一生都在与鳌拜战斗到死。在康熙六年,鳌拜收集了24个罪名的苏克萨哈,并把他们处死。作为一个有权有势的大臣,苏克萨哈为什么会被消灭?为什么没有反击?

为什么苏哈被灭绝了?这与另一位部长助理鳌拜——有很大关系。在康熙帝掌权之前,鳌拜曾经想垄断国家事务,所以他总是不愿意把权力归还给康熙。与皇帝处于同一阵营的苏克萨哈此时上书皇帝,希望他能尽快执掌朝政,把权力还给皇帝。苏哈鳌拜的行为激怒了鳌拜,所以他想尽一切办法除掉苏哈。当时,鳌拜处于强势地位,掌握着兵权,朝鲜无人能与之抗衡。他动员了身边所有的力量来网罗苏克萨哈各方面的证据。最后,在康熙六年,他向公众公布了针对苏克萨哈的24项罪名,并迫使康熙将他处死。

为了稳定鳌拜的情绪和稳定了国家大事,康熙帝和孝庄决定放弃苏克萨哈暂时稳定了鳌拜的生活。没有支持者的支持,苏克萨哈别无选择,只能轻易屈服。但是鳌拜在处决了苏克萨哈之后并不满足,所以他处决了他所有的后代并没收了他所有的财产。至此,苏克萨哈全家被灭。至此,苏克萨哈为何灭绝的问题已经解决。他的死只是康熙和小庄的一个拖延战术。一代侍郎退出了历史舞台。

家谱字辈能发上来吗我姓白,满族镶黄旗,祖籍辽宁凤凰城小地名隔条裕人,家谱文革被毁,家里供奉!永受皇恩!四个字。一百多年前搬迁到吉林省辽源市,我家的字辈和这个字辈前三个一样,,,,,,春喜苏世万国,德恩庆贺崇铭,金英山海昌盛,福寿禄鼐恒庚,求老姓和知道家谱的满族同胞回答,跪谢!!!!!!

历史上真正的鳌拜并没有什么作为,说是碌碌无为也不为过。如果以忠奸论,他应该是忠臣。现在,人们一提起鳌拜,就感觉他是一个曹操式的猛人,气场强大。之所以有这样的错觉,原因有二:一,鳌拜垮台时官大权大;二,受清人为衬托康熙“伟大”而夸大鳌拜能力那一类书籍的影响。

我们先来说第一个问题:鳌拜既然是个碌碌无为的庸人,为什么会身居高位呢?

两点:出身、运气。鳌拜出身好,满洲镶黄旗,叔父费英东是追随努尔哈赤起兵的元勋,二哥卓布泰也是清初功勋卓著的战将。因为这个,鳌拜的起点就别人高了许多。

鳌拜的运气更好,他在天聪初年就开始跟随皇太极东征西讨,攻察哈尔部、征朝鲜、攻皮岛、参与松锦会战……无役不与。当然,这些所有的战斗,你去查史书,都查不到鳌拜的身影。究其原因,在这些战斗中,鳌拜只是一个无名的小兵小将,没有什么可记录的,乏善可陈。

后人能知道他参与过这些战斗,不过是他的个人传记里记载着这些简单的履历。实际上,鳌拜也是凭借着这些可贵的参与精神、这些简单的履历,一步步爬上来的。

想想看,作为一个普通的小兵小将,参与了皇太极指挥的所有战役,毫发无伤地活了下来,不是运气超好又是什么?鳌拜生命中,运气最好的,是皇太极死后,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与皇太极之弟多尔衮争立时,站队站对了位置。

鳌拜时为 “天子自将之师”镶黄旗的护军统领,他也不懂什么大道理,只认定皇太极是自己的主人,坚持“非先帝之子不立”的信条,先拥戴豪格,后拥戴福临。福临后来继位了,即顺治帝。

虽然鳌拜在多尔衮摄政的时候吃了些苦头,但在顺治当政时便收到了丰厚的回报。那些曾和鳌拜一起盟誓的黄旗大臣,他们经受不起多尔衮的残酷打击,死的死、伤的伤,不死不伤的,也转移了阵营,投靠了多尔衮。鳌拜运气好,挺过了多尔衮的非难和打击,当多尔衮死,他就被顺治视为了心腹重臣。

顺治是个短命皇帝,二十四岁就崩了。顺治临死前,吸取了多尔衮专权的不良教训,不再选宗室亲王担当自己儿子玄烨 (即康熙),的辅政大任,而是选择了四名异姓大臣,其中就有心腹重臣鳌拜。

另外的三名辅政大臣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索尼位居四辅臣之首,却老弱多病,半死不活,自身难保,最终活成了个摆设。位居其次的苏克萨哈原是多尔衮手下的一条狗,在多尔衮死后,反戈一击,积极揭发多尔衮罪恶,得到了顺治的喜欢。

这样的小人,也只是顺治喜欢罢了,大家是很鄙视的。顺治死了,大家对他也没什么好眼色了,他也只好夹着尾巴做人了。位列第三的遏必隆,为人颟顸,浑浑噩噩,又属镶黄旗,凡事只听鳌拜主张。这么一来,位居四辅臣之末的鳌拜,肩上的担子就重了。

康熙八岁继位,黄毛小儿,乳臭未干,朝中大小事务,全是鳌拜一肩挑。细考各种史料,其实是找不到鳌拜的异图异迹的。康熙长大成人后,神经过敏,早早先入为主地把鳌拜当成了王莽、曹操一类觊觎帝位的权臣,就一门心思要除掉鳌拜。

他深思熟虑、精心布局,把鳌拜骗入宫中,轻而易举地把鳌拜擒获。那些吹捧康熙英明神武的书,都把康熙擒鳌拜的过程都写得惊心动魄、险象环生。以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为例,不但把这一情节写得精彩纷呈,还虚构出鳌拜是“满洲第一勇士”的英雄猛汉形象,似有吞吐天地之志、翻江弄海之能。

但是,稍微动动脑,就会知道,即使鳌拜真是“满洲第一勇士”,那他被擒时,已经年近古稀,体弱气衰,哪堪十几条壮汉之一击?顺带补充一句,某位曾在《百家讲坛》很火的专家,为了夸康熙的伟大,狠命夸鳌拜强大,但鳌拜强大在哪儿,他又说不上来,着急焦躁之下,就信口胡扯,说李自成是被鳌拜带兵迫死的,还说张献忠被鳌拜亲手斩杀的。这都是根本没有的事儿!

再说回康熙这边。康熙擒捉了鳌拜,如释重负,得意洋洋地宣布了鳌拜30条罪状,拟处以革职、立斩。但是,鳌拜实无篡弑之迹,康熙又不得不免其死罪,处以禁锢终生之刑。

鳌拜年事已高,就算康熙不禁锢他,估计也活不了多久,下狱后,很快就挂了。康熙晚年,越来越觉到是自己少年任性、不懂事,莫名其妙地弄死了鳌拜,心生愧疚,于康熙五十八年追赐鳌拜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以其从孙苏赫袭。所以,鳌拜其实是死于康熙任性胡闹之下的一个忠臣。

没有一个臣子从一开始就专权跋扈,鳌拜的末路都是大清一步一步扶着,让他走出来的。

1643年,皇太极去世后,豪格与多尔衮开始争夺皇位,一时之间两黄旗和两白旗的士兵犹如水火,随时将会爆发战争。

起初,鳌拜是豪格的拥护者,在看到豪格没有胜算之后,鳌拜选择妥协一步,与其他支持豪格的人一起同意了多尔衮的提议,拥立了福临为帝。这位皇子福临就是康熙帝的父亲顺治帝。从某种意义上说,福临一脉能够继承大统,鳌拜也起到了不少作用。

此后,鳌拜开始效忠顺治帝,从顺治元年开始,鳌拜辅助阿济格击败李自成,又和人一起在四川斩杀了张献忠。在帮助清王朝镇压起义的过程中,鳌拜出了不少力气。

 

其实,在军事作战能力上,鳌拜很强。

比如,其他清朝将领很难击败的姜瓖,就被鳌拜轻松击败,可见,巴图鲁之名在当时并不是虚话。随后,鳌拜还升任接议政大臣和侍卫内大臣,不久更是成为了太子太傅,这可是明清时期臣子能得到的最高职位和封号了。

顺治十八年,也就是1661年,鳌拜顺利成为辅政大臣。随着索尼的衰老,年纪更轻,实力更突出的鳌拜逐渐成为辅政之首,其态度也是越来越嚣张。鳌拜早年因为被多尔衮的属下接连构陷,几次面临牢狱之灾,几乎濒临死地。1650年,多尔衮罗织了一个包庇贝子锡翰的罪名给鳌拜,想要直接杀了鳌拜,好在在顺治帝的坚持下才改成了罚赎降爵。这次险些到来的血光之灾,使得鳌拜明白只有将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才不会令人宰割。

逐渐的,鳌拜开始滥用职权,公报私仇,杀人灭口,引起其他大臣不满。又镶黄旗的圈地质量不好为由,逼迫正白旗将遵化等地换给镶黄旗,为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鳌拜还以辅政的身份帮助两黄旗与正白旗的苏克萨哈相争,仅仅因为苏克萨哈曾经抗议过自己的更换圈地的想法,鳌拜就假传圣旨将已经要求去守陵的苏克萨哈下令绞死。久而久之,康熙皇帝逐渐对鳌拜不满。

 

苏克萨哈被杀,索尼病死,遏必隆保持中立,鳌拜的态度越来越不可一世,甚至开始侵犯康熙帝的行政大权。凡是重要的政务,鳌拜都是和自己的手下一起商议后推行。不仅如此,鳌拜还禁止言官给皇帝提建议,蔽塞言路。还强行将自己认为不错的官员安插为户部和工部的长官,这些举动使得康熙皇帝更加坚定了,放倒鳌拜的决心。

为了麻痹鳌拜,康熙帝假装还是喜欢摔跤游戏的顽童,暗地里选拔年轻又力气大的少年放在自己身边做侍卫,每天在自己面前表演扑击游戏。一天,鳌拜在进见时,康熙帝一声令下就让这些侍卫们抱住了鳌拜。鳌拜被扑倒在地无法动弹,之后就被绑了起来。随后,鳌拜被议政王大臣会议判决为族诛之刑,考虑到鳌拜曾经的功绩,康熙帝最终将鳌拜囚禁,不久之后,鳌拜就死在了囚禁之地。

 

鳌拜去世之后,他的子孙后代们的命运自然也被改变。他的侄子讷莫被杀,其家产随之充公。他的儿子纳穆福险些被处死,幸好考虑鳌拜以前的功绩,康熙才让纳穆福免死,不过,也把纳穆福关了起来。鳌拜死后,纳穆福出狱,成了二等公,但是不久又被革职。

雍正帝即位之后,鳌拜的孙子达福继承了一等公爵位。达福死后,其子岱吞又继承爵位。乾隆四十五年,岱吞的儿子德胜的爵位被要求停止袭爵。直到嘉庆帝在位后,德胜的儿子庆玉才被恢复了袭爵的权利。此后,鳌拜的子孙随着大清一直延续。

那么,鳌拜如此嚣张,罪大恶极,为何清朝皇帝要留他子孙血脉,甚至还世袭爵位呢?

 

1、鳌拜的战功确实很多

除了早年支持顺治帝时立下的功绩之外,鳌拜还在皇太极与明朝军队作战时立下了功绩。他曾经帮助阿济格攻克了皮岛,联合洪承畴辅助皇太极打赢了松锦之战,帮助皇太极奠定了夺取全国的基础。对于他的功绩,清朝皇帝并没忘记。所以,在对待鳌拜后代的问题上,皇帝还是会选择网开一面。

2、鳌拜子孙们所作所为还算规矩

讷莫作为鳌拜的侄子,和鳌拜一起,自然会下场凄惨。而纳穆福虽然作为鳌拜之子,鳌拜给他安排了官职,但是没做过过分的事情。不过,雍正帝即位后,鳌拜的孙子达福审时度势,主动成为雍正征讨准葛尔的将领,虽然后来战死了,但还是重现了家族的光辉。1780年,也就是乾隆四十五年,此时正值乾隆帝处理伊犁政务的关键时期,事务繁多,鳌拜五代子孙德胜在此时被剥夺袭爵的权利,应该是招惹了皇帝,这才招致祸端。

3、清朝皇家的权衡利弊

作为机智的皇帝,康熙帝不能一下子朝廷大臣失衡,这可能会催生出又一个鳌拜出来。于是在其他大臣认为鳌拜儿子纳穆福该死的时候,他还是网开一面了。在后来的日子里,出于稳定人心的角度,皇帝推行善政,拉拢臣子,鳌拜的后人达福重新被提拔。

 

公元1669年,荒凉又简陋的禁所中,鳌拜悲惨离世。

也许,想到鳌拜昔日的专横跋扈,还有对朝廷的忠心,康熙皇帝的心情非常复杂。他当然明白,鳌拜是大清朝的猛士,却也变成了大清朝的祸害,而对于他后代的处理,不得不仔细斟酌。留下一条血脉,也许是在给功臣留后,其实,这也是清朝皇帝给其他大臣的一颗“定心丸”:只要对大清忠心耿耿,起码子孙后代是有保障的。

乾隆帝去世后,鳌拜后人庆玉在嘉庆帝的宽恕下重新恢复了爵位。此后鳌拜一脉一直以男爵身份世袭,直到清末之后才逐渐分散。据说,鳌拜有很多后代还居住在大连,变成了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真可谓世事无常了。

/来自网络,侵删。

康熙在扳倒鳌拜以后,对鳌拜的处罚,有很多让人不太理解的地方。为了搞清楚康熙是怎么处理鳌拜的,我们先来看两段史料。

第一段史料《清史稿·圣祖本纪》记载:“庚申,王大臣议鳌拜狱上,列陈大罪三十,请族诛。诏曰:‘鳌拜愚悖无知,诚合夷族。特念效力年久,迭立战功,贷其死,籍没拘禁。’其弟穆里玛、塞本得,从子讷莫,其党大学士班布尔善,尚书阿思哈、噶褚哈、济世,侍郎泰璧图,学士吴格塞皆诛死。馀坐谴黜。其弟巴哈宿卫淳谨,卓布泰有军功,免从坐。

嗣敬谨亲王兰布降镇国公。褫遏必隆太师、一等公。”另一段史料《清史列传·鳌拜传》记载:“但念鳌拜在累朝效力年久,且皇考曾经倚任,朕不忍加诛。姑从宽革职、籍没,仍行拘禁。那摩佛亦免死,革职拘禁。”从这两段史料我们可以看出,康熙杀掉了鳌拜的两个弟弟(穆里玛、塞本得)和一个侄儿(讷莫),杀掉了鳌拜的一众党徒(班布尔善、阿思哈、噶褚哈、济世、泰璧图、吴格塞)。其余党徒和亲属分别受到“谴黜”及降职等处罚。

不过,康熙却并没有杀鳌拜和他的儿子那摩佛(《清史稿》有的地方记载的是“纳穆福”),只是抄了他们的家,把他们拘禁起来。按说,鳌拜是主犯,康熙最应该杀的人,就是鳌拜。但是,康熙却并没有杀掉鳌拜,反而只是把他拘禁起来了。而鳌拜的两个弟弟和一个侄儿,还有其他亲属,以及鳌拜的一众党徒,却遭到了严厉的处罚。在鳌拜的一众党徒中,班布尔善是被处罚的最严厉的。《清史稿》记载:“(班布尔善)谄事鳌拜。及事败,王大臣劾奏班布尔善大罪二十一,坐绞。”

康熙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处理意见呢?我们先不忙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再继续看看,康熙是怎么对待鳌拜的后代的。《清史稿》对鳌拜的儿子有记载:“鳌拜死禁所,乃释纳穆福。”也就是说,鳌拜在禁所去世后,康熙就把鳌拜的儿子纳穆福(那摩佛)给释放了。纳穆福被释放后,是怎么去世的,《清史稿》上并没有记载。

不过,《清史稿》记载了康熙对待鳌拜孙子(应该就是纳穆福的儿子)达福的情况:“五十二年,上念其旧劳,追赐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以其从孙苏赫袭。苏赫卒,仍以鳌拜孙达福袭。”就是说,在康熙五十二年的时候,康熙不但赦免了鳌拜的过错,还赐给他一等男爵(“阿思哈尼哈番”就是“男爵”的意思)的封号,先是由他的侄孙苏赫继承。

苏赫死后,再由鳌拜的孙子达福继承。可见,康熙对待鳌拜的后代,还是比较不错的。到了雍正的时候,对鳌拜就更好了。《清史稿》记载:“世宗立,赐祭葬,复一等公,予世袭,加封号曰超武。乾隆四十五年,高宗宣谕群臣,追覆鳌拜功罪,命停袭公爵,仍袭一等男。”

雍正恢复了鳌拜一等公的爵位。当然了,这个爵位,肯定会由鳌拜的后代来承袭。不过,乾隆的时候,又把鳌拜的一等公爵给他夺了,仍然让他恢复之前的一等男爵,由其子孙承袭。乾隆夺了鳌拜的爵位,其实并不是有意要打击鳌拜的子孙,也不是鳌拜的子孙犯了错误。而是因为乾隆一向喜欢否定他爹雍正的所作所为,所以才会那么做。总之,此后鳌拜的子孙,应该是享受到了鳌拜的福荫的。

我们再来说说,康熙为什么要严厉处罚鳌拜的党徒,却反而善待鳌拜及其子孙。这是因为鳌拜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罪错。他的所有错误,都不过是因为康熙到了应该亲政的年纪了,他还舍不得把权力交出来。所以康熙很生气。而鳌拜的那些党徒们,性质则是不一样的。他们作为朝廷大臣,本来应该亲附康熙,但是他们却只亲附鳌拜。

这一点,让康熙认为他们是不忠诚的表现。作为皇帝,最在乎的,就是大臣是不是忠诚于自己。鳌拜不把权力交出来,是因为他太想帮康熙干那些事情了,并不是不忠诚的表现。而鳌拜的党徒们却明显地表现出不忠诚。所以,康熙要给予鳌拜党徒们严厉处罚,反而善待鳌拜,同时也善待鳌拜的后代。

康熙对鳌拜的妻子和孩子还算是宽容的。

从某种角度上说,如果没有鳌拜,康熙都不一定能当上皇帝。

鳌拜是镶黄旗人,瓜尔佳氏。他父亲是卫齐。他叔叔鼎鼎大名,费英东,是大清开国五功臣之一,功勋卓著。

鳌拜年轻时就征战沙场,颇多功绩。

初以巴牙喇壮达从征,屡有功。

天聪八年(1634年),授牛录章京世职,任甲喇额真。崇德二年(1637年),征明皮岛,与甲喇额真准塔为前锋,渡海搏战,敌军披靡,遂克之。

在皇太极时代,鳌拜获得“巴图鲁”称号。

命优叙,进三等梅勒章京,赐号“巴图鲁”。

他参加过松锦大战,表现勇猛。

六年,从郑亲王济尔哈朗围锦州,明总督洪承畴赴援,鳌拜辄先陷阵,五战皆捷,明兵大溃,追击之,擒斩过半。功最,进一等,擢巴牙喇纛章京。

后来,清军屡次入关,鳌拜也随军出征,颇有战功。

皇太极死后,皇太极长子豪格与多尔衮争权,鳌拜带头闯帐,声称必须拥立皇太极的骨血继位,否则决不奉从。

双方妥协,顺治继位,也就有了后来的康熙继承帝位。

所以说,康熙能够成为皇帝,也有当年鳌拜的拼死相争的功劳。

顺治幼年即位,大权被摄政王多尔衮独揽。多尔衮对皇太极遗留势力进行打压,鳌拜几次都差点丢了性命。

鳌拜从英亲王阿济格征湖广,击破流贼李自成。进征四川,打败张献忠。但多尔衮捉住了小辫子。

顺治五年,“坐事,夺世职。又以贝子屯齐讦告谋立肃亲王,私结盟誓,论死,诏宥之,罚锾自赎。”

“七年,复坐事,降一等阿思哈尼哈番。”

在这段时间,做为皇太极系的人,鳌拜受到很多不公正待遇。直到顺治亲政,清算多尔衮,才又受到提拔重用。

世祖亲政,授议政大臣。累进二等公,予世袭。擢领侍卫内大臣,累加少傅兼太子太傅。

顺治死后,鳌拜受顾命辅政。由于索尼老迈,遏必隆唯其马首是瞻,鳌拜在一段时间内大权独揽,行事张扬独断,对反对势力给予严厉打击。

鳌拜主要干的事情:

一、打击政敌

既受事,与内大臣费扬古有隙,又恶其子侍卫倭赫及侍卫西住、折克图、觉罗塞尔弼同直御前,不加礼辅臣。遂论倭赫等擅乘御马及取御用弓矢射鹿,并弃市。又坐费扬古怨望,亦论死,并杀其子尼侃、萨哈连,籍其家,以与弟都统穆里玛。

二、圈占土地

鳌拜以地确,倡议八旗自有定序,镶黄旗不当处右翼之末,当与正白旗蓟、遵化、迁安诸州县分地相易。

正白旗地不足,别圈民地补之。

三、结党擅权

日与弟穆里玛、侄塞本特、讷莫及班布尔善、阿思哈、噶褚哈、玛尔赛、泰必图、济世、吴格塞等党比营私,凡事即家定议,然后施行。

康熙八年,康熙捉住了鳌拜,问了他的罪。

康熙和宗室、大臣们给鳌拜定了三十条罪状,我们认真分析一下,把实质性的东西用粗体字强调出来:

1、鳌拜系国家大臣、背负先帝重托。任意横行。欺君擅权。文武各官、尽出门下。

2、引用内外奸党、致失天下人望。

3、结成奸党。一切政事、先于私家议定、然后施行。

4、倚恃党恶、紊乱国政。所喜者荐举、所恶者陷害。皇上眷念旧臣、曲为优容。不思改恶。聚货养奸。

5、上违遗诏。下虐生民。凡结党败坏之处、奉上□日审问、巧餙供辞。

6、乱用人。

7、无罪枉杀。

8、滥杀无辜。

9、偏护本旗、将别旗已定之地、輙行更换。

10、欺君轻慢圣母之处。

11、贪揽事权、延挨不请辞政。

12、册立皇后、心怀妒忌、敢行奏阻。

13、谬称济世贤能、授为尚书。

14、妄奏户部旧设尚书二员、以同党马迩赛、补居要地。

15、禁止科道陈言、恐摘发情弊、阻塞言路。

16、熊赐履条奏之事、鳌拜以为劾己。意图倾害。

17、马迩赛部议赐谥、奉有有何显功、不准行之上日。鳌拜不遵、仍给与谥。

18、于皇上前、凡事不依理进奏、多以旧时疏稿呈览、逼勒依允。

19、御前呵叱部院大臣、拦截章奏。

20、私买外藩人为仆。

21、擅授败阵革职达素等原职。

22、议苏克萨哈罪状时、止同班布尔善等定议、恐大学士巴泰逆意不合、不使与闻。

23、因伊马匹被偷、将御马群头目、并偷马人、自批尽行处决、籍其家产入已。

24、以俄讷、喇哈达、宜理布等、在议政处、不肯附和、即裁止蒙古都统不使会议。

25、不遵守先帝遗诏。

26、不尊重皇帝。

27、擅自骂人。

28、欺上瞒下。

29。强娶民女。

30、破坏风水。

说白了,就是侵占了皇权。

但康熙并没有处死他,只是把鳌拜和他儿子囚禁起来了。鳌拜死后,康熙就释放了他的儿子纳穆福。

上亲鞫俱实,诏谓:“效力年久,不忍加诛,但褫职籍没。”纳穆福亦免死,俱予禁锢。鳌拜死禁所,乃释纳穆福。

到了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又给他追封,并让鳌拜的从孙袭了爵位。

上念其旧劳,追赐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以其从孙苏赫袭。苏赫卒,仍以鳌拜孙达福袭。

到了雍正年间,几乎就等于是给鳌拜彻底平反了。追封了原有的一等公爵,还加了“超武”的封号,这可是很牛掰的。地位一下子就提高了。

世宗立,赐祭葬,复一等公,予世袭,加封号曰超武。

这也说明,当时鳌拜的子孙并未受到株连,还一直承袭着爵位。

到了乾隆时期,又有反覆,重新评价鳌拜的功过,降了爵位,还给鳌拜的政敌的后代给予照顾。这一点上,乾隆与雍正不同,他是站在康熙的立场上。

高宗宣谕群臣,追核鳌拜功罪,命停袭公爵,仍袭一等男;并命当时为鳌拜诬害诸臣有褫夺世职者,各旗察奏,录其子孙。

鳌拜家族爵位承袭:

――鳌拜(镶黄旗。康熙六十一年由二等公追封一等公)

——纳穆福(鳌拜子。康熙六年八月袭二等公。八年五月革)

——苏赫(鳌拜从孙)

——达福(鳌拜孙。雍正五年特旨赐袭一等公。九后三月,袭一等超武公。阵亡。)

——岱吞(达福子。雍正九年十一月袭。)

——德胜(岱吞子。乾隆二十六年十二月袭。四十五年十一月奉旨停袭,给一等男爵)

——庆玉(德胜子。嘉庆十二年改袭一等男)

——钟灵(庆玉子。嘉庆十九年袭)

——贵麟(道光十三年袭)

——钟寿(贵麟弟。道光二十三年袭)

——鹤龄(钟寿子。咸丰四年袭)

——锡惠(鹤龄子。同治四年袭)

――崇谦

――肥猫

鳌拜的后代中,还涌现出了忠臣名将。鳌拜的孙子达福就为国尽忠,雍正九年,达福随傅尔丹出征,战死沙场。

雍正年间,达福袭职,管佐领。累擢正蓝旗满洲副都统。

雍正五年,世宗以鳌拜功多,复一等公,仍以达福袭,授散秩大臣、前锋统领。

七年,师将出,上召廷臣议,达福力谏。上问故,达福曰:“噶尔丹策零狡黠,能得诸酋心为捍御。主少则谏易,将强则制专。我数千里转饷,攻彼效死之士,臣未见其可。”辞益坚,上曰:“今使汝副傅尔丹以行,汝尚敢辞?”达福乃叩首出。

师至边,傅尔丹令达福将二千人驻库卜克尔。

九年,傅尔丹出师,使达福偕定寿领第一队,及移军和通呼尔哈诺尔,昼夜力战,杀敌千馀。敌益大集,军方移,达福殿,敌三万馀环攻之,力战,复杀敌千馀,没於阵。

总结:康熙并未诛连鳌拜的妻子儿女。

鳌拜在死了之后,他的那些子孙后代下场如何?

只不“盛极而衰”,索额图最终的结局却是最为凄惨的,远比不上这些由他一手选拔、培养出的布库少年们。康熙二十九年任苏州织造,三年后移任...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