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黄” 叫做”江下黄”?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2收藏

为何”黄” 叫做”江下黄”?,第1张

『江夏黄』 江夏源流 经阅楚的先祖,春秋时期鲁僖公十一年,楚国强兵来攻黄国未遂,后秦始皇二十五年才编入郡﹝县﹞,改黄国之山川属江夏郡。黄姓系出黄国,故曰江夏郡。 说明:全国书江夏堂者共有三姓: 一:黄姓 二:费姓 三:喻姓。 过去凡黄、费、喻、三姓不得联婚。 黄氏所有子孙该是上祖古源由江夏郡迁居各地,故郡名曰:江夏堂﹝黄姓﹞。 郡考: 黄氏之县曰江夏,缘上代聚散仕隐多于江夏,盖江夏本属贡荆州之域,后为湖广省属十五府两州内也,至名江夏者,所属地广名繁,广舆记今湖广汉阳府,汉阳属江夏德安府,汉亦属江夏,黄州府春秋为黄国地,后属楚汉曰西陵,亦曰江夏,湖北省首府有县名江夏,溯之武昌禹贡荆州之域,周夷王属楚,自楚能渠封其子为鄂王,始名鄂渚,春秋曰夏汭,秦曰南郡,汉曰江夏,三国吴曰武昌,刘宋曰郢州,唐曰武清,宋曰鄂州,元明曰为昌府,领三十一县,九首县曰江夏,盖三府名江夏,系汉时若以县名江夏,又在隋朝考以黄氏之郡名曰江夏,即民国时武昌府之江夏县。现今湖北省之黄州是也。 2008-11-08 16:35:13 补充: 黄姓 黄帝-舜时代,东夷部落的首领叫伯益,因帮助禹治水有功,又因"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被帝舜赐姓嬴氏。 传说伯益的后裔有14支。其中的黄氏,大约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 春秋时期,南方的楚国称霸,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衡。公元前648年,楚成王责备黄国不向楚国进贡,黄国国君错误地分析形势,既不理会楚国的责问,又不进行任何防备,结果于当年夏天被楚国灭掉。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姓氏,就是黄氏。 2008-11-08 16:35:33 补充: 但是,有的谱牒学家则说黄姓是陆终的后代。那麽,陆终是何人,与上文所说的伯益又有甚么关系呢?据史料记载,伯益是颛顼之玄孙,陆终也是颛顼之玄孙,只是他们的三代近祖不同而已。因此,无论是黄姓出自伯益,还是陆终,总起来说是帝颛顼的后代,属于以国为氏之类。 关于黄姓的起源,还有一种说法是出身于少昊之后。这一支黄人,是颛顼时从河南黄水西迁到山西汾水下游的,所建的黄国,于春秋早期为晋国所灭,这也是黄氏姓源之一。 在历史上多次民族大融合中,黄氏有一些人融入壮、瑶、侗、水、布依等少数民族。 2008-11-08 16:36:04 补充: 亡国后的黄氏遗民,有的逃至今河南中部,大批被迁到今湖北境内,有的在楚国做了官。据说今黄冈、黄陂、黄梅等地,都是因为黄人迁来而得名的。 汉代以后,黄氏因任官等原因分别向大江南北迁徙,南至湖南、江西、四川等地,北至河南固始、南阳。黄氏入居福建,始于晋代。宋元之际,黄氏称盛于闽粤,至明末清初,开始移居到台湾,后又有不少人移至海外。 黄姓为当今中国8大姓,在南方人中所占比例较同。另外,黄姓在台湾人中更为常见,与郑姓共同享有"黄郑排满街"之美誉。 2008-11-08 16:36:34 补充: 历史来源 1、出自嬴姓。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有关资料所载,黄姓为陆终之后,其后建立黄国,后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帝舜时代,东夷部落的首领叫伯益,是“帝颛顼之苗裔”,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姓嬴氏。传说伯益的后裔有14支,既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赵氏、合称嬴姓十四氏。其中的黄氏大约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因被周朝封为子爵,又称黄子国。春秋时期,楚国称霸,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衡。公元前648年,黄被楚灭。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就是黄氏。 2008-11-08 16:36:52 补充: 2、出自金天氏之后。据《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载,黄氏起源于金天氏之后。台骀是上古时期少昊金天氏的苗裔,世代为水官之长,颛顼时受封于汾川,后世尊为汾水之神。春秋时,台骀的后人曾建立沈、姒、蓐、黄诸国,后来都被晋国灭掉了。其中黄国公族子孙以国为姓,成为黄姓。 3、据《东夷源流史》所载,远古颛顼时代,黄人从河南黄水西迁到山西汾水下游,建立黄国,以国为姓。 2008-11-08 16:38:13 补充: 余下请睇参考内容 2008-11-08 16:42:12 补充: 4、起源于中国古代南方的蛮族。据《中国姓氏大全》、《姓氏词典》、《中国姓氏起源》所载,黄氏起源于中国古代南方的蛮族,为黄国遗民的后裔。另《新唐书》中有“邕管(在广西境内)蛮有黄姓。唐黄少卿、少高、少温是也。”其实,此支黄氏乃是黄国遗民的后裔。 5、出自他姓改姓。上古时代及后朝的王、陆、巫、吴、金、范、丁皆有改为黄姓者。 2008-11-08 16:42:24 补充: 6、出自 中的黄姓来源有二: ① 今福建省泉州市的少数蒲姓 为避元代“反色目”的诛杀而改黄姓。但由于出自不情愿,放将黄姓故意写成“苗”(莆)字,因苗(莆)与蒲同音,若被人发觉,落下加上两点就是黄字,久之便成了“黄”姓。 ② 元代黄姓取阿位伯 女子改姓 教,其后裔融于 并姓黄。黄姓 主要分布在福建、四川、河南、甯夏部分地区。 得姓始祖 2008-11-08 16:42:41 补充: 陆终。上古时期火神祝融(掌管火的官)吴回之子。后其继任祝融。周代时,其后被封于黄(今河南省潢川西十二里),建立了黄国。黄国后来被楚国所灭,其后代子孙分散到了各地,他们不忘亡国之恨,遂以原国名为氏,称黄姓。并尊陆终为其得姓始祖。 黄姓迁徙史 1、黄姓的原始祖先——黄夷的流徙 黄夷的发源地在今内蒙古东部、燕山之南的辽河西源——西拉木伦河流域。后来向东南迁徙,经河北迁安县西的黄山和束鹿县的黄丘进入山东半岛,加入东夷集团,成为九夷中的一支。再往后,在华夏与东夷的大融合之中,黄夷和其他许多少昊子孙氏族,跟随颛顼从山东半岛内迁到了中原地区。 2008-11-08 16:43:15 补充: 2、黄国人的迁徙 上古黄国之一的潢川黄国在今河南潢川县的古中原境内。自从公元前648年潢川黄国被楚国灭亡后,黄姓族人有少数逃到河南中部,大批则被迫内迁到楚国腹地,定居在湖北黄冈、黄陂、黄安、黄梅、黄石等县。今日的黄冈、黄陂、黄安、黄梅等地,据说就是因黄人迁此而得名。其中有一支内迁到楚都郢(今江陵、荆州),形成秦时著名的江陵黄氏。还有一支内迁到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县东南一带),后来发展成汉代最著名的江夏黄氏。 亡国后,一部分黄国遗民仍留在潢川故地,坚守家园,顽强生活。 2008-11-08 16:43:30 补充: 战国时期,黄国贵族后代黄歇事楚顷襄王,于楚考烈王元年(前262)任楚相,被封为春申君,最早的封地在今潢川县,所以,直至清代,潢川城都一直叫春申镇。后来,黄歇改封于吴 (今江苏省苏州),他的13个儿子,有的就定居于江苏。据《客家姓氏渊源》所载,黄歇曾因避难而迁居于距江夏县城30里的黄鹤乡仁义村,其子孙散之四方。从战国晚期起,江夏郡(今湖北省武汉一带)成为黄氏繁衍发展的中心,如汉丞相黄霸、太尉黄琼都世居江夏,故其族人以“江夏”为郡号。 3、两汉到两晋的迁徙 汉代以后,主要由于任官的原因,黄氏分别向大江南北迁徙,北迁至河南固始、南阳等地,南迁至江西、湖南、四川等地。 2008-11-08 16:43:39 补充: 黄氏也是从晋代开始大批人居福建。《闽书》载:“永嘉二年 (308年),中原板荡,衣冠始人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据福建早期黄氏族谱记载,两晋之际,江夏黄氏族人黄元方,为官晋安太守,后定居福建,成为福建历史上最早的黄氏望族——晋安黄氏。据说,后来的莆田黄氏、侯官黄氏等,都是黄元方晋安黄氏的后裔。 4、隋唐五代时期的迁徙 2008-11-08 16:43:49 补充: 唐高宗时,陈政、陈元光开漳州,中原58姓将宫随其人籍漳州,漳州黄氏即为其中之一。台湾《紫云黄氏历代世系表》亦有这方面的记载:有名黄守恭者,于唐高宗总章年间(668—669年)随陈政、陈元光人闽,垦荒致富,其子孙蕃昌兴旺,成为闽南大族。又有浯州牧马监陈渊,也在唐朝初期率许、蔡、张、黄等12姓入闽,定居浯州。今福建金门黄氏,多为这支随陈渊入闽的黄姓后代。唐末,洛阳人黄子棱随父入福建,事后梁太祖朱全忠义子,累官侍御史,后避乱居于建阳之东。 2008-11-08 16:44:05 补充: 唐末五代时期,河南光州固始人王朝、王审知兄弟人据八闽,中原黄姓特别是固始黄氏纷纷渡江南下入闽,前往投奔。如宋人黄椿,其祖先“光州固始人也,五季之乱,从王审知入闽为判官,因家焉。后析而为三:一居福清之嗒林,一寓闽邑之黄巷,一居长乐北乡之黄垅。”再如黄振龙,“九世祖自光州固始从王氏入闽,因仕焉居,言路有直声,后迁至中丞。”据宋人何澹《黄公(永存)墓志铭》记载,福建邵武峭山派始祖黄惟淡,也是唐末从光州固始人徙昭开的。河南光州固始,是黄氏人闽的一个重要“源头”或途径。 2008-11-08 16:44:19 补充: 据《唐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体》载,括州松阳郡四姓之首为黄氏,婺州东阳郡五姓有黄氏,濮州濮阳郡六姓有黄氏;据北宋《太平寰宇记》,鄂州江夏郡三大姓之首为黄氏,泉州南安郡五大姓之首为黄氏,处州缙云郡三大姓之首也是黄氏。隋唐时期,黄姓由一而二,开始主宗分流,分为两大支:金华黄氏和邵武黄氏。 还有一支与浙江金华和福建邵武两派黄氏都有着渊源关系且也属于江夏分支的著名黄氏宗族——江西盱江黄氏。 盱江,位于今江西省南城县东南,是古代的一个小驿站。盱江黄氏,兴起于唐代中期。盱江黄氏是江夏黄香曾孙黄琬的一支后裔,其始祖是黄孟偻。 2008-11-08 16:44:41 补充: 黄孟偻,字德崇,一字广成。他是江夏黄香的第十六代孙。生于唐高宗仪风丙子年(676年)二月十五。原籍江夏安陆 (今湖北武昌一带)。唐玄宗天宝丙戌年(746年),黄孟偻以70岁的高龄中进士,官任西台御史。不久,他奉命南巡江南临汝府。在巡视途中病于盱江,后就近安葬。夫人李氏故世后,合葬于此,即盱江麻姑山。黄孟偻的子孙为了守护祖先坟陵,没有再回江夏故地,而是留居落籍于盱江,后来形成了有名的盱江黄氏。他们将自己的族姓郡望定在安陆,故后世凡以“安陆”为郡名的黄姓,都共宗黄孟僯为始祖。 盱江黄氏发展到第四代也即黄孟偻的曾孙辈黄省谕兄弟三人时,各有功名,家族大昌。这时,宗族也开始分枝。 2008-11-08 16:44:56 补充: 黄翰长子黄省谕,字保仁,唐宪宗年间(806—820年)进士,官御史大夫。夫人吴氏,生5子:羽衣、裘、表、裹、衰。兄弟 5人,支分数派。黄衰、黄裘兄弟二人,徙居茅山。黄表一支,家族最旺。他排行老二,居盱江。黄表的后裔,极为兴旺,散布于江西全省各地。他成为后世官溪黄氏和抚州、金溪等派黄氏的共同始祖。黄表长子黄琬,后迁居福建邵武,成为福建邵武黄氏的一支。次子黄琰,徙居金溪(今江西金溪县)枫林乡大柘村。 2008-11-08 16:45:08 补充: 据《湖南黄氏世谱》记载,仅黄琰这一盱江分支,就裂变出今天的乌石、火源、常丰、桂田、新田、新庄、田步、东乡、牛头岭、五里冈、五凤、宝峰、贵溪、安仁、团山、峡山、岩背、路口、蓝田、瑞州、饶山、砂源、沂阳等不同黄氏支派。 黄翰的次子黄省和,字保义,又字仁甫。生于公元796年。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官任秀州崇德县令,后升节度使,封万户侯。生子黄荣。五代时期,为避战乱,这支家族便从盱江迁居至浙江金华府(今金华市),构成金华黄氏的一支。 2008-11-08 16:45:18 补充: 黄翰第三子黄省居,字保信。唐宪宗期间(806—819年)官任淮南转运判官。生2子:宝、贾。长子黄宝,初任仆射之职,后官至银青光禄大夫。他的后裔,又分居饶州府安仁县(今江西余江县),成为今日江西安仁黄氏始祖。次子黄贾,也官至银青光禄大夫。黄贾生3子:老大黄实,与妻张氏携三个儿子黄伯、黄住、黄任一起迁往福建邵武灵槎故城开基立业,是盱江黄氏入闽的又一个重要分支。老二黄陈,其后裔迁居河南陈州(今河南淮阳县)。老三黄陵,徙江西广信府(今江西上饶市)。 2008-11-08 16:46:12 补充: 5、宋元时期的迁徙 黄姓迅速发展和空前繁荣的时期,据《黄氏渊源》载,宋代,江夏人黄震,官至焕章阁左司马尚书,重修江夏家谱呈奏皇帝,得到了“黄氏忠孝两全,江夏无双,历代簪缨”的御批。宋代还有尚书左仆射黄潜善,他有9个儿子散处广东各地,居梅州者为多,后发展成为广东大姓。 2008-11-08 16:46:16 补充: ① 金华黄氏:始祖是黄香裔孙黄苾。自江夏迁婺(金华府)之浦阳(今浙江金华市浦江县)。 黄苾,是东晋时人,黄香的第十代孙。最初在兖州(今山东郓城县)做官,后来升为金陵(今江苏南京市)按察,故族谱上称他为按察公。当时,金陵镇守长官吴英,很赏识黄苾的才干,便招他为婿。后因金陵一带战乱频仍,黄苾夫妻便隐居于浦阳。以后子孙繁衍兴旺,成为东南大族浦阳黄氏。 2008-11-08 16:46:33 补充: 浦阳黄氏自黄苾开始,祖孙3代8人均为官入仕,并出了3个进士,从而奠定了黄氏家业。但从第四代起,各支大多开始衰落。传至黄门侍郎(官名)黄汝知一代,浦阳黄氏又家业复兴,声威重振。 婺州(金华郡)浦阳黄氏主宗传到第十七代,即江夏黄香的第二十六代黄洪、黄浩兄弟二人时,正值唐末五代之际。洪、浩兄弟二人,共生了8个儿子。其中黄洪生子三人:秘、瑕、琰;黄浩生子五人:琛、璞、圮、琬、珍。 2008-11-08 16:46:48 补充: 浦阳黄氏第十八代的这兄弟8人,后来分居各地:黄苾由浦阳迁郯县(今浙江嵊县)双井,黄瑕一支迁江西丰城洗江,黄琰、黄璞同迁江西弋阳,黄琛一支徙居江西清江,黄圯迁居江西洪州分甯(今修水),黄琬一支徙居建甯浦城(今福建浦城),黄珍的两个儿子黄兰、黄苣则分别徙居江西崇仁和浙江湖州。 ② 邵武黄姓:这支黄氏,最初是由江夏北迁至中原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县),然后再折而向东,于隋唐之时再迁居于福建邵武。 2008-11-08 16:47:03 补充: 黄峭山,为海内外黄姓万派共宗的邵武黄氏大显祖。其名,其事,虽不见于经传史志,但在黄氏族人中、在黄氏家乘中,他事迹独特,名望尊显,流传久远,几乎无人不晓。黄峭山名黄峭,字峭山,又名岳,字实登,号十郎。唐末五代人,是邵武黄氏始祖黄惟淡之孙。黄惟淡原籍河南光州固始。据福建《麟峰黄氏家谱·旧序》,唐末昭宗景福二年(893年)九月,以王潮为福建观察使,“潮始人闽”。黄惟淡也于此时带领家族随王朝、王审知兄弟自光州固苎迁徙至福建,初居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不久迁居邵武,苎籍邵武平洒乡(今邵武市水北乡旧县村),成为后世闻名的邵武黄氏一派始祖。 2008-11-08 16:47:20 补充: 黄峭山他娶了三位才德兼优的夫人:第一夫人上官氏(亦作官氏),诰封一品夫人;第二夫人吴氏,诰封一品夫人;第三夫人郑氏。这三位夫人各生7子。这21个儿子,个个功名卓著,成就斐然,而且子孙兴旺,后嗣蕃昌。 五代后周广顺元年(951年)正月初二,年已八十高龄的邵武和平黄氏大族祖峭山公,将21房子孙召集齐全,然后当众宣布了一个重大决定:将黄家自春申君以后数百年所积累的祖产——铜钱80万贯,金银800余称,一并均分为21份,合令三妻位下共21房子孙,各领祖传家产一份,随即离开家乡,另立基业,各自自谋发展。当时三位夫人啼泣请求,峭山公便对原来的决定稍作改动, 2008-11-08 16:47:32 补充: 重新宣布:除官、吴、郑三位夫人名下各留长子一房奉养老母以尽温情之义以外,其余18房子孙,不许恋此一方故土,须各自信步天下,择木而栖,相地而居。接着,峭山公卜占离家吉日,并于这一天将新修的《黄氏家谱》21套,分授21子,各领一套,嘱令他们随身携带,妥善珍藏,不忘所出。 邵武黄氏的这次大分析,以及随之而来的迁徙流布,相当多的黄氏谱牒都有详细记载。父子兄弟作别时,峭山公曾规定,以21子所徙居之地的名称,代替21子之名。 ③ 客家黄氏 (属邵武分支) 甯化客家黄氏是峭山公的支裔,其开基始祖是峭山公的第九子黄化。 2008-11-08 16:47:41 补充: 黄化,字惟枋,号从章。又名黄甯,或黄朝化,都是因迁居地“甯化”而得名。他生于五代后梁癸酉年(913年)正月十一日,原籍邵武禾坪。公元951年邵武黄氏大分析时,黄化即领家室自禾坪再向西南徙居汀州府甯化县,落籍甯化石壁村,开拓新的基业。黄化在宋初中第十九名进士,官任左御史、广州刺史等职。黄化的后裔,在闽粤为官任职的不少,子孙极为兴盛,遍布闽、粤两省各地。黄化被尊为闽粤客家黄氏的始祖,为许多黄氏家谱所尊称的著名的“甯化公”。 ④ 嘉应客家黄氏 (甯化客家黄氏分支) 2008-11-08 16:47:51 补充: 嘉应客家黄氏的开基始祖名叫黄僚。据宝安坪山谱和鹳薮谱,黄僚,亦作黄辽,字海虎,号良臣,南宋(一说元代)人,是峭山公第八子黄化的裔孙。是南宋时期进士,初任大理寺丞,隆兴三年(1165年)升琼州太守,为官海南。任职期满后告老还乡,途经嘉应时,爱此地水秀山清,便卜居于嘉应州城西厢五马坊水巷口。黄僚移居嘉应后,家族兴旺,成为当地望族。其子孙广布于粤、闽、赣三省各地。在嘉应州城的黄氏宗祠里,至今供奉黄僚为始祖神。 福建邵武黄氏许多支中除了最著名的一支峭山派,另外黄膺派也很著名。 黄膺,据多种文献资料所述,他是唐中叶人。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后徙居福建邵武,成为邵武黄氏一派始祖。 2008-11-08 16:48:04 补充: 黄膺的后裔,非常显贵,北宋时出了著名的尚书右丞黄履和大书法家黄伯思,因此,家族名扬天下。 6、明清时期的迁徙 ① 迁往台湾的黄姓: 明末清初,闽粤一带的黄氏,有一部分迁往台湾,人丁兴旺,与陈姓、林姓、郑姓,成为台湾的四大姓,素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的美称。后来,黄氏又播迁到了海外。 早在明代以前就开始东渡海峡,迁徙人台。尔后,他们世世代代生息繁衍于此,开拓宝岛,艰苦创业。台湾的发展历史进程,将深深地铭记下他们不朽的功绩。 2008-11-08 16:48:11 补充: 明朝天启末年(1625—1627年),福建大旱,郑芝龙便舟载饥民数万人人台,其中有大批黄姓成员。但见于史籍记载的最早迁台黄氏,是明末南安人黄正束,他在明崇祯十年 (1637年)移居今台湾马公,后支分澎湖湖西。这以后,黄姓之人台者,便源源不断,到了清代的前期和中叶,便形成丁 。他们大多来自福建的泉州、漳州、汀州和广东的嘉应、潮州、惠州等地,散居于台湾各地。他们往往成为后世台湾黄姓各支派的人迁始祖。 2008-11-08 16:48:21 补充: 据《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节选《桃源蓬莱黄氏族谱》记载,福建永春县桃源蓬莱黄氏家族第十四世的黄毓盼,第十五世的黄宗选、黄宗琅、黄宗瑶,第十六世的黄文令、黄绍养、黄绍禁,第十七世的黄克凉、黄克甚、黄克读、黄克炉,第十八世的黄鸿钗、黄鸿胖、黄开仓等大批族人,都先后渡海徙居台湾。 晋江《安海金墩黄氏族谱》即记载,该族第十一代有黄贻鼐,第十二代有黄微熔、黄素官、黄光辉,均居台湾。 2008-11-08 16:48:38 补充: 光绪《临海黄氏家谱》(抄本)所载,福建泉州临海黄氏,在清乾隆年间便有人开始迁往台湾。此后,该族子孙多有徙居台湾淡水、基隆等地者。如第六代有儒生黄王艺,于雍正时游学台湾邦寮浪桥,后来就落籍台湾;第八代有黄佳和迁往基隆、黄昕移居淡水;第九代有黄豆附徙台湾、黄牒居淡水、黄情迁鹿港;第十代有黄公体、黄蜂、黄熙等迁居台湾。 台湾黄姓,遍布全省各地,尤以澎湖列岛和台湾西海岸的基隆、淡水、桃园、新竹、苗栗、鹿港、南投、虎尾、台南、屏东沿线地区为多。 2008-11-08 16:48:43 补充: ② 移居海外的黄姓 东南亚印支半岛、南洋、欧美澳等世界各地,到处都有他们在拓荒,在建设,在创造奇迹。 越南 黄姓移居越南,很可能早在黄国灭亡后不久就开始了。当时有大批黄姓遗民被楚国强迫迁徙到江南越人居住地区,加入了越人队伍。随着越人的不断南迁,黄姓也随之迁入越南。不断南迁的黄姓中,有秦汉山越黄氏,有六朝唐宋的黄洞蛮,有明清岭南壮、瑶等族黄姓。越南人中的黄姓,绝大部分是上述移民的后裔。这些越人黄姓后裔,又从越南继续扩展,至今已广布于印支半岛各国。 2008-11-08 16:48:51 补充: 在历史上,还有一些黄姓中国人,由于政治避难、经商等原因迁居越南。明亡后,许多黄姓遗民不甘事清,纷纷外逃避难。1679年,中国龙门副将黄进与总兵杨某等,率3000余众、战船50余艘,逃往越南。阮氏王朝迫使他们进入东浦(当时属柬埔寨)地区。从此,这批人及其后代便在东浦定居下来。当今,黄姓已繁衍成为越南十大姓之一,在越南全国的200余个姓氏中,黄姓是人口数排在第八位的大姓。 泰国。是中国黄姓移民较早、人数很多的国家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泰国黄姓现有30余万,在泰国华人社会中有很大的影响。泰国黄姓华侨、华人,不仅建立有自己的宗族组织“泰国黄氏宗亲会”,还积极参加当地华侨华人的社会活动与社团组织。 2008-11-08 16:49:06 补充: 南洋。大约是在元朝末年,黄姓移居南洋。当时一位名叫黄森屏的官员奉命出使婆罗国(今文莱)。他到达婆罗后,便在婆罗国留居下来。之后,他以杰出的才干被推为文莱华人的领袖。后来,成了整个婆罗国的统治者——苏丹(实即国王)。他去世后,葬在文莱,子孙世代留居于此,且极为显赫。黄森屏生有一女,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嫁给渤泥(即文莱)第二苏丹阿合曼。阿合曼逝世后,黄森屏的女儿便继位为文莱国王。自此以后,文莱国王按女性血缘世系传递。第一位渤泥女王黄氏去世后,王位传给了她与阿合曼苏丹所生之女。至本世纪,文莱国王已传20余代,他们都是黄森屏的女性直系后裔。历史上文莱王室便奉黄森屏为始祖。 2008-11-08 16:49:20 补充: 明代开始,迁徙南洋的黄姓大增。公元19世纪,由于中国封闭的国门被西方殖民列强的大炮轰开,因而出现了沿海居民移居南洋的 。黄姓也是如此,移居南洋的人数迅速增长,仅据菲律宾殖民 1893年和1894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在当时移居菲律宾的近10万华人中,来自福建晋江、同安、南安、龙溪等地的黄姓华侨就有数千人之多,在当时旅菲华人七大姓中名列第二,仅次于陈姓。至今,菲律宾黄姓人口已发展到了5万余名。 2008-11-08 16:49:36 补充: 此外,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也有大量的黄姓华人华侨。近代以后,南洋黄姓华侨华人为了联络同宗,都纷纷建立了各种宗族组织。在菲律宾,建有黄江夏堂;在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建有江夏公所。此外,南洋黄姓华侨还在新加坡建立了统一的“南洋黄氏总会”。 移居欧美澳黄姓移居美洲的历史,始于19世纪50年代。在早期的美洲华侨各姓中,黄姓人数最多,主要来自广东,其次是福建。广东华侨,又主要来自兴甯、新会、开平、恩平四地,故称“四邑人”。 2008-11-08 16:49:47 补充: 在1850年成立的美国华侨社团“四邑会馆”中,黄姓人数最多;1854年由广东兴甯华侨创建于三藩市(即圣弗朗西斯科,又称旧金山)的甯阳会馆中,黄姓人数在26姓中排名第一;在1876年由开平、恩平两地侨民在旧金山成立的合和会馆中,黄姓在7大姓中名列第二。至今,在全美华裔各姓宗亲中,黄姓宗亲人数仍然是最多的。 家族名人 黄歇 游学博闻,楚考烈王以之为相,封为春申君。相楚二十余年,食客三千多人。娶李园之妹,知其有孕,纳于考烈王,生幽王。后李园用事,忌春申君,遂伏死士于棘门刺杀之。 2008-11-08 16:50:03 补充: 黄初平(黄大仙)黄初平,晋朝丹溪人。十五岁时他去放羊,有个道士见他本性善良,把他带到浙江金华山石室中,收他为徒。一学就是四十多年。他的哥哥黄初起一直都在寻找他,经过这么多年都没找到他。后来在街市上看到一个道士在占卜,黄初起就问他弟弟在那里道士说:「金华山有一个放羊的小孩,姓黄名初平,是你的弟弟不是」初起听到之后,立即跟道士到金华山寻找。兄弟相见后悲喜交集,哥哥问弟弟道:「羊在那里 」黄初平指着白色的石头说:「就在那儿」,并喊:「羊起来」于是白石头都站起来变成山羊,有数万头。初起惊讶不已,便跟初平学道。他们两个都成仙了。黄初平别号「赤松子」。 2008-11-08 16:50:23 补充: 黄霸 (前?~前51)字次公,西汉淮阳阳夏人。少学律令,武帝末,补侍郎谒者,历河南太守丞,时吏尚严酷,而霸为政宽和。尝从经学家夏庚胜治尚书。官至丞相,封建成侯,卒谥定。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宋分甯(今江西修水县)人。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合称苏门四学士。工诗,为江西诗派的开创人,并擅行、草书。著有山谷内集、外集、别集、词等。

参考: WEBS

baikebaidu/view/33123

我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一叶小舟便可越洋过海,到达对方国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曾发生过我国人移居日本的事。其中最初是吴王泰伯、仲雍的后裔移居日本,后来又有会稽东冶县的渔民在入海打鱼时因遇到大风而漂流到日本。对此,在《梁书》和《晋书》中都有记载。那时的日本还带有母系社会的残余,国王也是一位女性,他们派到中国的使节还经常自称是“吴太伯之后”。那么,吴王泰伯、仲雍的后斋是怎样到日本的呢?

原来,公元前484年,吴国被越国吞并,吴国王室的一支杀出一条血路,乘船渡过大海,来到一海之隔的日本,定居下来。经过几代人的繁衍生息,他们中的一些人还成为当地很有名望的首领,甚至有人与日本皇族发生了关系。隋唐时期,日本多次派遣使节朝拜中国皇帝,并郑重声明:日本皇室是吴太伯的后裔,日本姓氏中的吴、吴人、吴羽、吴服、吴汉、吴服部都是中国吴姓的发展和演变。民国初年,日本天皇曾在一个公开的场合说自己是吴太伯的120代孙。凑巧的是,军阀吴佩乎在当时正出巨资撰全国吴姓家谱,也说自己是吴太伯的第120代孙。

除上述以外,中国姓氏对日本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就是徐福东渡了。秦朝统一后,秦始皇为了能够长生不死,逼着人去为他寻找仙药,若找不到就要处死。为此,不少大臣和方士儒生白白丧失了生命。有一天,徐福谎称自己能够找到长生不死之药,条件是需要数千童男童女,以及可以在大海中航行的大船和数量巨大的黄金。秦始皇求药心切,没有过多考虑,便完全答应了他的条件。

在一个风平浪静的良辰佳日,徐福带着数千童男童女扬帆远航,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驶去,从此开始了寻找长生不死之药的航程。徐福一去不返,急得秦始皇焦躁不安。他带着大队人马一次又一次地来到大海边上,幻想见到寻找仙药的徐福。可是海面上除了几艘在风雨中飘摇的小船,什么也看不见。这样过了很长时间,徐福仍是死不见尸,活不见人,没有一点音讯,秦始皇的身体则一年不如一年,最后死在一次出巡的路上。

那么,徐福以及由他带领的数千童男童女究竟到什么地方去了呢?对此,古今中外都有不少猜测。比如:日本人说:徐福去了日本,他们就是数千童男童女的后代,他们要到徐福故里寻根问祖。

菲律宾人说:徐福去了菲律宾,菲律宾的华人就是他们后代。

印度尼西亚人说:徐福去了印度尼西亚。

我国史书上也说:“传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将男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仙,不得。徐福畏诛,不敢还,遂至此州。世世相承,有数万家人。”如今,日本人寻根问祖,经常来到江苏连云港的余干县,祭祀徐福,并把这里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

徐福东渡以后,我国居民东迁或中日交往的事例也有很多。如在东汉建武中元二年(57),日本派遣使者到汉朝奉贡朝贺,汉光武帝盛情接待了他们,并赐以印绶。永初元年(107),日本国王帅升等给皇帝进献了160多个日本人,这是日本人移居中原的第一次记载。魏景初二年(238),日本女王派遣大夫难升米来朝,日本女王被赐以金印绶带,封为“亲魏倭王”;难升米被拜为中郎将,假银印青缓。

唐宋时期,日本与我国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姓氏制度的影响也进一步深入。在我国唐代时,日本名人阿部仲麻吕起了个中国名字晁衡,他和李白、王维等大诗人的关系十分友好,在长安生活了五十余年,官职做到左散骑常侍、镇南都护,是日本人在唐朝官职最高的一位。据说,日本人名字后面的“子”,就是受到中国名人尊称的影响而产生的。

日本是接受中国文化最多的国家,在姓氏方面也较多受到我国的影响。在早期,日本人也像我国一样只有名字而没有姓氏,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特别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在统治者中首先出现了氏和姓,这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姓氏。至公元九、十世纪时,在姓氏中又分化出一种新的称号,即苗字,意思是苗斋、分支的意思,同样具有姓氏的作用。当时贵族的名字中往往要包括氏、姓、苗字三个部分,写在一起相当长。例如,一个贵族的名字是藤原朝臣九条兼实,名中的藤原是氏,朝臣是姓,九条是苗字,兼实才是名。

目前,日本人使用的姓氏有10万多个,几乎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姓氏的总和。其姓氏的来源80%以上出自地名。此外如藤原、酒井等姓源于古代武士的姓氏;近卫、卫、武部、等姓源于贵族官职;长野、宫崎、山口等姓源于县名;牛养、陶器所等姓源于职业;普门寺、佛光寺等姓源于寺庙;牛尾、猪、鸭等姓源于动物家禽;草野、樱等姓源于植物;田中、龟井、松下、渡边等姓源于居室附近的自然现象;鬼熊、鬼生等姓源于宗教信仰。可见,日本的姓氏及其取名习惯尽管有自己的特点,但仍带有受我国影响的痕迹,尤其是早期贵族或武士的姓氏更是如此。

翻开史料,有关杨贵妃东渡日本的说法由来已久。早在二十年代,著名"红学家"俞平泊先生在《长恨歌》和《长恨歌传》的质疑等文章中指出,杨贵妃可能并没有死在马嵬坡,而是去了日本定居。

文章指出,在日本不仅有杨贵妃的坟墓,还有杨贵妃的塑像。而且,现今的日本沿海边有一个叫做"久津"的村子,以"杨贵妃之乡"而闻名。这里的人们相信一个久远的传说,当年杨贵妃在马嵬坡兵变的形势逼迫下,一名侍女代替她去死了,杨贵妃在遣唐使的帮助下,乘船离开了大唐,经过漫长的时日漂泊至一个村子,就是今日的日本山口县久津。山口百惠就是山口家族的一员,看来她声称自己是杨贵妃的后裔不是空穴来风的。

日本著名的文学作品中,南宫博的《杨贵妃外传》和渡边龙策的《杨贵妃复活秘史》中,都有这样的描述,他们推断杨贵妃确实没死而逃到了日本。

日本世代流传的这些传说实在出乎国人的意料,而且所有传说都有根有据,一个中国的贵妃竟然在日本很多地方,都有她的坟墓和塑像,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难道杨贵妃真是逃去了日本

著名比较文学专家严绍焘教授从事研究比较文学二十多年,对日本的文化有很多的了解,对于贵妃在日本受到的推崇,严绍砀教授做出了这样的解释。采访:严教授:我想这个最早的起源呢,是跟白居易的长恨歌是有关系的,白居易在记述杨贵妃本事的时候呢,他有著名的长恨歌,这样一首长诗,那么在长诗的后半部分呢,他表述了对杨贵妃的一种想像,说杨贵妃虽然是她在事变中间人已经死了,但是她的灵魂还是活着的,她的灵魂飘摇到神仙山上,后来呢她和唐明皇所派去的道士在神仙上相遇了。

而众所周知,白居易的《长恨歌》是历史上描写杨贵妃和唐玄宗爱情的最为著名的传世名作。人们分析长恨歌里写到的诗句,"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其中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人们仔细的分析这段诗文,其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就是描写了马嵬坡上找不到杨贵妃的遗体了。而此后唐玄宗派一个道士去找寻杨贵妃,结果"上穷碧落下黄泉"都没有找到,最后道士在仙山上找到了贵妃,而太真恰恰是贵妃出家时的法号。这一系列相似之处让人们充满了想像,由于是浪漫风格的诗文,倘若道士真的在仙山上找到了贵妃,这里的仙山究竟指的是哪里,世界上存在这样的地方吗人们陷入了沉思之中。

长恨歌里写到的称蓬莱的仙山又在哪里呢采访:严教授:关于蓬莱山呢,在中日文化史上,具有特别的文化意义,因为呢,在日本的,文学的创作的概念中,他们常常把蓬莱山本身就指为日本本所,因为我们都知道,蓬莱山是中国道教所构思的神仙生活的在大海中的一种神山,但是在日本的文学中呢,常常把蓬莱山作为日本本身,加以演化的,所以这个能剧呢,他多少暗示了杨贵妃在安禄山事变之后,她其实没有死,她可能到达了日本。但是在和中国的史料中并没有记载"蓬莱山就是日本"的说法,人们还是陷入了迷惑之中。

采访:严教授:大约在14世纪的后期和15世纪的初期,日本的能开始逐渐的发达起来,能是日本的一种古典戏剧,那么能是以许许多多的生活作为它的题材,其中有一部能是专门以中国的题材作为它的题材来进行创作,那么在文学史上,它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唐氏能,以唐来代替中国,以唐氏能创作的剧本呢,大概有十几种,其中呢有一个剧本,就叫做杨贵妃,那么这个能氏剧的杨贵妃,它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讲了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之后,她到了蓬莱山上,那么那跟白居易的长恨歌有所不同,白居易的长恨歌说杨贵妃,人是死了灵魂到了神仙山上,但是这个能氏剧的杨贵妃呢,它说杨贵妃没有死,杨贵妃到了蓬莱山,在蓬莱山上,她又和唐明皇派来的道士互相见面了,那么基本的情节,还是演绎了长恨歌的构思,但是其中它发生了一个质的改变,就是杨贵妃并没有死,就在这个蓬莱山。

随着白居易文学在日本的流传,杨贵妃在11世纪的日本就已经家喻户晓,杨贵妃逃亡日本的说法也是那时才传入中国的。11世纪时,日本的著名作家紫式部根据白居易的长恨歌写了世界上最长的一部小说《源氏物语》。紫式部是日本的宫廷女官,主要为宫廷内的贵夫人们讲述汉学,《源氏物语》就是描述了宫廷内女人的明争暗斗,而源氏的命运与中国的杨贵妃有很相似之处。

采访:严教授:那么这部小说作家在构思的时候呢,她在开宗名义的第一卷,叫做腾壶,腾壶的这一卷呢,现在研究源氏物语的中国的日本的,大部分学者,都已经基本上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腾壶这一卷,是以白居易的长恨歌作为基本的构思来展开她的小说的脉络的。

传说杨贵妃到达日本后,受到日本孝谦皇后的重用,杨贵妃居住的日本宫廷就像是唐朝的建筑模式,最终她由于思念唐玄宗郁郁寡欢,死在日本。这些传说和前面的逃亡联系起来似乎都是可能的事情,但是这些传说仅仅是传说,没有确凿的证据去证实。

更为传奇是,根据长恨歌中描述,唐玄宗因为思念杨贵妃,命一名道士招魂,结果道士在仙山上找到了杨贵妃,并且带回了杨贵妃给唐玄宗的信物--发簪。以近弥留之日的唐玄宗时常拿着道士带回的信物,哎情嘘叹,让人看了不免心生悲哀。

倘若道士真是在日本的仙山上找到了杨贵妃,按当时的原始条件,杨贵妃有可能逃到日本去吗采访:而到了2004年,中国歌剧舞学院和日本的这个演员合作,在北京天坛剧场,演出了一幕一个大型的歌舞剧,就叫做杨贵妃,那么在这个杨贵妃的戏中呢,它明确的表示在安史之乱马嵬事变中,杨贵妃并没有死,杨贵妃当年呢由一个日本的留学生,帮助她从事变中脱逃,而有一个日本女留学生顶替杨贵妃在马嵬坡被杀了,杨贵妃又度过东海到了日本。

在南宫博的《杨贵妃外传》和渡边龙策的《杨贵妃复活秘史》中,都是这样的描述,说杨贵妃是被人代替而死,或是她上吊后又恢复了元气,最后在遣唐使的帮助下,才到达了日本。倘若杨贵妃是被别人代替而死,那下葬的人又究竟是谁,史料明确记载,贵妃死后用紫色被褥将其草草埋葬,难道埋葬的是一个顶替她而死的人。

这些推断似乎在情理之中,但是就算有人代替贵妃去死,在唐朝海上交通好不发达的情况下,杨贵妃如何能顺利的逃到日本呢现今的人对当时的条件下如何漂洋过海是丝毫都不能想象的。

而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史料中最翔实的航海记载就是东渡日本的鉴真和尚,他前后历经11年,经历了5次的失败,屡遭磨难,才终于到达日本。可想而知在那样的艰苦条件下,杨贵妃想要逃到日本究竟有多大可能性呢

采访:刘教授(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唐朝时候,中日之间的交往,非常频繁,据记载,包括非正式的有十六七次甚至十八九次的遣唐使,至少能够落实的也有十五次,在唐朝不到三百年的时间里,那么经常有日本人来,来得规模最大的盛唐时候的使团达到五百多人,将近六百人,最多一次五百九十多人,是很大的一个规模,一般它来的船,一般是三艘四艘船,所以一般的船里载的能达到一百多人的规模,所以那个时候是日本的造船在唐朝也比较发达,当然,唐朝的官船可能比他们还要发达,因为在广州有驶舶使,就是对阿拉伯世界整个贸易,大量的中国瓷器出去,那个船是非常大的,所以从这个航海技术,从造船技术,从船的本身的交往的规模应该(杨贵妃出逃日本)是没有问题的。

这是唐朝时日本遣唐使船图,唐朝有记载的十多次遣唐都是乘坐这样的船来往于大唐和日本之间。日本古称倭国。在唐代时才改称"日本",据史料记载,这样的遣唐船可载一百多人。

日本遣唐使人员会在日本博多集中起来出发,到达唐朝的明洲扬州和苏州就可以到达大唐的首都长安。日本有十几次的遣唐经历,最多的遣唐人员有五百多人,分三四艘船。

就算这样的遣唐使船能到达日本,在兵荒马乱的大唐杨贵妃可以在哪个港口登船呢。据中国古代交通史记载,当时唐玄宗逃到了四川,随后还有逃走的留学生,遣唐使等,杨贵妃一定会选择相反的方向,可能到了武汉,经长江下流,有三条路线,一个是扬州,一个苏洲和明洲,可能在此三个地方登船,最后经历数日到达日本的"山口久津"。杨贵妃到达日本的村子就是日本的山口久津县,后来以杨贵妃之乡而闻名。

这样的推理似乎是可行的,但这也是后人的猜测,在当时危急的情况下,杨贵妃就算能幸存下来,她能怎样脱离大唐吗当时要将她置于死地的四军,都是受太子李亨也是后来唐肃宗的指派,已经成为皇上的肃宗怎么可能容忍杨贵妃逃离大唐呢据史料记载,杨贵妃死后,唐肃宗拒绝将贵妃纳入后宫名列之内,如此看来他们之间有极深的仇恨。

就在逃亡日本的传闻在民间炒得沸沸扬扬时,有关贵妃得下落,又传出了一种新得说法。

刘教授:很多的因素,促使人们愿意相信杨贵妃是可以不死的,就是她要不死的话,这些理由也是可以从逻辑上从推理来说是成立的,尽管没有依据,那么这样的话,人们就相信她是没有死,她应该是逃走了,那么逃到哪里去了呢,在唐朝的国土上,她不可能生存,以为后来肃宗控制局面以后,他不能允许杨贵妃还在唐朝生活,自然日本是一个很好的去处,而从当时的交通条件,中日交往来说那个又是很现实的。

严教授:至今为止,关于杨贵妃生死之事,中国学者就提出疑问,但是没有描述她生存的潜逃的路线,那么日本作品描写杨贵妃到达日本的这样一个想像的事实,那么他们都认为杨贵妃是通过东海交通到达日本的,那么这种东海交通的线路,它是基于当时唐朝逐渐发达起来的遣唐使是有关系的,在此之前,中日之间的交通主要是通过朝鲜半岛来实行的,那是一个艰难的时间很长的一个通道,那么隋朝后期通过东海,到了唐朝以后,日本就连续向中国政府派出遣唐使。

这样东海之间就开始了政府之间的交通,所以关于杨贵妃遣往日本的线路现在只有是通过东海的遣唐使,她才能够到达日本本土,那么这个线路呢,实际也是非常困难的,而且事实上估计杨贵妃是做不到的,因为这个遣唐使,他间隔的时间非常的长,在整个遣唐使到达中国的现在说法不一,有说是十二次的,有说是十八次的,那么总而言之是不会超过十几次的,那么每一次的时间都非常的长,所以杨贵妃即使是从关中有可能存活被营救到东海,她迎接上日本的遣唐使,这中间要经过一系列的极为复杂的转移手续,那么在当时的技术条件的之下,以及在当时的总体的文化氛围中,这种可能性是很少的,而根据日本遣唐使回国以后的报告来看,没有一次的日本遣唐使回国的正式报告中提到有杨贵妃到达日本的这样一个事实,那么如果说不是通过遣唐使到达日本的,那么她就不可能到达日本,因为中日之间当时没有海上的自由往来,海上的贸易开始于宋代,还不是一种一般的交通,所以我想,杨贵妃即使生存而能够脱逃,她到达日本的可能性也是很小的。

位于四川省营山县营山乡境内的太蓬山,地貌独特,山势险峻,早在晋朝初期,已经是道教圣地之一,隋唐之后香火鼎盛。传说太蓬山诸峰成莲蓬状,所以后人取荷花的莲蓬之意称其为"太蓬山",蓬山上仙雾缭绕,素有"蓬莱仙迹"之称。

当地人传说,马嵬事变后,杨贵妃乔装打扮,翻秦岭,过巴中,跨州越县,终于来到太蓬山避难,立即得到道士们的同情和保护。而杨贵妃早年与道教关系密切,对太蓬山早就心向往。

四川文史研究馆史学专家冯汉镛教授曾经率队来到太蓬山考察。采访:冯教授(四川文史研究馆专家):天上地下都找不到,结果在蓬山把她找到,而蓬山呢,登莱扬洲的这个蓬莱,在唐人的诗里面都是说它蓬赢,蓬岛很少说它是蓬山的,大蓬山实际上指的是蓬山(蓬莱),这样子就可以证明杨贵妃是到了蓬山,她之所以晓得蓬山是因为荔枝的路线,经常给杨贵妃运荔枝,她就晓得大蓬山这个地方,所以她才会走到大蓬山去,不然的话她就不会去了。

白居易长恨歌里的"蓬莱"会是指太蓬山吗当年复活的杨贵妃怎么会逃到太蓬山呢传说大唐时杨贵妃酷爱吃荔枝,唐玄宗专门开辟了一条荔枝路,快马加鞭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杨贵妃面前,而这条路就路过太蓬山。

后人称杨贵妃是知道这条路的,尤其太蓬山此地地势偏僻,适合躲藏,山上有一道观,杨贵妃早期信奉道教,自然得到道观内道士的收留。倘若唐玄宗派去的道士是在此山找到的杨贵妃,并且带回了杨贵妃的发簪,但是为什么道士能够找的地方,其他人就发现不了呢

传说杨贵妃就是在这里避难,度过她的凄苦晚年,死后葬在山下的村子里。来到山下我们看到了这个构造简单已经生了青苔的坟墓,奇怪的是这个墓上只刻了"杨氏之墓"四个字。采访:当地村民:因为我在这个山上住了好多年,我都是六十多了,我就是在这里干活,看个那个坟上面(记载)是个姓杨的,那个时候姓杨的人呢,我们这一方看起来没有姓杨的,(后来我们)走到这儿来,我就听说,上一代的人说,有三个女的出来逃难,那时有两个陪同一路,她就在上头第二坡那里,还搭了一个蓬蓬。据村民说这个墓也是杨贵妃死后悄悄埋葬在这里,这个墓和对面的双乳峰有了奇特的联系。

两者结合起来被当地的村民称作"仙女坟",意思是墓中埋葬的是美人,杨贵妃死后,山下的村子称作"杨家村",当时的村里人隐瞒了贵妃的消息。太蓬山下的杨氏之墓会是贵妃的墓吗,杨贵妃真的终老太蓬山吗为何史料里没有任何的记载,按照常理就算杨贵妃被葬在这里也会有记载的,难道是因为这座山地势偏僻造成的隔绝吗

现今的人也无法去考证这些,只能是一些猜测吧。采访:王教授:(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杨玉环这些种种传闻,最后我来说这种种传闻归根到底都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反映了天下人心对当年唐朝这个历史变故和有关当事人的态度,而天下人心的这个态度,在批评和同情并存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以同情的感情为主。

杨贵妃是生是死的传闻相持不下,一方面是史料的粗略记载,一方面是文人墨客的浪漫描述,给世人带来了无限的希望与幻想。杨贵妃三个字已经成为形象化大唐盛世的代名词,她的生死之谜值得我们永远去探索。

(如果中国几千年道教文化中所尊崇的仙山蓬莱是日本的话,估计要晕死不少中国人)

参考资料:CCTV-发现之旅

有。殷桃主演的杨贵妃秘史就演杨贵妃东渡日本老死日本。

扩展资料

中日两国,不但同种,而且同宗。

据民间传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寻求长生不老药,曾派徐福率领3000名童男,童女,乘由50艘船组成的庞大船队,东渡日本寻找长生不老药。结果没有找到,徐福想打道回府,有手下提醒他,你没有完成皇上交办的差事,回去只有死路一条,不如干脆留下来,徐福一行就留下了。

这时的日本仍处在石器时代,大多数日本人蓄着长发,用绳结扎在头顶,并用一条白布系在额头上。直到今天,日本人还很喜欢在节日里将白布条系在额前。他们大多为黥面纹身的渔民,渔民们认为下海捕鱼时纹身是诱惑鱼的一种好办法。女人们穿的衣服不过是一块在颈部挖了个洞的布,就像墨西哥人的披风。人们性格平和,不会嫉妒。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一般一个男人可娶四五个妻子。日本人喜欢喝酒,像马来人,印度人那样用手抓取食物。那时他们没有肉吃,通常吃鱼,蔬菜和大米。据说当时徐福便发现日本人长寿,可以活到80到90岁,有的甚至活到100岁。他还发现他们在种稻和捕鱼之外,还特别擅长巫术,预言,占星和用泥土占卜。

现代韩国人(朝鲜人)的祖先是半岛南边的三韩部落。三韩部落发展的国家有百济和新罗,领土只占据半岛南部。百济和新罗同时代的高句丽是大陆民族高句丽族建立的国家,高句丽国名来源于大汉朝辖下的高句丽县;那时的半岛北部是汉朝的领土,高句丽国是汉的属国。高句丽国的国土是在西晋后才接收了西晋在半岛北部的领土,从此成了半岛北部的主人;此时高句丽已进入王朝的后期。最后高句丽被大唐所灭,半岛北部领土被唐接收。当然隋朝曾三次征高句丽,不过没成功。半岛北边从来都是大陆民族的领土。不管是商朝人,燕国人,秦朝人,汉朝人,西晋人,高句丽人,唐朝人,渤海人,契丹人都是大陆民族,并都曾拥有过半岛北部领土,上下有2000多年。韩国人(朝鲜人)真正拥有半岛北部领土是在契丹之后,也就是王建建立的高丽王国后才占有半岛北部领土。

然而现代韩国人(朝鲜人)只把高句丽人看成他们祖先,为什么其他的拥有过半岛北部领土的商朝人,燕国人,秦朝人,汉朝人,西晋人,唐朝人,渤海人,契丹人,他们却不认祖因为高句丽人已经消失在其他民族中,他们说高句丽人是他们祖先,更好赖帐!!另外,韩国人(朝鲜人)的祖先新罗人王建在高句丽灭亡200多年后建立了高丽王朝,取代新罗。而灭亡的高句丽在唐书上被称为高丽。但是王建本人不是高句丽人后代,韩国史书说他用高丽的国号是想把他的王国建成高句丽那样的强国。就是这个王氏高丽使韩国人(朝鲜人)自认为高丽民族。这就是三韩人成了高丽人的经过。但是这个高丽民族和高句丽民族根本是两个不同的民族。但是韩国人(朝鲜人)有意把他们的高丽和高句丽扯在一起,这种历史观才使他们如此顽固!

真正的高句丽王国是由大陆民族构成,贵族阶层是高句丽族,而高句丽族在唐灭高句丽后绝大部份被移民到大唐的中原。

中国史书的朝鲜是指商朝人萁子建的朝鲜国,后来燕国人卫满取代了萁子后人,建卫满朝鲜国。而韩国人(朝鲜人)在14世纪李氏朝鲜之前从没建立过国号朝鲜的国家。但中国史书在14世纪李氏朝鲜之前就记录过大陆民族建的朝鲜国。公元1392年,王氏高丽的大臣李成桂废王自立,并在1393年以“朝鲜,和宁等国号奏请”明朝,明赐李成桂为朝鲜王,王氏高丽遂改号朝鲜,学界一般称之为李氏朝鲜或简称李朝。这就是三韩人成了朝鲜的来历!

三韩人在20世纪以前,因为国家的弱小,大陆王朝文化先进历史悠久。而且三韩人精英都受中华文化的教育,所以把中国史书中的萁子朝鲜国看成他们的祖先,从而把自己的夷的出身抹掉。中国皇帝对于这样的“亲戚”当然也乐于接受。这种历史观误导了两国。

三韩人脱离日本人统治后,民族主义兴起,他们为了摆脱历史文化与中国王朝的联系,竟编造了5000年的文明,并把萁子朝鲜国看成他们的历史和国家。

吴姓得姓始祖

泰伯。三千多年前,陕西岐山一带,有一周族部落,首领被称为周太王。周太王生有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儿子季历。季历的儿子昌聪明早慧,深受太王宠爱。周太王想传位于昌,但根据当时传统应传位于长子,太王因此郁郁寡欢。泰伯明白父亲的意思后,就和二弟仲雍一起逃到荒凉的江南,自创基业,建立了勾吴古国。商朝灭亡后,周朝建立,周武王封泰伯第三世孙周章为侯,遂改国号为吴。春秋时期,吴国被越国所灭,其王族支庶子孙不忘亡国之恨,便以国名“吴”为姓,泰伯也就成为了吴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吴国灭亡后,夫差的太子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夫差之后还繁衍于江浙、安徽、山东、河南境内的一些地方。隋唐时期,吴氏已广泛地分布于大江南北。唐高宗时有吴姓将佐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唐僖宗时,有吴姓将佐随王审知入闽,皆在福建安家落户。宋明以后,吴氏称雄于东南,其中季扎的53世孙吴宣是后蜀驸马,家族显赫一时。吴宣的5世孙吴吉甫是吴氏入粤始祖。

吴氏迁居台湾始于1291年,入台第一人是元朝礼部员外郎吴光斗,他奉命率6000人乘船往使琉球(即台湾)。明朝末年以后,福建、广东沿海吴氏有许多人前往澎湖、台北、高雄等地谋生创业。发展至今,其中最为显赫的一支是吴伯雄家族。吴伯雄现任台湾国民党中央常委、台北市市长等要职,其家族号称吴氏全台第一家。

吴氏迁居香港,大约始于元代。

吴氏向海外拓展,最早是到日本。吴人东渡日本在公元前450年左右,其中有一支演变成日本皇室。吴氏在东渡日本的同时,还有大批人南迁,进入今越南地区。其中季扎的50世孙吴权于939年称王,建立了越南历史上最早的独立王朝——吴朝。南越政权最后一任总统吴庭艳即吴权之后。现在越南有二百多姓,吴姓为第六大姓。东汉时有吴风进入朝鲜,发展至今,吴姓称为朝鲜143个姓氏中最常见的20大姓之一。明代以后,吴姓还有人移民南洋,迁至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新加坡以及泰国、缅甸等国,近代,又有人旅居欧美。

修缮家谱族谱类的可以试试百姓通谱呢,极为不错的寻根网呢。

为何”黄” 叫做”江下黄”?

『江夏黄』 江夏源流 经阅楚的先祖,春秋时期鲁僖公十一年,楚国强兵来攻黄国未遂,后秦始皇二十五年才编入郡﹝县﹞,改黄国之山川属江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