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家世考的文天祥家世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2收藏

文天祥家世考的文天祥家世,第1张

文天祥是南宋吉州庐陵淳化乡富田人。其先世由四川迁来,始祖为文时,时字春元,原为成都人,是西汉蜀郡太守文翁的后裔。五代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他以武功授帐前指使轻车都尉。后镇守江西,尝巡吉州,至永新县寓通判袁公宅。袁公奇其才,遂把自己的独生女儿许配给他。(后)晋灭(后)唐,他不愿意事石氏,于是把家定居在丈人的家乡—永新北级钱市坑东上陂,过着隐士的生活。宋太祖乾德三年乙丑(965)以疾卒于家。

文时的儿子名环,字仁玉,后唐个舍十一府。环有二子,光大、光祖,光祖无后。光大,字正原,宋开宝初(968)由国监上舍赋魁,授承事郎,郴州判官。

光大有四个儿子(彦纯、彦本、彦彬、彦华),其长子彦纯,辟居钱市里首固塘夏山,为固塘基祖。彦纯讳世基,雍熙(984—987)中十四漕元,任蜀之新都主薄,诣成都省祖,陛授迪功郎、桂阳令。

淳化三年(922),彦纯赴桂阳任职,携二子(卿、小山)路过吉州,其长子卿爱庐陵永和镇山水秀丽,于是留下来寓居永和之风冈。至道初(995)卿中拔萃异科,历官至吉州刺史。任满致仕,辟凤冈石窟秀水居之,名其地曰文家庄。

卿字春晒,庐陵广氏自他开始。但文化世系,他是吉州文氏第五世。卿的儿子名蒙,字养正。他袭家秀水,增广基业。《文谱》说他“博古知今,轻财重义,远利名,乐泉石。”

毫无疑问,蒙的这种性格和志趣会影响着后人。直接受其影响的,是他的大儿子炳然(二子焕然、三子煜然)。炳然讳奎炳,是南宋绍兴(1131—1162)年间庐陵地区的博学之士。他热心教育事业。开馆于富田。连“丞相周必大亦从之游”(见明代钱塘人蔡平所撰的《富田文氏宗谱序》)。

炳然在富田教书,直至生命结束。也许是这个原因,所以文从修(文天祥的十五世孙)在《重修先祖信国公大忠堂记》中,把他作为富田文氏的肇基者:“始祖炳然公自永和徙居富田,历七世而我太祖信国公生焉。”清雍正五年(1727),文凤翔所撰写的《重修(文氏)通谱序》亦云:“太祖炳然公由永和卜居富田魁巷,传七世生文山公。”

不过,《文谱》不是把炳然,而是把他的儿子正中作为富田始祖:正中“有学不仕,因爱富田山水明秀,徙居之,为富田祖。”清同治五年(1866),胡芳在《富田文氏六派合谱叙》中也是这样记载:“凤冈儒士炳然公馆于富田,爱其山水明秀,命子正中居之,是为富田基祖。”

正中是富田始祖,但论世系,他属吉州文氏第八世。其子利民,与父亲、祖父一样“习先世儒业,乐龙川林泉,悠然自得,终其天年。”(《文谱》语)。

利民的儿子安世,字显道。他虽然没有做过官,但因为有个丞相曾孙(文天祥),死后被朝廷赠为太保邢国公;其妻刘氏,是富田锦溪人刘泳明(曾任大理寺评事)的女儿,被赠为邢国夫人。安世有两个儿子:长曰时习,次曰时用。时习字仲济,有三个儿子(行、仪、信);时用字仲和,无后。故时习以次子仪嗣弟时用。仪是文天祥的父亲,所以本生祖时习被朝廷封为太傅,祖母梁氏封为太夫人;(继)祖父时用则赠太傅永国公,其妻邹氏亦赠永国夫人。

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那拉氏,玉牒称“叶赫那拉氏,安徽徽宁池太广道惠征女”,出身北京满洲镶蓝旗世袭官宦之家,抬入满洲镶黄旗。清文宗咸丰皇帝妃子,清穆宗同治皇帝生母,荣安固伦公主后母,清德宗光绪皇帝姨母,隆裕皇太后姑姑,以圣母皇太后身分或垂帘听政或临朝称制,为自1861年至1908年间大清帝国的实际统治者,掌权时间在清代仅次于康熙帝与乾隆帝。

生前,外人有以“慈禧太后”、“圣母皇太后”、“西太后”等称之者;自光绪年间,宫中及朝廷开始以“老佛爷”尊称之;死后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长度为大清皇后之最,亦超过大清开国皇后及孝德、孝贞二位正宫,同时也超过入关后满清所有皇帝的谥号。

慈禧太后父系家族的身世说法不一,自民国后很多学者都认定是叶赫部贝勒金台吉的后裔。据自称慈禧太后弟弟桂祥曾孙的那根正之说法,慈禧是叶赫部后裔纳兰性德的子孙,但这种说法受到清史学家冯其利的驳斥,冯其利同时还质疑那根正的身分。而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收藏的《德贺讷世管佐领接袭家谱》所记载,慈禧祖先喀山是世居叶赫苏完的那拉氏,虽同属叶赫,但与叶赫部贝勒并非同宗,且在天命四年叶赫部未灭之前就归附了努尔哈赤。

慈禧的父亲惠征,原为吏部笔帖式咸丰二年(慈禧选秀入宫之年)升为安徽徽宁池太广道道员(四品)。咸丰六年,懿嫔生下皇长子载淳,亦是咸丰帝唯一活到成年的儿子,当日晋懿妃。后晋封懿贵妃。咸丰帝逝世于避暑山庄后,治丧期间,大行皇帝皇后钮祜禄氏住烟波致爽殿的东暖阁,那拉氏则以新皇帝生母“圣母皇太后”的身分住西暖阁,故得“西太后”之称谓,同时她也是清朝同治、光绪时代实际统治者,为最有权势的女人,人称清朝“无冕女皇”。

1835年阴历十月初十慈禧出生,出生地不明。

1851年5月(十六岁),选秀入宫,晋封兰贵人。

1854年(十九岁),晋封懿嫔。

1855年(二十岁),懿嫔怀孕。

1856年(二十一岁),懿嫔生下儿子同治皇帝载淳,当日晋封懿妃。

1857年(二十二岁),晋封懿贵妃。

1860年(二十五岁),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咸丰皇帝率后妃、宗室、重臣等避祸承德避暑山庄,命恭亲王奕䜣留京与联军议和。

1861年(二十六岁),咸丰皇帝驾崩,懿贵妃成为寡妇,五岁的儿子载淳继位,尊为懿皇贵太妃,之后又以皇帝生母的身份,被尊为圣母皇太后;御前太监安德海把遗诏密报慈禧太后,八月,慈禧太后在恭亲王奕䜣支持下发动辛酉政变,两宫太后联合恭亲王,杀肃顺等八大臣,成功夺权,垂帘听政。

1862年(二十七岁),同治皇帝对圣母皇太后晋徽号“慈禧”。

1865年(三十岁),罢议政王奕䜣职务,遭洋人、宗室、大臣疑问,旋又复职,但是对奕䜣开始有所戒备。

1874年(三十九岁),同治皇帝驾崩,因其无嗣;遵皇太后之意,由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继位(即后来的光绪皇帝)。

1888年(五十三岁),光绪帝大婚,翌年亲政;慈禧继续“训政”。

1894年(六十岁),皇太后六十大寿庆典;慈禧太后不惜挪用海军军费重修颐和园,是为甲午战争战败的其中一个因素。

1898年(六十四岁),因光绪皇帝发起戊戌变法,慈禧发动戊戌政变,杀六君子、囚光绪,后重行训政。

1900年(六十六岁),因义和团发起庚子拳乱,导致列强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帝后被迫离京,前往西安避祸,列强顺势抢夺其最心爱的颐和园文物古董。

1901年(六十七岁),辛丑条约签订后,两宫回銮;皇太后及皇帝下诏罪己、行庚子新政。

1908年(七十四岁),光绪皇帝驾崩后一天,皇太后于11月15日下午五时病逝,后葬于定东陵;大行皇帝无嗣,由醇亲王载沣为摄政王,其子溥仪为帝(即后来的宣统皇帝),慈禧太后临终遗言说:“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

按定东陵神牌上记载,慈禧得到的谥号全称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谥字23字,连皇后共25字,谥号长度超过清朝开国皇后孝庄,及孝德与孝贞两位正宫皇后,为清代及中国历代皇后中之最。

1928年,军阀孙殿英藉演习之名,率其部下盗掘了金碧辉煌,极尽奢华的慈禧定东陵,并盗挖慈禧临终时口含大如鸡蛋的一粒夜明珠。溥仪在回忆录里提及:祖母慈禧太后夜明珠被盗事,并改馈赠给某位民初权贵夫人,让他耿耿于怀。

秦宣太后简介更多>>

宣太后,中国古史第一位太后,芈姓,出身楚国。她在秦国经历的政治人生,与秦惠文王执政至秦昭襄王执政时期秦迅速强国的历史轨迹同步。她曾主持秦国政治数十年,奠定秦始皇基业。详细

秦宣太后与秦国政治more

吕后简介更多>>

吕雉在艰险的经历中历尽磨炼,成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不仅“佐高祖定天下”,而且与刘邦同掌实权,在稳定西汉初年政局中发挥了不亚于刘邦的作用。而戚姬,则是一个艺术家,她主要是以卓越的艺术才能而使刘邦倾倒。“取天下”成功后的刘邦,政治上离不开吕后的辅助。详细

吕后功绩与评价more

冯太后简介更多>>

冯太后是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人,出身于汉族官僚家庭。她是北魏文成帝拓跋弓夏的皇后。史载她曾两次临朝听政。第一 次是在文成帝之子献文帝天安元年(466年),时仅一年余,便“还朝政于魏主”。第二次是在延兴六年(476年)献文帝禅位不久身死,共子孝文帝只有八岁,冯太后就以太皇太后身份总揽朝政,“复临朝听政”。北魏文明太后是中国古代史上少有的女政治家,对孝文帝汉化政策影响颇大。详细

功绩与评价more

灵太后简介更多>>

灵太后胡氏,安定临泾人,出身于西北望族,宣武时为充华嫔。孝明帝即位,年仅5岁无法听理朝政,其生母胡氏被尊皇太后。并于公元515年临朝听政。详细

灵太后与元叉政变more

武则天与高宗朝政局更多>>

武则天与刘洎之死

唐太宗出征辽东,太子李治、刘洎及其众多嫔妃包括才人武则天等留守定州,武则天与李治恋情关系当于此时确立。太宗失利军还,虽知李治与其嫔妃厮混之事,但苦于未能明了具体对象,于是刘洎难免监视失察之咎而不得不死。

武则天政绩与评价more

刘太后简介更多>>

刘娥萧绰简介,宋真宗赵恒的皇后,生于太祖开宝二年(969年),卒于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她是两宋第一位垂帘太后,也是当朝时间最长的太后(1022—1033年),前后共十一年。谥号为庄献明肃,后“庄”改为“章”。详细

刘太后与北宋政局more

萧太后简介更多>>

萧绰,小字燕燕,契丹族。保宁元年(969年),辽景宗耶律贤即位,萧绰入宫。同年册为皇后。辽景宗死,年仅12岁的耶律隆绪即位,萧绰以皇太后身份摄政,尊号为承天皇太后。详细

萧太后与契丹汉化more

孝庄文皇后简介更多>>

孝庄文皇后,姓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不泰,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天命十年(1625),与皇太极成婚,时年十三,先后育有三女。崇德元年(1636),封永福宫庄妃;三年正月三十,生皇九子福临,福临即位后尊为皇太后。死后谥“孝庄”,因皇太极谥“文皇帝”,故史称孝庄文皇后。详细

孝庄文皇后与清朝政局more

慈禧太后家世更多>>

《德贺讷世管佐领接袭家谱》填补了长期以来对慈禧太后父系家族世系无考的空白,再次证明所谓“慈禧复仇”问题是不存在的,它续写与增补了传统叶赫那拉氏家族史料的缺失萧绰简介,丰富了对国内叶赫那拉氏家族源流、分布的研究。详细

慈禧太后与晚清政局more

电话:010-84177875,84177878,84177688E-mail:zgshkxw_cssn@163com京ICP备05072735号

出生於北京城,那拉氏,出身於满洲镶蓝旗,後抬入满洲镶黄旗的一个世袭官宦之家。慈禧太后父系家族的身世说法不一,自民国後很多学者都认定是叶赫部贝勒金台吉的後裔。据自称慈禧太后弟弟桂祥曾孙的那根正之说法,慈禧是叶赫部後裔纳兰性德的子孙,但这种说法受到清史学家冯其利的驳斥,冯其利同时还质疑那根正的身分。而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收藏的《德贺讷世管佐领接袭家谱》所记载,慈禧祖先喀山是蘇完那拉氏,在天命四年叶赫部未灭之前就归附了努尔哈赤。

据说,袭姓氏人的祖先原先姓“习”,只是因在明朝嘉靖年间村里出了个博学多才的教书先生袭勖,他们才改姓“袭”的。

关于袭勖改姓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说袭勖教育出的学生中有四人中了进士,同朝为官。皇帝为了嘉奖他为国培养出了栋梁之材,特赐龙袍召他进宫见驾。

见驾之中,皇帝随便问他是姓哪个“xi”字,袭勖虽然满腹经纶,可见驾还是第一次,不免紧张,便双手搓起了龙袍,未能及时回答。 搓着搓着,急中生智,忽然答道:“龙衣之袭”。

另一种说法是,袭勖棋艺高超,皇帝召他进宫之后,经常与皇帝对弈。有一次皇帝找他下棋,他正在树下瞌睡。皇帝怕他着凉,便脱下自己身上的龙袍为他披在了身上。 袭勖醒后,为感皇恩,便改姓为龙衣之“袭”了。

扩展资料:

袭氏辈份

肇守永远 普建著祥 荣开文元 丕振允昌 圣德广大 家道延长 天泽华宇 恒继宪纲 

袭姓名人

袭勖(生卒年不详)字克懋,一字懋卿。明代济南章丘人。少时家境贫寒,以为人牧羊为生。手不释卷,每有闲暇,即诵读诗书。曾因此遭主人毒打,愈益发愤读书。袭勖潜心研读经史、诸子百家、稗官小说等各类书籍,30岁时,他已名声大震。

当时,同县的文人袁崇冕、李开先都以填写优美的唱本词曲而声名远播。而袭勖认为填写这种词曲有伤大雅,不屑为之。他与历城人殷士儋、许邦才、李攀龙等人崇尚填写古文词。李攀龙恃才自傲,目空四海,却对袭勖钦佩有加,两人成莫逆之交。

袭勖仕途不顺,年六十始以岁贡生任江都训导。不久,调任威县教谕,再迁开平卫教授。后辞官归里,颐养天年。五年后卒。著有《懋卿集》、《太极图解》、《性命辩》诸书。

-袭氏

文天祥家世考的文天祥家世

文天祥是南宋吉州庐陵淳化乡富田人。其先世由四川迁来,始祖为文时,时字春元,原为成都人,是西汉蜀郡太守文翁的后裔。五代后唐庄宗同光三...
点击下载
上一篇:寻找薛氏家谱下一篇:怎样制作家谱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