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佛总谱之道教神祇名录的王灵官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4收藏

神佛总谱之道教神祇名录的王灵官,第1张

即玉枢火府天将,隆恩真君。俗称王灵官,其额上有火眼金睛,能辨识真伪,护镇山门。是道教护法监坛之神灵。 马元帅 又名马天君,又称华光天王、华光大帝

赵元帅 即武财神赵公明,又名赵玄坛

温元帅 温琼,东岳大帝部将

关元帅 关羽。 六丁六甲,是六丁神和六甲神的合称,其神十二位。为道教的护法神,道经中说,他们最初是真武大帝的部将,经常与二十八宿、三十六天将等历行风雷,制伏鬼神。

◇六丁为阴神玉女:

| 丁卯神司马卿 | 丁已神崔巨卿 | 丁未神石叔通 |

|丁酉神臧文公 ︱丁亥神张文通 |丁丑神赵子玉|

◇六甲为阳神玉男:

| 甲子神王文卿 | 甲戌神展子江 | 甲申神扈文长 |

| 甲午神卫玉卿 | 甲辰神孟非卿 | 甲寅神明文章︱ 四值功曹,为道教所信奉的天庭中值年、值月、值日、值时的四位小神,相当于天界的值班神仙。作为玉皇大帝的下属。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记录人和神的功绩,同时也是守护神。 根据道家的说法,人们所有的祈祷文在焚烧后,就是由他们呈送给各位大神的。

︱值年神李丙︱值月神黄承乙︱值日神周登︱值时神刘洪︱ 四灵二十八宿在道教神系中,一直作为护卫神灵。

◇四灵即四方神:

东方的青龙孟章神君、西方的白虎监兵神君、南方的朱雀陵光神君、北方的玄武执明神君。

◇二十八星宿

亢金龙、女土蝠、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斗木獬、牛金牛、氐土貉、虚日鼠、危月燕、

室火猪、壁水獝、奎木狼、娄金狗、胃土彘、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井木犴、鬼金羊、

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 又称“十二宫辰星君”。

天秤宫尊神︱天蝎宫尊神︱人马宫尊神︱磨蝎宫尊神︱双鱼宫尊神︱宝瓶宫尊神

白羊宫尊神︱金牛宫尊神︱阴阳宫尊神︱巨蟹宫尊神︱狮子宫尊神︱双女宫尊神 三十六天将,又称三十六天罡。是天宫的神将,负责保护天宫和众仙的安全。他们是:

蒋光、钟英、金游、殷郊、庞煜、刘吉、关羽、马胜、温琼、王菩、康应、朱彦、目魁、方角、

耿通、邓郁光、辛汉臣、张元伯、陶元信、敬雷洁、毕宗远、赵公明、吴明远、李青天、梅天顺、

熊光显、石远信、孔雷拮、陈元远、林大华、周青远、纪雷刚、崔志旭、江飞捷、驾天祥、高克。 地魁星︱地煞星︱地勇星︱地杰星︱地雄星︱地威星︱地英星︱地奇星︱地猛星

地文星︱地正星︱地阔星︱地阖星︱地强星︱地暗星︱地轴星︱地会星︱地祐星

地佑星︱地灵星︱地兽星︱地微星︱地慧星︱地暴星︱地然星︱地猖星︱地狂星

地飞星︱地走星︱地巧星︱地明星︱地进星︱地退星︱地满星︱地遂星︱地周星

地隐星︱地异星︱地理星︱地俊星︱地乐星︱地捷星︱地速星︱地镇星︱地稽星

地魔星︱地妖星︱地幽星︱地伏星︱地空星︱地僻星︱地全星︱地孤星︱地角星

地短星︱地藏星︱地囚星︱地平星︱地损星︱地奴星︱地察星︱地恶星︱地丑星

地数星︱地阴星︱地刑星︱地壮星︱地劣星︱地健星︱地耗星︱地贼星︱地狗星 郁单无量天帝︱上上禅善无量寿天帝︱梵监须延天帝︱寂然兜术天帝︱

波罗尼密不骄乐天帝︱洞元化应声天帝︱灵化梵辅天帝︱高虚清明天帝

无想无结无爱天帝 九天监生大神︱九天卫房圣母︱九天定生大神︱九天感化大神︱九天定胎大神

九天易胎大神︱九天助生君 ︱九天顺生君 ︱九天速生君 ︱九天全生君

六甲符吏催生童子︱保生童子︱速生童子︱南昌分胎功曹︱南昌主产功曹

九天掌胞胎魂魄脏腑鼓景神 ◇第一垒色润地

第一土皇君,姓秦讳孝景椿;第二土皇君,姓黄讳昌上文;第三土皇君,姓青讳玄文基;第四土皇君,姓茧讳忠阵皇。

◇第二垒刚色地

第五土皇君,姓戌讳神文光;第六土皇君,姓郁讳黄母生;第七土皇君,姓玄讳乾德维;第八土皇君,姓长讳皇明。

◇第三垒石腊色泽地

第九土皇君,姓张讳维神;第十土皇君,姓周讳伯上人;第十一土皇君,姓朱讳明车子;第十二土皇君,姓庚讳文敬士。

◇第四垒润泽地

第十三土皇君,姓贾讳云子高;第十四土皇君,姓谢讳伯无元;第十五土皇君,姓己讳文泰阵;第十六土皇君,姓行讳机正方。

◇第五垒金粟泽地

第十七土皇君,姓华讳延期明;第十八土皇君,姓黄讳龄我容;第十九土皇君,姓云讳探无渊;第二十土皇君,姓蒋讳通八光。

◇第六垒金刚铁泽地

第二十一土皇君,姓李讳上少君;第二十二土皇君,姓范讳来力安;第二十三土皇君,姓张讳李季元;第二十四土皇君,姓王讳驷女容。

◇第七垒水制泽地

第二十五土皇君,姓唐讳初生映;第二十六土皇君,姓吴讳正法图;第二十七土皇君,姓汉讳高文彻;第二十八土皇君,姓京讳仲龙首。

◇第八垒大风泽地

第二十九土皇君,姓葛讳玄升光;第三十土皇君,姓华讳茂云长;第三十一土皇君,姓羊讳真洞玄;第三十二土皇君,姓周讳尚敬原。

◇第九垒洞元无色刚维地

第三十三土皇君,姓极讳无上玄;第三十四土皇君,姓升讳灵(虚)元浩;第三十五土皇君,姓赵讳上伯玄;第三十六土皇君,姓农讳勒无伯。” 天医尚药灵官︱主办形候灵官︱随病制药灵官︱修合锻炼灵官︱敷药灵官

察脉论病灵官︱清药疗病灵官︱砭石小吏 ︱扁鹊官吏 ︱仙药童子 木火金水土神。

东方句芒君︱南方祝融君︱西方蓐收君︱北方玄冥君︱中央轩辕君 东方之神女名曰青腰玉女 ∣ 南方之神女名曰赤圭玉女 ∣ 中央之神女名曰黄素玉女

西方之神女名曰白素玉女 ∣ 北方之神女名曰玄光玉女 又称“十方至真飞天神王长生无量大神”、 “飞天大圣无极神王”。

◇东方无极飞天神王,司东方无极诸天安大堂乡大干纳贤世界;

◇南方无极飞天神王,司南方诸天宛黎城大干弃贤世界;

◇西方无极飞天神王,司西方诸天福堂州大干咸行世界;

◇北方无极飞天神王,司北方诸天郁单野大干清净世界;

◇东北无极飞天神王,司东北诸天福集都大干长安世界;

◇东南无极飞天神王,司东南诸天元福田大干用贤世界;

◇西南无极飞天神王,司西南诸天延福乡大干仁静世界;

◇西北无极飞天神王,司西北诸天福德野大干延贤世界;

◇上方无极飞天神王,司无极无上玄都玉京紫微中无数之众;

◇下方无极飞天神王,度下方五岳五帝洞阴清灵北帝诸宫府之众。 《道法会元》称:十神真君,祈祷可“上消天灾,下禳地祸。十神真君即:

五福太一真君︱天一太一真君︱地下太一真君︱四神太一真君︱大游太一真君

小游太一真君︱君基太一真君︱臣基太一真君︱民基太一真君︱直符太一真君 火祖隧人帝君︱火祖炎帝帝君︱火正阏伯真官︱火神祝融神君︱火神回禄神君

火炁郁攸神君︱丙丁位司火大神︱已午位司火大帝︱南方赤精帝君︱南方赤灵帝君 ◇五岳五帝

●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掌人间赏罚、贵贱、生死大权。

●西岳华山金天愿圣大帝——掌五金、冶铸,羽禽飞鸟之事。

●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掌土地、山川、林木。

●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掌江河、湖海、走兽。

●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掌星辰分野。

◇四渎源王

黄河灵源弘济王︱长江广源顺济王︱淮河长源博济王︱济水清源菩济王

◇碧霞元君即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奶奶。碧霞元君受玉帝之命,证位仙真,统率泰山岳府之天将神兵,照察人间一切善恶生死之事神通广大,治病救人,护佑一切农耕,商贾,旅行和婚姻等事。

◇华岳三娘俗称三圣母,西岳华山的女神。

◇三山正神炳灵公泰山神的第三子,管领三山的神。三山即: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封神演义里是泰山神长子黄天化

◇五帝龙王

东方青帝青龙王︱南方赤帝赤龙王︱西方白帝白龙王︱北方黑帝黑龙王︱中央黄帝黄龙王

◇四海龙王

东海龙王广德王敖广︱南海龙王广利王敖钦

西海龙王广润王敖闰︱北海龙王广泽王敖顺 。

◇井海王

统管四渎河神,由玉帝派遣的一位仙真担任。

◇五龙神

青龙神为广仁王︱赤龙神为嘉泽王︱黄龙神为孚应王

白龙神为义济王︱黑龙神为灵泽王。

◇九江水帝

浙江水帝︱杨子江水帝︱松江水帝︱吴江水帝︱楚江水帝

湘江水帝︱剩江水帝 ︱汉江水帝︱南江水帝(五川江水帝)

◇五湖大神

青草湖大神(洞庭湖神)︱彭蠡湖大神︱丹阳湖大神

谢阳湖大神(都阳湖神)︱太湖大神。 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何仙姑、

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张果老。 ◇酆都大帝又称“北阴酆都大帝”,是阴间冥司主宰地狱的神灵。

◇鬼王太乙救苦天尊所化。

◇五方鬼帝

● 东方鬼帝蔡郁垒:神荼,治"桃止山" 、"鬼门关"。

● 西方鬼帝赵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

● 北方鬼帝:张衡、杨云,治"罗酆山"。

● 南方鬼帝: 杜子仁,治"罗浮山"。

● 中央鬼帝: 周乞、稽康,治"抱犊山"

◇判官——酆都负责审判幽魂的冥司官员。

◇孟婆——常驻地狱的奈何桥边。职责是确保所有前往投胎的鬼魂,忘记前世和地狱里的一切。

◇牛头、马面——冥府的勾魂使者。

◇白无常、黑无常——并称无常二爷,是专门捉拿恶鬼的神。

以下是 无 整理的《鲁迅读了那些佛经》,希望大家喜欢!

鲁迅的好友许寿裳曾经说过:“鲁迅从民三开始,研究佛经,用功很猛,别人赶不上。”他认为鲁迅的思想中受佛家的思想影响不少。有一次鲁迅对他说:“释迦牟尼真是大哲。”

那么鲁迅究竟是怎样用功研究佛经的呢?鲁迅在他的文章里不大谈起,但在鲁迅日记上的记载却是最详尽最完整的。

其实《鲁迅日记》中开始记载佛教书籍很早,从鲁迅1912年5月5日到达北京,5月24日日记:“梅君光羲贻佛教会第一、第二次报告各一册。”这是鲁迅阅读佛教书籍的第一次记载。梅光羲是中国佛教会及中国佛学会会员,同时也是教育部秘书,因此与鲁迅相熟。第二天,鲁迅就买了《观无量寿佛经图赞》一册,这是《鲁迅日记》中记载的第一本佛教经典。到10月19日,又是这个梅光羲“赠《佛学丛报》 第一号一册”。第二年4月7日,友人许季上赠 《劝发菩提心文》《等不等观杂录》各一册,到9月16日就寄给在绍兴的周作人了。同年,他还买过《大唐西域记》(11月26日)和《释迦谱》四册(12月14日)。

不过,这些还只是读佛经的“预习”,鲁迅真正投入大量阅读佛经,是从1914年4月开始的。

《鲁迅日记》1914年4月18日:“下午往有正书局买《选佛谱》一部,《三教平心论》、《法句经》、《释迦如来应化事迹》、《阅藏知津》各一部。”第二天是星期天,他又去有正书局买《华严经合论》三十册、《决疑论》二册等多种。5月15日,鲁迅再往琉璃厂文明书局买《般若灯论》《中观释论》《法界无差别论疏》《十住毗婆沙论》等,这些释经之书对于理解佛教的基本哲理具有重要的意义。31日,又往有正书局买 《思益梵天所问经》《金刚经六译》《金刚经、心经略疏》《金刚经智者疏、心经靖迈疏》《八宗纲要》。这里主要涉及《金刚经》和《心经》,同时也关注全部八个主要宗派。

似乎一个多月的读经已经让鲁迅欲罢不能。6月3日,鲁迅“下午往有正书局买佛经论及护法著述等共十三部二十三册”,其中包括《大乘起信论》三种和《发菩提心论》《破邪论》《护法论》《折疑论》《一乘决疑论》等经典。仅过了三天,鲁迅又买了《心经、金刚经注》等五种六册,《贤首国师别传》《佛教初学课本》各一册。这表示,鲁迅已经读完了前面所买的书。又过三天,他将6日买的《释迦谱》《贤首国师别传》《选佛谱》《佛教初学课本》等佛教入门书籍寄回绍兴去。看来,在鲁迅的影响下,周作人也开始读佛经了。后来还有多次寄佛经的记载。

7月4日,鲁迅又买了《四十二章经》 等三种合本、《贤愚因缘经》。这次距离上次买经已近一月,显示在泛读之后进入了精读。11日,又买“阿含部经典十一种”。仔细查阅鲁迅日记,可以发现这么一个规律:从这时开始,鲁迅以差不多每十天为一个周期,买上十几册佛经,细细研读。到年底,前后八个半月中,他已经购买了佛教书籍一百三十六种二百三十六册———接近每天一册!鲁迅不但买经看,还向人借佛经来看。7月31日,他向许寿裳借《高僧传》一部。8月7日,还《高僧传》,又借《弘明集》。当时许寿裳也在读经。

那么,鲁迅怎么想到要读佛经的呢?鲁迅在日本留学时,乃师章太炎就曾昌言佛学,不过那时鲁迅好像并没有马上对佛经发生兴趣。鲁迅读经的直接动因好象与挚友许寿裳(季市)的堂兄许季上有关。开始就是许季上送给他几本佛经,然后又多次借经书给他,还陪他上书店去买佛经。许寿裳也曾代他去书店买经。1914年9月26日,鲁迅上午拿了工资,下午就请许季上陪他去书店买经。

买经、读经,这还不够,还出钱刻经。1914年鲁迅曾出资请南京的金陵刻经处刻了一部 《百喻经》作为母亲六十大寿的礼物。他还自己抄写佛教书籍。1914年9月13日,“从季上借得《出三藏记集》残本,录之,起第二卷”;到27日“写《出三藏记集》至卷第五,竟”了。鲁迅所藏佛经迅速积累。11月,许季上反过来向鲁迅借佛书看了。12月,鲁迅以“支那本藏经”中的“情”字二册赠送给许季上。

但是令人困惑的是,正当鲁迅三天两头买佛经、跟朋友谈佛经,甚至出钱刻佛经,入迷地钻在佛经里的时候,进入1915年,买经之举却戛然而止了!除了1月10日买《因明入正理论疏》,以后就基本上不再买佛经。这是很令人费解的。

第一,全面。鲁迅读的经,包括了佛教所有主要经典,一般说的佛教八大宗派,鲁迅都涉猎了。

第二,集中。鲁迅在读经时期,几乎不看别的书,埋头于佛经中,甚至日夜钻研。他买经的频率之高,数量之大,阅读之快,都是罕见的。

第三,注重研究。相对于佛教经典来说,鲁迅似乎更注重阐发佛理的论著。正因为如此,他才需要买更多的佛教书籍,而不以经书为限。

简称“斗姆”,又称斗姥元君、先天道姥、中天梵气斗母元君,北斗众星之母。神号全称“九灵太妙白玉龟台夜光金精祖母元君”和“先天斗姥紫光金尊摩利支天大圣圆明道姥天尊”,又化号:“大圆满月光王”、“东化慈救皇君天医大圣”。斗姆额有三目,肩有四首,左右各出四臂,为三目四首八臂的女神,神像慈容照人。《太上玄灵斗姆大圣元君本命延生心经》曰:“斗母降以大药垂医治之功,燮理五行升降二炁,解滞去窒,破暗除邪,愆期者应期,失度者得度。安全胎育,治疗病疴,职重大医。……”同时,斗姆还是一位掌人间生死罪福的天界尊神。神诞之日为九月初九。

释”这个稀缺姓氏的来源呢?谁可以姓“释”?为何要姓“释”?

佛陀在印度,如何称呼弟子

“释”姓,表示的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它并不是从印度传到中国,而是由我国东晋时期的道安大师所确定的。那么,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印度,佛陀又是怎么称呼他的弟子们的呢?

实际上,自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鹿野苑度化五比丘出家,再到圆寂前为最后一位弟子须跋陀罗剃度出家,其一生都没有给弟子们取一个法名。

大家耳熟能详的“佛陀十大弟子”——摩诃迦叶、阿难陀、舍利弗、须菩提、富楼那、大目犍连、摩诃迦旃延、阿那律、优婆离、罗睺罗,其实都是他们的俗名,而佛陀也是这么喊他们的。

当时印度的佛教圈还流行“沙门释子”这个说法,这是起因于印度社会三教九流的出家众都称自己为“沙门”,佛教为了区别于外道,就在沙门后面加了“释子”二字,但它和姓氏没有关系。

汉传佛教特色

以“释”为姓

佛教在印度时还没有姓氏一说,怎么到了中国就有了呢?

这是源于华夏子孙千百年来承袭祖先姓氏,并世代相传的传统,这对佛教姓氏的产生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汉传佛教的姓氏文化,从发生、发展到定型,经历了俗姓、师姓、释姓三个阶段。

○ 俗姓

朱士行,颍川人,志业方直,

劝沮不能移其操。

少怀远悟,脱落尘俗,

出家以后,专务经典。

——《高僧传》

在《高僧传》的记载中,我国第一位西行求法的出家人朱士行,以及最早的汉传佛教出家人严佛调,都是使用的俗家姓名。可见,最早在汉传佛教中法名的使用并不普及,佛教姓氏还没有出现。

○ 师姓

中国佛教史上,翻译《四十二章经》的竺法兰,翻译《般若三昧经》的竺佛朔等僧人,一度让佛学小白们十分困惑,为什么僧人姓“竺”?他们都是外国人吗?

这得回溯到佛教传入汉地之初,朝廷规定只有外来僧人可以修建寺院,所以汉人出家往往是以外来僧人为师。而根据当时的文化传统,出家弟子的法名须“依师为姓”。

汉末来华弘法的知名大月氏高僧支谶、支亮、支谦三师徒,最具代表性。“支”是大月氏的简称,支亮拜支谶为师,支谦又拜支亮为师,所以两位弟子都师承于“支”姓,在当时被称为“三支”。

大家比较熟悉的还有“康”姓。康僧会、康僧铠等都是来自西域康居国的僧人。当他们来到汉地弘法后,汉地就有了“康”姓弟子,如康法朗、康法畅等。

在众多的师姓传承中,“竺”姓不得不提。“竺”姓僧人最早源于五天竺(即古印度),后来成为我国汉地僧人中较大的姓氏。前秦时代最杰出的僧人——道安大师,就因拜竺佛图澄为师,所以曾叫竺道安。

道安大师不仅承袭了师姓传统,还通过他的智慧与才华,为佛教姓氏的完善与规范做出了重要贡献。

○ 释姓

话说有一年,道安大师前往襄阳弘法,东晋境内的学士争先恐后前往拜见。当地名士习凿齿博学广闻,以辩才名满天下。他得知法师抵达檀溪寺后,便登门拜访。

一进门,他就来了个霸气的自我介绍:“四海习凿齿!”

道安大师不慌不忙,面带微笑地说:“弥天释道安!”

这两人的对话恰似对对子,“弥天”对“四海”,但“姓”为什么不是“竺”?根据典籍记载,道安大师当时的法名还叫竺道安,可见他的内心是经过了一番快速思考的。也许是想到了“大师之本,莫尊释迦”,也可能是琢磨着“四姓出家,同称释氏”……

真相不得而知,但至此,汉传佛教第一次以“释”为姓,而道安大师便是第一个使用此姓的人。

道安大师在改称“释”姓后,他的弟子们也开始使用。在他到达长安弘法,其影响力已扩展到全国之后,汉地僧人以“释”为姓终于得到普及,同时还被同属汉传佛教系统的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佛教界所认同。

释姓的普及,更在日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僧人,进而形成了一系列的“佛教宗谱”,临济宗、曹洞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也都制定了自己的源流诀。

因此,“释”姓堪称佛教中国化过程中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

说到这里,“释”姓之所以稀罕,就绝不单指使用人数少这个表象,而在于它背后的选择之难与功德之胜。同样,放弃俗名,自称法名,则表现的是出家僧人放下世俗五欲的态度和决心。

在家居士的法名

师父姓“释”,居士也能随师姓吗?当然不可!

皈依后,在家居士有法名,但不可以姓“释”,因为“释”姓指的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同时,也不可加俗姓在前。

比如,在文殊院皈依的佛弟子为“妙”字辈,源于临济法脉的谱系规定;而“名”则是法师从《妙法莲华经》中随机抽取的,例如“妙华”。

妙华皈依后,在日常生活中依然使用俗家姓名,只有在参加佛事活动时,才称呼自己的法名“妙华”。而“妙华居士”则是僧人称呼在家弟子的用语,更不必添加俗姓为“李妙华”,也不可将法名称为法号。

最需要注意的是,各位在家佛弟子,别给家中、路上的动物皈依取法名了,什么妙喵、慧仔的,您不具备传授皈依的功德,更没有取法名的权利。所谓随缘授皈依,也只是方便说、方便行而已。

- 延伸问答 -

谁有资格取法名?

在小说《西游记》中,悟净、悟能这两个法名,是观世音菩萨取的;而悟空则是须菩提祖师所取,孙悟空就此成为须菩提祖师门下第十辈出家弟子。

小说《水浒传》中,鲁智深在五台山文殊院出家,取法名、剃度时十分严肃慎重。书中写,长老手拿空头度牒,说偈曰:“灵光一点,价值千金,佛法广大,赐名智深。”长老把度牒交给书记僧,书记僧填好度牒后,付与鲁智深收受。

这些文艺作品中所撰写的取法名方式,虽然都是编的,但也是依据现实中的规矩而来:法名得由出家僧人取授,第一种是皈依时,由尊证师所取;第二种是佛弟子剃度出家时,由剃度师所取;第三种是佛弟子受戒时,由授戒师所取。

法名=法号吗?

法名,是出家僧人或在家居士使用的名字。剃度后,僧人就会放弃原来的俗家姓名,而改用法名,随“释”姓。根据汉族文化以及汉传佛教传统,在法名之外,还会由剃度师取第二个名字,称为法号。

法号是汉传佛教独有的特色。僧人的法名一般只有师父、长辈可以称呼。因尊敬的原因,外人一般不称呼法师法名,而称呼其法号。

法名重复了,怎么办?

法名为什么会重复?重复了该怎么办?

前文我们说到了禅宗的五家七宗,包括天台宗、华严宗、南山律宗等,都有自己的“源流诀”,这就相当于“家谱”。同辈僧人法名的第一个字,是相同的。因此,只要一看法名,就基本知道是哪一宗的哪一辈,也因此出现了大量的重名。

不得已,后辈们只好在法名前加上个性化的标识,以降低查重率。比如:

山名+法名的南岳怀让、青原行思、百丈怀海等;

地名+法名的菏泽神会、永嘉玄觉等;

寺名+法名的临济义玄、国清师静、云栖袾宏等;

尊称+法名的马祖道一。

在家佛弟子出现法名重复时,也可以这么干吗?其实是不可以的。在家佛弟子的法名并没有取代俗名,只是一种学修身份的象征;即使出现重名,也不妨碍日常称呼。

所谓法名,就是以佛法为精神的核心,以消除烦恼、清净身心为目的,使心获得重生的重要象征。我们又何必以世俗眼光,将它复杂化、烦恼化呢?

文章来源 | 成都文殊院

来源 | 十愿百科

摄影 | 妙传、张科

1

大家都在搜

阿弥陀佛与释迦牟尼佛的关系

释迦牟尼佛是如来佛吗

佛祖释迦牟尼佛是在什么树下顿悟

释迦牟尼佛成佛经历

释迦牟尼佛

佛教是最早的世界性宗教,距今三千多年,由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东汉明帝时正式传入我国。佛教中有众多佛菩萨,以及诸天、金刚、罗汉等。为便于大家了解佛教,整理出《神佛总谱之佛菩萨名录》,以飱读者。

神佛总谱之道教神祇名录的王灵官

即玉枢火府天将,隆恩真君。俗称王灵官,其额上有火眼金睛,能辨识真伪,护镇山门。是道教护法监坛之神灵。 马元帅 又名马天君,又称华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