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琴的个人简介
她出身梨园世家。9岁从艺,1941年至1945年先后在渭北的沛风、易风、维新、明正社等秦腔班社搭班演出;1945年以后在西安尚友社、西安市秦腔一团继续从事演出工作,1986年退休。主工正旦、老旦行当,吐宇清晰有力,抑捅分明,朗朗上韵;唱腔激昂苍劲,字正腔圆,被誉为“满口腔”。戏曲“四功五法”基本功全面扎实,达到了综合的高度,对秦腔艺术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
一生演出有一百多本(折)。演出场次在9000场以上。成功地演出了《白玉楼》、《庵堂认母》、《白沟议和》、《党的女儿》、《红色家谱》、《金色道路》等剧,代表剧目有;《杨门女将》、《铡美案》、《黑顶本》、《白玉楼》、《三娘教子》、《大登殿》、《慈母泪》、《龙凤呈祥-别母》等,尤其所演《三娘教子》特别出色,表演传神,声情并茂,人物形象非常鲜明,所到之处必有一番轰动,在西北五省(区)观众中享有“活三娘”的美誉。多年来。除在城市演出外,还经常赴农村、工矿、油田、部队演出,足迹遍及甘、宁、青、新、冀、鲁、豫等地,深受各地人士的欢迎和赞誉。报刊、电台、电视台多有评介报道文章。
追求进步,热爱事业,注重艺术职业道德修养,工作一贯兢兢业业,无论大小演出,大小角色都能认真对待。1981年赴日本演出受到赞扬;1982年被选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998年获陕西省“百名秦腔演员”选拔赛第一名。曾任全国、陕西省、西安市青联委员、西安市人大代表,中共陕西省第六届党代会代表、中共西安市第七届党代会代表,西安市、陕西省劳动模范。
2009年在西安逝世,享年77岁。
出生:1932年3月7日,农历壬申年二月初一日
逝世:2009年3月13日,农历己丑年二月十七日,11时30分
被外国人称作“中国歌剧”的京剧,已无疑是举世公认的“国宝”了。但在中国的“戏曲大家庭”中,它却有可能是“资历”最浅、出现最晚的一个。如果查查“家谱”,你还会惊异地发现,这主儿基本没爹没妈,很是有些齐天大圣孙悟空的气质,凭空就成了个“混世魔王”。
那么,它又是怎么出现产生,一步登天成了“国粹”了呢? 话,那得从头说起 ----- 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有一个美丽、富庶的城市,它就是扬州。
这个当年由吴王夫差修建的江南名城有着近2500年的历史。水陆兼通的地利和身为南北漕运“咽喉之地”的重要,使这个城市一直得天独厚,尽享繁华。早在唐朝时就是国内的四大港口之一,到了清代,已跻身于世界上位列前十的具有50万人口的大城市行列。 一句耳熟能详的“烟花三月下扬州”,更勾起人对这个城市的无限的联想。
这么一个又利于发展、又适合人居的地方,自然成为很多人心中的向往。
清王朝的康乾时期是扬州发展史上的一个鼎盛阶段。那时候,这个城市里聚集了好多来自安徽徽州的商人,他们以经营盐业为主,成为这个全国最大的盐业经销中心中的一支最重要的力量。当时,全国的税赋有一半来自于盐,而扬州的盐商又占了盐业收入的“半壁江山”。有一个对比可以告诉你这些家伙们有多有钱,当时清王朝的国库储备是白银7000万两,而扬州徽商们的资本超过它的一半,达到4000万。
啥叫“富可敌国”?他们就是。
这里曾有一个故事。说乾隆皇帝下江南,到了扬州去瘦西湖。看了一圈儿他突然感叹道:真像京城的北海呀,就是缺一座白塔。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当时皇帝的这种下基层有些类似于国家元首的个人旅游,基本都是由各地的著名企业家承担接待任务。此时在一旁陪同的正是扬州最大的徽商、“福布斯”排行榜上的首富江春。老大的感慨被他一字不差地记在了心里。 第二天,乾隆继续去游瘦西湖。当他再到湖上时却不禁惊诧不已:只见一座白塔已矗然立于湖畔! 当他再听说这是江春出资依京城白塔连夜建造之后,这个当时中国最能胡造的老家伙也不由不感慨:扬州盐商财力伟哉!意思是他大爷的也忒有钱了。 有钱是好事,不花是傻子。眼儿一闭,没睁。人死了钱儿没花完,这是人生最大的遗憾,小沈阳已经告诉了我们这个并不深奥的道理。从小就在外面辛苦奔波的徽商们,于是直把扬州做故乡,豪宅、园林、会馆怎么舒服奔怎么来,什么享受冲什么去。
“富人区”的“聚拢效应”不仅引导了扬州的消费潮流,也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文艺工作者。
戏曲,在当时是上至达官贵人下到草根百姓的唯一的娱乐样式。据说在当时的扬州,是处处见戏台,满耳闻笙歌。什么京腔、秦腔、徽腔、昆腔、二黄调、罗罗腔能唱出道道儿的这里都有,整个儿一个“中国戏曲博览会”。
既然已渐成风气,这有社会地位、有经济实力的同志,自然就不愿意、也不屑于跟土老百姓去挤戏园子了。再加上各级领导时不常儿下来视察,陪领导看戏也是重要议程之一,从安全和尊重的角度考虑,于是,由个人出资豢养的、以专有演出任务为主的戏班(也称“内班”)应运而生。
最有钱的是徽商,那么这些个人剧团中,艺术素养最高的也自然是徽商的剧团。这些戏班从他们的家乡徽州到他们的客居之地,可以说都代表了当地的艺术欣赏的最高水准。他们雄厚的财力,使其能将最好的明星人才拢于旗下。譬如夜建白塔的那位大款中的大款江春,他的戏班就几乎是可以囊括大清朝“梅花奖”的班底。据说,这位戏曲鉴赏家的品位相当不低,他的家中常常“曲剧三四部,同日分庭馆宴客,客至以数百计”。就是整好几百人,想看啥看啥,看了吃吃了看,一副有了钱不知咋得瑟的腐败样子。
江春的私人剧团叫“春台班”,业务骨干是著名旦角杨八官和郝天秀。其中来自安徽安庆的男旦郝天秀,一个大老爷们比女人还女人,其妩媚腻人入骨,江湖人称“坑死人”。后来又来了个唱秦腔的魏长生,台上那狐狸劲儿跟这小郝有一拼。江老板对小魏同志非常赏识,一出戏竟支付出场费白银1000两。当时这帮拿钱不当钱的企业家们互相比艺术投入,排一出《桃花扇》用银16万两,一出《长生殿》索性40多万两,够一个县的老百姓吃好几年。
不过这些财力托起来的文艺团体也确实不辱使命,无论是各路唱腔的融合、表演技艺的提高、服装道具的美仑美奂,都是与时俱进。要不怎么后来一进京城,就把那帮粉丝给震得像傻子一样合不上嘴。
说话间到了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正值这个风流皇帝的80大寿。这位玩了一辈子的老同志决定与民同乐,咱们全国上下一起闹。于是乎,编制内外的、在职的二线的各民族的高级干部们(王爷、大臣),各级国家机关(六部、军界)、各界群众团体(各省会馆、各商业协会)都抓住这个普天同庆的契机,以给老大祝寿的名义,搞了一个全国性的文艺汇演-----“进献贺戏”。
据说当时的北京城热闹非凡。每天彩旗招展人山人海那是相当地红火。就跟那农贸市场和书市似地,满街筒子一路戏台,各路诸侯分好地段,锣鼓乐器呜哩哇啦南腔北嗓,好一派“衢歌巷舞之乐”。
扬州进京的戏班叫三庆班,由徽州籍盐商江鹤亭提供赞助。它是徽班中走出江南的第一支,忐忐忑忑地沿运河而上到伟大的首都试图去闯自己的天下。
一直以来,京城戏曲舞台的“老大”都是昆曲。它代表着上流社会的趣味,人称“雅部”,以“阳春白雪”的非常牛掰的姿态无视自它之外的任何“下里巴人”。
与“雅部”相对而言的什么梆子腔、皮黄腔、弦索腔、秦腔等等,都被统称为“花部”,也叫“乱弹”
。估计意思就是乌七八糟的一堆东西,没调儿。在“雅部”的眼里,它是意大利歌剧,那帮家伙就是二人转。跟我叫板?姥姥!
可谁料想啊,三庆班的进京演出竟一炮打响了。
其实也容易理解。啥东西吃长了都难免会腻,那咿咿呀呀的昆曲总听也备不住烦。徽班,以它丰富的剧目、独特的表现形式、别具一格的唱腔和华彩的服装,如一股清新之风迅速吹遍了京城的戏剧舞台。
三庆班的“登陆”成功给在江南翘望的徽班们树立了光辉榜样。随后,四喜、启秀、霓翠、春台、和春、三和等诸多徽班相继奔往北京,去开辟更加广阔的新的天地。
后来,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家徽班在一众戏班中脱颖而出,成为京城最著名的演出团体。它们各自的骨干演员自然成了戏迷口中家喻户晓的舞台艺术家,当时那架势,不让赵本山潘长江郭德纲等一众小子。
“四大徽班进京”,于是成为中国京剧发展史上的标志性符号。
徽班,自然原是以徽调为主的。但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融合”,什么昆腔、吹腔、四平调、梆子腔,全以“拿来主义”兼收并蓄。它后来与秦腔的融合是它形成的第一个重要阶段。此后,湖北的汉剧演员搭入徽班,将汉剧声腔中的西皮与徽调中的二簧再次融合,丰富了徽戏的唱腔和板式。加上他们已立足京都,道白向北京话靠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到了道光年间(1840年左右),一直不断加入的各种“元素”终于结成了一个新的整体。其曲调板式之完备,已经超过了任何一个剧种。生、旦、净、末、丑各个行当的明星演员的出现,又使得粉丝大增,群众基础愈加雄厚。
京剧形成期的“同光十三绝”
再后来,这个被称为“皮黄戏”的“四不像”竟悄然摸进了宫廷。在类似于慈禧太后这样的狂热的文艺爱好者们的追捧下,它迅速完成了从“草根”到“精英”的蜕变,堂而皇之地走入了原本不可一世的高雅的殿堂。
1876年,来自京城的皮黄戏剧团到了新兴的工业城市上海。时髦的上海人对这个来自北方的艺术竟趋之若鹜,甚至视为己出,以至于上海后来成了它的在中国的另一个坚固的“根据地”。
就是那时,在上海的《申报》上首次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这个词后来便成为了它的名字,叫----“京剧”。
在中国所有的戏曲剧种中,它可能是最后一个来到世上;但在向世界展示时,它却是唯一的站出的代表。
它不是幸运儿,它的不可动摇的位置是因为它足够权威和足够丰富。这也不是历史的误会,在荡涤掉外表的一应浮尘后,发现原来它最美。
闻名遐迩的京剧“四大名旦”
脱胎于乡土的“百姓出身”,不到200年的形成历史,盘根错节、丝丝缕缕的“前世”渊源,形神俱备、博大精深的艺术境界在一代又一代大师们的发展与传承下,京剧艺术以其不朽的魅力丰富着中华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示着来自东方大地的独特的文明。
什么是“国粹”?------“我国固有文化中的精华(《现代汉语词典》)”。 我们可以不太懂,但我们却不能不敬畏它。
文/七七
周星驰在多年前,曾拍过一部叫《武状元苏乞儿》的**。
在这部**中,周星驰扮演广州大将之子苏灿,为了赢取如霜姑娘的芳心,苏灿前往京城考取武状元。
世事难料,当苏灿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获得状元之位的时候。
大反派赵无忌等人,却在大殿之上,揭露了苏灿在文考徇私舞弊的事实,惹得皇帝大怒,直接把苏灿贬为乞丐。
苏灿也就从风光的状元郎,一夜之间成为了乞丐,实在令人唏嘘。
在现实中,还真就有这样的故事。
最近抖音流传了一个视频非常红,视频的主人公是著名的秦腔名家李苏迎,她已经乞讨了七年了。
从风光无限的一代名角,沦落到去要饭,李苏迎到底经历了什么?
一、
在成为乞丐之前,李苏迎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过去,那时候她是风光的秦腔演员,如今你在网络上搜索“李苏迎”这三个字,还能看到她曾经的作品。
《朱春登哭坟》、《下河东》、《哭坟》、《刘备托孤》等这些作品,都是她的拿手好戏。
“秦腔”又称梆子戏, 历史 悠久。
西周时期,在我国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一带,老百姓们就已经开始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自娱自乐的演唱了。
又因为在西周时期,陕西等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所以梆子戏又称为秦腔。
经过成百上千年的演练,秦腔终于成为一套成熟、完整的表演体系,并在全国传播了开来,对各地方戏曲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000多年来,秦腔也诞生了无数名角。
然而,等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受流行歌舞表演形式的影响,秦腔演员们的饭碗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很多人不得不被迫改行。
这就导致优秀的秦腔演员越来越少,李苏迎就是其中之一。
二、
网络上关于李苏迎的资料很少,找到的都是她曾经演唱的一些作品,但是经过一番搜索之后,还是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李苏迎的出生年纪无从得知,从视频上看,大概五六十岁的年纪。
很可能出生于五六十年代,陕西省咸阳市乾县薛录镇东兴村生人,这地方也正是秦腔的发源地。
在很小的时候, 李苏迎就已经开始像模像样地唱秦腔了。
后来,还拜在了秦腔大家雷开元门下为师,这人可大有来头,身上有一系列的头衔。
他是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秦腔十佳演员、戏剧界“德艺双馨”奖获得者等等。
他还担任过秦腔艺术研究会副会长。
老爷子一生都献给了秦腔,可惜的是在去年9月份,老爷子不幸在西安病逝,享年80岁。
生前,雷开元大师也教导出了不少优秀的弟子,李苏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她还成了乾县剧团的秦腔演员。
她的嗓音苍凉厚重,名誉三秦,尤其擅长哭音悲情戏。
李苏迎的秦腔,很容易就把人们带入那段苦难的岁月,由此也俘获了不少喜欢她的票友,她也成了剧团中的名角。
那时候的李苏迎年轻貌美,往台上一站,还没开嗓台下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有不少戏迷朋友,从千里之外赶来,就为了听她高唱一曲,彼时的李苏迎风光无限,已经是一个不小的名人了。
当时的她绝对想不到,自己在未来会有沿街乞讨的一
从风光无限的戏班名角,沦落到一个要饭的人,李苏迎很显然经历过一番波折。
在翻了各个关于李苏迎视频的评论区以后,隐隐约约之间明白了李苏迎经历了哪些变故,说起来李苏迎走到今天这般地步,还是要愿她自己。
李苏迎在出名之前,就已经结婚了,而且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
走红以后,痴迷她的人不少,避免不了有一些人对她动了歪心思,而李苏迎早早就进入了戏班,除了唱戏就是唱戏,缺乏一定的 社会 经验。
自然也就避免不了走上了歧路。
据一名自称是李苏迎老乡的网友透露,李苏迎年轻的时候犯了大错,红了以后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
为了那个男人,李苏迎不惜“抛家弃子”。
她先是和自己丈夫离婚,扔下了自己刚刚两岁的女儿,然后和那个男人走了,也正是这一步,让她的人生彻底坍塌。
离婚不久,李苏迎的前夫就因病去世了。
母亲出走,父亲病逝,她的女儿受到的打击最大,她彻底成了孤儿。
还好这个孩子,还有一个不错的姑姑,她把这个可怜孩子接到了身边,才让这个可怜的孩子免于流浪街头。
而离开了自己丈夫和孩子的李苏迎,也并没有得到一个好下场。
那个男人并没有给李苏迎幸福,而是卷了她的钱跑路了。
自己付出一切的爱情,到头来竟然落个这般下场,李苏迎当然接受不了,在如此剧烈的打击下,她的精神出现了问题。
同时她还得了关节炎,不过处于情变中的她,根本没有心思,也没有钱来治病,从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期。
四、
关节炎这个病大家都知道,痛起来那是痛不欲生。
李苏迎这个情况,根本无法登台正常演出,她除了唱戏之外,其他技能根本不会,自然也就失去了经济来源。
感情失败,没有收入,这样的情况,李苏迎根本无法谋生,无奈之下她只能过起了乞讨为生的日子。
这一讨就是七年。
或许是年纪大了,又或许是漂泊多年,动了思乡情,李苏迎经过一番纠结之后,最终决定回到自己的故乡。
去年7月份,李苏迎回到了乾县老家东兴村,住在了前夫家中的老房子里,没有水没有电,只有一铺简单的行李。
因为她的特殊情况——没有收入,没有丈夫,没有子女
所以村里第一时间就给她办理了低保,同时她的遭遇也让邻里街坊心生同情,开始把她的事迹以短视频的方式,发送到网络上。
在经过几个月的发酵之后,李苏迎的视频,终于在网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最初人们对她都是满是同情,有的网友评论说:同为艺人,天壤之别。
还有的人呼吁,希望将传统优秀的民间文化发扬光大。
一些喜欢李苏迎的戏迷朋友,知道了她的遭遇之后,还大哭了一场,第二天就带着物资去村里去看望她。
同时,李苏迎的情况,也引起了当地政府的关注,对她发起了相应的救助,目前正打算把李苏迎送去就医。
至于大家希望李苏迎早些登台,当地政府也给出了答复。
目前还不行,因为现在属于特殊时期,当地的 旅游 业也大受影响,李苏迎能否登台,只能等疫情结束之后,看看她身体的恢复情况再说。
五、
当然,网络上还有另外一面的评论。
很多人都觉得李苏迎罪有应得,她正红的时候抛夫弃子,让她的女儿从小就失去了母爱,从小就寄养在亲人的家里。
李苏迎太自私了,她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不顾自己丈夫和孩子。
但是却没想到自己以为的幸福生活,竟然是一个美丽的泡沫,仅仅维持了两年就以破碎告终。
乞讨、病痛、孤独一人,这些都是李苏迎在为以前自己造的孽,来还的债。
这些人觉得李苏迎现在的遭遇都是她赢得的,都是她自己作的,不值得同情,这样的看法不在少数。
这样的想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过于狭隘了。
要是李苏迎的事情发生在现在,根本就不是一个事,她和那些婚变的明星相比,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离婚开始的新的生活,在现在这个 社会 ,非常正常。
但是在当年,绝对是要被人戳脊梁骨,李苏迎和自己丈夫离婚的细节外人并不知道,但是可以想象,当时她挣脱婚姻枷锁,一定是鼓起了莫大的勇气,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也正是如此,在被欺骗之后,她的精神才遭受了重击,最终走到了今天这般地步。
身患重疾、儿女寄人篱下、自己又沦落街头,这些都是生活给予李苏迎年轻时候冲动的惩罚。
所以,大家就不要对李苏迎恶言相向了,谁还没犯过错呢?
如今的李苏迎已经得到了她应有的惩罚,希望大家能够多给予她一些温暖,让她早点好起来。
秦腔文化传承还需要她这样的人。
当然,也希望李苏迎要反思自己的人生,在大家的关注之下,在政府的帮助下,李苏迎肯定会好起来。
到时候,希望李苏迎能够承担起一个母亲应该有的责任,也争取早日得到自己女儿的原谅,只有这样,她才能拯救自己的人生。
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简介
耿姓的来源主要有两支,其中较早的一支与地名有关。相传在今河南温县东部一带,在商朝时被称为邢,由于与耿字的读音相近也称耿。在其第14任国王祖乙在位时,因为不满于国都相的残破,将国都迁到这里,使之一度成为商王朝的统治中心。后来,由祖乙六传至盘庚,才将国都从这里迁走,定居于殷。在盘庚南迁时,一部分商朝王族不愿南迁,因而留居下来,并以地名为姓氏,成为历史上最早一批以耿为姓的人。另一支出自春秋时期的耿国是由国名而来的姓氏。另外,在古今的一些少数民族中,也有一些以耿为姓的人。
耿姓在古代多以高阳(今属河北)为郡望,当代则以河北、河南、江苏、安徽、山东、山西、黑龙江、辽宁等省为主要居住区。历代名人,主要有汉太守耿夔、大司农耿寿昌、唐诗人耿 湋、宋名将耿京、清蕃王耿精忠、当代外交家耿飚等。
姓氏源流
耿(Gěng)姓源出有四:
1、出自子姓,以地名为姓。据《姓氏考略》、《史记·殷本纪》及辞源》等所载,商代有君王名祖乙,他的国都从相迁到邢(又称耿)邑,后来的盘庚又把都城迁到毫。邢邑,在今天的河南省温县东。邢的读音,古代读做耿。盘庚迁都后,一部分商朝的公族没有跟随他南迁,仍然留在了邢。这一部分人就把邢作为自己的姓氏。后来为了与读做(Xíng)的邢姓相区别,将这个姓的写法改做耿。
2、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商代末年有耿国(一名耿乡城),在今天的陕西省龙门县南,周朝建立后耿国灭亡,耿国子孙奔楚为大夫,以国为氏。
3、亦出自姬姓,周室封同姓人于耿,又为诸侯国,春秋时又被晋国灭掉。原耿国公族多以原国名“耿”作为自己的姓氏,成为耿氏的一支(疑与“2”说为同一源)。
4、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
① 清高丽人有耿姓,世居博川郡。
② 清满洲人有耿姓,世居沈阳。
③ 裕固族各尔格兹氏汉姓为耿。
④ 羌族耿家志(房名),后改姓耿。
⑤ 今满、蒙古、土家、锡伯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祖乙。商朝第十四代君王,河甲之子。卜辞称为中宗,与太乙、太甲并祭,合称三示。因苦于东南方夷人的侵扰,祖乙由相(今河南内黄)迁都于耿,任用巫贤治理国政,并亲自坐镇指挥,平复了东夷,巩固了商朝统治,使殷商得以复兴。下传至第二十代君主盘庚时,由耿迁都亳,留居耿之公族,即以地为氏,称耿姓。他们尊祖乙为其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耿姓之发祥地为今河南温县,历商、周至秦,耿姓逐渐散居于今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西汉时,耿姓人始崭露头角,其中以耿寿昌最为著名,他被赐爵关内侯,子孙遂留居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另有耿育、耿丰、耿昌、频阳(今陕西省富平)人耿定见诸史册。汉武帝时,迁徙郡国吏民豪杰到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东北),时巨鹿(今属河北省)耿姓一支以二千石官吏身份迁于该地。此支耿姓下传至东汉耿况时,耿姓历史上最为显赫的家族诞生了,其膝下六子:耿弇、耿舒、耿国、耿广、耿举、耿霸。在中兴汉室的战争中,个个军功显赫,威震四夷,而且其子孙后代,亦不遑多让,竞现于史。自光武中兴迄于汉末建安,此支家族出了大将军二人,将军九人,卿十三人,列侯十九人,娶皇家公主三人,嫁于皇家并贵为皇后一人,中郎将、抚羌校尉及刺史二千石数十百人。此支耿姓光芒四射,压倒了同时期的巨鹿宋子(今河北省赵州)人耿纯家族(其封东光侯,堂兄弟三人及子皆封侯,可谓一门五侯)。东汉末期,此支耿姓几乎遭受灭顶之灾,耿国曾孙耿纪,被曹操诛灭三族,耿霸玄孙耿援亦被灭族,只存耿援孙耿弘一支。另耿纯起事时,率有宗族宾客两千多人,后其家族被留居蒲吾(今河北省灵寿西南)。魏晋南北朝至隋唐,耿姓人在河东、高阳、扶风等地繁衍得颇为兴盛,并在上述三地形成耿姓郡望。此际之耿姓也有徙居今江苏、安徽等江南之地者。宋元之际,耿姓在江南之地分布更广,但族小势微。明初,山西耿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天津等地。明末,耿仲明由山东迁居辽东盖州马兰峪(今辽宁省盖县境内)。清康乾年间及以后,冀、鲁、豫等地的耿姓伴随闯关东的风潮入迁东北三省。如今,耿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北、河南、江苏、安徽、山东、山西、黑龙江、辽宁等多此姓,上述八省之耿姓约占全国汉族耿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七。耿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八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七六。
郡望堂号
1、郡望
高阳郡:本来是战国时期的高阳郡。北魏的时候设置青州高阳郡,在今天的山东省临淄一带。
扶风郡:汉武帝的时候设置右扶风。三国魏治所在槐里(今陕西省兴平东南),晋移治池阳(今陕西省泾阳西北),北魏移治好畴(今陕西省乾县东)。
河东郡:秦朝初期设置河东郡。相当于今天的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
2、堂号
美阳堂、怀远堂:后汉耿秉,博晓书记,晓《司马兵法》。明帝拜为驸马都蔚。征伐匈奴,破车师,章帝时拜为辽渡将军。匈奴怀其恩信,又拜征西将军,北击匈奴,大破之。登燕然山,被封为美阳公。他死的时候,匈奴举国痛哭,甚至把头抢破,所以又叫怀远堂。
此外,耿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敬学堂”、“高阳堂”、“响山堂”、“礼让堂”等。
宗族特征
1、耿姓是典型的北方姓氏。
2、耿姓人才济济。仅入载《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者就达六十四人,其中多叱咤风云的武将。
宗族字派
字辈:
某支耿氏字辈:大家德以传,启发万代远。
安徽六安耿氏字辈:志立为人,天良茂盛。
辽宁鞍山耿氏字辈:廷献佳修,式遵令德,立本端行,乃永丕祉。
江苏江宁耿氏字辈:德大敦厚,正直光明。续字辈:泰开天瞿,福寿康宁。
山东茌平耿氏字辈:文太庆修,振兴万绪,继善有长,世代永昌。
江苏盐城耿氏字辈:志怀开立,炳贤其昌。
安徽怀远耿氏字辈:凤德世殿宗,国家祥开守。
山东章丘耿氏字辈:德体传俊广,世和月元光。
历史名人
耿寿昌,西汉历算家、经济家。宣帝时,任公司农中丞,在西北各郡筑仓贮谷,谷贱时增价收进,谷贵时减价出售,以利农业发展,名为“常平仓”。后封关内侯。他精通数学,曾与张仓对《九章算术》“各称删补”。对天文学也很有研究,以铜铸成用以演示天象的仪器——浑象(相当于现今所谓的天球仪),在中国天文仪器史上是一个创举。著有《月行帛图》二百三十二卷,《月行度》二卷,今佚。
耿 纯 (-37),东汉将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字伯山,巨鹿宋子(今河北赵县东北)人。王莽时为纳言士。更始初,李轶承制以为骑都尉。光武徇河北,率宗族宾客二千余人归刘秀,拜前将军,封耿乡侯。及即位,更封高阳侯,拜东郡太守,坐事免。建武二年(26),真定王刘杨谋反,刘秀派耿纯前往平定,以计诱杀刘杨,迅速平定叛乱。六年,改封为东光侯。八年,东郡、济阴一带爆发农民起义,刘秀派耿纯前往安抚,由于耿纯素有威望,起义军迅速归顺,复任为东郡太守。建武十三年(37),病逝于任上,谥成侯。
耿 况 (-36),东汉将领。字侠游,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以明经为郎,与王莽堂弟王伋一起从安丘先生学习《老子》。新莽时,官至朔调连率(上谷太守)。后率上谷郡兵归刘秀,封隃糜侯。
耿 弇 (3-58),东汉将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字伯昭,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二十一岁从刘秀,初任门下吏,继率兵参与击败王郎,升偏将军。更始二年(24),刘玄见刘秀声名日重,令其罢兵回长安。耿弇提出脱离刘玄、占据河北(今河北大部和河南北部)、夺取天下之策,得刘秀赏识,升大将军。后随刘秀镇压铜马、青犊等农民起义军。刘秀称帝后,授建威大将军,封好畤侯,相继率军击败邓奉、延岑等,消灭南阳(今属河南)割据势力。建武五年(29)十月,率部攻张步,先后夺取济南郡(约今济南市)和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西安(今淄博东北)。继以临淄为依托,诱张步军来攻,将其击败,又乘其撤退予以伏击,迫使张步率众十余万投降,攻占齐地。耿弇用兵多谋善断,战功显赫,先后攻取四十六郡三百余城。建武十三年(37)封还大将军印绶,以列侯奉朝请。卒谥愍侯。
耿 霸,东汉将领。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耿况少子。袭封隃糜侯,建武中,以上谷太守与吴汉等击贾贤,连战平城,破其众,追出塞。后与杜茂进驻飞狐道,堆石积土,起筑亭障,从代自平城,长达三百余里。
耿 秉 (-91),东汉将领。扶凤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字伯初,性勇壮,有兵略,习司马兵法,博通群书,明帝永平十五年(72)拜驸马都尉,与窦固合兵一万四千骑,又与窦宪合兵四万六千骑两伐北匈奴,击败北匈奴于车师,登燕然山刻石纪功。拜征西将军,按行凉州(今甘肃秦安东北),进屯酒泉(今属甘肃)。章帝时,拜度辽将军,封美阳侯,在边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后代桓虞为光禄勋。卒谥桓侯。
耿 恭,东汉将领。字伯宗。扶风茂陵(今陕北兴平东北)人。有将帅才。明帝时。任戊己校尉。后驻西域疏勒(治今新疆喀什),遭北匈奴围攻。城中粮尽,煮铠驽,食其筋革,与部众坚守不屈。建初元年(76),汉军来援,率领坚持到最后的二十六人与援军会合,且战且行,奋战三月,至玉门关时所部生还的仅十三人。当时称他“节过苏武”。抵洛阳,拜骑都尉。
耿 豪 (506-550),北魏将领。本名令贵,钜鹿(今属河北)人,世居武川。粗犷有武艺,初从贺拔岳。后以勇猛受宇文泰器重。沙苑之战中衣甲尽染血迹,参与邙山作战,单身冲敌,赐名豪,迁北雍州刺史,后赐姓和稽氏。位至侍中,骠骑大将军。
耿 询,隋天文学家。字敦信,丹阳(郡治今江苏南京)人。陈末留岭南,为俚民首领。隋将王世积俘其为家奴,造水力浑天仪。文帝知,以其为太史局官奴。后赐蜀王秀,连坐当斩,何稠为其请,免死。作马上刻漏。炀帝初,放为良。亦言占卜,预言攻高丽必败。位至太史丞。炀帝死,欲归李渊,被宇文化及杀死。
耿 湋,唐诗人。字洪源。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宝应进士。初为周至县尉,大历中入朝为左拾遗。德宗时迁大理司法。工诗,为“大历十才子”之一。长于五律,多为送别赠答、登临题咏,抒发个人感慨之作,也有反映现实,寄意悲愤之篇。诗风清淡质朴,不喜雕饰。有《耿湋诗集》。
耿全斌,宋将领。冀州信都(今河北冀县)人。太宗即位,补东班承旨。从征太原,还,遇契丹于蒲阴,追至徐河,据水口要害。迁补日骑副兵马使、云骑军使,屯赢州。历云骑指挥使、御前忠佐马军副都军头,雄州刺史、知深州等。以知安肃军,尝绘山川险易,制图以献。大中祥符初,为濮州钤辖。还京师,卒。
耿南仲 (-1129),宋臣。字希道,开封(今属河南)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历提举两浙常平,徙河北西路,提点广南东路刑狱,移夔州路提点刑狱,为荆湖、江西两路转运副使。召为户部员外郎,任辟雍司业,坐事罢,出知衢州。政和二年(1112)以礼部员外郎为太子右庶子,试太子詹事、徽猷阁直学士,在东宫十年。钦宗即位,拜资政殿大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升尚书左丞、门下侍郎。金军入侵,力主割地求和。高宗即位,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言者论劾其主和误国之罪,责临江军居住。建炎二年(1128),降授单州别驾,安置南雄州,行至吉州卒。后追复观文殿大学士。著有《周易新讲义》、《易明蒙》等。《全宋诗》录其诗十八首,大多为其在同文院与同官唱和之作。《全宋文》收其文十一篇。
耿 京 (-1162),南宋山东抗金义军领袖。济南(属山东)人。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军南下,他与李铁枪等六人入东山,招集义军,攻克莱芜县、泰安军(山东泰安)。他任命贾瑞为诸军都提领。义军发展至二十五万人。河北大名义军派人来联系,表示听从节制。次年初,被南宋任为天平节度使,统率山东、河北忠义军马。不久,被叛徒张安国所杀,张降金。义军掌书记辛弃疾与世隆等突入金营,缚安国南归。
耿君用,明将领。濠州(今安徽凤阳)人,与朱元璋同乡。后随朱元璋渡江,任管军总管,至正十六年(1356)七月在救援宜兴时,与张士诚交锋,士诚弃镇江,移兵潜袭宜兴,君用不及防备,城陷力战而死。余众由其子耿炳文继续领导。
耿炳文 (1334-1403),明将领。濠州(今安徽凤阳)人。父君用,随从朱元璋军渡长江,积功为管军总管。援宜兴,力战死。炳文袭职,领其军。攻克长兴,留炳文守。十年间,他以寡敌众,大小数十战,战无不胜。吴平,升大都督府佥事。从征中原,镇守陕西,疏通泾阳洪渠,百姓得利。升秦王左相都督佥事。洪武三年(1370)封长兴侯。从出塞远征,破元军。随同傅友德征云南,随同兰玉北征,至捕鱼儿海。为朝廷所看重。燕王起兵反朝,命为大将军率军北伐,时年六十五。战败,被解兵权。永乐元年(1403),御史陈瑛等弹劾他僭用帝王服饰。惧,自杀。
耿再成,明将领。字德甫,五河(今属安徽)人。从朱元璋于濠州,克泗、滁州。败元兵于六安。以镇抚从元璋渡长江,下集庆。留守镇江、长兴、扬州。从取金华,克处州,留守处州城。治军严厉。士兵出入百姓间,蔬菜瓜果无所取。金华苗帅蒋英等叛变,杀胡大海,处州苗帅李佑之亦叛,再成正陪客吃饭,闻变上马,迎战,受伤落马,不屈死。追封高阳郡公。洪武十年(1377),加赠泗国公,谥武壮。
耿九畴,明臣。字禹范,卢氏(今属河南)人。永乐进士。宣德六年(1431)授礼科给事中。议论能持大体,有清望。正统初被推荐选拔为盐运司同知。痛革时弊,上奏五事,著为令。十年(1445)为都转运使。节俭无其他嗜好,公余读书,廉洁名声益大,妇孺皆知其名。因事被诬,事白,任刑部右侍郎。屡办疑狱。景泰中,累官右副都御史,曾兼理两淮盐政,兼抚江北诸府,代镇陕西。天顺时历任右都御史、南京刑部尚书。上疏建议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尝、重台宪五事。卒谥清惠。
耿 裕,明臣。字好问,耿九畴子。景泰进士。官户、工科给事中。天顺初,父为右都御史,改裕官检讨。父因弹劾石亨被贬,裕亦贬为泗州判官。成化初,复检讨,历祭酒、吏部尚书。因事,调到南京礼部。孝宗嗣位,转南京兵部,参赞机务。弘治改元,任礼部尚书。后为吏部尚书、太子太保。提倡节俭。铨政平允。自奉淡泊。父子并有名德。卒,赠太保,谥文恪。
耿定向 (1524-1597),明臣、学者。字在伦。黄安(今湖北红安)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初授行人,继而任御史。曾弹劾吏部尚书吴鹏之婿董份在总裁会试时偏私等六大罪,因严嵩袒护而无结果。嘉靖四十一年,竭力主张建置黄安县。出按甘肃期间,推荐人才与弹劾酷吏,均不徇私情。不久调南京,督理学政;设崇正书院。隆庆初,提升为大理右寺丞。后高拱擅权,因他曾讥讽高拱,被贬为横州判官。高拱罢官后,迁衡州推官。万历年间,升为右副都御史。后任户部尚书,督仓场。辞官后居天台山,与弟定理、定力设书院,研究学问,讲学授徒,学者称之为天台先生。著有《冰玉堂语录》、《天台文集》二十卷及《硕辅宝鉴要览》等。
耿仲明 (1604-1649),明末将领,清初三藩之一。字云台。祖籍山东,后迁移至辽东盖州(今属辽宁)。崇祯初为登州参将。袁崇焕督师蓟辽,擅杀毛文龙,耿仲明被调隶山东巡抚孙元化麾下。后与孔有德出兵抵御后金(清),粮饷不至,怨愤不已,两人遂于崇祯六年(1633)率所部相偕渡海降后金,授总兵官。崇德元年(1636),封怀顺王,属汉军正黄旗。从清兵入关,镇压农民起义军。顺治六年(1649)改封靖南王。不久,因部将犯法,惧罪自缢。子继茂袭爵。
耿继茂 (-1671),清藩王。汉军正黄旗人,耿仲明之子。顺治初授世职昂邦章京,顺治六年(1649)随父进兵广东。父死后,代领其众。八年袭父爵,为靖南王。与尚可喜同镇广东,并赴广西进攻孙可望、李定国等部农民军。他在广东奢侈无度,滥设工役、私创苛税。顺治十七年(1660)移镇福建。康熙初年率军攻克厦门等地,击败郑成功部。康熙十年五月卒。谥忠敏。
耿精忠 (-1682),清藩王。汉军正黄旗人。耿仲明孙,耿继茂长子,肃亲王豪格婿。康熙十六年(1671)袭父继茂爵,为靖南王。十三在福建响应吴三桂叛乱,两年后又降清。十九年被召入京,三藩叛乱平定后被磔于市。
耿 介 (1623-1693),清学者。河南登封人,初名冲壁,字介石,号逸庵。顺治进士,由庶吉士授检讨。出为福建按察司副使,转江西湖东道,改直隶大名道,所至除弊裁冗,戒贪墨,有政声。官至侍讲学士、詹事府少詹事。受业于孙奇逢。曾兴复并主讲嵩阳书院。学宗朱熹,内主于敬而行之以恕。有《孝经易知》、《理学要旨》、《中州道学编》、《敬恕堂存稿》等。
其他耿姓名人有汉大臣耿艾,将领耿舒、耿国、耿广、耿举、耿霸、耿忠、耿夔、耿晔、耿临;唐画家耿昌言;辽将领耿延毅;金大臣耿端义;元官吏耿奉训;明大臣耿定力、耿橘、耿通、耿如杞、耿章光,将领耿天璧、耿秩、耿贤、耿宗元,名士耿光,藏书家耿震国;清大臣耿昭忠、耿聚忠,孝子耿燿、耿炳、耿权、耿极、耿辅,学者耿之珽,皮簧演员耿永山,皮簧乐师耿永清等。近当代耿姓名人有解放军将领耿飚、耿锡祥、耿道明,红军将领耿凯、耿子英,政治家耿涛、辽长锁、耿岳仑,民主革命者耿世昌、耿丹、耿伯钊,国民党将领耿幼麟、耿继周,国民党官员耿云卿,农学家耿庆汉、耿士杰,粮油专家耿长琥,生物学家耿运琪、耿建国,植物学家耿以礼,地质学家耿瑞伦、耿树芳、耿克勤,城市规划专家耿毓修,建筑设计专家耿培棠,数学家耿如明,物理学家耿新华、耿完桢,地球化学专家耿安松,地球物理学家耿大玉、耿庆国,海洋石油勘探专家耿福东,铸造专家耿茂鹏,计算机专家耿卫东,电子学家耿鼎发,自动化控制专家耿沪光,材料专家耿林、耿贵立,汽车工程专家耿耀西,药理学家耿宝琴,医学家耿兆麟、耿殿栋、耿志明、耿硕儒、耿济华、耿鉴庭、耿正惠,企业家耿昭杰,经济学家耿殿明、耿庆武,证券专家耿亮,民族学家耿世民、耿予方,考古学家耿德明,历史学家耿淡如、耿引曾,耿捷,文物鉴定专家耿宝昌,国际问题专家屡殿忠,翻译家耿继元、耿升、耿龙明,新闻家耿耀、耿修业,编辑家耿立、耿本清,出版家耿志远,图书馆学家耿济安,文学评论家耿占春、耿云志,作家耿瑞、耿守忠、耿天丽、耿家强,诗歌评论家耿建华,诗人耿林莽,书法家耿彬、耿仲敭、耿立军,画家耿明、耿欣、耿建翌、耿凤阁,版画家耿玉昆、耿汉,摄影师耿兴余,曲艺作家耿瑛,音乐教育家耿生廉,词作家耿大权,歌唱演员耿莲凤、耿贵龙,**剧作家耿西,**演员耿乐,电视导演耿明宸,话剧演员耿震,京剧演员耿其昌,秦腔演员耿忠义,武术家耿霞光、耿军,乒乓球运动员耿丽娟,跳伞运动员耿桂芳等。
耿姓宗祠通用联
宗开耿国;
望出高阳。
指耿姓源流和郡望
工诗才子;
佐命元臣。
上联:唐代诗人耿湋,字洪源,河东人,宝应年间进士,曾官左拾遗、大理司法。善写诗,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为酬赠及个人日常生活之作,也有少数作品涉及当时社会生活,有《耿讳诗集》。下联:明代濠县人耿炳文,太祖时积功至大都督府,封长兴侯,为宿将老臣,被朝廷倚重。惠帝建文初年,燕王朱棣(明成祖)起兵南下,他任大将军北伐,抵挡燕王兵。成祖时,遭人谗言,惧怕而自杀
设仓平粜;
拜井出泉。
上联:西汉理财家、历算家耿寿昌,宣帝时官大司农中丞,建议在西北各郡设置“常平仓”,谷贱时加价收进,谷贵时减价出售,以便利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后封关内侯。精通数学,曾删补《九章算术》;对天文学也有研究,曾用铜铸浑天仪观测天象。下联:东汉扶风茂陵人耿恭,字伯宗,明帝时官戊己校尉,后驻守西域疏勒,遭北匈奴围攻,城中粮尽水绝,他命人煮弓弩铠甲,吃上面的筋革;打井十五丈,仍不出水,据说他整衣对井而拜,水泉涌出;始终坚守不屈。建初初年,朝中派来援军,他率领坚持到最后的二十六人与援军会合,且战且退,又奋战三个月,到玉门关时,他的兵仅余十三人。当时称他“节过苏武”
荣封六子;
名列十才。
上联:东汉耿况,封牟平侯,其六子弇、国、舒、霸等,亦封侯,皆官至三品。下联:耿湋
料事善卜;
刻漏称奇。
上联:北魏耿玄,善占卜,能先知,官至巨鹿太守。下联:隋朝耿询,精天文算术,作马上漏刻,帝善之
前知善卜;
刻漏称奇。
同上
兄弟两名将;
父子双尚书。
上联:东汉茂陵人耿弇,官至建威大将军,其弟耿舒官至复胡将军。下联:明代卢氏人耿九畴官至刑部尚书,其子耿裕官至吏部尚书
耳听群言明世事;
火热心肠为人民。
耿姓“耿”字析字联
耳聪目明,神采奕奕;
火红光亮,景象煌煌。
耿姓“耿”字析字联
设常平仓,便利百姓;
募富商粟,赈济饥民。
上联:耿寿昌。下联:元代良吏耿奉训,天历初知荆门,善决狱,有循声。岁饥,出俸资募富商米,活饥民五万余
险易为图,经纶独妙;
前知善卜,刻漏称奇。
上联:耿况满腹经纶,王莽拜为郎,学于安丘先生。归附光武,封隃麋侯。下联:耿玄、耿询
碧潭
十六柄桂浆敲碎青琉璃
几则罗曼史躲在阳伞下
我的,没带来的,我的罗曼史
在河的下游
如果碧潭再玻璃些
就可以照我忧伤的侧影
如果蚱蜢舟再蚱蜢些
我的忧伤就灭顶
八点半。吊桥还未醒
暑假刚开始,夏正年轻
大二女生的笑声在水上飞
飞来蜻蜓,飞去蜻蜓
飞来你。如果你栖在我船尾
这小舟该多轻
这双浆该忆起
谁是西施,谁是范蠡
那就划去太湖,划去洞庭
听唐朝的猿啼
划去潺潺的天河
看你发,在神话里
就覆舟。也是美丽的交通失事了
你在彼岸织你的锦
我在此岸弄我的笛
从上个七夕,到下个七夕
风铃
我的心是七层塔檐上悬挂的风铃
叮咛叮咛咛
此起彼落, 敲叩着一个人的名字
----你的塔上也感到微震吗
这是寂静的脉搏, 日夜不停
你听见了吗, 叮咛叮咛咛
这恼人的音调禁不胜禁
除非叫所有的风都改道
铃都摘掉, 塔都推倒
只因我的心是高高低低的风铃
叮咛叮咛咛
此起彼落
敲叩着一个人的名字
等你, 在雨中
等你, 在雨中, 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 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 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 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着黄昏, 隔着这样的细雨
永恒, 刹那, 刹那, 永恒
等你, 在时间之外
在时间之内, 等你, 在刹那, 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 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 我会说, 小情人
诺, 这只手应该采莲, 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
摇一柄桂浆, 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耳坠子一般的悬着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 忽然你走来
步雨后的红莲, 翩翩, 你走来
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里, 有韵地, 你走来
招魂的短笛
魂兮归来,母亲啊,东方不可以久留,
诞生台风的热带海,
七月的北太平洋气压很低。
魂兮归来,母亲啊,南方不可以久留,
太阳火车的单行道
七月的赤道灸行人的脚心。
魂兮归来,母亲啊,北方不可以久留,
驯鹿的白色王国,
七月里没有安息夜,只有白昼。
魂兮归来,母亲啊,异国不可以久留。
小小的骨灰匣梦寐在落地窗畔,
伴着你手栽的小植物们。
归来啊,母亲,来守你火后的小城。
春天来时,我将踏湿冷的清明路,
葬你于故乡的一个小坟。
葬你于江南,江南的一个小镇。
垂柳的垂发直垂到你的坟上,
等春天来时,你要做一个女孩子的梦,
梦见你的母亲。
而清明的路上,母亲啊,我的足印将深深,
柳树的长发上滴着雨,母亲啊,滴着我的回忆,
魂兮归来,母亲啊,来守这四方的空城。
寻李白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再放夜郎母乃太难堪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
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
狼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
一回头四窗下竟已白头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
仍炉火示纯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许那才你故乡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而无论出门向西哭,向东哭
长安却早已陷落
二十四万里的归程
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
诡缘的闪光愈转愈快
接你回传说里去
天问
水上的霞光呵
一条接一条,何以
都没入了暮色了呢?
地上的灯光呵
一盏接一盏,何以
都没入了夜色了呢?
天上的星光呵
一颗接一颗,何以
都没入了曙色了呢?
我们的生命呵
一天接一天,何以
都归于永恒了呢?
而当我走时呵
把我接走的,究竟
是怎样的天色呢?
是暮色吗昏昏?
是夜色吗沉沉?
是曙色吗耿耿?
火浴
一种不灭的向往 向不同的元素
向不同的空间 至热 或者至冷
不知该上升 或是该下降
该上升如凤凰 在火难中上升
或是浮於流动的透明 一氅天鹅
一片纯白的形象 映着自我
长颈与丰躯 全由弧线构成
有一种欲望 要洗濯 也需要焚烧
净化的过程 两者 都需要
沉淀的需要沉淀 飘扬的 飘扬
赴水为禽 扑火为鸟 火鸟与水禽
则我应选择 选择哪一种过程
西方有一只天鹅 游泳在冰海
那是寒带 一种超人的气候
那里冰结寂寞结冰
寂是静止的时间 倒影多完整
曾经 每一只野雁都是天鹅
水波粼粼 似幻亦似真 在东方
在炎炎的东 有一只凤凰
从火中来的仍回到火中
一步一个火种 蹈着烈焰
烧死鸦族 烧不死凤雏
一羽太阳在颤动的永恒里上升
清者自清 火是勇士的行程
光荣的轮回是灵魂 从元素到元素
白孔雀 天鹅 鹤 白衣白扇
时间静止 中间栖着智士 隐士
永远流动 永远的烈焰
涤净勇士的罪过 勇士的血
则灵魂 你应该如何选择
你选择冷中之冷或热中之热
选择冰海或是选择太阳
有洁净的灵魂啊恒是不洁
或浴於冰或浴於火都是完成
都是可慕的完成 而浴於火
火浴更可慕 火浴更难
火比水更透明 比火更深
火啊 永生之门 用死亡拱成
用死亡拱成 一座弧形的挑战
说 未拥抱死的 不能诞生
是鸦族是凤裔决定在一瞬
一瞬间 咽火的那种意志
千杖交笞 接受那样的极刑
向交诟的千舌坦然大呼
我无罪! 我无罪! 我无罪! 烙背
黥面 我仍是我 仍是
清醒的我 灵魂啊 醒者何辜
张扬燃烧的双臂 似闻远方
时间的飓风在啸呼我的翅膀
毛发悲泣 骨骸呻呤 用自己的血液
煎熬自己 飞 凤雏 你的新生
乱曰:
我的歌是一种不灭的向往
我的血沸停腾 为火浴灵魂
蓝墨水中 听 有火的歌声
扬起 死后更清晰 也更高亢
石器时代
每当我呆呆地立在窗口
对着一只摊开的纤手
拿不出那块宿命的石头
----用神秘的篆体
刻下我的名字
证明我就是我
那宿命的顽石
就觉得好奇怪啊
彷佛还是在石器时代
一件笨拙的四方暗器
每天出门要带在袋里
当面亲手的签字还不够
一定要等到顽石点头
窗内的女人才肯罢手
死后要一块石头来认鬼
活着要一块石头来认人
为什麽几千年后
还挣不脱石头的符咒
问你啊,袋里的石头
什麽时候你才肯放手?
或者所谓春天
或者所谓春天也不过就在电话亭的那边
厦门街的那边有一些蠢蠢的记忆的那边
航空信就从那里开始
眼睛就从那里忍受
邮戳邮戳邮戳
各种文字的打击
或者所谓春天
最后也不过就是这样子
一些受伤的记忆
一些欲望和灰尘
或者所谓春天也只是一种清脆的标本
一张书签曾是水仙或蝴蝶
星之葬
浅蓝色的夜溢进窗来 夏斟得太满
萤火虫的小宫灯做着梦
梦见唐宫 梦见追逐的轻罗小扇
梦见另一个夏夜 一颗星的葬礼
梦见一闪光的伸延与消灭
以及你的惊呼 我的回顾 和片刻的愀然无语
秦俑----临潼出土战士陶俑
铠甲未解,双手犹紧紧地握住
我看不见的弓箭或长矛
如果钲鼓突然间敲起
你会立刻转身吗,立刻
向两千年前的沙场奔去
去加入一行行一列列的同袍?
如果你突然睁眼,威武闪动
胡髭翘着骁悍与不驯
吃惊的观众该如何走避?
幸好,你仍是紧闭着双眼,似乎
已惯於长年阴间的幽暗
乍一下子怎能就曝光?
如果你突然开口,浓厚的秦腔
又兼古调,谁能够听得清楚?
隔了悠悠这时光的河岸
不知有汉,更无论后来
你说你的咸阳吗,我呢说我的西安
事变,谁能说得清长安的棋局?
而无论你的箭怎样强劲
再也射不进桃花源了
问今世是何世吗,我不能瞒你
始皇的帝国,车同轨,书同文
威武的黑旗从长城飘扬到交址
只传到二世,便留下了你,战士
留下满坑满谷的陶俑
严整的纪律,浩荡六千兵骑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
修我戈矛
慷慨的歌声里,追随着祖龙
统统都入了地下,不料才叁 外面不再是姓嬴的天下
不再姓嬴,从此我们却姓秦
秦哪秦哪,番邦叫我们
秦哪秦哪,黄河清过了几次?
秦哪秦哪,哈雷回头了几回?
黑漆漆禁闭了两千年后
约好了,你们在各地出土
在博物馆中重整队伍
眉目栩栩,肃静无哗的神情
为一个失踪的帝国作证
而喧嚷的观众啊,我们
一转眼也都会转入地下
要等到哪年啊哪月啊才出土
啊不能,我们是血肉之身
转眼就朽去,像你们陪葬的贵人
只留下不朽的你们,六千兵马
潼关已陷,唉,咸阳不守
阿房宫的火灾谁来抢救? 只留下
再也回不去了的你们,成了
隔代的人质,永远的俘虏
叁缄其口岂止十二尊金人?
始作俑者谁说无后呢,你们正是
最尊贵的后人,不跟始皇帝遁入过去
却跟徐福的六千男女
奉派向未来探讨长生
第叁季
第叁季, 第叁季属於箫与竖笛
那比丘尼总爱在葡萄架下
数她的念珠串子
紫色的喃喃, 叩我的窗子
太阳哪, 太阳是迟起的报童
扔不进什麽金色的新闻
我也不能把忧郁
扔一只六足昆虫的遗骸那样
扔出墙去
当风像一个馋嘴的野男孩
掠开长发, 要找谁的圆颈
我欲登长途的蓝驿车
向南, 向犹未散场的南方
圆通寺
大哉此镜 看我立其湄
竟无水仙之倒影
想花已不黏身 光已畅行
比丘尼 如果青钟铜扣起
听一些年代滑落苍苔
自盘得的圆颅
塔顶是印度的云 塔顶是母亲
启古灰匣 可窥我的脐带
联系的一切 曾经
母亲在此 母亲不在此
释迦在此 释迦不在此
释迦恒躲在碑的反面
佛在唐 佛在敦煌
诺 佛就坐在那婆罗树下
在摇篮之前 棺盖之后
而狮不吼 而钟不鸣 而佛不语
数百级下 女儿的哭声
唤我回去 回后半生
永远,我等
如果造成听见你倾吐,最美的
那动词,如果当晚就死去
我有何惧?当我爱时
必爱得凄楚,若不能爱的华丽
你的美丽无端地将我劈伤,今夏
只要神笔,便有你降落
在摊开的手掌,便有你降落
在我的掌心,连的掌心
例如夏末的黄昏,面对满池清芬
面对静静自然的灵魂
究竟是哪一朵,那一朵会答应我
如果呼你的小名?
只要池中还有,只要夏日还有
一般红艳,又何必和你见面?
莲是甄甄的小名,莲即甄甄
一念甄甄,见莲即见人
只要心中还有,只要梦中还有
还有一瓣清馨,即夏已弥留
即满地残梗,即满天残星,不死的
仍是莲的灵魂
永远,我等你分唇,启齿,吐那动词
凡爱过的,永不遗忘。凡受过伤的
永远有创伤。我的伤痕
红得惊心,烙莲花形
山雨
雾愈聚愈浓就浓成了阵雨
人愈走愈深就走进米南宫里
路愈转愈暗就暗下来吧黄昏
墨点点墨点成的墨景
更多的雾从谷底升起
究竟,是山在雨里
或是雨在山里
一座小亭子怎么说得清?
听!
森森矗立,林荫的深处
一声鸟
把四壁空山啭成了一句偈
母难日三则
之一<今生今世>
今生今世
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
第一次,我不知道
是听你说的
第二次,你不晓得
我说了也没用
但这两次哭声的中间呀
有着无穷无尽的笑声
一遍一遍又一遍
回荡了整整三十年
你都晓的
我都记的
之二<矛盾世界>
快乐的世界啊
当初我们见面
你迎我以微笑
而我答你以大哭
惊天,动地
悲哀的世界啊
最后我们分手
我送你以大哭
而你答我以无言
关天,闭地
矛盾的世界啊
不论初见或永别
我总是对你大哭
哭世界始於你一笑
而幸福终於你闭目
之三 <天国地府>
每年到母难日
总握着电话筒
很想拨一个电话
给久别的母亲
只为了再听一次
一次也好
催眠的磁性母音
但是她住的地方
不知是什么号码
何况她已经睡了
不能接我的电话
「这里是长途台
究竟你要
接哪一个国家?」
我该怎么回答呢?
天国,是什么字头?
地府,有多少区号?
那不耐的接线生
卡挞把线路切断
留给我手里一截
算是电线呢还是若断若连的脐带
就算真的接通了
又能够说些什么
「这世界从你走后
变得已不能指认
唯一不变的只有
对你永久的感恩」
乡愁四韵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西螺大桥
矗然,钢的灵魂醒着
严肃的静铿锵着
西螺平原的海风猛撼着这座
力的图案,美的网,猛撼着这座
意志之塔的每一根神经,
猛撼着,而且绝望地啸着
而铁钉的齿紧紧咬着,铁臂的手紧紧握着
严肃的静。
于是,我的灵魂也醒了,我知道
既渡的我将异于
未渡的我,我知道
彼岸的我不能复原为
此岸的我
但命运自神秘的一点伸过来
王玉琴的个人简介
本文2023-10-04 00:35:1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68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