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淘汰了大清红顶商人胡雪岩?
台湾作家高阳在小说《红顶商人》中,把胡雪岩的克星锁定为盛宣怀。《红顶商人》把盛宣怀描述为一个“冷血杀手”,盛每次出手,都能让胡惊出一身冷汗,最后还令胡搭上了身家性命。
诚然,在晚清红顶商人排行榜上,盛宣怀与胡雪岩不相上下,他们之所以成为“冤家”,不仅是因为同行——盛宣怀所涉猎的产业,从船政到纺织再到电报,无一不与胡雪岩碰撞,而且更因为所走的“线路”不同——胡雪岩走的是湘系左宗棠的路线,盛宣怀走的是李鸿章淮系路线。
利益与路线的博弈,导致盛宣怀与胡雪岩这对冤家积怨越来越深,决战时刻终于在盛宣怀刻意、胡雪岩不经意间发生。
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盛宣怀采用“窃听、掺沙子、挖墙脚”这三招,对胡雪岩发起暗战总攻。
窃听即盛宣怀通过电报掌握了胡雪岩的商业秘密情报。知道胡雪岩要高价尽收国内生丝、企图垄断丝业的动向。
掺沙子指盛宣怀一边收购生丝向胡雪岩的客户出售,一边联络各地商人和洋行买办偏偏不买胡雪岩的生丝。致使胡雪岩的生丝库存日多,资金日紧,苦不堪言。
挖墙脚即挖断资金链,拖死胡雪岩。胡雪岩八十万两借款正好到了还款期限,外国银行向胡雪岩要钱。本来这笔钱是胡雪岩为左宗棠代筹的军饷,应由各省协调来补偿给胡雪岩。但盛宣怀找到上海道台邵友濂,打着李鸿章的大旗,指使上海缓发这笔协响,然后又让人四处放风,说胡雪岩银行倒闭在即,造成挤兑风波。
盛宣怀的“三板斧”,让胡雪岩防不胜防,四面楚歌的胡雪岩穷途末路,即便卖房产消仓,最后也还是没挨过挤兑风潮。银行门槛被踩破了,门框被挤歪了。无力回天的胡雪岩终于破产。
这就是胡雪岩的破产瞬间。从胡雪岩的“突然死亡”来看,胡雪岩的克星,铁板钉钉就是另一个利益集团的对手盛宣怀,然而,事情真的如此简单吗?
胡雪岩的克星,看似是另一个利益集团的对手盛宣怀,而实则另有其人,那个人就是——朝廷。
成也官场,败也官场。晚清著名官商胡雪岩的主战场,始终不在“商场”,而在“官场”。胡雪岩的命运始终不掌握在自己手里,他的所谓“传奇”,只不过是“寻租权力”而后又被权力吞噬而已的一场演义。
胡雪岩的商才最突出的表现是“整合能力”,他整合官场、商场、黑道各种势力,同大小官员与漕江帮派打成一片,一度手眼通天。
不过,胡雪岩的天就是左宗棠,而这位时任两江总督的左帅,虽然威风八面,但毕竞不是最高的那片天,比起朝廷来,他仍为一小巫,而“大巫”不保,小巫又奈之若何呢?
胡雪岩的倒掉,看似是湘淮两派斗争的结果,胡雪岩看似是李鸿章“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策略的牺牲者,实则是朝廷早就垂涎的一块肥肉。
尽管晚清通商对外开放,但统治者的本质没有改变。他们依然是地主主宰“末业”的“打劫”态度,区区一个胡雪岩,即便有个地方人员照顾,也注定蹦跶不了多久。
慈禧太后下令革职查抄,严追治罪——从清廷对胡雪岩的最后处置不难看出,他们对彼时这位最大商人是不保的。
巨商如猪,养肥了注定了是要宰的。官商也是商,本质为商人的胡雪岩注定是要被洗劫的,这主要由封建王朝的统治哲学所决定。
盛宣怀在晚清时期,是最富盛名的大商人之一。盛宣怀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是和他的一个特征有关系,博览群书。
盛宣怀出生在江苏,父亲是清朝大官员,私底下与李鸿章关系甚好。盛宣怀自幼生长在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地方,而且盛宣怀身上没有沾染一丝贵族公子的陋习,他遗传了家里人勤奋好学的天性,自幼博览群书,早年便一举中了秀才。
1870年,盛宣怀被李鸿章招入麾下,成了他府上的一个幕僚。在此期间主要处理洋务运动的相关事宜。长期耳濡目染,因为其从事洋务运动,所以盛宣怀也开始发展了自己的事业。
早年先是在大同铁山谈下了当地的土地产权,开始起步,不久之后,盛宣怀又得到了张之洞的赏识,在他的协助下,国内第一家铁厂“汉阳铁厂”建立。盛宣怀接手之后,铁厂扭亏为盈,与此同时盛宣怀也是在利用空闲时间读书,或许正是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盛宣怀头脑中的想法很多。
他不是满足于偏居一隅的人,常常尝试新的东西。当时社会从事航天事业风险极大,因为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完全靠自己不断摸索,即使是这样盛宣怀还是开始着手,准备发展中国的航天事业。他创办了吴淞商船学院,为当时的祖国贡献了很多人才。而这所学院,正是如今大连海事大学和上海海事大学的前身。或许是因为树大招风吧,盛家虽然热衷慈善,但还是遭到不少人的记恨。最后遭到小人算计,他们家被迫向朝廷缴纳了500000的白银。随后,朝廷设法将其手下的部分家产收为国有。即使处处被朝廷针对,被算计,盛家没落时,始终还有10000000的家底。
盛宣怀逝世之后,由于盛家的后人没有继承盛宣怀的优点,被一些贵族弟子沾染,家族逐渐走向衰败。虽然家族最终走向了衰败,但不能否认盛宣怀为当时中国所做的贡献,他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也是一个成功的读书人。
综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辛亥革命元老何子渊、丘逢甲等先贤成功创办新式学校,黄宗羲提出“公其非是于学校”,他认为学校不仅具有培养人才改进社会风俗的职能,而且还应该议论国家政事之能。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生活教育论在南京晓庄学校之实践时,还提出“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去”。
直至如今现代化的学校培养人这一性质也没有变化,因为这才是学校应有之义;只不过对于“培养人才”之内涵是更为丰富、更顺应人之个性发展国家需要及社会进步,也使学校更显生命与活力。
词语来源
西周称学校为“辟雍”,是少数奴隶主贵族读书的场所。古代的学校称为庠、序、学、校、塾。在开始产生时并不都是专门的教育机构,而兼为习射、养老的场所。
西汉时学校分中央和地方两种,中央设太学,是国家最高学府,相当于今天的大学。地方上置学宫。
唐时代办学达到古代极盛时期,学校分类更细。
明清时的学校基本是承袭隋唐的,但由于科举制发展,使学校成为科举制的附庸和装饰品。
清末,开始兴办近代教育,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中称学校为学堂。
到1907年,新式学堂遍设各地。
辛亥革命以后,教育部公布新学制,“学堂”一律改称“学校”,并一直沿用至今。
资料来源:-学校
是谁淘汰了大清红顶商人胡雪岩?
本文2023-10-03 22:50:1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68173.html